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渔业装备与工程技术研究进展综述.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13148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外渔业装备与工程技术研究进展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国内外渔业装备与工程技术研究进展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国内外渔业装备与工程技术研究进展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国内外渔业装备与工程技术研究进展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国内外渔业装备与工程技术研究进展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内外渔业装备与工程技术研究进展综述.docx

《国内外渔业装备与工程技术研究进展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外渔业装备与工程技术研究进展综述.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内外渔业装备与工程技术研究进展综述.docx

国内外渔业装备与工程技术研究进展综述

国内外渔业装备与工程技术研究进展综述

发布时间:

2010-12-8

1 循环水养殖工程技术

1.1 国外主要研究进展

当前的主要进展有:

(1)循环水养殖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技术趋于成熟,循环水养殖种类不断拓展。

如UNI再循环系统,可对所有重要的水质参数进行控制和调节,系统中采用的“鱼语(Fish-talk)可追朔性记录”将鱼类从孵卵到捕获的生产过程记录下来,该系统使水产品安全性向前迈进了一步;此外,美国的鱼—菜共生系统,虾—藻(微藻)混养系统,欧洲的大菱鲆、真鲷循环水养殖和育苗,澳大利亚的封闭式水彩虹鲍养殖等已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技术趋于成熟。

(2)对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关键理论和技术有了定量指标,取得了常用生物和物理过滤器的技术指标和经验设计参数。

国外在此领域进行了长期、持续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系统性的成果。

如生物滤器填料单位面积、单位时间的氨氮转化量,每单位体积的填料可以承受的系统喂食量,以及处理水中不同总氨氮条件下的氨氮转化量等,对物理过滤局限性也有了定量指标,比如不同过滤系统所能去除的悬浮物颗粒大小的确定,生物滤器的设计方法等。

(3)对技术难点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公认的技术难点包括生物过滤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物理过滤器去除微细悬浮颗粒的能力,全封闭系统所需要的生物反硝化技术等[1]。

1.2 国内最新研究进展概要

科研成果方面:

构建了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

它由两个单阶段和两个三阶段两种跑道式室内阳光棚循环水养殖系统组成,运用颗粒旋分过滤、移动床生物处理和低能耗纯氧增氧等技术,在养殖水体中形成优势微藻群落,对虾养殖成功率达到100%。

在淡水工厂化养殖关键设备集成与高效养殖技术开发方面,创立了基于物质平衡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设计理论,研制出悬浮颗粒物高效去除的工艺及关键设备,由此降低了水处理系统的净化负荷和运行能耗;研制出三种高效稳定的生物过滤器(浮粒式生物过滤器、一体式物化/生化装置和生物絮凝式净化装置),实现了养殖水的离子平衡;研制出高效节能的纯氧溶氧装置,创制出新型的低能耗纯氧溶氧装置。

解决了工厂化循环水系统运行过程中反映出的设施设备投入大和能耗高等问题,同时构建了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养殖水质模糊控制技术。

技术研究方面:

倪琦等[2]利用循环水处理技术和人工湿地净化技术构建的双循环系统模式,对福建地区鳗鱼精养池系统进行技术改进研究。

结果表明,并联式双循环水处理工艺在鳗鱼养殖中具有水质处理效果好、改建和运行低廉等优点,适合我国南方地区鳗鱼精养池模式的循环水化改造。

唐天乐等[3]利用封闭循环水养殖池塘设施,利用光合作用、氧化作用、活性污泥吸附床层的生物吸附作用等手段,对养殖废水进行了有效的脱氮效果试验。

陈庆余等[4]采用气体交换技术,通过设置在循环水处理系统中CO2去除装置,可以高效去除养殖水体中的高浓度CO2,并且能够显著提升水体pH值。

苗雷等[5]运用改进的BP算法对在线监测的水质指标进行分析、分类和预测,确定水质指标与其影响因子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养殖水体水质指数变化梯度和分布规律,同时对水质状况进行模糊判别,为养殖生产提供预警控制。

1.3 国内外比较分析

我国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应用,总体上还处于标志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示范阶段。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在淡水循环水养殖设施技术领域已具有相当的应用水平,反映在系统的循环水率、生物净化稳定性、系统辅助水体的比率等关键性能方面基本达到了国际水准,但在海水循环水养殖设施技术领域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主要反映在生物净化系统的构建、净化效率和稳定性方面。

