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相机的资料汇集供有兴趣的朋友分享.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10264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产相机的资料汇集供有兴趣的朋友分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国产相机的资料汇集供有兴趣的朋友分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国产相机的资料汇集供有兴趣的朋友分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国产相机的资料汇集供有兴趣的朋友分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国产相机的资料汇集供有兴趣的朋友分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产相机的资料汇集供有兴趣的朋友分享.docx

《国产相机的资料汇集供有兴趣的朋友分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产相机的资料汇集供有兴趣的朋友分享.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产相机的资料汇集供有兴趣的朋友分享.docx

国产相机的资料汇集供有兴趣的朋友分享

中国照相机工业三十年(1956-1985)

人民摄影编者按:

我国的照相机械工业起步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由于种种原因,这段历程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纪录。

俞泽民同志利用从事照相机械工业科技情报工作的条件,在杭州照相机械研究所科技情报研究室和有关企业的协助下,编出了这部中国照相机械工业发展的编年史料。

该文京杭照锁总工程师盛传录同志全面审校,作为一份纪念摄影术发表150周年的礼物,奉献给读者。

1956年:

1/15,北京大来精机厂与永新合作社、荣炎合作社联合组成公私合营北京市大来照相机厂(大来厂成立的日期,是根据厂资方技术负责人郝小石个人担档案多处所记载确定),开始试制仿西德“莱卡”的“大来牌”35mm照相机,共计10台。

该年8/3的《工人日报》和与之同时的《北京日报》都报道了试制成功的消息并附载照片。

4/18,公私合营天津市照相机厂成立。

为向中国共产党诞生35周年献礼,试制产品命名为“七一牌”。

据同年7/2《天津日报》载:

“我国自己制造的七一牌折叠式120照相机,1日在公私合营天津照相机制造厂试制成功了。

这种照相机,除了镜头用的光学玻璃以外,所有四百八十多个零件,都是用国产原料做的”。

是年,京,津两地在缺乏技术,设备的条件下,制成的照相机总数不足100架。

1957年:

北京大来照相机厂试制成仿日本“理光”的“大来牌”双镜头反光照相机。

同年,经上级批准,该厂更名为北京市照相机厂,产品改名为“天坛”牌。

天津市照相机厂的产品正式定名为“幸福1型”照相机。

上海市钟表工业公司调集照相机修理部的老工人,成立照相机试制小组,于11月试制成功仿苏联“卓尔基”的35mm平视取景照相机,定名为“上海58-1型”。

接着,着手开发仿西德“莱卡”的“上海58-2型”照相机。

是年,京、津、沪三地试生产照相机共约200架,有少量投放市场。

1958年:

2月,上海是在原钟表工业公司照相机试制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上海照相机厂筹备处,后并入大明誊写用品厂,海通工艺厂,勤联文具制造厂,施鹤记电镀厂和中星工场等单位后,于3/17日正式成立上海照相机厂,并推出“58-1型”照相机,小批量投产。

5月,上海市五一照相机厂成立,从事座机和外拍机生产。

9月,上海照相机厂试制的“上海58-2型”35mm平视取景照相机批量生产,投放市场。

同年,上海长城工业社和大明铁工场分别试制“上海58-3型”120折叠式照相机,和仿西德“禄莱”的“上海58-4型”双镜头反光120照相机成功。

此外,上海还成立孔雀照相器材厂,开发120平视取景照相机,以及上海试制成“s-1型”小型曝光表。

4月,南京电影机械厂试制成功“紫金山”牌“z-120"型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快门速度达1/500秒。

10月,轻工业部与浙江大学联合举办”全国照相机技术培训班“,参加学习的人员是从事相机制造及开发照相机生产厂的技术人员和老工人,这些人后来大都成为我国照相机行业的生产骨干。

是年,天津市照相机厂由公私合营改为国营。

北京市照相机厂在并入中百电镀厂、北京装订十厂、东单机修厂、东风工业合作社、地质仪器厂、东城刻字社、迈进合作社等七个小厂后,生产能力扩大,同时由公私合营改为国营,试制出仿“禄莱”的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样机。

