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业15规划.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19314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0.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工业15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食品工业15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食品工业15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食品工业15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食品工业15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食品工业15规划.docx

《食品工业15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工业15规划.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食品工业15规划.docx

食品工业15规划

 

食品工业

“十一五”发展纲要

 

目录

一、前言3

二、“十五”时期食品工业的成就3

三、食品工业存在的问题7

四、“十一五”时期食品工业的发展环境分析10

五、“十一五”时期食品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13

六、“十一五”时期食品工业发展的重点行业及区域布局17

七、“十一五”时期食品工业发展的重点任务26

八、“十一五”时期食品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30

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

一、前言

食品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生命工业,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食品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特别是“十五”时期,食品工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对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推动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就业、带动农民增收等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食品工业要把握好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为指导,结合食品工业自身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科学制定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导向性的《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全面提升食品工业的发展水平,对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稳定和发展农业生产,扩大就业,调整经济结构,配合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提高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十五”时期食品工业的成就

“十五”时期,我国食品工业依托巨大的市场需求,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变化,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行业发展总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提前实现“十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

(一)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十五”时期,在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的双驱动下,我国食品工业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

2005年,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食品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0344.8亿元,比2000年增长97.2%,年均增长19.4%;工业增加值6300.0亿元,比2000年增长87.8%,年均增长17.6%;销售收入19900.0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101.3%,年均增长20.3%;利税总额3365亿元,比2000年增长91.9%,年均增长11.4%。

其中,粮油加工、肉类加工、乳制品加工等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和利润年均增长率均超过20%。

(二)主要食品产量大幅度增加,产品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2005年,我国食品工业主要产品的产量分别达到:

小麦粉3922万吨、食用植物油1612万吨、肉类总产量7743万吨(其中肉类制品850万吨)、乳制品1146万吨、啤酒3062万吨、软饮料3380万吨,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42.2%、92.6%、26.4%、530%、37.2%和126.7%。

专栏12000年和2005年食品工业主要产品的产量(万吨)

产品

2000年

2005年

五年累计增长(%)

年均增长率(%)

小麦粉

2759

3922

42.2

7.3

食用植物油

837

1612

92.6

14.0

肉类总产量

其中:

肉类制品

6125

407

7743

850

26.4

108.8

4.8

15.9

乳制品

其中:

液体乳

208

125

1310

1146

5.3倍

8.2倍

44.5

55.8

方便主食品

250

458

83.2

12.9

罐头

178

360

102.2

15.1

软饮料

1491

3380

126.7

17.8

啤酒

2231

3062

37.2

6.5

成品糖

700

904

29.1

5.2

食品工业的产品结构趋于优化,有效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需求。

“十五”期末,我国粮食加工业中特等米和标一米占大米总产量的92%以上,比2000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特制二等以上精制小麦粉占面粉总产量的75%,比2000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全精炼食用植物油占食用植物油总量的比重由2000年的30%提高到60%以上;精深加工肉制品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上升到11%,比2000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液体乳产量占乳制品的产量由2000年的60%提高到91%以上;软饮料制造业打破过去一直以碳酸饮料为主的局面,形成了包装饮用水、碳酸饮料、果蔬饮料、茶饮料等多元化发展的态势。

(三)产品质量明显改善,食品安全水平稳步提高

“十五”时期,随着国家卫生部制定的《食品安全行动计划》、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实施方案》和《食品企业HACCP实施指南》等规章,以及一系列以食品安全标准为重点的食品标准的颁布实施,食品企业的主体资格和生产经营行为得到有效规范,生产条件和经营环境更加符合食品安全和卫生要求,产品质量稳中有升,各类产品抽检合格率均呈上升趋势,食品安全水平不断提高。

如肉类行业100强企业中通过ISO9000认证的企业达到77家,通过HACCP认证的企业有61家。

(四)企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生产集中度逐步提高

“十五”时期,我国食品工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一批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骨干食品企业发展壮大,成长起一批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名优产品的市场份额明显提高。

