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若星辰中国早期电机人才.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27962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灿若星辰中国早期电机人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灿若星辰中国早期电机人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灿若星辰中国早期电机人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灿若星辰中国早期电机人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灿若星辰中国早期电机人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灿若星辰中国早期电机人才.docx

《灿若星辰中国早期电机人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灿若星辰中国早期电机人才.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灿若星辰中国早期电机人才.docx

灿若星辰中国早期电机人才

第五节灿若星辰的中国早期电机人才

中国早期著名电机教育家和电机学家

一、文理融通的学术泰斗——顾毓琇

顾毓琇,字一樵(1902~2002),是享誉世界的现代史上杰出的电机专家,学术大师。

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既是科坛巨擘,又是文坛翘楚。

顾毓琇(图13-98),江苏无锡人。

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同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机工程科,1925年获学士学位,次年获硕士学位,1928年获博士学位,成为中国人在美国获电机工程博士学位的第一人。

1929年,顾毓琇归国。

1950年代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教,后在美国定居。

 

图13-98顾毓琇

顾毓琇一生成就斐然,给后人留下无数惊其博学、服其卓识的感慨。

他一生的成就可用“电机权威,教育专家,文坛耆老,桂冠诗人,话剧先驱,古乐泰斗,佛学大师”大致概括。

电机权威。

顾毓琇在现代科技方面独树一帜,标新立异。

他一生发表科技论文100多篇。

在学术上他敢为人先,开拓创新。

其主要科技成就集中在数学、电机学和现代控制理论方面。

1926年2月,顾毓琇在美国《数理杂志》上发表《四次方程通解法》的论文,直到现代,该文仍是现代用计算机解方程算法编程的基本思想。

1928年,顾毓琇发表了著名博士论文《交流电机之瞬态分析》,他运用运算微积分,通过拉普拉斯变换将微积分方程变为代数方程处理,同时首先提出将固定坐标移至转动坐标,从而解决了电机学上的一个世界难题,成为电机学理论的一大突破。

他这一算法被电机学界称为“顾氏变数”。

以后他又发表了《感应电机之串联运行》、《同步机运算分析》等多篇著名电机论文。

1952年后,顾毓琇进入非线性控制的研究,1958年,出版了该领域世界上的第一本专著《非线性控制系统》,使他成为现代控制理论的开拓者之一。

鉴于顾毓琇在电机及控制理论上的卓越贡献,1972年3月,国际电机及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颁赠他誉为IEEE领域诺贝尔奖的兰姆金质奖章;2000年,他又获国际电路及系统学会颁发的杰出成就奖——千禧奖。

教育专家。

1929年,顾毓琇创办浙江大学电机科,并担任主任;1931年,他担任中央大学工学院主任;1932年担任清华大学首任电机系主任,同年兼任清华大学工学院院长。

抗日战争期间,顾毓琇先后担任教育部政务次长,担任国立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前身)首任院长,中央大学校长。

抗日战争结束后,他曾任上海教育局局长、国立政治大学校长;创办上海戏剧专科学校(上海戏剧学院前身),并担任院长。

顾毓琇曾先后在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大学、交通大学任教,教授电机学及运算微积分等课程,前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就曾受业于顾先生。

1950年代到1960年代,顾毓琇曾先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等校任教,后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客座正教授和终身正教授。

桂冠诗人。

1921年,他与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同为清华大学文学社的第一批成员,他终身与诗为伴,创作了7000多首诗词,出版诗歌曲集34部。

