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34322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01 大小:10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docx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docx(10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docx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VisualFoxPro程序设计(第二版)

第1章数据库系统概论

1.1数据库基本概念

1.1.1信息、数据与数据库

信息(Information)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表征,是可以传播和加以利用的一种知识。

数据(Data)是信息的载体,是对客观存在实体的一种记载和描述。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指存储在计算机外部存储器上的、结构化的相关数据集合。

1.1.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1.人工管理阶段2.文件管理阶段3.数据库管理阶段

1.1.3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ManagementSystem,简称DBMS)是管理数据库的软件工具,是帮助用户创建、维护和使用数据库的软件系统。

DBMS应具有以下一些功能。

(1)数据定义功能

(2)数据操作功能(3)控制和管理功能(4)数据字典功能

1.1.4数据库系统

1.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引入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称为数据库系统(DataBaseSystem,简称DBS)。

DBS通常包含下述5个部分。

(1)计算机硬件平台

(2)数据库集合(3)数据库管理系统(4)相关软件(5)人员

2.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1)数据结构化

(2)数据共享(3)数据独立性(4)统一的数据控制

此外,数据库系统须提供下述数据安全保护措施:

安全性控制完整性控制并发操作控制

1.2数据模型

数据库中的数据是按一定逻辑结构存放的,这种逻辑结构是用数据模型来表示的。

1.2.1实体及实体间的联系

客观存在的并且可以相互区分的事物称为实体(Entity)。

实体之间的联系可以归结为以下3种类型。

一对一联系一对多联系多对多联系

1.2.2主要数据模型

(1)层次模型

层次模型的数据集合中,各数据对象之间是一种依次的一对一的或一对多的联系。

层次结构也称为树型结构。

层次结构模型的特点如下:

有且仅有一个根结点,其层次最高;

一个父结点向下可以有若干个子结点,而一个子结点向上只有一个父结点;

同层次的结点之间没有联系。

(2)网状模型

网状结构数据模型的各数据实体之间,是一种层次不清楚的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多的联系,此种结构可用来表示数据间复杂的逻辑关系。

网状结构模型的特点如下:

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个父结点;

可以有一个以上的结点无父结点;

两个结点之间可以有多个联系。

(3)关系模型

关系结构数据模型用二维表格表示实体及实体之间的联系,即用若干行与若干列构成的表格来描述数据集合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这样的一个表格被称为一个关系。

其中的每一列称为一个字段(Field),每一行称为一个记录(Record)。

对于一个符合关系模型的二维数据表格,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表中不允许有重复的字段名;表中每一列中数据的类型必须相同;表中不应有内容完全相同的数据行;

表中行的顺序或列的顺序的任意排列,应不影响表中各数据项间的关系。

1.3关系数据库

1.3.1关系术语与关系特点

1.关系术语

关系:

符合一定条件的一张二维表格称为一个关系。

元组:

关系中的每一行数据被称为一个元组,或者称为一个记录。

属性:

关系中的每一列数据被称为一个属性,或者称为一个字段。

域:

是属性的取值范围,即不同元组对同一个属性的取值所限定的范围。

关键字:

关系中的某个属性或属性组合,其值可以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称其为关键字。

主关键字与候选关键字:

如果一个关系中存在多个关键字,可以选定其中一个作为主关键字,其余为候选关键字。

外部关键字:

如果关系中的某个属性或属性组合并非本关系的关键字,而是另一个关系的关键字,称其为外部关键字。

关系模式:

对关系的描述称为关系模式。

一个关系模式对应于一个关系结构,它是命名的属性集合。

其格式为:

关系名(属性名1,属性名2,…,属性名n)。

2.关系特点

每个属性必须是不可分隔的数据单元;

在同一个关系中不能出现相同的属性名;

在一个关系中不允许有完全相同的元组;

在一个关系中任意交换两行的位置不影响数据的实际含义;

