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综合实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16065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综合实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六年级综合实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六年级综合实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六年级综合实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六年级综合实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综合实践.docx

《六年级综合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综合实践.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综合实践.docx

六年级综合实践

1、意外伤害防护及自救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和认识意外事故造成的伤害,提高安全防范和关爱健康的意识。

2.通过实践体验活动,提高应对意外事故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意外事伤害发生的原因,知道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措施;掌握简单的预防、自救、求助的知识和技能;会正确使用报警电话。

二、教学准备:

查找相关资料

三、教学对象:

六年级全体学生

四、教学过程

1.引入

意外事故是1—14岁儿童的第一位死亡原因,我国南方儿童意外伤害的前三位是溺水、窒息、车祸,市区儿童意外伤害主要是:

外伤、烫伤、动物咬伤等。

多数研究结果提示:

儿童意外伤害是可以被认识、预防和控制的。

儿童意外伤害的原因与监护人员安全意识薄弱有关,儿童意外伤害完全可以通过增强主观防范意识加以预防。

因此,加强对儿童意外伤害的健康教育及防范是降低儿童意外伤害的有效措施。

   2.新课讲解

说说你身边有哪些意外事故?

你要怎么预防它?

· 交通安全:

乘车系好安全带,乘车时头、手不可伸向窗外;走人行专用道;不在停车场、车库附近或机动车周围玩耍;不将垃圾等物品丢到窗外;乘自行车要防脚被夹伤。

    · 人身安全:

不随便跟陌生人走;一个人在家时不随便开门;明确不可触摸的地方,泳衣遮盖的部位是个人隐私区,任何人都无权接触。

即使是医生做检查,也要有监护人在场,特别强调,孩子认识的人(爸爸妈妈的好朋友)都不能让他们碰;碰到坏人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呼救。

    · 防外伤:

户外活动前系好鞋带,户外活动时不推不挤,雨天防滑倒。

滑滑梯时不推挤,抓好扶杆防从高处坠落。

跌落伤要观察有否骨折、内脏出血、颅内出血等。

头部外伤要观察头疼、呕吐、昏迷等情况。

必要时及时送医院治疗。

    · 保护眼、鼻、耳;防眼外伤;防尖利的物品戳伤眼睛;防烟花爆竹炸伤眼睛;防紫外线损伤眼睛;不抠鼻腔、耳道,不把小玩具、小豆豆等塞进耳朵。

    · 幼儿生活环境、生活用品、玩具安全卫生:

避免住在刚装修好的房子里;玩具符合安全卫生要求;不用彩色的餐具;避免接触废气。

    · 药品、食品的安全:

幼儿服药前核对姓名、药名、剂量、服法,避免错服、漏服、重服。

教育孩子不吃陌生人给的糖果,不乱吃外包装漂亮的药物,不吃不洁食物防中毒。

家长老师别把杀虫剂、消毒液等有毒药剂装在饮料瓶或矿泉水瓶里,以防幼儿误喝。

消杀用品上柜上锁。

    · 防气管异物:

吃饭时不讲话不大笑;吃果冻分成小块吃,防食物吸入气管。

    · 防烫伤:

不碰烫的水瓶、烫的菜锅;洗澡时先放冷水再加热水;不玩火。

    · 防溺水:

到游泳池游泳,不会游时带好救生圈;不要到池塘、江边游泳。

    · 防宠物咬伤:

不养宠物,不接触宠物防被宠物咬伤。

    · 记住常用电话号码:

110、119、120、父母亲的电话号码及家庭住址等,但不能随便告诉别人。

    · 认识各类安全标志。

  我们要如何进行意外伤害自救呢?

    · 烧烫伤、扭伤:

冷敷;外伤出血:

干净的布压迫止血。

    · 宠物抓咬伤:

冲洗伤口(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伤口周围皮肤),再搽PVP碘消毒。

立即注射狂犬疫苗预防狂犬病发生。

    · 误服药物:

催吐法(可用筷子、手指、压舌板刺激舌根),使药物尽快吐出。

    · 火灾逃生自救:

用湿毛巾、口罩蒙鼻,用水浇身或以湿棉被、湿毛毯等裹住身体,匍匐前进。

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落水管等逃生自救。

火已烧身,切勿惊跑,可就地打滚灭火。

特别提醒:

到陌生的环境里(宾馆、商场、电影院等)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楼梯方位及灭火器、防毒面具放置的位置。

    · 地震自救:

地震时可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最好用被子、枕头顶在头上,等地震平息后,再撤离到空旷处。

撤离时最好不用电梯。

被埋在废墟里要保存实力,设法找吃的。

    · 急救操作技能:

