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示范专业建设评估指标 精品.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10407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4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示范专业建设评估指标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广东省示范专业建设评估指标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广东省示范专业建设评估指标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广东省示范专业建设评估指标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广东省示范专业建设评估指标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示范专业建设评估指标 精品.docx

《广东省示范专业建设评估指标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示范专业建设评估指标 精品.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示范专业建设评估指标 精品.docx

广东省示范专业建设评估指标精品

1、《专业建设实施办法》

2、《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实施办法》

3、《关于重点专业、重点课程、新专业及其新专业方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4、《关于加强课程建设的意见》

5、《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评估实施方案》

6、《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7、《精品课程建设评审工作方案》

8、《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若干规定》

9、《关于课程教学大纲管理的规定》

 

专业建设实施办法

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建设,根据教高司〔2000〕2号、教高司〔2000〕32号文件精神,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专业建设的工作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为了进一步加快专业建设步伐,推动学校专业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根据粤教高〔20XX〕143号文件精神,积极抓好示范性专业的建设、评选工作。

制订专业建设实施办法

专业建设要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在保持专业特点的前提下,分级、分批进行,采取合格专业与示范性专业相并重,常规检查和申报评审相结合的思路,在3-5年内努力把所有专业都建设成为合格专业,并重点建设10-13个具有我校特色的校级示范专业,同时积极创造条件,申报省级、国家级示范专业。

一、组织机构

专业建设是一项高难度的探索性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为加强领导,有效协调,学校决定由教学工作委员会负责领导和统筹该项工作,各专业设专业建设小组负责实施。

专业建设小组由专业负责人任组长、专业骨干教师组成,负责专业建设的具体工作。

二、专业建设小组职责

专业建设小组负责专业建设的具体工作。

为保证专业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各专业建设小组应认真做到:

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符合高职特色的专业发展方向。

(一)在院教学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明确专业建设、教学改革近、中、远期目标规划,并分解为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目标。

(二)每学年度的10月份提交下一学年专业建设方案,制定或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并根据培养目标设置调整专业课程体系和专业主干课程。

各专业主干课程也要相应提出其教学改革方案。

(三)专业建设方案和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经批准实施时,要努力创造条件,逐步抓落实,并要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完善。

(四)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业考核、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对照教改方案要求和实施效果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修改完善教改方案,探索科学的、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学模式。

(五)建设专业建设网站,提供学生自主学习和不同专业之间资源共享的平台。

(六)对专业建设文件(档案)材料进行建档管理。

三、合格专业、示范性专业的检查、申报条件

(一)凡有两届毕业生的专业必须参加当年的合格专业常规检查。

(二)通过院级合格检查的专业,在继续建设后可申报院级示范性专业。

检查不合格的专业,给予一年的整改时间,整改后进行第二次检查,如再次检查不合格,将停止该专业的招生。

(三)省级示范性专业按照广东省教育厅有关文件规定在学校示范性专业中择优推荐。

四、专业建设标准和文件(档案)管理

(一)专业建设标准按《广东省省级高职高专教育示范性专业遴选方案》指标体系和等级标准进行建设。

合格专业必须达到①A+B≥12(其中A≥6),D≤2,(其中重要指标*A≥4,*A+*B≥8,D=0)(具体见附件)。

(二)文件(档案)管理建档按照《广东省省级高职高专教育示范性专业遴选方案》的等级标准的A档进行建设归档(具体见附件)。

五、合格专业、示范性专业的检查、申报程序

(一)校级合格专业由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出检查通知,在规定时间接受检查。

(二)示范性专业由各系提出,每两年申报一次,填写《示范性专业评审申请表》,由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组织评审。

(三)评审结果学校教学工作委员投票表决并公示后生效。

六、专业建设经费

学校设立专业建设专项经费,按照建设取得的效果的不同,采取分级追加,先建设,后划拨的经费管理方式。

专业建设小组必须合理利用已拨经费,对专业进行更高等级的建设。

专业建设共分四级,分别为院级合格专业、院级示范专业、省级示范专业、部级示范专业,专业建设经费每级以3万元递增划拨,即:

经检查合格的专业,划拨3万元;被评为院级示范性专业再追加3万元,合计6万元;被评为省级示范性专业,继续追加3万元,合计9万元;被评为国家级示范性专业,继续追加3万元,合计12万元。

七、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件:

广东省国家级、省级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验收和省级高职高专教育示范性专业遴选方案(试行)

附件:

广东省国家级、省级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验收和省级高职高专教育示范性专业遴选方案(试行)

一、遴选方案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1.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

1.1专业定位与办学思路

1.2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

1.3人才培养模式*

2.教学基本条件

2.1师资队伍结构*

2.2主讲教师情况

2.3师资队伍建设

2.4实践教学条件*

2.5经费投入

2.6教材与图书资料

3.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

3.1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3.2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3.3实践教学*

