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文书学》试题及答案卷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10707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文书学》试题及答案卷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自考《文书学》试题及答案卷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自考《文书学》试题及答案卷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自考《文书学》试题及答案卷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自考《文书学》试题及答案卷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文书学》试题及答案卷二.docx

《自考《文书学》试题及答案卷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文书学》试题及答案卷二.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文书学》试题及答案卷二.docx

自考《文书学》试题及答案卷二

2021年自考《文书学》试题及答案(卷二)

 一、填空题

  1.一般情况下,成文日期以(领导人签发日期)为准。

  2.文件的标准文稿是(定稿)。

  3.文件用纸应采用(国际标准A4型)。

  4.国际标准A4型长×宽的尺寸为(297mm×210mm)。

  5.法规性文件成文日期是以(批准日期)为准。

  二、单选题

  1.文件的标准文稿是(B)。

  A草稿B定稿C正本D副本E存本

  2.文件用纸应采用国际标准(A)。

  AA4BA5CB4DB5

  3.国际标准A4型长×宽的尺寸为(C)。

  A290mm×217mmB279mm×210mmC297mm×210mmD297mm×201mm

  4.一般情况下,成文日期的确定是根据(B)。

  A会议通过日期B领导人签发日期C批准日期D审批日期

  1.法规性文件成文日期的确定是根据(C)。

  A会议通过日期B领导人签发日期C批准日期D审批日期

  6.发文机关标识简称(A)。

  A文头B抬头C作者D落款

  2.发文机关要求对文件予以办理或答复的对方机关称为(B)。

  A收文机关B主送机关C抄送机关D上级机关

  7.附属于文件正件的文件材料是(A)。

  A附件B附注C附文D副本

  8.党的机关印章的中心图案为(D)。

  A国徽B镰刀C锤子D镰刀锤子

  9.权力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印章的中心图案为(A)。

  A国徽B镰刀C锤子D镰刀锤子

  10.国务院和县级以上政府印章的中心图案为(A)。

  A国徽B镰刀C锤子D镰刀锤子

  11.省以下行政部门印章的中心图案为(D)

  A国徽B镰刀C锤子D五角星

  三、多选题

  1.发文字号的组成包括(ABC)

  A发文机关代字B发文年度C发文顺序号D发文作者E收文单位

  2.附件形式一般有(BCDE)。

  A文件B示意图C表格D目录E简介

  3.一般地说,文件的稿本主要有(ABCDE)

  A草稿B定稿C正本D副本E存本

  4.《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秘密文件分为(ABC)

  A绝密B机密C秘密D内部E公开

  5.文件标题的拟写应当(CDE)

  A详细B清晰C准确D简要E概括

  四、名词解释

  1.文件格式:

是指文件的数据构成和对各数据项目编排的外观规格样式。

  2.主送机关:

即发文机关要求对文件予以办理或答复的对方机关。

  3.主题词:

是将自然语言中的名词术语,经过优选和规范化处理,在标引和检索时用以表达各种概念的词。

  1.正本:

是根据定稿缮印的供向外发出使用,具有一定格式的正式文本。

  2.定稿:

是经修改审阅后由负责人签发或有关会议正式讨论通过的最后完成稿。

  6.存本:

是文件制发机关在正本制作完成后,从中留存以备查考的文本。

 五、简答题

  1.确定成文日期应遵循什么原则?

  一般情况下,成文日期以领导人签发日期为准;经会议讨论通过的文件,以通过日期为准;法规性文件以批准日期为准;联合发文,以最后签发机关的领导人签发日期为准;电报,以发出日期为准。

  2.机关文件格式规范化有何意义?

  1、机关文件格式规范化,是准确地撰制文件,确保其效用的前提条件。

  2、机关文件格式规范化,是提高文件处理效率,充分发挥文件效用的根本保证。

  3、机关文件格式规范化,是加强文件管理,实现文件管理现代化的基础。

  六、论述题

  1.确定成文日期应遵循什么原则?

