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届九年级中考专题训练《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916212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届九年级中考专题训练《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山东省届九年级中考专题训练《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山东省届九年级中考专题训练《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山东省届九年级中考专题训练《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山东省届九年级中考专题训练《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届九年级中考专题训练《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山东省届九年级中考专题训练《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届九年级中考专题训练《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届九年级中考专题训练《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山东省届九年级中考专题训练《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

2016中考生物专题训练《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一.选择题(共20个小题)

1.(2015•莱芜)人体所有有生命的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形成和排出大量废物,若不能及时淸除这些“体内垃圾”,就会影响人的正常生理活动.正常情况下,“体内垃圾“排出依赖的器官有(  )

①肺②肝脏③肾脏④皮肤⑤大肠.

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答案】A

考点:

排泄的概念、途径和意义。

2.(2015•齐齐哈尔)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不属于排泄的是(  )

A.排尿B.排便C.呼出二氧化碳D.排汗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排泄是指人体内细胞代谢的终产物如水、无机盐、尿素、二氧化碳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排泄的途径有三条:

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

考点:

排泄的概念、途径和意义。

3.(2015•广东模拟)图为人的排泄系统示意图,箭头表示流向.比较①②③三处尿素的浓度,从低到高的正确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答案】A

考点:

泌尿系统的组成。

4.(2015•广州)下表是一个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的检验结果(“√”表示含有,“×”表示不含有),请判断O、P、Q分别代表的物质是(  )

物质

血浆

原尿

尿液

O

×

×

P

×

Q

A.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尿素B.尿素、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

C.大分子蛋白质、尿素、葡萄糖D.葡萄糖、大分子蛋白质、尿素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血浆中含有、而原尿和尿液中都不含有的是大分子蛋白质,因此O是大分子蛋白质;血浆、原尿中都含有,而尿液中不含有的是葡萄糖,因此P是葡萄糖;血浆、原尿、尿液中都含有的是水、无机盐、尿素、尿酸,因此Q是尿素。

考点:

尿液的形成。

5.(2015•烟台)如图为健康人的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中有尿素和血细胞

B.③中有蛋白质和无机盐

C.④中有无机盐和葡萄糖

D.⑤中有尿素和蛋白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图中①是肾小球,②是肾小囊,③是肾小管,④肾静脉,⑤是收集管。

A、②是肾小囊,其内的液体叫原尿,成分包括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因此,②肾小囊内没有血细胞,有尿素。

故A说法错误。

B、③是肾小管,其成分成分包括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因此③肾小管内液体中不含有蛋白质,故B说法错误。

C、④是肾静脉,其内液体为静脉血,有无机盐和葡萄糖,故C说法正确。

D、⑤是收集管,其内的液体是尿液,尿液中有尿素,但没有蛋白质,故D说法错误

考点:

尿液的形成。

6.(2015•永州)若用如图表示相关概念间的包含关系,则下表中内容与图示相符的一组是(  )

选项

1

2

3

4

A

肾单位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B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神经组织

肌肉组织

C

绿色植物

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种子植物

D

细胞核

染色体

DNA

基因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1到4的逻辑关系是:

1包含2包含3包含4,2、3、4的关系是并列。

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2肾小球、3肾小囊和4肾小管组成,2、3、4是并列关系,A符合题意。

考点: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7.(2015•资阳)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点是(  )

A.氧气增加,尿素减少

B.二氧化碳减少,尿素增加

C.氧气减少,尿素增加

D.二氧化碳增加,尿素减少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

这样从肾静脉中流出的血液尿素的含量就大大减少了,无机盐的含量也相对减少;由于组织细胞的呼吸作用也消耗了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血液由含氧丰富动脉血变成含氧少静脉血。

故从肾流出的血液,氧减少,无机盐减少、营养物质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尿素减少。

考点:

尿液的形成。

8.(2015•湘潭)如图是正常人肾小管内某种物质的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该物质是(  )

A.尿素B.无机盐C.葡萄糖D.水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

图中这种物质原尿中有,到尿液时变为0,所以从原尿中有,而尿液中没有的物质为葡萄糖。

考点:

尿液的形成。

9.(2015•泰安)如图曲线表示某人肾单位内的葡萄糖含量变化,A、B、C表示组成肾单位的结构,那么B内的液体和C的结构名称分别是(  )