3.4教研教改成果

3.5产学研结合

3.6教学管理*

4.人才培养质量

4.1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

4.2职业能力与素质*

4.3学生满意度*

4.4毕业生就业与社会声誉*

5.专业特色或创新项目

二、遴选等级标准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遴选等级标准

等 级

A级

C级

A

B

C

D

1.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

1.1

专业定位与办学思路

1.专业定位准确,符合国家高职高专教育的要求,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具有清晰、正确的职业教育观念,办学思路明确,质量意识强;3.学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专业建设工作。

1.专业定位准确,适应社会发展需要;2.有正确的职业教育观,办学有思路,有较强的质量意识;3.学校各级领导重视专业建设工作。

1.2

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

1.根据学校专业总体发展规划制订科学可行的本专业建设规划,建设目标明确;2.专业建设实施方案具体,措施得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根据学校专业总体发展规划制订本专业建设规划,建设目标明确;2.专业建设实施方案具体,措施得力,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3

人才培养模式*

1.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合理,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结构定位准确;2.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充分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特色鲜明。

1.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合理,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结构定位基本准确;2.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

2.教学基本条件

2.1

师资队伍结构*

1.专业教师队伍数量足够,能充分满足本专业教学的需要;2.有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并形成学术梯队;3.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的比例40%;4.专业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70%;5.有实践能力强或教学水平高的校外兼职教师。

1.专业教师数量能满足本专业教学的需要;2.有较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3.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的比例20%;4.专业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50%;5.有实践能力较强或教学水平较高的校外兼职教师。

2.2

主讲教师情况

1.主讲教师中副高以上教师比例40%;2.副高以上教师每年为学生讲授一门以上课程;3.主讲教师近三年每年人均公开发表数1篇。

1.主讲教师中副高以上教师比例20%;2.副高以上教师每年为学生讲授一门以上课程的比例80%;3.主讲教师近三年每年人均公开发表数0.6篇。

2.3

师资队伍建设

1.广大教师热爱学生,忠诚教育事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师德师风建设取得突出成绩;有符合时代要求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措施得力,效果明显;3.有鼓励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政策和措施,并执行良好;4.专业教师每两年有两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实践。

1.广大教师热爱学生,忠诚教育事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师德师风建设取得明显成绩;有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措施得力,效果较明显;3.有鼓励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政策和措施,并能执行;

4.专业教师每两年有两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实践。

2.教学基本条件

2.4

实践教学条件*

1.建立了具有真实(或仿真)职业氛围、设备先进的校内实训基地和运行良好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学校积极组织学生申请职业技能鉴定,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3.教学仪器设备能充分满足教学的需要,实验开出率达到100%;4.教学仪器设备利用率高,精心维护,使用效果好。

1.建立了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学校组织学生申请职业技能鉴定,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3.教学仪器设备能基本满足教学的需要,实验开出率达到95%以上;4.教学仪器设备利用率高,得到及时维护,使用效果较好。

2.5

经费投入

1.日常教学经费能充分保证正常教学;2.每年投入足够的专业建设专项经费,满足专业办学条件建设的需要。

1.日常教学经费能保证正常教学;2.对专业建设有专项经费投入,基本满足专业办学条件建设的需要。

2.6

教材与图书资料

1.根据本专业特点制订教材建设规划,且执行情况良好;2.有科学合理的教材选用制度,选用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教育部推荐的优秀高职高专教材,且近三年出版的教材比例60%;3.本专业图书资料充足,满足教学需要;

4、有一定数量较高水平的自编教材或讲义。

1.根据本专业特点制订教材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2.有科学合理的教材选用制度,选用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水平较高的高职高专教材,且近三年出版的教材比例30%;3.本专业图书资料较多,基本满足教学的需要。

3.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

3.1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1.课程体系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基础理论课程适用、够用,专业课程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结构合理,科学可行;2.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反映先进技术成果和职业岗位新要求;3.适当开设选修课,注重学生个性培养。

1.课程体系基本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课程设置能基本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科学合理;2.教学内容改革有思路、有措施,能基本反映先进技术成果和职业岗位新要求。

3.2

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1.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推动研究性教学,推广先进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2.积极开展教学手段的改革,必修课有25%以上使用多媒体授课。

1.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推广先进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2.积极开展教学手段的改革,必修课有15%以上使用多媒体授课。

3.3

实践教学*

1.实践教学体系科学可行,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2.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中开设足够的综合性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专业实习和实训工作措施得力,落到实处,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有力的训练。

1.实践教学体系合理,基本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2.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中开设综合性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重视专业实习和实训工作,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有效的训练。