重庆市乐器厂试制成仿苏联“爱好者”的“长江”牌35mm照相机。

西北光学仪器厂试制“华山”牌35mm简易照相机和“长乐”牌120型照相机成功。

南京光学仪器厂(即中国人民解放军3304工厂)试制生产仿苏联“菲特-2型”的“南京58-1型”及“58-2型”两种35mm平视取景照相机,先后共计有600架投入市场。

广州,福州二地在“社会主义大跃进”形式下,均先后成立照相机厂。

广州照相机厂是以艺林照相器材修理店和大亚仪器厂为基础,又合并玉华电筒厂后成立。

全国各地试制及生产照相机的总数约为2.1万架。

1959年3月,南京电影机械厂开发“紫金山”牌“Z-135”型35MM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成功,同年9月通过批量生产鉴定。

该机系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架与国际水平相接近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4月,上海照相机厂一分厂和二分厂分别在上海长城工业社和新华电筒厂基础上改建成立。

上海照相机厂又分出一个车间成立上海照相器材厂。

10月,上海照相机厂二分厂开发试制“上海201型”折叠式120照相机。

7月,由北京,天津,上海等三个照相机厂和南京电影机蟹厂的技术人员组成的“照相机制造技术考察小组”,赴民主德国学习,1961年7月学成归国。

这是我国照相机行业首次派遣到国外的考察学习活动。

是年,北京照相机厂生产的“蓝天”牌120型胶木壳体和“星光”牌35MM两种简易式照相机;广州照相机厂试制仿西德“蔡司”的“珠江60-1”型120折叠式照相机成功。

哈尔滨照相机厂在哈尔滨光学仪器厂和光学机械厂部分车间合并的基础上成立。

杭州光学仪器厂试制“钱江”牌120型简易照相机成功。

轻工业部组织全国部分照相机厂技术人员,在浙江大学的协助下,成立“全国照相机技术设计组”,开发设计由天津照相机厂生产的“晨光”牌35MM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在“向建国十周年献礼”的口号推动下,全国照相机生产首次打破十万大关,达到10.4万架。

1960年2月,轻工业部在北京召开“全国照相机行业技术革新,技术革命经验交流会议”,京、津、沪、宁、杭、哈、沈、渝、榕等地近20家照相机生产厂与会,是我国首次全国性的照相机生产技术专业会议。

10月,杭州照相机厂从杭州光学仪器厂分离成立,着手开发匈牙利“猫迷他”35MM小型平视取景照相机。

是年,上海照相机厂一分厂改名为上海照相器材二厂,二分厂改名为上海照相机二厂,“海鸥201型”120照相机投入批量生产。

五一照相机厂改名为上海照相机三厂,大明铁工厂并入上海照相机厂。

上海孔雀照相器材厂并入上海市照相器材厂。

至此,上海市基本上形成了全市性的照相机生产体系,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加强了技术开发能力。

该年,上海照相机厂着手开发仿日本“米诺它SR-1型”的35MM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并试制成“上海60-1型”和“上海60-2型”照相机,“201型”照相机并批量生产的同时,又试制出带有自拍装置的“上海202型”120折叠式照相。

北京照相机厂向市场推出“星光牌”35MM照相机。

全国照相机生产持续“大跃进”,总产量共达17.31万架。

1961年3月,上海照相机厂开发的“上海58-4型”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和上海照相机二厂生产的“上海202型”120折叠式照相机,形成批量生产。

4月,杭州照相机厂试制“猫迷他”35MM小型照相机成功,命名为“西湖牌”。

是年,广州照相机厂生产“珠江60-2型”120折叠式照相机。

北京照相机厂在全国照相机技术协作设计组的帮助下,试制成提高型的“天坛牌”和“长虹牌”两种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

由于全国性“自然灾害”的出现,国民经济面临巨大困难,照相机生产量大幅度下降,许多照相机厂开始下马或转产其他产品,因此,全国照相机年产量降至7.28万架。

上海市在照相机生产上做出重大贡献,仅“58-2”及“202”两款相机,投放市场量就近5万架。

1962年天津照相机厂开发试制成功的“晨光牌”35MM单镜头照相机,在小批量试制(120台)后,发现设计和工艺等因素尚不成熟,决定停产。

上海照相机厂对产品进行停产整顿,针对市场需要,将原“上海58-4”型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设计进行全面审查改进,并改名为“上海4型”照相机。

