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做什么样的学术国内十年教学回顾.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23597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0.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们要做什么样的学术国内十年教学回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我们要做什么样的学术国内十年教学回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我们要做什么样的学术国内十年教学回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我们要做什么样的学术国内十年教学回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我们要做什么样的学术国内十年教学回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们要做什么样的学术国内十年教学回顾.docx

《我们要做什么样的学术国内十年教学回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要做什么样的学术国内十年教学回顾.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们要做什么样的学术国内十年教学回顾.docx

我们要做什么样的学术国内十年教学回顾

摘要:

本文是作者对自己在国内十年教学与写作的回顾与反思。

首先是对当前影响最大的两大理论传统——新自由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以及两大次要理论传统——马克思主义和实体主义的简单讨论。

重点不在学术史研究而在学术实用,从如此角度来点评四大理论传统。

然后,回答文章的中心问题:

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要怎样对待理论,做什么样的学术研究?

文章主要从自己的学术实践经验和总结来提出意见。

关键词:

新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马克思主义实体主义经济史黄宗智法律史

我十多年前发表了《学术理论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四个陷阱和一个问题》,回顾自己学习和运用学术理论的经历,强调学习和使用理论,应该同时兼顾多种传统,以经验证据为准绳来决定取舍。

(黄宗智2003b[1998])之后在为国内研究生们写的《连接经验与理论:

建立中国的现代学术》一文中,更突出地强调在学术研究中,理论概念和经验必须相互连接,两者缺一不可,好比左右双手并用。

文章指出,可以借助与现有理论的对话来建立自己的新概念,来创建可以验证的新的中层理论概念(区别于不可验证的宏大理论)。

更高的境界是借助不同理论传统的交锋点来形成自己研究的问题。

(黄宗智2007c)此篇是前两篇的后续讨论,是对我这十年来在国内教学和写作的经验性回顾,也是对当今在学术界影响最大的两大主要理论传统和两大次要传统的反思。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不是对理论的学术史研究,也不是对其思想史或哲学史的讨论。

其目的不在就理论论理论,而在学术实用。

本文提出的问题是:

在当前的理论和意识形态潮流下,我们要怎样对待理论,做什么样的学术?

目前学术界影响较大的理论体系对我们做学术能有什么样的帮助?

同时,又会起什么样的误导作用?

 这十年来在国内教学、为国内读者写作,最使我惊奇的是,新自由主义在国内学术界的影响竟然远远超过在美国。

对我来说,新自由主义理论固然具有它一定的是处和洞见,但它同时带有许多明显不符合中国实际的部分,对理解中国来说充满盲点和误区,亟需纠正。

本文简略探讨这个理论传统今天在美国和中国学术界所占的霸权地位,并进而讨论影响第二大的后现代主义理论传统,以及两个最主要的"另类"理论传统,即马克思主义和实体主义理论传统。

文章对四个传统分别作出评论,主要从自己的学术实践来提出意见。

对它们的反思和应用是我近年来学术变化的一个主要动力。

 另一个主要动力来自对中国现实的关怀,从消极转到积极。

过去作为处于美国学术界比较边缘地位的"中国研究"的一员,多年来习惯于一种对中国只带有消极关怀(想而不写)的心态;但是,回到国内为关心国是的青年学者开课,并为国内读者写作,自然而然地从消极的关怀转向积极的参与。

这样,更把主要理论传统所包含的前瞻性论说带到自己学术研究问题意识的中心地位。

文章也总结了我近年来在这个方面的思考和学术研究。

 

 新自由主义霸权话语

 

 国内一般所谓的"新自由主义"在学术界的霸权地位,其实远远超过在美国的所谓"新保守主义"。

两者的基本教条是大致相同的(美国的新保守主义更多附带一种近乎帝国主义的制度输出愿望,想把自己的制度强加于别的国家),但其在中国的影响比美国只有过之而无不及。

即便是在"金融海啸"引起全世界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和反思之下,其在中国高等院校的强势地位仍然没有动摇。

 这个现象颇耐人寻味。

表面看来,美国到底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其意识形态的大本营。

新自由主义在那里的影响力怎么反而弱于中国共产党治理下的"社会主义"中国?

 为什么在中国威势比在美国更大?

