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94363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doc

《中国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doc

中国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

 摘要:

文章研究了以往学者对于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观点,综述了中国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状况;在此基础上,结合赤松要等学者的国际贸易理论,简要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并得出结论:

中国目前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强化了现有的贸易结构和分工格局,但不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力所在。

目前对外贸易方式具有凝固中国产业结构的倾向,贸易获益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着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

  关键词: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加工贸易;雁行模式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理论

  在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方面研究较多,美国经济学家佛农(Vercon)曾将产品生命周期概念运用到国际贸易理论分析中,揭示了产品发育成长过程中各种因素对比较优势的动态转移的影响,说明了各国同类产业之间存在的级差问题。

  针对发展中国家资本密集型产业进程,日本赤松要教授提出了“雁行产业发展模式”,并将其模型进行推广。

针对发展中国家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各个阶段发展进展,包括其内在机理表现,该模型均进行了系统分析。

针对机制的内外相结合的分析,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干预,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优势结构的选取都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雁行产业发展模式”针对发展中国家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五个阶段,分别为产业移植阶段、进口替代阶段、出口导向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动态过程进行了论证。

外贸易流向对发展中国家影响较大,而发展中国家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均伴随着比较优势存在。

在产业移植期内产业的比较优势一直处于劣势地位,但随着科技进步、投资大量流入、技术密集要素不断增加,绝大多数比较优势地位发生了逆转,贸易流向从出口回归进口。

比较优势逆转,同时贸易流向复归,更高层次的产业发展序列由此显现。

  

(二)国内研究进展

  通过查阅各种文献资料,我们发现国内经济学者对中国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的关系主要从理论模型出发进行实证研究。

  杨全发(1999)采用回归方程Chenery为一般模型,将净外资流入替换为进出口商品贸易额。

对中国改革开放前后的产业贸易的变化进行论证,结果表明:

一是1978年之前,进出口贸易额与工业比重呈正相关;进出口贸易额与第一产业比重呈负相关;同时进出口贸易额与第三产业比重相关性不显著。

二是1978年之后,第一产业比重与原料出口额正相关;工业比重相比初级产品出口额呈仍呈正相关。

三是第一产业比重与机械、原料及运输设备进口额仍保持负相关趋势;工业比重相比初级产品进口额显著正相关,相比工业制成品进口额不显著负相关;工业制成品进口额及初级产品进口额分别与第三产业比重呈现出正负相关趋势。

武海峰、刘光彦(2004)论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通过在之前的科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

多数研究课题集中在产业结构及外贸易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转型的结构变化方面,但对于其产生变化的途径、机理研究相对较少,这造成了研究资料方面的单一,对于产生影响的原因分析不够深入。

  二、中国对外贸易状况

  

(一)中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所带来的利益是刺激国家进行对外贸易的主要动力,也是国家对外贸易产生的主要根源。

最早亚当·斯密(1776)提出绝对优势论,他认为产生国际贸易的主要即在于原因。

相继大卫·李嘉图(1817)在亚当·斯密绝对优势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优势论。

只要在生产成本即生产两种商品的成本比例上存在相对差异的两个国家进行贸易,就是互利的。

俄林(1933)在赫克歇尔的思想的基础上,论证阐述了资源禀赋论。

他指出,各国在土地、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禀赋方面上均存在的差异,这种差异便是导致各国资源优势不同的主要原因。

经历了200多年后,比较优势理论终于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体系。

  比较优势理论为自由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推动了传统的资本积累和生产力的发展。

比较优势理论的原则是参与国际分工,形成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结构。

发展中国家普遍拥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而缺少资本和技术;相比之下,发达国家却劳动力资源缺乏,而资本和技术丰富。

因此,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比较优势产业上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生产上。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在于对劳动力资源的素质的要求较低,正是劳动者较低的素质要求,而产生劳动成本优势,但是弊端便是增值能力极低。

  

(二)加工贸易主导的对外贸易状况

  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进出口总额从当年的355亿元人民币,增加到了2008的179763.9亿元人民币。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价格指数,2008年的城市居民消费指数为563.5(1978年为100),若以此近似替代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在剔除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后,中国的进出口总量在三十年内增加了九十倍,相当于年增长16.2%,远高于GDP的增长率。

从进出口两方面来看,中国的进口总额在1978年为187.4亿元人民币,在2008年为79532.9亿元人民币,增长了424倍,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约为75倍,即三十年间年增长15.5%;出口总额在1978年为167.6亿元人民币,在2008年为100231亿元,其增长约为600倍,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约为106.2倍,即三十年间年增长为16.8%,这一数值远高于GDP的增长率。

从产品结构来看,进口的初级产品在1991年时为108.3亿元人民币,在2008年为2430.9亿元人民币;工业制成品则从1991年的529.6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08年的7128.6亿元人民币,两者的比例从1991年的1∶4.89变为2008年的1∶2.93。

  以上一连串的数字中隐含了两点主要的信息。

首先,中国自改革开放后,出口增加的份额多于进口,对外贸易总额的增加大部分来自于出口总额的增长。

其次,在1991-2008的这18年间,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后,进口的工业制成品总额只增加了约5.6倍,进口的初级产品总额却增加了近10倍;有趣的是,出口方面的情况完全相反,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总额大幅增长,在此期间内增加了8.6倍,但初级产品出口额的年增长仅为2.5%。