他是中国历史上仅次于乾隆皇帝和陆游的多产大诗人。

1976年,世界诗人大会加冕他为“桂冠诗人”。

话剧先驱。

顾毓琇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发轫人之一,他是清华大学清华剧社的首任社长。

他创办了上海戏剧专科学校。

他一生创作话剧10余部。

他编导的《琵琶行》、《国手》等话剧曾在美国公演;他创作的话剧《岳飞》被京剧、汉剧及多种地方戏移植上演。

1990年代,他1930年代创作的话剧《白娘娘》再次由上海戏剧学院搬上舞台,并在国内外公演。

古乐泰斗。

顾毓琇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

他曾担任国立音乐学院(中央音乐

学院前身)的首任院长,国立交响乐团团长。

顾毓琇曾破解中国古代乐谱中的许

多疑难。

曾将南宋姜白石(1155~1221)古曲谱译成五线谱,将贝多芬第九交响乐

首次翻译成中文。

1991年和2001年,中央音乐学院两次在人民大会堂举办她的

作品音乐会(时任国家主席、总理出席聆听)。

佛学大师。

顾毓琇在佛学上造诣精深,影响深远。

他的《禅宗师承记》等佛学专著及英文佛学巨著《禅史》,震撼国际佛学界,受到广泛尊重。

此外,顾毓琇还是一位成绩卓著的翻译家。

2000年,《顾毓琇全集》(16册)在大陆集结出版。

内有散文、小说1册,戏剧1册.诗词4册,音乐1册,佛学2册,论著1册,自传1册,科学论文4册,译著1册。

2004年,顾毓琇在无锡的故居改建为顾毓纪念馆。

二、蜚声中外的电机学家——萨本栋

萨本栋(1902~1949)(图13-99-3),字亚栋,蒙古族,福建省连江县人。

著名物理学家、电机科学家及教育家。

1921年毕业于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

1922年赴美留学,1924年毕业于斯坦福大学机械系,1927年获美国麻省伍斯特(Worcester)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1928年回国担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

1935年9月至1937年3月,萨本栋应邀担任美国俄核俄大学电机工程系客座教授。

1937年至1945年担任改为国立后的厦门大学第一任校长,并曾兼任数理系主任。

1944年6月,萨本栋接受美国国务院邀请,再度赴美讲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密西根大学、哈佛大学、伊利诺伊大学等讲授交流电机学等课题。

1945年5月又受英国邀请,转道赴英国短期讲学。

1945年9月,萨本栋从伦敦回到重庆,担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

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萨本栋由于长年超负荷工作,严重损害了健康,延误了疾病诊治时机。

1948年底病情恶化,赴美治疗,终因胃癌晚期不治,1949年1月31日,萨本栋病逝于美国加州医院,其骨灰归葬于厦门大学校园内。

 

图13-99-3萨本栋

萨本栋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和杰出的电机工程专家。

他的非凡学识为世人景仰。

他一生除在《AIEE》等杂志上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外,还编写出版了大量专著,培养和影响了一大批人。

萨本栋编写、出版的主要著作如下:

《物理学名词汇》1932年

《普通物理学》(上、下册)1933年

《普通物理学实验》1936年

《实用微积分》1944年,1948年再版

《交流电路》1948

《交流电机》1949年

《DyadicCircuitAnalysis》(并矢量电路分析)1939年

《FundamentalsofAlternatingCurrentMachines》(交流电机基础)1946年

其中,《普通物理学》(上、下册)为当时中国多所大学所采用,在国内流行使用10多年,为中国人自编的最早中文《物理学》大学教材之一。

《DyadicCircuitAnalysis》是萨本栋应用并矢方法解决电路计算、分析问题的名著,在国际电工理论界曾引起强烈反响。

《FundamentalsofAlternatingCurrentMachines》是萨本栋根据他在厦门大学讲授电机学积累的资料,加上他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等地讲授的新材料,在美国用英文写成的电机学名著。

该书1946年一出版,就受到英、美各国科学界的极高评价,被誉为物理学、电机学巨著。

该书曾被美国加州大学等十几所院校采用作为教本,开创了中国科学家编写的自然科学专著被国外知名大学采用为教材的先例。

图13-99-2为萨本栋和厦门大学创始人陈嘉庚先生。

 

图13-99-2萨本栋(左)和陈嘉庚(右)

三、创办三个电机系的电机教育家——赵师梅

赵师梅(1894~1984)(图13-103),湖北巴东人。

1909年人湖北武昌县华林中等工业学堂电机组。

1910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

1913年,赵师梅被派往美国费城里海大学,专攻电机工程。

1922年获美国里海大学机械电机科硕士学位。

1922年赵师梅回国后筹办江汉大学,其后受聘担任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武汉大学前身)讲师。

