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咏史阅读答案word范文模板 17页.docx
《优质咏史阅读答案word范文模板 1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咏史阅读答案word范文模板 17页.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优质咏史阅读答案word范文模板1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咏史阅读答案
篇一:
咏史怀古诗鉴赏专项练习
咏史怀古诗鉴赏专项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江城子五代?
欧阳炯
晚日金陵异草平,落霞明,水无情。
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
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注]姑苏台:
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原址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
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含有深意。
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07年湖北卷)
华清宫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唯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4分)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分)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台城[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韦庄(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
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
为什么?
4、(201X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
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4分)
答: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分)
答:
5、(201X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
(6分)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
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⑴“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分)
答:
⑵“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色?
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4分)
答: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两题(201X年普通高考新课标全国卷)
春日秦国怀古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
~878):
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
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③泾水:
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
萦纡:
旋绕曲折。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5分)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6分)
咏史怀古诗鉴赏专项练习答案
1、“水无情”明写落日余辉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
“空有”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
2、
(1)两首诗都应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2分)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
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成阴,温暖如春。
(1分)第二首今昔(或时间):
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1分)
(2)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
(2分)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的兴衰。
(2分)(意思答对即可。
)
3、
(1)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鲜明对比,因此诗人说它“无情”。
(答出“六朝如梦鸟空啼”,而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这种物是人非的对比关系,表述流畅连即可。
)
(2)同意。
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
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
(答出诗人怀古伤今的晚唐情结,表述流畅连贯即可。
)
4、
(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答案:
(2)比喻。
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5、1)借代、反问。
(2)通过“百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等描绘了初秋景色。
又通过“飘飘”“滔滔”“有些蝶飞”“无个人瞧”等表达了因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
6、1)表现了诗人的怀古伤今之情。
诗人春日眺望泾水,只见“春草、古碑、苍山、残阳、绿树、黄沙”等凄凉败落的景物,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眼前一片荒凉,暗含对唐王朝国势衰颓的担忧。
2)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篇二: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怀古咏史诗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苏武庙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芒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①,去时冠剑是丁年②。
茂陵不见封侯印③,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①甲帐:
《汉武故事》载:
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
甲以居神,乙以自居。
”“非甲帐”意指汉武帝已死。
②丁年,壮年。
③茂陵:
汉武帝的陵墓;封侯:
苏武持节归来,汉宣帝赐他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这是一首吊古诗,是诗人瞻仰苏武庙时所写。
诗人见到了些什么?
想到了些什么?
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
(6分
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过陈琳墓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这是首咏怀古迹之作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
(6分)
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首词是就哪一段史实发出感怀的?
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分)
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忆昔韦庄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秋月满楼。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注][1]西园公子:
曹魏时,曹丕,曹植为公子时曾居“西园”,在此夜宴文士。
[2]无忌:
战国时魏国公子信陵君的名字。
[3]莫愁:
相传是南国一善歌少女的名字。
乐府诗《莫愁乐》云:
“莫愁在何处?
莫愁石城西。
”石城即今南京。
(1)这首诗巧用典故,语涉双关,以颈联(五、六两句)为例,就其中一种手法做简要分析,(5分)
(2)“夕阳唯见水东流”一句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分)
5、阅读吴激的《人月圆》,完成词后问题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
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这首词整个化用前人成句典故而成,指出划线句子化用的成句(包括作者及出处),说说这两句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分)
6、.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问题
汴河曲[唐]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汴河怀古[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注]①汴河:
即通济渠,隋炀帝时开挖的大运河的一段。
②隋家:
隋王朝。
③水殿龙舟:
当年隋炀帝出游时所乘坐的船只。
④不较多:
差不多。
⑴两首诗都以“汴河”为题材,但所写的重点不同,抒发的感慨也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5分)
⑵这两首咏史诗的表达方式各有侧重,请分别加以说明。
(6分)
7、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1分)(201X江西)
金陵晚望金陵图
高蟾韦庄
曾伴浮云归晚翠,谁谓伤心画不成?