 究其原因,首先是,美国的新保守主义,顾名思义,乃是保守的思想。

它的核心是新古典经济学,主要反对美国从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之后,国家越来越多干预市场的历史潮流,因此称作"保守"。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主要来自保守(右派)的共和党的右翼,针对的是民主党过分的国家干预。

中国的新自由主义则不同,它伴随"改革"和"思想解放"而生,是针对过去高度官僚化计划经济的反动,因此,一定程度上更具新颖性和活力。

这是原因之一。

(虽然,它今天很大程度上已经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颠覆性转向一种维护既得利益的保守性。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近年作为第二主要思想潮流的后现代主义,其含义和影响在两国十分不同。

这点需要花点篇幅来说明。

在美国,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核心是对实证主义认识论的深层反思和批判,强调主观因素、否定客观、否定绝对真实、否定唯物思想。

它是对西方长期以来(从天主教到现代科学)在认识论上的绝对主义的反动。

它成功地在整个学术界质疑了实证主义,推翻了现代主义的认识论。

它的影响力可以见于这样的现象:

近二三十年来,学术界人士在提到过去认作无可置疑的事实和客观现象时,普遍地要加上引号,或"所谓"两个字(例如"所谓事实"、"所谓客观")。

 在中国则很不一样,学术界没有像西方那样程度的认识论上的焦虑,没有像西方那样的,从笃信上帝到笃信科学,而后到彻底怀疑科学所导致的深层认识危机。

中国的学术界对后现代主义的理解重点,不在怀疑客观和事实,而在质疑西方现代主义所连带的西方中心主义。

以在法学界影响甚广的"本土资源"论为例,其重点在针对全盘西化的新自由主义移植论,也就是说西方中心论,试图从一种中国"本土"的实际和传统来与之抗衡。

它归根到底主要是一种本土感情(民族主义)的表现。

 在中国历史学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远不如在美国那么强大。

在拒绝过去的阶级斗争框架之后,一个重要倾向是美化清代及其市场经济,借以"去西方中心化",但主要的潮流则是"碎片化"的研究,抛弃了过去那种对历史整体的意识形态化认识,但一般并不附带拒绝经验和客观真实的倾向,甚或正好相反(下面还要讨论)。

 可以说,后现代主义在中国(除了个别的学术领域之外,例如比较文学),不能够称作一个实实在在的学派,不能够被视作一个在学术实践层面上真正具有庞大影响力的理论。

它没有太多公认的经典或教科书。

在社会科学诸领域,影响力最大的是萨伊德的"东方主义"和吉尔茨的"地方性知识"概念(两者都被纳入我在国内为研究生们开设的"社会、经济与法律:

历史与理论"课程),而对它们的理解和接纳,主要源自"去西方中心主义"的动机,而不是怀疑一切客观事实的动机。

 这就和美国很不一样。

在那里,后现代主义根本性地动摇了实证主义科学的基础。

其认识论附有一大堆的高水平理论,从语言学到哲学,从艺术和建筑学到认识论,从文本分析到法学和社会学与人类学,都具有很大的学术势力,形成彻底质疑现代主义的大潮流。

(例如,利奥塔Jean-FrancoisLyotard,福柯MichelFoucault,德里达JacquesDerrida,詹姆森FredricJamison等的著作)

 在美国的人文学科里,后现代主义已经占到新主流地位,几乎是霸权地位。

在社会科学中,它也有巨大势力:

在历史学和人类学领域,它已经占到近乎主流地位的优势,在社会学中则几乎已经形成和新自由主义两权对峙的局面,而在经济学、哲学、政治学领域,其势力虽然不如在以上诸学科,也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在其占到主流或分权地位的学科,它直接控制或部分控制了学科基本内容、教员聘任、职称评审、研究生遴选等关键环节。

(这当然和美国的高等院校制度有一定的关系:

和中国相比,教授们享有较大的权力,一旦占据重要大学的职位,便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左右本学科在该校的发展方向。