以上数据也基本符合中国对外贸易的现实状况,即中国对外贸易越来越依靠加工贸易部门,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逐渐由一般贸易主导转为加工贸易主导,加工贸易的份额与日俱增。

在具体项目上,中国的对外贸易从最初的初级产品出口过渡到轻工纺织品出口,继而再到机电制品的出口。

  (三)中国的加工贸易体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海关总署令第113号)所说明,加工贸易是指区内企业进口全部或者部分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经过加工或者装配后,将制成品出口的经营活动。

最常见的加工贸易方式有来料加工、进料加工和装配业务等。

目前,中国大部分产业都或多或少和加工贸易有着联系,从初级产品如食品、纺织品到半导体等高级产品,无不受惠于加工贸易蓬勃发展带来的好处,加工贸易不仅促使出口、引资迅速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也有着很大的贡献。

2005年,中国加工贸易占进出口份额高达6900亿美元,并逐年增长20%到30%;2006年,加工贸易出口总额占GDP的19%。

中国加工贸易在主体结构上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

早期,中国的加工企业曾是以国内企业为主,这局面随着20世纪90年代外商来华投资热潮的兴起而结束。

在产业类型方面,中国加工贸易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在上世纪末时,基本上可以说是“国外出钱,国内出力”的局面,加工贸易的蓬勃发展,也奠定了中国“世界加工厂”的地位。

  三、加工贸易体系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一)价值链中的低端环节

  中国加工贸易在量上极大,但在质上却略嫌单一。

中国很大部分的加工贸易是采取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的方式,其中关键零件绝大部分是进口,而且集中在中下游技术产业,加工环节的加工附加值和增加值偏低,这使得中国加工贸易对拉动全面产业技术进步的效果有限。

  

(二)资源短缺凸显发展瓶颈

  近年来,中国原材料产业一直处于下滑的趋势,在国际上地位较低。

改革开放前期,中国出口集中在动植物油脂和矿物燃料等原材料和燃料;改革开放后期,中国出口集中在原材料、燃料单一进口,而加工工程完全依赖于国外资源,这成为中国加工贸易的限制因素。

  (三)劳动力优势逐渐消失

  现在,中国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开始逐渐消失。

许多外资企业开始把工厂转向其他有着更低劳动力成本的地方,如越南、柬埔寨等。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大量国内加工贸易企业倒闭。

克服劳动力成本上涨,促进加工贸易产业的转型已经时不我待。

 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现状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

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

主要是研究农业、建筑业、重工业、轻工业、商业服务业等部门关系。

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

因此,将产业的构成、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的结构特征概括为产业结构。

  

(一)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产业结构变化趋势体现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结构和内容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可以称为产业成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和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该比重在大多数国家中呈连续下降趋势。

  2、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和增加值占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的比重,以60年代为分界线,60年代以前,均处于上升趋势的国家为大多数。

刚进入6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工业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中的就业人数和增加值比重呈下降趋势,其中传统工业的下降程度剧烈。

  3、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和增加值在各国占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均有所上升。

6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发展迅猛,所占比重均超过了60%。

  

(二)新经济涵盖传统产业升级

  1、高新技术产业的大规模发展依赖于传统产业升级。

中国没有足够的资金迅速把传统产业转变为高新技术产业。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属于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启动和生存必须建立在一定资金量的基础之上。

而中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业创造的利润正提供了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中国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与传统产业的升级过程是等同的。

另外,高新技术的研发与生产更需要传统产业提供满足其要求的设备。

  2、比较优势理论国际分工规律。

所谓安全性的产业结构,等同于没有偏离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

根据各国实际情况来确定合理的比较优势从而制定相关的比较优势,可以在国际竞争力中有所突出。

  而最重要的是提高国家的经济安全度。

中国由于劳动力丰富、资本相对稀缺且经济安全度不足,限制了中国的比较优势。

中国在国际中的分工中的优势产业不是技术资金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而是劳动密集型、劳动资金双密集型、劳动技术双密集型的传统产业。

中国面对激烈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更应该从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方向着手,将中国传统产业的优势升级。

  3、高新技术改革冲击中国传统产业。

中国传统产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技术改造之后,即演化成为现代化产业。

中国正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并将技术结构与组织结构联合升级。

中国在质量、规模、效率和核心技术方面仍与现代的高新技术产业结构存在着距离,长此以往,中国的传统比较优势也会失去。

立足于传统产业扩展技术结构升级和组织结构升级,将会对新经济的积极促进。

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劳动资金双密集型产业是中国新经济的主要内涵。

  (三)中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粗放经济增长方式加大资源与环境压力。

中国现在仍以依靠增加资金、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产品的数量,推动经济增长。

中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工业部门每年多用能源约2.3亿吨标准煤。

在资源大量消耗的同时,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而中国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型处理方法也加重了环境负担。

资源的超负荷消耗、与环境的大幅度透支,已成为中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