全国照相机总产量降为2.05万架。

1963年上海照相机厂向市场批量投放“上海4型”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

由于该型照相机拍摄的照片规格适合国内消费者水平,因此,在尔后相当长时间里成为国内市场上的主流商品。

广州照相机厂生产“珠江60-3”型120折叠式照相机。

北京照相机厂停产照相机。

改产胶片阅读器等微缩设备。

全国仅沪,穗两地坚持照相机生产,总量再度下降为1.22万架。

1964年2月,上海照相机厂仿日本“米诺它SR-1”型设计的35MM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定型,命名为“上海DF型”。

同时,在“上海4型”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基础上,派生开发出“4A”和“4B”两个型号。

此外,该年还开始试制显微摄影仪。

同月,上海照相机二厂生产仿“依泰康4型”,并改进设计了“上海203型”120折叠式双象重合测距照相机,同时又生产简化的“上海203B”型,并着手开发“上海205型”35MM平视取景照相机。

天津照相机厂恢复“东方S-1”型35MM平视取景照相机生产。

8月,北京照相机厂根据国家调整计划,并入北京玻璃总厂下属的北京市玻璃研究所,其中光学车间并入北京眼镜二厂,但仍继续从事照相机开发和缩微设备的生产。

是年,轻工业部组织部分照相机厂技术人员讨论国产照相机的开发方向,并组成“全国照相机镜头研究设计组”,设计完成f3.5/75MM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和f2.8/50MM的35MM平视取景照相机镜头。

上海生产的“4型”和“203型”两款照相机在“广交会”上亮相,受到外商欢迎并首次外销,为我国照相机打进国际市场开辟了通路。

根据有关部门意见,凡沪沪产照相机械产品,统一使用“海鸥”牌商标。

全国照相机总产量又再度下降,仅为1.1万架。

1965年1月,第一轻工业部批准照相机,照相物镜,照相机快门,照相附件(三脚架连接螺纹,镜头配合尺寸系列,附件插座及插座芯等7种)共10个标准,1966年由第一机械工业部发布全国执行(编号为JB744-753-65)。

8月,根据国家统一计划安排,上海照相机二厂,上海电影机械厂,南京江南光学仪器厂,南京测绘仪器厂和南京模具厂的部分车间和科技人员,内迁江西省上饶地区德兴县,成立江西光学仪器总厂。

同月,上海照相器材二厂开发“海鸥206型”35MM半幅照相机。

北京市玻璃研究所开发仿日本“卡侬FX型”改进设计的“北京牌”35MM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样机)成功,后因故未投产。

10月,遵照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指示,由第一机械工业部牵头,召开有对外贸易部,轻工业部,商业部和国家科委等单位领导同志参加的全国照相机生产协调会议,并决定原轻工业部归口的照相机械产品,统一划归机械工业部管理。

是年,上海照相机厂着手试制“海鸥DF型”35MM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知道下,国家经济形势出现好转,全国照相机总产量回升至1.75万架。

1966年上海照相机厂开发的“海鸥DF型”35MM单镜头反光照相机试制成功。

上海照相机三厂试制对开印刷制版照相机。

北京照相机厂于10月恢复成立,独立建制,再次从事照相机的设计开发和生产。

全国照相机生产出现小坡度的继续回升,总量达2.79万架。

1967年7月,上海照相机开发的相当于国际同代水平的“海鸥DZ-401型”大型自动照相机成功;"4B型“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大批量投产。

同年,上海开泰压铸冲件厂改为照相机专用压铸件生产厂--上海照相机五厂。

上海照相机二厂试制一次成像照相机成功,定名为”海鸥207型“。

同年,上海照相机开发的”DF型"照相机进入试生产。

广州照相机厂开发仿日本“亚西卡EM型”的“珠江4型”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

北京照相机厂开发试制仿日本“理光EG”35MM发条输片平视取景照相机成功,定名为“长城SZ-1型”。

全国照相机总产量为4.4万架。

1968年北京照相机厂开发的“长城S-1型”35MM发条输片平视取景照相机投产。

上海照相机厂在"4A“型照相机基础上,派生开发出120,135两种胶卷都可使用的”海鸥4C型"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

全国照相机总产量为4.45万架。

1969年第一机械工业部在北京清河镇召开全国照相机生产专业会议,会上传达了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关于要开发高档相机生产以及提高产品质量的指示。