在一个关系中任意交换两列的位置不影响数据的实际含义。

1.3.2关系运算

利用关系的选择、投影和连接运算,可以方便地在一个或多个关系中抽取所需的各种数据,建立或重组新的关系。

1.选择

从一个关系中找出满足给定条件的元组的操作称为选择。

选择是从行的角度对二维表格内容进行的筛选,经过选择运算后得到的结果可以形成新的关系,其关系模式不变。

2.投影

从一个关系中找出若干个属性构成新的关系的操作称为投影。

投影是从列的角度对表格内容进行的筛选或重组,经过投影运算后得到的结果也将形成新的关系。

3.连接

连接是将两个关系中的元组按一定的条件横向结合,拼接成一个新的关系。

自然连接:

利用两个关系中共有的一个字段,将该字段值相等的记录内容连接起来,去掉其中的重复字段作为新关系中的一条记录。

1.3.3关系的完整性

关系的完整性是指对关系的某种约束条件,是保证关系中数据正确性的重要手段。

1.实体完整性

实体完整性用来确保关系中的每个元组都是唯一的,即关系中不允许有重复的元组。

2.参照完整性

参照完整性是指两个相关联的关系(数据表)中的相关数据是否对应一致。

3.域完整性

域完整性是指关系中的属性值必须满足某种特定的数据类型和约束规则,即限定某个属性的取值类型和取值范围。

第2章VisualFoxPro简介

2.1VisualFoxPro概述

2.1.1VisualFoxPro发展概况

VisualFoxPro是Microsoft公司在FoxBASE和FoxPro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一代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

是性能最好、功能最强、最为流行的PC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之一。

1995年推出VisualFoxPro3.0版;

1997年推出VisualFoxPro5.0版;

1998年推出VisualFoxPro6.0版;

2000年推出全面支持网络应用的VisualFoxPro7.0版;

2003年推出VisualFoxPro8.0版,进一步强化了面向对象编程能力和支持网络开发的能力。

2.1.2VisualFoxPro的特点

1.强大的功能2.增强的数据库管理3.增强的SQL语言支持4.支持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5.可视化的设计开发工具6.增强的OLE应用集成7.支持网络应用