 这种状态和美国高等院校长时期对政府的批判传统有一定的关系。

学术界人士一向以展示自己的独立精神为荣,几乎认为独立批评,尤其是批评政府,乃是作为学者的一个基本条件。

绝少人会简单地遵循官方的意识形态和言词;无论心底里如何想,也必定要摆出独立批评者的姿态。

这是美国学术界的一种潜规则。

学术界也因此一向比一般民众的政治立场相对"进步"、"左倾"。

在过去,高等院校乃是反对美国帝国主义(例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反越战运动)的左派思想的大本营;今天则是后现代主义影响的主要所在地。

过去在高等院校,(老)左派和右派分享权力,相互制衡;今天则是新自由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分享权力和相互制衡。

(虽然如此,在一般民众中,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仍然十分有限,知之者其实为数甚微。

 由于后现代主义在美国学术界更强大的势力,新保守主义在美国没有能够达到像新自由主义在中国学术界的考核制度中如此完全的霸权,而是处于与后现代主义分权和妥协的局面。

这两大理论传统的共同点是它们都高度意识形态化,轻视经验证据。

对新保守主义来说,这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掌握最终真理,而在最基本的真理前面,根本就没有客观还是不客观的事实之分。

而对后现代主义来说,这是因为在他们的认识论中,本来就没有什么真实可言--一切最终只不过是"话语"或修辞。

因此,两者同样偏向理论、轻视经验(也因此使美国无视经验证据而发动伊拉克战争成为可能),并且同样敌视马克思主义。

如此的共识更促成它们之间的一种妥协,甚至联盟。

 在双方分权共处的局面下,两者都分别默认对方的正当性,并因此促使学术评价简约化为一种关系"政治",越是"前沿"和"一流"的大学越如此。

以我自己任教38年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校区(UCLA)为例,此前那种严谨的客观学术评审制度已经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后现代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在认识论上的相互容忍。

在学术评价的场合,互相让对方选择与自己意见一致的人士来做评审。

(详见黄宗智2008a:

533~535)两者的权力关系可以比喻于长期拉锯的共和党和民主党,一个今天是执政党,另一个则是在野的反对党,但两者在议会中共存,而且在野党在短期内便很可能执政,当前则占有一定的分享权力的地位。

 在中国则是由新自由主义在制度层面上独享霸权。

在"与国际接轨"的大潮流下,新自由主义已经在制度上深入到教科书、核心刊物等,而由此也在研究生的遴选、教员们的聘任与评审中占据霸权地位。

一个具体例子是,我自己这几年所在的国内学术单位,虽然是在一位认同于"另类"学术的非常能干的院长的领导之下,并且附带有新左派的倾向(包含经过重新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去西方中心化的后现代主义、以及一定程度的本土意识),但事实上,在关键性的招生、招聘以及评审方面,实际上几乎完全由占据霸权地位的"主流"经济学所左右--依据它们的标准而选定必读书目、设计考卷问题、规定要在哪些刊物发表论文等,几乎完全臣服于新自由主义知识体系之下。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学科的未来其实完全被新自由主义所掌控。

 这部分是因为体制问题。

中国的体制是共产党领导之下的民主集中制。

研究生招生制度被完全控制于全国统一的官僚体制之下,采用的是行政管理手段。

在僵硬的应试教育制度下,个别学校和院系,更不用说个别教员,欠缺自主招收有特殊才能但没有超过分数线的学生的权力。

要建立起有制度性依据的"另类"做法,真是谈何容易。

无论是建立"博士点"、学术"特区",还是新学科等,都必须面对高度统一制度化(官僚化)的体制。

目前,"另类"分子只能依赖党内右、左之分,一定程度上借助(老)左派来争取活动和话语空间,但是,在一统的制度性实际运作中,新自由主义其实已经占据了绝对的霸权地位。

 我个人由此得出的实用性结论是,新自由主义在中国的霸权比在美国更需要反思、批判、挑战。

 

 要么轻视经验研究,要么完全拒绝理论

 

 在美国,由新保守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所主宰的学术环境,所造成的部分后果是共同偏向理论,并造成理论与经验的割裂。

两者都认为,在理论和经验之间,理论占据决定性位置,认为一切争论全是理论争论,经验证据只是装饰。

两者的霸权其实一定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的。

在那样的环境下,今天已经越来越少有双手并用、紧密连接经验与概念、在两个层面上同时具有新鲜建树的学术研究。

 在中国,新自由主义一定程度上得到国家政权的认可和支持,与官方的社会主义话语并存于极其微妙的关系之中。

在那样的环境下,有的高度教条化的经济学家们,酷似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留学苏联的陈绍宇(王明)、秦邦宪(博古)等"海归"领导人。

