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专题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30138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85.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专题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专题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专题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专题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专题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专题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ocx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专题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专题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专题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ocx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专题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专题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点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1)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2)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市场能够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3)市场调节的弊端: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存在固有的弊端(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温馨提示】:

区分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自发性强调的是自发追求经济利益而不择手段。

盲目性强调的是对生产某种商品以及生产的数量“一窝蜂”。

滞后性强调的是生产经营决策落后于经济形势的变化。

(4)市场秩序:

①良好市场秩序的意义:

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

②维护:

第一,依赖市场规则,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第二,建立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第三,从主体看,良好的市场秩序需要国家、经营者和消费者共同维护。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基本特征: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

(2)宏观调控

①国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对国民经济进

行调节和控制。

②主要目标: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为什么要进行宏观调控?

(1)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国家加强宏观调控能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2)加强宏观调控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的要求。

(3)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在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基础上,加强宏观调控,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

(4)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5)我们必须坚持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4、怎样进行宏观调控?

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温馨提示】:

经济手段的关键词有:

经济政策、经济计划、经济利益的调整、财政政策(财政收入、支出数量,税收,税率,国债等)、货币政策(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信贷量、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

法律手段的关键词有:

经济立法、经济司法、依法查处、依法打击等。

行政手段的关键词有:

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

◆【走出误区】:

1、市场调节弊端的区分使用

点拨:

(1)自发性——强调为追逐利益不惜掺杂使假、危险生产等。

(2)盲目性——强调由于掌握信息的片面性而带来的决策盲目。

(3)滞后性——强调价格信号传递出现的时间差造成的事后调节。

◆【易错警示】: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财政、税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市场经济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以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法律手段。

(×)(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3.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是基本标志,根本目标是共同富裕)

4.市场规则仅仅规范经营者。

(×)(市场规则不仅规范经营者,同时也规范消费者,甚至规范政府这样的特殊参加者,也就是说,市场规则应该规范每一个市场主体,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5.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有特征。

(×)(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共有特征,并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特有。

但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更有力)

考点二科学发展观

主干整合

1.科学发展观内涵(是什么)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为什么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此必须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3.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2)充分发挥财政在资源合理配置、经济平稳运行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3)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4)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经济发展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5)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道路”: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方针”:

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三转变”: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6)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7)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等)

(8)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9)努力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易错警示】:

1.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平衡的发展过程。

(×)(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与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一样,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不同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有所差别)

2.GDP是衡量经济增长与成绩的唯一指标。

(×)(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往往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考点三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1.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有利影响:

(1)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2)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3)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经济全球化的不利影响:

(1)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发达国家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

(2)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扩大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

(3)经济全球化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2.我国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1)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机遇和条件,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2)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市场经济法律法规。

(3)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

(4)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加强防范工作,维护我国经济安全。

3.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和作用

(1)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

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

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

(2)世贸组织的作用:

世贸组织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它积极组织多边谈判,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

4.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为什么要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①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③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①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

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②新形势下,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③要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④继续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优化进出口结构。

要坚持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培育我国自己的名牌产品,拓展我国对外活动的空间。

⑤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⑥防范经济风险,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5、关于“引进来”和“走出去”:

(1)“引进来”是指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等。

“走出去”是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有机组成部分。

(2)实施“引进来”战略的原因: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单靠自身的力量,不足以适应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需要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等。

(3)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原因:

国家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增强,越来越迫切要求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利用各地优势组织生产,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

同时可以实现本土生产和销售,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出口贸易摩差。

(4)实施“引进来”战略的措施:

①继续扩大外资利用规模,提高外资利用水平,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②在利用外资时,要结合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

(5)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措施:

①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

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增加出口产品的科技附加值,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优化进出口结构。

③坚持以质取胜战略,培育我国的名牌产品,树立“中国制造”的良好国际形象。

④遵循和利用国际贸易规则,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⑤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拓展投资区域,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5、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应对贸易保护主义

①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②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基本战略。

③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本原则,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④坚持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战略。

⑤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⑥增强规则意识,勇于应诉,利用世贸规则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⑦加强行业自律,制止低价竞销,避免恶性竞争,维护良好的经营环境和自身形象。