2.1.3VisualFoxPro用户界面

VisualFoxPro的主窗口界面如下图所示。

1.系统菜单栏2.系统工具栏3.窗口工作区4.命令窗口5.状态栏

2.1.4VisualFoxPro工作方式

1.命令执行方式2.菜单选择方式3.程序执行方式

2.2VisualFoxPro设计工具

2.2.1向导

向导是一种交互式的快速设计工具,通过一系列的对话框向用户提示每一个操作步骤,引导用户一步一步地完成某项任务。

使用向导可以建立查询、创建表单、编制报表等。

2.2.2设计器

设计器是创建和修改应用程序各种组件的可视化工具,可用来创建和修改数据库、数据表、表单、报表、查询和视图等。

2.2.3生成器

生成器通常是一些带有选项卡的对话框,主要用来在应用程序的构件中创建和生成某种控件,还可用来帮助用户生成一个应用程序框架。

2.3VisualFoxPro环境设置

2.3.1选项对话框的使用

选择“工具”菜单下的“选项”命令,可打开“选项”对话框,其中包含一系列可供摄制的选项卡。

1.“选项”对话框界面2.日期和时间格式的设置3.设置默认工作目录的设置

2.3.2SET命令的使用

VisualFoxPro提供许多SET命令,可在命令窗口或程序中使用这些命令来临时设置系统的工作环境。

2.4VisualFoxPro项目管理器

项目(Project)是开发一个应用软件系统所包含的数据、程序、文档、对象和类等各种相关文件的集合。

VisualFoxPro提供了专门的项目管理器来对用户所开发的项目进行管理和维护,使得用户能以简便直观的方式组织和处理项目中所包含的各类文件。

2.4.1项目管理器界面

2.4.2项目管理器的使用

1.创建文件2.添加文件3.修改文件4.移去文件5.其他操作

2.5VisualFoxPro文件类型

VisualFoxPro的各种数据和程序都是以文件形式存储在磁盘上的,并通过Windows操作系统与VisualFoxPro本身的文件管理功能对其访问与调用。

不同类型的文件是由不同的文件扩展名来加以保存和区分的

第3章数据与数据运算

3.1常量与变量

常量是在操作过程中其值固定不变的数据,通常是指一个具体的数据内容。

变量是一个命名的存储空间,变量的数据类型是由其所含数据的类型决定的。

变量可以用字母、汉字、数字或下划线及它们的组合为其命名。

变量名必须以字母或汉字开头,最多不能超过10个字符,并且不能含有空格。

变量可分为字段变量和内存变量两大类。

3.1.1常量

1.字符型常量

简称C型常量,是用半角的单引号、双引号或方括号等定界符括起来的一串字符,又称为字符串(String)。

2.数值型常量

简称N型常量,也即常数。

N型常量可以是由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和正负号构成的各种整数、小数或实数。

3.货币型常量

简称Y型常量,是由符号“$”开头的一个表示货币量的数字。

4.日期型常量

简称D型常量,用来表示一个具体的日期。

默认格式为:

{^yyyy-mm-dd}或{^yyyy/mm/dd}。

5.日期时间型常量

简称T型常量,用来表示一个具体的日期与时间。

默认格式为:

{^yyyy-mm-dd,[hh[:

mm[:

ss]][a|p]]}。

6.逻辑型常量

简称L型常量,常用来表示某个条件成立与否。

L型常量只有逻辑真与逻辑假两个值,逻辑真值通用.T.表示,逻辑假值用.F.表示。

3.1.2字段变量

在创建数据表时定义的一个字段对应一个字段变量,数据表中的字段名即其字段变量名。

字段变量除字符型、数值型、货币型、日期型、日期时间型和逻辑型之外,还有备注(M)型和通用(G)型等几种类型。

3.1.3内存变量

内存变量是独立于数据表而存在的临时工作变量,用来存放数据处理过程中的一些中间结果和最终结果数据、并在程序中充当循环变量和其他工作变量等。

1.内存变量的创建与赋值

格式1:

STORE<表达式>TO<内存变量表>

格式2:

<内存变量>=<表达式>

说明:

以上两条命令的功能都是将指定表达式的计算结果值赋给指定的内存变量,所不同的是前者允许把同一个表达式的值赋给多个变量,而后者只能给单个变量赋值。

2.内存变量的保存与恢复

(1)内存变量的保存

格式:

SAVETO<内存变量文件名>[ALLLIKE|ALLEXCEPT<通配符>]

(2)内存变量的恢复

格式:

RESTOREFROM<内存变量文件名>[ADDITIVE]

3.内存变量的显示与释放

(1)内存变量的显示

格式:

LIST/DISPLAYMEMORY[LIKE<通配符>]

(2)内存变量的释放

格式1:

RELEASE<内存变量名表>

格式2:

RELEASEALL[LIKE<通配符>|EXCEPT<通配符>]

3.2运算符与表达式

表达式是将常量、变量、函数等数据用运算符按一定规则连接起来的一个有意义的式子。

作为特例,可以将单个的常量、变量或函数看成是一个表达式。

根据表达式运算后得到的结果值的数据类型来划分,可将表达式分为数值表达式、字符表达式、日期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

3.2.1数值表达式

数值表达式简称expN,是由算术运算符将各类数值型数据连接而成的式子。

各种算术运算符,按其运算的优先级别由高到低排列如下所示。

()括号内的运算最优先

^或**乘方运算

*、/、%乘、除、求余运算

+、-加、减运算

3.2.2字符表达式

字符表达式简称expC,是由字符运算符将各类C型数据连接而成的式子。

字符运算符有以下两种:

+两字符串相连。

-两字符串相连,并将前串的尾部空格移至结果字符串尾部。

3.2.3日期表达式

日期表达式简称expD,是运算结果为某个具体日期的式子。

属于日期表达式的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某一个日期常量,如:

{^2002/05/18}

②系统的日期函数:

DATE()

③类型转换函数:

CTOD("mm/dd/yy")

④一个日期型数据加上或减去一个N型数据。

⑤当前打开数据表中的日期型字段变量。

3.2.4逻辑表达式

逻辑表达式简称expL,是运算结果为逻辑真值或逻辑假值的式子,包括关系运算式和逻辑运算式。

1.关系运算式

关系运算式是用关系运算符把两个相同类型的数据连接起来的式子。

各种关系运算符如下所示。

>大于

<小于

=等于

<>、!

