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教育规律坚持趣味教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95070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遵循教育规律坚持趣味教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遵循教育规律坚持趣味教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遵循教育规律坚持趣味教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遵循教育规律坚持趣味教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遵循教育规律坚持趣味教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遵循教育规律坚持趣味教学.docx

《遵循教育规律坚持趣味教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遵循教育规律坚持趣味教学.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遵循教育规律坚持趣味教学.docx

遵循教育规律坚持趣味教学

遵循教育规律坚持趣味教学

—一浅谈中师与初中生物教学的衔接

    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它是力求认识客观世界,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

有兴趣的学习可使学生积极主动、全神贯注、甚至废寝忘食,对知识的掌握会更加迅速牢固。

反之,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搞好中师与初中生物教学的衔接,笔者对1991、1992、1993三年进入我校普师班的619名新生在初中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生理卫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不署名、不讨论、实事求是的调查,结果如下表(学生来自五县一市、两个矿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调查项目结果(人数)百分比(%)

对生物是否感兴趣是208

否411

33.60

66.40

生物是否难学  是388

否231

62.68

37.32

初中老师做实验次数

   

     10次以上89

1-10次261

0269

14.38

42.16

43.46

自己做过实验吗

     是58

否561

9.73

90.63

喜欢自己动手做实验吗

     是511

否2

无所谓106

82.55

0.32

17.12

是否适应新教法

    

     是217

否352

无所谓50

35.06

56.87

8.07

毕业后是否愿意去农村

    

     是305

否273

无所谓41

49.27

44.10

6.63

    

    

    从上表可以看出,进入中师的学生,学校换了,教师换了,再加上基础不一,教学的脱节和学习的不适应现象是很普遍的。

他们中有的对生物学习感到困难,有的对教师的教法不适应,有的在初中放弃了生物学习,甚至有的学校干脆取消了生物课,生物学知识基本上是空白,这给中师的生物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所以只有坚持启发性、趣味性,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

同时中师生是未来的小学教师,应尽可能使他们在课堂上体味到知识、趣味与启发性的有机结合的教法,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

为此,笔者多年来始终坚持做到以下几点,效果较好。

    一、精心设计引人入胜的导言

    好的导言,可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注意力高度集中,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环节。

我查阅大量资料,尽可能采用激发兴趣的方式引入。

每章、每节乃至每节课,也尽量通过实验、模型、讲故事、讨论、设疑等方式引入。

    如在学《生物与环境》前,补充了人口增长与粮食资源危机、人口普查、水法、土地法、矿产资源法等内容,介绍人类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并列出惊人的数字:

全世界每年增加6000万人,须增加粮食12×10[6]t,目前尚有8亿人处于饥饿之中,我国也有少部分地区仍未解决温饱问题。

我国1992年与1952年相比,人口增加一倍多,土地减少1/5,尽管奋斗了40年,人均占有粮食仅增加38kg。

全球每分钟有10公顷土地变为沙漠、20公顷森林消失;每小时有2个物种灭绝,有3×10[6]t土壤流失,每天生产垃圾27×10[6]t,向大气排放co[,2]15×10[6]t;有10万人死于污染造成的传染病和癌症;中国每年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860亿元,相当于8个唐山大地震造成的损失。

通过这些数字提高了趣味性。

    二、加强生动多样的直观教学

    直观教学可使知识具体化,便于学生更好地感知、记忆、理解知识。

对于动植物的形态、结构来说,语言叙述不如实物、标本直接作用于感官所产生的感知那样鲜明、具体、完整。

    多年来,本人坚持贯彻直观性的教学原则,充分利用实物、标本、模型、实验、录像、图表等形式辅助教学。

如在讲鲫鱼时,就将鱼放在玻璃缸中,先让学生观察其颜色、形状,再剪掉一条鱼的尾鳍和腹鳍,放回水中,观察其运动情况,并与其它鱼对比,了解鳍的功能。

再破坏另一条鱼的侧线,用木棍搅水,让学生观察思考:

鱼游的方向与水流方向如何,以掌握侧线的功能。

讲昆虫的呼吸系统时,把两只蝗虫同时浸入水中,其中一只身体浸入水中,头部露出水面;另一只头部浸入水中,身体露出水面,观察哪只先死,了解气门的功能。

在讲《松杉柏》时,把学生带到校园,分别观察松杉柏的树干、树枝、树叶,找出异同点。

在讲较难掌握的《细胞的分裂》时,设计制作了有丝分裂演示仪,配合挂图,演示出各期变化的特点,归纳总结并填写“有丝分裂简明表”,编写顺口溜,使教学更加直观、生动,加深了印象,增强了记忆。

    三、建立兴趣小组,做好实验

    中师新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各校条件差异较大,有的农村学生基本上没动手做过实验,因此教师要对中师新生的实验水平摸底,检查每个学生的基本操作,了解存在问题,有计划地纠正与补足。

要努力创造条件,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

教师要指导学生对各种实验现象广泛观察,使之开阔眼界、活跃思想,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概括、推理,发展思维能力;也应通过自制简易教具、标本,开展科技活动,培养动手能力;通过提问、讨论、讲故事等培养训练表达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和有关书籍,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自学能力。

    同学们在初三时面对升学的压力,被大量的练习题、复习题、模拟题搞得自顾不暇,根本谈不上课外活动。

而中师生的未来职业要求他们必须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包括独立设计一些小实验。

所以应较多地开展能发挥学生特长爱好的、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建立兴趣小组,将会使他们耳目一新,兴趣陡增,从而训练和培养从事小学教育工作所需的各种技能和能力。

为避免课外活动流于形式,应定教师、定学生、定计划、定时间、定地点,指导学生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制作一些简易教具和代用品,设计与小学自然课教学内容有关的生物小实验以及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发展商品经济有关的小实验。

如显微镜的结构、性能、使用方法;栽培蘑菇、草莓;饲养金鱼、蝌蚪、牛蛙;制作动物标本、给校园的花草树木挂牌标明科属种及生活习性等。

但活动一定要有科学性和趣味性,否则久而久之,学生的兴趣就会减少,课外活动的优越性就难以发挥。

    四、教给科学的记忆方法,“授之以渔”

    生物学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名词和概念繁多、知识零碎、要记忆的东西多,“记不住”是普遍问题,但只要指导得法,仍可使课本上的文字变活,使学生学得活、记得牢。

教师首先要根据大纲,[1] [2] 下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