犹陪落日泛秋声。
画人心逐世人情。
世间无限丹青手,君看六幅南朝事,
一片伤心画不成。
老木寒云满古城。
(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
⑴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
(5分)
⑵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位说“谁谓伤心画不成”。
请结合诗歌对此作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
1、诗人见到了苏武庙的古祠高树。
先是想到了苏武“魂销汉使前”的故事,想象当年苏武骤然见汉使的情景,将其羁留匈奴十九年的种种难以言状的情感,尽写入“消魂”二字。
颔联继而追思苏武当年,用工整的句子绘成了两幅画面:
一是望雁思归图,二是荒塞牧归图,概写了苏武幽禁在异域的漫长岁月。
颈联想到苏武归来,宫殿楼台已非,人亦早已衰老。
尾联遥想苏武归来后哭悼武帝。
本诗“见”是发端,而后全是想象,追思历史。
抒发了对苏武的崇敬之情和世事变迁的怅惘之情。
2、这是首咏怀古迹之作。
表面上是凭吊古人,实际上是自抒身世遭遇之感。
全诗贯串着诗人自己和陈琳之间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际遇的对比,即霸才无主和霸才有主的对比,青史垂名和书剑飘零的对比。
3、这首《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就三国吴蜀联合抗曹的事迹发出感怀的。
辛弃疾重游东吴故地,登上北固楼,回顾“三国”时期吴蜀联合抗曹的旧事,怀念当年雄踞一方的孙权,他是多么希望南宋王朝能够重演这段历史,奋起抗金,收复北方失地啊!
然而现实却难遂人愿,他只有无限感慨,抱憾终身。
诗作表达的就是一种怅惘和郁闷的心情。
4、
(1)诗人把讽喻唐末王孙贵族生活奢靡之意寄寓在曹丕和信陵君这些历史上值得称道的风流人物身上,这是用典;诗人用传说中善歌少女的名字,讽喻浮华女子不解国事艰难,深寓“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沉痛,也是用典。
诗人不把“无忌”作专名看,取其“无所顾忌”“肆无忌惮”之意,这是双关;诗人言愁却借善歌少女之名“莫愁”,意在反讽,这也是双关。
(2)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了对唐王朝颓势难挽,行将覆灭的悲伤。
(从作者个人角度回答,抒发了身世沧桑之痛,亦可。
)
5、“旧时”句化用刘禹锡《乌衣巷》的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写如今江山易主,人事已非,表达作者的亡国之悲;“江州”句化用白居易《琵琶行》的诗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表达作者的身世沦落之痛和家国覆亡之恨。
6、⑴李诗重在通过叙写汴河春色和隋宫的荒废,抒发了对隋王朝衰亡的感慨(喻伤今之意)。
皮诗看似为汴河洗刷“罪名”,实则巧妙地对亡国之君进行了强烈的斥责。
⑵李诗以描写为主,触景生情;皮诗以议论为主,欲夺故予,角度独特。
7、⑴诗人为唐朝的衰败而伤心。
⑵这两首诗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感情。
高诗作者通过晚望金陵,从“落日”“秋声”等意象中,生出一片伤心之情,诗人认为这种深重的伤心,世上的画家是看不出来的。
韦诗作者通过观看金陵图,认为画家用“老木”“寒云”等意象,足以表现出对国事衰败的伤痛之情,所以说,伤心是难画成的。
篇三:
(打印)咏史诗专题练习答案xjl
咏史怀古诗知识梳理
一、咏史诗的概念咏史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二、怀古诗的特点
(1)结构:
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2)内容:
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
(3)手法:
用典对比借古讽今吊古伤今(4)语言:
含蓄蕴藉
(5)意象:
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吴钩乌衣巷淮水柳营后庭花
(6)思想感情:
吊古伤今,昔盛今衰,怀才不遇
(7)风格:
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三、怀古诗常用的典故
1、投笔:
《后汉书》载:
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
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
后来?
投笔?
就指弃文从武。
2、长城:
《南史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
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
?
乃坏汝万里长城!
?
后来就用?
