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近年市广播电视工作情况汇报提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15071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近年市广播电视工作情况汇报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近年市广播电视工作情况汇报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近年市广播电视工作情况汇报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近年市广播电视工作情况汇报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近年市广播电视工作情况汇报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近年市广播电视工作情况汇报提纲.docx

《关于近年市广播电视工作情况汇报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近年市广播电视工作情况汇报提纲.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近年市广播电视工作情况汇报提纲.docx

关于近年市广播电视工作情况汇报提纲

关于近年六安市广播电视工作主要情况

汇报提纲

尊敬的省局各位领导:

首先,对以张苏洲局长为首的新的省局领导班子领导在百忙中抽出宝贵时间听取我们的工作汇报表示由衷的感谢!

我们六安局现在的领导班子是20XX年7月主持工作的。

近三年来,我们在省局和六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以加快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重实干、求实效,较好地完成了省局和市委、市政府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了六安广电工作争先进位的预期目标。

现将近三年来主要工作情况,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我们的打算与对策汇报如下,请予审示。

一、近三年六安广电主要工作情况

(一)建成广电中心,如期实现搬迁。

六安市广电中心工程是六安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全市重点工程。

总投资近6000万元,建筑面积约13200平方米,主楼10层,总高度88米。

该工程1999年立项,2000年底奠基,20XX年底动工,20XX年底主体封顶。

在停工达半年之久后于20XX年7月全面复工,当年完工。

20XX年底市有线电视台播出部分顺利搬迁,20XX年元旦正式从广电中心下传电视信号并做到安全播出,同年4月,局机关、电视台、广电报社顺利搬迁进驻。

7月18日举行了隆重的竣工暨揭牌仪式。

广电中心的建成投入使用,为六安广电新一轮发展构建了新的平台,为加快老区广电事业与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树立了六安广电在全省的新形象。

(二)推行有线无线两台整合,优化资源配置。

自1999年原县级市广电播出机构上划以来,六安市有线、无线两台、三个频道,人、财、物,采、编、播相对独立,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影响宣传质量。

20XX年初,我们抓住两台搬迁进入广电中心的机遇,将有线、无线两台三个频道资源全面整合为一个播出实体,其原二级机构实行“同类合并”,三个频道的新闻宣传由台新闻中心统一调度。

通过整合,理顺了工作关系,降低了宣传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带来的效益日益凸现。

(三)实行台报全面改版,重塑广电形象。

从20XX年9月份起,我局开始抓电台、电视台、广电报的宣传改版策划,为进驻广电中心作前期准备。

广播电台新增直播节目,开通交通音乐广播,扩大了覆盖面;广电报由原16版改扩为24版,贴近了市场,提高了效益;电视台三个频道通过改版、包装,进一步增强了宣传的感染力,提高了宣传质量。

一频道为“时政新闻”,突出权威性。

增加了每天《新闻早报》、《午间特快》,进一步充实了《六安新闻联播》和《新闻视点》。

《六安新闻联播》首播时间由原每晚8:

00提前到晚7:

30,增强了电视新闻的时效性;二频道改为“社会新闻”后,以《社会前沿》定位,报“百姓新闻”,一改过去的“播”新闻为“说”新闻,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频道定位为“经济新闻”,以《经济在线》为主打节目,通过栏目组合,面向市场,扩大服务,突出经济宣传。

特别是“红色篇”、“绿色篇”、“文化篇”等三个不同风格的电视形象宣传片,较集中展示了六安的人文资源优势与建设发展成就,提高了六安电视宣传的品位,受到了省局台专家以及广大观众的关注与好评。

(四)以产业的理念抓创收,强力推行广告经营走向市场。

整合前,有线、无线电视台三个频道一年纯收入仅有482万元,广播电台15万元,皖西广播电视报为52万元,合计创收不足550万元。

20XX年,我们对电视、广播、广电报节目制播与广告经营权分离后,将广告经营权对外公开招标,分别以电视年纯收入1150万、广播100万、广电报100万签约,年创收1350万元,翻了一番多,在全省地市级创收份额由原第三军团(500万元以下)跃升为第一军团(1000万元以上)。

(五)坚持不懈抓农网,农村广播得到恢复性发展。

前几年,我市乡(镇)村广播绝大多数处于停播半停播状态,加之20XX年和20XX年特大洪灾,不少乡镇村广播站室受损严重,农村广播形势更加严峻。

我局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积极向市委、市政府、省局建议,20XX年10月,市委、市政府在舒城召开全市农村广播工作现场会,提出全市农村广播恢复性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工作目标。