2005年,食品工业百强企业完成销售收入4987.9亿元,占全行业的25.6%;总资产4586.3亿元,占全国食品工业的28.9%;实现利税总额1920.0亿元,占全国食品行业的57.1%。

部分食品行业的生产集中度达到较高水平,其中:

乳制品行业十强企业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54.7%,饮料行业十强企业产量占全行业的39.5%,制糖行业十强企业产量占全行业的43.6%,啤酒行业3大企业集团的产量合计占全行业的31.6%。

(五)企业所有制结构呈多元发展态势,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发展迅速

“十五”期间,我国食品工业利用外资发展迅速。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食品工业50强中,已有30多家在我国开办合资和独资企业。

同时,一批民营食品企业迅速成长,在食品工业中已具有重要地位。

2005年,规模以上国有食品企业2039个,实现销售收入3086.7亿元,占15.5%;集体企业1001个,实现销售收入753.4亿元,占3.8%;“三资”企业3910个,实现销售收入5367.5亿元,占27.0%;民营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股份制企业和私营企业)16497个,实现销售收入9664.5亿元,占53.7%,居于主导地位。

与2000年相比,国有企业比重降低了近23个百分点,“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分别提高了4个百分点和17个百分点。

(六)食品工业区域布局渐趋合理,企业集群式发展的格局逐渐形成

“十五”时期,围绕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甘蔗、果蔬、牛羊肉、奶、水产品等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食品消费市场,初步形成了一批食品生产企业密集区和多个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带,呈现出集群式发展的特色和较为合理的区域布局,如黄淮海地区优质专用小麦加工产业带,东北及内蒙古东部玉米、大豆加工产业带,长江流域优质油菜加工产业带,华东、中南、西南、华北及东北地区猪牛羊禽肉加工产业带,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乳制品加工产业带,广西、云南糖料加工产业带,东南沿海、黄渤海出口水产品加工带等。

(七)食品科学技术较快发展,加工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十五”时期,国家组织实施了一批以食品加工为主的农产品深加工重大科技专项攻关,重点对稻米、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苹果、肉制品、奶制品等的重大关键技术与加工设备进行研发,攻克了膜分离、物性修饰、无菌冷灌装、浓缩、冷加工等加工关键技术难题,开发了冷却肉、大豆分离蛋白、浓缩苹果汁、玉米变性淀粉等市场潜力大的新产品,研制出一批包括48000瓶/小时的啤酒灌装生产线、36000瓶/小时不含气饮料塑料灌装生产线、180000包/班的方便面生产线、4200袋/小时的牛奶无菌包装生产线、工业机器人、高速6色凹印机、双瓶吹瓶机、多层共挤设备、冷冻干燥设备及纸浆模塑机械等技术含量高的食品加工装备,缩短了我国食品加工技术和装备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部分领域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个别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八)食品工业带动能力进一步显现,解决“三农”问题的作用不断增强

“十五”时期,食品工业在扩大农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上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带动能力进一步加强。

国家通过实施“农产品深加工食品工业专项工程”,对粮油加工、肉类加工、乳制品加工、果蔬加工以及特色资源加工等五大行业的农产品加工项目给予了重点支持。

到2005年底,已建成投产143个项目,年加工转化农产品约900万吨,直接提供就业岗位17万个,带动农户650万多户,户均增收2000元左右。

三、食品工业存在的问题

“十五”期间,我国食品工业虽然成效显著,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一)食品工业转化增值能力较低,整体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

我国食物资源丰富,粮食、油料、蔬菜、水果、肉类和水产品等农产品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是以这些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加工、转化增值程度偏低。

在加工量方面,目前我国加工食品占消费食品的比重仅为30%,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

其中,我国经过商品化处理的蔬菜仅占30%,而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占90%以上;我国柑橘加工量仅为10%左右,而美国、巴西达到70%以上;我国肉类工厂化屠宰率仅占上市成交量的25%左右,肉制品产量占肉类总产量只有11%,而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全部实现工厂化屠宰,肉制品占肉类产量的比重达到50%。

