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速公路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70页精选文档.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19272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69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高速公路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70页精选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某高速公路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70页精选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某高速公路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70页精选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某高速公路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70页精选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某高速公路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70页精选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高速公路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70页精选文档.docx

《某高速公路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70页精选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高速公路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70页精选文档.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高速公路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70页精选文档.docx

某高速公路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70页精选文档

一、工程概况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

”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

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1.概述: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

“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

“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湖南省张家界至花垣高速公路地处湘西北,位于张家界市和湘西自治州境内,是湖南省规划的“五纵七横”高速公路网中浏阳至花垣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标段为张花高速公路X合同段,起于湘西自治州保靖县复兴镇陇洞村Kx+300,终于复兴镇复兴村Kx+800,路线全长xkm。

主要工程类别有路基土石方工程、桥梁工程、防护排水工程、涵洞通道、路线交叉等内容。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

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

“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

“雨下得怎样?

”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

“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2.地形地貌:

本合同段路线位于湖南省保靖县境内,地貌骨架主要受北北东-北东向构造所控制,山脉、河流皆呈北北东-北东向展布,本段线路所经区域高差变化较大,海拔高程一般为210-270m,少数地区为370-380m地形地貌较复杂,沿线地形地貌特征分为侵蚀堆积河谷地貌、构造剥蚀河谷地貌、丘陵低台地残丘地貌。

3.气象水文:

该路段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降雨量充沛,雨季集中于6~8月份,年平均降水量1169ml,是湖南省暴雨集中地,易发生洪涝灾害。

沿线地表水体水系较发育,其水量受季节影响较大。

在河谷地带,地下水较丰富;在山谷地带,地下水发育不均;在山岭和斜坡地带,地下水较贫或发育不均。

4.地质、地震:

本段内不良地质主要有岩溶、崩塌、软土及尾砂填筑,尾砂为K124+600右侧天河锰业冶炼时产生,尾砂呈黑色,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深度约为10-25m,分布范围较大。

软土在路线局部冲沟地段中分布,为淤泥质粘土、软-可塑状粉质粘土,深灰色、灰黑色、呈软塑状,含少量腐渣等有机质,厚度不大一般为0.5-3.0m。

本勘察区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5.主要工程数量:

本段全长5.5km,其主要工程数量为:

(见下表)

(1)路基工程:

挖土方(含借方):

30.3717万m3;挖石方66.0513万m3;填方:

92.0336万m3;清淤:

2.982万m3;

(2)桥梁工程:

大桥1座276.08m;分离式立交桥2座,232m;

(3)通涵工程:

圆管涵:

413.2m/9座;盖板涵兼通道:

1028.63m/31座;盖板涵:

492.59m/13座;倒虹吸管:

141m/4座。

(4)排水防护(含互通):

防护工程:

2.548万m3;纵向排水:

1.4万m3

二、总体施工组织部署(附组织机构框图)

1.组织机构设置及用水、用电情况:

为优质高效、快速有序地完成第六合同段工程,我们成立了湖南对外建设有限公司建张花高速项目经理部。

项目部设项目经理一人,项目副经理2人,项目总工程师一人;项目部内设七部二室,即工程科、质检科、机料科、财务部、试验室、合同管理科科、综合办公室、安全保卫科,后勤人员4人;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生产,确保合同履行。

水:

沿线附近地表水丰富,长年有水,水质洁净,能满足施工要求用水

供电及通讯条件:

沿线电力情况供应良好,工程用电以社会用电为主,如社会电网部分地方供电供不应求可自行发电施工。

沿线通讯条件较好,一般区、市、乡、镇均有国内直拨通讯设施。

项目部下辖11个施工队,分工如下:

桥梁施工一队:

30人,负责K120+596.6田家炳分离立交桥。

桥梁施工二队:

50人,负责K122+572.4土地庙分离立交桥及K122+705土地庙高架桥。

桥梁施工三队:

50人,负责K124+045复兴一号桥。

涵洞作业队:

50人,负责沿线11道盖板涵及9道圆管涵施工。

桥梁施工一队:

50人,`。

桥梁施工六队:

50人,负责K63+437.224易公祠中桥及其相邻通涵施工。

桥梁施工七队:

50人,负责K63+700-K64+250含A匝道桥梁。

桥梁施工八队:

50人,负责K64+252-K65+500通涵施工及互通内匝道通涵施工。

路基施工一队:

60人,负责本合同段K119+300~K120+010的路基土石方、防护及排水工程的施工。

路基施工二队:

40人,负责本合同段K120+010~K123+000的路基土石方、防护及排水工程的施工。

路基施工三队:

40人,负责本合同段K123+000~K124+800的路基土石方、防护及排水工程的施工。

(具体安排见后附路基土石方施工安排表)。

根据工程进度需要,劳动力短缺时,雇用当地劳动力用于非技术性工作的施工配合。

表一机构组织

项目经理:

***

2.施工组织总体部署及工期安排:

本合同段施工总原则是:

工期为大局,质量为重点,安全为前提。

针对本合同工程实际情况及项目管理目标,我们将以机械化施工为主,以土石方开挖、桥梁工程为重点。

前期集中力量进行大桥基桩及土石方开挖的施工,为后序工作创造条件。

施工时各区段组织均衡生产,逐步形成分区段平行流水作业。

建立健全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实行目标管理、工序管理,明确岗位责任制,对施工的全过程、各阶段、每道工序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控制、评定,精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施工总体安排如下:

本段于2009年5月1日开工,计划总工期24个月,至20191年5月1日竣工交验。

为确保合同工期,并达到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及均衡生产的目的,安排主要分项工程施工顺序及工期如下。

施工准备:

2009.3.15~2009.5.145天

路基工程:

(土石方)2019.5.1~2019.8485天

桥梁工程:

2019.4.8~2019.9月底540天

通涵工程:

2019.4.8~2019.2月底327天

防、排水工程:

2019.6.1~2019.7月底426天

路线整理:

2019.9.1~2019.9.3030天

三、总体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案:

(一)、准备工作

湖南四、五月份为雨季,不利于土石方工程全面开工。

在该段时间内,抓紧挖沟、排水和水塘放水工作,拉通纵向便道,保持路床干燥,利于通涵施工。

抓紧雨季间隙性的好天气对部分水塘清淤回填,为下一步土方施工创造条件。

抢晴天搞好试验路段。

(二)、路基土石方工程

本合同段路基施工采用机械化施工,配备挖掘机,潜孔钻、推土机、自卸车、压路机、平地机、装载机、洒水车等施工设备进行流水作业,精心组织,科学施工,全线共分多个工作面开挖和填筑。

但鉴于本合同段水塘较多故在部分路基填筑穿过水塘的位置采用围堰施工,具体围堰施工将参照JTJ041-2000的技术规范,路基土石方借方从指定取土位置调运,具体调运数量见土石方调配表。

1、试验路段

试验路选择在K59+900-K60+099.54,全长199.54米。

总填方49581m3,试验路段全幅填筑宽度约50m,准备填筑1-1.5m高,总的土方量为1.0-1.4万m3。

试验路段填料来自K59+800-K59+900切方段。

该路段为红砂岩,普土、硬土、软石分别占总挖方量的5%、60%、35%。

选择该路段作为试验路段有以下优点:

①我合同段多系红砂岩地段,试验成功对以后施工有指导意义。

②K59+900-K59+920地段自然纵坡大于1:

5,填筑前需挖成不小于2.0m的台阶。

③K59+800-K59+900路堑段上层多为普土、硬土,且作业石宽有利于机械施工。

④为K60+117分离式立交提供拌和、预制场场地,有利于加快工程进度。

试验路段施工按招标文件第二卷技术规范2019.03严格控制,开工前另报送试验路段开工报告.