20XX年5月,市委、市政府又在寿县召开全市沿淮沿淠重灾区22个乡镇农村广播恢复与发展工作调度会,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同年,市委、市政府以两办名义印发了六安市《关于加强农村广播电视工作的意见》,我局同时制定下发了《六安市农村广播恢复与发展工作考评办法》,组织检查和互查。

邀请市人大、市政协领导带领驻有关县区的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和调研农村广播,促进了工作的开展。

20XX年的特大洪灾后,我局又组织力量对金寨、霍山等县的重灾乡镇广播恢复工作进行重点指导、督查和帮扶。

通过上上下下的共同努力,全市农村广播恢复率达到78%以上。

20XX年9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农村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对近年农村广播恢复与发展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对3个县区局和17个乡镇进行了表彰。

我市抓农村广播工作的做法得到了省局的充分肯定,多次受到表彰。

(六)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引进外资取得突破。

20XX年以来,我局就开始运作引进国外政府贷款,改造广电基础设施项目工作。

20XX年初我们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多次与国家有关部委、省厅局以及外商进行会谈,利用北欧投资银行贷款49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969万元)引进广电设备项目。

经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批准,我局于20XX年10月与国际维昌洋行有限公司签定正式合同。

20XX年元月23日得到北欧投资银行正式批准生效。

目前,设备引进的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按计划今年上半年可以实施完毕,届时,我局广电采、编、播主要设备将全部实现数字化,制播水平将迈上一个大台阶。

(七)抓住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积极解决撤地设市上划的遗留问题。

一是妥善解决了原县级市广电局职工集资建房遗留的问题。

1999年建的半拉子职工宿舍楼是原县级市播出机构上划后全局上下十分关注的焦点。

20XX年下半年开始,我局多次与施工单位协调,四上法庭,周转资金,专人负责,到20XX年6月,完成工程验收,7月,16户集资户回迁户迁入新居。

二是部分待岗人员重新上岗就业。

由于种种原因,原县级市广电局播出机构有47位同志(原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长期无岗待业,经常上访,影响稳定。

20XX年,我们结合电视台资源整合与节目改版、广电中心物业管理以及城区有线电视网络开发等多项工作的全面展开,采取考试、公开选拔招聘的办法,使原无岗位长期在家待业的47位职工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

三是兑现了上划人员的工资待遇,补办了“三金”,免除了上划职工的后顾之忧。

(八)强化行政执法,广播电视社会管理得到加强。

近三年来,我们坚持抓广电社会管理不放松,确保政令畅通。

一是加强社管工作的督查,04年、05年分别组成两个督查组,深入五县三区,重点督查禁止非法电视台、整治乱播滥放和保证转播中央台、省台、市台电视节目等三项社管工作,确保中央台、省台与市台广电节目在全市的有效覆盖。

二是强化全市卫星电视接收设施的专项治理。

我们先后开展联合执法60多次,取缔地面卫星设施非法销售点21个,清理并拆除非法安装的地面卫星设施411套,没收接收天线234只,接收机82台,高频头57个,601个单位做到了持证接收,800户个人用户重新换证、办证,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三是加大严禁非法电视台力度。

20XX年重点对霍邱、裕安等乡镇私人办电视台问题进行查处,全市共取缔非法电视台17家,并与各县区签订了查禁非法电视台责任状。

(九)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广播电视宣传工作取得新成绩。

近三年来,我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把宣传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重大宣传做到局主要领导亲自策划、参与并加强指导,严格把关。

切实加强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宣传,围绕市委、市政府实施的“568”计划和“三大跨越”战略目标,精心策划了“工业学霍山”等四项重点工作的深入宣传以及其他各项宣传。

据统计,仅20XX年市内宣传总量同比增长30%以上,全市电视台、电台共播发稿件32000多条,创办各类新闻专题栏目185个,再创历史新高。

全市广电系统在中央台、省台发稿670条,市电视台外宣发稿居全省前四名,被授予全省外宣工作先进单位,市电台在中央台发稿名列全省市级台第一,全市广电外宣总量创历史最好水平。

同时,广播电视精品工程再结硕果。

在全省广电新闻奖评选中,三年中共有80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9件,“十佳”栏目(相当于一等奖)3个,优秀栏目2个。

