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公共课复习大纲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16037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公共课复习大纲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教育学公共课复习大纲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教育学公共课复习大纲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教育学公共课复习大纲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教育学公共课复习大纲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公共课复习大纲2.docx

《教育学公共课复习大纲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公共课复习大纲2.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公共课复习大纲2.docx

教育学公共课复习大纲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三、辨析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要求先判断对错,然后作简要分析。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6分。

五.材料分析题(本题满分18分。

阅读材料并回答材料后面的问题。

教育学公共课复习大纲

第一章

1.了解教育的概念.教育的要素和基本类型;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广义:

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狭义:

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教育的基本类型:

一、根据教育目的、职能和形式的不同,教育可分为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二、从教育活动发生的空间来看,可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三种类型三、根据教育内容,可以分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四、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阶段,可分为学龄教育和成人教育

2.掌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与教育规律。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3.了解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自从人类社会产生,就发生了教育活动。

但研究教育活动,直至形成一门学科,经历了漫长的历史。

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萌芽、创立、发展三个阶段。

萌芽:

有了教育活动,就有了人们对其的认识。

在原始社会,教育融合在日常生活中。

在古代社会,教育活动日益增多,学校教育不断发展,人们逐渐开始研究教育问题,产生了教育思想。

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宋明理学,从西方的古希腊古罗马到中世纪文艺复兴,一些哲学家、思想家开始对教育问题进行了思考和研究,提出了许多教育主张,尚未形成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

儒家教育思想代表著作《论语》《孟子》《礼记》《四书集注》。

儒家思孟学派《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专著。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培养》)是西方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创立:

17世纪,教育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初见端倪。

18世纪发展。

19世纪成为较为系统的独立的学科。

1623,英国的培根《论学术的价值和发展》。

1632,捷克的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近代教育学产生的标志,提出并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班级授课制,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

1693,英国的洛克《教育漫话》。

1776,德国的康德《论教育学》。

1762,法国的卢梭《爱弥儿》。

1806,德国的赫尔巴特(传统教育学派代表人物)《普通教育学》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发展:

随着各国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新科学技术带来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以及其他学科发展的影响,19世纪末以来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学派别和教育思想,教育学进入了多元化发展时期。

代表性教育学流派主要实验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文化教育学、结构主义教育学、建构主义教育学、终身教育思想等。

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杜威是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教育即生长”。

布鲁纳《教育过程》提倡“从发现中学习”。

4.了解杜威和赫尔巴特分别有何代表著作和思想主张,分别代表何种教育学派;

杜威代表性著作《民本主义与教育》,它批判传统教育理论,强调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三个命题是杜威教育理论的总纲领。

代表实用主义教育学学派。

赫尔巴特代表性著作《普通教育学》。

他构建了比较严密的教育学逻辑体系,形成了一系列教育学的基本概练和范畴;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教育目的论,认为道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以心理学为基础建立起来教学方法论,根据受教育者的心理活动规律确立了教育的过程和阶段、手段和方法,揭示了教学工作和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以此提出了著名的教学阶段理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和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代表传统教育学派。

第二章

1.了解教育.学校的产生,教育起源的几种学说;

教育的产生:

语言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思维的发展,思维的发展使教育的产生成为可能。

群居、生产劳动、经验积累等人类保障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活动,导致了教育的产生。

学校产生的原因:

1.经济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2.政治嬗变提出了进行贵族教育的必要性

3.文化积累为学校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学校产生的意义

1.促进了教育活动的专业化发展

2.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专业人才

3.推动了学科门类知识的形成与发展

教育起源的假说:

一、上帝起源论。

这种观点把教育的起源归结为神或上帝,完全是处于宗教需要的一种杜撰,荒唐的不科学的。

二、生物学起源论。

这种观点把动物适应环境、求得生存的本能性活动当做教育的基础,否定了人的教育与动物本能性生物行为的根本区别,它实际上否定了人与动物的区别。

三、心理学起源论。

这种观点把模仿看做教育的基础,而且把模仿限定为儿童,一方面,肯定了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

同时说模仿是无意识的、本能的行为否定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片面的,不科学的。

2.了解历史上几种有代表性的儿童发展观;

(一)古代的儿童发展观。

在古代尽管有识之士已朦胧地看到儿童的发展,但作为社会意识而存在的儿童发展观念尚未形成。

(二)中世纪的儿童发展观。

在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儿童发展观是从新人类观中理想的人的形象推导出来的,尽管承认了儿童的自由与兴趣,但未意识到儿童本身便是自身价值的存在,也未否定儿童对于双亲的绝对服从关系。

