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四节有机化合物基本营养物质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16749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四节有机化合物基本营养物质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四节有机化合物基本营养物质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四节有机化合物基本营养物质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四节有机化合物基本营养物质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四节有机化合物基本营养物质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四节有机化合物基本营养物质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docx

《最新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四节有机化合物基本营养物质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四节有机化合物基本营养物质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四节有机化合物基本营养物质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docx

最新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四节有机化合物基本营养物质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

【2019最新】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四节有机化合物基本营养物质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2

 

(时间:

40分钟)

选题表

知识点

题号

糖类、油脂、蛋白质

1,4,9

水解反应

7,10

物质性质及检验

5,8,11,12

综合

2,3,6,13,14

基础过关

1.(2016·广东潮州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葡萄糖属于糖类,能发生水解

B.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C.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但都属于酯

D.蛋白质、油脂、糖类是三大基本营养物质

解析:

葡萄糖属于单糖,不能发生水解。

2.(2017·湖南益阳月考)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丝绸的主要成分是天然纤维素,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乙醇溶液和双氧水均可用于杀菌消毒,其原理相同

C.用玻璃棒蘸取乙酸,滴在湿润pH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测其pH

D.“百年陈酒十里香”中的香是指乙酸乙酯的香

解析:

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A错误;H2O2可用于杀菌消毒是因为H2O2有强氧化性,而CH3CH2OH没有强氧化性,故两者杀菌消毒的原理不同,B错误;测pH时不能将pH试纸润湿,C错误;“百年陈酒十里香”中的香是酒中的乙醇被氧化后形成的乙酸与乙醇酯化生成乙酸乙酯发出的酯香,D正确。

3.(2017·广东肇庆四中模拟)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A.淀粉和纤维素均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饮用矿泉水瓶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

C.厨房中用的食盐、食醋都是电解质

D.大米煮成粥后,淀粉就变成了葡萄糖

解析:

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A正确;聚氯乙烯有毒,不能盛放饮用水,饮用矿泉水瓶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故B错误;食醋、食盐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大米煮成粥后淀粉部分溶于水变为淀粉糊,故D错误。

4.(2017·河北石家庄质量检测)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米酒变酸的过程涉及了氧化反应

B.汽油、柴油、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

C.含5个碳原子的有机物分子中最多可形成4个碳碳单键

D.蛋白质的水解和油脂的皂化都是由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解析:

A项,醇被氧化为酸,正确;B项,植物油属于酯类,含有氧元素;C项,环戊烷分子含5个碳原子,可形成5个碳碳单键;D项,油脂属于酯类,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5.(2016·安徽合肥期末)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淀粉溶液,这种试剂是( B )

A.NaOH溶液B.新制Cu(OH)2

C.碘水D.Na2CO3溶液

解析:

NaOH溶液与乙酸发生中和反应,但没有明显现象,与葡萄糖、淀粉不反应,A错误;乙酸溶解氢氧化铜,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共热会产生砖红色沉淀,淀粉与新制氢氧化铜混合后无明显现象,三种溶液现象各不相同,能鉴别,B正确;加入碘水,不能鉴别乙酸、葡萄糖,C错误;Na2CO3溶液与乙酸反应生成气体,但与葡萄糖和淀粉不反应,D

错误。

6.(2017·河北衡水二调)新版人民币的发行,引发了人们对相关化学知识的关注。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D )

A.制造人民币纸张所用的棉花、优质针叶木等原料的主要成分是纤

维素

B.用于人民币票面文字等处的油墨中所含有的Fe3O4是一种磁性物质

C.防伪荧光油墨由颜料与树脂连接料等制成,其中树脂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某种验钞笔中含有碘酒溶液,遇假钞呈现蓝色,其中遇碘变蓝的是葡萄糖

解析:

棉花及植物的叶茎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A正确;Fe3O4有磁性,B正确;树脂都是高分子,C正确;葡萄糖遇碘不会变蓝色,D不正确。