学会伤口包扎、骨折固定、搬运伤员、气管异物抢救、心肺复苏等操作技能。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今天的学习中都获得了一些关于意外伤害的预防与救护的知识。

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时我们还应该要学以致用,懂得运用这些知识。

2、问卷调查——小学生双休日活动调查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双休日为他们带来消极影响的原因。

2、参照小学生双休日情况调查表,制定一个对成年人的调查表。

二、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双休日为他们带来消极影响的原因。

三、课前准备

让学生把上一个双休日的主要安排写下来。

四、教学对象:

六年级全体学生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每到星期一,总有些同学手忙脚乱,不是没书本,就是作业没完成。

许多同学还表现出一种疲态,精神不振,老师把这种现象称为:

“星期一综合征”。

为什么在双休日同学们的闲暇时间多了,反而带来这些消极的影响?

如何有效地利用闲暇时间,提高双休日的生活质量,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过程

1、小记录:

你期盼双休日的到来吗?

为什么?

2、讨论区:

你在双休日的时间和活动内容主要由谁支配?

3、小组汇报:

让学生在小组内汇报自己上一个双休日的主要安排。

4、小组长汇总后向全班汇报。

5、师小结。

6、小调查:

你想了解别的同学是怎样度过双休日的吗?

参考下面的调查表,自己制定一个小学生双休日情况调查表,采访其他年级的10位同学。

7、小组合作:

参照小学生双休日情况调查表,制定一个对成年人的调查表。

采访几位成年人的双休日情况。

三、师总结:

本节课,同学们了解了双休日对你们带来消极影响的原因。

四、布置作业:

继续完成课本中调查表。

3、神奇的光

太阳能的利用与小制作

一、活动背景: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积极建设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创新性社会的进程中,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已成为关注的重点、建设的关键。

根据教材《神奇的太阳能》,加强学生对能源合理利用的学习、实践、探究。

 二、活动目标:

1.学习《神奇的光》了解牛顿是怎样发现太阳光是七彩的,激发学生对太阳研究的兴趣。

2.经历太阳能开发利用的学习与实践过程,探究其原理,懂得合理、科学使用太阳能的方法以及重要意义。

3.加强对我国能源资源的利用情况和基础知识学习研究,加强对能源利用技术等高科技发展信息的了解。

4.在动脑动手参加实践中,设计太阳能利用的器具,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精神;

5.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

帮助学生树立为社会服务的意识、科学意识,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三、活动对象:

六年级全体同学

四、活动时间:

2课时

(一)导入

1、学习《神奇的光》故事说说牛顿的白光分解试验。

2、了解白光分解试验的意义。

3、集体交流对太阳感兴趣。

4、师根据兴趣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大家研究太阳能源。

(二)认识

1、分小组查找太阳能能源的转变。

2、了解太阳能能源转变的原理。

3、激发学生研究太阳能的兴趣。

(三)研究

资料搜集小组

1、学生到阅览室、图书馆或通过上网查阅太阳能能源的相关资料,了解太阳能这一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

2、将搜集到的有关太阳的知识;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历史;太阳能利用发展史;太阳能的优缺点;太阳能运用的原理等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准备交流。

社会调查小组:

1、学生设计调查表,向家长和安装太阳能系列产品的家庭或单位进行调查访问活动,并做好访问咨询中太阳能系列产品的特性及优缺点的记录。

(1)设计调查表;

(2)进行调查

(3)调查汇总

2、资料整理

(如太阳能无污染,使用安全,避免了毒、废气体和废渣的产生,可缓解煤、石油、可燃气等能源紧缺状况,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

但太阳能要受到夜间和阴雨气候的影响,家用太阳能仅利用在提供热水方面,比较单一等等)

3、以太阳能热水器为对象深入调查。

(集热器、优缺点)

(四)汇报

1、各小组汇报研究成果:

2、小组评比优秀成员

(五)延伸

请本校科技方面的专家解答学生的疑问

除了太阳能还有哪些环保能源可作再利用

4、走进民间艺术

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民间艺术的名称和特点。

2、知道民间艺术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与创造,许多民间艺术杰作,已成为“华夏一绝”被传承和保留下来。

3、培养学生喜爱民间艺术的感情。

二、教学准备:

1、了解自己家乡的民间工艺品

2、搜集反映民间艺术品特色的图片或照片并带来。

3、吹塑纸、挂线、胶水

三、教学对象:

六年级全体学生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民间艺术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与创造,许多民间艺术杰作,已成为“华夏一绝”被传承和保留下来。

你了解这些民间艺术品吗?