会议对开发研制照像机生产专用设备制定了方案。

根据会议安排:

北京照相机厂全面恢复生产。

上海照相机二厂于11月试制成功仿瑞典“哈苏勃莱得”得“东风”牌120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和与之配套得f4/50MM,f4/150MM两种交换镜头。

广州照相机厂试制成功仿西德“罗莱费莱克斯”地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定名为“珠江7型”。

天津照相机厂在“东方S-1”型基础上改进设计成“东方S-2型”35MM平视取景照相机。

江西光学仪器总厂批量生产“海鸥205型”35MM平视取景照相机。

是年,全国照相机总产量约为5万架。

1970年上海照相机二厂开发的“东风120型”高级照相机试制成功,在错误路线干扰下,广州照相机厂生产一度被迫停业,改产显微镜。

全国照相生产量为4.04万架。

1971年上海照相机二厂着手开发仿60年代盛行的西德“莱卡M-3”型35MM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定名为“红旗20型”。

同时试制成与“DF”和“红旗20型”照相机配套的f1.4/35MM,f1.4/50MM,f2/90MM等三种交换镜头。

全国照相机总产量为4.48万架。

1972年3月,第一机械工业部于对外贸易部在广州联合召开全国照相机行业座谈会,对国产照相机得开发,生产,外贸以及企业管理情况进行讨论,会后发布了纪要。

10月,第一机械工业部为贯彻李先念副总理对照相机出口的有关指示,以及3月与外贸部广州联合会议精神,在北京召开了照相机测试评比和声产经验交流会。

与会的有12个照相机厂和照相器材厂,五家院所和五个省的主管部门,以及外贸,公安,商业,新华社等34个单位。

会议对“长城SZ-1型”、“东方S-2型”、“海鸥205型”、“海鸥4型”、“海鸥DF型”、“海鸥203型”和“珠江7型”等7种照相机进行全面测试;杭州照相机厂(筹)和哈尔滨照相机厂(筹)分别介绍了“西湖PT-1型”,“天鹅PA-35型”两种35MM平视取景照相机得开发试制情况。

会议还拟定了1973年照相机生产计划,并对出口情况和组织照相机成套高效专用设备联合设计等内容进行研究讨论。

12月,第五机械工业部组织西南地区的华光、明光、金光、永光、星火等五家仪器厂和云南光仪厂与广州轻工业产品进出口公司洽谈联合开发出口照相机生产事宜,决定由华光、明光、金光、永光等四家厂生产35MM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产品命名为“珠江S-201型”;华光、云南、星火等三家厂开发生产与之配套的广角,中焦和变焦系列照相机专用镜头。

是年,哈尔滨电表仪器厂试制“熊猫DF-1型”35MM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成功。

