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滑轮机械效率知识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14295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383.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杠杆滑轮机械效率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杠杆滑轮机械效率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杠杆滑轮机械效率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杠杆滑轮机械效率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杠杆滑轮机械效率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杠杆滑轮机械效率知识点.docx

《杠杆滑轮机械效率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杠杆滑轮机械效率知识点.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杠杆滑轮机械效率知识点.docx

杠杆滑轮机械效率知识点

杠杆

杠杆

1.杠杆:

概念:

五要素:

会画力臂:

2.杠杆的平衡概念:

3.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器材

调节平衡

使杠杆停在水平位置的目的:

平衡条件

4.三种杠杆的判断:

 

5.典型题:

Ø画作用在杠杆上的最小的力及方向。

**14.如图9-13所示是自重不计的杠杆,O为支点。

已知LAO=3LAB,物重G=300N。

(1)在A端施最小的力F使杠杆平衡,画出该力的示意图。

(2)求出力F的大小。

 

**15.如图9-14表示用杠杆提重物。

沿AB方向(竖直方向)、或者沿AC方向(与杆垂直的方向)、或者沿AD向(水平方向)都能使杠杆平衡。

其中,沿方向用力时,这个力的力臂最长,其力最小。

某人用弹簧测力计钩住杆的A端,沿水平(AD)方向拉住使杆在图示位置平衡,若他缓慢地使弹簧测力计向竖直(AB)方向旋转,且保持杆的位置不变,那么,

(1)旋转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改变吗?

答。

(2)如果改变,是怎样改变的呢?

答。

[3.5]

****34.如图9-31所示,弯曲杠杆的一端挂有重物G。

在杠杆上画出一个能使杠杆平衡且为最小的力F。

[1.5]

38如图甲所示,杠杆OA处于平衡状态,在图中分别画出力F1和F2对支点0的力臂L1和L2。

 

Ø用力F拉着杠杆缓慢移动,力始终沿着竖直方向,力的大小变化();

若力的方向始终与杠杆垂直,力的大小变化()。

***23.如图9-20所示,一根重为G的均匀铁棒OA可绕O自由转动,原来处在竖直位置(图中实线)。

若用始终保持水平方向的力F拉它的A端,在它绕O点转动的过程中,F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保持不变B.逐渐增大C.逐渐减小

***24.象图9-21那样,用始终垂直于与木头的力F将木头缓慢地抬起,在抬起的过程中,力F大小将()。

[1.5]

A.不变B.渐渐变小

C.渐渐变大D.先变小后变大

****30.如图9-27所示,轻质杆可绕O自由转动,在A端施加一个始终垂直于杠杆的作用力F,使其从OA位置匀速转到OA/位置的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

[2.0]

A.一直是变大的B.一直是变小的

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

Ø不等臂的平衡杠杆,若两侧各加、减相同质量的物体,杠杆的平衡情况?

若两侧各移动相同的距离,杠杆的平衡情况?

*6.如图9-8所示,杠杆上每小格的长度相等,每只钩码等重,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错误:

[1.5]

(1)左右两边各加挂一只钩码,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

(2)左右两边各加挂一只钩码,杠杆会顺时针转动。

(3)若右边再加挂一只钩码,左边必须再加挂两只钩码才能保持平衡

(4)如果左边钩码向左移一格,则右边钩码必须向右移两格,才能保持平衡

**12.如图9-11所示,现在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若在两侧的钩码下面再各加挂一只钩码(所有的钩码都是相同的),则()。

[1.0]

A.杠杆仍保持平衡B.杠杆左端会下降

C.杠杆右端会下降D.无法确定会出现什么现象

**13.如图9-12所示,F1、F2的方向均为竖直向下,但F1<F2,现在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设想,保持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不变,而使它们的作用点分别以相等的速度向支点移动。

在移动过程中,杠杆的情况是()。

[1.0]

