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污染水治理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13373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14.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洋污染水治理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海洋污染水治理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海洋污染水治理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海洋污染水治理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海洋污染水治理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洋污染水治理行业分析报告.docx

《海洋污染水治理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污染水治理行业分析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洋污染水治理行业分析报告.docx

海洋污染水治理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海洋污染水治理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1月

目录

一、行业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4

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5

2、行业协会自律组织5

(1)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5

(2)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环境服务业商会6

3、行业相关法律政策6

二、我国海洋污染现状与水污染治理行业概况10

1、我国海洋污染现状10

(1)海水质量状况10

(2)海水富营养化状态11

(3)重大海洋污染事件12

2、水污染治理行业概况12

三、行业周期性、季节性、区域性特征13

1、行业无明显周期性13

2、行业具有一定的季节性14

3、行业具有显著区域性特征14

四、行业壁垒15

1、技术壁垒15

2、品牌壁垒15

3、资金壁垒16

五、行业市场规模16

六、行业发展前景18

1、国家政策大力扶持水污染治理行业18

2、海水污染治理市场空间广阔19

七、行业相关企业简况20

1、北京万邦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

2、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

3、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

4、山东默锐环境产业股份有限公司21

5、青岛思普润水处理股份有限公司21

八、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21

1、有利因素21

(1)政策红利驱动行业增长21

(2)市场需求的扩大21

(3)社会公众环保意识不断上升22

2、不利因素22

(1)专业人才相对缺乏22

(2)市场竞争趋于激烈22

九、行业风险特征23

1、政策变动风险23

2、市场竞争加剧风险23

3、技术研发风险23

海洋环境监测设备作为海洋环境修复的上游,为水污染治理提供数据指引。

产业链的上下游结构情况如下所示:

上游为农产品生产商、仪器生产商、设备供应商,企业较多,行业竞争较为充分,替代性较强。

下游为养殖户等海产品养殖企业、海洋局等政府部门,下游客户的需求逐渐随着国内需求升级,不断提升,未来呈持续增长态势。

一、行业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行业主管部门是国家环保部。

同时国家水利部、海洋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改委等国家政府部门也会对环保企业的发展进行监管。

主要相关主管部门及职能见下表:

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2、行业协会自律组织

行业协会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为环保行业的自律组织。

(1)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的业务主管单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在行业服务服务方面,其主要职能为制定行业规范及行业标准,建立行业自律性机制,提高行业整体素质,维护行业整体利益,参与行业管理。

(2)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环境服务业商会

全联环境服务业商会(简称环境商会)是经国务院批准、由民政部批复成立的全国性大型行业组织。

业务主管单位为全国工商联,业务指导单位为国家发改委、环保部、住建部。

环境商会致力于推动中国环保产业及环境服务业发展,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秩序,引导环境产业健康发展;加强政策研究,参与产业政策制定,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3、行业相关法律政策

我国水污染形势的不断加剧,使的污水处理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关注。

污水处理行业是环保行业重要的子行业,也是国家鼓励和支持的重点产业。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相关法律法规,来扶持、引导和规范水污染治理行业的发展。

行业监管所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性文件如下:

序号

名称

颁布时间

颁发单位

相关内容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2000/0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相关细则针对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做出了相应规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002/0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相关法律规定支持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及管理。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2/10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08/0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为了防治水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饮用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2013/1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为了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防治污染损害,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014/0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行业所涉及的主要产业政策及相关文件如下:

序号

名称

颁布时间

颁发单位

相关内容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2010/12

国务院

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回用,积极开展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高度重视雨水、微咸水利用。

2

关于环保系统进一步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1/04

环境保护部

在城镇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处理厂和危险废物处置场等设施运营服务中全面引入市场机制,推进环境基础设施服务的社会化运营和特许经营。

大力提升环保企业提供环境咨询、工程、投资、装备集成等综合环境服务的能力,鼓励环保企业提供系统环境解决方案和综合服务。

3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2011/06

环境保护部

自主研发水污染治理技术、水生态监测和饮用水净化与输送成套工艺与装备,基本建立流域水污染治理技术和水环境管理技术体系。

开发从锰、铅、锌、铜、汞、砷和黄金冶炼企业废气、废水和废渣中回收重金属和贵金属的工艺技术。

4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

2011/10

国务院

对造纸、印染和化工行业实行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控制。

加强污水处理设施、污泥处理处置设施、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和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建设。