陈、秦等经过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坚信马列理论乃是革命的绝对真理,坚信苏联的革命经验乃是全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典范。

今天在美国受培训的中国经济学家们,有的同样以为自己已经掌握绝对真理("科学"),意图以之改造中国。

两者同样不顾中国实际,无视中国实践经验,要把中国推向已经给定的教条。

过去是城市革命、工人阶级专政、轻视农村和游击战;今天是市场经济、资本和"效率"挂帅、忽略农民和公平。

新自由主义中影响最大的所谓"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更建构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间的绝对对立--私有产权vs.公有制;市场vs.计划;市场分配vs.国家分配;个人抉择vs.官僚抉择--并以此完全拒绝中国的现代革命传统,完全无视其历史背景。

如此的二元区分,特别清晰地展示于今天在国内影响最大的哈耶克FriedrichA.Hayek和科尔奈JanosKornai,也可见于舒尔茨TheodoreSchultz、科斯R.H.Coase、诺斯DouglassNorth等经济学理论家。

(我开设的课程把舒尔茨的著作当作掌握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切入点。

 和过去的马列主义同样,今天的新自由主义是以普适真理和科学来自我包装的。

不同的是,过去是以阶级斗争为核心,把它视作"政治"的核心;今天则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去阶级的"政治"。

即便是在极其显著的社会不公现实之下,新自由主义只讨论个人利益和博弈,拒绝讨论阶级矛盾。

 和过去马列主义指导下的研究同样,教条化的新自由主义经验研究多受其意识形态所主导。

它在表面上虽然强调"科学的"、实证的、精确的经验研究,但实际上缺乏真正的、既有经验根据也有创新概念的学术研究。

这种教条化的学术主要有两种:

要么努力证明新自由主义理论,时而借助貌似科学的计量方法;要么试图说明中国去他们的理想图景还有一定的距离,借以强调中国必须向新自由主义理想进一步迈进。

这种研究其实和冷战时期的美国中国研究非常相似。

它们呼吁,要确立私有产权,确立纯粹的市场竞争,遏制、消除国有企业,目的是建立和(他们想象中的)美国相同的完全私有化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在这些大潮流下,也有相当部分学者,面对学术的高度意识形态化和理论的明显不符合现实,坚决拒绝意识形态化理论,许多人并连带拒绝一切学术理论。

和毛泽东时代的部分学者同样,他们以经验主义来卫护自己的求真理念。

这种现象在经验研究传统一直占主流地位的历史学科尤其普遍,形成当前的"碎片化"研究趋势。

在经济学领域,则可见于纯技术性的研究。

但问题是,经验研究从来只可能是学术的一只手,脱离概念的建构和运用,等于是自缚另一只手。

用这样的方法来培训研究生,等于是迫使他们脑袋里那块概念肌肉萎缩,使得他们之后即便想利用分析概念也会力不从心。

 至于引用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学术,它们主要借用后现代主义对西方现代主义的批判来树立中国传统(或乡土文化)的正当性,借以"去西方中心化"。

部分学者则更是模仿美国学者的话语分析,并且多多少少染上了美国最时髦的后现代主义学术特征,即主要以批判姿态呈现自己--竞相试图对现代主义作出深层的反思与批判,把建树理解为批判。

如此的学术,多缺乏扎实的经验根据。

 在以上论述的经验与理论分裂的学术环境下,青年学者相当普遍养成了一种浮躁的阅读习惯。

面对缺乏概念的"碎片化"经验堆积,他们认为,如此的研究意义不大,只需稍作浏览。

同时,面对没有经验检验的理论空谈,他们觉得只需快速总结出"观点",不需要详细阅读。

这样,就养成轻浮阅读的习惯,并普遍以此来应付学校的课程。

较少有学生具备独立学术思考和积累学问的阅读态度,即习惯性地质问,此作的概念和其经验证据把自己说服了没有?

 以上是我这个外来者对国内学术环境的初步认识。

本文要提的问题是,在这样的学术环境里,我们要做什么样的学术?

