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16秋学期《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尔雅》在线作业.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923594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5.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开16秋学期《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尔雅》在线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南开16秋学期《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尔雅》在线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南开16秋学期《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尔雅》在线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南开16秋学期《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尔雅》在线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南开16秋学期《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尔雅》在线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开16秋学期《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尔雅》在线作业.docx

《南开16秋学期《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尔雅》在线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开16秋学期《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尔雅》在线作业.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开16秋学期《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尔雅》在线作业.docx

南开16秋学期《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尔雅》在线作业

17春南开16秋学期《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尔雅)》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35道试题,共70分。

1.下列选项中的话能够说明西方价值危机的是?

A.“如果我呼喊,天使的队列中有谁能够听见?

B.“我思故我在”

C.“上帝死了”

D.“人是万物的尺度”

正确答案:

2.下列选项不符合西方日神阿波罗精神的是?

A.理性

B.审慎

C.多情

D.节制

正确答案:

3.被喻为“希腊的圣经”的是下列哪部作品?

A.希腊神话

B.欧里庇得斯悲剧

C.索福克勒斯悲剧

D.荷马史诗

正确答案:

4.在尼采看来,希腊的阿波罗精神和狄奥尼索斯精神都具有什么性质?

A.反基督性

B.反宗教性

C.审美性

D.尚理性

正确答案:

5.受儒家浸润比较深的文学,一般不:

A.安于天伦之乐的情感

B.歌颂太平盛世的安宁

C.描绘心灵的激荡与冲突

D.悲叹离乱之世的民不聊生

正确答案:

6.在《基督教的本质》一书中批评黑格尔思辨哲学关于基督教的错误观点的是?

A.叔本华

B.尼采

C.费尔巴哈

D.马克思与恩格斯

正确答案:

7.不能概况中国文学特点的是:

A.客观描绘

B.和谐宁静

C.主观意会

D.粉饰太平

正确答案:

8.中西审美思维与科学思维的差异表现在哪里?

A.思考目的

B.思考的结果

C.概念

D.行为方式

正确答案:

9.西方诗歌中描绘的自然一般是:

A.峭崖荒谷

B.湖光山色

C.名溪疏柳

D.微风细雨

正确答案:

10.“知识就是力量”更符合以下哪个选项的学说?

A.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B.生命哲学

C.实用主义

D.理论科学

正确答案:

11.道家所追求的是什么的永生不灭?

A.灵魂

B.心

C.人体能量

D.肉体

正确答案:

12.西方文学中的人物具有哪种特征:

A.功成身退

B.英勇刚武

C.忍受屈辱

D.礼让辞退

正确答案:

13.孟子和孔子比起来,在伦理和心性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A.更为中庸

B.更为偏激

C.更为内向

D.更为外向

正确答案:

14.中国文化中“天”的概念不包含下面哪个意思?

A.自然

B.最高法则

C.天堂

D.道

正确答案:

15.梁漱溟认为世界文化有三大形态,其中不包括?

A.西方文化

B.印度文化

C.欧洲文化

D.中国文化

正确答案:

16.“他人即地狱”是谁的名言?

A.黑格尔

B.弗洛伊德

C.柏格森

D.萨特

正确答案:

17.被誉为德国的民族史诗的是下面哪部作品?

A.《伊利亚特》

B.《奥德修斯》

C.《尼伯龙根之歌》

D.《罗兰之歌》

正确答案:

18.既表现内在心灵的激荡,又表现向外探求冒险的开拓进取的是:

A.《浮士德》

B.《鲁滨逊漂流记》

C.《罪与罚》

D.《卡拉马托夫兄弟》

正确答案:

19.在古希腊,妇女与以下哪种人的地位相似?

A.儿童

B.丈夫

C.奴隶

D.农夫

正确答案:

20.以“威武不能屈”为大丈夫标准的是以下哪位?

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孟子

正确答案:

21.中国文化的理性是什么样的理性?

A.有感性的理性

B.无感性的理性

C.有教化作用的封建理性

D.有实用作用的伦理理性

正确答案:

22.被梁漱溟喻为“人类老年的文化”的是下列哪一种文化?

A.西方文化

B.印度文化

C.欧洲文化

D.中国文化

正确答案:

23.在尼采看来,世界上只有一个基督徒,他就是?