1923年,赵师梅应聘任湖南高等工业学校及湖南大学教授,同年创办湖南大学电机系。

1930年回到武昌,任武汉大学教授。

1934年,赵师梅筹建武汉大学电机工程系,并长期担任系主任。

 

图13-103辛亥革命时代的赵师梅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院系调整后任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电机系教授。

1958年筹建武汉工学院(现并入武汉理工大学)电机系,并担任系主任。

赵师梅是我国早期电机工程学者和电机教育家,是湖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工学院电机学科的缔造者。

其“师者,于国建功,于学子积德”和“敦品励学,勉成国器”的名言,薪火相传,教诲受益于众多后来学子。

著名电工学家俞大光院士感其师德师恩,撰写出版了《赵师梅先生传略》。

四、清华大学电机系的奠基人——章名涛

章名涛(1907~1985)(图8),1907年生于北京。

1918~1924年就读于上海圣约翰中学。

1924~1927年在英国纽加索大学电机工程系学习。

1927~1929年在英国茂伟(MV)公司电机厂实习,同时在曼彻斯顿大学夜校学习,获硕士学位。

1930年回到中国,任浙江大学工学院电机工程系副教授。

1932年,章名涛应清华大学工学院院长顾毓琇的邀请到清华大学筹建电机系,并聘为教授。

1938~1945年任西南联大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任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和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主任,为把清华大学电机系办成国内首屈一指电机学科做出了重要贡献。

章名涛学识渊博,涉猎广泛。

1930~1937年间发表了l0余篇电机论文。

新中

国成立后,为配合我国电机学科教材建设,他参加翻译了苏联教材《电力机械》和《电机结构》。

以后又主编出版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电机学》(上、下册),编写出版了《电机设计》、《电机的电磁场》等重要著作。

五、桃李满天下的电机教授——曹凤山

曹凤山(1901~?

),江苏扬州人。

192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系。

1926年和1927年先后获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

回国后,曾任浙江大学教授,1933年任电机系主任,后转任暨南大学、交通大学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上海纺织工学院教授、数理系主任。

曹凤山是中国电机学界的元老之一。

在上海交通大学期间,主要讲授《电机学》、《工程数学》等课程。

曹凤山的一生耕耘杏坛,学子上万。

许多学生后来成为各条战线的栋梁之材。

他是江泽民最难忘的恩师之一。

1984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授予他“在祖国电气化事业中从事电机工程已满五十年”的荣誉证书。

六、中国电机工程教育的一代宗师——钟兆琳

钟兆琳(1901~1990)(图13-101),浙江德清县新市镇人。

1923年毕业于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电气机械科。

1924年到美国康奈尔大学电机工程系留学。

1926年春到美国西屋公司任工程师。

1927年钟兆琳回国,受聘交通大学电机

科任教,讲授交流电机课程和电机实验课程,为我国电机工程教育做出了开创性的杰出贡献。

1932年,钟兆琳受聘担任华生电器厂兼职工程师。

他参加设计交流发电机,与新中动力机器厂的柴油机配套,成为一套发电装置。

1930年初,钟兆琳说服周锦水与华生厂合作,办起了以生产电动机为主的华成电器厂。

在华成电器厂,他除担任技术指导外,还介绍他的学生和助教褚应璜等到华成厂工作,使华成厂的电动机质量不断提高,华成电动机名声大振,不仅供应国内,还销往国外。

1930年代前后,钟兆琳还受聘浙江大学担任兼职教授,主讲《交流电机》课。

1942年,日伪政府“接管”交大后,钟兆琳拂袖而去,退出汪伪的“交大”。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钟兆琳回到交大,曾任临时大学教务长、电机系主任。

 

图13-102钟兆林

新中国成立后,钟兆琳继续担任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主任。

1956年,随上海

交大西迁西安,担任西安交通大学电机系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1990

年病逝于上海。

附记:

同为浙江德清新市古镇的钟兆琥也是一位著名电机学者,也曾就职于上海交通大学,担任过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先后翻译出版过俄文版的《电力驱动原理》、《电工学底理论基础》(共三册)、《电力驱动习题集》、《电动机的

特性与电阻的计算》等。

他是第一批将前苏联电工理论介绍到中国的学者之一。

七、终生现身浙江大学的名师——王国松

王国松(1902~1983),字劲夫,浙江温州人。

1920年入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浙江大学前身)电机工程科。

1925年毕业后留校任助教。

1930公费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深造,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

1933年学成回国,受聘浙江大学副教授。

1934年,和李熙谋、顾玉琇、章名涛、张廷金、杨耀德等教授联署发起,成立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1936年任浙江大学电机系主任,次年晋升为教授

抗战期间,受命组织浙大西迁,在血雨腥风岁月里,在贫的西南山区,坚持教学和科研。

1942年任浙江大学工学院院长兼电机系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6月任浙江大学副校长。

1951年5月马寅初改任此大校长后,王国送代理浙江大学校长至1952年11月。

后仍人浙江大学副校长,然后,1957年,王国松错划为右派分子,免去副校长职务,回电机系任教。

1979年2月,王国松彻底平反。

王国松一生辛勤耕耘,培养了大批学生。

而且笔耕不止,特别是1930年代他撰写、发表的数十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已成为中国电机学界初期的一批重要论著。

图13-101-2为1976年金婚纪念日和夫人一起的合影。

 

图13-101-21976年金婚纪念日和夫人一起的合影

八.风雨载途遣教四方的名师——王际强

王际强,辽宁辽中人。

1925年考入张学良任校长的东北大学电工学系,1929年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同年,张学良资助他赴美国(同时受资助赴美留学的还有机械系第一名金锡如等人)普度(Purdue)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1931年,王际强获美国普度大学电机工程硕士学位。

1932年,王际强回国,先后任东北大学教授电工学系主任、代理工学院院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东北大学内迁陕西,与其他校合并组建西北工学院,王际强又任西北工学院教授、电机系主任(高景德应是其学生之一)、教务主任。

1949年初,王际强受聘到重庆大学电机系任教,担任电机系主任,先后讲授过《电磁学》、《电工原理》、《交流电路》、《电机学》、《输配电学》等课程。

新中国成立后,王际强先后担任重庆大学工学院院长、重庆大学教务长等职。

王际强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第六届委员。

九、著名电机学者——程福秀

程福秀(1907~1998)(图13-104),陕西稷山人,1933年毕业于山西大学电机系。

1939年获德国不伦瑞克工业大学工程硕士,1942年获德国斯图加特工业大学工程博士学位。

回国后,曾任同济大学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同济大学教授、电机系代主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和电机系系主任(1958~1966)、电工及计算机科学系主任(1978~1981)。

程福秀译著很多。

翻译著作有《电机设计与计算》、《电力传输原理》。

主要著作有《感应电动机设计与制造》、《现代电机设计》等。

十、中国自编出版中文电机教材第一人——吴大榕

吴大榕(1912~1968),江苏人。

193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旋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1934年2月转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1935年获硕士学位,之后赴德国西门子公司工厂实习考察一年。

1936年回到中国后,任中央大学电机系教授。

抗日战争时期,中央大学内迁重庆沙坪坝松林坡,他除继续在中央大学电机系任教外,还在重庆大学电机系和重庆中央工专任教。

抗战胜利中央大学迁返南京后,吴大榕继续留任重庆大学电机系教授,并曾兼任电机系主任。

1947年,吴大榕回到中央大学电机系任教

新中国成立后院系调整后,吴大榕曾任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前身)电力系系主任、动力系系主任、南京工学院副院长等职。

曾任教育部电机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吴大榕长期在电机教学科研上辛勤耕耘,他根据他在中央大学和重庆大学电

