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学校校内课后服务5+2模式工作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19501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学校校内课后服务5+2模式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小学学校校内课后服务5+2模式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小学学校校内课后服务5+2模式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小学学校校内课后服务5+2模式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小学学校校内课后服务5+2模式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学校校内课后服务5+2模式工作实施方案.docx

《中小学学校校内课后服务5+2模式工作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学校校内课后服务5+2模式工作实施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学学校校内课后服务5+2模式工作实施方案.docx

中小学学校校内课后服务5+2模式工作实施方案

中小学学校开展校内课后服务“5+2”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为群众办实事,积极回应当前广大家长对课后服务的迫切需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省市工作安排及我校实际,积极开展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家长需求,提供丰富多样的校内课后服务。

我校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满足新时代广大家长对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的迫切需求,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开展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

二、工作目标

1、切实为学生提供相关服务,满足家长的实际需求,缓解部分家长接送和照看学生的困难。

2、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关心爱护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实施原则

本次课后在校托管服务遵循“家长自愿、校内实施、成本分担、有效监管”的原则。

1、学生是否参加托管,由学生家长自愿选择。

主动告知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措施及收费标准,在自愿的前提下,由家长向学校和家长委员会提出书面委托申请,并报名登记。

2、托管服务安排在校园内进行。

学校无偿提供校园内教室、运动场地、功能室等场所及其它后勤安全保障。

3、我校公开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措施、费用标准等事项,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

校内课后服务坚持公益普惠原则,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以政府和学校支持、家长合理分担运行成本的做法,不以营利为目的。

四、组织实施

(一)服务对象

为刚性需求的学生家庭提供基本的课后服务,优先保障双职工家庭子女、残疾儿童、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等亟需服务群体。

(二)服务时间

一般为周一至周五(寒暑假和法定节假日除外)中午饭后至下午上学前、下午放学后至18∶00前两个时段。

具体服务时间由各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校服务时间。

(三)服务内容

学校要立足本校实际,围绕帮助学生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开拓视野、增强实践,提供丰富多彩的校内课后服务,主要是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参与各种兴趣小组或音体美劳活动,观看适宜儿童的影片等。

要充分利用校内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体育和艺术教育场馆等资源场所开展相关活动。

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加强帮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予指导。

防止将校内课后服务变为集体教学或集体补课。

(四)服务方式

有校内课后服务需求的学生家长依照学校相关规定自愿提出申请,经学校审核后统筹安排、统一组织。

学校要充分利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开展校内课后服务工作,也可动员社区、志愿者团体等公益组织力量,到校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具体活动安排由学校负责。

校内课后服务原则上以一学期为相对固定期。

(五)服务人员

以学校在职教职工为主,鼓励教职工发挥爱好特长、跨学科指导学生。

同时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并广泛动员学生家长、社区志愿者、五老志愿者、高校优秀学生、退休教师、文体工作者、民间艺人、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社会各界热心人士,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提升校内课后服务能力。

学校对参与课后服务人员的品德、健康等要严格把关。

(六)课后服务补助费用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核定开展校内课后服务学校绩效工资总量时,要综合考虑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因素,按照不高于当地绩效工资指导线的1、1倍核定学校绩效工资总量,增加部分用于课后服务学校教职工的补助。

具体发放办法和标准由学校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结合实际自定。

五、工作保障

(一)组织保障

1、成立领导小组

课后看护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分管德育副校长为副组长,组员由学校行政班子成员,年级组长组成。

负责制定学校《进一步加强课后服务工作方案》,进行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统筹、安排与管理。

2、成立家校联动小组

家校联动小组组长由分管德育副校长担任,组员由德育教导、年级组长、班主任组成。

负责学生需求排摸,做好学校“课后服务”的相关申请、审核,与家长的沟通、联络等工作。

严禁以任何方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加或不参加,杜绝拒不承认家长真实需求、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课后服务现象。

定期通过学生、家长座谈会等方式收集学生、家长对课后服务的意见建议,不断提高服务效果。

(二)经费保障

1、将延长看护工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管理范畴。

通过绩效工资分配保障参与课后服务的在职教职工的劳务所得,并将服务态度、工作量纳入教职工绩效考核管理工作之中,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2、看护工作所需的设备、维修、服务等费用由学校经费支出,不向参加的学生及其家长收取任何费用。

(三)安全保障

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强化安全检查和门卫登记等管理制度。

2、落实看护学生考勤、监管、交接班制度,延长看护期间,家长不随便进校。

3、切实消除场地、设施、消防、饮水卫生、传染病疫情、安全保卫等方面的安全隐患。

流行病传染高峰期、空气污染、突发事件,出于学生安全考虑,学校及时调整活动安排并告知家长。

4、看护人员对看护期间的安全负有第一责任,看护期间做到三个“关注”:

学生有否无故缺席,学生参加看护期间有否身体不适,六点后家长有否准时接走学生。

5、学校管理人员加强巡视,关注看护情况,关注看护结束校园内有否滞留学生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在第一时间与相关人员联系。

学校课后校内托管服务实施方案(完整版)

进一步满足新时代广大家长对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的迫切需求,积极探索利用学校资源有效解决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的有效途径,切实消除家长的后顾之忧,避免监管盲区,减少意外事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指导思想

以办人民群众满意教育为根本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竭诚为家长服务、为学生服务,认真解决学生放学后无人照管的难题,填补学校课外教育空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推进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实施原则

本次课后在校托管服务遵循“家长自愿、校内实施、成本分担、有效监管”的原则。

1、学生是否参加托管,由学生家长自愿选择。

主动告知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措施及收费标准,在自愿的前提下,由家长向学校和家长委员会提出书面委托申请,并报名登记。

2、托管服务安排在校园内进行。

学校无偿提供校园内教室、运动场地、功能室等场所及其它后勤安全保障。

3、我校公开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措施、费用标准等事项,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

校内课后服务坚持公益普惠原则,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以政府和学校支持、家长合理分担运行成本的做法,不以营利为目的。

三、工作机构

为确保放学后托管服务工作能够扎实有效开展,成立放学后托管服务工作。

1、领导小组

组长:

XXX副组长:

XXX

成员:

XXXXXXXXX各年段长

2、工作小组

组长:

XXX副组长:

XXX成员:

XXXXXXXXX成员:

各班主任各任课教师

3、监督小组

组长:

XXX

副组长:

XXX成员:

XXXXXXXXX

四、服务对象

家长接送困难、在家无人照料的学生。

优先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留守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等群体。

五、服务主体。

以学校教师值日看管为主,必要时聘请经教育主管部门审批的校外培训机构到校开展特色培训活动。

六、服务肘间。

下午放学后开始,服务时间按2课时计算。

夏令时段(每年6月1日至9月30日),课后服务到18:

15结束,非夏令时段,课后服务到17:

45结束。

七、服务内容。

课后托管活动形式及内容由学校会同家长委员会协商确定。

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学校在托管时间主要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观看适宜青少年的影片等课外活动。

不得将校内课后服务作为学校教学的延伸,进行集体教学或“补课”。

1、托管服务。

以学校教师为主,组织开展学生自主阅读、完成作业等服务,每周安排4天。

2、特色服务。

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实际,鼓励校外公益机构或由学校组织经同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批的校外培训机构到校内开展体育、美育、科技等培训活动,每周安排1_

4次。

八、服务流程。

调查摸底-家长申请-学校审核-合理安排志愿教师-重新组班一组织实施一家长接送。

1、调查摸底。

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等渠道向家长宣传上级有关放学后托管服务工作通知的精神。

通过冋卷调杳,对家长下班晚、无法及肘接学生放学的学生情况进行摸底,做好统计。

2、家长申请。

家长和学生有意愿参加托管服务的,要由家长书面向学校申请,学校向有需求的家长和学生发放《托管服务申请书》,并确定参加特色服务的培训项目。

3、学校审核。

根据家长的申请进行审核,认为属实后与家长签订《托管服务安全责任书》,明确看护的时间、形式、管理要求,双方权利和义务等。

对具备条件按肘离校的,要在规定时间放学。

4、合理安排志愿教师。

根据家长申请情况,结合学校设立的放学后托管服务特色课堂,合理安排每日志愿教师的人数以及不同学科的教师,提高放学后托管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5、重新组班。

将不同班级的参加托管服务的学生数重新组班,按每班45人编排“托管服务班”;根据兴趣爱好组成规模不超过30人的“特色服务班”,并分别建立班级花名册,制定班级负责人。

6、组织实施。

每周4天安排课后托管服务,主要安排学生做

作业、自主阅读、观看适宜青少年的影片等,不将校内课后服务作为学校教学的延伸,进行集体教学或“补课”。

7、活动接送。

各班要统一集队将学生统一送出校门。

九、保障措施

1、落实贲任充分利用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积极作为,创新思路,制定学校课后托管方案,建立健全课后校内服务各项规章制度。

充分征求家长意见,主动向家长告知准入条件、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措施等,并在学校公示栏和微信平台上公布。

2、强化监管课后校内托管服务将做到不上课、不集中辅导、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学校将做好托管过程的监管和管理工作,建立服务评价机制,每日做好巡查记录,定期进行评价。

将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切实提高校内课后托管服务水平,鼓励家长委员会积极参与课后校内托管服务有关工作的监督。

3、保障安全学校将功实完善学校托管服务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托管服务人员责任;加强对师生、工作人员安全卫生意识教育;强化活动场所安全检查和门卫登记管理制度,制定并落实严格的考勤、监管、交接班制度和应急预案措施。

切实做到托管服务有人监管,活动有安全措施,进出有统一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