刺绣、竹艺、纸艺、布艺、纺织、陶瓷、泥人等

2、观察书,你知道它们的名称吗?

同桌互说,指名交流。

3、你的家乡有哪些民间工艺品呢?

(班内有外来同学)

请把你了解到的说出来,与小伙伴一起分享。

先说再写下来。

4、讨论:

你能为家乡的民间艺术做哪些事?

5、把你外出旅游时拍的照片或搜集到的图片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6、巧手作坊:

传统的风筝款式很多。

它们造型玲珑纤巧,工艺精湛,富于艺术感。

我们一起来学做一个简单的风筝。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材料分小组合作试做。

我做民间小艺人

一、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自己的兴趣,积极参与技术实践,大胆设想,勇于创新,强调学生通过研究与实践,构建一种积极、生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及与人交往的能力。

3、提高语言的组织及表达能力,主动交流,合作交流,增强自信,展示自我,尊重他人。

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通过技术实践活动深化自己的劳动体验,形成热爱劳动及热爱平凡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活动准备:

查阅相关书籍

三、活动对象:

六年级全体学生

四、活动时间:

2课时

五、活动过程:

一、课前介绍

剪纸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它以美妙绝伦的图案,精湛细腻的技法,丰富的形象语言,反映了我过深邃的思想和文化,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为了传承这一文化瑰宝,我们班开展了“走近多彩的剪纸世界”综合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同学们不仅了解了剪纸的历史和发展,还学习了剪纸的方法和技巧,剪出了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那些精美的作品吧。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教师提前收集制作剪纸作品,粘贴到教室里面。

师:

同学们,你们发现今天的教室与以往有哪些不同啊?

学生回答。

师:

你们现在欣赏的这些漂亮的剪纸就是我们今天的活动主题。

师:

在现代生活中,剪纸除了粘贴在玻璃窗上,还可以贴在墙

壁上、家具上、悬挂在天花板上等地方。

是我国一种民间的

装饰艺术,新年或在喜庆节日用剪纸贴的吉祥装饰物,具有浓

厚的民族传统特色。

(学生欣赏作品)

看了这么精美的剪纸作品,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学生谈感受)

三、活动过程的安排,由以下几个阶段组成:

(1)准备策划阶段:

包含确定活动主题,选择活动方式,进行活动分工,制订学生活动方案等,主要解决“想了解什么”“怎样去做”的问题。

(2)实践活动阶段:

即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方法让学生亲历劳动与实践,采访调查,上互联网、上图书馆查阅资料,研究分析等,此阶段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活动来完成,活动时间跨度可一周或两周甚至更长的时间。

(3)汇报交流阶段:

该阶段以成果展示汇报交流为主,在与同学们分享交流的同时,进行分析评价。

展示活动可以通过举办成果汇报会,论文答辩会,设立作品展示台,开展技能大比拼,举行擂台赛等形式来汇报交流调查研究的结果,展示活动成果。

也可让家长参与评一评自己孩子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等。

如:

剪纸资料的汇报

师:

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关于剪纸艺术方面的资料,谁愿意把你知道的讲给同学们听?

学生汇报

评语:

你觉得他收集的资料怎么样?

他的汇报形式怎样?

师: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剪纸艺术作品的图样,就放在每一组的桌面上,你们觉得漂亮嘛?

生:

漂亮。

师:

是啊,无论是哪一种图案都生动形象惟妙惟肖.

1、实践剪纸

师:

想不想证明你也是心灵手巧之人呢?

好,给同学们5分钟时间,以小组为单位自学教材后,用你手中彩纸尝试剪出书中作品。

(学生自学教材,进行初级创作,教师巡视帮助解决学生在自学创作剪纸时遇到的问题.)

2、展示剪纸作品

师:

将你剪好的作品贴到黑板.(评选出最佳作品)

师:

这几件剪得都不错,你是怎么剪的,谁愿意教大家剪一剪?

师生共同总结出剪纸的剪制过程:

折__画__剪(板书)

师:

请剪制成功的同学举起你的作品。

师:

试试看你还能剪出哪些图案?

并将你最好的作品属上名字,送给你的好朋友。

(用相机将快乐的活动过程记录下来)

四、活动小结:

同学们都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剪刻得图案都很美丽、生动。

总之,同学们的作品继承了民间剪纸的特点,并有所发明、创造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得到发扬光大,希望同学们课下继续进行创作,来美化我们的生活。

5、关注我们身边的食品安全

街头小摊食品卫生状况考察

一、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对街头食品的调查过程中,提高环保意识;在对食品安全的调查和宣传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2、能力目标:

在收集资料,实地调查过程中,提高学生根据需要收集,处理有效信息的能力;在小组实践过程中提高与人交往能力以及小组合作的能力;通过整理调查结果,进一步提高总结归纳的能力;通过学校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反思能力.

