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小学语文微课程研发框架说课讲解.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29706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小学语文微课程研发框架说课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福建省小学语文微课程研发框架说课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福建省小学语文微课程研发框架说课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福建省小学语文微课程研发框架说课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福建省小学语文微课程研发框架说课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小学语文微课程研发框架说课讲解.docx

《福建省小学语文微课程研发框架说课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小学语文微课程研发框架说课讲解.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小学语文微课程研发框架说课讲解.docx

福建省小学语文微课程研发框架说课讲解

 

福建省小学语文“微课程”研发框架

福建省小学语文“微课程”研发框架

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

一、小学语文“微课程”定义

小学语文“微课程”是根据课程性质和特点以及教学规律开发的、基于问题解决结构化的微型学习活动总体。

☆基于问题解决,即针对一个问题或一个知识点(能力点)展开教与学。

☆结构化,即围绕问题解决的有方法的合逻辑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展开过程。

☆微型学习活动总体,即包括互相联系五个方面:

微设计、微课、微反思、微练习、微资源。

二、小学语文微课程内容框架

(一)基本功能

小学语文微课程要实现三大功能:

一是自我实现;二是供教师培训;三是供学生学习。

1.自我实现,即微课程的制作者展现自我教育理念、教学基本功、问题的提炼及解决的能力或研究成果。

2.供教师培训,既可由教师自由下载或在线观摩学习,也可供教师培训机构下载用于教师专业培训(特别是解决农村地区教师学习和培训的优质资源问题——如果能够上网的话)。

3.供学生学习,即学生自由下载或在线观摩微课、做微练习、阅读微资源等进行某一专题的完整的学习(特别是解决农村地区学生学习的优质资源问题,促进教育公平——如果能够上网的话)。

这是微课程区别于一般课的核心要素,使学生“在家上学”成为可能。

因此,微课程的质量高低不仅在微课的质量,还在微练习和微资源的质量。

(二)基本内容

小学语文微课程主要包括五“微”:

微设计、微课、微反思、微练习、微资源。

1.微设计,即基于问题解决(或某一知识点、训练点)的教与学的过程设计。

微设计一般包括三个互相联系的部分:

(1)要解决的问题(知识点、能力点);

(2)教学的展开过程;(3)巩固迁移性练习(可以包含在教学过程中)。

文本字数(除引用的阅读情境材料外)一般在800-1000字(教师1分钟左右阅读完)。

2.微课,即基于微设计的10分钟课堂教学。

微课要充分体现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有效学习(就某一问题解决)的活动(思维)过程。

3.微反思,即教后反思,包括执教者自我反思、同行评价以及具体改进建议。

微反思既可以是文本形式,也可以是影像形式。

文本形式的字数一般在800-1000字(教师1分钟左右阅读完);影像形式时长3分钟。

4.微练习,即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巩固性练习、拓展性练习和参考答案,以备学生自我评价。

文本字数一般在400-600字(引用资料除外),确保学生1分钟左右阅读完。

5.微资源,包括课件、拓展性阅读材料、延伸性练习或超链接等。

微资源既可以是文本形式,也可以是影像形式。

文本形式的字数一般在400-600字,确保学生1分钟左右阅读完;影像形式时长3分钟。

三、小学语文微课程研发指南

(一)课程标准分学段的“五个方面”微课程(将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要求“落地”,真正实现在教学中、变为“学习力”)

第一学段(1-2年级)

内容

领域

问 题(主题或知识点、能力点)

微课程数量

识字与写字

1101.怎样运用科学的识字方法教学生识字(①音形义结合;②与认识事物结合;③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④识用结合;⑤利用字典;⑥综合运用各种方法)

1102.怎样教学生查字典(①音序检字法;②部首检字法;③综合运用两种方法)

1103.怎样指导学生写规范的硬笔字(①执笔姿势;②写字姿势;③笔顺规则;④间架结构;⑤写字习惯)

1201.怎样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包括停顿、重音、语流音变、语气语调等等)

1202.怎样指导学生默读(如,怎样做到不指读、不出声、眼脑心一致)

1203.怎样教学生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如,怎样找到关键词句、怎样结合上下文、怎样联系生活实际、怎样利用字典)

1204.怎样指导学生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1205.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怎样产生和表达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的感受或想法

1206.怎样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如,诵读、朗读、朗诵的区别与联系)

1207.怎样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如,读物的选择、阅读指导、阅读交流、阅读展示)

1301.怎样指导学生观察事物(如,观察动物、观察植物、观察人物、观察活动)

1302.怎样指导学生展开想像(如,通过联想把话写具体,通过想像让事物“活”起来)

1303.怎样让学生把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运用到自己的写话作品中

口语

交际

1401.怎样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如,一对一的讲话与听话、在小组讨论中认真听别人讲话)