  一般情况下,成文日期以领导人签发日期为准;经会议讨论通过的文件,以通过日期为准;法规性文件以批准日期为准;联合发文,以最后签发机关的领导人签发日期为准;电报,以发出日期为准。

  2.试述文件的稿本。

  文件的稿本,是指制发文件过程中形成的文稿和文本。

  1、草稿。

是文件撰写过程中形成的原始文稿,它的内容和文字表述尚未成熟,只供讨论、修改、审批之用。

草稿一般不必归档保存。

  2、定稿。

定稿是文件的标准文稿,是作为缮印发出的正式文件的依据。

凡需归档保存的文件,其定稿也同时归档。

  3、正本。

是具有一定格式的正式文本。

正本由收文机关根据文件的查考、保存价值,决定是否需要归档保存。

  4、副本。

是正本的副份或复制本。

副本一般不需归档保存。

  5、存本。

是正本的样本。

一般情况下,存本与定稿一起归档保存。

 一、填空题

  1.以文件、文书工作为研究对象的应用学科是(文件学)。

  2.我国第一部文件集是(《尚书》)。

  3.真正把文件学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是(近代)。

  4.文件学是行政管理学的(分支)学科。

  5.对文件、文书工作规律进行研究的专门学科是(文件学)。

  二、单选题

  1.我国第一部文件集是(A)。

  A《尚书》B《春秋》C《诗经》D《史记》

  1.真正把文件学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是(B)。

  A古代B近代C现代D当代

  2.文件学是行政管理学的(C)。

  A独立学科B综合学科C分支学科D姊妹学科

  5.文件学最基本、最显著的学科特征是(A)。

  A应用性B综合性C科学性D政治性

  6.文件学具有严密的(D)。

  A规范性B标准性C应用性D科学性

  7.中国人民大学成立档案学专业是在(B)。

  A1949B1952C1954D1976

  三、多选题

  1.文件学的特征主要体现在(ABCD)。

  A应用性 B综合性 C科学性 D政治性E分支性

  2.文件学的研究对象具体包括(ABCDE)。

  A文件的研究B文书工作的研究C文件写作的研究D文书史的研究E文书工作历史的研究

  3.近代在文件学方面的代表作有(AB)

  A《公牍通论》B《公牍学史》C《文心雕龙》D《文体明辨》E《公文式》

  4.继《尚书》之后比较著名的文件学著作有(ABCDE)。

  A《典论论文》B《文心雕龙》C《文体明辨》D《公文式》E《奏折体例辑要》

  四、名词解释

  1.文件学是以文件、文书工作为研究对象,是研究文件、文书工作的理论、

  原则、方法及其产生、变革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五、简答题

  1.文件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文件学是以文件、文书工作为研究对象。

具体包括:

文件的研究;文书工作的研究;文件写作的研究;文件、文书工作历史的研究。

  2.研究文件学有何意义?

  1、有利于建立系统的文件学理论体系

  2、有利于了解和掌握文书工作的规律

  3、有利于文书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4、有利于提高文书工作效率

  六、论述题

  1.试析文件学的学科特征。

  1、应用性。

直接的应用性是其最基本、最显著的学科特征。

  2、综合性。

文件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

  3、科学性。

文件学有严密的科学性。

  4、政治性。

文件和文书工作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文件血液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政策性。

  2.研究文件学有何意义?

  1、有利于建立系统的文件学理论体系。

  2、有利于了解和掌握文书工作的规律。

  3、有利于文书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4、有利于提高文书工作效率。

  3.文件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文件学是以文件、文书工作为研究对象。

具体包括:

  1、关于文件的研究。

包括文件的概念、性质、特点等;

  2、关于文书工作的研究。

包括文书工作的内容、任务、性质、原则等;

  3、关于文件写作的研究。

包括文件的写作要求、步骤等;

  4、关于文件、文书工作历史的研究。

包括文件、文书工作的起源、变革、发展规律等。

  一、填空题

  1.分散形式也称(分工形式)。

  2.文书部门是指专门从事(文书处理工作)的部门。

  3.小机关和基层单位在文书工作组织形式上多选用(集中形式)。

  4.大机关和部分中等机关在文书工作组织形式上适宜选用(分散形式)。

  5.文书工作的任务,概括地说有文件的撰写、文件处理和文件的(存储)。

  6.上级领导机关直接将文件发到基层组织,或直接向公众传达的行文方式是(直达行文)。

  7.专门从事文书处理工作的部门是(文书部门)。

  8.上行文和下行文最基本、最常用的行文方式是(逐级行文)。

  9.文书工作的保密、安全是指物质上的安全和(政治)上的保密。

  10.文书工作是指通过互相衔接的一系列程序和手续完成拟制、处理和管理(文件材料)的工作。

  11.集中形式是指在一个机关内,除了文件的(具体承办)外,其它文书处理环节都集中在机关的中枢机构办公部门来进行。

  12.文书工作的对象是(文件)。

  13.文书工作的时间性是由(现实执行性)决定的。

  14.文书工作的规范性是由(文件的特点)决定的。

  15.文书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机密性、时间性、规范性和(程序性)都很强的工作。