在产值方面,2005年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值仅为0.5:

1,而发达国家约为2.0~3.7:

1。

(二)高附加值产品比例偏低,品种结构不够合理

目前,我国食品工业仍以初加工产品居多,精深加工产品较少。

例如,玉米加工产品主要以生产普通淀粉、酒精、白酒和饲料为主,新开发的综合利用产品不多,多元醇、变性淀粉等深加工产品少,市场需求看好的乳酸、聚乳酸产品还处于开发阶段。

大豆加工基本上以油脂和饼粕等初级加工产品为主,高附加值的卵磷脂、异黄酮等深加工品少。

肉产品结构“四多四少”的现状依然存在,即:

白条肉、冷冻肉多,分割肉、冷却肉、小包装肉品种少;生肉制品多,熟肉制品少;高温制品多,低温制品少;粗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

(三)企业规模偏小,组织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目前,我国稻谷加工达到日生产能力400吨及以上合理规模的企业不足1%;大部分油菜籽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不足10万吨;甘蔗糖厂的平均日榨能力仅为2500吨;规模以上软饮料企业的年均产量只有3万吨,10万吨以上的企业仅25家;罐头加工企业的平均规模仅为1000吨左右。

企业规模小,严重制约了食品行业生产集中度的提高。

如我国猪肉加工4强企业的加工能力占规模以上企业加工能力不足10%,而美国猪肉加工4强企业占全国加工能力的50%以上,荷兰猪肉加工3强企业的加工能力占全国的74%,丹麦最大猪肉加工企业的加工能力高达全国的80%;在饮料制造方面,美国10大饮料公司占全美饮料总产量的96.9%,远高于我国39.5%的水平。

(四)食品工业布局尚不尽合理,区域优势没有充分发挥

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

我国食品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发达地区的格局20年来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在产品销售收入方面,目前东、中、西三大区域食品工业的比重约为3.2:

1.3:

1;在产品深加工方面,东部地区的食品工业与农业的总产值之比为1.05:

1,中部地区为0.50:

1,西部地区为0.40:

1。

中西部地区由于食品工业发展滞后,丰富的原料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

二是食品工业布局与农业生产布局衔接不够紧密。

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脱节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农业生产与食品加工互为促进的机制尚未建立起来,造成原料供应与食品工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增加了农产品长途运输的成本和物流过程的损失,导致资源浪费。

如我国虽然有300多个小麦品种,但适合加工优质面包和饼干的专用品种缺乏,每年不得不从国外进口1000多万吨加工专用小麦,另外加工啤酒的大麦大量依靠进口。

我国95%的柑橘为鲜食品种,适合加工的仅占5%,其中80%仅适合加工成橘瓣罐头,适合加工橙汁的品种很少。

(五)食品工业关键技术与装备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

我国食品工业整体技术和装备水平比发达国家落后20年左右。

食品加工装备制造业产品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较低,能耗高,成套性差;整体研发能力不高,关键技术自主创新率低;一些关键领域对外技术依赖度高,不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主要依赖进口,部分重大产业核心技术与装备基本依赖进口;定向分离与物性修饰、非热杀菌、多级浓缩干燥等食品工业技术,以及连续冻干设备、超低温单体冷冻设备等一批共性关键重大技术与大型成套装备亟待突破。

(六)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仍然较低,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我国的食品安全水平与消费者的期望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社会公众对食品卫生仍缺乏安全感,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一是食品标准制定方法和体系不能适应食品安全控制的要求,存在标准体系结构、层次不够合理,个别标准之间存在交叉重复,食品安全标准短缺,标准技术水平偏低,标准实施力度不够等一系列的问题。

二是食品企业违法生产食品现象不容忽视。

少数不法分子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

另外,加工设备落后、卫生保证能力差的手工及家庭加工方式在食品生产加工领域中占较大比例。

三是新材料和新工艺不断出现,直接应用于食品及间接与食品接触的化学物质日益增多,带来新的食品安全隐患。

四是从农田到餐桌食物链污染情况时有发生,其中源头污染(种植、养殖过程)和环境污染给食品卫生带来较大影响。

四、“十一五”时期食品工业的发展环境分析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经济结束WTO过渡期,加快融入国际经济的关键时期。