当然,在新自由主义学术占据制度化的正当性现实之下,任何"另类"学术,包括扎实的学术研究以及"另类"的理论思想,影响和势力都比较有限,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因此放弃学术最基本的对真实和真理的追求。

我个人更认为,我们也不可放弃连接经验与概念/理论,因为唯有那样,才有可能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概念和理论。

我自己教学中常常对学生这样说:

理论不可盲从,也不可拒绝;西方理论是其学术的核武器,必须面对和掌握,才有可能超越。

 

 新自由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外的"另类"理论/思想

 

 新自由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可以说是当今中、美学术界两大主要理论体系,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体主义传统则可以说是两大次要传统。

作为学者,我们必须做去意识形态化的研究(不然,何谈"学术"?

)。

这就意味着我们应该广泛采用多种学术传统的洞见,或借助其间的张力来反思每个理论传统,或与其对话来提炼自己的新概念。

从这样的角度来观察,在后现代主义之外,两大次要学术传统也是批判、超越新自由主义霸权话语的重要可用资源。

 

 中美"左派"思想影响之异同

 

 中美相比,其"老""左派"思想同样日趋式微。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理论,过去是国家政权的正式意识形态,但今天很大程度上已经是被遗忘的理论。

在年轻一代的学生中,部分由于教育制度对"政治"的强制要求,相当普遍被视作仅是一种修辞。

就其现在在学术界的活力,也许还不如在美国处于另类和边缘地位的马克思主义。

 但是,由于中国的现代革命传统,由于官方相当程度上仍然沿用过去的革命话语,

 左派在中国的学术界占有和美国很不一样的另一种空间。

一方面,上面已经提到,新自由主义在学术界占据绝对霸权;但是,另一方面,官方的"社会主义"话语也为反对新自由主义霸权留下了一定的空间和权力依据。

"老"和"新""左派"都可以借助官方的正式话语来批评新自由主义的原教旨市场信仰,以及其人人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个人主义教条,可以强调"社会公平"以及"和谐社会"等被官方正式话语认可的价值和期望。

也可以有限度地援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来批判新自由主义。

 在被边缘化的实际下,左派思想一方面趋向一种脱离实际的"修辞化",但是,另一方面,则也显示了一定的创新力量。

首先是摆脱了过去的教条,包括计划经济理论以及庸俗的唯生产关系(阶级斗争)论,认识到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原有的宽阔视野,即由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相互作用(而不是偏重其中任何一方)的历史演变观点。

在对待上、下层建筑关系上,也同样灵活,不会陷入简单的唯物观点。

同时,在新的环境下,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原来的、把全人民幸福置于首要地位的价值观念。

此外,借助后现代主义理论对西方的现代主义,包括其西方中心主义以及其科学主义(也包括马克思主义的这方面),提出深层的反思,并对中国的过去进行更均衡的重新思考。

最后,脚踏实地地直面当前的全球化市场经济实际,探索利用其动力以及改善其现实的可能方案。

诸如此类的"新左派"理论思想,其潜在的活力和影响远远超过在美国。

由于当前中国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现实,新左派今天所占的地位虽然比较边缘,但它具有庞大的社会基础,不容低估。

 虽然如此,和后现代主义同样,新左派也没有能够在学术体制之内扎根。

在教科书、核心刊物、教员聘任、考核以及研究生遴选等方面,都没有能够形成真正的势力。

其所掌握的权力其实局限于个别学者的声誉和地位,但是,鉴于改革三十年以来的不公平的发展这一基本事实,新左派理论是具有巨大潜力的,也是今天挑战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另类理论。

 

 处于左右之间的实体主义理论

 

 至于实体主义理论,它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从来都不曾是主流理论,但它一直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它是一种非马克思主义的、对原教旨市场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批判。

它的主要代表,也许可以视作社会学-经济学的波拉尼以及农民学传统的恰亚诺夫和斯科特。

因为小农经济在中国的强韧持续,其影响要比在美国大得多,没有像美国那样伴随小农经济的消失而趋向式微。

在美国则只有在对第三世界的"外国区域研究"(foreignareastudies)中,影响较大,主要限于社会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等学科。