  16.文书工作的组织领导,无论就全国范围还是一个机关的范围来说,均需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

  17.行文时要尊重组织系统(隶属)关系。

 二、单选题

  1.上级领导机关直接将文件发到基层组织,或直接向公众传达的行文方式是(A)。

  A直达行文B逐级行文C平行行文D越级行文

  2.专门从事文书处理工作的部门是(D)。

  A处理部门B承办部门C业务部门D文书部门

  3.上行文和下行文最基本、最常用的行文方式是(A)。

  A逐级行文B多级行文C越级行文D直达行文

  4.文书工作的保密、安全是指物质上的安全和()。

  A物质上的保密B精神上的保密C政治上的保密D政治上的安全

  5.狭义的文书工作主要是指(C)。

  A收文工作B发文工作C文件处理工作D文件管理工作

  6.文书工作的对象是(A)。

  A文件B文章C档案D文字材料

  7.通过互相衔接的一系列程序和手续完成拟制、处理和管理文件材料的工作是(C)。

  A发文工作B收文工作C文书工作D档案工作

  8.文书工作的每道程序和手续,都有各自的规范和技术要求,不可以有(D)。

  A偏重性B重点性C随便性D随意性

  9.文书工作本身就是一种(A)。

  A政治行为B行政职能C职能工作D保密工作

  10.文书工作是机关工作的(C)。

  A基础B前提C纽带D保证

 11.文书工作是档案工作的(A)。

  A基础B前提C纽带D保证

  12.文书工作迅速适时原则的确定是根据时间性和(B)。

  A政治性B机密性C程序性D安全性

  13.文书工作精简高效的原则是指发文要(D)。

  A少B精C准D少而精

  14.有效地完成文书工作各项任务,必须有进行工作组织机构和一定的(B)。

  A工作方法B工作方式C工作手段D工作技巧

  15.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B)。

  A国务院B全国人大C中共中央D最高法院

  16.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是(D)。

  A国务院B全国人大C中共中央D全国人大常委会

  17.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C)。

  A司法权B监察权C立法权D行政权

  18.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国家(A)。

  A立法机关B司法机关C检察机关D行政机关

  19.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A)。

  A国务院B全国人大C中共中央D全国人大常委会

  20.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B)。

  A全国人大B国务院C中共中央D全国人大常委会

 21.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D)。

  A立法机关B司法机关C检察机关D行政机关

  22.国务院是最高国家(C)。

  A立法机关B司法机关C行政机关D检察机关

  23.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分为(B)。

  A二级B三级C四级D五级

  24.我国国家行使审判权的机关是(C)。

  25.我国国家法律监察机关是(B)。

  A国务院B检察院C法院D公安机关

  26.我国中央政治局和其常设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是(C)。

  A中央委员会B中共中央C中央书记处D党代会

  27.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政治工作机关是(A)。

  A总政治部B总后勤部C总宣传部D总参谋部

  28.我国党的地方组织分为(B)。

  A二级B三级C四级D五级

  29.我国各机关常把文书工作附设在机关的(A)。

  A综合职能部门B业务部门C管理部门D职能机构

  30.文书工作机构的设置和文书工作各个环节分工所采取的形式称为(B)。

  A文书工作组织制度B文书工作的组织形式C文书工作组织结构D文书工作组织关系

 31.一个机关文书工作组织形式的选择主要根据机关自身特点和文书工作的

  (C)。

A性质B特点C原则D制度

  32.行文必须遵循严密的(B)。

  A行文制度B行文关系C行文规则D行文方式

  33.行文时要尊重组织系统的(C)。

  A行文关系B领导关系C隶属关系D职权范围

  34.机关之间的组织关系体现在运行秩序上就构成了(A)。

  A行文关系B行文方向C行文规则D行文方式

  35.根据行文关系就决定了(B)。

  A行文制度B行文方向C行文规则D行文方式

  36.行文时要明确(D)。

  A发文机关B收文机关C主送机关D发文权限

  三、多选题

  1.文书工作组织形式的选择依据主要有(ABCDE)