与“十五”期间所处的国内外环境有所不同,在这个时期,食品工业发展既要符合国家总体规划,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也要适应全球化过程中更为严峻的国际竞争环境,不断提高竞争力,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

新的形势和任务,将对我国食品工业产生重要影响。

(一)食品工业的发展机遇

1、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给食品工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需求空间。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预期目标,“十一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5%,城市化率提高到47%,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6亿人。

根据有关预测,同期我国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预计将由2004年的37.7%下降到2010年的35%,平均生活水平处于富裕型阶段;农村将由2004年的47.2%下降到2010年的41.6%,平均生活水平从小康型向富裕型阶段转变。

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将对食品消费总量和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即:

虽然代表食品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将下降,但仍位于居民消费支出比重之首,食品消费总量仍将不断增加,商品性消费日益取代自给型消费,工业化食品比重逐步增长,为食品工业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

2、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加快,为食品工业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原料。

“十一五”时期,我国将继续按照农业部颁布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的方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强专用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促进农业由生产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加工导向型转变,推动农产品生产专业化、优质化和区域化,为食品工业发展提供优质、专用的加工原料。

3、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发展战略,为食品工业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

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主产区,农村人口比重大,拥有丰富的食物资源,发展食品工业不仅潜力巨大,而且也具备了快速发展的基础。

“十一五”时期,在上述重大发展战略的共同推动下,这些地区食品工业发展的硬件、软件环境将不断改善,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和农业资源优势,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食品工业基地。

4、国家重视发展循环经济,为食品工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食品工业主要利用可再生资源为原料,其生产消费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可以再利用或者还田,具有循环经济的特征。

在国家大力倡导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下,食品工业的发展将更加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所面临的宏观环境将越来越好。

目前,一些省区市已经把加快发展食品工业,作为提高区域竞争力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5、全球经济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为我国食品工业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开拓市场创造了条件。

“十一五”时期,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国内食品工业对外开放程度将进一步加大。

这有利于我国食品工业更好地引进国际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合理利用国外食物资源保障原料供给,进一步拓展食品工业的国际市场。

(二)食品工业面临的挑战

1、环保要求高,资源消耗量大,食品工业发展成本增加。

一方面,我国食品工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远没有达到合理的经济规模,一部分企业难以支付污染治理的成本。

另一方面,食品工业部分行业的能耗和水资源消耗比较大,不利于资源节约利用。

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未来食品工业发展面临着加强环保治污和减少资源消耗的双重压力和约束,提高了食品企业的行业准入门槛。

2、食品工业发展受制于融资难问题。

食品工业原料收购季节性强、资金用量大、需求集中,而食品加工企业大多利润率不高,靠自我积累发展的能力不足。

目前的融资环境不利于食品生产企业获得金融支持。

一是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信用等级低、抵押物少,只有小部分能够获得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信贷;二是民营企业由于政策的限制,难以得到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支持;三是农村信用合作社等涉农金融机构的力量有限,远远不能满足食品企业对资金的要求;四是部分大企业因位置远离城市,不动产价值低、变现困难,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较大。

3、食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食品企业面临严峻挑战。

一方面,外国资本进入我国食品工业十分活跃,利用其技术和资金优势,争夺国内市场,提高市场垄断能力,对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资金实力不强的国内食品企业造成重大威胁。

另一方面,很多国家提高进口食品的检测标准,食品国际贸易的技术门槛和环保要求趋于增强,有的成为保护本国产业的非关税贸易壁垒。

涉及产品范围会越来越广,监管措施越来越具体,我国食品出口面临的阻力增大。

如欧盟和日本于2006年启动了更加严格的食品检测新标准,对我国食品出口构成不利的影响。

4、对食品安全的要求提高,食品安全和卫生水平在食品工业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食品加工既可以提高食品的质量,又可能增加不安全的因素。

