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同步创新课堂生物优化方案习题北师大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28372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同步创新课堂生物优化方案习题北师大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同步创新课堂生物优化方案习题北师大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同步创新课堂生物优化方案习题北师大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同步创新课堂生物优化方案习题北师大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同步创新课堂生物优化方案习题北师大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同步创新课堂生物优化方案习题北师大版必修3.docx

《高中同步创新课堂生物优化方案习题北师大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同步创新课堂生物优化方案习题北师大版必修3.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同步创新课堂生物优化方案习题北师大版必修3.docx

高中同步创新课堂生物优化方案习题北师大版必修3

 

[随堂检测]

1.某同学通过网络查询并摘抄的关于去甲肾上腺素的部分介绍如下:

去甲肾上腺素(缩写NE或NA),学名1(3,4二羟苯基)2氨基乙醇(如图),是肾上腺素去掉N甲基后形成的物质,在化学结构上属于儿茶酚胺。

它主要是由脑内肾上腺素神经末梢合成、分泌释放的一种递质。

它也是由肾上腺髓质合成和分泌的一种激素,能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还能够抑制胰岛素分泌。

请结合资料和自己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E属于小分子物质,通过主动运输排出细胞,作用于靶细胞的受体

B.NE在人体内的含量较少,其参与的调节过程作用时间都比较长

C.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血浆中NE和甲状腺激素浓度可能会升高

D.静脉注射NE后,胰高血糖素含量升高,促进肌糖原分解成葡萄糖

解析:

选C。

通过题干信息可知,去甲肾上腺素是由脑内肾上腺素神经末梢合成和分泌的一种递质,故其以胞吐的方式排出细胞。

NE可参与神经调节,神经调节过程作用时间较短;NE也可参与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过程相比,作用时间较长。

去甲肾上腺素能使血管收缩,所以处于寒冷环境时人体血浆中NE和甲状腺激素浓度可能升高,机体可以通过血管收缩减少散热,促进代谢增加产热。

通常肌糖原不能分解成葡萄糖。

2.血液中CO2和H+浓度升高,引起的生理效应是(  )

A.引起化学感受器兴奋,大脑皮层活动加强

B.引起脊髓呼吸中枢兴奋

C.引起化学感受器兴奋,延髓呼吸中枢兴奋

D.引起下丘脑兴奋

解析:

选C。

血液中CO2和H+浓度升高,刺激化学感受器产生兴奋。

并将其传导到延髓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深加快,肺泡气体交换增多,从而使血液中CO2和H+浓度降低,恢复稳态。

3.(2016·临沂高二检测)如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一种方式,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分泌物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分泌细胞位于下丘脑中

B.若分泌物为促甲状腺激素,则甲状腺为靶器官

C.若分泌物为甲状腺激素,则可直接反馈调节的靶器官是垂体和甲状腺

D.若分泌物为甲状腺激素,则可反馈调节下丘脑细胞的分泌

解析:

选C。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故A项正确;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故B项正确;甲状腺激素过多,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功能,故C项错误、D项正确。

4.如图是下丘脑参与的性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GnRH属于多肽类激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下丘脑

垂体

性腺

靶细胞

A.图示过程能反映激素调节中的多级调节机制

B.GnRH与性激素的特异性受体都位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

C.为提高猪肉品质,传统方法是切除幼龄公猪睾丸(阉割),猪被阉割时,剧烈的痛觉在大脑皮层形成

D.运动员如果服用过多的雄激素,会造成自身腺体分泌的性激素减少

解析:

选B。

从图可知,下丘脑通过垂体对性激素分泌进行调节,体现了激素调节中的多级调节,A正确。

GnRH的受体在细胞膜表面,性激素为类固醇激素,能进入细胞内,特异性受体位于细胞内,B错误。

猪被阉割时,剧烈的痛觉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C正确。

如果服用过多的性激素,性激素能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激素相应减少,则自身腺体分泌的性激素会减少,D正确。

5.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与调节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引起尿量增加

B.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负反馈调节

C.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的活动

D.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引起机体产热量增加

解析:

选A。

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A项错误。

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又作用于甲状腺使其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物质的氧化分解,使机体产热量增加,如果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则会使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这是一种负反馈调节,B、D项都正确。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支配肾上腺分泌相应激素来调节体温,C项正确。

6.