2、路堤填筑

路基填筑前,用于填方的填料要进行试验取样。

检验合格后方可作为填料使用。

选定填料后,按照规范要求清表完成后进行承载力试验和填前碾压并符合规范要求后再进行填筑,填筑中以修正最大干容量和最佳含水量,使所测的压实度更接近实际压实度,有利于填筑路基的稳定,对填料每5000m3或土质变化时取样,进行击实试验。

路基填方地段的低洼地段清表后,原则上做到先清表后填筑,清表前填方路段必须设置纵、横向排水沟;纵向排水沟应沿红线拉通,并与当地水系相连,断面尺寸不小于100cm×80cm,横向排水沟的断面尺寸不小于40cm×40cm,红线范围内按纵、横向间距小于15m标准开挖“网格”排水沟,确保其积水能排放到纵向排水沟内,保持路床干燥、不积水。

(1)、围堰施工

根据我标段的特点,经过的地段有水塘、水库,因此在水塘、水库地段进行施工时,要进行围堰施工。

考虑到我标段的水塘、水库需要围堰的地段水深在1-4m以内,我标段准备采用土袋围堰、土围堰相合。

总的原则,围堰高度应比施工期的水位高出0.5-0.7m,应满足堰身强度和稳定的要求,防水严密渗漏少,为了保证堰内施工需要的平面尺寸。

具体施工程序如下:

①根据水的深度及淤泥的厚度确定围堰的高度及宽度,能够清除的杂物要进行清理。

②准备足够的编织袋几粘土,将粘土装入袋内。

③开始围堰,将装好土的袋放在两边,中间填土。

堰外边坡度可在1:

0.5-1:

1,内边为1:

0.2-1:

0.5,内坡脚与施工距离保持2-3m宽,围堰填出水面后进行夯实,水较深的地方可在堰内边加木桩来保证堰的稳定。

在围堰高出水面0.5-0.7m后,即可抽水施工,如果有渗漏可在堰的外边坡即迎水面,加铺彩条布防止渗漏。

路基施工高出水面后要把围堰进行清理。

(1).填土路堤

填筑时,先进行基底清理,铲除腐质土,清除杂草,当路基基底为稻田或松土时,应先开沟排水先清除表层40cm有机土,按规范要求进行软基处理合格后或压实路堤基底至规定要求,方可进行路基填筑。

填土路基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填土作业分层水平摊铺,保证路基压实度,不同土质的填料分层填筑,每种填料层总厚度不小于50cm。

路基底层以上至距路基顶面80cm以下范围内填筑的填料,土石方主要取自本合同段路基挖方及取土坑借方;路床顶面以下30cm以内采用符合路床填料要求的土质填料,如有困难则采用石渣、矿渣、天然砂砾等材料或对其进行改良,严格按照公路路基施工规范进行,全部采用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配合平地机摊铺,振动压路机压实。

质量控制:

严格控制压实度及层铺的厚度。

检测采用灌砂法、核子密度仪法等进行压实度检测。

检测频率不少于每2000m24处。

(2)填石路堤

使用的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料由汽车运输后由推土机进行平整,先用羊角碾来回碾压再用18t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层厚和压实遍数由试验路段试验决定。

摊铺时每层松铺厚度不大于规范和试验段确定厚度,填料的石块级配较好,其最大块度不超过层厚的2/3且每层的填筑厚度不宜大于50cm。

碾压时使用小石块或石屑填缝,直到压实层顶面稳定,不再下沉,石块紧密、表面平整为止。

碾压时先两侧后中央,行与行之间要重叠0.4~0.5m,前后相临区段重叠1.0m~2.0m,保证每个区段衔接处碾压密实。

路床顶面0~50cm范围内不得进行填石施工。

(3).土石混填路堤

土石混合料不得采用倾填法施工,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单层松铺厚度可达到40cm,先用羊角碾来回进行碾压,再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分层压实,层厚和压实遍数由试验路段试验决定。