(至于法学领域,美国的实用/现实主义法学也许也可以被视作实体主义理论传统的一部分。

它在美国影响较大,长期与形式主义抗衡、拉锯--下面还要讨论。

 今天,实体主义理论仍然不失为一个可用资源,在美国有相当深厚的批判新自由主义的传统。

譬如,美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影响最大的历史社会学理论家查尔斯.蒂利CharlesTilly便同时采用这个传统和马克思主义传统来批判新自由主义。

(美国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兴起的"批判法学",也同样借助马克思主义和现实主义两个传统来批判形式主义法学。

)在前苏联,则是在斯大林的恐怖政治之前,恰亚诺夫的理论曾经有过非常重要的影响。

今天,它仍然不失为重要的另类理论传统,对小农经济仍然占重要地位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如此。

它也是批判和反对新自由主义霸权话语的一个重要另类资源。

 在研究方法上,实体主义理论比较倾向质性和社区研究(有点类似于毛泽东时代的所谓"解剖麻雀"方法).,如果使用计量方法,则要在那样的基础上方才采用。

这种方法很好体现于过去曾经一度占到人类学主流地位的社会人类学和经济人类学。

与形式主义研究方法不同,它更倾向于从经验到概念的研究进路,而不是形式主义所广泛使用的从理论到经验再返回到理论的研究进路。

对惯常在没有任何感性认识的条件下,滥用定量的形式主义研究方法来说,它可以起重要的纠正作用。

(这方面,我个人认为,应该通过质性研究形成鲜明的问题之后,方才有深度、针对性地使用计量,然后再返回到质性研究中去检验、阐释。

)在这方面,实体主义理论和研究方法在今天其实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开设的课程同时纳入以上两个另类传统的阅读材料。

 我们要做什么样的学术?

 在中国现今的学术环境中,显然十分需要有一定的政治意识和自省,认识到新自由主义的高度意识形态化,认识到它在学术界和社会上的影响,方才有可能破除其误区和盲点、做出更符合中国实际的学术研究。

在批判中,后现代主义、新左和实体理论,只要符合中国实际与需要,都是可用的宝贵资源。

 我自己在这方面花了不少精力,针对经济学和社会学中流行的"形式主义"理论传统提出批判,也针对法学界中同样占霸权地位的形式主义理论提出批判。

 

 批判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力争,在市场经济下生产要素会得到最佳配置,不可能会有过剩--土地、资本如此,劳动力也如此。

据此,他坚持印度(和中国都)没有过剩劳动力。

两地的农业发展都无需考虑人口压力问题,只需要能够促使农民增收的新技术。

他的学说可以视作当时(在发展中国家的)所谓"绿色革命"的意识形态。

 首先,应该说明,即便是1979年授予舒尔茨经济学奖的诺贝尔委员会,也对他这种观点带有一定的保留:

因此,他们把该年的经济学奖,同时授予论证发展中国家农村具有"劳动力无限供应"的刘易斯W.ArthurLewis。

 针对舒尔茨忽视中国"人多地少"基本国情的论点,我指出:

舒尔茨对中国劳动力的理解是不符实际的,忽视了其相对过剩的实际。

我之前的研究证明,明清时期依赖雇佣劳动力的"经营式农场"确实是按照舒尔茨的理论逻辑运作的,因为它们根据需要而调整其劳动力和劳动投入,趋向劳动资源的最佳配置。

但是,占绝大多数的"家庭农场"(在华北平原占据所有农户的90%,在江南则接近100%)则不同,因为它们的劳动力是给定的。

在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之下(家庭农场面积严重不足),他们做出的回应是越来越高度的劳动密集化,倚赖家庭的辅助劳动力来吸收低于粮食种植报酬的手工业(在江南地区特别是纺纱和养蚕、缫丝),以边际报酬递减的代价来支撑"农业+手工业""两柄拐杖"结合的"家庭化生产"谋生模式。

在华北,家庭农场的劳动力平均只种植10~15亩,而经营式农场的劳动力则达到适度的20~30亩。

在江南,纺纱的报酬只相当于粮食种植的1/3到1/2,蚕桑则是以八、九倍的劳动投入来换取(相应于粮食种植的)三、四倍的报酬。

这就表明在当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