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1节机械运动同步练习D卷.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34559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7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1节机械运动同步练习D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1节机械运动同步练习D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1节机械运动同步练习D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1节机械运动同步练习D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1节机械运动同步练习D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1节机械运动同步练习D卷.docx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1节机械运动同步练习D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1节机械运动同步练习D卷.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1节机械运动同步练习D卷.docx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1节机械运动同步练习D卷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1节机械运动同步练习D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2分)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A.1.2cm/s    

B.1.2m/s    

C.12cm/s    

D.12m/s    

2.(2分)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s/t可知,物体的()

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对    

3.(2分) 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错误的是

A.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    

B.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    

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4.(2分) 如图为一电焊工人的工作照片,飞溅的火花留下一段美丽的“划痕”,已知拍摄这张照片时相机镜头的曝光时间为

s,结合人体的常识尺寸,估测图中箭头所指的那粒火花的运动速度最接近下列的()

A.3×108m/s    

B.3.4×102m/s    

C.8m/s    

D.8×10﹣2m/s    

5.(2分)下列运动中,属于直线运动的是()

①打算盘时,算盘珠子在杆上的运动;  ②推铅球时,铅球离手后的运动;

③没有风时,雨滴的下落运动;  ④飞机起飞前在跑道上滑行的运动;

⑤太阳相对于地球的运动;  ⑥跳高运动

A.①②⑤    

B.③⑤⑥    

C.①③④    

D.②③⑤    

6.(2分)甲、乙同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前4分钟乙同学的速度比甲同学的速度大      

B.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0.5米/秒    

C.乙同学第4分钟后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同学相遇时距起点240米    

7.(2分) 在学习、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九年级物理教科书重约100N    

B.人的正常体温是39℃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4m/s    

D.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220V    

8.(2分)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m/s    

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    

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m/s    

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m/s    

9.(2分)如图,是某小球在水池中下落过程中拍摄的一张照片.已知池壁上每块砖的厚度为a,闪光灯每隔△t时间闪亮一次(即拍摄一次),根据照片你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①A→C运动是匀速运动;  ②B→D运动是匀速运动;

③A→C平均速度为3a/2△t;④通过D点时速度为a/△t.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③④    

10.(2分)如图所示的图像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A.A与B    

B.A与C    

C.C与D    

D.B与C    

11.(2分)2011年5月15日,国际田联110m栏钻石联赛上海站敲响战鼓,冠军争夺在刘翔和奥利弗之间展开。

比赛临近结束,选手全力冲刺时,观众看到如图所示的场景,齐声欢呼“刘翔最快”;根据表中所示的比赛成绩,裁判裁定刘翔获胜,观众和裁判判断刘翔快过奥利弗的方法分别是()

A. 观众:

相同时间比路程;裁判:

相同时间比路程    

B.观众:

相同时间比路程;裁判:

相同路程比时间    

C.观众:

相同路程比时间;裁判:

相同时间比路程    

D.观众:

相同路程比时间;裁判:

相同路程比时间    

12.(2分)陈老师喜爱环绕白云湖行走,通过手机软件测得四十分钟行走6000步,路程约4千米,据此估计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行走的速度和一步长度,最接近的是()

A.6千米/时,65厘米    

B.1.5千米/时,1.2米    

C.6千米/时,20厘米    

D.1.5千米/时,0.6米    

13.(2分)下列情境中,物体的运动状体不发生改变的是()

A.正在弯道上速滑的运动员       

B.水平桌面上静止的物理书    

C.空中减速下落的降落伞    

D.正在进站的火车    

14.(2分)假期到了,班上的几个同学送小明乘列车回家.如图所示,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地面、列车    

B.列车、地面    

C.列车、列车    

D.地面、地面    

15.(2分)小明在上学的路上,先以v1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又以v2走完后一半路程,则他在上学的全程中平均速度为()

A.

    

B.

    

C.

    

D.