机系的讲稿,1951年和1952年先后整理编写出版了《交流电机》和《直流电机》(图13-105),这是中国第一批自编出版的中文高等电机学教材,1959年又主编出版了《电机学》(上、下册)教材。

此外,吴大榕还翻译出版了多种电机学著作,发表了很多电机论文,他在同步电机坐标变换、同步电机常数、同步电机负序电抗等方面研究的造诣很深,受到我国电机工程界和教育界的赞许。

十一、享誉世界的电机学家——高景德

高景德(1922~1)(图13-105-7),陕西省佳县人。

1944年保送入西北工学院。

(抗日战争时由北洋大学、北平大学、东北大学及焦作工学院内迁陕西合并而成),主攻电机工程。

1945年毕业后进入西安西京发电厂作技术工作。

1947年至1951年,高景德经人介绍推荐到北京大学工学院电机系任助教。

1951年到1956年,高景德在苏联列宁格勒加里宁工学院作研究生,师从著名电机学家柯斯琴科,获技术科学博士学位。

1956年回国后到清华大学从教,1956年到1978年任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清华大学科研处处长。

1978年到1983年任清华大学副校长。

1983年至1988年任清华大学校长。

高景德是享誉世界的电机学家。

他在电机过渡过程分析中,创立了新的复数分量理论体系,首先在1.2.0坐标中完整地建立了同步电机基本方程,解决了某些电机数学模型未曾解决的问题。

他在中国开辟了电力系统线性与非线性最优控制的研究领域,解决了一些大型发电机的需优运行问题。

高景德一生著作颇丰,代表性的著作有“同步电机理论及其运行方式的分析(复数分量法)”(1957)年、“交流电机过渡过程及运行方式的分析”(上、下册)(与张麟征合著,1982~1983年)、“交流电机及其系统的分析”(与王祥珩、李发海合著,1933年)。

高景德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第七届、第八届委员和第八届常委。

十二、德高望重的电工理论大师——江泽佳

江泽佳(1920~)(图13-105-8),安徽旌德人。

1943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电机系,获工学学士学位。

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电波研究所兼职。

1947年赴加拿大留学,1949年获McGill(麦吉尔)大学工学硕士学位。

同年回国后受聘为重庆大学电机系副教授。

1951年至1982年任重庆大学电机系主任。

1982年至1987年任重庆大学校长。

 

图13-105-8江泽佳(1920~)

江泽佳是中国著名的电工理论专家和首批博士生导师,先后曾讲授《电工原理》、《工业电子学》、《电工基础》、《高等电磁场理论》等十多门课程。

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电工理论人才。

江泽佳长期致力于电网络理论和电磁场理论的计算研究工作,1962年,他首先将“网络拓扑”引入研究生“基本电路理论”课中讲授;1980年代他首先将高阶有限元、叠层有限元法引入电磁场的计算中。

江泽佳一生严谨治学,勤于思考,富于创新,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近百篇。

他主编了高校教材《电路原理》(一、二、三版)、《网络分析的状态变量法》等著作,主译了《线性电路理论》及《计算机辅助电路设计》等高校教材和专著。

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

江泽佳一生从严执教、教书育人。

他作风上求真务实,精神上昂扬奋进,事业上敬业奉献,行为上严谨规范。

他为中国电工理论的的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为重庆大学的发展壮大鞠躬尽瘁,倾其全力。

他是中国电工学界和广大师生敬重的德高望重的楷模。

江泽佳是第二届全国人民达标大会代表。

十三、中国电机瞬态分析的开拓者之一——曾继铎

曾继铎(1912~?