上海照相机二厂开发的“红旗20型”35MM单镜头反光照相机试制成功并投入生产。

全国照相机生产总量略有回升,达5.8万架。

1973年4月,第一机械工业部在北京召开会议,讨论“四五”期间全国照相机生产规划。

与会单位除各照相机生产厂外,个别照相器材厂也到席参加。

会议确定了对各照相机定点生产厂的投资,同时,又对1973年全国照相机生产计划,成立联合设计组,开发照相机生产专用的成套高效设备灯具体任务做了全案部署。

6月,北京照相机厂研制成功仿西德“罗莱35型”得“北京35型”35MM小型平视取景照相机(样机)。

7月,丹东照相机厂在丹东电影机蟹厂和丹东光学仪器厂合并的基础上成立。

常州成立照相机试制组,承接上海照相机二厂的“202型”,商标命名为“菊花牌”,并制出样机。

10月,杭州照相机厂在杭州光学仪器二厂得基础上,吸收杭州轻工模具厂,无线电二厂,无线电模具场合仪表厂得部分技术力量,重新成立。

是年,《电影机械》杂志第1期发表了上海轻工局钟表工业公司情报组编写的《国外照相工业近况》,这是我国第一篇较全面介绍国外照相机工业的专门文章。

我国第一个照相机快门专业厂--武汉照相机快门厂在原武汉仪表齿轮厂和压力表轮厂基础上成立。

哈尔滨照相机厂恢复成立,推出仿日本“富士卡35F-3型”的“天鹅PA-35型”35MM平视取景照相机。

第五机械工业部系统的四川地区金光、明光、华光、永光、兴光等五家仪器厂共同开发的“珠江S-201型”照相机开始设计。

云光、星火、川光等三家仪器厂,联合开发“珠江H-801型”35MM电子快门照相机。

华光仪器厂设计并试制成功“S-201型”照相机配套的f2/35MM广角镜头。

北京照相机厂迁北郊大钟寺新址。

全国照相机总产量上升为7.8万架。

1974年3月,常州照相机厂在常州消防器材厂基础上成立,7月原“菊花”照相机正式投产,定名为“红梅1型”,并着手开发仿美国“柯达225x型”设计的“红梅2型”简易35mm照相机。

5月,武汉照相机厂在武汉船用仪表厂基础上成立。

杭州照相机厂开发的“西湖YC-1"型双镜头反光一次成像座式照相机和黑白一次成像相纸均试制成功。

11月,苏州照相机厂,苏州照相机二厂分别在苏州电信机械厂和第二光学仪器厂基础上改名成立。

是年,第一机械工业部在上海成立照相机“三化”工作组,开展1/300秒机械中心快门设计,试制和安排统一生产事宜。

有全国照相机专用高效设备联合设计小组设计的五头数控照相机专用刻字机,在桂林电表厂试制成功。

无锡照相机厂成立。

该厂前身是无锡市红旗光学仪器厂,于当年8月试制“飞舟牌”120型照相机成功后,经上级机关批准在10月改名。

哈尔滨电表仪器厂开发的“熊猫DF-1型”35MM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批量生产,供应市场。

丹东照相机厂推出仿“海鸥4B型"的“牡丹1型”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

北京,武汉两架照相机厂联合研制仿日本“佳能QL-GIII型”35MM自动光圈平视取景照相机。

华光仪器厂又试制成功“S-201型”照相机配套的f2.3/35MM广角镜头,并批量生产,投放市场。

全国照相机生产结束10年徘徊,总产量达到11.1万架。

1975年5月,第一机械工业部在哈尔滨市举行全国照相机质量评比。

8月,在北京召开电影机和照相机生产协调会议,初步拟定了在“五五”期间的生产规划草案。

是年,第一机械工业部科技情报研究所正式出版《国外机械工业基本情况--照相机》,该书辑录了国外照相机工业自1964年至1973年间的发展情况,系我国首次介绍国外照相机工业的专著,由上海市钟表工业公司,北京照相机厂,北京市第一轻工业研究所和部情报所共同编写。

无锡市照相机厂与藤柳制品厂的动圈仪表车间合并,成立无锡照相机二厂,主要承担照相机快门生产,并于该年9月试制成功1/300秒统一机械快门。

武汉照相机厂推出“友谊SF-1型”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

常州照相相机推出“红梅1型”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

福州照相机厂重新成立。

青岛电影机械厂改名青岛照相机厂,成为生产照相机的专业厂。

上海仪表机床厂根据全国照相机专用高效设备联合设计小组的设计,试制成功8工位组合铣床和82工位48头组合钻床,但未能投产。

全国照相机总产量比上年增加66.7%,达到18.5万架。

1976年5月,第一机械工业不在北京召开照相机生产座谈会,进一步落实去年8月会议精神以及安排专用制造设备生产事宜。

11月,杭州照相机厂开发的“西湖PT-1型”35MM平视取景照相机正式投入批量生产,供应市场。

是年,常州照相机厂开发的“红梅2型”35MM简易照相机大批量投产。

根据领导机关的全面安排,成立常州照相一厂,原常州照相机厂改名常州照相机二厂。

北京照相机厂在“长城SZ-1型”35MM平视取景发条输片照相机基础上全面改进设计,生产“长城SZ-2”型平视取镜发条输片照相机。

苏州照相机厂设计开发“虎丘HQ351型”35MM平视取景照相机成功。

福州和青岛两架照相机厂分别推出仿“海鸥4B型”的“风光1型”和“青岛SF-1型”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

全国照相机生产总量首次突破20万架大关,达到22.5万架。

1977年7月,苏州,常州,无锡等三家照相机厂,先后在三地对分别开发的“虎丘HQ351型”,“红梅HM-2型”和“太湖TH205型”三种35MM平视取景照相机,进行生产鉴定。