建立从原料生产、采购、贮运、加工到成品包装、销售等各环节的食品安全体系,是食品工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五、“十一五”时期食品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十一五”时期食品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发展农业产业化为契机,依托农业生产,反哺农业生产,继续调整食品工业结构,进一步提升行业发展总体水平;优化区域布局,加强原料基地建设,培育食品加工产业带和企业集群;转变增长方式,促进资源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行业科技进步,促进食品加工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加强食品安全体系建设,提高食品营养和安全水平,确保居民放心食用。

促进食品工业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十一五”时期,食品工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是自主创新,科技先导。

瞄准世界食品加工技术与产业发展前沿,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增强食品工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食品工业,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步伐,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二是培育品牌,做大做强。

加快产品结构调整,避免片面追求规模扩张,转变增长方式。

加强新产品开发力度,努力打造食品知名商标。

对拥有区域性和全国性知名商标的企业要给予必要支持和保护,帮助企业牢固树立商标意识,做好商标宣传,提高产品竞争力。

鼓励和推动企业通过并购、重组、联合等方式,拓展经营规模,做大做强,提高食品工业的生产集中度。

扩大开放,鼓励优势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和到国外设厂,争创世界食品知名品牌。

三是突出优势,集聚发展。

遵循经济规律,充分发挥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加快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优势产区和优势行业流动,促进产业延伸,培育产业集群,形成特色食品加工产业带(区)。

四是注重营养,提高质量。

注重以营养科学为指导,注重保存食物原料固有的营养成份,优化食品中营养素配比,维护和提升加工食品的营养品质,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营养健康的要求。

五是标准先行,保障安全。

参照国际标准,结合国情,建立国家食品标准和统一、规范的食品认证认可体系,完善食品安全检测和监控系统体系。

在加强部门协调的基础上,强化食品工业的市场准入管理,确保食品在原料、加工、包装、运输和食用等全过程中的卫生和安全。

六是节约资源,综合利用。

全面树立循环经济的理念,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食物出品率,尽可能做到“吃干榨净”,降低资源消耗,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永续利用。

大力发展资源深度加工,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拓宽食品工业发展的空间。

(二)发展目标

1、食品工业的规模和效益持续快速增长。

2010年,食品工业总产值从2005年的20345亿元增加到40900亿元,年均增长15%;利税总额从2005年的3365亿元增加到6768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从2005年的0.5:

1提高到0.8:

1。

2、基本建立相对完善的食品工业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形成重点突出、结构合理的食品科技总体布局和创新平台。

2010年食品工业技术进步贡献率达到40%左右,大中型企业生产装备应用微电子和信息技术的比重达到50%以上,重点行业的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食品安全体系建设逐步完善,食品安全水平显著提高。

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食品标准体系、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控制技术和检测技术体系、食品安全认证认可体系,以及比较健全的市场信用体系和食品安全信息体系,显著提高人民群众对食品消费的放心食用程度。

4、企业组织结构逐步优化。

通过跨国、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资源整合,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

2010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食品工业企业达到20家以上,食品工业百强企业的生产集中度(以销售收入来衡量)超过30%。

5、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2010年加工食品占食品消费的比重提高到40%以上;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产值的比重提高到70%以上;粮食加工、食用植物油加工、肉类屠宰加工、果蔬加工等行业的副产品综合利用率大幅度提高。

6、公众营养状况不断改善。

“十一五”期间,食品工业产品的总量和结构要基本满足改善公众营养的需要,逐步消除营养不良、营养失衡等状况,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水平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明显提高。

2010年基本达到小康和更加富裕的食物结构和膳食营养要求,全国人均每日摄入能量达到2300千卡,蛋白质75克,脂肪70克,其中:

城市居民人均每日摄入能量2250千卡,蛋白质75克,脂肪80克;农村居民人均每日摄入能量2320千卡,蛋白质75克,脂肪65克。

7、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食品工业“三废”排放达到国家规定的指标范围。

单位产值能耗降低20%,单位工业增加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