1402.听故事、看音像作品,怎样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1403.怎样完整地讲述小故事或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综合性学习

1501.怎样培养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并以提出问题的形式表达出来

1502.怎样用图文的方式表达自己观察事物或大自然的所得;或用图文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第二学段(3-4年级)

内容

领域

问 题(主题或知识点、能力点)

微课程数量

识字与写字

2101.怎样运用“汉字学”识字

2102.怎样运用字典、词典识字

2103.怎样指导学生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如,正确的握笔、运笔、临摹)

2201.怎样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如何用朗读表现自己的理解,包括适当的体态语)

2202.怎样指导学生略读

2203.怎样教学生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2204.怎样指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不同文体是否有不同方法或不同“表达式”、同一篇文章运用不同方法)

2205.怎样指导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不同文体是否有不同方法或不同“表达式”)

2206.怎样指导学生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如,怎么提问、提什么问)

2207.怎样指导学生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

2208.怎样阅读整本的书、怎样看报,并与同学交流读书看报的心得体会或推荐自己喜爱的书报(做读书笔记)

2301.怎样指导学生观察“周围世界”

2302.怎样指导学生想像、编童话故事、写想像性故事(如,怎样设计人物、情节、环境)

2303.怎样把一个内容写清楚、写具体

2304.怎样让学生把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2305.怎样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包括常用的规范修改符号的运用)

口语

交际

2401.怎样向人请教或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402.怎样转述别人说话的主要内容

2403.怎样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或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

综合性学习

2501.怎样有目的地搜集资料

2502.怎样设计和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

2503.怎样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三学段(5-6年级)

内容

领域

问 题(主题或知识点、能力点)

微课程数量

识字与写字

3101.怎样提高书写楷书的速度

3102.怎样感受汉字书法的优美

3201.怎样训练默读速度(如,提高默读速度有哪些方法、怎样运用这些方法、怎样测量速度、怎样检测“提速”后的阅读质量)

3202.怎样指导学生浏览(如,浏览的技巧、不同文体的浏览、不同阅读材质——整本书、杂志、报纸——的浏览)以及怎样检测浏览的质量

3203.怎样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3204.怎样指导学生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并运用于写作

3205.怎样指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运用于写作

3206.怎样指导学生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如,小学接触到哪些“表达方法”、体会“表达方法”的表达效果),并尝试运用于写作

3207.阅读叙事性作品,怎样了解(概括)事件梗概

3208.阅读诗歌,怎样大体把握诗意(如,“诗意”指什么、怎样“把握”诗意)

3209.阅读诗歌,怎样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如,“情境”指什么、怎样“描述”情境)

3210,阅读说明性文章,怎样抓住要点(如,“要点”指什么、怎样“抓住”要点),并运用于写作

3211.阅读说明性文章,怎样了解基本说明方法(如,“基本说明方法”有哪些、怎样体会“基本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并运用于写作

3212.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怎样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如,用什么方式检测“找出”了“有价值的信息”)

3213.怎样阅读整本的书、怎样看报、怎样上网搜索(阅读)资料,并与同学交流读书看报的心得体会或推荐自己喜爱的书报(做读书笔记)

3301.怎样积累习作素材

3302.怎样把内容写具体

3303.怎样分段表述

3304.怎样把故事(童话)想像得(编得)更符合自己要表达的意思(或“独特感受”或“感情”)

3305.怎样写读书笔记

3306.怎样帮同学修改习作(或与同学交换修改意见)

3307.怎样提高写作的速度(如,怎样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

口语

交际

3401.怎样参与讨论(如,遇到不同意见时,如何倾听与表白)

3402.怎样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有理有据、有礼有节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包括条理,语气、语调,体态语)

3403.怎样作简单的发言(如,根据对象和场合以及“2”中提到的)

综合性学习

3501.怎样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3502.怎样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503.怎样对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展开讨论

3504.怎样做专题演讲(包括写演讲稿、演讲)

3505.怎样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并尝试运用这些方法查找资料、运用资料(如,有哪些“基本方法”、怎么运用这些“基本方法”)

(二)专题式微课程

Z001.怎样组织合作学习(系列)

Z002.怎样组织探究学习(系列)

Z003.儿童阅读训练系列(如,读报、读杂志、读绘本、读整本书、网络阅读、“读”影视作品)

Z004.怎样运用阅读策略进行阅读(系列)

Z005.怎样运用“文体思维”进行阅读(系列)

Z006.“读写结合”系列

Z007.单项写作训练系列

Z008.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附:

小学语文微课程一例

(一)微设计

1.明确问题

以《掌声》(三上)为例,解决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提出的“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即如何指导学生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这一问题。

2.教学过程

环节一:

引导提问

幻灯片出示: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引导提问:

这句话,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如果有请提出来。

可以聚焦“犹豫”一词,设法引导学生提出以下三个问题:

问题1:

“犹豫”是什么意思?

