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14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49868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14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14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14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14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14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14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14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14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14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14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纲原文

考情分析

(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Ⅱ;

(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Ⅱ;(3)人脑的高级功能Ⅰ;(4)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Ⅱ、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Ⅰ

本专题侧重于考查“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和“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试题常以反射弧的结构和其上的兴奋传导形式出现。

另外,复习时记住动物激素生理功能并掌握相关研究方法

考点1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Ⅱ)

1.神经调节基本方式:

反射。

2.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

反射弧组成: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神经元

(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个部分,后者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枝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树状分枝的树突。

1.(2018年6月广东学考)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射的神经中枢为大脑和脊髓

B.感受器将刺激信息经传出神经传向大脑

C.肌肉接受传入神经的信息产生收缩

D.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

2.(2017年6月广东学考)正常发育的婴幼儿,随着年龄增长,尿床现象逐渐减少。

该现象说明(  )

A.婴幼儿在夜间产生的尿液较白天多

B.婴幼儿排尿反射的传入神经兴奋只到达脊髓

C.无意识排尿不属于神经反射活动

D.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受大脑皮层调控

3.(2015年1月广东学考)如图为人体反射弧模式图,图中所示的传出神经是(  )

A.aB.b

C.cD.d

4.(2011年6月广东学考)膝跳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

A.骨骼肌B.反射弧

C.神经中枢→效应器D.感受器→神经中枢

考点2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Ⅱ)

1.兴奋:

是指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的活跃状态的过程,这种能够传导的兴奋也叫神经冲动。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方式: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以电信号的方式进行的。

(2)过程:

静息时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为外正内负,原因是K+外流;受刺激产生兴奋时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为外负内正,原因是Na+内流。

这样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在膜内外就形成了局部电流,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一致。

(3)传导特点:

双向传导。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方式:

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结构以化学信号的方式进行的。

(2)过程:

当兴奋通过轴突传导到突触小体时,该结构内的突触小泡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另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3)特点:

单向传递。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1.(2019年6月广东学考)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给予适宜刺激,使其兴奋。

下列兴奋传导正确的是(  )

    

    

2.(2017年6月广东学考)下列实验示意图中,能代表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是(  )

3.(2016年6月广东学考)下图中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中传导或神经元间传递的方向,正确的是(  )

4.(2015年1月广东学考)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突触前膜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被称为(  )

A.突触小泡B.神经递质

C.抗原D.抗体

5.(2014年6月广东学考)如图为神经突触的示意图。

某种毒素通过破坏膜上的Na+通道抑制神经冲动的传递,据图判断该毒素作用的结构位于(  )

A.突触后膜B.突触前膜

C.突触间隙D.突触小体

6.(2013年6月广东学考)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必须通过(  )

A.树突B.轴突

C.突触D.胞体

7.(2012年1月广东学考)有机磷农药中毒会导致肌肉处于痉挛状态(骨骼肌持续收缩),其原因可能是该农药抑制了(  )

A.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B.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C.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之间进行传递

D.结合于突触后膜受体上的神经递质分解

考点3 人脑的高级功能(Ⅰ)

1.人脑的组成及功能

(1)大脑:

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

其上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

(2)小脑:

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维持身体平衡。

(3)脑干:

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呼吸中枢。

(4)下丘脑:

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

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1)书写性语言中枢→失写症(能听、说、读,不能写)。

(2)运动性语言中枢→运动性失语症(能听、读、写,不能说)。

(3)听觉性语言中枢→听觉性失语症(能说、写、读,不能听)。

(4)视觉性语言中枢→失读症(能听、说、写,不能读)。

1.(2019年6月广东学考)下列关于人体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温调节中枢位于脑干

B.水平衡调节中枢位于小脑

C.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D.呼吸中枢位于下丘脑

2.(2018年6月广东学考)下图是人的大脑皮层示意图。

若W区受损伤,患者会出现(  )

A.不能书写B.不能说话

C.看不懂文字D.听不懂说话

3.(2017年6月广东学考)如图表示人类大脑皮层的言语区。

若大脑的H区受损,则不能进行的活动是(  )

A.说话

B.写字

C.听课

D.看书

4.(2015年1月广东学考)李大爷因为脑中风出现左侧肢体瘫痪,推测他受损的中枢部位主要是(  )

A.大脑皮层右侧躯体运动中枢

B.视觉中枢

C.大脑皮层左侧躯体运动中枢

D.听觉中枢

考点4 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Ⅱ)、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Ⅰ)

1.人体主要激素及其作用

分泌部位

激素名称

主要作用

垂体

生长激素

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生长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胰岛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调节血糖动态平衡。

胰岛素:

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

升高血糖

卵巢、

睾丸

雌性激素、

雄性激素

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并维持各自第二性征

2.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和高效。

(2)通过体液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3.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1)给人工养殖的雌、雄亲鱼注射促性腺激素类似物,促进亲鱼的卵和精子的成熟,提高鱼类的受精率。

(2)蝌蚪发育为一只小青蛙的原理:

甲状腺激素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

(3)阉割猪等动物提高产量:

对某些肉用动物注射生长激素,加速其生长。

对猪阉割,减少性激素含量,从而缩短生长周期,提高产量。

1.(2019年6月广东学考)下列关于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给大鼠口服胰岛素治疗糖尿病

B.给雌亲鱼注射促性腺激素使卵成熟

C.给牛注射胰高血糖素,可降低血糖

D.给狗饲喂添加甲状腺激素的食物,减少耗氧量

2.(2015年1月广东学考)有些糖尿病病人的治疗需要经常注射某种药物,该药物最可能含有的是(  )

A.胰岛素B.胰高血糖素

C.抗利尿激素D.生长激素

3.(2015年6月广东学考)成年大白鼠的某腺体被摘除后出现了行动呆滞、精神萎靡、代谢耗氧量下降和产热量减少等现象,被摘除的腺体最可能是(  )

A.肾上腺B.睾丸

C.甲状腺D.胸腺

4.(2014年6月广东学考)摘除了垂体的小白鼠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现象,原因是(  )

A.食物中缺乏碘B.甲状腺体增大

C.缺少促甲状腺激素D.缺少生长激素

5.(2013年6月广东学考)为了使甲状腺发育不良的蝌蚪能够发育成为成体蝌蚪,需补充的激素是(  )

A.甲状腺激素B.胰高血糖素

C.胰岛素D.肾上腺素

6.(2012年6月广东学考)在高等动物体内,激素调节的共同特点不包括(  )

A.通过体液运输B.微量和高效

C.作用于靶细胞D.产生神经冲动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属于反射的是(  )

A.含羞草的叶受到外力碰撞而下垂

B.草履虫游向食物丰富的地方

C.人的第二性征的出现

D.正在吃草的羊听到异常的声响立即逃走

2.运动员听到枪响,迅速冲出起跑线,该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  )

A.骨骼肌B.枪声刺激

C.反射弧D.听觉中枢→效应器

3.世界杯足球赛时,球员踢球瞬间,在突触小体上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  )

A.电信号→电信号B.电信号→化学信号

C.化学信号→化学信号D.化学信号→电信号

4.能正确表示神经细胞静息电位的是(  )

5.兴奋在神经细胞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下列有关兴奋的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递质释放方式是主动运输

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传递

C.神经递质能够使突触后膜电位长时间发生改变

D.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小泡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

6.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与此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依次是(  )

A.大脑、脊髓、下丘脑B.大脑、脑干、脊髓

C.脑干、小脑、大脑D.大脑、小脑、脑干

7.下列有关动物和人体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切除动物垂体,血液中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减少

B.呆小症是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C.糖尿病患者需要口服胰岛素

D.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之间的关系是拮抗作用

8.较大剂量注射一种激素后,小鼠尿中有糖,且体温升高,这种激素是(  )

A.胰高血糖素B.肾上腺素

C.甲状腺激素D.胰岛素

9.在产热方面,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  )

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肾上腺素

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胰岛素

C.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D.抗利尿激素、胰岛素

10.促胰液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部位分别是(  )

A.小肠黏膜和垂体B.胰腺和垂体

C.小肠黏膜和下丘脑D.胰腺和甲状腺

11.要想使阉割的公鸡仍具有鲜艳的羽毛和发达的鸡冠,应给它注射(  )

A.甲状腺激素B.雄性激素

C.生长激素D.性外激素

12.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  )

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13.在一条离体的神经纤维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则(  )

A.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向轴突末梢方向传导

B.邻近的未兴奋部位表现为膜内正电、膜外负电

C.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向树突末梢方向传导

D.兴奋部位的膜外由正电变为负电,膜内由负电变为正电

14.某人因意外车祸而使大脑受损,其表现症状是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但却不会说话。

这个人受损伤的部位是(  )

A.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底部之前(S区)

B.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

C.大脑皮层颞上回后部(H区)

D.大脑内侧面某一特定区域

15.下列关于神经冲动传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冲动在完整反射弧中只沿一个方向传导;神经传导相对来说不易疲劳

B.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只向一个方向传导;感受器将兴奋传入神经中枢

C.神经冲动的产生与膜内外电位变化有关;低温或高温会影响神经纤维上神经冲动的传导

D.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速度比在突触间传导速度快

16.女子体操运动员在参加平衡木项目比赛时,展现了出色的身体平衡能力,其维持身体平衡的神经中枢位于(  )