),江西新建人。

193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毕业后参加工作。

1945年公费赴美国普度(Purdue)大学学习,同时在美国两个电机厂实习。

1947年回国后曾任重庆金陵大学教授,后到浙江大学,教授电机工程。

1955年到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电机特殊问题》、《电机学》等课程,后又为研究生开讲《机电能量转换课程》。

曾继铎正真潇洒、学识渊博。

他对电机的高度概括“极数相同,相对不动”十分精到。

曾继铎平生涉猎广泛,著作颇丰。

特别是他在电机特殊问题(电机瞬态分析)进行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

曾继铎除发表多篇论文外,还有多种著作面世。

如《电厂设备》(1954年)、《屋内布线》(1954年)、《控制用途电机概论》(1959年)、《电机瞬态的分析》(1963年)(图13-105-6)、《电机病态的分析》(1963年)、《同步电机理论行为》(译书)和《机电能量转换》(译书)等。

 

图13-105-6曾继铎著《电机瞬态的分析》

十四、中外电机学术交流的领军人物——林金铭

林金铭(1919~)(图13-105-9),福建莆田人。

194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电机系。

1944年考取当时教育部“英美奖学金”赴英学习电机制造。

1948年在英国Brush电气公司完成合格工程师训练(等同于英国硕士学位),同时贼死Brush公司工作。

 

图13-105-9谈笑风生的林金铭

1949年回国,历任武汉大学副教授、华中工学院副教授、教授、电机系主任、图书馆馆长、能源研究中心主任。

林金铭教授既有渊博的电机理论知识,又经过正规的工程训练。

他一方面进行教学科研工作,一方面根据中国电机工业的需要,完成了许多重大的电机课题。

例如:

“汽轮发电机机械计算研究”(1957~1960)、大型氢冷汽轮发电机的阻尼绕组、非正常运行工况等的研究(1970年代)、“三自由度电机及其控制”、“电机双轴励磁”。

在教学、科研的基础上,林金铭教授先后在国内外刊物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了十多篇论文,编写出版了多种著作。

晚年更不辞辛劳,奔波于世界各地,为中外电机学术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也多次被推选为多个国际学术会议领导成员,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

林金铭是第七届、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十五、当代电机绕组理论的集大成者——许实章

许实章(1920~),广东潮安人。

1944年毕业于国立中正大学(后改名南昌大学)机电系,毕业后曾任南昌水电厂公务员、国立中正大学助教。

1949年后历任南昌大学讲师、华中工学院教师、副教授、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许实章教授终生勤恳奋斗在电机教育第一线,为中国培养了一批电机人才。

他长期从事电机理论、电机绕组理论的研究,解决了一批电机应用课题。

他主持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80MVA六相同步发电机(1978年),发明了单绕组变极的“对称轴线法”(1981年),他发明送的“谐波起动法及按该方法起动的电动机”先后获得中国专利和美国专利。

特别是他主编的《电机学》(上、下册)被中国多所重点大学选定为教本。

2001年他出版专著《新型电机绕组——理论与设计》(图13-105-10)是当代电机绕组理论的集大成者,已成为电机绕组理论的一本经典著作。

 

图13-105-10许实章著《新型电机绕组——理论与设计》

中国早期的电机工程专家

一、中国电机工程的先驱——恽震

恽震(1901~1994)(图13-100),恽代英族侄,江苏武进(今常州市)人。

1921年毕业于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电气机械科。

同年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攻读,1922年获硕士学位,曾在美国西屋公司工厂及美国电站建设公司实习和工作。

1923年,恽震回国,在杭州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浙江大学前身)电机系任教。

1930

年,恽震在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任技正兼电业室主任。

1933年,恽震担任全国电

气事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1932年10月,恽震组织长江三峡水力勘察队,选定

葛洲坝和三斗坪两个坝址(即现在葛洲坝电站和三峡电站坝址),次年发表初步

开发报告《扬子江上游水力发电勘测报告和开发计划》(刊登在1933年<工程>杂

志上)。

后又草拟《中国电力标准频率和电压等级条例》(1954年修补后公布,成

为新中国第一个国家电气标准),为统一旧中国纷繁混乱的电压、频率做出了很大贡献。

1936~1945年,恽震负责筹建和运营资源委员会中央电工器材厂,并任总经理。

其间,曾主持从英国、美国、德国引进电工设备和技术。

1944年,恽震奉命赴美考察,商谈西屋公司技术转让和协助建厂,以及美国财团投资及贷款等问题。

1945年,恽震与西屋公司技术合作部签订了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