如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多级调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

回答下列问题:

(1)A、B和C三种激素的名称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时,血液中C的含量增加,则机体的产热量会________,成年个体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________。

(3)怀孕母亲缺碘时,C分泌量下降,通过反馈调节,使A和B的分泌量________,结果甲状腺增生,胎儿的发育会受到影响,尤其________的发育受到的影响最大。

反馈调节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B和C三种激素的名称依次是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有促进物质氧化分解,增加机体的产热量同时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的作用。

当甲状腺激素分泌量下降时,通过反馈调节,可以使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能力增加,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会促使甲状腺过度增生,当甲状腺激素减少时,还会影响胎儿的脑的发育。

反馈调节的含义是指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

答案: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2)增加 增强

(3)增加 脑 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

[课时作业]

1.下列有关含氮类激素在靶细胞的信号转导机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需要两种受体

B.第一信使是鸟苷酸调节蛋白质

C.没有ATP参与

D.通过磷酸化的蛋白质发挥生理作用

解析:

选D。

含氮类激素在靶细胞的信号转导只需一种受体,分布在细胞膜外侧;第一信使是含氮类激素,第二信使是cAMP,它由ATP转化形成。

2.下列有关类固醇激素在靶细胞的转导机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主动运输进入靶细胞

B.受体分别分布在细胞膜和核被膜上

C.第二信使是特异mRNA

D.通过合成新的酶蛋白来实现生理作用

解析:

选D。

类固醇激素进入细胞是自由扩散;一种受体在细胞质,另一种受体在细胞核内;没有第二信使。

3.细胞内信息传递的第二信使是(  )

A.类固醇激素      

B.激素—核受体复合物

C.肾上腺素

D.环一磷酸腺苷

解析:

选D。

激素均属于第一信使,环一磷酸腺苷负责把信息从细胞膜上接过来传递到细胞内部引起生理反应,故被称为第二信使。

4.能够使被阉割的公鸡恢复公鸡特征和行为的方法是(  )

A.施用促性腺激素     

B.口服睾丸酮

C.植入甲状腺

D.施用甲状腺激素

解析:

选B。

由于公鸡的特征和行为主要是在雄激素的作用下产生的,而雄激素主要是由睾丸分泌的,所以阉割后的公鸡体内缺少了雄激素(雄激素的主要成分就是睾丸酮),口服睾丸酮可使公鸡恢复其特征和行为。

5.下列关于甲状腺激素及其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反馈调节机制维持人体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平衡

B.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引起侏儒症,可通过口服该激素治疗

C.几乎全身的细胞中都含有与甲状腺激素结合的受体

D.通过测量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和TSH的含量,可以检测相关疾病

解析:

选B。

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平衡与负反馈调节密切相关。

侏儒症是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婴幼儿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成年人分泌不足患黏液性水肿。

几乎全身的细胞都是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

由于激素是通过体液运输的,因此通过测量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和TSH的含量可以检测相关疾病。

6.如图是在不同浓度的水碘饲喂下小鼠甲状腺肿患病率的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状腺激素的合成离不开碘

B.缺碘时促甲状腺激素会增多

C.高剂量补碘也会造成甲状腺肿大

D.水碘含量为6μg/L时会抑制甲状腺的生长

解析:

选D。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之一。

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对垂体的负反馈调节减弱,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多。

由图可知,高剂量的补碘也会造成甲状腺肿大。

水碘含量为6μg/L时甲状腺肿患病率为0,甲状腺生长正常。

7.关于人体生命活动中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饮水不足时,下丘脑抗利尿激素产生量会增加

B.促甲状腺激素的靶器官是甲状腺和垂体

C.胰岛素主要通过催化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使血糖含量降低

D.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的抗体可以阻断TSH的效应,体内含有该抗体的患者的血液中TSH含量应比正常值低

解析:

选A。

促甲状腺激素的靶器官是甲状腺,B错误;胰岛素是调节物质,没有催化葡萄糖氧化分解的作用,C错误;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与其对应抗体结合后,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较低,通过反馈调节使患者体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较高,D错误。

8.去除鼠的甲状腺,10d后进行测试,与未去除甲状腺的鼠相比较,实验鼠物质代谢低下,而且在血液中无法检出甲状腺激素。

摘除手术后第5日开始连续5d注射用溶剂溶解的甲状腺激素,10d后,其物质代谢低下的症状消失。

由此推断甲状腺激素能使物质代谢率提高。

为证明以上推论。

还需若干对照实验进行比较观察,最必要的是下列哪项实验(  )

A.不去除甲状腺,不注射甲状腺激素作对照组

B.注射甲状腺激素,切除甲状腺后第5日移植甲状腺

C.摘除手术后第5日开始,只注射前述实验用的溶剂

D.从手术后就开始注射与上述实验不同的溶剂溶解的甲状腺激素

解析:

选C。

对照实验的目的是消除干扰变量(或控制变量)对实验的影响。

本实验的目的是证明甲状腺激素能使物质代谢率提高,设置的实验变量为注射甲状腺激素。

由于甲状腺激素必须用某种溶剂溶解才能注射。

所以这种溶剂就成了干扰变量。

得出初步实验结果后,排除干扰变量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对照实验。

A项也是对照,但只是空白对照,不能消除干扰变量对本实验的影响;B项不是本实验的对照实验;D项是把溶剂作为实验变量进行研究,与排除干扰变量无关,因此,没有起到对照作用。

9.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  )

①生长激素 ②甲状腺激素 ③胰岛素 ④性激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

选C。

由于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当随饮食进入消化道后,会在各种蛋白酶及肠肽酶作用下消化为氨基酸,消化后的产物被吸收后将不再起“激素”的作用,因而这类激素必须直接注入血液,不能口服或饲喂。

甲状腺激素属氨基酸的衍生物,而性激素属固醇类,这两种物质均可直接被消化道吸收,因此,可通过“饲喂法”进行补充。

10.下列有关动物体液调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

B.血浆渗透压升高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

C.激素和酶相似,都是微量高效的物质,都能一次产生多次利用

D.当血糖含量较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糖原合成,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解析:

选C。

激素都是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微量高效有机物,一经作用后就立即失活;血浆渗透压升高会促进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加强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使尿量减少;酶是微量高效的物质,能一次产生多次利用,而激素不能;当血糖含量较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多,促进糖原合成,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含量降低。

11.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

下图为皮质醇分泌的调节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图中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C.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

D.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

解析:

选B。

运输刺激会通过传入神经纤维传到下丘脑,使下丘脑的分泌活动增强,这属于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项正确;M激素应为垂体感受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调节后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靶细胞——肾上腺皮质细胞,促使其分泌皮质醇,其调节为单纯的激素(体液)调节,B项错误;动物被运输的过程中,通过激素的多级调节使皮质醇在血液中的含量升高,达到一定值后会反馈性地抑制下丘脑和垂体中相关激素的分泌,使其含量恢复到正常水平,C、D项均正确。

12.成熟女性体内有两种促性腺激素:

LH(黄体生成素)和FSH(卵泡刺激素),这两种激素共同参与月经周期的调节,大致的调控机制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注:

图中GnRH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表示抑制,→表示促进,LH到一定量引起排卵,卵泡在排卵后变成黄体,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激素均为蛋白质类激素。

A.雌激素的分泌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途径相似

B.排卵前雌激素增多促进LH增多属于负反馈调节

C.孕激素能够抑制排卵,可以作为避孕药使用

D.口服含有FSH和LH的药物对排卵影响不大

解析:

选B。

由图可知,雌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都受下丘脑和垂体的多级控制。

排卵前雌激素的增多会促进LH的增多属于正反馈调节。

由图可知,孕激素增多会抑制LH的分泌,从而抑制排卵,因而可作为避孕药使用。

垂体分泌的激素属于蛋白质类的激素,口服后会被分解,不能发挥作用。

13.Kisspeptin,简称Kp,是Kp神经元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它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含量来调控生殖活动。

Ⅰ.通常情况下,下图中的过程①参与鹌鹑体内雌激素含量的调节;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进行调节。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GnRH: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表示促进 (-)表示抑制

(1)神经元内合成Kp的细胞器是________。

Kp作用的靶细胞是________。

器官A是________。

(2)在幼年期,通过过程①反馈调节,Kp释放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终维持较低的雌激素含量;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的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促进排卵。

Ⅱ.Kp10是Kp的一种。

为研究Kp10对鹌鹑产蛋的影响,对生长至20日龄的鹌鹑连续20天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Kp10,从产蛋之日起统计每日的产蛋率,结果见下图。

(3)据图可知,Kp10________(影响/不影响)鹌鹑开始产蛋的日龄。

在50日龄内,Kp10影响产蛋率的趋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综合分析

(4)综合Ⅰ、Ⅱ分析,推测Kp10调控鹌鹑产蛋的方式属于________调节。

解析:

(1)Kp是一类多肽类激素,核糖体是将氨基酸合成多肽或蛋白质的场所,因此神经元内合成Kp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根据图示可以看出Kp神经元产生的Kp作用于GnRH神经元,促进其产生GnRH,因此,Kp作用的靶细胞是GnRH神经元。

器官A能产生促性腺激素,因此A为垂体。

(2)通过题图可以看出,过程①抑制Kp神经元1的活动,从而使Kp释放量减少,最终维持较低的雌激素含量。

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促进Kp神经元2释放Kp,从而促进GnRH神经元分泌GnRH,作用于垂体使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促性腺激素作用于卵巢,从而使雌激素分泌量增加,说明排卵前启动过程②,可通过反馈调节使Kp释放量增加,最终维持较高的雌激素含量。