3.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

3.4

教研教改成果

1.制订切实可行的教研教改计划,积极组织集体教研活动;2.从专业实际出发,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有省部级(含)以上教研教改课题;3.获近两届省部级(含)以上教学成果奖,并重视优秀教学成果的推广应用。

1.制订了教研教改计划,积极组织教研教改活动;2.开展教学改革研究,有校级以上教研教改课题;3.获近两届校级(含)以上教学成果奖,并注重优秀教学成果的推广应用。

3.5

产学研结合

1.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企业为依托的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机制,校企联合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2.在技术研究、开发、推广及服务中有明显成果或效益。

1.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机制在专业办学中得到体现;校企联合成立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能有效地开展工作;2.在技术应用与服务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6

教学管理*

1.教学管理机构健全,职责明确;2.教学基本文件齐备,管理制度健全,且执行良好;3.教学档案资料齐全、分类科学、收集完整,且装订规范;4.建立了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和监控机制,措施得力,教学秩序良好。

1.教学管理机构健全,职责明确;2.教学基本文件齐备,管理制度基本健全,并能执行;3.教学档案资料较全,且收集完整;4.建立了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和监控机制,教学秩序较好。

4.

人才培养质量

4.1

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

1.学生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近三届毕业生参加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累计通过率80%(不含英语、艺术、体育类专业);2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抽测合格率90%,或参加省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等级考试累计通过率90%。

1.学生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基本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2.近三届毕业生参加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累计通过率70%(不含英语、艺术、体育类专业);3.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抽测合格率80%,或参加省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等级考试累计通过率80%。

4.2

职业能力与素质*

1.学生具有良好的伦理道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修养,遵纪守法,诚实守信;2.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身体素质95%以上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心理健康;3.随机抽测高年级学生职业能力或基本技能合格率达到90%以上,或毕业生90%以上能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4.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或课外科技文化活动,效果好。

1.学生履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职业道德修养状况较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2.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身体素质95%以上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心理健康;3.随机抽测高年级学生职业能力或基本技能合格率达到80%以上,或毕业生80%以上能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4.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或课外科技文化活动,效果较好。

4.3

学生满意度*

随机调查本专业学生,对教学满意和基本满意的80%。

随机调查本专业学生,对教学满意和基本满意的70%

4.

人才培养质量

4.4

毕业生就业与社会声誉*

1近三年录取新生平均报到率90%;2.近三年毕业生当年年底平均就业率95%;3.近三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的称职率90%,优良率40%。

1近三年录取新生平均报到率70%;2.近三年毕业生当年年底平均就业率75%;3.近三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的称职率70%。

5.专业特色或创新项目

专业特色是指专业特有的,在广东省范围内优于其他学校同类专业、在省内专科教育中具有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

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有较大作用,效果显著。

创新项目突出前瞻性和适用性,是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和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规律和要求,为解决人才培养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而取得的成果,而且在本省一定范围内得到应用,效果明显。

三、遴选结论及其标准

(一)本遴选指标体系由4项一级指标,19项二级指标,加上专业特色或创新项目构成,其中带*的为重要指标,共9项,。

每个二级指标给出A级和C级标准,介于A级和C级之间的为B级,低于C级的为D级。

(二)遴选结论分为三种:

优秀、良好、合格。

1.优秀:

A≥16,C≤2,D=0,(其中重要指标A≥8,C=0);专业有特色或创新项目。

2.良好:

未达到优秀标准,但满足下述两个条件之一:

①A+B≥16(其中A≥14),D≤1,(其中重要指标A≥6,A+B≥8,D=0);

②A+B=19。

3.合格:

未达到上述标准的。

四、有关说明

(一)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指在本省同专业领域内有一定影响的教授或博士。

(二)双师素质教师指有讲师职称,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教师:

1.有本专业技术职称或技术等级证书或省部级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合格证书;

2.每两年有两个月以上生产服务一线实践经历;

3.近五年内主持研究完成过应用技术型项目。

(三)兼职教师指学校正式聘任,已独立承担一门以上专业课教学或实践教学任务的校外名师专家、高级技术人员或技师及能工巧匠。

(四)多媒体授课指利用多媒体技术授课。

多媒体技术指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动画等信息的技术。

使用多媒体授课的比例使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数必修课总课时数。

(五)学生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通过抽查主要课程考试成绩与试卷来判定。

(六)毕业生就业率包括签约率、上岗待签约率、自主创业率和升学、出国率。

(七)表内各项目要求提供近三年的原始材料

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实施办法

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探索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办学水平和加强对我校专业教学改革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特制定本办法。

一﹑开展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应遵循以下原则:

1.进行专业教学改革试点,要从专业设置的改造入手。

专业的设立要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根据社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对人才的实际需要以及岗位(群)和技术领域的要求来调整设置专业,突出专业的针对性和应用性。