对现有污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

完善城镇污水收集管网,推进雨、污分流改造。

强化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监管。

5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2011/12

国务院

到2015年,全国所有设市城市和县城具有污水集中处理能力;污水处理率进一步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县城污水处理率平均达到70%,建制镇污水处理率平均达到30%;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80%,其他设市城市达到70%,县城及重点镇达到30%;

6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2012/07

国务院

突破一批环保产业技术瓶颈,形成一批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骨干企业和一批比较优势明显、产业配套完善、有序集聚发展的先进环保产业基地,城镇污水、垃圾和脱硫、脱销处理设施运营基本实现专业化、市场化。

7

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

2013/08

国务院

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和脱硫、脱硝设施运营基本实现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综合环境服务得到大力发展。

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速在15%以上,到2015年,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

开发新型水处理技术装备。

重点发展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成套处理装备等。

8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2015/04

国务院

从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着力节约保护水资源、强化科技支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切实加强水环境管理、全力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等发面开展防治行动。

规定到2020年,全国所有县城和重点镇具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县城、城市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5%、95%左右。

地级及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6/0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深入实施以海洋生态系统为基础的综合管理,推进海洋主体功能区建设;严格控制围填海规模,加强海岸带保护与修复;实施陆源污染物达标排海和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建立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机制;提高海洋灾害监测、风险评估和防灾减灾能力。

二、我国海洋污染现状与水污染治理行业概况

1、我国海洋污染现状

(1)海水质量状况

我国海域海水环境质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较为严重。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海洋环境治理的日益重视以及监管措施的加强,我国近岸海水水质状况逐渐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2014年国家海洋局对我国全海域开展了春季、夏季和秋季三个航次的海水质量监测,根据海水中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和化学需氧量等要素的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近岸局部海域海水环境污染依然较为严重,而近岸以外海域海水质量良好。

根据国家海洋局发布的《2014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全海域春季、夏季和秋季,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为52,280、41,140和57,36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长江口、杭州湾、浙江沿岸、珠江口等近岸海域。

近岸海域主要污染要素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

与2013年同期相比,渤海、黄海和南海夏季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减少了2,740、530和3,440平方公里,东海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增加了3,510平方公里。

2001年至2014年我国未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变化如下图所示:

根据上图所示,2001年以来我国未达到第一类还随水质标准的海域并未得到显著改善,同时近几年我国劣于第二类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所占比例在不断增大。

(2)海水富营养化状态

富营养化指由于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引起水质污染的现象。

我国近岸局部海域的富营养化主要来自于海水中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超标所致。

根据《2014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4年春季、夏季和秋季,我国呈富营养化状态的海域面积分别为85,710、64,400和104,130平方公里。

夏季呈富营养化状态的海域面积与2013年同期基本持平,重度、中度和轻度富营养化海域面积分别为12,800、15,840和35,760平方公里。

其中重度富营养化海域主要集中在辽东湾、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等近岸区域。

(3)重大海洋污染事件

近年来,我国近岸海域发生的包括“大连新港‘7•16’油污染事件”、“蓬莱19-3油田溢油事件”等重大污染事件,对我国近岸海域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2010年7月16日发生的“大连新港‘7•16’油污染事件”,导致超过一万吨原油流入海中,约430平方公里的海域遭受污染。

此类事件对大连湾的海水质量、生态系统和海洋生物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2011年6月由中海油与美国康菲合作开发的渤海蓬莱19-3油田发生了油田溢油事件,这也是近年来中国内地第一起大规模海底油井溢油事件。

据统计,共有约700桶原油渗漏至渤海海面;另有约2,500桶矿物油油基泥浆渗漏并沉积到海床,约6,200平方公里的海域海水受到污染,其中870平方公里海水受到严重污染(超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

此外,据《2014中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公报》数据显示,2014年共发生船舶污染事故26起,其总泄漏量约为35吨,事故主要发生在长江口、渤海湾等水域。

人类近岸生产活动对海水水质和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威胁。

2、水污染治理行业概况

水环境污染指水体因某些物质的介入,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导致其物理、化兴、生物等方面特征的变化影响到了水的利用价值,危害物种生存或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水污染治理是指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手段,调整水质,使水质达到生产和生活需要的过程。

目前我国水环境污染状况较为严峻。

一方面,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居民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不断增长,产生了大量的污废水排放,不达标的污废水排放造成了江河湖泊及海洋环境的污染。

另一方面,农业的发展,包括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也是水环境受到污染的一个原因,农用化肥及养殖饲料的过量投入,使湖泊及海洋的水体富营养化加重。