万里长城?
指守边的将领。
3、楼兰:
《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
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
以后诗人就常用?
楼兰?
代指边境之敌,用?
破(斩)楼兰?
指建功立业。
4、折腰:
《宋书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
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而弃官归隐。
?
折腰?
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
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
?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5、化碧:
《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
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
后来人们就常用?
化碧?
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6、五柳: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
后来?
五柳?
就成了隐者的代称。
7、东篱:
陶渊明《饮酒》: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后来多用?
东篱?
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
如李清照《醉花阴》:
?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
8、劳歌:
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
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
?
劳歌?
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9、阳关: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后来就把送别时唱的歌曲称作?
围城?
、?
阳关?
。
10、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绮靡之音。
如:
?
商女不知忘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杜牧《泊秦淮》)
11、杨柳曲——乐府曲调?
杨柳枝?
,有时也作?
折杨柳?
,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多。
如: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王之涣《凉州词》)?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12——古曲名,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
如:
?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李益《从军北征》)
咏史怀古诗的情感主题
1、(古人)感慨身世,观照自我:
时不我待、壮志难酬
2.(古迹)抒发感慨,感伤兴衰(变迁)
3.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4.理性反思之理性分析,独抒机杼(客观评价)
四、鉴赏咏史怀古诗的步骤和方法。
1、要弄清史实。
咏史怀古诗的题材决定了诗词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历史性,因此鉴赏的第一步,就要对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比如像赤壁、金陵、汴河等一些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地名。
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
当然,诗词的注解,有时也能很好地帮我们完成这第一步。
2、要体会意图。
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法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者时触发感慨的媒介。
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上孙权、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坚持抗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这京口北固亭就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
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自己的报国无门,也就是诗人引发诗思的现实原因。
3、要领悟感情。
诗人咏史怀古,大致有这么几种情况:
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的思考,诗人自己并不臵身其中,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诗,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
?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
然而王安石却意识到项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
另一种情况是把史实与现实扭结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
我们中学里学过的两首宋词《赤壁怀古》和《京口北固亭怀古》,便是如此。
4、要分析写法。
不同的写法,是由主题的需要而决定的。
有以景衬情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议论引发的,如清人刘献庭的《王昭君》,对汉元帝统治的无能作了辛辣的讽刺。
也有作正反对比,或是侧面烘托。
另外,引用典故也是咏史怀古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一、课内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过陈琳墓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清代纪昀对“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中的“应”字的评价很高,他说:
“‘应’字极兀傲。
”请谈谈你对这个字的理解。
参考答案:
全诗贯串着诗人自己和陈琳之间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际遇的对比,即“霸才无主”和“霸才有主”的对比,青史垂名和书剑飘零的对比,“应”字一方面像纪昀所说的,是自负,更重要的是含有世无知音的自伤与愤郁。
2.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1、诗中“人去”“日斜”两句该如何理解?