  A本机关的工作性质B本机关内部机构设置的层次与数量C本机关收发文件的数量D本机关各组织机构驻地的情况E人员的配备情况

  2.文书工作具有(ABCDE)。

  A政治性B机密性C时间性D规范性E程序性

  3.文书工作的基本原则是(ABCDE)。

  A准确、周密B迅速、适时C保密、安全D精简、高效E党政分开

  4.行文方式主要有(ABCDE)。

  A逐级行文B多级行文C直达行文D越级行文E平行行文

  5.行文制度主要包括(ABC)。

  A行文关系B行文规则C行文方式D行文要求E行文时限

  6.文书工作的时间性主要表现在(BCE)。

  A文件写作的迅速性B文件处理的迅速性C文件处理的适时性D文件处理的及时性E文件处理各环节的时间衔接性

  7.文书工作的规范性主要体现在(BCD)。

  A文件撰写的规范性B文件制作的规范性C文件处理的规范性D立卷归档的规范性E文件保管的规范性

  8.文书工作的任务具体包括(ABCDE)。

  A文件的撰写与处理B平时归卷与调阅C年终立卷归档D准备参考资

  料E编写大事记

  9.文书工作的保密、安全是指(AD)。

  A物质上的安全B物质上的保密C政治上的安全D政治上的保密E精

  神上的保密

  10.文书工作迅速适时原则的确定是根据(BE)。

  A政治性B机密性C程序性D安全性E时间性

 11.文书工作精简高效的原则具体体现在(ABDE)。

  A发文要少而精B不要事事发文C处理文件要方便作者D处理文件要方

  便读者E文件管理要利于使用

  12.文书工作党政分开的原则具体体现在(ACD)。

  A在行文上要党政分开B在行文上尽量联合行文C在文件处理上要党政

  分开D在文件管理上要党政分开E在文件利用上要党政分开

  13.有效地完成文书工作各项任务,必须有进行工作的(BE)。

  A工作方法B工作方式C工作手段D工作技巧E组织机构

  14.我国国家组织的构成主要有(ABCDE)。

  A国家权力机关B国家主席C国家行政机关D国家审判机关E国家检

  察机关

  15.我国国家立法机关是(DE)。

  A中共中央B国务院C最高法院D全国人大E全国人大常委会

  16.我国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是(AB)。

  A全国人大常委会B全国人大C最高法院D国务院E中共中央

  17.分散形式在具体实行时采用的方法是(ACD)。

  A按文件处理程序分工B按作者分工C按内容分工D按业务范围分工

  E按保密程度分工

  四、名词解释

  1.文书工作:

是指通过互相衔接的一系列程序和手续完成拟制、处理和管理文件材料的工作。

  2.文书部门:

是指专门从事文书处理工作的部门。

  3.集中形式:

是指在一个机关内,除了文件的具体承办外,其它文书处理环节都集中在机关的中枢机构办公厅(室)来进行。

  4.分散形式,也称分工形式,就是将一个机关的文书工作,分别由机关的办公厅(室)和各业务机构的文书部门或专职、兼职文书人员各承担一部分。

  5.行文制度:

指的是机关间行文所必须遵守的制度。

行文关系、行文规则、行文方式,就构成了行文制度。

  6.文书工作的组织形式:

是指文书工作机构的设置和文书工作各个环节分工

  所采取的形式。

  7.行文规则:

是指文件在撰写和处理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规定和准则。

  8.行文方式:

是指机关之间根据组织关系和工作需要所采用的文件传递运行的层次与形式。

  9.多级行文:

是指同时向直接和更高层的上级机关,或同时向直接和更基层

  的下级机关行文的方式。

  10.逐级行文:

是指直接向所属的上一级机关或下一级机关行文,或者说是

  按层次一级级行文的方式。

  五、简答题

  1.如何理解文书工作概念?

  对文书工作的概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1、文书工作的对象是文件。

  2、文书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制发、收办、管理文件。

  3、文书工作是围绕文书运动的全过程所进行的一系列相互衔接的程序和手续的总称,而不是仅指某一个或某几个程序。

  4、文书工作的每道程序和手续,都有各自的规范和技术要求,不可以有随意性。

  2.文书工作有何性质?

  政治性;机密性;时间性;规范性;程序性。

  3.文书工作有何重要性?

  1、文书工作是机关行政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

  2、文书工作是机关工作的纽带

  3、文书工作是保守党和国家机密的重要环节

  4、文书工作是档案工作的基础。

  4.文书工作的基本原则

  准确、周密;迅速、适时;保密、安全;精简、高效;党政分开;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5.文书工作组织形式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本机关的工作性质、任务和职能范围;本机关内部机构设置的层次与数量;本机关收发文件的数量;本机关各组织机构驻地的情况;人员的配备情况等。

  6.行文方式有哪些?