市电台制作的广播剧《伶仃草》在第五届中国广播剧专家奖评选中荣获金奖,实现了我市广播剧创作和在全国获奖零的突破。

(十)认真开展先进性教育与大练兵活动,队伍素质明显提高。

按照市委和省、市委宣传部的统一部署,我局认真扎实地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大练兵”活动,各项工作得到了市委督导组与省委宣传部领导的充分肯定。

市直广电系统148名党员和18名建党积极分子参加了学习教育,参学率达100%。

全局系统425名在职干部职工参加了“大练兵”活动。

通过党员学习教育与业务大练兵,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与专业业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一是进一步坚定了广大党员的理想信念,增强了为实现“三大跨越”当先锋作贡献的责任感;二是通过听报告、学英模,做学习笔记、写心得体会,设先锋模范岗等,党员在各个工作岗位上模范带头,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近年来有十二名党员受到各级组织的表彰,近100名同志受到了各种奖励;三是通过“学理论、学知识、学技能”,“练思想、练业务、练作风”三学三练,不断争创“一流本领、一流作风、一流队伍、一流业绩”。

特别是围绕市政府四项重点工作开展的“百名记者下基层”采访活动,创新报道形式与内容,为中心工作的宣传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创作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如:

在全省播放的《2005’六安市抗洪救灾纪实》专题片,今年元旦当天在中央台《新闻联播》播发的《金寨县张冲乡灾民元旦喜迁新居》等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目前,全局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市委二届二次会议、市人大市政协二届二次会议、全省广电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十一五”期间六安市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规划,抓紧各项工作推进,开好头,起好步,为“十一五”期间大发展打好基础。

二、目前存在的困难、问题以及我们的打算、对策

六安是老区,广电基础薄弱,事业发展滞后,由于投入少,历史上欠帐较多。

“十五”期间,特别是后三年虽然自己与自己比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横向比差距仍较大。

在全省广电发展的大格局中六安广电发展尚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

(一)市直广电系统基础设施投入大,负担沉重。

目前,广电中心建设及其广电设备投入近6000万元(尚未决算审计完)。

由于原县级市播出机构上划人员多,负担重,市广电系统自身积累少,加之地方财力困难又少有投入,近6000万元均是我局负债,尽管我们千方百计想办法,度难关,但毕竟力量有限,债务沉重,严重地影响加快发展的进程。

(二)有线电视网络上划问题悬而未决。

这是上届班子遗留问题。

20XX年我局虽与省广电网络公司签定了上划协议,但未办理交接手续。

正因为如此,一方面我们又无法寻求新的合作伙伴发展网络,另一方面也影响我市数字电视的开发,也成为当前影响加快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县区广电基础设施薄弱。

“十五”期间,尚有寿县、霍邱、金寨和叶集实验区没有建成广电中心;山区、沿淮、沿淠行蓄洪区的农村收听收看广电节目质量不高,村村通、长期通任务艰巨,广电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繁重。

针对上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们的打算和主要对策:

(一)请求省局领导对老区给予政策与扶贫资金帮扶。

六安是革命老区,广电基础设施十分薄弱。

为改善老区广电落后状况,我们自我加压,负重前进,目前已建成了广电中心,基本配套了相关设备。

但由于自身积累少,地方财力困难,我们已负债近6000多万元,不仅每年要还债,就是每年利息都要还300多万元,尽管我们也千方百计想办法抓创收,但毕竟力量有限,短期内难以见效。

为此,我们请求省局领导对六安这个老区广电事业能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像省直其他部门一样多给予一些政策倾斜与支持,帮助我们度过难关。

(二)创造条件解决有线电视网络上划遗留问题。

(三)建议县区将广电中心建设、村村通工程以及县城数字电视建设纳入当地的“十一五”规划,尽快改善县区广电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

六安是革命老区,面积全省第一,人口全省第二,从中央到省委、省政府领导对六安的发展都十分关注。

六安的广电工作如何对全省广电工作有一定的影响。

同时,由于六安情况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加大了做广电工作的难度与压力。

为此,我们衷心希望省局领导、领导机关多到六安检查指导工作,开展工作调研与试点在加强工作联系中增进友谊。

我们市局领导班子成员愿在省局的领导与支持下,勤奋学习,奋力工作,不断提高领导全市广电工作的能力与水平,在做好我市广电工作的同时,也为加快全省广电事业与产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为全省广电争光。

 

六安市广播电视局

20XX年5月1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