参考答案:
这两句写贾谊故宅一片萧条、冷落景象和自己低徊凭吊的心情,此处也借用贾谊《有“庚子日斜兮,集余舍”“野鸟入室兮,主人将去”,更含蓄有深意。
赋》
参考答案2通过对“人去后”、“日斜时”的“秋草”、“寒林”等景物的描写,
(1)渲染了长沙贾谊故宅的萧条、冷落、寂寥的氛围,
(1)烘托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1分)为下文抒发感慨做铺垫。
(1分)
2、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从中你可以读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暮色沉沉,江山寂寥。
秋风吹过,黄叶飘零,
(1)渲染凄清、冷寂的气氛,
(1)此处的“君”既指贾
谊,也指自己,怜君也是怜己,一语双关,
(1)为何,这是对昏庸统治者的质问,也是对自己与贾谊被统治者不公正对待的控诉(怀才不遇的感慨)。
(1)
二、课内诗歌鉴赏
3.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注:
①秦淮,是一条河的名称。
(江苏省)秦淮河由城中穿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
②《后庭花》据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由于陈后主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最终丢失了江山,因此他所作的《后庭花》也就成为了亡国之音。
(1)该诗连用两个“笼”字,试谈谈其表达效果。
(2分)
答:
两个“笼”字,既突出水边夜色的迷蒙冷寂,
(1)又寄予了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1)。
(2)谈谈你对三、四两句的理解。
(3)答:
表面上,诗人是谴责歌女不懂亡国之恨,
(1)其实,在场听歌的应是达官显贵,所以这句实乃对那些达官显贵不以国事为重而贪图一时享乐的抨击。
(2
3.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越中览古李白苏台览古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注:
①苏台即姑苏台,是春秋时代吴王夫差游乐的地方,故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
②越中:
即唐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
(1)同是李白的怀古诗,但两首的艺术手法和抒发的思想感情都不相同。
请结合两首诗的思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5
《越中览古》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结句聚焦在今日荒凉的遗址,以强烈的对比描写了姑苏台今日的荒凉,表达了昔盛今衰的感慨;(3)《苏台览古》着重描绘姑苏台今日的荒凉,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衬托人事的变幻无常。
(2分)
5.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咏怀古迹·其三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有人说,《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似乎只写了王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咏怀。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试作简要分析。
(5)
不同意
(1),从诗的表面看,是咏王昭君,实际是借王昭君来感怀,来寄托身世之感,(2分)寄托自己不被重用的忧思及怀才不遇的感伤。
(2分)
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台城[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韦庄(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
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4)
4.①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2分),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鲜明对比,因此诗人说它“无情”。
(2分)(答出“六朝如梦鸟空啼”,而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这种物是人非的对比关系,表述流畅连即可。
)
(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
为什么?
(4②同意。
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
(2分)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
(答出诗人怀古伤今的晚唐情结,表述流畅连贯即可。
)(2分)
篇四:
解密咏史怀古诗及典型题训练
咏史怀古诗常见情感及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
随着历史的变迁、王朝的更替,有多少英雄的故事激起人们的仰慕与渴望,有多少历史的遗迹引起人们的唏嘘与哀叹,又有多少历史的经验教训引发人们的感慨与反思,于是,在魏晋时期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在内容上有的以历史事件为题材,如李商隐的《马嵬》,就是以历史上著名的“马嵬之变”为题材,讽刺唐玄宗沉湎声色享乐误国的诗。
有的以历史人物为吟咏对象,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就是以西楚霸王项羽为对象,对当时宋王朝屈膝金人,偏安江南,不思恢复故土的强烈嘲讽。
有的以历史古迹为情感的触发点,如刘禹锡的《乌衣巷》,就是借乌衣巷的昔盛今衰表达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由于怀古诗常触及诗人心灵的最深处,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所以近年来高考常涉及此类诗歌。
诗人在瞻仰凭吊古迹、吟咏评价历史人物或回顾反思历史事件时,往往会和社会现实或自身的命运联系起来,历史和现实就会扭结在一起。
因此咏史怀古诗所蕴含的感情、所表现的主旨也就非常复杂。
一般来说,咏史怀古诗所抒发的情感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理性思考
诗人并不置身当中,而是站在历史的高度,对历史作冷静理性的思考,独抒机杼,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点,启迪世人。
如唐代杜牧的《赤壁》,嘲讽了周瑜的成功只是出于侥幸。
议论新颖独特,发人所未发,使人耳目一新。
(二)怀古伤今
古代诗人们常常以济世救人为己任,这就使他们把目光更多关注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上。
他们常借写古迹、古事来表达对现实的关切或不满,希望能引起世人的警戒。
这类诗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借今昔对比抒发物是人非、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刘禹锡的《乌衣巷》,借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昔日的繁华鼎盛与今日野草丛生、荒凉残照的对比,抒发了沧海桑田、历史兴衰更替的感慨。
2.借古讽今,忧国伤时。
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如:
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借感叹历史上六朝都因为淫逸享乐而相继覆亡来讽刺并警诫当朝统治者不要一味贪图享受而重蹈历史之覆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再如:
李清照的《绝句》借历史上的英雄讽
刺了南宋统治者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