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30083.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03783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3008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3008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3008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3008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3008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30083.docx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3008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30083.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30083.docx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30083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中期报告

 

课题类别市级备案

学科分类语文

课题名称初中语文学困生教学策略研究

课题负责人张译文

负责人所在单位常州市花园中学

 

一、课题研究现状述评

对于语文学困生的研究,在我国还很不充分。

国内学者大多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和语文教育的一般经验两个方面切入。

1.语文学困生成因研究

张娇凤(2007)主要对后进生成因进行了实证研究,找出了影响中学生语文学习落后的突出可控因素,如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

陈维斌(2010)指出语文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家庭原因、小学教育状况、学生个体发展因素,蒋俊(2010)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学校因素、教师因素等。

2.语文学困生转化研究

陈悦(2002)从发现长处,增强自信心;查漏补缺,练好基本功;悉心引导,建立知识网三方面提出转化,提高后进生的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

覃霞峰(2007)再现了一个学生的学习历程,通过对这个学生困难成因的分析,提出了如何转化的思考。

王云明(2008)主要是分析了学困生的成因,从教师文化、校本课程、课堂学习三方面提出了转化,理论性较强。

褚红英(2009)从真心厚爱后进生,走进他们心里;加强课内外阅读,丰富语文素养;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耐心宽待学困生,允许他们犯错这四方面来转化后进生。

3.语文学困生与普通学生学习效果对比研究

刘新颜、关善玲、冯本才、范晓红、郭洁等人(2006)一致认为:

学困生的阅读理解监控能力明显低于学优生;学生对低难度错误信息的理解监控能力明显高于高难度错误信息的理解监控;随着年级的增长,个体的阅读理解监控能力也随之提高。

李慧生(2007)指出:

在理解性阅读方面,初中语文学困生的成绩明显低于学优生。

从微观理解和宏观理解两个维度考察,两类学生也存在显著差异。

就微观理解而言,语文学优生在词的理解、句子的理解、文章局部内容的理解方面均优于语文学困生。

就宏观理解而言,语文学优生在文章整体内容的理解、文章篇章结构的理解和写作方法的理解方面均优于语文学困生。

从文献的梳理来看,对广泛意义上的学困生研究较多,对语文学困生的专项研究较少。

对于语文学困生的研究,从成因的角度来看,多数是从家庭的因素、学校的因素、自身的非智力因素等方面来归纳。

从转化的角度来看,多从一般的教育经验来归纳,也有为数不多的从教学层面来谈转化,但是实践性不强。

目前的研究还缺乏根据语文教育教学的特点进行系统的研究,特别是缺乏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来切入的研究。

因此,笔者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入手,以初中语文学困生为研究对象,从语文教学实践的角度展开研究,积极探索并总结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激发语文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语文综合能力、丰富语文素养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语文成绩,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二、课题的研究价值

1.语文新课标呼唤对学困生的关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全体学生的发展自然不能忽略语文学困生,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课程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对语文学困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必然是广泛而深刻的。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不能使他们成为课堂上的“旁观者”和“陪衬者”,要多启发、引导,来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意识,尊重他们独特的情感体验。

语文学习过程也就成为学困生自我成长的过程。

2.语文学困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学困生因为成绩差,长时间游离于课堂之外,长时间得不到肯定和表扬,长时间尝不到成功的滋味,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很多学生就把原因归结为自己笨,自我否定了发展的可能性,造成不思进取的消极人生态度。

这对学困生本人的发展是不利的。

其实,他们内心深处希望得到关怀、鼓舞、肯定、赞扬,渴望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学习的乐趣。

有位教育家曾说: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那么学困生更是要“夸”了,要扭转语文学困生被漠视、被遗弃的局面,教师不要吝啬于赞扬的话语和鼓励的眼神,为了他们更好地发展,要不失时宜地创造机会让学困生享受到成功的乐趣,让他们的内心希翼变成现实。

3.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

21世纪是以知识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高度科技化、高度信息化、高度国际化的社会。

时代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21世纪的人才必须是创新型的人才,还必须是善于“自我导向”的终身学习者。

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新的人才观对语文教育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语文新课程学生观的提出,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参照。

关注生命、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是时代对语文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正如《语文课程标准》的“前言”中所说: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这就迫切需要提高语文学困生的素质,以便让他们在日趋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不被淘汰,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

所以,研究语文学困生的问题迫在眉睫。

三、课题的研究目标及内容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从花中语文学困生的学习现状着手,系统地分析成因,并从语文教学实践的角度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困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不断丰富语文素养。

(二)研究内容:

1.以花园中学为案例,全面扫描初中学困生的学习现状,多角度分析现状形成的原因。

2.以语文新课标为指导,密切联系教学实践,从语文基础、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探寻初中语文学困生的学习策略。

3.总结教学实践的经验教训,为深入开展语文学困生的教学改革提出自己的思考。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

1.文献法:

充分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的资源,检索、收集相关论著,认真阅读相关论著,获取有价值信息。

主要搜集和整理有关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这方面的研究文献,并对所有信息进一步加以整理、分析,联系实际加以发展补充。

2.调查法:

以问卷方式调查花中语文学困生的学习现状,分析其困难的成因。

3.访谈法:

通过对几位学困生的访问,来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及时做好反馈补偿工作。

4.观察法:

观察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时了解学生的发展变化情况。

5.行动研究法:

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一些可行的策略,进行尝试。

6.经验总结法:

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及时总结,形成经验。

撰写论文及教学案例。

五、课题的研究思路

1.调查花中语文学困生的学习现状,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结合学困生的学习现状,提出转化的具体途径:

从找准切入点,夯实语文基础;加强课内外阅读,形成能力,丰富素养;步步落实,循序渐进,努力提高写作水平;重视口语交际训练,提升综合能力四个方面进行了语文学困生教学策略的研究,以此来提高学困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

3.加强语文学困生的心理疏导。

六、课题研究的进程

主要研究阶段

完成时间

课题组成员分工

阶段成果形式、数量

第一阶段

2011年4月到2011年8月

理论学习、明确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和步骤,研讨、制定和修改课题方案。

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申报表。

第二阶段

2011年9月到2012年10月

理论学习,研究课。

问卷调查报告,学习资料,研究课教案。

第三阶段

2012年11月到2014年6月

课题研究全面铺开,继续进行理论学习和研究实践,同时强化过程管理,整理分析资料,撰写课题论文,进行阶段评估与成果汇报。

学习资料、研究课教案、课题论文、学生案例分析、学生成果。

第四阶段

2014年7月到2014年12月

深化研究实践,撰写研究报告,通过结题鉴定。

学生发展质性评价,学生问卷调查报告,结题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语文学困生学习现状的原因分析

笔者对七年级语文期中成绩在50分以下的位学生进行了调查,这次调查于2011年11月中旬(即期中考试过后)进行,共发放学习情况调查问卷40份,收回40份,浏览学生练习册、大作文、周记各40本,召开座谈会1次,了解他们的语文学习现状,探究他们学习困难形成的原因,以便找到抓手展开切实有效的教学。

根据问卷、作业、座谈结果的综合分析,这些学生语文学习困难,阅读和写作能力低下,首先是学生自身的原因,他们语文基础知识薄弱和欠缺,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不合理。

其次,他们还不适应初中的语文教学模式,缺乏衔接教育。

再次,语文教材的有些课文过于含蓄、深刻,也造成他们理解上的困难。

1.学生自身因素

(1)语文基础知识薄弱和欠缺

《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指出:

5--6年级累计认识常用文字3000个,其中2500字左右会写。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可这些刚迈进七年级的学生语文基础知识非常薄弱,根本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

他们缺乏字词的积累,许多常用字在他们眼中都成了生僻字。

不会读就只读半边,一些词语、成语从未听过,更别说是理解和运用。

关于课文的背诵和默写也较差。

对于背诵、记忆材料多数同学只是消极接受,死记硬背,而不是理解消化,所以也就出现了记忆慢、记不准、忘得快的现象。

(2)不合理的学习方法和不良的学习习惯

“学习方法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就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学习方法一般有三种不同的层次:

一是以记诵来解决问题为主的记忆水平;二是以力求理解知识,将知识真正消化的理解水平;三是将知识融会贯通,达到以掌握知识过程为主的应用水平。

语文困难生的学习通常只有记忆水平,碰到死记硬背的知识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他们还能勉强应付,当需要灵活运用知识才能解决的问题,他们普遍感到束手无策。

“所谓习惯,是由于长时间的经验或重复在后天养成的一种比较稳固的、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

”语文学习习惯是影响语文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

“语文学习习惯是学习者在语文学习活动特征和方式上表现出来的模式化和固定化的行为倾向。

学生的学习是方法和习惯并用的过程,方法的优劣和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学习效率。

对于语文学困生来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良好的方法与习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课前预习:

很多学生对预习工作不太重视,他们只是把课文标注段落简单浏览而已,至于生字的注音和释义没有主动查字典的习惯,总是依赖于老师的讲解。

(2)课堂表现:

有些学生不会有重点、有选择性地记笔记。

有些学生不太愿意思考,只是埋头记笔记,很少有时间仔细地听老师的分析与解说,从而忽略了重点、难点的讲解,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这是导致他们学习困难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3)课后复习:

复习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加深理解和将其系统化的重要方法。

语文学习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包括字词的音义、古诗文的背诵、阅读的知识点等等。

但许多学生都是不复习或偶尔复习,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学内容也就被逐渐淡忘,甚至永久遗忘。

因此,学习新知识时,就无法提取相关的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

(4)作业:

作业不仅是巩固、消化新学知识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探索问题及运用新学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

通过作业,学生可以及时弥补自己的知识缺陷,如果遇到阅读理解题或写作文,有些学生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偷工减料。

学困生作业的质量明显偏低,作业中的普遍问题是字迹不够端正,写错或少抄的现象也屡屡发生。

2.衔接教育因素

根据学生的反映,小学语文内容较浅,较简单,语文教师的讲课速度偏慢,习惯于反复强调来加深学生的记忆,偏重于形象思维,往往采取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而初中课时紧,教师的讲课速度相对加快,偏重于理解记忆,抽象思维,学生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教材,新的教师及教学模式,往往会很不适应,如果教师没有摸清学生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