7.(2016·甘肃肃南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①葡萄糖和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淀粉和纤维素也互为同分异构体

②试管里加入少量蔗糖,再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加热3~4分钟,然后加入银氨溶液,片刻后管壁上有“银镜”出现

③油脂发生皂化反应后可得到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

④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

⑤动物毛皮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且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⑤

解析:

葡萄糖与果糖是同分异构体,淀粉与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①错误;淀粉水解后,没有加碱至溶液呈碱性,就进行银镜反应,不能产生“银镜”现象,②错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为皂化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③正确;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属于小分子化合物,④错误;动物毛皮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⑤正确。

8.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D )

A.淀粉尚有部分未水解

B.淀粉已完全水解

C.淀粉没有水解

D.淀粉已发生水解,但不知是否完全水解

解析:

因为混合液呈碱性,所以加碘水不变蓝,不能说明不含淀粉;而加入新制Cu(OH)2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其中含有葡萄糖。

故结论应为淀粉已发生水解,但不知是否完全水解。

9.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人体基本营养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试管中加入0.5g淀粉和4mL20%的H2SO4溶液,加热3~4min,然后用碱液中和试管中的H2SO4溶液。

①淀粉完全水解生成的有机物分子式为    。

 

②若要检验淀粉已经发生了水解,可取少量上述溶液加入        (填试剂的名称),加热后再根据实验现象判断;若要检验淀粉没有完全水解,可取少量水解溶液加入几滴碘溶液,应观察到 。

 

(2)油脂在人体内通过水解生成        和丙三醇,再氧化分解,为人体提供能量。

 

(3)为了鉴别某白色纺织品的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通常选用的方法是    。

 

A.滴加稀硝酸B.滴加浓硫酸

C.滴加酒精D.火焰上灼烧

解析:

(1)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分子式为C6H12O6,因此可先加NaOH溶液中和H2SO4溶液,再用新制Cu(OH)2或银氨溶液检验葡萄糖,从而证明淀粉已发生水解,而取少量水解液加入碘后溶液变蓝,说明淀粉未完全水解。

(2)油脂水解的产物为高级脂肪酸和丙三醇。

(3)蚕丝是蛋白质,“人造丝”是纤维素。

鉴别蛋白质的依据主要有:

①某些蛋白质分子跟浓硝酸作用时呈黄色;②蛋白质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常以此来区别毛纺织品和其他纺织品)。

答案:

(1)①C6H12O6 ②新制氢氧化铜(或银氨溶液) 溶液变蓝

(2)高级脂肪酸 (3)D

能力提升

10.制备乙酸乙酯的绿色合成路线之一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M的分子式为C6H12O6

B.用NaOH溶液可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

C.①④的反应类型均属于取代反应

D.N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

解析:

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中会发生水解生成乙酸钠和乙醇,故不能用NaOH溶液,而应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

11.(2017·江苏泰州摸底)下列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 C )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石蜡油加强热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

溶液褪色

产物不都是烷烃

B

将乙醇与酸性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溶液显橙色)混合

橙色溶液

变为绿色

乙醇具有还原性

C

将碘酒滴到土豆片上

土豆片变蓝

淀粉遇碘元素变蓝

D

将新制Cu(OH)2与葡萄糖溶液混合加热

产生砖红色沉淀

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解析:

将碘酒滴到土豆片上,土豆片变蓝,说明淀粉遇碘单质变蓝,C不正确。

12.现有7瓶失去了标签的液体,可能是①乙醇、②乙酸、③苯、④乙酸乙酯、⑤油脂、⑥葡萄糖溶液、⑦蔗糖溶液。

现通过如下实验步骤来确定各试剂瓶中所装的液体名称。

实验步骤和方法

实验现象

(1)把7瓶液体分别依次标号A、B、C、D、E、F、G,后闻气味

只有F、G两种液体没有气味

(2)各取少量于试管中加水稀释

只有C、D、E三种液体不溶解而浮在水上层

(3)分别取少量7种液体于试管中加新制的Cu(OH)2并加热

只有B使沉淀溶解,F中产生砖红色沉淀

(4)各取C、D、E少量于试管中,加稀NaOH溶液并加热

只有C仍有分层现象,且在D的试管中闻到特殊香味

试给它们的试剂瓶重新贴上标签:

A.    ,B.    ,C    ,D.    , 

E.    ,F    ,G.    。

 

解析:

由实验步骤

(1)可知F、G分别是⑥⑦中的一种,由实验步骤

(2)知C、D、E分别是③④⑤中的一种。

由实验步骤(3)可知B是②即乙酸,F是⑥即葡萄糖溶液,则G是蔗糖溶液。

由实验步骤(4)可知C是③即苯,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中水解得到乙酸钠和乙醇,乙醇有特殊香味,而油脂在NaOH溶液中水解得到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甘油没有香味,所以D是乙酸乙酯,则E是油脂,那么A是乙醇。

答案:

乙醇 乙酸 苯 乙酸乙酯 油脂 葡萄糖溶液 蔗糖溶液

13.A是面粉中的主要成分,C与E反应可生成F,D能与新制Cu(OH)2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下图是A、B、C、D、E、F等几种常见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

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A的化学式为     ,B的结构简式为 。

 

(2)C与E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 

 。

 

(3)E与小苏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其中能与新制Cu(OH)2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的物质除D外还有    (填代号)。

 

(5)钠与C的反应现象和钠与水的反应现象有哪些不同?

为何会产生这些差异?

 

 。

 

解析:

面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C6H10O5)n],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H2OH(CHOH)4CHO],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发酵生成乙醇(CH3CH2OH),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醛(CH3CHO),乙醛氧化生成乙酸(CH3COOH)。

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H3COOCH2CH3)。

乙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与部分盐反应。

凡是含醛基(—CHO)的有机物都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葡萄糖分子中含醛基。

答案:

(1)(C6H10O5)n CH2OH(CHOH)4CHO

(2)C2H5OH+CH3COOHCH3COOCH2CH3+H2O

(3)CH3COOH+NaHCO3CH3COONa+CO2↑+H2O

(4)B (5)①反应剧烈程度不同:

乙醇<水,水中的H比乙醇中—OH中的H活泼;②钠浮在水面上,在乙醇中沉入底部,因密度:

水>钠>乙醇

14.(2017·浙江温州中学模拟)已知有机化合物A~F存在下列关系:

(1)写出C的结构简式:

       。

 

(2)反应①类型是     ,已知F的结构中无双键,则F的结构简式为 。

 

(3)写出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

 

 。

 

(4)糖类、油脂、蛋白质均为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物A与银氨溶液混合后,水浴加热生成银镜,说明A中存在醛基

B.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类高分子化合物,氨基酸分子中都存在氨基和羧基两种官能团

C.将绿豆大小的钠块投入B中,钠块浮于液面上,并有大量气泡产生

D.乙酸乙酯制备实验中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收集产物,乙酸乙酯在下层

解析:

淀粉在催化剂条件下水解得到A,那么A是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得到乙醇,那么B是乙醇,C是乙醛,乙醇和钠反应生成乙醇钠,D在催化剂作用下和水反应生成乙醇,可知D是乙烯,F是二氯乙烷。

(1)C是乙醛,它的结构简式为CH3CHO。

(2)反应①是乙烯和水反应生成乙醇,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F是二氯乙烷,结构简式为CH2ClCH2Cl。

(3)B转化为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

(4)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不是高分子化合物,B错误;将绿豆大小的钠块投入B(CH3CH2OH)中,钠的密度比乙醇的密度大,钠块不会浮于液面上,C错误;乙酸乙酯制备实验中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收集产物,乙酸乙酯在上层,D错误。

答案:

(1)CH3CHO 

(2)加成反应 CH2ClCH2Cl

(3)2CH3CH2OH+O22CH3CHO+2H2O 

(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