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学院师范本科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13432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文化学院师范本科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历史文化学院师范本科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历史文化学院师范本科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历史文化学院师范本科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历史文化学院师范本科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文化学院师范本科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docx

《历史文化学院师范本科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文化学院师范本科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文化学院师范本科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docx

历史文化学院师范本科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

历史文化学院师范本科生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

本大纲根据国家教委师范司颁发的《关于印发<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试行稿)的通知和《高等师范学校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修改制定。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由我院师范技能教研室负责组织实施。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包括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说普通话、一般口语、教师口语]、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三笔字、语言文字规范、常用文体写作]、教学工作技能[教学设计技能、使用教学媒体技能、课堂教学技能(含导入技能、板书板画技能、演示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反馈和强化技能、结束技能、组织教学技能、变化技能)、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技能、教学研究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集体教育技能、个体教育技能、与任课教师和学生家长沟通技能]等四部分。

教师职业技能是师范学生都应具备的,是学生必修的内容。

对师范在校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系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目的是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具体从师任教的职业行为方式,并使之趋于规范化,对于形成学生教育和教学能力,对于学生毕业后胜任教师工作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大纲在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各部分内容中,都提出了明确的训练目的、训练内容以及训练建议和考核要求。

在实施训练中可根据各部分训练内容的特点,进行合理安排,以形成系统的、各部分之间有机联系的训练链。

对学生进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应在理论的指导下加强实践环节,指导教师要在精讲有关职业技能的基本知识、组成要素和操作程序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学生进行系统地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改善、不断趋于整体协调和完善,以获得稳定的教师职业技能。

大纲提出了训练中的讲授与实践的学时比例为1:

2。

在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要制作和充分利用声像等多种媒体,对学生进行各种教师职业技能的示范定向,及时反馈训练效果。

重视调动学生参加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训练。

以上训练分别由我校公共必修课、我院师范方向的必修课与选修课共同完成。

其中,普通话、三笔字、班主任工作技能由我校的三门公共必修课完成;一般口语、教师口语、语言文字规范、教学设计技能、使用教学媒体技能、课堂教学技能、板书板画技能由我院开设的师范技能训练系列必修课(共七门)完成;常用文体写作、教学研究技能、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技能由我院开设的师范技能训练系列选修课(共八门)中的三门完成。

由我院开设的师范技能训练必修课与选修课,其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占该门课程总成绩的30%。

考核的其它事项请参照我院《考试工作细则》执行。

第一部分——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训练

说明:

高等师范学校是国家推广普通话的重点之一,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用普通话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是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因此高等师范学校学生必须讲普通话,并按国家主管部门制定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的要求通过测试。

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都要求很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因此对高等师范学校学生进行专门的口语训练并且提出较高的要求,是十分必要的。

应当逐步扭转对口语重视不够的偏向。

讲普通话的技能是口语表达技能的基础,讲普通话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无法进行口语表达技能的训练。

在口语表达技能训练中,能够进一步提高讲普通话的水平。

讲普通话达到要求的,可重点进行口语表达技能的训练。

这两项技能训练应当安排在一年级。

考核办法:

按《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普遍进行测试,合格者发给证书。

口语表达的考核由任课教师负责,主要考核朗读和讲演(或讲课)两项,但不得用教育实习替代。

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等。

一、讲普通话技能的训练

(一)训练目的

对高等师范学生的普通话训练,一般应当达到国家主管部门制定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的二级,即能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朗读、讲课和交谈。

(二)训练内容

1.树立或加强推普意识:

了解普通话的形成,了解推普的重要意义,了解国家推普的方针、政策和任务。

2.了解发音器官、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掌握好《汉语拼音方案》;掌握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掌握变调、轻声、儿化等。

3.熟练掌握现代汉语3500常用字所组词语的标准读音,学习《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能直呼音节,正确拼写汉语词语。

4.用普通话朗读、对话。

5.了解本地方言语音与普通话语音的主要差别和对应规律,能进行方音辨正。

6.了解本地方言的词汇、语法与普通话的主要区别,能进行本地方言词汇、语法辨正。

(三)训练建议

1.要给学生准备学习普通话的材料,准备学习普通话的音像资料,供学生上课或自学使用。

建立普通话学习中心,学生在这里可以看到资料,得到指导。

2.创造条件开设国家教委要求开设的“教师口语”课程。

3.按国家主管部门制定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对新生普遍进行测试,达到二级者发给证书,不达标者参加学习班学习和训练。

二、口语表达技能训练

(一)训练目的

对高等师范学校学生口语表达技能训练的目的是:

有较强的朗读、讲演和讲话能力,口语表达做到清晰、正确、得体,掌握教学、教育、交谈的口语特点,力求做到科学、简明、生动,具有启发性。

(二)训练内容

1.朗读

(l)朗读是口语训练的重要途径。

(2)朗读的要求:

正确、清楚、流畅;恰当而充分地表达思想感情。

(3)朗读的准备:

熟悉内容,明确目的,了解对象。

(4)朗读的技能:

吐字归音、重音、停连、语调、节奏等,朗读与朗诵的区别与联系。

(5)要求熟读诗2——3篇,基本达到朗读的各项要求。

2.讲演

(l)讲演的特点和作用。

(2)讲演的要求。

(3)讲演的准备:

选好讲演内容——自己熟悉,听者关注;了解听众,加强针对性。

写好讲稿——观点明确,材料丰富,逻辑严密,语言准确、生动;进行充分的练习、准备,增强自信心。

(4)讲演的技能:

开头与结尾,突出重点,显示条理,临场应变,适当的手势、表情、姿态。

(5)做讲演2—3次,基本达到讲演的各项要求。

3.交谈

(l)交谈的特点与要求。

(2)交谈的种类(偶然性的或约会性的,拜访性的或采访性的,电话或其他)及其技能。

4.教学口语

(l)教学口语的特点与要求。

(2)教学口语的种类(复述、描述、概述、评述、解说等)及其技能。

5.教育口语

(l)教育口语的特点与要求。

(2)教育口语的种类(说服、评论、指导等)及其技能。

(三)训练建议

1.创造条件,开设国家教委要求开设的“教师口语”课程。

2.购置或制作朗读、讲演、交谈、教学口语、教育口语等的音像资料,供教学使用。

3.由学生会、共青团或其他社团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比赛、讲演比赛,各班级也要经常组织。

对朗诵和讲演好的优秀学生要给予奖励。

还可以组织讲演团、朗诵团、话剧团等,学院要给予支持。

4.教学法课要讲授教学、教育语言的运用问题。

5.教育实习期间,指导教师要注意培养和考查实习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二部分——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的训练

说明:

汉字是记录汉语、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教育工作的重要工具。

国家对现行汉字已经确定了统一的规范和标准,教师应当掌握这个规范和标准。

是否能写一笔规范的好字(或比较好的字),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效果和教师的威信,因此对高等师范学校学生应进行书写规范汉字的训练,提高书写规范汉字的水平。

为了胜任教师工作,还应当教育高等师范学校学生注意书面语言的表达.进行有关训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写作水平。

对高等师范学校学生进一步加强规范汉字、书写技能和书面表达这三项技能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这些任务相当困难而且容易被忽略。

这三项技能在原有基础上能不能提高,关键在于学习的态度是否认真,思想上重视了才谈得上技能的提高。

因此训练中要坚持思想教育和技能训练并举。

这三项技能的训练应当从一年级开始。

考核办法:

与其他课程一样,按学籍管理办法的有关条文进行。

评定成绩分为优良、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等。

一、掌握规范汉字的训练

(一)训练目的

教育高等师范学校学生树立用字要规范的意识,训练他们写字规范正确,笔画清楚,要掌握好3500常用宇,自觉纠正错别字。

(二)训练内容

1.了解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掌握汉字的规范标准。

(l)巩固汉字简化成果,坚持汉字简化方向。

(2)汉字规范的重要意义。

什么是规范汉字,什么是不规范汉字。

(3)教师把汉字写得规范正确的重要意义。

2.掌握好现代汉语常用字

(l)掌握常用字的笔画、笔顺和字形结构。

(2)掌握《简化字总表》中的简化字。

(3)会读、会写、会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所收的3500字。

(4)自觉纠正错别字。

掌握容易读错的字、容易写错的字、容易写别的字、多音多义字。

(三)训练建议

1.给学生提供规范汉字的学习、练习资料,有关的音像资料。

2.要创造使用规范汉字的环境和氛围,教师要以身作则,各教师要齐抓共管,如各教师对学生作业、论文、实习教案中的错别字和不规范字都要给予纠正。

二、书写技能的训练

(一)训练目的

对高师学生加强书写技能的训练,主要是进一步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纠正已经形成的不良书写习惯。

这是一个相当繁难的任务。

考虑到现实情况,训练目的定为:

以提高硬笔楷书的书写技能为主,兼顾行书;提倡写好毛笔字。

这里所指书写技能,不是书法艺术。

(二)训练内容

1.教师掌握书写技能的重要性。

2.对教师书写技能的要求:

笔画清楚,正确规范,熟练有力,匀称美观。

3.掌握执笔、运笔的方法,纠正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4.汉字笔画的书写,间架结构的安排。

纠正有关的书写毛病。

5.掌握书写款式:

卷面干净,留有天地,布局恰当,行款整齐。

6.掌握选帖、读帖和临摹的基本知识和要领,培养对书法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训练建议

1.给学生提供书法学习的练习资料和有关音像资料。

2.举办多种多样的有关书法的课外活动,如观摩、展览、比赛等等,鼓励学生把字写好。

三、常用文体写作技能的训练

(一)训练目的

训练高等师范学校学生掌握教师常用文体的写作技能,所写文章内容符合文体要求,语言得体,语句通顺,标点符号正确无误。

(二)训练内容

1.掌握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申请报告、调查报告、各类信函等常用文体的写作知识(包括行款格式)和技能。

2.学习范文,并习作若干篇。

3.掌握常见语病的类型和改正方法。

4.进一步掌握标点符号用法,纠正容易出现的错误。

(三)训练建议

1.给学生提供有关常用文体写作技能的学习、练习资料(包括范文和误例)。

2.各教师对学生的书面表达要齐抓共管,对学生作业、论文、实习教案等都要严格要求,发现问题要给予指正,要讲评,要作为评分的标准之一。

第三部分——教学工作技能训练

说明:

教学工作技能训练是指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评定成绩等教学环节所必备的技能训练。

教学工作技能是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生提高从师任教素质的必修内容。

进行教学工作技能训练是师范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

教学工作技能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进行教学设计、使用教学媒体、编制教学软件、组织课内外教学活动和进行教学研究等所采取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

教学工作技能训练是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理论的指导下,以专业知识为基础进行的教学基本技能训练,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活动。

其主要内容包括进行教学设计的技能,使用教学媒体和编制教学课件的技能,课堂教学的技能,设计和批改作业的技能,组织和指导学科课外活动的技能及教学研究的技能。

教学工作技能训练是实践性的教学活动。

在进行教学技能训练的过程中,要利用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加实践、讨论、评论等活动,使其掌握教学基本技能。

为了便于学生对各项教学技能的感知和理解,要提供必要的录像示范或直接示范。

在实践过程中应使用声像设备对其实践过程进行记录和反馈,使学生的教学技能不断改善和趋于稳定。

对学生进行教学工作技能训练可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

在训练过程中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指出优缺点以便改进,定量评价是给出量化结果以记入成绩。

为此,首先要制定每项教学技能的评价标准,训练时由学生自己根据标准进行评价,作为平时训练成绩,占总考核成绩的40%。

单项教学技能训练结束后进行教学技能综合训练,由指导教师评价,占总考核成绩的60%。

一、教学设计技能的训练

(一)训练目的

理解教学设计的概念,了解教学设计的方法,通过训练掌握制定教学目标、分析和处理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策略、制订教学计划和编写教案的方法。

能结合学科特点设计和批改学生作业,课后能评价自己和别人的教学。

(二)训练内容

1.概念: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用系统的方法把各种教学资源有机地组织起来,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的安排做出整体计划,建立一个分析和研究的方法,制定解决问题的步骤,对预期的结果进行分析。

2.制定教学目标:

了解教学目标的类别,掌握制定教学目标的方法和要求,重点掌握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方法。

3.分析和处理教材:

通过训练初步学会分折教材的方法,能围绕教学目标组织和处理教材。

4.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学习的特点,掌握分析学生学习的方法。

5.制定教学策略:

能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教学媒体,其中包括:

教学内容与媒体选择;学生特点与媒体选择;媒体的教学特性与选择,媒体的价值与选择。

将各种媒体有机地结合,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6.制定教学计划和编写教案:

了解教学计划和教案的结构和要求,掌握制定教学计划和编写教案的方法,通过训练能写出合乎要求的教学计划和教案。

7.作业的类型和设计:

了解本学科学生作业的类型及设计的方法,能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和设计作业的内容。

8.学习评价:

了解学习评价的依据和标准,通过训练掌握学习评价的方法。

(三)训练建议

1.如果在教材教法等课程中已有此内容,可结合教材教法课进行训练。

2、3、5、7的内容可作为训练的重点。

2.可选择中学某节教材的教学内容训练学生制订教学目标、分析处理教材和编写教案,并分组讨论,相互交流。

3.设计和批改作业的训练,可选择中学教材的某节内容让学生设计练习题,还可组织学生分析教材上的习题,搜集其它练习题,通过讨论和研究建立小题库。

二、使用教学媒体技能的训练

(一)训练目的

使学生了解教学媒体的种类和功能,掌握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方法及常用课件编制的方法。