我国循环水养殖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基础研究薄弱,与养殖品种对应的循环水养殖系统物质与能量的基本模型需要构建与完善,养殖工艺需要建立,养殖专家系统需要构建。

(2)海水循环水养殖技术还未形成标准和规范,适用的鲆鲽类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需要构建。

(3)淡水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运行成本过高,经济型的鳗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需要构建。

(4)低温条件下高效生物净化技术尚未突破,鲑鳟类循环水养殖系统技术需要形成。

(5)苗种繁育系统的控制水平不高,针对大宗养殖产品和名特优品种的全人工控制系统需要构建。

1.4 主要热点难点问题

(1)低能耗高效能生物滤器的设计与系统优化。

通过生物膜载体的选择与优化(包括密度和水接近、适宜的孔隙率、较大的比表面积、通过表面改性使填料更易挂膜等),以及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与污染物净化效果关系的研究等,设计高效节能生物反应装置,并针对鲆鲽鱼、鳗鱼、对虾等主要养殖品种以及水产苗种繁育,优化构建适用的系统模式。

(2)循环水养殖的疫病预防与调控技术。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管理和技术,以及苗种来源和检测手段等问题,难以杜绝有害物的侵入,因此需要加强养殖系统疫病预防技术的研究。

通过研究循环水养殖系统的主要病害与水环境、营养、种质和管理的关系,病鱼早期的行为表征与疫病的症状匹配,建立适宜的预警、管理和调控技术。

(3)无公害饲料与水质生态营养调控和饲喂技术的优化配置。

通过研究查明获得主要污染营养素(氮、磷等)的生态营养需要量,研究量化循环水养殖饲料投喂方式、投喂量、投喂频率等,建立能获得养殖生物最大生长率、最少饵料浪费、并向生物滤器提供稳定代谢物的新型循环水养殖投喂模式、动态投喂模型和饲喂管理程序。

(4)养殖污水的资源化利用及无公害化排放技术研究。

研究养殖污水排放和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通过综合养殖,降解水体中的营养物和悬浮物,实现养殖废水的综合利用或无公害化排放;研究获得养殖污水及其综合处理系统的适宜数量配比及管理模式。

1.5 科技前沿

(1)零排放循环水技术。

将水循环利用率从目前的90%-95%提高的100%,实现高密度养殖水体的高度利用和无污染物质或副营养物质排放,水体中营养物质的平衡是关键。

需要研究反硝化技术在养殖系统的有效应用,或利用植物转移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工程化应用技术,以及水体中碳、碱度平衡的控制技术。

(2)智能化管理系统。

优化高密度循环水养殖技术,形成养殖技术数据库,构建工厂化养殖生产工艺系统。

在对养殖对象生长行为、养殖水质实时监控的基础上,进行专家性判断,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管理,进而达到最优化的养殖生产效果。

1.6 发展趋势

(1)进一步完善封闭循环水养殖技术和系统性能。

在养殖技术方面,需要系统研究养殖对象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的生态学和生理学特征,系统中营养盐存在特征与收支关系,悬浮物(主要是微米级)的生成与调控及其对养殖生物的影响,养殖病害的安全预防机制等。

在水处理系统方面,需要重点开展生物滤器的设计与优化研究,包括查明影响硝化反应的物化因子和生物因子,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与污染物净化效果的关系及其生态学调控,硝化反应动力学模型和评价标准,以及不同类型生物过滤器的性能比较与设计参数的建立。

(2)高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

随着膜处理的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相关设备和材料价格的降低,为膜处理技术在循环水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如利用膜技术去除微细悬浮颗粒和膜生物反应器在生物过滤中的应用;循环水的反硝化处理技术将赋予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更好的水环境条件;现代信息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鱼类行为学、养殖系统预防预警、养殖过程安全监测技术的研究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平台;开发养殖设施工程化低价新能源及低能耗控制技术未来将成为一种趋势,包括开发集成以太阳能、风能等为主体,通用性强、耐腐蚀、经济的调温系统;研究进一步降低生产运行能耗的自动控制技术等。

(3)循环水养殖新品种和专用饲料的开发应用。

循环水养殖和池塘、滩涂及网箱养殖分属不同的养殖模式,在近期内不能也不该与其它养殖模式进行竞争。

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应用首先应体现在特种名贵水产品上,其次是中等价值但适合于高密度养殖的品种。