(3)分析曲线图可知,实验组和对照组都是在日龄为42天时开始产蛋,因此Kp10不影响鹌鹑开始产蛋的日龄。

实验组的产蛋率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增加,而对照组产蛋率保持相对稳定,因此在50日龄内,Kp10影响产蛋率的趋势是随着日龄的增加,提高产蛋率的作用逐渐加强。

(4)通过Ⅰ、Ⅱ分析可知,Kp10调控鹌鹑产蛋的过程有Kp神经元、GnRH神经元的参与,也有雌激素、促性腺激素等激素的参与,因此调控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答案:

(1)核糖体 GnRH神经元 垂体

(2)减少 通过反馈调节使Kp释放量增加,最终维持较高的雌激素含量

(3)不影响 随着日龄的增加,提高产蛋率的作用逐渐加强

(4)神经—体液

14.人体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下图1表示人体某器官由于感染出现炎症时神经—体液—免疫相互调节的关系模式图,图2是雌激素调节细胞功能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________(填名称)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肾上腺,使肾上腺分泌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并作用于炎症部位的淋巴细胞,使炎症减轻。

(2)图1中物质②由⑦产生并作用于免疫细胞上的①,物质②的名称是________。

②和图2中的雌激素一般都有对应的①结构,从位置上看①在图1、图2中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免疫细胞产生的物质③(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作用于④,在此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信号转换过程。

(4)人体在初次接触新病毒时,免疫系统往往会产生过激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由图1分析可知医生可给病人注射__________________以降低免疫反应。

(5)性激素作为细胞间的信号分子,通过改变细胞代谢过程来影响个体的生长发育。

结合图2分析,其调节作用的机理是:

性激素以________方式进入细胞后形成激素—受体蛋白复合物,并进一步启动基因表达的________________过程,最终使细胞内酶等蛋白质合成增加,产生一系列效应,从而使机体生长加快。

解析:

(1)能分泌促激素的是垂体。

(2)神经细胞产生的物质是神经递质,①是受体。

从图中看出,神经递质的受体在免疫细胞的细胞膜上,雌激素的受体位于细胞内。

(3)免疫细胞产生的物质是化学信号,作用于神经细胞④使之产生兴奋,是化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4)肾上腺分泌的糖皮质激素是免疫抑制剂,可降低免疫反应。

(5)性激素是脂质类小分子,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与受体结合,由图2看出性激素进入了细胞核,调控转录过程。

答案:

(1)垂体

(2)神经递质 图1中的①(受体)位于细胞膜上,图2中的受体位于细胞内

(3)化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4)糖皮质激素

(5)自由扩散 转录

15.某同学为研究甲状腺的功能,提出以下实验思路:

①将若干只未成年小鼠分为2组:

甲组:

不切除甲状腺(假手术);乙组:

切除甲状腺。

②实验开始时和实验中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耗氧量和体长,并记录。

③对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要求与说明:

假手术指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耗氧量用单位时间的氧气消耗量表示;实验持续时间合适;实验条件均适宜)

请回答:

(1)实验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在以下坐标系中用耗氧量和体长变化的示意曲线表示)

(3)分析与讨论

①用耗氧量作为检测指标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切除甲状腺后,小鼠体长变化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上述分组时,还可增设丙组作为实验组,丙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通读全题可知本题的落脚点是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①促进新陈代谢;②促进幼小动物的生长发育。

(1)题干明确提出“研究甲状腺的功能”,而在实验中所测定的因变量又分别为耗氧量(新陈代谢)和体长(生长发育),故该实验的目的为:

研究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对小鼠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或耗氧量和体长)的影响。

(2)画该曲线图时应注意,一共有2组,且每组有2个因变量,一个是耗氧量,一个是体长,因此一共应该画4条曲线,见答案(注意标明各曲线的含义)。

(3)①用耗氧量来作为检测指标是因为甲状腺能促进新陈代谢,而新陈代谢过程需要消耗氧气。

②切除甲状腺后,小鼠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减少,进而影响小鼠的生长发育。

③甲、乙两组只能说明甲状腺与小鼠的耗氧量和体长之间的关系,如果要明确指出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能影响小鼠的耗氧量和体长,应该再增加一组实验来说明这些变化是由甲状腺激素引起的,增加的实验组应为切除甲状腺、给予甲状腺激素(或不切除甲状腺、给予甲状腺激素)。

答案:

(1)研究甲状腺激素对小鼠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或耗氧量和体长)的影响

(2)

(3)①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此过程需消耗氧

②甲状腺激素缺乏,小鼠生长发育停滞 ③切除甲状腺、给予甲状腺激素(或不切除甲状腺、给予甲状腺激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