A.仍保持在水平位置平衡B.顺时针转动C.逆时针转动。

***25.如图9-22所示,轻质杆AB可绕支点O自由转动,其A端由一根细绳AC固定于地面。

若在其B端分别施加大小相同的四个不同方向的力,则当细绳AC承受的力最大时,B端对应的力应当是()。

A.F1B.F2C.F3D.F4

 

***26.如图9-23所示,一根轻木条左端放一支较矮的蜡烛,右端放一支较高的蜡烛,两支蜡烛一样粗细,在O处将木条支起,木条能在水平位置平衡。

同时点燃蜡烛,点燃后燃烧速度相同。

那么,在燃烧过程中,木条()。

A.始终保持水平B.左端会下沉C.右端会下沉

***27.如图9-24,要在杠杆的A端作用一个最小的力F使杠杆平衡,在图中画出这个力的力臂L及这个力的示意图。

[1.5]

Ø用不等臂的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Ø力的作用线过支点的力()影响杠杆的平衡。

杠杆杠杆的应用练习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1.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就称这根硬棒为杠杆。

当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处

于状态时,就称该杠杆平衡。

[0.5]

*2.省力杠杆的特点是:

动力臂阻力臂。

在理发剪、羊角锤、缝纫机踏板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0.5]

*4.如果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是200N,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是4∶1,那么,杠杆平衡时,阻力是N。

*5.用一根硬棒撬石头,如果石头重2.4×l03N,动力臂是1.2m,阻力臂是20cm,那么,要把这块石头撬起,施加的动力应当是N。

[1.0]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0.5]

A.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称为力臂

B.杠杆平衡就是指杠杆处于静止状态

C.动力作用点离支点越远,一定越省力

D.力使物体转动的效果决定于力和力臂的乘积

**8.“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可采用图9-9所示的装置。

实验时让横杆AB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

若开始实验前发现B端下沉,可将B端螺母向边调。

若每个钩码质量为50g,则在C点应挂只钩码杠杆才能平衡;若C点不挂钩码,改在D点用弹簧测力计拉,为使杠杆平衡,这时弹簧测力计的最小读数应为N,拉力的方向应。

[2.0]

**9.如图9-10所示,AB为轻杆,AO=OC=CB,B端悬挂重为10N的物体,当A端施加竖直向下的力F=N时,杠杆平衡。

如果动力作用点从A点移到C点,能使杠杆仍平衡的力F至少是N,该力的方向是。

**10.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错误。

[2.0]

(1)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

(2)杠杆上的支点总是在动力作用点与阻力作用点之间()

(3)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叫力臂()

(4)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和阻力,方向不一定是相反的,有时可能是相同的()

**11.关于杠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0.5]

A.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称为力臂

B.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和阻力,方向有可能是相同的

C.支点总是处在动力和阻力之间的某一位置

D.人们在生产劳动中使用杠杆的目的就是为了省力

**16.两个小孩坐在跷跷板上,跷跷板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

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0]

A.两个小孩一定等重B.两个小孩到支点的距离一定相等

C.两个小孩各自的体重和到支点的距离的乘积相等

**17.瞧,图9-15中那个人背了点东西多费劲!

你将建议他作下列哪种改进呢()。

A.腰应当直起来B.步子迈得小些

C.两手往前移一移D.将棒往前拉一拉,使物体更靠近人些

**18.如图9-16所示是用开启瓶盖的板手掀开瓶盖。

板手相当于一个杠杆,标出它的支点O,画出它受的动力(F1)和阻力(F2)的示意图。

[1.5]

**19.如图9-17是一个简易压水泵。

用手向下压手柄,活塞杆会把活塞往上提;用手向上提手柄,活塞杆会把活塞向下推。

整个手柄是一个弯曲的杠杆。

[1.5]

(1)请在图上标出支点O,画出此时的阻力F2,作出F1、F2的力臂L1和L2;

(2)请回答:

这个手柄属于哪一类杠杆?

 

**20.如图9-18是一个人挑担子的示意图。

扁担前端A处挂的重物质量是m1=20kg,后端B处挂的重物质量是m2=30kg。

求:

(l)前、后两物体各为多重;

(2)如果A、B两点间距离是1.5m,则他的肩与前端A的距离应为多大?