12月,第一机械工业部在广州举行照相快门评比。

是年,无锡照相机二厂推出仿“海鸥4B型”的“太湖4B型”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同时试制成功1/500秒机械中心快门成功。

上海照相机厂开发的“海鸥KS型”35MM自动光圈照相机成功。

哈尔滨电表仪器厂生产的“熊猫DF-1型”照相机,改名为“孔雀DF-1型”。

广州照相机厂与香港长城摄影器材有限公司合作,开发试制带表头控制的35MM自动测光程序快门照相机。

全国照相机总产量上升为24.7万架。

1978年1月,国家计委与国家仪表总局在广州召开三机(电影机,照相机,电视机)产品的生产计划调整与开发会议。

4月,经国务院批准,原第一机械工业部仪器仪表局扩大成立为国家仪器仪表工业总局。

为向建国30年献礼,组织上海,杭州,武汉,常州,苏州,哈尔滨,江西,郑州,长春,贵阳登第照相机生产厂和照相机部件生产厂的科技人员,成立照相机联合设计组,参照国外七十年初,中期的先进照相机,设计开发我国新一代照相机产品。

这项工作直至1981年结束,先后设计并试制成五个类型近十总型号的产品,形成了我国照相机更新划带的产品系列。

具体是:

⒈参照日本“柯尼卡C35-FD”,“佳能QL-17”设计的“JG301型”35mm电测光自动光圈照相机;

⒉参照西德“奥普蒂玛535”设计的“JG302型”35mm照相机;

⒊参照日本“潘太克斯ME”和“启能CM-4”设计的“JG303型”35mm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⒋参照日本“柯尼卡”、“理光”、“富士卡”、“美能达”、“娜凯”等厂生产的内藏闪光机设计的三个类型的“JG304型”35mm程序快门照相机;

⒌参照“启能FS”设计的“JG305型”照相机。

除“JG301”是在当年开发外,另外4种照相机均是在1979年后先后设计开发。

同月,苏州照相机厂在与照相机二厂合并后,迁址至虎丘新址。

7月,国务院批准国籍仪器仪表工业总局的报告,以杭州照相机厂为基础,扩建为全国照相机械行业中心--杭州照相机械研究所成立。

是年,上海市电影照像工业研究所成立

上海照相机总厂在原上海照相机厂、上海照相机二厂、上海照相机五厂等三个单位合并的基础上,在上海郊区松江县诞生。

武汉照相机快门厂并入武汉照相机厂,成立武汉照相机总厂。

丹东照相机厂在“牡丹1型”的基础上,推出“牡丹2型”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

北京照相机厂研制“长城EF-1型”120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样机)。

无锡照相机二厂试制成功“JG301”快门自拍部件。

全国照相机总产量为17.89万架。

1979年2月,常州照相机厂开发的“红梅5型”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

10月样机试制成功,“红梅4型”35mm平视取景照相机在“hm-2"基础上设计开发。

10月,有杭州照相机研究所,北京、上海、天津照相机厂,江西光仪厂和哈尔滨电表仪器厂共同发起,并经国家仪表总局同意的“全国照相机械科技情报网”在杭州成立,决定在明年春季召开全国网员单位大会,正式成立网的领导机构,出版网刊《照相机械》(11月试刊出版,在行业内部发行)。

是年,广州照相机厂与香港长城公司联合开发的“珠江EF型”35mm自动测光表头快门程序快门照相机投产。

天津照相机厂推出s系列的“东方s-3型”35mm平视取景照相机。

北京照相机厂仿日本“柯尼卡C35F”的“长城GZ型”35mm自动光圈平视取景照相机(样机)试制成功。

青岛照相机厂开发仿日本“亚西卡MG124型”带面罩的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定名为“青岛SF-2型”。

根据国防科委关于在军事工业中开发民品生产的指示,又有一些军用光仪工厂开发照相机生产。

华光仪器厂设计并试制成功“珠江”牌f2.8/135mm中焦镜头。

全国照相机生产总量比上年增加33%,再次超过年产20万架大关,达到23.81万架。

1980年3月,第一届全国照相机械科技情报网大会在杭州召开,分别属于机械、兵器、公安、化工、轻工、文化、新华社及中国摄影家协会系统的生产厂,研究所或大专院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