A.雅各布

B.约翰

C.马太

D.耶稣

正确答案:

24.哪一时期的文学在歌德看来“通体都是美的”?

A.当代文学

B.17世纪文学

C.古希腊

D.文艺复兴

正确答案:

25.老子的“中和”在于“变”,而“变”的核心由在于?

A.天地

B.法

C.自然

D.道

正确答案:

26.在西方文学发展过程中,古典主义文学中的理性与感性是什么关系?

A.理性内容被感性形式制约

B.理性形式被感性内容制约

C.理性内容突破了感性形式

D.理性形式突破了感性内容

正确答案:

27.孔子所认为的最高的文化形式是?

A.诗歌

B.舞蹈

C.书法

D.音乐

正确答案:

28.下列人物不属于孟子所说的“先王之治”的是?

A.尧

B.舜

C.周文王

D.周武王

正确答案:

29.哪一项是中国的性格特征:

A.进取性

B.攻击性

C.安宁性

D.冒险性

正确答案:

30.在儒教的概念中,下列哪个选项的内容处于核心和最高的地位?

A.仁

B.义

C.礼

D.信

正确答案:

31.中国浪漫主义诗歌与其学习对象对应错误的是:

A.郭沫若——惠特曼

B.徐志摩——英国浪漫主义

C.穆木超——歌德海涅

D.冯乃天——法国浪漫主义

正确答案:

32.尼采认为,人类没有了什么就会软弱?

A.有德行的君王统治

B.有雄才的君王统治

C.战争

D.对比

正确答案:

33.属于宏观比较方法的是?

A.对鲁迅翻译作品的研究

B.对《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中国流传的研究

C.19世纪中日比较文化研究

D.20世纪中国新诗与外国诗歌的关系研究

正确答案:

34.郭沫若的诗歌哪一首不是以太阳为意向:

A.《女神之再生》

B.《天上的街市》

C.《我们在赤吃光之中相见》

D.《太阳礼赞》

正确答案:

35.哪一首诗歌不是思乡思人的:

A.李白的《静夜思》

B.闻一多的《太阳吟》

C.艾青的《太阳》

D.苏轼的《明月几时有》

正确答案:

16秋学期《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尔雅)》在线作业

二、判断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

1.佛教在中国传播时内部发生了变化,逐渐成为儒教的辅助。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金瓶梅》属于我们常说的“四大奇书”。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3.在孔子的时间观中,文学色彩要大于精准的行为要求。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4.张载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他对士大夫精神的理想判断。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5.朱光潜在比较中西诗歌时认为,西方诗歌的自然意象多倾向于澎湃的大海,而中国诗歌的自然意象多倾向于和风细雨。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6.中国的新诗与旧诗从实质上来看是同一种文体,不过是借用了西方的概念来讲述中国诗歌,所以产生了“中国新诗”的概念。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7.中国人对死亡有所禁忌,更讲究“生生不息”。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8.可以说,儒家价值体系是具有准宗教意味的。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9.具有弹性、流动性是月亮文化的一种特征。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0.儒家是从家教而往外推演的。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1.概括来说,西方艺术比较重视形似。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2.钱钟书认为,中国诗人为赋新词强说愁,做不出好诗。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3.存在主义哲学家克尔凯郭尔认为人类的文化生活方式最低级的一种是伦理的。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4.“小不忍则乱大谋”是中国英雄的一种“美德”。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5.以拜伦为例,西方反基督教的文学作品也有着相对的宗教性。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6秋学期《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尔雅)》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35道试题,共70分。

1.下列选项不符合西方日神阿波罗精神的是?

A.理性

B.审慎

C.多情

D.节制

正确答案:

2.“发乎情,止乎礼”出自于哪本中国经典著作?

A.《论语》

B.《孟子》

C.《大学》

D.《中庸》

正确答案:

3.从孔子与他的学生的对话来看,孔子最推崇下列哪种文化?

A.禹文化

B.周文化

C.夏文化

D.商文化

正确答案:

4.孟子和孔子比起来,在伦理和心性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A.更为中庸

B.更为偏激

C.更为内向

D.更为外向

正确答案:

5.西方诗歌中描绘的自然一般是:

A.峭崖荒谷

B.湖光山色

C.名溪疏柳

D.微风细雨

正确答案:

6.中国文化中“天”的概念不包含下面哪个意思?