“原罪说”导致的儿童的畸形发展观依然占统治地位。

(三)儿童发展观的近现代流变。

1、自然成熟理论,代表人物格赛尔2、行为主义的发展观3、精神分析理论,包括古典费洛依德主义和新弗洛伊德主义,在发展观上有代表性的是弗洛伊德和艾里克森的发展观4、社会主义历史学派的发展观。

5、认知学派的儿童发展理论。

3.了解人的发展的概念,掌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人的发展,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理解时,是指人的个体发展,即随着时间和年龄的递增而发生的个体的身心变化。

人的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

人的生理发展,一方面指人的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体质的增强,另一方面指体质的增强,即指生理机能的增强。

人的心理发展一方面指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是指人的心理倾向或意向的发展。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教育能够制约人的遗传素质对其身心发展的影响

2.教育能够调节和选择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

3.教育能够系统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

4.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4.了解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应该怎样去适应这些规律;

(一)学生发展的顺序性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其身心按照某种固定的顺序展开,并且依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顺序逐渐发展。

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学生发展的阶段性

学生的身心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发展速度、发展重点和发展特征。

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个阶段的量的积累必然导致质的飞跃,使身心从一个阶段推进到另一个新的阶段。

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不同

(三)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不同学生之间在身心发展特征上具有相对稳定的不相似性。

一般学生的发展需经历共同的发展阶段,但每个学生的发展速度、发展水平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则千差万别。

做到因材施教

(四)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

学生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平衡和发展速度的快慢与发展时间的先后的不平衡。

注意适时、及时

5.了解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的关系。

一、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通过提升人的社会生活素质,使之更有效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教育还能够通过普及科学知识和技能来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

3.教育还可以推动社会成员转变观念,从而形成能够提升社会经济水平的现代社会观念和行为。

教育的经济制约(主要通过制约生产力来实现的):

1.经济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的规模与速度

2.经济水平制约着教育的人才规格与教育结构

3.经济水平制约教育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

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具有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

2.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功能

教育的政治制约:

1.政治影响着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

2.政治影响着社会对教育的资源分配以及教育内资源分配

3.政治影响着教育制度建设,教育行为和教育的思维方式

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具有传递文化的功能

2.教育具有选择文化的功能

3.教育具有更新与创造文化的功能

4.现代教育还能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教育的文化影响:

1.社会文化影响着教育内部的各种要素

2.社会文化影响着社会成员对教育的态度

第三章

1.了解教育目的的意义和性质,掌握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

教育者预先设定并追求的目标,教育目的的通常被定义为“一定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总要求“,反映的正是社会对教育目的的制约。

教育目的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导向功能、选择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按照教育目的实现的过程,教育目的的层次可以表现为:

理想的目的——正式的目的——教师所领悟的目的——教育过程实际体现出来的目的——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目的

按照教育目的的抽象——具体过程,教育目的的层次又可以表现为:

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各育目标(如智育目标、德育目标、体育目标等)——教学目标——课时目标。

2.了解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一、主观依据:

首先,哲学观念会影响教育目的;其次,教育目的的确定还要受到思想家们或制定教育目的者固有的人性假设的影响。

最后,教育目的既然是对培养对象的主观设计,就不能不与人格理想相联系。

二、客观依据:

1、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2、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3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的个人取向,即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出发。

这种观点认为,教育目的在于把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在他们看来,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是在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时才有价值,评价教育的价值也应当以其对个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

教育的社会取向,即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他的社会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在他们看来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和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社会贡献了什么,贡献的程度如何来决定。

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应服从和服务与社会需要,教育除了社会目的之外,没有其他目的。

3.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掌握中国教育目的的几个基本点。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

人的发展问题,所关注的就是发展什么和发展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马克思站在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高度,强调人的发展与社会和生产发展相一致,并对“人的发展”的目的、内容、途径等作了全面的阐述。

2、“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社会条件(社会生产力的极度发展是人实现全面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社会生产关系的变换也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中国教育目的的几个基本点(基本精神)

1.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性

2.坚持培养劳动者

3.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

德智体美,即品德、智力、体质、审美观)

我国的全面发展教育

(1)德育:

即培养人思想道德的教育,是向学生传授一定社会思想准则、行为规范,并使其养成相应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健康心理品质等方面教育的总称。

在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德育保障人才培养的社会主义方向性,历来放首要位置。

(2)智育:

是指向学生传授系统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智力才能的教育活动,在我国全面发展中,智育居于核心地位

(3)体育:

是指向学生传授身体运动及其保健知识,增强他们体质,发展他们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教育

(4)美育:

是指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即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是运用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去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的教育。

第四章

1.了解现代学制改革的趋势;

一、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更为密切二、学制的的弹性化、开放性的特征日趋明显三、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四、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五、现代学制逐渐向终身化方向发展

2.掌握几个有代表性的学制,如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经公布并且在全国实施的现代学制;规定学堂改称学校的学制;采用六三三四制的学制分别是什么学制等。

(一)1902年“壬寅学制”第一个颁布,但没有实施

(二)1903年“葵卯学制”仿效日本学制拟定,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方针,但在教学内容上打破了儒家经典一统天下的局面,并突破了培养官僚精英的单一目标,在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在普通课堂之外均建立了师范教育和实用教育系统。

该学制一直沿用到1911年清朝退出中国政治舞台。

(三)1913年颁布《学校令》,后经过调整和综合,制定了统一的学制系统,通称为“壬子葵丑”学制,这个学制已初步体现了现代学制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

(四)1922年“新学制”,又称“壬戌学制”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影响最深的一次学制改革,标志着近代中国学制建设的体系基本完成。

3.了解中国教育政策及其热点问题。

中国教育政策经历的发展阶段:

(一)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教育政策(1949-1956)。

《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教育政策(1957-1965)。

这一时期教育实施了三条基本政策:

教育为无产阶级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工作必须由共产党领导。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政策(1966-1976)。

一是正常的教育政策在这一时期被严重扭曲,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很大偏差;二是出台了与极“左”路线相一致的教育政策。

(四)改革开放后的教育政策(1977年至今)。

1、重新明确的完善教育方针2、确定教育的战略地位3、改革教育体制4、推进素质教育

热点问题:

P98-101

(一)教育公平问题

(二)学前教育问题(三)民办教育问题(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

第五章

1.了解学生的本质属性,思考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1.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

2.学生是具有发展需要的人

(2)学生是学习中的人

1.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2.学生是在学校参加规范学习的人

3.学生是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学习的人

(3)学生是独立的人

1.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

2.学生是具有独特精神世界的人

应树立的学生观:

尊重学生的感情,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特点。

重视学生的精神生活,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成为教师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

教育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努力实现学生的个性的发展。

2.掌握学生的社会地位.权利及保障,如何尊重并保障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权利;

(一)青少年儿童是权利的主体

(二)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

青少年儿童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

1.生存权

2.受保护权

3.发展权

4.参与权

5.受尊重的权利

如何保障学生的权利和发展?

学生学习权的保障既涉及国家政策和教育制度等宏观方面的改革,也涉及学校系统内部变革等微观方面的创新。

从宏观方面看学习权的保障涉及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的完善与教育的终极目的之落实,需要对制度化教育中的分流教育做彻底改造,逐步形成终身教育体系。

从微观上看学习权的保障要求在学校系统内予以变革,推进教育民主化,使学生从学习对象变为学习主体、重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教育是教师的责任”为“教育是师生的共同责任”,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整个教育活动中来,逐步走上自我教育的途径,使教育过程充满自由探索、自我发展、发现和创造、激情和愿望等良好状态。

3.掌握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1)学生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反对揠苗助长,同时也必须警惕学生的发展压抑。

(2)学生发展的阶段性应在不同阶段提出不同要求,反对教育“成人化”,同时应注意各阶段之间的“衔接”工作。

(3)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对教育的丰富化、多样化提出了要求,主张因材施教,反对教育“一刀切”“一锅煮”。

(4)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在关键期适时而教,反对教育平行推进

4.了解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及教育的策略。

P117-124

(一)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

小学生的总特征,从发展速度上看,小学低年级是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学生身体缓缓生长,身高、体重逐年稳步发展,珍格格体质向增强的方向发展,心理上一般也没有十分尖锐的自我冲突。

策略:

要求教师富有同情心,允许学生有犯错误的自由并从错误中得到教训。

教师还需有准备地去应对学生日益出现的独立感,注意自身作为激励者的角色,多想一些办法,并且保持足够的耐心,时刻准备给学生提供积极的支持。

(二)初中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

初中生的总特征,是身心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突出、独立精神的加强。

策略:

总体来说,教师需要随机应变、增长能力,以适宜地回应在教室里观察到的各种类型的学生。

(三)高中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

特征:

理想主宰现实的时期,都较重视自己的仪表风度,并追求自己的独特美,更讲究在社会中与成人及其他人交往的策略,情感变得丰富与细腻,意志成熟,在活动的方面的特点是社会性、自主性和多面性。