A.脊髓B.小脑

C.脑干D.下丘脑

17.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  )

①下丘脑

②大脑皮层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

③大脑皮层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

④大脑皮层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

⑤大脑皮层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

A.①③B.②③

C.②④D.④⑤

18.下列关于动物激素在生产实践中运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催情激素诱发鱼类的发情和产卵

B.用昆虫性外激素做引诱剂防治害虫

C.对家畜进行阉割有利于育肥

D.用蜕皮激素类似物处理蚕体以增加产丝量

19.从古到今,“蝗灾”一直影响着我国农业的发展。

现在,科学工作者常在蝗虫泛滥区释放一种物质,引诱雄蝗虫前来,将其杀死。

请问,此物质是(  )

A.甲状腺激素B.性外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20.科学研究表明,对幼鼠注射或口服睾丸酮后,出生仅14天的雄鼠就表现出交配行为。

如果将公鸡的睾丸摘除,公鸡将不再鸣啼,鸡冠萎缩,求偶行为消失;重新植入睾丸,则公鸡的特征和交配行为又得以恢复。

这一事实说明(  )

A.性激素与性行为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

B.被割除睾丸的公鸡变成了母鸡,因而不再鸣啼

C.睾丸酮属于雄性激素,在雌性体内不存在

D.幼鼠和公鸡的有关特征和行为变化是激素和神经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非选择题

21.下图中甲所示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请分析回答问题。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A释放的某物质可使B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

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图表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有关联系。

请回答问题:

(1)①表示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⑦表示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有分泌激素功能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A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__。

(3)当激素增多时,③和④都将减少,这种作用叫做____________。

(4)在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中,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缺乏这种激素,就会影响幼年动物大脑的发育。

基础梳理·真题过关

考点1

1.D 2.D 3.B

4.【解析】选B。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考点2

1.C 2.C 3.C

4.【解析】选B。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进行传递时,突触前膜中的突触小泡会释放神经递质。

5.【解析】选A。

据图判断Na+通道位于突触后膜,毒素通过破坏膜上Na+通道,毒素作用的结构位于突触后膜。

6.【解析】选C。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通过突触。

7.【解析】选D。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

骨骼肌持续收缩原因是有机磷农药中毒后,神经递质没有分解,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

考点3

1.C 2.A 3.C 4.A

考点4

1.B 2.A 3.C

4.【解析】选C。

摘除了垂体缺少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功能减退。

5.【解析】选A。

甲状腺激素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甲状腺发育不良,甲状腺激素减少。

6.【解析】选D。

激素调节的特点包括通过体液运输、微量和高效、作用于靶细胞。

学业达标·实战演练

1.【解析】选D。

正在吃草的羊听到异常的声响立即逃走属于条件反射。

2.【解析】选C。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3.【解析】选B。

球员踢球瞬间,突触小体上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

4.A

5.【解析】选D。

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小泡以胞吐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A错;作用于突触后膜,只能进行单方向传递,B错;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后,神经递质被分解,C错。

6.【解析】选D。

语言中枢、控制身体平衡中枢、呼吸中枢分别在大脑、小脑、脑干。

7.【解析】选A。

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切除动物垂体,血液中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减少。

8.【解析】选B。

肾上腺素能升高血糖,使产热增多,体温升高,胰高血糖素仅能升高血糖。

9.【解析】选C。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能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在产热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10.【解析】选A。

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11.【解析】选B。

性激素可以促进生殖器官的形成,激发并维持动物的第二性征。

12.【解析】选B。

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使耗氧量增加;促进神经系统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13.【解析】选D。

神经纤维兴奋时膜电位为外负内正。

14.【解析】选A。

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但却不会说话,受损伤的部位是S区。

15.【解析】选B。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16.【解析】选B。

维持身体平衡的神经中枢位于小脑。

17.【解析】选D。

作答试题时,主要有视觉性语言中枢和书写性语言中枢参与。

18.【解析】选D。

用蜕皮激素类似物处理蚕体使其无法形成蚕茧,产丝量减少。

19.【解析】选B。

昆虫的性外激素可以引诱雄性昆虫前来交配。

20.【解析】选D。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调节动物生命活动。

21.

(1)感受器 d 树突膜或细胞体膜 

(2)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3)使B神经元持续兴奋

22.

(1)传入神经(或传入神经纤维) 传出神经(或传出神经纤维) 

(2)垂体 内分泌腺 下丘脑 (3)反馈调节 (4)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 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位——大脑的生长发育所必需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