3、知识目标:

学习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学会制订计划,调查研究等科学研究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

确定调查范围及地点

三、活动对象:

六年级全体学生

四、活动时间:

3课时

五、活动过程:

1、布置任务

任务1:

准备研究的问题,制订活动方案

任务2:

开展实践活动:

实地考察,访问,调查

任务3:

总结与交流:

展示,收获与反思,宣传,评价

任务4:

两地学生通过网络进行项目主题地交流

任务5:

制作项目报告,评价

2、项目学习活动过程(概念图):

任务1:

准备研究的问题,制订活动方案

1,开阔思路:

什么是绿色食品怎样让我们吃得更安全街头小摊食品卫生状况考察.生活中容易忽视的食品安全问题等

2,确定主题.(确定主题前要考虑活动的可行性)

3,制订活动方案

例:

______活动方案

活动任务:

了解学校周边小摊食品卫生状况

活动内容:

1.搜集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常识

2.……

3.……

活动方式:

考察,调查,访问

活动时间:

……

活动地点:

学校周边的街道

任务2:

开展实践活动

1,实地考察.街头小摊的食品卫生情况如何同学们吃这些食品安全吗

学校周边小吃摊点食品卫生状况考察记录

1.学校周边小吃摊点的整体情况

2.小摊食品的卫生状况

2,访问.分别访问工商管理部门,卫生监督部门和城管部门的工作人员.

3,调查.设计一份简单的问卷,了解同学们平时购买小摊食品的情况.

同学们购买街头小摊食品情况调查

1,你在小摊上买吃的吗

A经常买B有时买C偶尔买D从不买

2,如果买,主要原因是什么

A味道好B方便C价格便宜D其他

3,如果不买,主要原因是什么

A不好吃B不卫生C家长不让买D其他

4,你吃完零食,怎样处理零食包装

A.扔进垃圾筒B.随手扔C.凭心情而定

5,你看到地上有零食包装,会怎样处理

A.每次捡B.不捡C.有时捡D.经常捡

6,零食对身体的影响

A.有利健康B.有害健康C.因人因时而异D.无大碍

7,对环境的影响

A.污染环境B.不会污染环境C.看具体情况而定

8,你吃的零食是"三无"产品吗

A是B不是C有些是

9,你喜欢吃什么样的零食

4,老师和家长对同学们购买小摊上的食品有什么看法呢

"家长问卷":

1,您喜欢让孩子吃零食吗(①喜欢②不喜欢③不太喜欢)

2,您的孩子平时喜欢吃零食吗(①喜欢②不喜欢③不太喜欢)

3,您的孩子喜欢吃哪些零食

4,您经常主动为孩子购买零食吗(①经常②偶尔③从来不)

5,您认为零食有利于孩子健康吗(①有利②有害)

6,您认为购买零食应该注意什么

任务3:

总结与交流:

展示,收获与反思,宣传.

展示:

讲收集到的各种信息和资料进行整理,撰写一份报告或办一起专题板报或展览,向全校同学宣传.

收获和反思:

通过本次主题活动,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我的收获和反思

宣传:

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与学校所在的社区联系,向社区居民进行一次食品安全常识方面的宣传.

任务4:

两地学生通过网络进行项目主题地交流.

两地学校学生通过网络,相互交流自己在本次项目探索过程中的感想,收获.

任务5:

1,根据任务一和任务二所得的结果和记录,制作一份项目报告,内容包括下列各部分:

(1)封面及姓名

(2)目录

(3)完成问卷调查

怎样让我们吃得更安全

一、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习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学会制订计划、调查研究等科学研究方法。

(2)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饮食与健康的密切联系,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关注自己与他人的健康。

情感与态度目标

(1)通过合作课题小组的集体探究,培养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锤炼自主探究的能力。

(2)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感受学习的快乐和成功感,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在对街头食品的调查过程中,提高环保意识;在对食品安全的调查和宣传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社会实践能力目标

(1)在收集资料、实地调查过程中,提高学生根据需要收集、处理有效信息的能力,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

(2)在小组实践过程中提高与人交往能力以及小组合作的能力,在活动交流中互相学习、发现、改进,促进实践能力的不断发展。

(3)通过整理调查结果,进一步提高总结归纳的能力,能以不同的方式展示研究成果,通过班级间和小组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反思能力。