策略:

要求教师在关心和责任两者之间达到平衡:

关心是关心学生的心理发展,责任是保证给学生打下你所教科目的可观基础。

作为一名教师,还将面对不同学生较大的个体特征差异。

第六章

1.了解教师职业的产生及其专业化进程;

教师职业是人类最古老的职业之一。

教师是以教育职业或活动为生存,发展方式的职业群体。

(详细见P127)

2.掌握教师劳动的特点及其体现;

(1)劳动对象上的特点——复杂性(1、学生是具有能动性的人2、学生是未成熟性的人3、学生是整体发展的人4、学生是有独特性的人)

(2)劳动手段上的特点——示范性(教师的劳动手段就是教师主体本身,即教师所具有的知识、智能、情感、意志、品格等个人素质)

(3)劳动过程上的特点——长期性(教师劳动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而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

(4)劳动性质上的特点——创造性(首先表现在因材施教;其次还体现在教师要创造性地更新劳动的内容和手段;再次,表现在教师对复杂多变的教育情景的机智处理上,即教师的教育机智;最后还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引领)

(5)劳动形态和劳动成果上的特点——个体性与集体性(教师的劳动主要是以个体劳动的形式进行的,无论是备课、上课、课外辅导,还是对学生的集体工作或个别学生的工作。

教师的劳动成果表现为集体性。

3.了解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1)教师的权利

1.教育教学权

2.科学研究权

3.管理学生权

4.获取报酬待遇权

5.管理权

6.进修培训权

(2)教师的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4.掌握教师的专业素养表现在哪些方面;

(1)专业理念:

教师通过教育理论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形成对教育对象、内容、过程、结果质量等以及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的理性认识和信念。

是个人的基本价值观,也显现出个人的教育理想,奠定基本的教育判断能力。

(2)职业道德

1.高尚的职业道德观念

(1)对教师专业的认同及其表现——敬业意识

(2)教师专业目标理想的确立及其表现——乐业意识

2.良好的职业道德态度

3.高尚的职业道德行为

(3)专业知识

1.教育科学知识:

它是教师应具备的重要知识

2.学科知识:

学科知识是教师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主体

3.学科教学知识(学科内容知识):

教师专业知识的核心、重要而最有用的成分,是一种使得学科教师与学科专家的有所区别的专门知识。

4.通识性知识:

通识性知识是教师应具备的基础知识

(4)专业能力

1.教学技巧

2.教学能力

(1)教学设计能力

(2)教学实施能力

(3)教学检查评价能力

3.交往能力

4.组织与管理能力

5.自我反思与教育研究能力

(5)心理素质

1.积极乐观的情绪

2.阔达开朗的心胸

3.坚忍不拔的毅力

5.了解教师学习共同体如何建构,如何在学习共同体中促进专业发展。

P147

(一)校内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合作。

(二)校际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合作

(三)网络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第七章

1.了解课程的概念;

广义的课程:

课程就是学习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一定内容从而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和形成经验的过程。

狭义的课程:

狭义的课程专指学校中的课程,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一定内容从而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和形成经验的过程。

2.掌握课程的类型;掌握不同类型课程的划分标准;

(一)以课程决策层次为标准划分

●国家课程。

——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颁布和组织实施的课程。

其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公民基本素质发展的一般要求,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

地方课程。

——是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制定、颁布和组织实施的课程。

其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地方社会发展及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

●校本课程。

——是由学校自行确定和组织实施的课程。

其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和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与特色。

(二)以课程组织形式为标准划分

●学科课程。

(也称分科课程)

——是从各门学科领域选择部分内容、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的课程形态。

活动课程,也称经验课程或学生中心课程。

——指以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兴趣爱好为中心、以活动为组织形式的课程形态。

●整合课程。

(又译综合课程)

——是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使学校教学系统中分化了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

(三)以课程内容排列方式为标准划分

●直线型课程。

——就是对课程内容以环环相扣、直线推进、不予重复的方式加以安排。

它对于解决课程内容逐渐增加和学生学习时间与精力有限的矛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螺旋型课程。

(又称圆周型课程)

——就是在不同阶段上安排主题相同的课程内容,但逐渐扩大范围和加深程度。

●阶梯型课程。

——是根据客观需要与可能,从人类文化中选择出精华部分作为预期教育结果,然后按照学生发展的动态水平层次,把它们按难度高低分解后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地排列成一道波浪式上升的阶梯。

(四)以学生选择的自由度为标准划分

●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

又分为限定选修课程与任意选修课程

(五)以课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