由于第二类品种有限,因此应通过人工选育或从国外引进等方式开发一些新品种,形成循环水养殖专用种。

此外,还应开发一系列残铒率低、对水质污染小的循环水养殖专用饲料,研究利用营养强化和生态营养免疫技术,进一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养殖生物的抵抗力。

1.7 对国内发展封闭循环水养殖工程技术的建议

(1)制定详尽的发展规划。

循环海水养殖技术作为海水养殖设施化、工程化、现代化的技术集成,涉及多个部门,建议成立专门的产业发展协调指导小组。

同时联络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著名行业企业家、投资者等,整合社会资源,促进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2)设立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与产业发展专项计划。

循环水养殖技术有望成为水产养殖业发展的新增长点,该技术的成熟和产业化,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水产养殖业的资源消耗、环境破坏的负面境况。

因此,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计划,促进循环水养殖技术和设备的产业化,重点推动关键技术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备和技术的发展,形成新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

(3)建立循环水养殖工程技术中心。

以具有良好技术和基础的企业和重点实验室为依托,逐步建立循环水养殖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循环水养殖技术和产业的研发和示范基地,以项目、技术成果、新产品等带动中心发展,逐步建立包括从基础研究、设备研发、中试、规模化养殖生产、产业化示范、国际交流等完整的循环水养殖工程技术创新平台。

可以预见,该中心的建立将对促进我国循环水工程技术的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化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将带动我国循环水养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4)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以具有良好技术基础和生产基础的企业为依托,联合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如:

水科院渔机所、黄海所,中科院海洋所,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进行产学研合作,支持企业自主开发和创新,加快建设循环水养殖系统发展平台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根据国内水产养殖和育苗产业的发展规划,结合循环水养殖的技术特点,以重点和龙头企业为依托,集成科研院所技术力量,联合臭氧设备制造、水源热泵制造、海水净化设备制造等企业,形成工厂化循环水处理装备制造的完整配套,协同发展。

2 池塘生态养殖工程

2.1 国外主要研究进展

池塘养殖不是国外水产养殖的主要模式,整体性的研究与应用并不完整,但在基础理论研究与模型构建方面有较高的水平。

在池塘养殖水环境调控技术的研究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模式有:

将湿地作为生物滤器,用于高密度养虾;在半封闭的池塘养殖系统中建立了一种物理沉积、贝、藻混合处理系统,系统对鱼池中总悬浮颗粒去除率为88%,对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72%和86%。

2.2 国内研究进展概要

通过池塘优质高效养殖技术研究,在池塘生态养殖工程方面取得如下进展:

(1)养殖池塘环境微生物调控强化技术创新性地构建了适用性强、可广泛推广的鱼类养殖池塘环境微生物调控强化技术。

(2)通风强化的潜流人工湿地技术有效解决了人工湿地整体缺氧的问题,使人工湿地净化养殖废水能力得到极大改善。

(3)固着藻生态沟复氧技术使湿地出水溶氧偏低的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实现了水的回用。

(4)池塘安全保障系统开发技术使DO实时测定系统具有自我检查和温度补偿等功能。

(5)池塘底质改良综合技术为厌氧生物修复技术在水产养殖底泥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另外,我国台湾设计研究的基于表面流和潜流湿地的循环水养殖系统也取得了进展。

2.3 国内外比较分析

国内对池塘养殖环境生态工程化调控与修复技术研究,主要通过应用生态工程“整体、协调、循环、再生”技术原理,设计一种新型池塘养殖生产工艺系统。

该系统不同于传统池塘养殖单一结构,由综合生物塘、人工湿地、生态沟等生态工程系统与一个或多个池塘有机结合,形成水体循环利用、功能优化、结构和谐、过程高效的复合池塘养殖生态系统;同时研究开发一种通风强化的潜流人工湿地构建技术和池塘水质在线监测和养殖安全保障系统。