A.血液、肾小球

B.原尿、肾小球

C.原尿、肾小管

D.尿液、肾小管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尿液形成的过程中流动的液体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可知其中A是肾小球、B肾小囊、C是肾小管。

血液流经A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因此B内的液体是原尿。

因此A肾小球内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和B肾小囊内原尿中的葡萄糖含量相同。

原尿流经C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里,因此从C肾小管的末端流出的尿液中葡萄糖含量为0。

考点:

尿液的形成。

10.(2015•广东)从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流出的液体分别是(  )

A.原尿、动脉血、尿液B.动脉血、原尿、尿液

C.静脉血、原尿、尿液D.静脉血、尿液、原尿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因此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中流出的液体分别是动脉血(不管是入球小动脉还是出球小动脉里面流淌的都是动脉血)、原尿、尿液。

考点:

尿液的形成。

11.(2015•银川校级二模)肾单位形成的尿液,排到体外的途径依次是(  )

A.膀胱→输尿管→肾→尿道

B.肾→输尿管→尿道→膀胱

C.肾→输尿管→膀胱→尿道

D.尿道→肾→输尿管→膀胱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

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

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

所以,尿液排出体外的顺序是: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考点:

尿的排出。

12.(2015•宜兴市校级模拟)多喝水、不憋尿有利于身体健康,下列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摄水多少都不影响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活动

B.尿液太多、膀胱过度膨胀会影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C.排尿量过少会使废物在体内积累

D.尿素必须溶解于水中才能排出体外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尿的成分包括多余的水分、无机盐以及尿素尿酸等物质,这些物质在人体积聚多了对人体会造成危害,因此必须排尿。

可见排尿对于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而且还可以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生理功能。

所以A摄水多少都不影响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活动,是错误的。

考点:

排尿的意义。

13.(2015•枣庄)传统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形成尿液的过程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肾小体由③和④组成

B.血液经过②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形成尿液

C.③内的液体与①内的液体相比,③内含有大分子蛋白质

D.⑤内的液体与①内的液体相比,⑤内尿素的含量明显减少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图中[⑤]是静脉和[①]是入球小动脉,⑤内的液体与①内的液体相比,⑤内尿素的含量明显减少,D正确。

考点:

尿液的形成。

14.(2015•漳州)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的示意图.分析某健康人①②③结构中液体的物质浓度,正确的是(  )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图中的①是肾动脉,②是肾小囊腔,③是收集管。

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所以D符合题意。

考点:

尿液的形成。

15.(2015•青岛)如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箭头表示某些液体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中流的是静脉血,通过上腔静脉流回心脏

B.2中血液的二氧化碳含量高于1中血液的二氧化碳含量

C.3中液体不含尿素的原因是在肾小管处可以进行重吸收

D.1、2、3三处尿素的浓度从高到低排列是3、2、1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图示中血液的流向和泌尿系统的组成可以判断:

1是肾静脉,2是肾动脉,3是输尿管。

从肾动脉流入肾脏的血液是含氧量高的动脉血,经过经肾小球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和尿酸等废物随尿液排出,从而使肾静脉流出的血液中,尿素、尿酸、无机盐等废物减少,因此3输尿管内尿素最高,2肾动脉次之,1肾静脉最低,D正确。

考点:

尿液的形成;泌尿系统的组成。

16、肾小球是由许多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的血管球,其中(  )。

A.入球小动脉流的是动脉血,出球小动脉流的是静脉血

B.入球小动脉流的是静脉血,出球小动脉流的是动脉血

C.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流的都是动脉血

D.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流的都是静脉血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肾小球是个血管球,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旋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最后汇成出球小动脉。

入球小动脉与肾动脉相连,肾动脉的动脉血流入入球小动脉,经肾小球时,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主要是由于渗透压的作用而完成的,因而没有能量的消耗,故而从肾小球流出的血即出球小动脉的血仍然是动脉血。

考点:

动脉血、静脉血的概念。

17、人喝进体内的水,有一部分随尿液排出,这部分水不一定会经过的部位是(  )。

A.心脏B.肺静脉C.肾动脉D.肾静脉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人喝进体内的水在消化道处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随血液循环流动的路线是小肠毛细血管→小肠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肾动脉→肾小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

