杜固中心小学班级小组合作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53418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固中心小学班级小组合作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杜固中心小学班级小组合作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杜固中心小学班级小组合作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杜固中心小学班级小组合作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杜固中心小学班级小组合作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杜固中心小学班级小组合作实施方案.docx

《杜固中心小学班级小组合作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固中心小学班级小组合作实施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杜固中心小学班级小组合作实施方案.docx

杜固中心小学班级小组合作实施方案

杜固中心小学班级小组合作实施方案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也是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结合我校实际,成立了以班主任为核心,任课教师共同参与的班级工作小组,调动一切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协调、配合、互助、诊断、解决为主要途径和形式将教书育人工作,激励教育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身上。

一、实施目的:

(一)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理念,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管理好每一个班级。

1、要求各小组每天轮流在黑板上写一句能够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格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积极性、主动性,解决学习动力问题。

2、通过家长会宣传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意义,让广大家长积极支持学生参与合作学习。

3、班内设置一些小组合作学标语,各小组的口号等营造浓厚的合作学习氛围。

4、通过黑板报的栏目小组大擂台”,营造出快乐和谐高效的氛围。

(二)提高合作学习的技巧,营造同伴互助,分享交流的教研文化。

1、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自学的方法、探究的方法、收集信息的方法。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教给学生成对合作学习如何互帮互助,做到你说我听、我背你听、你做我检查。

教给学生四人合作学习如何讨论,解决疑难问题,四人合作学习如何展示、辩论和竞赛。

3、每周组织一次“学习小组长沙龙”,旨在充分调动小组长的极性和提升组长管理水平。

二、实施时的具体策略

(一)进行合理的分组

(1)人数4----6人。

(一般为偶数,两两互助,具体根据班容量而定)

(2)分组原则。

“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

(也有缺点,容易一边倒,组内同质)

(3)小组成员定期交流。

男女交流、职位交流。

(可以一个月)努力做到每个小组都成为全班的缩影。

(二)科学排列座次

(1)马蹄式座次

(2)插秧式座次(身高、男女)

(3)方阵式座次

(三)组内合理分工

(1)围绕小组的建设给组员设置分工。

即在小组内设常务组长、记录员、检察员、汇报员各一名。

(2)根据学科的学习任务进行分工

即每个小组根据学科的学习任务分别设立语文组长、数学组长。

(3)根据班级日常事务分工

如:

设立纪律组长、卫生组长、作业组长、宣传组长等。

(4) 根据需要进行混杂分工设置。

即在设置学科组长的同时,也设置各常务组长。

如一个学生可以既是语文学科组长,也是卫生组长等。

无论是哪一种分:

设置,各分工组长都要职责明确。

(四)加强小组精神文化建设

(1)设计彰显特色的组牌(含组号、成员名单、学习口号、组员分工)。

(2)设定小组口号,形成小组文化精神。

(3)制定奋斗目标,明确奋斗方向。

(周目标,月目标)

(4)创设温馨环境,营造合作氛围。

“板面”文化建设、墙面文化建设、开辟专门阵地,量化小组成绩。

(五)科学管理学习小组

分为四级管理

(1)小组长管理

常务小组长对全组进行全面管理,从学习行为、习惯养成到思想教育,小组长都要对全组负责。

小组长应对全组同学的一天表现进行定性或定量记录,如课堂表现,发言、展示次数等,并及时鼓励督促帮助后进生,使之积极参与到小组学习及展示中来,小组长在放学前把签名的记录表交至值日班长处。

(2)值日班长管理

值日班长由各组常务小组长轮流担任,每天管理班级日常事务,对各组进行检查管理、考核评价,根据各小组长反馈上来的记录表第二天课前,将小组积分公布在教室评价栏内。

(3)常务班长管理

常务班长对全班进行整体管理,履行班主任的部分职责。

每周对各组学习活动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形成书面材料,上交到班主任处,并在每周班会课上公布一周各小组总积分,并组织小组长探讨班级内存在问题,给班主任提供班级管理的积极建议。

