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修改版 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12615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6.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修改版 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修改版 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修改版 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修改版 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修改版 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修改版 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docx

《最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修改版 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修改版 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修改版 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docx

最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修改版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

单元课题

第六单元

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快乐的夏天”这个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

《古诗二首》、《荷叶圆圆》《要下雨了》。

学生可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体会夏天的美好,感受夏天的乐趣。

教师可在指导学生学习本组教材的过程中,激发学生观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六”,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展示台”“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单元

教学目标

1、会认45个生字,会写2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古诗二首》、《荷叶圆圆》,分角色朗读《要下雨了》

3、在语文园地六中通过识字加油站和字词句的运用,激发学生识字学词、积累经典语句的兴趣。

4、在语文园地六学习中会读会背有关天气的谚语。

5、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引导学生感受夏天的美和快乐。

单元教学

重、难点

1、学生在三篇课文的学习中会认45个生字,会写21个生字。

2、通过识字加油站和字词句的运用,激发学生识字学词、积累经典语句的兴趣。

3、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引导学生感受夏天的美和快乐。

单元

课时分配

 

12.古诗二首……………………………………………………2课时

13.荷叶圆圆……………………………………………………2课时

14.要下雨了……………………………………………………2课时

语文园地六…………………………………………………3课时

主备人所在学校及姓名

新源县三小赵欣

审核人所在学校及姓名

新源三小李娅

课题

12、古诗二首

课型

新授课

2课时

教学

目标

1、学习古诗《池上》《小池》,会认两首诗中的首、踪、迹、浮、萍、泉、流、爱、柔、荷、露、角共12生字,会写首、采、尖、无、树、爱、尖、角等7个会写的字。

认识两个偏旁“水”和爪子头。

2、感受古诗《池上》中儿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培养学生朗读古诗的兴趣,背诵古诗。

4、通过朗读古诗《小池》,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初夏荷塘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美好事物的情趣。

重难

教学重点

1、能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培养学生朗读古诗的兴趣,背诵古诗。

教法、学法

1、充分朗读课文

2、让学生欣赏美丽的画面学习古诗

3、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师)

2.自学字词,熟读课文。

(学生)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一、导入示标

1、欣赏图片,激发学习的兴趣,说说图片上有什么?

自由发言,互相补充。

2、揭题,释题。

思考:

“池上”是什么意思?

预设:

“池上”就是荷花池里。

3、出示目标1、2、3,认识12个生字,书写首、采,两个生字,学习偏旁爪子头和“水”。

设计意图:

欣赏夏天小朋友玩耍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习新课做准备。

自由表达心中的想法,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二、查学诊断

1、根据课前预习情况,检查学生生字。

2、指名朗读古诗。

设计意图:

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根据预习情况巩固生字。

三、导学施教

1、一读:

出示学习要求,引导学生自由读,读准读通古诗,指名朗读。

2、教师范读,学生二读古诗:

按照学习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圈画生字,识记字形。

(1)出示带拼音的生词,让学生自己练读、开火车认读。

(2)出示不带拼音的生词,让学生同桌对读,检查认读。

设计意图:

通过老师的范读,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朗读的不足之处,及时改正,巩固生字够,更有利于学生熟练的朗读古诗。

3、自己练习——汇报读

4、出示课文中的插图,过渡:

《池上》这首诗,写的就是图上的事情。

让我们看看图,请大家用几句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

说说图中的内容,充分给予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也为理解诗意做准备。

5、组织小组合作交流每句诗的意思,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6、全班汇报每句诗的意思,教师适时点拨。

7、指导朗读自己练习——汇报读——评读——练读:

全诗语速平缓,语气轻松活泼。

要读出小娃天真机灵、调皮可爱的形象。

设计意图:

把学生从简单的朗读古诗,结合诗意,感受诗境,把学生提升到品读古诗上来

8、指导有感情地背诵古诗,一边背一边想象画面。

9、指导书写生字首、采

四、练测促学

1.我知道“池上”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

(1)“小娃”指()。

(2)“小艇”是指()。

(3)“回”是()的意思。

(4)“开”的反义词是()。

设计意图:

检测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巩固这节课的重点知识。

五、拓展延伸

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生字?