从行业发展角度看,国内水污染治理企业数量较小,尽管日处理污水量有所提升,但总体看来并不能满足污水排放量不断提高的需求。

此外,国内水污染企业的业务范围局限于淡水流域的水环境治理以及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处理,而较少涉及海水污染治理。

随着国家在环保领域投入的不断加大以及海洋战略的确立,水污染治理行业,尤其是海水污染治理业将迎来进一步的发展。

三、行业周期性、季节性、区域性特征

1、行业无明显周期性

由于本行业的市场需求与水体受污染程度及国家对水治理工程的重视程度有关,因而不存在明显的行业周期特征。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国家的宏观政策会有所调整,该类调整将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到行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各项环保政策、法规的密集出台,水环境治理行业作为朝阳产业,正迎来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期。

2、行业具有一定的季节性

海水污染治理受到海上突发性安全性事件、海水养殖业、城市污水排放等因素的影响。

其中海水养殖业由于海产品的生长周期、养殖方式以及消费需求波动等因素影响,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变化。

2014年我国管辖海域富营养化海域面积季节性变化如下表所示:

3、行业具有显著区域性特征

海洋环境治理的需求主要来自于受污染的海湾、海水养殖区以及海上钻井平台等地区,皆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

同时,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环境较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以及投入力度也较大。

四、行业壁垒

1、技术壁垒

水污染治理行业涉及生态学、生物学、环境学、水文水利等多个理论和技术领域,复合型人才培养周期较长,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

同时,环保企业需要针对客户所处行业、地域、客户实际经营情况及个性化需求来提供专业化的技术方案,从而进行设计、设备选型和施工管理,对本行业内竞争厂商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因此,行业外企业进入水污染治理行业将面临较高的技术壁垒。

2、品牌壁垒

水污染治理行业的项目承担需要多领域、多项技术集成以及较多的项目工程经营积累而成,相关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在选择服务时往往非常看重厂商的既往业绩和工程经验。

企业的品牌树立是通过以往的成功案例体现出来的,往往需要多年才能显示出项目的实际运行效果,树立影响力大、知名度高的优质品牌,并且积累大量对品牌具有较高忠诚度的稳定客户群,才能保证更多的水体治理项目开展,把握市场的主动权,这对不重视品牌建设的企业和新进入者都将构成市场障碍。

3、资金壁垒

环境治理行业通常采用工程总承包方式及环保设施第三方运营模式进行,在投标、项目设计、施工运营阶段都需要先行垫付营运资金,项目竣工交付后,还需要保留质保金,业务性质决定总承包商需要有较强的资金实力。

而客户在选择总承包商时,也会重点考虑对方的资金实力,特别是大型工程项目,由于合同金额较大、项目周期较长,对总承包商资金实力的要求更高。

因此,总承包商是否拥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和筹资能力是行业的重要壁垒。

五、行业市场规模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开展,全社会用水量不断上升,其中,工业和生活用水占主要比重。

水利部公布的《201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用水总量达到6,095亿立方米,较2004年的5,548亿立方米上升9.86%。

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污水排放量也不断上升。

环保部发布的《2013环境统计年报》显示,2013年我国废水排放总量达到695.4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及生活废水排放分别达到209.8亿吨与485.1亿吨。

污废水排放量的增加加大了河流湖泊以及海洋的污染程度。

根据环保部发布的《201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4年监测的415个日排污水量大于100立方米的直排海污染源,污水排放总量约为63.11亿吨,较2006年增加了76.28%。

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21.1万吨,石油类为1,199吨,氨氮为1.48万吨,总磷为3,126吨,部分直排海污染源排放汞、六价铬、铅和镉等重金属。

2006年至2014年我国各监测点直排海污水排放量如下图所示:

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保护趋势,我国政府对环境保护投入的力度也在不断增加。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达到9,575.5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1.51%。

其中,治理污水的投入达到了115.24亿元。

2000年至2014年废水治理项目完成投资额如下图所示:

根据2015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18省份《2015年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投资计划》显示,2015年我国18个省份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总投资为264.89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为75.92亿元,主要涉及的项目包括污水处理、污水改造、中水回用、建设管网、污泥处理、垃圾处理等。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给公司所在省份,山东省的《2015年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投资计划》显示,安排山东省水污染治理项目总投资9.1255亿元,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1.886亿元,建设规模为污水处理14.7万吨/日,污水改造3万吨/日,中水回用2万吨/日,建设管网451.901公里,污泥处理323吨/日。

六、行业发展前景

1、国家政策大力扶持水污染治理行业

根据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提出到2020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达到70%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高于93%,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达到70%左右。