[3.5]

***21.长为80cm的杠杆,自重不计,支点在离右端20cm处。

若在左端挂20N的重物,则在右端应挂N的重物才能使杠杆平衡;若在两端再各加挂10N的重物,则杠杆的支点应向移动cm,才能使杠杆恢复平衡。

[2.5]

***22.如图9-19的杆秤,提纽O处是支点。

已知AO为5cm,秤砣质量是500g,秤杆上B处的刻度(也叫“秤星”)表示2kg,当秤砣放在B处时秤杆平衡.则被称物体的质量是kg,OB之间的距离是cm。

再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将500g的秤砣换成一个550g的较大秤砣,秤钩上挂的还是原来的物体,这时秤砣的位置与提纽的距离应比原来(选填“大些”或“小些”)才能平衡。

这时从秤杆上读得的被称物体的质量比它的实际质量要(选填“大些”或“小些”)。

(2)现在社会上有些不法小商贩,采取偷换秤砣的办法来坑害顾客。

想想看,他们在卖货时,是用偏大的秤砣还是用偏小的秤砣?

答:

[5.0]

知识的拓展

****29.如图9-26为一根硬棒,棒上标出了A、B、C三点,把它作杠杆使用。

则以棒上的点为支点、动力作用在点、阻力作用在点时,最省力。

****31.如9-28图所示,直角轻棒ABO可绕O点自由转动,AB=30cm,OB=40cm,在OB的中点C处挂一重为G的物体。

要使它在图示位置保持平衡,则在棒的A端至少应施加多大的力F?

()。

[2.0]

A.F=2G/5B.F=G/2

C.F=2G/3D.F=G

****32.如图9-29所示,棒OA是可绕O点转动的杠杆。

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地拉住A端,杠杆平衡。

保持杠杆的位置不动,缓慢地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直到弹簧测力计转到竖直方向。

在这一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

[2.0]

A.保持不变B.渐渐变大C.渐渐变小

D.先变大后变小E.先变小后变大

****33.如图9-30为一端粗一端细的木头,木头重为G,重心Q距粗端A的长度是木棒全长的l/3。

在细端B施加一个始终保持竖直方向的力F,缓慢地向上提,在提的过程中,F的大小将()。

[2.0]

A不变B.逐渐变小C.逐渐变大

****36.如图9-32是蒸汽锅炉上的保险阀装置。

当阀门受到的向上的蒸汽压强超过安全值时,阀门会被顶开,放掉一些蒸汽,使锅炉内蒸汽压强减小。

已知阀门气口的面积是3cm2,杠杆OAB自重不计,炉内应保持的蒸汽压强是1.2×l05Pa。

问:

(l)当炉内蒸汽应强为规定值时,阀门对杠杆A处向上的顶力是多大?

(2)若OA为5cm,AB为75cm,当杠杆上B处所挂的重物为多重时,可以使炉内蒸汽压强维持规定值?

[3.5]

****37.如图9-33所示,一块长1.5m的薄板,重不计,一端支起,另一端用细绳拉住,绳与水平夹角为30°,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20N。

一只球从支点上方沿板向右以10cm/s的速度匀速运动,经5s绳子断了。

求:

球有多重。

[3.5]

39如下图甲所示,杠杆OA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2是力F2的力臂.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L1和力F2.

41如图12-18所示,O为杠杆AC的支点,在O处挂一小球,AO=OB=BC,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画出施加在杠杆上最小动力F1的力臂L1:

,并标出F1的方向。

42如图12=20所示是一个指甲刀的示意图,它由三个杠杆ABC、OBD和OED组成,用指甲刀剪指甲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杠杆都是省力杠杆

B.三个杠杆都是费力杠杆

C.ABC是省力杠杆,OBD、OED是费力杠杆

D.ABC是费力杠杆,OBD、OED是省力杠杆

43如图12-23是自卸车的示意图,车厢部分视为杠杆,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B点是支点,液压杆施的力是动力,货物重是阻力

B.B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

C.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后部可省力

D.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

图12-26

44.工人剪铁皮时,有时用两根铁管套在剪刀柄上(如图12-29),这是什么道理?