◆【易错警示】:

1.经济全球化只会使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由于当代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因而这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但同时它又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出路在于“引进来”。

(×)(“引进来”要结合企业实际,注重质量,把吸收、消化和创新结合起来,以便更好地增强企业自力更生的能力;还要坚持“走出去”战略)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须把对外开放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根本基点)

◆【热点】:

关注我国食品安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打击假冒伪劣—瘦肉精、染色馒头、达芬奇家具)

【背景材料】材料一 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从前些年的苏丹红调料、有毒大米、劣质奶粉,到近两年的三聚氰胺、植物奶油、树胶冒充蜂胶,再到最近曝光的“瘦肉精”、“染色馒头”、“毒花椒”、“膨大剂西瓜”、“牛肉膏”事件……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给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危害,强烈刺激着国人的神经。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11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将“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列为第一项重要任务,要求加大行政执法和责任追究力度。

◆【命题视角】: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涉及的相关知识

1、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着;

(2)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3)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宏观调控的必要性(4)市场秩序—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5)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6)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7)影响消费的因素。

2、国家重视食品安全的原因?

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3、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市场调节的自发性;政府监管不力,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消费者维权意识有待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还未真正建立起来。

企业经营者缺乏诚信意识,非法经营。

4、如何确保食品安全?

(1)政府要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完善经济立法和司法活动,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

(2)建立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规范市场秩序。

(3)企业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4)消费者要增强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问题角度】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要说明国家重视食品安全整治工作的重要性。

(1)有利于确保消费质量,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2)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重塑诚信意识,推动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3)有利于提升居民消费信心,扩大内需规模,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请你提出解决相关食品安全问题的建议。

(1)进一步完善经济立法和司法活动,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确保食品源头的安全。

(2)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加强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管力度,规范经济活动参加者特别是食品经销商的行为。

(3)综合运用宏观调控手段,落实食品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弥补单纯市场调节的弊端,保护消费者权益。

3、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简述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食品安全执法检查、督促国务院抓好食品安全工作的主要依据。

(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有监督“一府两院”和各项法律贯彻实施的最高监督权。

(2)国务院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由全国人大产生,并对其负责。

4.假如你是一名人大代表,面对食品安全问题,你将如何履行职责?

(1)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了解群众心声,关注食品安全,对人民负责。

(2)依法行使职权,就食品安全问题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提案,并在人代会上积极、负责地行使审议权、表决权,同时也可就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向相关国家机关提出质询。

5、食品问题,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在微博上拟出倡议主题并说明依据。

(1)①倡议一:

要树立质量意识。

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消费者应关注商品质量。

②倡议二:

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我们对于金钱要用之有益,要把钱用在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

③倡议三:

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我们应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倡导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环保选购。

④倡议四:

消费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⑤倡议五:

企业要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信誉和形象是无形资产,诚实守信才能形成本企业的竞争优势。

⑥倡议六:

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二、以地沟油回流餐桌、重庆沃尔玛事件为例

1、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地沟油危害产生的原因?

①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等固有的弊端;

②诚信缺失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③生产者和经营者唯利是图,法律意识淡薄,道德素质低下;

④政府市场监管力度不够,导致地沟油制造者有机可乘;

⑤消费者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缺乏对食品安全的监督。

2、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我们应如何树立诚信?

(12分)

①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承袭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良传统文化。

②增强诚信意识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我们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③我们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④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3、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请谈谈你对“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应该是法治和道德经济。

”的认识

①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

商品生产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能够根据价格涨落反映的供求关系变化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技和管理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②市场经济也应该是法治和道德经济。

市场竞争中,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也会带来市场秩序的混乱,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③良好的市场秩序要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2分)

4、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信心的头等大事。

“瘦肉精猪肉”、“染色馒头”、“毒豆芽”、“地沟油”……一次次冲击着公众神经。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国家、企业、行业组织、科研机构、媒体和消费者的共同参与、各负其责。

根据材料,填表完成我国政府可能采取的调控手段及其具体措施。

(1)经济手段(1分):