问题2:

英子因什么“犹豫”?

问题3:

英子为什么“犹豫”?

(“犹豫”的原因是什么?

小结(知识化):

我们在读书的时候,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先要做上记号;然后,想一想不理解什么,并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

提问可以步步深入,环环相扣。

比如,“英子犹豫了一会儿”,不理解“犹豫”。

首先问,“犹豫”什么意思?

(通过查字词典可以解决:

“拿不定主意”或“迟疑不决”)接着问,英子因什么“犹豫”?

(通过联系上下文可以解决:

因“老师让同学们轮流上讲台讲故事”这件事而“拿不定主意”,也就是“要不要”上讲台讲故事)紧接着产生第三个问题,英子为什么“犹豫”呢?

(这个问题是要认真想一想的,既要联系上下文,还要联系生活经验,思考要周全,可以讨论。

英子“犹豫”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所以不想上讲台;二是,如果不上讲台讲故事,又担心“刚调来的”老师和同学们会责怪她或以为她不会讲故事,所以,又想上讲台。

通过这三问,不仅理解了故事内容,也理解了人物的心理,还感受到“犹豫”这个词用得真恰当。

环节二:

迁移运用

幻灯片出示: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

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引导提问:

这句话,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

(聚焦“掌声”)如,

问题1:

课文写了几次“掌声”?

(或课文写了同学们几次鼓掌?

问题2:

分别在什么情况下鼓掌?

“掌声”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问题3:

英子为什么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

问题4:

为什么课文以“掌声”为题?

问题5:

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

(二)微课(暂缺)

(三)微练习

阅读《一面五星红旗》(节选),练习提问题。

此时我身无分文,只好脱下新买的大衣。

老板接过去看了看,耸了耸鼻子,还给了我。

突然,老板眼里闪出亮光,他用手指着我脖子上的五星红旗,惊奇地问:

“那是什么?

我犹豫了一下,把国旗慢慢解下来,再展开。

这面做工精致的五星红旗,经过河水的冲洗,依然是那么鲜艳。

老板拍了拍我的肩膀,告诉我可以用这面旗子换面包。

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

老板转身拿起一块面包,见我没有反应,以为我嫌少,又拿起两块面包递给我。

“可以吗?

交换吧。

”老板冲我打着手势。

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

突然,我摔倒在地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提问参考:

1.“我”因什么“犹豫”?

“我”为什么“犹豫”?

2.“愣”什么意思?

“我”为什么“愣了一下”?

3.“我”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在想些什么?

4.“我”为什么不同意老板“用这面旗子换面包”的要求?

5.“趔趔趄趄”是什么意思?

“我”为什么“趔趔趄趄”?

(四)微评价(暂缺)

(五)微资源

1.怎样提出一个好问题?

“好问题”没有统一标准,但是,那些想都不用想或者想一下就知道的问题,一定不是好问题。

我们可以试着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来提出问题,如,“犹豫”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犹豫”?

“犹豫”一词用得怎么样?

《掌声》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同学们为什么鼓掌?

同学们做得怎么样?

想提问、会提问、提好问,才是一个好读者。

2.“犹豫”追源

“犹豫”为什么有“拿不定主意”、“迟疑不决”的意思呢?

这得从我们祖先造这两个字说起。

 

犹,形声字,从犭,尤声,指一种似猴的猿类动物。

(《汉字教学常用字形义解析》 金文伟编著 中国财富出版社 2012年10月第1版 第188页)

豫,形声字,从象,予声。

本义是大象。

(同上,第22页)

如果同学们对我们祖先造字感兴趣,想了解一个字为什么这样写,可以查阅《说文解字》《汉语大字典》《汉字教学常用字形义解析》等工具书,能够上网的同学,也可以上“汉典网”(

古人还认为“犹”和“豫”这两种动物“性多疑”、“警觉性很高”,所以,“犹豫”就有“拿不定主意”、“迟疑不决”的意思。

如,《老子》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

意思是说:

古时候善于为“士”的人,微妙渊深而通达,深藏到一般人不可理解的程度。

正因为他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所以勉强对他加以描述:

事先提心吊胆啊,像冬天赤脚过河一样逡巡不前;反复考虑啊,像提防邻国围攻一样的警觉万分……(《老子》卫广来 译注 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6年1月第2版第26页)

3.趣味拓展

汉语词汇中,像“犹豫”这样将两种动物名组合在一起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词还有许多,如,狼狈。

你知道“狼狈”是哪两种动物,它们组合在一起,表示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你在日常生活和阅读中遇到这样的词语吗?

想办法搜一搜哦。

                       (执笔 黄国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