你学到的什么?

作业:

背诵古诗,预习《小池》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一、导入示标

1、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春晓》《咏柳》。

2、交流:

我们刚才背诵的诗有什么共同点呢?

3、教师引导:

大自然的美景总是令人陶醉。

从古至今,不知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赞美它。

生机盎然的春天过去,姹紫嫣红的夏天来了,你们看到了什么?

4、导入新课,揭题。

是呀,大自然是那么美好,万物是那么和谐。

南宋诗人杨万里被这个美丽的小池塘深深地吸引,写下了一首名为“小池”的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板书课文题目:

小池。

5、出示目标1、4,书写尖、无、树、爱、角5个生字

设计意图: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古诗前用多媒体以背诗说话引入,以诗找景,以图解诗,以景悟情,变静为动,化难为易,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查学诊断

1、根据课前预习情况,检查学生生字。

2、指名朗读古诗

设计意图:

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根据预习情况巩固生字。

三、导学施教

(一)初读古诗,学习字词

1.教师: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池塘呢?

我们一起来有滋有味地读读吧!

出示自学要求:

(1)自读古诗,勾画难认难记的生字生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可以读给同桌听,也可以读给老师听。

(2)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

(3)自由朗读古诗,要把古诗读得字正腔圆。

2.指名朗读古诗,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评价的过程中相机出示“泉”“流”“爱”“柔”“荷”“露”“角”的生字卡片,巩固字音,交流识字方法,联系诗句或者生活实际理解字义。

教师相机指导:

(1)课件出示“泉”的字理图,学生观察后小结:

甲骨文字形像水从山崖泉穴中流出的样子。

本义:

泉水。

(2)课件出示“角”的字理图,学生观察后小结:

就像动物头上的角的样子。

相机用“角”组词并说话。

(3)引导学生用“加一加”或“形声字”的方法识记“流”“柔”“荷”“露”。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记“角”。

3.指导学生将生字带入古诗中,再次朗读诗句,读出古诗的节奏。

(1)让我们再回到这个小池塘,去体会它的美。

老师再读。

(2)这首古诗听起来很美,你会读吗?

(3)请你也这样读一读,读出节奏。

(4)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5)师生对读,同桌对读,男女对读。

(6)师生接力读,全班接力读。

设计意图:

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学生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识字,把理解字义和识记字形结合起来,潜移默化地领悟生字的特点。

(二)、深入朗读,体会诗意

(一)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插图:

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边看画面边读,说说诗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诗中找出来。

(荷花池、泉眼、树荫、荷叶、蜻蜓。

(二)理解诗意。

1.谁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1)指导朗读:

一道细流缓缓地从泉眼中流出,池畔的绿树在阳光的照射下,将树荫投到水面,忽明忽暗。

这么宁静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

(要读得轻柔、甜美,速度稍慢,饱含不舍之情。

(3)指导想象:

荷叶刚露出什么?

蜻蜓就怎样了?

如果它们会说话,会说些什么?

(4)“早”和“才”诗人用得非常准确、生动。

有了这两个字,我们读这两句诗时眼前仿佛看见了什么?

(5)引言:

多么细微的画面,竟然被细心的诗人观察到了。

如果你是诗人杨万里,此时会怎样来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呢?

①指名反复读,读出欣喜的语气。

2.总结:

是啊,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树,娇嫩的荷叶,可爱的蜻蜓构成了小池优美的风景。

难怪诗人要把这样的小池写下来,这里真是太美啦!