当石块含量大于70%时,按石质路堤填筑,石块含量小于70%时,每层松铺厚度不大于30cm,石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厚度的2/3,粗细颗粒分布均匀,避免出现粗或细粒集中区,较大块石尽量摆平放稳,靠紧密实,小石块或石碴填缝。

在路基基床面以下50cm的深度范围内,用符合路床要求的土分层填筑。

路床顶面0~50cm厚度内不应采用土石混合料填筑路堤。

(4).桥台及挡墙背后填筑

台背及挡墙的填筑施工应控制填料的质量,作业要求用专业人员、专业施工队伍及专用的设备,填料采用透水性较好的材料,进行填筑时桥的台前防护工程及桥梁上部结构均应完成,且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填筑施工。

填筑时,对桥梁构造物,应做到两端同时施工,桥台背后填土与锥坡填土同时施工;应严格按有关施工规范施工,控制每层填筑厚度(一般松铺厚度不超过15cm)。

碾压遍数不少于试验路段确定的压实遍数。

挡墙的反滤层须以人工配合填筑。

检测方法:

对每层填筑质量实施检测,透水性材料以干容重或空隙率控制施工质量。

(5).涵洞缺口填筑

涵洞缺口填筑必须在翼墙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90%、盖板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或经监理工程师同意方可进行填筑。

填筑从结构物两侧对称分层、水平填筑并夯实。

填料选用透水性材料如砂砾、碎石、碎石土等或经监理工程师同意的其它材料。

填筑分层进行,每层松铺厚度不超过15cm及规范要求,使用机械填方时,必须在两侧同时进行,严禁在一侧偏推偏填。

压实采用小型机具压实。

当填土高出涵顶至少0.5m时并得到监理工程师书面同意后机械方可通过。

(6).填挖交界处的路基处理施工

本合同段填挖交界处路基处理区段较多,是本合同段路基施工的关键部位,施工中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填挖交界处的施工质量。

在路基挖方段长度不小于10米的范围内进行开挖后分层填筑,开挖和填筑厚度在结合部处不小于80cm,其压实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对于结合部填方路段采用挖设台阶,其台阶的开挖长度和宽度符合设计要求。

结合部路基处理完成后铺设土工格栅,铺设土工格栅填方地段深入不少于10米,挖方段深入不少于2米。

填挖交接处处理完方可进行路基工程的大面积开挖和填筑施工。

路基填土宽度每侧应按《潭衡路招标文件技术规范》要求:

超填50cm,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成型后修整边坡,保证路堤横断面和压实在度等满足设计要求。

3、路堑施工

施工前按图恢复中线,复测横断面,测设出开挖边线。

先做出堑顶截水沟及路基防护设施,为土石方施工做好准备。

(1)、土方段开挖

采用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自上而下纵向分段分层开挖,边坡人工挂线随挖随刷坡。

开挖土方时如发现土质有变化或挖方路基面以下发现不良土质时,要及时报监理工程师确认后,再作处理。

对不便于机械施工的地段,采用人力施工。

施工中还要施工前仔细调查自然状态下山体稳定情况,分析施工期间的边坡稳定性,发现问题及时加固处理。

施工前做好既有地下设施的调查和勘察工作,避免施工中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并做好地表排水工程,排出的水不得危及、污染附近建筑物、道路和农田。