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和使用教学媒体,设计制作教学所需的教学课件及简易教具。

(二)训练内容

1.概念: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设计、选择、使用教学媒体的行为方式。

2.教学媒体及其教学特性:

(l)常规教学媒体及其教学特性:

图书、实物、标本、模型、图画、挂图。

(2)现代教学媒体及其教学特性:

投影、幻灯、录音、电视与录像、计算机。

3.简易教具的制作方法。

4.教学课件的编制与使用:

投影片的种类和制作,录音教材制作;幻灯、电视录像教材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的应用。

5.将各种媒体有机组合。

(三)训练建议

l.在训练内容中常规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并重。

2.教学课件的编制以投影片的制作为主。

3.在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制作训练中可请电教部门的教师协助教学。

三、课堂教学技能的训练

(一)训练目的

使学生了解课堂教学中基本教学技能的类型,理解各项基本教学技能的概念。

掌握各项教学技能的执行程序和要求,通过训练能根据教学任务和中学生的特点把教学技能应用于教学实践。

(二)训练内容

1.导入技能

(1)概念:

导入是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时,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

(2)导入的类型:

直接导入;旧知识导入;生动实例导入;直观教具导入;故事导入;问题导入;实验导入等。

(3)导入的程序:

集中注意,引起兴趣,激发思维,明确目的,进入学习课题。

(4)导入的要求:

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导入目的明确;能引起学生兴趣,有启发性;导入与新知识联系紧密,进入课题自然合理。

2.板书板画技能

(l)概念:

是教师利用黑板以凝练的文字语言和图表等形式,传递教学信息的行为方式。

(2)板书板画的类型:

提纲式;语词式;表格式;线索式;图示式(示意图、简笔画等)。

(3)板书板画的要求:

书写规范迅速,示范性强;条理清晰,布局合理;形式多样,启发思维;文字、图表科学准确;板面简单明了,形象生动。

3.演示技能

(l)概念: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运用各种教学媒体把事物的形态、结构或变化过程等内容展示出来,指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传递教学信息的行为。

(2)演示的类型:

实物、标本、模型的演示;挂图的演示,幻灯、投影的演示;电视的演示和课堂实验的演示。

(3)演示的程序:

心理准备,出示演示物,对演示物说明、讲解、总结,核查学生理解。

(4)演示的要求:

对演示物精心选择;演示前提出问题和观察重点;演示时要指导学生观察,充分感知;多种媒体相互配合,综合利用;演示后及时总结,明确观察结果.

4.讲解技能

(l)概念:

教师利用语言及各种教学媒体引导学生理解重要事实,形成概念、原理、规律、法则等行为方式。

(2)讲解的类型:

事实性知识的讲解,抽象性知识的讲解。

(3)讲解的程序:

事实性知识的讲解:

提出问题,叙述事实,提示要点,核查理解。

抽象性知识的讲解:

归纳法:

提供感性材料,指导分析,综合概括,巩固深化。

演绎法:

提出概念,阐明术语,举出实例(正、反例),巩固深化。

(4)讲解的要求:

明确目标、重点突出;运用丰富的实例(正、反例),联系已学过知识,引导学生分析概括,培养学习方法;及时巩固、应用,理论联系实际。

5.提问技能

(l)概念:

教师以提出问题的形式,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

(2)提问的类型:

回忆提问;理解提问;运用提问;分析提问,综合提问,评价提问。

(3)提问的程序:

引入阶段,陈述阶段,介入阶段,评价阶段。

(4)提问的要求:

设计多种水平的问题;问题重点突出,简明易懂,把握提问时机,给予启发和引导;给予分析和评价。

6.反馈和强化技能

(l)概念:

反馈是教师传出教学信息后,从学生那里取得对有关信息反应的行为方式;强化则是教师通过各种方法促进和增强学生的某一行为变化朝更好方向发展的行为方式。

(2)反馈的类型:

课堂观察;课堂提问;课堂考查;实践操作。

(3)强化的类型:

语言强化;符号(标志)强化;动作强化;活动强化。

(4)反馈和强化的要求:

反馈及时准确,强化恰到好处;反馈形式灵活多样,强化方式适合学生特点,发现学生的微小进步,强化以表扬为主。

7.结束技能

(l)概念:

是在完成一个教学内容或活动时,教师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所学知识形成系统、转化升华的行为方式。

(2)结束的类型:

归纳式;比较式;活动式;练习式;拓展延伸式。

(3)结束的程序:

简单回忆,提示要点,巩固练习或拓展延伸。

(4)结束的要求:

明确教学重点,提示知识要点;形成知识系统,使学生理解升华;及时巩固,强化学习。

结束形式多样,增强学生兴趣。

8.组织教学技能

(l)概念:

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断组织学生的注意,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行为方式。

(2)组织的类型:

管理性组织;指导性组织;诱导性组织。

(3)组织的要求:

明确目的,教书育人;了解学生,尊重学生;重视集体,形成风气;灵活应变,因势利导。

9.变化技能

(l)概念:

是教师利用表情、动作等身态语,辅助口头语言传递教学信息和表达情感的行为方式。

(2)变化的类型:

动作变化;表情变化;眼神变化;声调变化。

(3)变化的要求: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确定变化的类型;每一种类型的应用要有助于组织学生的注意和传递教学信息;变化技能的应用要合理适度。

10.教学技能综合训练:

综合运用以上几种教学技能进行训练。

(三)训练建议

1.训练的方法主要采用微格教学的方法。

注意提供必要的示范,要尽可能应用现代教学手段提供声像反馈,以获得更好的训练效果。

2.根据学生情况,训练要有重点,技能的分别训练与综合实践相结合。

四、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技能的训练

(一)训练目的

使学生了解课外活动的特点、方法、组织形式及活动方案的设计,能组织和指导与本学科教学有关的课外活动。

(二)训练内容

1.概念:

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组织、指导学生开展有关学科课外活动的教学行为方式。

2.学科课外活动的类型:

课外兴趣小组;科技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小论文和小制作比赛;参观;调查等。

3.学科课外活动常用的方法:

观察和调查;实验和实践;讨论和评议;制作和创作。

4.学科课外活动方案的设计:

了解活动方案的构成和活动方案设计的方法。

5.学科课外活动内容选择的要求:

活动目的明确,有利于人才培养;活动内容的选择要适合青少年的特点:

课内课外知识有机结合;教师具有辅导能力。

(三)训练建议

组织学生开展学科课外活动,由学生自己设计方案、执行方案,从而得到训练。

训练活动也可结合教育实习进行。

五、教学研究技能的训练

(一)训练目的

使学生了解教学研究的方法,能初步运用本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进行教学研究,探索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二)训练内容

1.概念:

是初步运用教学理论进行教学研究设计、资料搜集与统计处理、撰写论文的行为方式。

2.教学研究课题的选择:

了解教学研究课题;课题选择的方法及如何制定研究计划。

3.教学研究的方法:

调查研究;观察研究;实验研究;比较研究。

4.研究资料的统计和分析:

掌握统计描述的基本方法,了解统计检验的适用范围。

5.研究论文撰写的方法:

了解科研论文的结构和撰写科研论文的要求。

(三)训练建议

1.此项教学技能训练可结合教学提出研究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设计研究方案、搜集资料、统计分析、写出研究报告。

2.结合教育实习中的教育调查或毕业论文进行训练。

第四部分——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

说明:

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是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班主任工作技能是师范生成为合格的中学教师的必备条件之一。

因此,加强师范生的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是高等师范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内容。

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是指“中学班级管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等方面的技能训练”。

它是以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为指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实践活动。

班主任工作技能主要包括:

集体教育的技能、个体教育的技能,与任课教师和学生家长沟通的技能。

在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过程中,既要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措施,又要注意调动学生参加训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训练达到预期效果。

此项训练应有考核。

考核可采取定性评价与综合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定性评价是指出学生在某项训练中的优缺点,以利于提高,综合考试则是根据训练的内容,对学生应掌握的技能进行全面测试,以检验训练的效果。

为此,应将班主任工作技能进行分类,逐类加以训练。

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和所应达到的要求,制订出考核标准。

在训练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考核,并将其成绩记入学习档案。

一、集体教育技能的训练

(一)训练目的

了解建设班集体的几个重要环节,掌握组建班集体的主要方法;了解在中学开展各种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并能实际组织各种活动;了解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掌握对其训练的一般方法。

(二)训练内容

1.组建班集体的技能

(l)制定班级工作计划:

包括学期计划、阶段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和具体活动计划。

每项计划包括:

工作内容、时间安排、实施方案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等。

(2)确立班级奋斗目标:

包括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3)选拔、培养和使用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