  逐级行文;多级行文;直达行文;越级行文;平行行文。

  7.什么情况下可以越级行文?

  1、由于情况紧急,逐级上报会延误时机、造成损失的问题。

  2、经过多次请示直接上级机关,长期未能得到解决的问题;

  3、与直接上级机关有争议,而无法解决的问题;

  4、上级机关交办的,并指定越级上报的问题;

  5、对直接上级机关进行检举揭发的问题;

  6、与直接上级机关无关,需越级询问、联系的一般问题。

 六、论述题

  1.如何理解文书工作的性质?

  1、政治性。

文书工作的政治性,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

一方面是由文件的政治性所决定的。

另一方面文书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行为。

  2、机密性。

文书工作的机密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它必须将机密情况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能任意扩大或缩小。

二是它必须将机密情况控制在一定的时间内,不能提前或拖后,要适时。

  3、时间性。

文书工作的时间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文件处理的迅速性;二是文件处理的适时性;三是文件处理各个环节的时间衔接性。

  4、规范性。

文件制作的规范性;文件处理的规范性;立卷归档的规范性。

  5、程序性。

  2.如何理解文书工作的基本原则?

  1、准确、周密。

文书工作在政治上、技术上要切合实际,符合规范,准确无误,周到细密;文书工作在组织、行文制度、运转程序上系统严密、井然有序。

  2、迅速、适时。

迅速,就是要快,即实际工作的时间量与完成任务需要的时间量距离最短;适时,就是要恰当,即实际工作的时间节奏与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节奏相互吻合。

  3、保密、安全。

物质上的安全;政治上的保密。

  4、精简、高效。

发文要少而精,不要事事发文;处理文件要方便读者;文件管理要利于使用。

  5、党政分开。

在行文上要党政分开;在文件处理上要党政分开;在文件管理上要党政分开。

  6、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3.试述文书工作的组织领导。

  文书工作的组织领导,无论就全国范围还是一个机关的范围来说,均需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

  1、从全国来说,党政系统分别实行集中统一领导。

  2、从一个机关来说,文书工作由本机关的秘书长或办公厅(室)主任负责领

  导。

  3、从上下级机关之间来说,上级领导机关的办公厅(室)有责任对所属机关的文书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4、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和本机关的档案室有责任对机关的文件立卷归档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5、机关业务部门,责成一名人员负责本部门的文书工作。

  4.试析行文规则。

  1、行文时要尊重组织系统隶属关系。

非隶属关系不得以隶属关系行文;党政机关要分别行文;上级机关的业务部门与下级机关的业务部门,只是在业务上有指导关系,而没有直接领导关系。

  2、行文时要尊重机关职权。

不要越级行文;行文时要分清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要严格控制抄报和抄送的范围。

  3、行文时要考虑是否服从工作需要。

  4、行文时要明确发文权限。

  5、两个以上的同级机关可以联合行文。

  6、经批准在报刊上全文发布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应当视为正式公文依照执行,同样具有法律效用,可不再行文。

  5.试述行文方式。

  行文方式,是指机关之间根据组织关系和工作需要所采用的文件传递运行的层次与形式。

文件的行文方式主要有:

  1、逐级行文。

是上行文和下行文最基本、最常用的行文方式。

  2、多级行文。

上行文、下行文均可采用多级行文,但上行文不宜多用。

  3、直达行文。

是指上级领导机关直接将文件发到基层组织,或直接向公众传达的行文方式。

  4、越级行文。

是指下级机关在非常必要时,越过自己的直接上级领导机关而向更高层的上级机关,直至中央行文的方式。

  5、平行行文。

是指同级或没有隶属关系的机关之间的行文。

  6.什么情况下可以越级行文?

  1、由于情况紧急,逐级上报会延误时机、造成损失的问题。

如战争、严重自然灾害等;

  2、经过多次请示直接上级机关,长期未能得到解决的问题;

  3、与直接上级机关有争议,而无法解决的问题;

  4、上级机关交办的,并指定越级上报的问题;

  5、对直接上级机关进行检举揭发的问题;

  6、与直接上级机关无关,需越级询问、联系的一般问题。

  7.试述文书工作的组织形式。

  文书工作的组织形式,是指文书工作机构的设置和文书工作各个环节分工所采取的形式。

我国党政机关现行的文书工作,主要采取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组织形式。

集中形式是指在一个机关内,除了文件的具体承办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