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试着背诵。

设计意图:

“没有朗朗的读书声,语文课堂将失去活力。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情境,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揣摩、体会诗句承载的情感,情动而辞发。

(三)、写字指导

1.学生仔细观察课后田字格中的“无”“树”“爱”“尖”“角”的字形,思考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得正确、好看,并把自己的建议分享给大家。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进行补充,重点注意:

(1)“无”的最后一笔是“竖弯钩”。

(2)观察“爱”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注意比例。

(3)“尖”的第一笔是“竖”,“大”要写得舒展。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练写,欣赏评议。

设计意图:

让学生领悟写字的要点,掌握运笔的方法,最后欣赏评议生字,让学生在自主、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写好生字。

四、练测促学

1、我知道:

这是一首写景诗,描写的是()的景色。

2、我会连。

quánlùróuliú

流柔泉露

3、我会填。

(1)“闭”是()结构,第三笔是()。

(2)“立”是()结构,共()画。

五、拓展延伸

1.小荷渐渐长大,大家想知道它们在盛夏时节的美丽姿态吗?

(出示课件:

满池的荷花的图片及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美丽的景色呢。

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大家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

当然,大自然更期待你们去爱护。

这样,美景才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多。

设计意图:

阅读杨万里的另一首描写盛夏荷花的诗,与本文对比,增强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增加古诗的积累,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进而更加热爱生活。

作业:

1、背诵古诗

2、预习13课《荷叶圆圆》,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板书

设计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

主备人所在学校及姓名

新源县第三小学

周丽艳

审核人所在学校及姓名

新源县第三小学赵欣

课题

13、荷叶圆圆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1.认识“摇、珠”等12个生字,会写亮、机、台、放、鱼、朵、美7个生字。

认识两个偏旁“身”和“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巩固本课的生字和词语,背诵课文。

4、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初步感受夏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对美的向往,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5、感受荷叶的无私以及各种动物与荷叶的融洽关系。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初步感受夏天的美好。

感受荷叶的无私以及各种动物与荷叶的融洽关系。

教法、学法

创设游戏情境,进行识字教学,采用情感导读,体会快乐心情。

教学

准备

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师)

2、自学字词,熟读课文。

(学生)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一、导入示标

由图入文

1、课件出示:

荷叶配乐的美丽画面。

指导学生边欣赏边思考:

荷叶是什么样的?

学生观看课件,欣赏美丽的荷花池。

2、出示目标1、2,书写亮、机、台、放4个生字。

设计意图:

通过仔细观察让学生知道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大大的。

3、指导学习第1自然段,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朗读。

4、揭示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二、查学诊断

1、检查认读生字的情况

2、指名读文。

三、导学施教

(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引导学生自由读文。

注意指导学生读准后鼻音和翘舌音的字,借助拼音认真读课文,不认识的字、难读懂的句子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顺。

2、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学习“荷”字。

设计意图:

重点学习“荷”是()结构的字,部首是(),可以组词:

()、()。

充分了解学生对认字的积累能力,也在这个环节让学生尽情发挥。

3、组织交流识字方法。

(二)再读课文。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

文中有四个小伙伴愿意和荷叶交朋友,你能找出它们吗?

2、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3、组织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的设计既了解了课文内容又进行了语言概括的能力训练。

(三)读第2自然段。

1、指导学生读第2自然段,正音、评价。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边做眨眼睛的动作边朗读课文。

(2)(出示摇篮图)想一想躺在摇篮里的感觉。

读出小水珠躺在荷叶上快乐、舒服的心情。

(3)指导表达:

小水珠躺在摇篮里会对谁说些什么?

发挥想象,自由表达。

(4)请学生再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练读这段话。

学生带动作、加表情练习朗读第2自然段。

(设计意图:

表演读是学生“喜闻乐动”的好形式,潜移默化理解词句的好途径。

通过动作、表情让学生很容易记住重点段落。

3、指导学生背诵。

四、练测促学

1、出示重点段落让学生进行相应的填写。

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对荷叶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

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

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点。

学生仔细观察教师范写,跟着书写。

3、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五、拓展延伸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一谈。

作业:

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一、导入示标

(一)复习导入

出示目标1、3、4、5,书写鱼、朵、美。

二、查学诊断

1、引导开火车认读生字。

2、组织分自然段读课文。

设计意图:

通过检查从字词熟悉文本,夯实语文学习的基础,为品读文本作好铺垫。

三、导学施教

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导学生用多种形式朗读第3自然段,个人读,齐读,表演读。

(2)再读思考:

小蜻蜓把荷叶当成了什么?