2.4主要热点难点问题

(1)池塘异位生态净化设施吸收模型与结构构建。

池塘异位净化设施主要包括潜流式人工湿地、生态沟渠,以及具有微生物和植物吸收功能的净化装置等,具有高效净化功能,但工程造价较高。

需要在对生态设施多元生物吸收物质与能量转换模型研究的技术上,优化设施或装置的结构,提高工程化效果,降低设施系统造价。

(2)海水养殖池塘生态工程化模式构建。

海水池塘生态技术的工程化水平相对淡水池塘比较低,需要研究微生物、植物、藻类设施强化与调控技术。

在对虾高位池节水减排及系统模式方面,需要强化南方对虾高位池养殖水质调控能力,开发排放废水中固形物高效分离装置。

(3)池塘底泥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

研究池塘底泥营养物质再利用技术,开发底泥高效收集与有机肥料加工技术,开发池塘底泥固化技术。

同时,需要开发提高池塘养殖生产精准化、机械化水平的高效装备。

(4)池塘设施改造规范及标准化。

针对正在推进的全国性养殖池塘改造工程,需要制定并形成针对不同地域和主养品种,以及不同改造效果及投入水平的改造标准和建设规范,形成符合工程经济性要求、具有生产或生态效能的设施建设标准。

2.5 科技前沿

(1)养殖池塘生态模型构建技术。

在研究池塘养殖系统物质与能量转换规律的基础上,形成针对不同主养品种的池塘养殖系统生态模型构建技术,为池塘养殖工程化系统的构建与优化奠定理论与技术基础。

(2)养殖池塘水质变化模型构建。

研究养殖池塘水体不同水层、断面在环境条件作用下水质、浮游植物变化的规律,构建水质变化的预判模型,为水质智能化监控奠定技术基础。

(3)主养品种饲喂策略与控制技术。

研究主养品种在不同环境和水质胁迫条件下的行为反应及摄食能力,建立饲喂策略,形成判断与控制技术。

(4)池塘微藻群落调控技术。

研究不同养殖方式下池塘微藻群落调控技术,保持有利于健康养殖环境的微藻优势群落,提高水体初级生产力。

2.6 发展趋势

(1)工程化。

利用生态工程技术是保证健康养殖水环境、节约养殖用水、控制养殖系统排放、修复养殖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

通过池塘养殖生态工程技术的运用,提高池塘生态系统的人为调控能力和设施系统建设的效能。

(2)精准化。

精准化的前提是对养殖生境的精准判断,实现“测水”,其核心是精准化饲喂,降低对水质的危害程度。

系统性构建数字化的生产控制与管理系统,以保障健康养殖过程及可追溯性。

(3)机械化。

随着养殖生产品质保障和社会劳动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机械化是养殖生产发展不断的需求。

机械化更是养殖生境人工调控、保障健康养殖、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生产条件的有效方式。

(4)水循环利用。

池塘养殖系统在用水与排放方面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已越来越受诟病,自然水域环境的不断恶化对池塘养殖系统的威胁也越来越严峻。

池塘养殖系统实现水循环利用及无废水排放已成为越来越现实的要求。

3 深水网箱设施

3.1 国外主要研究进展

近年来国外的发展成就主要体现在:

(1)网箱容积日趋大型化。

挪威的HDPE网箱现已发展到最大容积大到2万多m3,单个网箱产量可达250t,大大降低了单位体积水域养殖成本。

(2)抗风浪能力增强。

各国开发的深海网箱抗风浪能力普遍达5~10m以上,抗水流能力也均超过lm/s;在抗变形方面,美国的SeaStation网箱在流速大于lm/s的水流中,其有效容积率仍可保持在90%以上。

(3)新材料、新技术广泛应用。

在结构上采用了HDPE、轻型高强度铝合金和特制不锈钢等新材料,并采取了各种抗腐蚀、抗老化技术和高效无毒的防污损技术,如日本钢质网箱采用多层材料包覆技术,避免腐蚀,极大地改善了网箱的整体结构强度,使网箱的使用寿命得以成倍延长。

(4)运用系统工程方法注重环境保护。

将网箱及其所处环境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结合计算机模拟技术进行模拟分析,融入环保理念,尽量减少网箱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

(5)大力发展网箱配套装置和技术。

已成功开发了各类多功能工作船、各种自动监测仪器、自动喂饲系统及其它系列相关配套设备,形成了完整的配套工业及成熟的深海网箱养殖运作管理模式[6]。

最新研究成果还包括:

(1)一种新型自推进式水下养殖网箱。

该网箱可以在水中实现自由沉浮、移动[7]。

(2)纯氧注入系统。

该系统非常适应于在极端炎热期,可以避免鱼的大量死亡,具有很高的经济性[8]。

(3)网箱系缆最大张力研究。

结论认为海流速度超过1?