(题型四)

 

45.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有一组同学猜想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能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他们经过实验,获得了下述数据: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4

5

5

4

于是,他们认为自己的猜想得到了验证。

你认为他们的实验过程存在什么问题?

46.杠杆在我国古代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

护城河上安装使用的吊桥就是一个杠杆,由图12-34可知它的支点是点(填“A”、B”或“C”),在匀速拉起时,它属于一个______杠杆(填“省力”或“费力”),并在图中画出动力臂L1。

(题型一)

图12-34

47.如图12-36所示的两种情况,OB=AB,物重均为G,两轻质杠杆均平衡.比较F、F'的大小,满足关系式()(题型四)

图12-36

A.F=F’B.F=2F’

C.F=1/2F'D.F=1/4F'

48.在棉产区,每年秋天拔去地里的棉杆是农民的一项繁重体力劳动。

王刚仿照钳子的结构改制成一种农具解决了这一问题。

如图12-37所示,使用时,将小铲着地,用虎口夹住棉杆的下部,然后在套管上用力,棉杆就拔出来了。

该农具整体视为杠杆,则支点、动力作用点、阻力作用点对应下列位置正确的是()(题型一)

A.转轴—虎口—套管B.小铲—套管—虎口

C.小铲—虎口—套管D.虎口—转轴—套管

49.如图12-41所示,用一根硬棒撬一个大石块,棒的上端A是动力作用点.

(1)在图上标出:

当动力方向向上时,杠杆的支点a当动力方向向下时,杠杆的支点b;(2)在图上画出撬动石块动力F为最小时的方向.(题型三)

图12-41

图12-40

滑轮

1.定滑轮:

概念

特点

实质

过定滑轮沿不同方向拉同一物体,力的大小()变。

2.动滑轮:

概念

特点

实质

过动滑轮沿不同方向拉同一物体,力的大小()变。

3.滑轮组:

特点

好处

组装、画图

4.滑轮组的规律:

无摩擦:

拉力与物重的关系:

实际:

绳、物体移动距离的关系:

绳的段数与定、动滑轮个数的关系:

滑轮滑轮组练习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1.使用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这种滑轮相当于一个杠杆。

使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这种滑轮相当于一个的杠杆。

[1.0]

*2.根据杠杆知识,费力杠杆省距离,省力杆费距离。

可见,滑轮是费距离的,而滑轮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0.5]

*3.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的装置叫,它既可以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0.5]

*4.请在图9-34所示各滑轮旁边的括号内写上定滑轮或动滑轮。

[2.5]

 

*5.将两个滑轮装配成图9-35的样子,用力F拉动绳端时,物体会向移动。

其中A是滑轮,B是滑轮。

[1.0]

*6.用一个动滑轮来提升重物,若动滑轮重为10N,物重为40N。

摩擦不计,则当物体匀速上升时,作用在绳端的动力F是N;若动力移动20cm,则物体上升cm。

[1.5]

*7.在图9-36和图9-37中的轮子上画一根线表示杠杆,并标出支点O;画出动力F1和阻力F2,以及力臂L1和L2。

[2.0]

*8.如图3-38所示,沿三种不同的方向拉绳使物体上升,所用的力分别是F1、F2、F3,则()。

[1.5]

A.F1最大.B.F2最大.C.F3最大.D.三个力一样大.