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回答问题。

(3)想象一下:

小蜻蜓会对荷叶说什么?

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对荷叶说:

“荷叶妈妈,谢谢您让我在您这里休息!

设计意图:

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

自由读,听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2)引导学生思考:

小青蛙把荷叶当成了什么?

自读课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3)引导学生想象小青蛙和荷叶的对话。

预设:

小青蛙对荷叶说:

“荷叶妈妈您真好,我天天给您唱歌好吗?

”荷叶笑着说:

“好啊,孩子,你的歌声很优美,欢迎你每天到这里做客。

3、指导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导学生多种形式读最后一段。

学生在小组内自由朗读第5自然段。

(2)引导学生自读思考:

小鱼儿把荷叶当成了什么,它的心情怎样?

带着问题自读课文,交流汇报。

(3)指导朗读。

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读出小鱼儿开心的心情。

四、练测促学

指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

圆圆的荷叶绿得可爱,它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带来了欢乐。

想想荷叶还会给谁带来快乐呢?

小组合作想象说话。

五、拓展延伸

启发思考:

读了课文,你们想对荷叶说些什么?

作业:

1、试着背诵全文2、预习14课《要下雨了》标出自然段,熟读课文。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

主备人所在学校及姓名

则克台中心小学

潘文丽

审核人所在学校及姓名

新源第三小学赵欣

课题

14、要下雨了

课型

新授

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腰、坡、沉、伸、等13个生字,会写直、呀、等7个生字。

掌握一个多音字“空”。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疑问句、感叹句,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4、培养学生发现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能力,增添生活乐趣,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重难

教学重点

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掌握一个多音字。

教学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重点读好疑问句、感叹句,了解下雨前出现的自然现象与下雨的关系。

教法、学法

示范法、合作探究法、创设情境,采用情感导读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课前查阅资料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一、导入示标: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请听儿歌:

“乌云密布天气闷,天空一片阴沉沉,闪电婆婆把腰身,雷声响起一阵阵。

”听了儿歌大家知道了些什么?

(要下雨了)

2、那下雨之前,小动物又会有什么变化呢?

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14、要下雨了。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出示目标1、2,会正确书写吗、呀、呢、吧4个生字。

教学意图:

教师联系生活实际,由儿歌入手,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二、查学诊断:

老师昨天给你们布置的预习作业,孩子们敢挑战吗?

(一)、出示认读的生字:

yāopōchénshēnchāoshīkòngmēn腰坡沉伸潮湿空闷

xiāoxībānxiǎng

消息搬响

1、学生自由读2、同桌互读3、开火车读

(二)自由读文,读读你圈出的生字,同桌互相看看自然段标的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来把握后面认字时间。

三、导学施教:

1、请学生大声、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读不准的字多读几遍。

2、教师示范朗读课文。

让学生模仿老师这样读课文。

鼓励孩子大声读课文。

3、去拼音读生词,用生字卡片抽读生词。

并会组词,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记住它的。

4、出示词语:

弯腰山坡阴沉沉伸手潮湿有空

闷热消息搬家响声

(1)自由读,同桌读

(2)齐读(3)用你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4)学习多音字“空”。

5、我们把这些词语放回课文中老师相信你们能读好的,再读课文,看看文中先后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划上你喜欢的记号。

6、同学们汇报交流:

课文先后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教师板书;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指名读一读。

7、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文,思考:

这几种小动物在下雨前有什么变化?