2017年底前全面清理非法或设置不合理的入海排污口,到2020年,沿海省(区、市)入海河流基本消除劣于V类的水体,并将自然海岸线保护纳入沿海地方政府政绩考核。

随着政府部门对生态水体环境的治理越来越重视,政府计划投资金额在逐年扩大,治理流域也在逐年扩大,水污染治理行业迎来巨大发展前景。

2、海水污染治理市场空间广阔

随着十八大报告提出“海洋强国”战略,我国首次把优化海洋空间开发格局、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提高到国家战略地位。

2015年8月国务院发布《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要将海洋保护区占管辖海域面积比重增加到5%,使得沿海岸线受损生态得到修复与整治;入海主要污染物总量得到有效控制,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保持稳定;改善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增强海洋生态服务功能。

我国目前近岸海域污染状况依然严峻,而国内海水污染治理行业发展刚刚起步,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七、行业相关企业简况

国内水污染治理企业主要侧重于江河湖泊以及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的治理,而对海洋污染治理业务涉及较少。

1、北京万邦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万邦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工业水处理系统全方位、全生命周期专业服务,对给水、排水、中水回用及水处理系统运营整体统筹。

2014年公司业务领域拓展至节能环保领域,业务包括保温管件、保温直管及油气防腐保温管道等产品的销售。

2、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业务涉及城市污水及工业废水处理和再生利用,给水、城市垃圾处理及综合利用等领域的技术与产品开发、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和设备制造。

碧水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膜生物反应器(MBR)污水资源化技术。

3、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为高端环境监测仪器仪表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根据客户要求提供环境监测设施运营服务。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

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水质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污水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烟气在线自动监测系统、酸雨自动监测系统等五大在线监测系统以及数字应急监测车等。

4、山东默锐环境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默锐环境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大气污染、水污染治理环保企业。

公司设有锅炉烟气综合治理、水处理、环保设备、环保助剂、环保工程五条产品线。

5、青岛思普润水处理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思普润水处理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向客户提供以MBBR技术为核心的污水处理整体技术解决方案,包括生物池MBBR技术设计、生物膜填料销售、系统设备销售及安装、整体工程技术调试等。

八、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政策红利驱动行业增长

水污染治理行业属于政策驱动型行业,受到较大的行业政策导向影响。

近年来,我国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政府相继出台多项政策以加大对环保治理的支持,并通过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国内企业自主研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污水治理技术。

(2)市场需求的扩大

随着全球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的日益严重,各国政府机构在食品安全检测、污染治理、环境检测等领域的要求越来越高。

近年来,国家颁布了多项政策法规对污水排放标准做了规范,对污水排放以及食品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标准,企事业单位对水污染治理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3)社会公众环保意识不断上升

随着我国各地雾霾、沙尘暴、水资源枯竭、工业污染等环境污染事件的频发,环境问题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重视。

在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和监督下,企业的违规排污和不规范生产行为将广受谴责,将会给自身带来巨大无形损失。

因此,企业会慎重考虑可能承担的后果,而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

公众监督与社会舆论对环保政策的贯彻执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不利因素

(1)专业人才相对缺乏

海洋环境修复行业由于行业发展较晚,同时涉及生态学、生物学、环境学等多个理论和技术领域,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其专业人才特别是研发人才相对缺乏。

(2)市场竞争趋于激烈

由于我国政府对环保事业日益重视,环保设施的新建和环保标准的提高都给水污染治理行业带来了极大的市场机遇,也同时吸引了众多资金投入水污染治理行业。

大量资金的进入一方面推动了技术和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竞争。

随着众多国外大型环保企业进入市场以及国内水污染治理企业的快速成长,未来市场竞争趋于激烈。

九、行业风险特征

1、政策变动风险

水污染治理行业属于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行业,随着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出现,人们对生活环境和食品安全有了更高的需求,国家颁布了多项政策来监管市场,国家加大监管与执法力度,间接刺激了水污染治理的市场需求。

如果国家相关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对水污染治理行业政策扶持减弱,将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2、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产品在海洋环境修复、海洋环境监测等领域应用广泛,目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市场前景广阔。

国内外厂商纷纷抓住机遇布局相关产业、扩大产销量,造成市场竞争加剧;另一方面,由于产品毛利率水平较高,可能吸引新进入者,新进入者在初期往往采取各种竞争手段以争取跨过市场门槛,虽然成功率较低,仍存在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

3、技术研发风险

我国水污染治理企业总体技术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较低,高端技术人才较少。

目前水污染治理企业所使用的技术与设备普遍是来源于国外,这对国内水污染治理行业自主研发及技术创新造成一定阻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