加强测量控制,做到随开挖随成型,保持边坡平顺,并及时做好设计内的上边坡防护工程,减少施工中因雨水冲刷造成的损失,未能及时防护的,应做好临时排水。

(2)、石方段开挖

路基石方采用纵向拉中槽,水平分层的方法进行。

使用2台潜孔钻、风动凿岩机,4台内燃空压机等进行钻孔作业,多打眼,少装药,以松动爆破为主,禁止采用大爆破作业。

两侧边坡采用风动凿岩机打眼,进行光面爆破,保证刷坡一次成型。

对强风化岩层段路堑,及时采取护坡措施以封闭暴露的岩体;同时做好即时观测,特别是边坡高度大于20M时。

地质不良地段,采用预裂爆破方式,实行边坡控制爆破,保证边坡一次成型或少刷边坡。

本段挖方用作路基填料时,应控制爆块的块径大小,对于直径大于25cm的爆破石块进行二次解小处理。

(二).路基排水工程施工

路基施工过程中,应及时施做侧沟、排水沟等设施,逐步完善排水系统,便于收集地表水及边坡渗水,防止冲刷边坡,保证路基边坡的稳定。

路基排水采用人工开挖、砌筑施工,其注意事项如下:

1、路面结构排水设施施工前,完成边沟砌筑,施工中随时将实际地形与设计图对照,如发现设计有不合理之处,及时通知设计单位和监理工程师,会审解决变更设计事宜。

路基挡护工程等根据路基施工进度需要,交叉进行,协调安排。

采用人工搭架,机械拌和砂浆、卷扬机提升、人工砌筑的方案。

路基防护及时封闭暴露岩面并尽快完成,使之真正起到防护作用,浆砌片石防护按设计施工,厚度均匀,砌层片石纵、横向搭叠压缝彼此镶紧,间隙用小石块塞满,外露面整齐。

2、路基排水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坡比放样、开挖和砌筑,防止雨水冲刷坍塌。

3、平曲线处的侧沟沟底纵坡,应与曲线前后的沟底顺接,不允许曲线内侧沟底有积水,路堑路堤交接处,侧沟应渐缓引向路堤两侧的自然沟或排水沟,勿使路堤坡脚附近积水,也不得冲刷路堤坡脚。

其它沟、渠的开挖,都要排水畅通,引水涵不得冲刷和污染农田。

4、浆砌圬工的石料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应采用色泽均匀,结构密实,不易风化,无裂纹的硬质石料。

普通片石的形状不受限制,但其中部的厚度应不小于15cm。

镶面片石,宜选用表面较平整及尺寸较大者,且边缘厚度不得小于20cm。

5、水泥砂浆用料及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严格按照计量法施工,拌合均匀,确保良好的和易性和坍落度。

在运输过程或在储存器中发生离析、泌水的砂浆,砌筑前应重新拌合,已凝结的砂浆不得使用。

6、浆砌片石必须采用座浆法施工,砂浆应饱满,上下层片石砌缝应互相错开,距离不小于8cm,杜绝通缝、瞎缝等质量通病。

施工时应挂线作业,大面平顺,砌筑施工严格遵守有关施工规范和技术标准。

7、砌体勾缝符合设计要求,在砂浆初凝后,及时养生7—14天,养生期间应避免碰撞、振动和承重,确保砌体圬工质量。

8、路基侧沟施工时,靠线路中心侧须设置泄水孔,以便于排除路基内的积水,防止造成永久性积水,造成路基病害。

(三).路基防护工程施工

路基加固及防护工程,应紧密配合路基土石方进行施工,采用人工开挖、人工砌筑,分段施工,本着先下挡后上挡的原则,安排在适宜时间施工并及时完成,使之起到防护作用。

各种防护设施应在稳定的基脚和坡体上施工,在设有挡土墻或排除地下水设施地段,应先作好挡土墙及排水设施,再作防护;防护的坡体表面应先进行检查处理,保证防护设施能与土石坡面密切结合。

1、草皮:

路基填筑至96区顶后按设计路基宽度加宽0.2m及按设计坡比用人工刷边坡,并换铺种植土,采选、选购适宜衡山生长的草皮人工铺设。

2、植草:

路基填筑至96区顶、路堑挖至设计标高后,路堤按设计加宽0.2m刷边坡、换种植土,路堑边坡换填种植土,选购适宜衡山地区生长的草籽种植。

3、护面墙和护坡:

土质地段的护墙护坡,应做到坡面密实和平整后,方可进行砌筑,且砌体质量达到设计标准。

石质地段的护墙护坡,应尽量做到坡面平整,对超挖部分,应采用相同标号的砌体回填密实,不得有空洞。

边坡位于鱼塘、河流时,在设计水位(包括壅水加浪高)以下采用填石,坡面采用M7.5号浆片护坡。

防冲护坡的垫层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随意改变垫层材料及厚度,基础埋置深度必须符合图纸规定。

砂浆初凝后,覆盖养生7—14天,养生期间避免碰撞、振动和承重。

砌筑基础的第一层砌块时,应先将基底表面清洗、湿润,再坐浆砌筑;砌筑上层砌块时,应避免振动下层砌块,砌筑中断后恢复砌筑时,应将砌筑的表面加以清扫和湿润。

(四).特殊路段施工:

本合同段软土地段有10处,淤泥平均深度3m。

施工中首先做好地表排水,在自然排水不畅时采用集水井方式排水,先将水引排至集水井,然后用抽水机抽出。

抽出后将淤泥挖除干净,并将底部整平,其底部开挖宽度不得小于路堤宽度(包括超填50cm),换填所用的砂砾及压实要求根据所处位置分层碾压达到相应的压实标准。

已完成软基处理的路段应及时填筑至水平面以上,防止雨水浸泡而引成新的淤泥或弹簧土等情况。

(五).桥梁施工:

本合同段桥梁基础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分别采用扩大基础及桩基础,桩基为钻孔,桩径有Ф100、Φ120、Φ150、Φ180四种,桥台采用重力式或肋板式,桥墩采用薄壁式和柱式。

现针对不同的桥型拟采用相应的施工方法。

一、下部结构施工

1、扩大基础

1)测量放样,按基础的平面尺寸及现有地面高程,根据实际的地质情况,确定坑壁坡比,并放出开挖坡口线。

2)基坑开挖采用挖掘机,局部人工修整,从挖方中挖出的材料,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作回填铺筑路堤或作其它方法处理,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排水和坑壁的支撑工作。

3)基坑挖至设计标高,检查基底的地质情况和承载力,若达到规范和图纸要求,则将基底作必要的整修处理后,填写地基检验表,报监理工程师复验批准后,装模浇筑砼;若达不到图纸和规范要求,立即报告监理工程师,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处理。

2、钻孔灌注桩施工

本合同钻孔灌注桩为陆上和水上钻孔灌注桩,Φ100cm总长96m、Φ120cm总长808m、Φ130cm总长168m、Φ150cm总长819.9m、Φ180cm总长25m。

根据设计地质情况,4台CZ-30冲击式钻孔机,采用泥浆正循环全断面钻进成孔水下灌注砼成桩的施工工艺。

施工方案图见《钻孔方案图》。

1)钻孔平台搭设

将地表淤泥软土或杂质填土清除,夯实原地面,在地面上夯填50cm厚砂砾,在砂砾上铺设枕木,即形成钻孔平台。

2)护筒埋设

钢护筒在工厂制作,根据施工的需要制成高2.0m一节,护筒直径大于桩径20~40cm,护筒采用埋置式,埋置深度约1.5m,对于砂土地质应将护筒周围0.5~1.0m范围内土挖除,护筒就位后,在护筒周围用粘性土填筑并夯实至护筒底0.5m以下,护筒顶标高高出地面30cm。

3)钻孔

所有钻孔桩均采取泥浆护壁措施,正循环钻进成孔。

控制成孔质量的关键在钻孔过程中的泥浆性能指标,按我们以往的经验,钻孔泥浆比重为1.2~1.25,粘度19~21,PH值8~10,粘性土为良好的造浆物质,钻孔中穿过粘土层时采取快转速慢进尺的办法,充分利用粘土造浆,在穿透砂砾层时则应随时检查泥浆性能指标,并视情况加入制备泥浆。

同时在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