同桌讨论,指名回答,(蚂蚁搬东西、燕子低飞,鱼儿游出水面)

设计意图:

让学生走进文本,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读文,促使每个学生都能把字词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并初步掌握课文的大体内容。

 

四、练测促学:

(一)完成填空

下雨之前,蚂蚁(),燕子(),鱼儿()。

(二)、学习书写生字:

呀吧呢吗这四个生字。

1、引导学生观察这四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口字旁)

2、教师重点示范书写生字“呢”注意右半部分的“尼”先写撇再写竖弯钩。

3、其它三个字,让学生跟老师书空练习。

4、引导学生给生字组词。

在书上练习书写。

(教师把这课的生字中的口字旁的生字统一学习。

巩固下雨前,动物们都做了些什么。

五、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下雨前,动物哪些有什么变化?

指名学生说,老师补充说。

作业布置:

回家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知道下雨前,动物们的变化,蚂蚁要搬东西,燕子要低飞,鱼儿要游出水面。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课。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一、导入示标:

(一)、回顾上节课的知识。

下雨之前,动物们有什么变化?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4课要下雨了,齐读课题。

(二)出示目标1、3、4,会正确读写直、加、边3个生字。

 

二、查学诊断

1、出示词语:

山坡阴沉沉潮湿有空连忙消息搬家雷声闷热响声

(1)自由读

(2)开火车读

三、导学施教

读课文,理解内容:

学习一至三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个自然段,思考:

“闷”是什么意思?

从中体会“天气很闷”是雨前的自然现象。

(相机板书:

天气很闷)

(2)通过做动作,理解“直”、“伸”的意思。

(3)齐读第一自然段。

(4)指名读二、三自然段,思考:

燕子为什么会低飞?

(相机板书:

燕子低飞)

(5)讨论交流后,告诉学生燕子低飞也是雨前的自然现象。

(6)出示课件,指导学生读对话,提醒学生注意提示语“大声喊”和句尾的问号。

设计意图:

教师有意识的指导学习,培养学生读、思、议等能力,为下文学生的自学打基础。

2、学习四至六自然段

(1)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时运用的方法是读、想、议、读,下面我们要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自学4至6自然段。

(2)出示问题:

要下雨了,小鱼和蚂蚁各有什么表现?

(3)汇报交流,教师板书。

(板书:

鱼儿游出水面、蚂蚁搬家)

(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重点读好“?

”“!

”的句子。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3、学习七、八自然段

(1)齐读

(2)指导理解、朗读“大雨真的下起来了!

”“真的”一词重读。

(3)小白兔回到家后会对妈妈说些什么?

4、戴头饰分角色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

加强“真的”一词语气朗读指导,确定小动物们的举动真实可信,想象小白兔回家后对妈妈说的话,以此来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练测促学:

(一)选字填空。

吗呀吧呢

1、小燕子正忙着捉虫子()!

2、你今天怎么有空出来()?

3、是要下雨了()?

4、小白兔,快回家()!

(二)指导书写生字:

直边加这3个生字。

1、引导学生观察这3个字在田字格位置,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三个字的?

2、教师重点示范书写生字“直”注意里面有三横,不要写成两横了。

3、学习生字“边”先写里边的力,再写走之底,重点指导走之底的写法。

3、教师示范书写,让学生跟老师书空练习。

4、引导学生给生字组词。

在书上练习书写。

设计意图: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细心的观察、思考、交流,明确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和书写时的注意事项,加之教师的有效指导、师生的共同评议,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把生字写正确、写美观。

五、拓展延伸:

小白兔回到家会给妈妈说些什么呢?

兔妈妈又会说什么呢?

指名学生说,老师补充说。

作业布置:

1、认真完成练习册。

2、听写本课生字,并预习语文园地六。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同学们知道天气很闷、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等自然现象是雨前的标志,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要善于观察,你会了解大自然中的更多知识。

天阴沉沉

 

蚂蚁搬东西----------要下雨了----------燕子低飞

鱼儿游出水面

zhíbiān   jiā

直边加

(一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