(流出血液循环)肾小囊腔→肾小管→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即在肾小球处,一部分水滤过到肾小囊腔成为原尿的一部分,原尿中的一部分水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回血液,随尿液排出体外,因此这部分水就不经过肾静脉而排出了体外。

所以“喝进体内的水,有一部分会随尿液排出”,这部分水不一定会经过的器官是肾静脉。

考点:

血液循环的途径。

18、下列有关肾小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肾小球是个毛细血管球

B.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毛细血管缠绕而成

C.肾小球毛细血管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D.肾小球中的液体是尿液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肾小球是个血管球,有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管弯曲盘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最后汇成出球小动脉,当血液流经肾小球的和肾小囊壁时,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而不是在肾小球中形成尿液。

考点: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19、血液进入肾脏后流经的途径是(  )。

A.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肾静脉

B.肾动脉→肾小球→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肾静脉→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

C.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静脉→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

D.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出球小动脉→肾静脉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肾动脉进入肾脏,逐渐分支形成入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再分支出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形成肾小球,肾小球毛细血管再汇集成出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再分支成毛细血管,缠绕在肾小管外面,然后再汇集成肾静脉。

考点:

血液循环的途径。

20、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中的成分往往发生某些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动脉血中尿素含量远比静脉血中的少

B.静脉血中的营养物质一定比动脉血中的少

C.动脉血中的含氧量不一定比静脉血中的含量高

D.血液流经肾小球后,每毫升血液中的红细胞含量增加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肾静脉内流的是静脉血,是尿素含量最少的血液,动脉血中尿素含量远不一定比静脉血中的少,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小肠静脉内流的是静脉血,但是含营养物质最多,因此静脉血中的营养物质不一定比动脉血中的少,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动脉血中的含氧量一定比静脉血中的含氧量高,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血液流经肾小球后,由于通过肾小球过滤出去一部分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形成了原尿,导致血液中的血浆减少,因此每毫升血液中的红细胞含量增加,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考点:

动脉血、静脉血的概念;血液循环的途径;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

21.(2015春•滑县期中)如图是尿液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尿的形成过程中,过滤作用发生在[]  ,过滤的液体进入[  ]            

中,形成      ;重吸收作用发生在[   ]      ,重吸收的成分有部分      ,大部分      ,全部      等.

(2)某人到医院检查尿液时,发现尿液中有红细胞和蛋白质,此人肾脏的      可能发生了病变.

【答案】:

(1)1肾小球;2肾小囊;原尿;3肾小管;无机盐;水;葡萄糖;

(2)肾小球。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

1是肾小球,2是肾小囊;3是肾小管。

尿的形成过程是:

尿的形成包括1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3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流经1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2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3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2)正常人的尿液中是不含蛋白质和血细胞的,只有肾小球发生病变、通透性增大时,蛋白质和血细胞才会进入肾小囊中,而肾小管对蛋白质和血细胞不能进行重吸收,这些物质就会随尿液排出。

因此尿液中有红细胞和蛋白质的肾炎病人,可能是肾小球发生了病变。

考点:

尿液的形成。

22.(2015•滕州市模拟)下面是人体呼吸、循环及泌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与A血管相比,B血管中的      气体较多,这种气体来自于人体的      处.图1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的分布特点是      .

(2)G血管内的营养物质中,   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这种物质是在      (器官)中被吸收的.

(3)D内液体的形成主要经过      和      两个生理过程.

(4)人喝进体内的水,有一部分会随尿液排出,这部分水不一定会经过以下结构中的哪一种:

      .

A.心脏B.肝脏C.肾动脉D.肾静脉.

【答案】

(1)二氧化碳;组织细胞;肺泡数目多,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2)糖类;小肠;(3)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4)D。

【解析】

试题分析:

(1)A血管是肺静脉,内流动脉血,B是肺动脉,内流静脉血。

与A血管相比,B血管中的二氧化碳较多,这种气体是人体的组织细胞生命活动产生的。

图1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的分布特点是肺泡数目多,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交换。

(2)糖类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糖类物质被消化成葡萄糖后被小肠吸收。

(3)D中的是尿液,其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4)人喝进体内的水,小肠吸收后,经下腔静脉、心脏、肺动脉、肺、肺静脉、心脏、主动脉、肾动脉进入肾脏然后形成尿排出,不经过肾静脉。

考点: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尿液的形成。

23.(2015•金平区校级模拟)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式图,请据图回答:

(1)在心脏的2,3,4,5四腔中,[   ]     的壁最厚.