A.自然

B.最高法则

C.天堂

D.道

正确答案:

7.鲁迅在他的杂文里反对孩子的哪种状态?

A.少年喜静

B.少年天才

C.少年过动

D.少年老成

正确答案:

8.生命理学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是什么?

A.精和气

B.神和气

C.道和气

D.理和气

正确答案:

9.传统认为,对中华民族文化性格塑造起重大作用的不包括: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墨子

正确答案:

10.中国文化的根本是:

A.宗教和审美

B.伦理和宗教

C.伦理和审美

D.理性和伦理

正确答案:

11.《安娜·卡列琳娜》是俄罗斯小说的一个代表作品,它的作者是?

A.普希金

B.莱蒙托夫

C.托尔斯泰

D.陀思妥耶夫斯基

正确答案:

12.“一切好诗都是诗人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这句话是哪位诗人的名言?

A.歌德

B.惠特曼

C.彭骚

D.华兹华斯

正确答案:

13.孔子《论语》中要求“克己复礼”,其中“复礼”是指要复归到哪种文化中?

A.夏文化

B.商文化

C.周文化

D.大禹文化

正确答案:

14.在西方,提出“哲学就是哲学史”的人是谁?

A.亚里士多德

B.康德

C.黑格尔

D.尼采

正确答案:

15.下列选项中的话能够说明西方价值危机的是?

A.“如果我呼喊,天使的队列中有谁能够听见?

B.“我思故我在”

C.“上帝死了”

D.“人是万物的尺度”

正确答案:

16.儒家不推崇灵魂,但使用了什么概念来诉说人的精华?

A.理

B.命

C.法

D.心

正确答案:

17.中国古代诗人用“宫怨、春怨”写自己的遭遇和生平情怀,可以视为从谁开始的?

A.庄子

B.淮南子

C.荀子

D.屈原

正确答案:

18.从宗教的产生上看,宗教产生最大的目标和功能是?

A.教化民众

B.统一法权

C.创造人文精神

D.超越生死

正确答案:

19.哪一时期的文学在歌德看来“通体都是美的”?

A.当代文学

B.17世纪文学

C.古希腊

D.文艺复兴

正确答案:

20.不是儒家追求的境界是:

A.向外探求

B.伦理的宁静

C.无不平

D.无烦恼

正确答案:

21.中国小说在叙事时为表现英雄人物的品德,往往用具有什么样的笔法?

A.攻击性

B.浮夸性

C.礼让辞退

D.当仁不让

正确答案:

22.基督教的时间是有一个终点和目标的,这个终点和目标是?

A.大洪水

B.天火焚城

C.天国与地狱

D.理想国

正确答案:

23.以“威武不能屈”为大丈夫标准的是以下哪位?

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孟子

正确答案:

24.在古希腊,妇女与以下哪种人的地位相似?

A.儿童

B.丈夫

C.奴隶

D.农夫

正确答案:

25.哪一项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

A.局部

B.直觉

C.推理

D.阳性

正确答案:

26.奠定了基督教存在主义思想体系的是以下哪个人物?

A.费尔巴哈

B.萨特

C.汉娜·阿伦特

D.克尔凯郭尔

正确答案:

27.下列符合对中国文学批评的概观的是?

A.求真务实

B.追求思想而不追求情感

C.是一种印象感悟式的批评

D.是一种逐条分析的细致勾勒

正确答案:

28.在尼采看来,希腊的阿波罗精神和狄奥尼索斯精神都具有什么性质?

A.反基督性

B.反宗教性

C.审美性

D.尚理性

正确答案:

29.意大利著名美学家维科在《新科学》一书中认为,人类的儿童是天生的什么?

A.数学家

B.创造家

C.诗人

D.音乐家

正确答案:

30.下列选项最接近西方的“辩证法”的最终目的是?

A.将事物有机整合

B.将事物分解为体系

C.区分事物的性质

D.综合事物的性质

正确答案:

31.在柏拉图看来,谁是城邦中最高贵的人?

A.手工业者

B.艺术创造者

C.哲人

D.智者

正确答案:

32.中国文化面对侵略时经常采取的态度是?