对班级内各组出现的矛盾或问题进行处理。

(4)班主任及课任教师管理

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班主任的管理理念、管理热情直接影响着班集体的发展。

班主任应善于调动班干部的管理积极性,支持班委的工作,公平公正的评价各组的学习展示活动,对月优秀小组进行精神或物质上的奖励。

班主任还应协调好课任教师,经常到班级听课,对存在问题提出宝贵建议,对学生反馈意见及时联合教师进行整改。

课任教师也应支持配合班主任的管理评价工作,课堂教学过程中或结束时可以让学生组内自评、组际互评,教师也可综合评价。

(六)小组竞争评价机制

(1)学习(作业、课堂表现、考试)60%。

(2)纪律(校规校纪、文明礼貌、先进红旗、师生反馈)20%。

(3)大型活动(学校组织的文体活动、完成班级任务情况、学校各种教学教研活动的选拔情况)20%。

(4)坚持周小节,月总结。

在班级合适位置

列出具体评价得分情况。

(5)小黑板必须利用上,不能闲置。

 

班级合作小组奖惩制度

一、以学校管理改革为背景,制定适合班级特点的考评标准和细则。

1、以学校《学生管理条例和细则》为基础,结合具体班级特点,制定相应的《班级管理条例和细则》,由各小组长以《班级管理条例和细则》为标准每天对全班同学进行督促、打分,注明减分具体原因,每天下午放学前进行汇总,并结合各项学校扣分,对各小组进行总分公布。

班级标准分以下的小组留下接受“班级惩罚”。

并及时公布在班内光荣榜上,起到鼓励和督促的作用。

2、每个月进行一次总考评,评出本月的“最佳小组”,确定优秀小组长,同时每个小组评出“每组一星”、“每月之星”等,旨在激励更多的学生不断进步,向着更高更好的目标努力。

3、各学科老师在课上根据各小组的课堂表现情况,进行合理的加减分,以此调动课堂的积极性,学科代表及时进行记录,在月末的总评中进行汇总。

4、由任课教师根据课堂表现,作业情况等评出本学科的“进步最大同学”,并根据班级考评标准进行个人加分,再算到相应小组内,以鼓励小组的互帮互助,学科“优生拉弱生”。

二、开学后立即组织成立以班主任为核心,任课教师共同参与的班级合作小组。

充分发挥班级合作小组的优势,配合各任课教师,真正做到全员育人。

不做的或拖延的,将酌情扣分。

三、班级合作小组成立后要制定其活动运行计划及实施方案。

四、学校定期检查班级合作小组计划实施情况。

未实施的,将不参加年度评优。

具体奖惩办法如下:

1.学习成绩测评

每周、每单元、期中、期末的语文、数学,以及其他科目测试成绩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

每次测验之后,由各小组长统计各个小组成员的总分,然后由科代表进行全班小组排名,根据排名给各小组成员进行加分(有几个组最高就加几分,依此类推)。

同时,对于成绩有进步的小组,每进步一个名次,全组成员加1分。

2.作业完成情况

对于任课教师布置的作业,小组成员互相督促,遇到疑难问题相互探讨解决。

科代表在收作业时注意登记不交或迟交作业的同学,并实行扣分制科代表将结果按小组进行统计后,将统计结果交学习委员记录(登记上墙),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3.课堂表现

课堂上积极主动举手发言,答对者每次加1分;能提出有价值问题者加1分(当一个同学回答问题错误时,同组的其他同学可以给予补充,当有其他组同学竞争回答问题时,同组组员享有优先权),但一周内每人加分最高不超过4分,由科代表进行统计,每天将加分结果按组统计后交给学习委员登记。