(2)气体进出结构[1],必须通过     作用完成气体交换.经过1处的气体交换后,血液成分的主要变化是     .

(3)若在患者d处输药液,应在     处扎胶皮管(填c或e);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    ]     .

(4)某人的尿液中含有大量葡萄糖,说明肾脏的    发生了病变.

(5)某同学患急性肠炎,在其血常规化验单中,明显变化的项目是     ,若给该同学静脉注射消炎药,则药物首次到达病灶共经过心脏的次数为     .

(6)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点分别是[   ]     和[   ]     .

(7)血液经肾脏流出时,血液成分的特殊变化是     .

(8)肾单位是由     构成的(填数字).

(9)[7]和[10]两种液体相比较,[10]中不含     ,原因是     .

(10)血浆,原尿,尿液共同的物质     .

【答案】

(1)4左心室;

(2)扩散作用;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3)e;2右心房;(4)肾小管;(5)白细胞;2;(6)4左心室;5右心室;(7)氧气、尿酸、尿素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增加;(8)9、10、11;(9)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不能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10)水、无机盐和尿素。

【解析】

试题分析:

(1)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与心脏各腔的输血功能相适应,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这是因为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因此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同样的道理,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功能上的差别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故心脏壁最厚的腔是4左心室。

(2)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通过图中[1]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含氧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3)d管属于上腔静脉,将血液运送回右心房,在患者d液,为了让血管鼓起,应在血管的近心端即e扎胶皮管,使血液在d积存.该血管与右心房相连,因此,药物首先到达右心房.

(4)正常人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会将全部的葡萄糖重新吸收回血液中,所以,肾小管发生病变时,尿液中会出现葡萄糖。

(5)人体有炎症,验血时白细胞的数量就会增多。

静脉注射在人体内移动的路线为:

药物→体循环中的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病灶;因此,药物经过心脏的次数是2次。

(6)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即体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终点是右心房;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点分别是左心室、右心室。

(7)血液流经肾脏之后,肾脏的组织细胞和血液(毛细血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氧气由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内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血液流经肾脏之后,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另外,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只重吸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流回血液,不重吸收尿素、尿酸,这些物质由输尿管随尿液排出.血液流出肾脏后,血液成分的特殊变化:

氧、尿酸、尿素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高。

(8)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由9肾小球、10肾小囊和11肾小管组成。

(9)7入球小动脉中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后,只有血液中的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不能滤过到10肾小囊腔内,其他的形成原尿。

可见原尿和血液相比,不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10)血浆的组成包括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和蛋白质等。

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后,只有血液中的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不能滤过,其他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形成原尿。

原尿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尿素和葡萄糖。

由于尿是原尿经肾小管重吸收了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和大部分的后形成的,可见尿液和原尿相比,不含有葡萄糖。

故三种物质中都有水、无机盐和尿素。

考点:

血液循环的途径;心脏的结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尿液的形成。

24.下图为人体部分生理过程示意简图,其中a、b、c表示不同物质,d、e表示不同液体。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当人体吸气时,气体进人肺泡,物质b透过肺泡壁和_________进人血液,与红细胞结合。

在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中,血液的变化是_________。

(2)在消化道内,蛋白质被胃液、肠液和_________分解为物质[a]_________,经小肠吸收进人血液。

(3)右图表示液体e形成过程中尿素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纵轴代表尿素含量,横轴代表肾单位的组成结构,那么AB段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

(4)健康人体内的液体e与d相比,液体e中不含_________;医生在化验某人的液体e时,发现含有许多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由此判定此人肾脏的_________(结构)发生了病变。

【答案】

(1)毛细血管壁;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2)胰液;氨基酸;(3)肾小管。

(4)葡萄糖;肾小球。

【解析】

试题分析:

(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流经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内的血液是静脉血,含氧量低于肺泡内的含氧量,二氧化碳血液内高于肺泡内,氧气经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由肺泡进入血液,二氧化碳由血液经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经过这里的气体交换,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2)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

(3)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又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