=、#不等于

>=大于等于

<=小于等于

==字符串精确匹配

$左侧字符串是否被包含在右侧字符串中

2.逻辑运算式

逻辑运算式是用逻辑运算符将L型数据连接起来的式子,逻辑运算只能在L型数据间进行,其运算结果依然是L型数据。

各种逻辑运算符按其运算优先级从高到低排列如下:

()括号

NOT或!

逻辑非

AND逻辑与

OR逻辑或

3.2.5表达式书写规则

每个字符应占同样大小的一个字符位,所有字符都应并排地写在同一水平上;

数值表达式中有相乘关系的地方,一律采用“*”号表示,不能省略;

在需要括号的地方,一律采用圆括号“()”,且左右括号必须配对;

不得使用罗马字符、希腊字符等非英文字符;

变量名与函数名中的字母可以大写也可以小写,其效果是相同的;

逻辑运算符NOT、AND、OR的前后应加圆点(小数点)或空格与其他内容分开;

3.2.6表达式输出命令

格式1:

?

[<表达式表>]

功能:

计算<表达式表>中各表达式的值,并在下一行开始输出计算结果。

格式2:

?

?

[<表达式表>]

功能:

计算<表达式表>中各表达式的值,并在当前行当前列开始输出计算结果。

3.3常用函数

函数(Function)不仅是VisualFoxPro的一种数据元素,而且是一种广为采用的数据处理手段,每一种函数都代表了一种特定的数据操作功能。

3.3.1数学运算函数

1.绝对值函数

格式:

ABS(

功能:

的绝对值。

2.取整数函数

格式:

INT(

功能:

的整数部分。

3.平方根函数

格式:

SQRT(

功能:

的平方根。

的值须大于等于零。

4.四舍五入函数

格式:

ROUND(,)功能:

四舍五入到由指定的小数位数。

5.求余数函数

格式:

MOD(,)功能:

除以的余数。

6.求最大值函数

格式:

MAX(,|,)功能:

取两个数据中的较大者。

7.求最小值函数

格式:

MIN(,|,)功能:

取两个数据中的较小者。

3.3.2字符处理函数

1.宏代换函数

格式:

&<字符型内存变量功能:

代换字符型内存变量的内容。

2.子串搜索函数

格式:

AT(,)功能:

返回中存在的起始位置值,不存在时则返回零值。

3.求字符串长度函数

格式:

LEN()功能:

返回中包含字符的个数。

4.取子串函数

格式:

SUBSTR(,[,])功能:

截取中第个字符开始的共个字符;缺省时,为第个字符开始的所有字符。

5.取左子串函数

格式:

LEFT(,

功能:

截取左面的个字符。

6.取右子串函数

格式:

RIGHT(,)功能:

截取右面的个字符。

7.删除尾部空格函数

格式:

TRIM()功能:

删除的尾部空格。

8.删除左端空格函数

格式:

LTRIM()功能:

删除的左端空格。

9.删除两端空格函数

格式:

ALLTRIM()功能:

删除前后端的空格。

10.生成空格字符串函数

格式:

SPACE()功能:

产生个空格字符。

11.小写转换为大写函数

格式:

UPPER()功能:

中的小写字母转换成大写字母。

12.大写转换为小写函数

格式:

LOWER()功能:

中的大写字母转换成小写字母。

3.3.3日期时间函数

1.系统日期函数

格式:

DATE()功能:

返回当前系统日期。

2.系统时间函数

格式:

TIME()功能:

返回当前系统时间。

3.取年份函数

格式:

YEAR()功能:

返回中的年份数(用四位整数表示)。

4.取月份函数

格式:

MONTH(

功能:

返回中的月份数。

5.取日子函数

格式:

DAY(

功能:

返回中的日期号数。

6.取星期函数

格式:

DOW(

功能:

返回是星期几。

3.3.4转换函数

1.字符串转换为ASCII码函数

格式:

ASC(

功能:

返回中首字符的ASCII码值。

2.ASCII码转换为字符串函数

格式:

CHR(

功能:

返回ASCII码值为的对应字符或控制码。

3.数值转换为字符串函数

格式:

STR([,[,]])

功能:

转换成字符串。

4.字符串转换为数值函数

格式:

VAL(

功能:

将数码、正负号、小数点构成的数值形式的C型数据转换成N型数据。

5.字符串转换为日期函数

格式:

CTOD(

功能:

将日期形式的C型数据转换成D型数据。

6.日期转换为字符串函数

格式:

DTOC(

功能:

将D型数据转换成C型数据。

3.3.5测试函数

1.数据类型测试函数

格式:

TYPE('')

功能:

返回表达式的数据类型。

2.表首测试函数

格式:

BOF()

功能:

测试当前记录指针是否指向数据表首记录前的开始标志。

3.表尾测试函数

格式:

EOF()

功能:

测试当前记录指针是否指向数据表末记录后的结束标志。

4.当前记录号测试函数

格式:

RECNO()

功能:

返回当前记录的记录号。

5.记录删除测试函数

格式:

DELETED()

功能:

测试当前记录是否有删除标志。

6.查询测试函数

格式:

FOUND()

功能:

测试当前查询是否成功。

7.字段个数测试函数

格式:

FCOUNT()

功能:

返回当前数据表的字段个数。

8.记录个数测试函数

格式:

RECCOUNT()

功能:

返回当前数据表的记录个数。

9.条件测试函数

格式:

IIF(,,

功能:

为真时取之值,否则取之值。

的数据类型可以不同。

3.4命令格式

3.4.1命令结构

VisualFoxPro的许多命令与数据表操作有关,这些命令大多具有以下命令结构:

<命令动词>[<范围>][FOR<条件>][WHILE<条件>][FIELDS<字段表>]

1.命令动词

2.范围短语

用来限定该命令处理的数据表记录范围,允许有以下四种选择:

ALL对当前数据表中的所有记录。

NEXT对自当前记录开始的条记录。

RECORD仅对第条记录。

REST对自当前记录开始的所有记录。

3.条件短语

用来限制仅对符合指定条件的记录进行操作。

可由合法的逻辑表达式充当<条件>。

FOR<条件>与WHILE<条件>的区别在于:

前者表示对指定范围内所有符合条件的记录进行处理;后者则由当前记录开始顺序对记录按条件进行比较,一旦遇到不符合的记录就结束本命令的执行。

4.FIELDS短语

用来限制仅对指定的若干个字段进行操作。

缺省时默认为对当前数据表中的所有字段进行操作,但不包括备注型字段和通用型字段。

3.4.2命令书写规则

⏹各种命令均应以命令动词开头,其后各短语的顺序可以任意。

⏹用一个或多个空格来分隔命令中的各单词短语;在<字段表>的各个字段名之间、在<表达式表>的各表达式之间则需要用逗号分开。

⏹命令中的字母可以大写、小写或大小写混合使用。

⏹命令动词和各种保留字中的英文单词均可仅用其前四个字母表示。

⏹命令中的所有符号,包括运算符号和标点符号,均应是半角字符。

⏹一个命令的最大长度为8192个字符,一行写不下时可在行尾加分号作为续行符,然后换行后继续书写。

第4章数据表基本操作

数据表分为自由表和数据库表两种。

自由表是指单独存在的,未包含在任何数据库中的表;数据库表则是从属于某个数据库的数据表,并且通常还与该数据库中的其他数据表有一定的联系。

4.1数据表的建立

4.1.1表结构的建立与修改

1.表结构的建立

(1)字段名

(2)字段类型

(3)字段宽度

(4)NALL值

2.表结构的修改

(1)修改字段属性

(2)插入字段

(3)删除字段

(4)调整字段位置

4.1.2表记录数据的输入

1.一般字段的输入

2.备注字段的输入

3.通用字段的输入

4.1.3表数据的浏览与维护

1.数据表的打开

2.两种浏览方式

3.在浏览窗口添加与删除记录

4.2数据表操作命令

4.2.1创建数据表命令

1.创建表结构命令

格式:

CREATE[<表文件名>/?

]

功能:

新建一个VisualFoxPro数据表。

2.打开数据表命令

格式:

USE[<表文件名>]

功能:

打开指定的数据表或关闭数据表。

3.关闭数据表命令

格式1:

CLOSEDATABASES

格式2:

CLOSEALL

格式3:

CLEARALL

格式4:

QUIT

4.显示表结构命令

格式1:

LISTSTRUCTUR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