 

**9.用一个动滑轮竖直向上匀速提升重物。

已知物重G=180N,摩擦不计,绳端的拉力是F=100N。

动滑轮重为N。

[1.5]

**10.图9-39甲和乙都是由一只定滑轮和一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但是它们有不同点。

请回答:

(1)滑轮组能改变动力的方向,而滑轮组不改变动力的方向;

(2)甲滑轮组有段绳子承担物重,而乙滑轮组有段绳子承担物重,滑轮组更省力些;(3)如果都使物体上升h高度,那么甲滑轮组的绳端必须向下移动,乙滑轮组的绳端必须向上移动。

**11.仍然看图9-39甲和乙.如果摩擦不计,动滑轮重不计,G=300N,则图甲中的拉力F甲=N,图乙中的拉力F乙=N;如果摩擦不计,动滑轮重是30N,G=300N,则F甲=N,F乙=N。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0]

A.滑轮组的省力情况是由其中的动滑轮个数决定的

B.剪刀实际上是两个杠杆的组合

C.费力杠杆是不好的,实际应用中应当尽量避免使用

D.不论是定滑轮还是动滑轮,其轮心都相当于杠杆的支点

**13.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1.0]

A.任何一个滑轮组都具备既省力又改变动力方向的优点

B.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决定于动滑轮的个数

C.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决定于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D.任何滑轮组都具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优点

**14.如图9-40所示,不计摩擦及滑轮重,重为G1、G2的两个物体现在处于静止,则()。

[1.5]

A.G1=2G2B.G1=G2C.2G1=G2D.G1=3G2

知识的应用

**15.图9-41是一个杠杆式简易起吊机,它上面装了一个定滑轮可以改变拉绳的方向,杠杆OBA可绕O点转动。

在图上画出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

[1.5]

**16.在图9-42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线,使人站在地面上能把物体提到高处。

画好后再回答:

(1)该滑轮组有段绳子承担物重;

(2)如果拉动绳端向下移动Lm,则物体能上升的高度h=。

[2.5]

 

**17.用如图9-43的滑轮匀速提升重物:

(1)如果G=200N,滑轮重不计,则挂钩承受的拉力是N,拉绳的力F为N;

(2)如果G=200N,滑轮重为10N,则挂钩承受的拉力是N,拉绳的力F为N。

[2.5]

***18.如图9-44所示,某人用滑轮先后以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来匀速提升重物。

如果该人的体重为800N、手臂所能发挥的最大拉力为1000N,滑轮重和摩擦均忽略不计,则:

以图甲方式最多可提升重为N的物体;而以图乙方式最多可提升重为N的物体。

[3.0]

***19.在图9-45虚线框内画一个用于竖直提起重物的滑轮组。

要求该滑轮组有这样的特点:

有4段绳子承担总重,所用滑轮个数为最少。

[2.5]

知识的拓展

***20.用某滑轮组提升重物,已知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5段绳子承担,绳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共重20N。

若在匀速提升重物时,绳端的拉力是100N,则被提升的重力为()[1.5]

A.400N.B.480N.C.500N.D.520N.

***22.一个体重为500N的人,经测定他的手臂最大可发挥700N的拉力。

若这个人用一个定滑轮来提升重物,他所能提起的最大物重为()。

[1.5]

A.1200NB.700NC.500ND.200N

***23.要用滑轮组匀速提起重为1250N的重物,而串绕滑轮组的绳子最多只能承受250N的拉力。

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则该滑轮组中至少有()。

[2.5]

A.一只定滑轮和两只动滑轮.B.两只定滑轮和三只动滑轮.

C.两只定滑轮和两只动滑轮.D.三只定滑轮和两只动滑轮.

***24.如图9-46所示,绳及滑轮重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不计。

已知物重为100N,使物体匀速运动时物体与水平地面的摩擦力是40N。

则物体在匀速运动过程中受的合力是N,作用在绳端的拉力是N。

[2.5]

***25.在图9-47中,画出滑轮组的串绕方法,要求是:

绳端往上提,重物往上升。

并回答下列问题:

(l)这个滑轮组有段绳子承担物重,若绳端的拉力向上移动l.5m,则物体上升m。

(2)若物重G=30N,摩擦及动滑轮重均不计,使重物匀速上升时,绳端的拉力

F=N。

(3)若物重G=30N,摩擦不计,动滑轮重为G动=6N,使重物匀速上升时,绳端的拉力F=N。

***26.如图9-48甲和乙中,都各有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

请按下列要求画图并回答问题:

[3.5]

(l)在图甲中画绕线,使得绳端往下拉时,重物往上升。

它将有段绳子承担物重。

(2)在图乙中画绕线,使得绳端向上拉时,重物往上升。

它将有段绳子承担物重。

***27.如图9-49甲和乙。

在甲图中画绕线,使绳端向右拉时物体向左移;在图乙中画绕线,使绳端向左拉时物体向左移。

[2.5]

 

****28.仍然请看图9-48甲和乙。

(绕线已经画好了吗?

)设物重G为200N,摩擦不计,动滑轮的重不能忽略,串绕滑轮组的绳子最多只能承受50N的拉力。

[2.5]

(1)你将选用它们中的哪一个来提升重物?

答:

选用;

(2)若在实际提升物体匀速上升时,绳端的拉力是44N,求该滑轮组动滑轮的总重。

****29.如图9-50所示,物重G=30N,绳的一端拴在地面,拉力F使滑轮匀速上升。

(l)若滑轮重不计,滑轮向移动20cm,则拉力F=N,物体上升cm。

(2)若滑轮重为2N,使物体上升20cm,则拉力F=N,滑轮向上移动cm。

[3.5]

****30.如图9-51所示,滑轮重不计,滑轮与转轴的摩擦不计,在拉力F作用下可使物体匀速运动。

(l)如果拉绳的速度是v,则物体移动的速度v物=v;

(2)如果已知拉力F是6N,那么可知()[3.5]

A.物重为12N.B.物重为3N.

C.物重为2N.D.物体受摩擦力12N.

E.物体受摩擦力3N.F.物体受摩擦力2N.

****31.在图9-52中,画出滑轮组在提升重物时的最省力的绕法。

[1.5]

****32.利用图9-53的滑轮组起吊物体,摩擦不计。

物重G=400N。

当拉力F为140N时,可使物体以0.5m/s的速度匀速上升。

想想看,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求出哪些物理量,并把它们一一求出来。

[4.5]

 

****33.如图9-54所示,绳及滑轮重不计,滑轮转动时的摩擦不计。

物体A重800N、B重l00N,B在运动时受地面的摩擦力是fB=20N。

当拉力F=200N时,物体A以3m/s的速度沿水平面匀速运动。

求:

(l)物体B运动的速度;

(2)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fA。

[3.5]

 

****34.如图9-55所示,每只滑轮重都是2N,当拉力F为5N时,物体G可保持静止。

则物重G为N,图中所标a绳承受的力是N,b绳承受的力是N。

[2.5]

****35.如图9-56甲、乙两个滑轮组,它们吊着的物体重都是G,滑轮重及摩擦均不计。

当绳端拉力分别为F甲和F乙时,物体匀速上升。

则F甲与F乙之比是()。

[2.5]

A.l∶l.B.2∶3.C.3∶2.D.4∶5.

 

****36.画出图9-57滑轮组的绕线。

要求是:

绳往下拉,物体往上升,有三段绳子承担物重[1.5]

****37.如图9-58所示,滑轮重及滑轮转动时的摩擦均不计。

向上拉绳的速度是1.2m/s,拉绳的力F是9N。

由此可知()。

[2.5]

A.物重是27N,物体的速度是0.4m/s.

B.物重是18N,物体的速度是0.6m/s.

C.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7N,物体的速度是0.4m/s

D.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18N,物体的速度是0.6m/s

****38.如图9-59所示,摩擦不计,滑轮重2N,物重10N。

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以0.4m/s的速度匀速上升,则()。

[2.5]

A.F=5N,F向上的速度是0.2m/s.

B.F=7N,F向上的速度是0.2m/s.

C.F=6N,F向上的速度是0.8m/s.

D.F=22N,F向上的速度是0.2m/s.

 

****39.如图9-60所示,滑轮重及滑轮摩擦不计,物体A和B都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