特别要注意设置一些高新技术应用专业。

为此,要认真做好社会人才需求调查与预测工作,力求把握未来若干年人才的实际需求,确定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2.要以职业技术工作领域或岗位(群)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目标,根据市场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3.要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改革专业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摆脱学科教育的束缚,强调理论和实际的紧密结合,积极探索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律。

4.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与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教材建设,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

二﹑专业教学改革按申报,遴选,实施,评选,验收五个阶段开展工作

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如下:

1.申报工作:

在各系(院)对任课老师进行培训和发动的基础上制定专业教学改革试点方案,向教务处提出书面申请(申报材料内容见附件一)。

教务处在审核各系部提出的申报材料后,组织有关专家对各系(院)申报的专业进行评估。

2.遴选工作:

在专家评估的基础上,根据遴选条件(见附件二)由学校教务处组织公示,无疑议以后,报院长办公会议审核批准试点专业名单,并报教育厅备案。

3.实施工作:

各系(院)应按照本管理办法的要求制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认真开展好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把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内容﹑教材﹑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基地﹑教学手段及方法等改革与建设落到实处。

要做到领导重视,专人负责。

各系(院)应对自己的试点专业按照检查评价指标进行定期检查,总结经验,提出建设性意见。

4.验收工作:

教学改革试点工作二至三年后,试点系部可根据《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检查评价指标》,向学校提出评估验收报告,由学校组织专家对其进行评估验收,评出各系(院)的优秀教改专业。

5.评选省级和全国示范专业:

教务处从学校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中,推荐一部分改革成效显著的特色专业,向教育厅和国家高等教育司申报省级和国家级示范专业。

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系(院)要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在政策上予以支持,积极解决试点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要精心组织,分步实施,动员教师员工积极参与这项改革,把这项工作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以此带动学校各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办出特色。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件一:

专业教学改革试点申报材料的基本内容

一、申报材料的基本内容

(一)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和依据

1.专业教学改革的社会背景、行业背景;

2.专业的社会需求预测分析。

(二)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三)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1.如何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

2.如何落实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建立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3.如何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

4.如何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四)专业教学改革方案

1.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生的业务规格;

2.培养计划及可行性论证;

3.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

4.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大纲

5.教材建设规划;

6.师资队伍建设目标、规划;

7.实验室建设目标、规划;

8.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目标、规划。

(五)专业教学改革的保障措施

1.组织机构;

2.有关配套政策;

3.资金投入计划。

(六)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的基本情况

1.学生现状

(1)本专业在校生数;

(2)本专业本年度招生数;

(3)本专业累计毕业生数。

2.师资队伍现状

(1)本专业现有教师数;

(2)本专业专职教师中的高级、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人数;

(3)本专业专职教师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4)本专业专职从事实践环节教学的教师人数;

(5)本专业来自生产第一线的兼职教师人数。

3.实践教学基地现状

(1)现有校内实训基地的名称和功能;

(2)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名称和功能。

4.科研现状

二﹑考察方法及步骤

1.听取专业负责人的介绍

2.考察申报专业的有关实习﹑实训场所

3.查阅申报专业的有关文件﹑材料

4.召开教师座谈会

5.与各系部主要负责人就专业教改交换意见

6.由教务处组成的专家组就考察情况进行评估,针对每一个被考察专业提出专家意见。

 

附件二:

专业教学改革试点的遴选条件

(1)专业具备基本办学条件

(2)经过人才需求调查,在未来若干年内,本专业人才有稳定的社会需求

(3)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作了相应调整

(4)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5)专业各项改革和建设要有具体规划和落实实施

(6)如试点专业被批准立项,试点系部每年向试点专业投入情况

(7)部门领导和教师重视并积极参与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情况。

关于重点专业、重点课程、新专业及其

新专业方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一、目的

为加强重点专业、重点课程(主要是指精品课程)、新专业及其新专业方向项目经费的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二、项目经费额度

1.重点课程:

学校每年资助1万元,连续资助两年。

2.新专业方向:

学校资助0.5万元。

3.新专业:

学校资助1万元。

4.重点专业:

国家教育部重点专业,学校每年资助20万元,资助年限最长可为5年;广东省重点专业,学校每年资助10万元,资助年限最长为3年;学校重点专业,学校每年资助5万元,资助年限最长为2年。

三、重点课程资助经费的管理

1.本办法所支持的重点课程系指非重点专业课程。

2.根据学校有关重点课程建设的规定,各系(院、部)申报重点课程获得批准并纳入学校重点课程建设计划,学校每年资助1万元,连续资助两年。

3.该项经费主要用于:

(1)重点课程申报过程中的调研费、专家评审费、申报材料制作费等,占该项经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