4.行为习惯养成

要求学生认真遵守学校的《日常行为规范》,按规定时间到校,佩带红领巾,主动捡拾垃圾,不在楼道、教室里追逐打闹,有秩序的上下楼梯,讲好个人及公共卫生,对人有礼貌等。

违反者按学校的日常行为量化办法扣分,同时该小组扣所扣分数的一半。

(分数学校有规定)

5.奖励措施

各组分项成绩汇总表(周)

课堂表现

作业

各科测试

行为规范

总分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六组

七组

八组

凡是推优参加班级合作小组展示的将加分20分。

6、小组考评与阶段性学习成绩和进步情况挂钩。

期中、期末公布小组集体成绩,不公布个人成绩,评出名次,第一名小组加分3分;第二、三名小组加分2分;其他加分1分。

7、实行小组奖惩加减分,鼓励好人好事、互帮互助。

对于“拾金不昧”,根据折合金额的多少进行加分。

对于好人好事,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加分。

根据上面各项汇总周结表。

小组的奖励实行“一荣俱荣”的原则。

在八个学习小组之间开展流动金星学习小组的竞争活动,以此来激发活力,提高小组内成员的凝聚力,对先进小组和小组长进行奖励——随月考小组成绩和平日量化考核的结果,全班共设2个金星学习小组,由副班长统计各个小组的最后得分,每周一班会公布一次,并在周一的班会进行颁奖活动。

并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取得优异成绩的小组和个人,除设立金星学习小组之外,还设立最团结小组,成员进步最大小组,课堂最佳表现组,黄金搭档,最佳发言人,同时采取星级奖励,设立“卫生星”、“管理星”、“体育星”、“合作星’’、“进步星”、“特长星”等激励措施,增强小组和学生的荣誉感,增添前进的动力。

 

课堂小组学习评分标准

1、上课教师根据小组学生自主学习、组内讨论等情况给予适当的加分,并由上课老师填入黑板对应的合作栏内展示:

2、每个小组分四位学生,分别按学习成绩依次编为1、2、3、4号,1号为组长,2、3号为尖优生,4号是学困生。

3、小组展示时,由教师选择组员向全班展示本组合作学习的结果。

对于一个问题的提出,先选择本组学困生回答,本组其他组员可以补充,其他小组也可以补充质疑;展示结束后由教师点评打分,并把点评给予的得分填入黑板前的公示栏内(实行加分累计制)。

4、每节课后由各班班长将本节各组得分及时填入学生日评价记录表中。

班主任每周进行汇总,并填入周评价记录表中。

每两周汇总后各班上报一至两组优秀小组名单,学校发奖表彰。

5、得分标准:

各学习小组组长展示最高得2分,尖优生展示最高得3分,学困生展示最高得4分。

(组长、尖优生、学困生展示的分值由上课老师自定)

6、小组展示完毕之后,有其他小组内的个人对上展示小组的展示进行补充、质疑的,上课教师根据补充、回答正确率、精彩度给予适当的加1—2分(最多加2分,一般情况加1分,特别精彩加2分)

7、总分计算:

老师在下课前将各小组得分加起来,并进行简要点评,鼓励先进。

附:

1、小组评比栏

2、学生日、周评价记录

 

年级学习小组评比栏

周次

周次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合计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合计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周次

周次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合计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合计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学生周评价记录表

第()周

()月()日---()月()日

小组

课堂表现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合计

1

 

 

 

 

 

 

2

 

 

 

 

 

 

3

 

 

 

 

 

 

4

 

 

 

 

 

 

5

 

 

 

 

 

 

6

 

 

 

 

 

 

7

 

 

 

 

 

 

8

 

 

 

 

 

 

 

学生周评价记录表

第()周

()月()日---()月()日

小组

课堂表现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合计

1

 

 

 

 

 

 

2

 

 

 

 

 

 

3

 

 

 

 

 

 

4

 

 

 

 

 

 

5

 

 

 

 

 

 

6

 

 

 

 

 

 

7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