出台相关经济政策,引导食品行业安全生产经营。

(1分)

(2)法律手段(1分):

加强食品安全立法,提高执法监督力度,依法打击违法犯罪。

(1分)

(3)行政手段(1分):

国家制定食品安全生产及销售的命令、指示、规定。

(1分)

(注:

措施要具体明确,紧密结合食品安全来谈。

如相关的行政许可、卫生标准、准入制度、安全检测、关停违规企业。

◆【热点】:

加强宏观调控,保障实体经济健康运行

1、材料一2011年,在“调结构、稳物价”的大背景下,为了促使房价的合理回归,

中央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不断加码,调控政策全面升级(参看下表)。

时间

国家出台政策

各项政策落实情况

1月

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八项政策措施,明确提出限购条件

商品房“限购”、“限价”、“限贷”等政策全面升级,限购城市从2010年的不足

20个大幅增加到40多个

1月

国务院同意在部分城市进行对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改革试点

重庆、上海明确房产税将于1月28日正式启动。

重庆税率最高1.2%,上海实行差另q化税率

2月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强化差别化住

房信贷政策,货币政策持续收紧

新增房地产贷款下降显著,三套房贷

停贷,二套房贷首付5成且利率上浮,

首套房贷利率优惠政策全面取消

3月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2011年我国将开工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

截至2011年10月底,全国保障房已开工1033万套,超额完成年初计划任务

7月

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二三线城市

也要限购”

随后台州、珠海等城市跟进,限购城市

数增加到近50个

材料二随着楼市调控效果逐步显现,楼市降价风波也拉开了大幕。

一些城市楼盘大幅下调房价,引起已购房业主的不满和抗议,部分业主称由于降价,房子还没入住已经损失了数十万,认为房地产商的降价行为是“价格欺诈”。

有的地方出现了已购房业主大闹房地产开发商售楼处的现象。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

(12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采取的这些措施为什么能促使房价合理回归。

(8分)

(3)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解决楼市降价风波中所出现的问题。

(8分)

 

【命题角度】2、有市民认为:

稳定物价责任在政府。

理由:

稳定物价是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

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该市民的理由是否充分支持其观点。

(9分)

 

3、请你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对国家如何稳定农产品价格提出合理化建议。

(6分)

①国家运用经济手段,加大对农业生产的财政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农副产品供应。

(2分)

②国家运用必要的行政手段,采取减免农产品运输车辆的通行费、集贸市场摊位费和超市进场费等措施,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

(2分)

③国家运用必要的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加大对价格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变相涨价及合谋涨价、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强化价格监管。

(2分)

4、分析物价持续较快上涨对生产和生活的消极影响,并就稳定物价总水平,为国家提出合理化建议。

(1)消极影响:

对生产而言,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产品的营业能力、打击生产者的积极性,不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对生活而言,价格变动影响人们生活,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小。

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物价涨幅尤其是食品价格的涨幅会降低居民的购买力,影响居民的消费信心,降低居民的消费水平。

(2)建议:

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运用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减少流通领域的货币量;积极促进生产发展,增加有效供给,改善供求关系;加强流通体系建设,降低运输成本;适时适度调整金融政策,防范和化解国际因素对我国物价走势的不良影响。

5、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中央为何反复强调稳定物价?

①物价总体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稳定物价有利于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扩大内需;稳定物价有利于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③稳定物价有利于稳定市场秩序,以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要发挥发市场调节的作用,又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

◆【经济手段】: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1、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你对央行加息、调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认识。

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弊端,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②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央行加息、调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是运用经济手段调控经济的表现。

③稳定物价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央行加息、调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有利于稳定物价,抑制通胀,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2、谈谈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认识。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固有的弊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需要宏观调控。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手段。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运用经济手段调控经济的表现。

(2)保增长、调结构、稳物价是宏观调控的目的。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利于稳定物价、抑制通货膨胀、促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3、央行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依据。

(1)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稳定物价,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2)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是央行运用经济手段实施宏观调控的体现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等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另】:

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调整货币政策的经济学依据

4、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依据。

(1)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端,需要加强宏观调控。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能够弥补市场的不足。

(2)财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