二、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

A、查找有关食品安全的资料。

B、了解学生对街头小摊食品卫生的认识程度。

C、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确定“关注我们身边的食品安全”的主题。

2、学生准备

A、通过各种方式,查找与食品安全的资料。

B、准备实践活动所需的物品,如照相机、录像机、问卷表等。

三、活动对象:

六年级全体学生

四、活动时间:

综合实践课时间、课余时间(大约3课时)

五、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一)、活动目标:

激发学生对“怎样让我们吃得更安全”课题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学习对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做好活动的准备。

(二)、学生活动内容与方法

1、分组,确定小组活动子课题。

2、各小组根据自己确定的主题,为小组编写一个口号,鼓舞士气凝聚力量。

3、各小组讨论如何开展活动,制定活动方案,填写活动计划表。

(三)、指导教师指导重点

1、指导分组,根据学生的特点,对全班学生进行有机的组合。

2、对课题方案的制定、子课题的选择、表述等进行帮助。

3、汇总,列好一张全班同学活动的内容表,为活动的实施做好准备。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一)、活动目标:

在活动中了解有关食品安全的知识;懂得辨别食品是否腐败变质;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活动时间:

1课时

(三)、学生活动内容与方法

1、各小组根据所定的方案,用调查、采访、问卷、拍摄等方法,到社会上去进行实践,随时记录,与人沟通有针对性,有礼貌。

2、积累、收集所得的资料。

整理、分析,并将它们进行分类或制表。

也可制作成图表、手抄报、幻灯片、录象等。

3、引入评价机制,在活动过程中开展自评与互评工作。

(四)、教师指导重点

1、跟踪、参与、指导学生的每一个活动实施过程。

2、提醒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收集有关的资料,指导如何整合收集到的各类资料。

3、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边实践、边反思、边评价。

第三阶段(总结汇报)

(一)、活动目标:

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以不同的方式展示研究成果,在活动交流中互相学习、发现、反思、改进,促进实践能力的不断发展,编写《食品安全手册》。

(二)、活动时间:

1课时

(三)、学生活动内容与方法

1、小组长组织汇总本小组活动的有关材料。

2、对活动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

3、小组准备、撰写汇报材料。

4、集体交流,展示活动的成果。

(展示的方式可以自选)

(四)、教师指导重点

1、指导学生对活动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形成结论。

2、指导撰写活动交流材料。

3、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认识、收获进行总结、反思、评价。

4、注意对学生的成果形式进行补充。

六、预计成果形式

1、设计“食品安全”手抄报,撰写调查报告。

2、设计食品安全宣传画或宣传录象。

3、幻灯片展示或编成歌曲形式大家唱。

4、编写《食品安全手册》。

七、活动评价

(一)、评价方式:

1、学生自评。

小组内互评。

2、家长、老师的评价。

6、小小发明家

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创造发明的经历,使他们感受到创造并不神秘,尝试创造发明的无穷乐趣。

2、树立创造志向,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刻苦钻研的品质。

二、活动准备:

收集小发明家的发明故事。

三、活动对象:

六年级全体同学

四、活动时间:

2课时

五、活动过程:

1、用投影仪展示小发明家及他们的作品,创设情景激发情感。

  (他们能做,我们也一定能!

快行动起来,做个小发明家。

2、实物:

指甲钳,让学生用指甲钳剪指甲,说说指甲钳有哪些方面比较方便,哪些方面还有问题――发明创造的课题,然后进行分组交流。

3、自己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并给改造的指甲钳取个跟改进有关系的名。

4、分组交流谁的办法好,红花奖励表扬。

5、按照改进指甲钳的方法来处理胸卡等其他五件物品。

6、自由发明可延伸到课外。

7、学生活动评估。

我的改进与设计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改造发明的经历

2、树立创造志向,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勤俭节约的品质。

二、活动准备:

收集小发明家的发明故事。

三、活动对象:

六年级全体同学

四、活动时间: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热身运动:

“请你跟我这样做”。

二、复习儿歌《人有两件宝》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

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

用脑不用手,啥也办不到。

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一切创造靠劳动,劳动要用手和脑。

三、出示各种废弃物。

[板书]

四、出示教师手工作品。

[板书]

五、揭题。

[板书变“废”为“宝”]

六、欣赏。

各种各样的环保手工作品。

说说你看见了一些什么?

它们是怎么做出来的?

七、自己动手制作环保手工艺品。

出示要求:

(1)可以自己一个人完成一件作品;也可以和同桌合作共同完成一件作品。

(2)资源共享,互相帮助。

(3)要有创造噢。

(4)请注意尽量保持安静。

八、学生制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