A.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B.退一步海阔天空

C.以柔克刚

D.求同存异

正确答案:

33.西方文学批评主流的一大源头是?

A.柏拉图《斐多篇》

B.亚里士多德《诗学》

C.布瓦洛《诗的艺术》

D.哈罗德·布鲁姆《读诗的艺术》

正确答案:

34.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文学理论专著是?

A.《易经》

B.《乐经》

C.《沧浪诗话》

D.《文心雕龙》

正确答案:

35.我们通常所说的“三教”不包括以下哪个?

A.儒教

B.佛教

C.道教

D.基督教

正确答案:

16秋学期《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尔雅)》在线作业

二、判断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

1.伦理性可以被视为中国文化的根本。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需要注意的是,孔教和儒教这两种说法是将儒家学说分为不同的思想体系。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3.在艺术表现领域涉及到再现问题,很多情况下与科学是相交叉的。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4.钱钟书认为,中国诗人为赋新词强说愁,做不出好诗。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5.拜伦曾经认为雪莱是一个无神论者。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6.《金瓶梅》属于我们常说的“四大奇书”。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7.对于孔子而言,他对伦理大厦的建设要高于对理性法制大厦的建设。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8.中医中“气”的概念也蕴含着伦理学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9.鲁迅的《奔月》是把中国文化的故事演变成一出揭露现实功利的悲剧。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0.佛教在中国传播时内部发生了变化,逐渐成为儒教的辅助。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1.亚里士多德肯定柏拉图的模仿论,否定柏拉图的理念说。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2.中国文字中的“六书”是以形声为基础的。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3.中国的新诗与旧诗从实质上来看是同一种文体,不过是借用了西方的概念来讲述中国诗歌,所以产生了“中国新诗”的概念。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4.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中国都不存在宗教。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5.以拜伦为例,西方反基督教的文学作品也有着相对的宗教性。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6秋学期《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尔雅)》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35道试题,共70分。

1.中国古代诗人用“宫怨、春怨”写自己的遭遇和生平情怀,可以视为从谁开始的?

A.庄子

B.淮南子

C.荀子

D.屈原

正确答案:

2.哪一项不是常用的历法:

A.阴历

B.阳历

C.阴阳历

D.阳阴历

正确答案:

3.曾影响中国新文化发展的《天演论》是谁翻译的?

A.李大钊

B.胡适

C.林纾

D.严复

正确答案:

4.西方文学批评主流的一大源头是?

A.柏拉图《斐多篇》

B.亚里士多德《诗学》

C.布瓦洛《诗的艺术》

D.哈罗德·布鲁姆《读诗的艺术》

正确答案:

5.与西方相比,中国文化在哪一时期就表现出马克思所谓的“成熟的文化”?

A.先秦

B.唐宋

C.明

D.清

正确答案:

6.下列作家属于中国当代文学史中所定义的“寻根文学”的是?

A.鲁迅

B.徐志摩

C.阿城

D.高行健

正确答案:

7.不能概况中国文学特点的是:

A.客观描绘

B.和谐宁静

C.主观意会

D.粉饰太平

正确答案:

8.下列人物不属于孟子所说的“先王之治”的是?

A.尧

B.舜

C.周文王

D.周武王

正确答案:

9.在尼采看来,世界上只有一个基督徒,他就是?

A.雅各布

B.约翰

C.马太

D.耶稣

正确答案:

10.“知识就是力量”更符合以下哪个选项的学说?

A.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B.生命哲学

C.实用主义

D.理论科学

正确答案:

11.道家所追求的是什么的永生不灭?

A.灵魂

B.心

C.人体能量

D.肉体

正确答案:

12.首先提出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是谁?

A.费尔巴哈

B.马克思·韦伯

C.卡尔·马克思

D.恩格斯

正确答案:

13.以下谁的学说在秦汉后就失传了,但仍对中国文化有一定影响?

A.孔子

B.老子

C.淮南子

D.墨子

正确答案:

14.西方阿波罗文化所代表的文化性格是什么?

A.凶残好战

B.自我欣赏

C.崇尚理性

D.崇尚浪漫爱情

正确答案:

15.在西方,从哪一时期开始,丑怪的东西也开始进入艺术审美的视野之中?