    

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

16.(2分)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木板AB处于水平位置平衡,且可绕O点无摩擦转动OA=0.2m,OB=0.5m,在A端挂一个重5N的物体甲,另一重2.5N的小滑块乙在水平拉力作用下,以0.1m/s的速度从O点匀速向右滑动,在此过程中,甲对地面的压力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滑块在木板上水平滑动的时间为________S。

17.(2分)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遇到物体反射回传感器,传感器收到信号后能自动计算出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并显示出物体的距离-时间(s-t)图象.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

(1)传感器发出信号后0.2s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物体距传感器________m;

(2)若显示物体运动的(s-t)图象如图1所示,物体在0至15s的状态是________。

18.(2分)据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时,发现机旁有条“小虫”正以同样的速度同行,他伸水抓来一看,大吃一惊!

原来是一颗德国制造的子弹.此时飞机与子弹彼此间保持了相对________,在这瞬间,以________作参照物,子弹保持不动。

19.(3分)“森林运动会”中龟兔进行赛跑。

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________,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跑得快。

由于兔子麻痹大意,中途睡觉,“裁判员”通过比较________,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跑得快。

科学中用________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20.(1分)在科学中,用速度来表示物体________ ,即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多少。

三、探究题(共5题;共37分)

21.(10分)某高速公路上,一驾驶员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同时他看到速度计的示数,如汽车以该速度行驶,求:

(1)到达上海需多长时间?

(2)该车在高速公路上每100千米耗油8.8升,如从此处到达杭州共耗油多少升?

22.(9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刹车之后

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能立即停止,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肌肉动作操作制动器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作制动器刹车,到车停下来,汽车又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所示)。

下表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使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1)汽车在正常行驶时,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是________摩擦;刹车后,由于________,汽车还会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

(2)利用上表数据,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________。

(3)分析上表数据,可知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4)为提醒司机朋友在雨雪天气里注意行车安全,在高速公路旁设置了“雨雪路滑,减速慢行”的警示牌,请简要说明这句话的物理道理。

23.(5分)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如图1所示的是停表,图中显示的示数是________.

(2)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如图2所示,以甲为参照物,乙向________做直线运动,经过6s甲乙两物体相距________m.

(3)根据如图3所示的列车时刻表,可知列车从襄樊到丹江运行的总时间为________,从朱坡到老河口运行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km/h.

24.(8分)小明以一定的速度将石子向斜上方抛出,石子所做的运动叫斜抛运动,如图甲所示。

他想:

怎样才能将石子抛得更远呢?

于是他找来小李一起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他们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来做实验:

保持容器水平,让喷水嘴的位置不变,用开关控制水喷出的速度。

(1)让喷水嘴的方向不变(即抛射角不变)做了三次实验,如图乙所示,第一次让水的喷出速度较小,这时水喷出后落在容器的A点;第二次让水的喷出速度稍大,水喷出后落在容器的B点;第三次让水的喷出速度最大,水喷出后落在容器的C点。

小明和小李经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在  ________    一定时,当物体抛出的   ________   越大,抛出的距离就越远。

小李回忆起上体育课时的情景,想起了几个运用.上述结论的例子,其中之一就是       ________    。

(2)控制开关让水喷出的速度不变,让水沿不同方向喷出,又做了几个实验,如图丙所示,得到如下数据:

喷嘴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15°

30

45°

60°

75°

落点到喷嘴的水平距离/厘米

50

86

100

86

50

小明与小李对上述数据进行了归纳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在    ________   一定时,当夹角为         ________    时,抛出距离最大。

(3)小明和小李总结了上述探究过程,他们明白了斜抛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飞行距离与________ 和  ________       有关系,他们感到这次实验探究的成功得益于在探究过程中两次较好地运用了  ________     法。

25.(5分)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实验.

(1)实验中需要通过调整________ 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F1、F2的大小.

(2)实验中当小车处于________ 状态时,表明其处于平衡状态.

(3)实验中F1与F2大小相等,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________ 保持平衡(选填“能”、“不能”).

(4)部分同学还设计了如图乙所示实验方案,比较这两种方案中________ 方案合理,原因是________ .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

16-1、

17-1、

17-2、

18-1、

19-1、

20-1、

三、探究题(共5题;共37分)

21-1、

21-2、

22-1、

22-2、

22-3、

22-4、

23-1、

23-2、

23-3、

24-1、

24-2、

24-3、

25-1、

25-2、

25-3、

2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