m/s的地方不适合选作养殖场址,除非有技术设备用来克服严重的网箱体积变形;远海网箱养殖的理想水深范围在30-50m之间[9]。

3.2 国内最新研究进展概要

研究成果方面:

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成功研制出抗风浪金属网箱,并实现国产化生产;形成了红鳍东方鲀离岸网箱高效养殖生产模式。

建立了拥有6条国际先进的PE管材生产线和完备的网箱系统配件产品、网箱制作与安装设备的离岸网箱设施与装备制造基地,生产的HDPE离岸深水网箱产品的抗风浪能力可达10~12级,年生产能力在800台套以上。

研制出深水网箱养殖远程多路自动投饵系统,可实现手动、自动、远程三种控制模式,完全满足深水网箱集群养殖的要求。

我国台湾以海上养鱼平台为基地的海洋牧场主要由苗种繁育、渔场生态环境改善与资源修复、苗种增值放流、养殖科研与管理、养殖环境监测、病害防控等结合的管理型渔业。

在平台周围投放人工鱼礁、藻礁,强化海洋牧业化养鱼的生态循环功能;通过人工鱼礁对海洋鱼类产生聚集效果,消化网箱养殖残余饲料及排泄物,最大限度地减小网箱养殖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同时利用大型鱼礁作为网箱的锚,减少网箱锚碇系统的投资。

技术研究方面:

黄滨等[10]设计了一种泵压式网箱沉浮的方法和控制装置,从根本上改变了升降式网箱在日常生产中因浮管进水导致的浮力不足问题,进而实现升降式网箱可远程遥控自动升降。

张小康等[11]提出了一种采用多波束水声换能器(8波束)分区扫描深水网箱对网箱中鱼群分布状态进行实时监测的新方法,通过无线数据传输在岸站能实时监测到深水网箱内的鱼群分布和网衣状态。

汤涛林等[12]采用多波束水声换能器分区扫描技术,设计了一套运用于深水网箱的鱼群活动状态实时监测系统,使网箱养殖者能在海水能见度较低时实现对鱼群的实时监测,掌握深水网箱中鱼群的生存状况。

3.3 国内外比较分析

与国内研究现状相比,国外的研发特征主要体现在:

(1)强化科技投入,促进技术不断进步和产业发展。

(2)小网箱改为大网箱,近岸网箱发展为离岸网箱,网箱规格的放大,改善了养殖环境,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3)开发高能量饲料和自动投饵控制系统,营养配合饲料和先进的投饵技术使饲料转化率达到1∶1,新开发的高能量饲料和可控投饵系统使饵料转化率达到0.7∶1。

(4)借助互联网技术,把养殖场、育苗场、加工厂、饲料厂和市场、金融部门联结在一起,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实现远距离监控。

(5)生物量控制。

应用红外线监测和立体照相等技术,控制鱼类密度,使网箱内的鱼的总量常年维持在一定的水平。

3.4 主要热点难点问题

(1)网箱装备结构尚未定型。

网箱装备的结构定型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相关的配套设施如投饵机、网衣清洗机、换网机械、鱼类起捕装置等需要围绕网箱型式进行研发。

国外已基本形成了特有的几种网箱类型。

我国推广的网箱主要是挪威的HDPE网箱和日本的浮绳式网箱,约占深水网箱总数量的90%以上。

然而,这两类网箱均属于重力式网箱,依靠配重维持有效养殖体积,而且受配套技术限制,多数没有升降功能,因此不能很好的适应我国、尤其是东海区浪高流急、台风频发的海域;网箱多数布置于15m以内的浅海域,距离真正的深水网箱养殖还有差距。

(2)网箱抗风浪、抗流性能及结构安全研究理论仍有差距。

从国外引进网箱在没有得到充分理论和试验论证的前提下就大范围推广,缺少研究基础,试验技术和科学理论都比较匮乏。

虽然近几年我国在网箱的抗风浪和抗流性能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已基本突破各类网箱结构的模型试验技术,实现了HDPE网箱的数值模拟技术,但在其它型式的网箱数值模拟理论研究方面仍比较落后。

(3)新型专用网箱材料技术仍未突破。

我国沿海多数海域浪高流急,应用最广的HDPE网箱和浮绳式网箱并不太适合我国的海况特征,新型网箱结构和网箱材料尚待研发。

我国钢质网箱用钢材的防腐蚀技术常采用喷铝或喷锌结合环氧漆涂抹技术,防腐性能有限。

(4)配套设施与技术研究落后。

网箱装备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配套设施的强力支持,否则网箱装备无法推广应用。

国外在网箱养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其基本解决模式有两种:

一是网箱装备生产企业同时开展配套设施的研发;另一种是网箱装备生产企业与配套设施生产企业联合。

国内受产业基础的限制,已有的网箱制造公司并没有过多的涉及配套设施产品的研发,也未能找到合适的配套设施合作企业。

3.5 科技前沿

(1)网箱养殖状况监测与评价技术。

网箱养殖生产过程中,需要了解养殖品种的生长、摄食状况,对网箱箱形保持的状况、网衣的破损情况进行准确的检测与评价,需要研发对应的装备技术,如摄像判别技术、声纳探测与判别技术等,从而为养殖系统的高效生产和安全管理提供基础技术。

(2)网箱养殖环境生态调控与保障技术。

大规模的深水网箱养殖依然在加剧沿海海域的富营养化,深水网箱养殖模式的发展必须基于养殖海域的生态化调控。

需要研究养殖海域生态工程化控制模型及设施化控制技术,针对网箱养殖鱼类富营养物质排放和污染物向海底积累的问题,利用鱼礁及流场控制、筏式养殖,促进养殖海域生态系统水平的提高。

(3)深海养殖平台技术。

海水养殖业最终要远离岸基,向深海发展。

发展深海养殖,对应海洋性气候变化和恶劣海况,养殖设施系统的性能需要加强,需要研究深海养殖基站构建技术,包括具有现代海洋工程水平的固定式和移动式养殖平台及完整的系统配套技术。

3.6 发展趋势

(1)养殖设施系统大型化。

规模化生产是深水网箱养殖发展的必由之路,大型化则是规模化生产为提高生产效率对设施装备的必然要求。

国外先进的网箱养殖生产系统,网箱设施的大型化已达到相当的规模。

随着我国深水网箱产业的发展,产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型的网箱养殖设施及配套系统将成为产业发展之必须。

(2)养殖环境生态化。

普通网箱养殖产业的生产与发展已受到制约,深水网箱的问题会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而显现,增强网箱养殖设施系统对环境生态的调控功能,将成为结合渔业资源修复的系统工程,并对消减近海海域富营养化发挥积极作用。

(3)养殖地域向外海发展。

当海洋的自然生产力不能满足人类增长与发展的需要,海洋生产力必然由“狩猎文明”—海洋捕捞,向“农耕文明”—海洋养殖转移。

海洋养殖的主要领域在广阔的外海,网箱养殖是海洋养殖的主要单元,网箱养殖设施系统需要具有向外海发展的能力。

4 人工鱼礁

4.1 国外主要研究进展

(1)礁体构筑材料:

钢制鱼礁的底栖生物附着率比混凝土和PVC均高出1/3左右,PVC鱼礁的附着率比混凝土礁略高5%;煤灰材料鱼礁对鱼类的诱集效果以及底栖生物附着率与混凝土材料鱼礁大致相同。

(2)礁体结构:

生物因素对礁体设计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在礁体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礁体的复杂性,也应当考虑礁体的型状所引起的水流改变。

通过研究鱼类行为学与礁体的相互关系,认为鱼礁的构造越复杂,其诱集鱼类的种数和生物量越多[13]。

4.2 国内研究进展概要

近几年,国内渔业资源修复工程技术发展的重点在人工渔礁的应用研究方面,主要包括:

(1)不同结构模型渔礁诱集效果[14];

(2)根据波流动力学理论对四方台型人工渔礁礁体的设计及稳定性的研究[15];(3)人工渔礁的承载能力[16];(4)考虑空间几何要素制定人工鱼礁的优化组合方案、配置规模大小及礁区的整体布局模式[13];(5)人工鱼礁材料,利用火电厂粉煤灰和碱厂碱渣代替水泥制作人工鱼礁[13];(6)人工渔礁生物附着效果[17];(7)人工渔礁海域的生态环境变化[18]。

4.3 国内外比较分析

相对于其它发达国家而言,尤其是相对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还缺乏系统、全面的人工鱼礁研究,人工鱼礁礁体优化设计等很多问题急待解决。

如在礁体结构方面,国外如日本结合流体力学进行礁体设计;与国外相比,国内对人工鱼礁水动力数值模拟的研究,尤其是定量研究较少。

在礁体材料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