A.文艺复兴

B.16世纪田园文学

C.17世纪骑士小说

D.浪漫主义文学

正确答案:

16.“一切好诗都是诗人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这句话是哪位诗人的名言?

A.歌德

B.惠特曼

C.彭骚

D.华兹华斯

正确答案:

17.下列西方哲学家中曾经提出西方应该学习中国“生而有为,为而不持”的是哪位?

A.康德

B.黑格尔

C.罗素

D.汉娜·阿伦特

正确答案:

18.儒家不推崇灵魂,但使用了什么概念来诉说人的精华?

A.理

B.命

C.法

D.心

正确答案:

19.根据汤因比之前的观点,中国的国教是?

A.儒教

B.道教

C.佛教

D.三教合并

正确答案:

20.中国人对生命连续性的注重体现在下列哪个俗语里?

A.玉不琢不成器

B.子不教,父之过

C.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正确答案:

21.梁漱溟认为世界文化有三大形态,其中不包括?

A.西方文化

B.印度文化

C.欧洲文化

D.中国文化

正确答案:

22.冷战结束后,大声提出“历史终结了”的是哪位学者?

A.海德格尔

B.德里达

C.福山

D.海登·怀特

正确答案:

23.中国文化循环的思维方式与哪种文明有关?

A.内陆文明

B.海洋文明

C.农业文明

D.工业文明

正确答案:

24.在但丁的《神曲》中,希腊的先贤哲学家在哪里存在?

A.天堂

B.天门

C.地狱

D.炼狱

正确答案:

25.爱尔兰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两幕悲喜剧被称为戏剧史上真正的革新,这部剧叫作?

A.《犀牛》

B.《动物园的故事》

C.《等待戈多》

D.《秃头歌女》

正确答案:

26.鲁迅先生认为中国旧时期的王道与什么是紧紧相连的?

A.运道

B.官道

C.仙道

D.霸道

正确答案:

27.被伯奈特称为“我们的牧人”的是?

A.教皇

B.大主教

C.圣人

D.上帝

正确答案:

28.基督教的时间是有一个终点和目标的,这个终点和目标是?

A.大洪水

B.天火焚城

C.天国与地狱

D.理想国

正确答案:

29.“他人即地狱”是谁的名言?

A.黑格尔

B.弗洛伊德

C.柏格森

D.萨特

正确答案:

30.“发乎情,止乎礼”出自于哪本中国经典著作?

A.《论语》

B.《孟子》

C.《大学》

D.《中庸》

正确答案:

31.在古希腊,妇女与以下哪种人的地位相似?

A.儿童

B.丈夫

C.奴隶

D.农夫

正确答案:

32.在儒家构建出中国大家庭的伦理体系后,家庭内部的个人实践又受谁影响最大?

A.孟子

B.荀子

C.老子

D.庄子

正确答案:

33.哪一种形式不被中国古代诗人用来写他们与那些怨郁的的女子具有同样的遭遇与情怀:

A.宫怨

B.闺怨

C.春怨

D.秋怨

正确答案:

34.属于宏观比较方法的是?

A.对鲁迅翻译作品的研究

B.对《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中国流传的研究

C.19世纪中日比较文化研究

D.20世纪中国新诗与外国诗歌的关系研究

正确答案:

35.孔子所认为的最高的文化形式是?

A.诗歌

B.舞蹈

C.书法

D.音乐

正确答案:

16秋学期《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尔雅)》在线作业

二、判断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

1.可以说,在中国古典文化中,往往依靠悟性来营造概念。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武则天在上位后排斥道教,推崇佛教。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3.在孔子的时间观中,文学色彩要大于精准的行为要求。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4.中国人对死亡有所禁忌,更讲究“生生不息”。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5.中国文化是以伦理为根本的文化,而其伦理是一种阴阳关系。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6.中国的古代文化从根本上就不具备宗教性,这点与西方文化差别很大。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7.中国文字中的“六书”是以形声为基础的。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8.从四书五经的文化倾向上来看,中国的月亮文化也非常讲究功利和权力。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9.需要注意的是,孔教和儒教这两种说法是将儒家学说分为不同的思想体系。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0.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推崇战士。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1.在艺术表现领域涉及到再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