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上册课程纲要.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09087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生物上册课程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初一生物上册课程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初一生物上册课程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初一生物上册课程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初一生物上册课程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一生物上册课程纲要.docx

《初一生物上册课程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生物上册课程纲要.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一生物上册课程纲要.docx

初一生物上册课程纲要

初一生物上册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

泰山学院附属中学

科目名称:

初一生物上册

设计教师:

李会

课程类型:

必修

适用年级:

初一

课时:

每周2课时

设计日期:

2014年9月

一.课程目标

初一生物是学生第一次系统接受生物学课程,上册共分生物和生物圈及生物和细胞两个单元。

课程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使课程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社会需求,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及其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

大致目标如下:

1.引导学生构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

2.通过系列化、多样化的科学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5.加强学生对生物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6.认识生物科学的新进展,体会生物学与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二.课程内容

初一上册主要内容为两个单元。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本单元共分两章,第一章《认识生物》通过观察和调查,了解生物有别于非生物的共同特征以及我们身边的生物;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通过较多的科学探究活动,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依存的关系,初步认识生态系统,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认识到保护生物圈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活动,应使学生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认识到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类型,理解生物圈是生物共同的家园。

尝试观察、调查以及资料分析的基本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尝试在科学探究中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以及测量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初步养成探究的思维习惯。

初步形成爱护生物的情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细胞的知识越来越重要,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知识是学生学习后续单元的重要基础。

本单元共分三章;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第二章《细胞的生活》;第三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活动,应该使学生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认识到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是包括动植物细胞在内的绝大多数细胞共有的基本结构;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核内含有遗传信息;细胞能够生长和分裂;细胞通过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构成生物体。

熟练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能够制作临时装片。

认同人类对细胞的认识得益于显微镜的发明和显微镜技术的不断改进,科学的进步需要技术的支持;同时,科学的进步也凝聚着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心血。

对细胞的研究有助于人类认识疾病的发病机理,进而帮助人类战胜疾病,增进健康。

附课时计划表

周次

课时

内容

目标

主责

实践作业

2

 

3-4

第一课时

绪论

提高学习兴趣

第二课时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知识

目标

1、了解生物和非生物

列举生活中生物特征

 

调查报告:

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种类

 

2、比较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

3、说出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能力

目标

在观察、讨论和分析活动中,逐渐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

目标

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热爱生命、保护生命的意识。

第一课时

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的生物

知识

目标

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

张丽

2、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3、将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

能力

目标

1、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2、培养学生调查实践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情感

目标

通过学习能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增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保护我们身边的生物开始。

第二课时

第一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知识目标

1、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张丽

探究:

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2、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能力

目标

1、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2、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进行合作和交流

3、尝试收集、整理数据和现象,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情感

目标

1、形成乐于探究的精神,初步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

2、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

3、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进行合作和交流

5

第一课时

实验

环境对鼠妇的影响

李法莲

抓鼠妇

做实验

6~7

第二课时

第二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知识

目标

1、举例说明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

赵慧

实验:

蚯蚓对环境的影响

2、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能力

目标

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训练学生的测量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3、利用技能训练,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情感

目标

1、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观点,渗透环保意思

2、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3课时完成

第三节

生态系统

知识

目标

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李会

调查:

当地的生态系统

2、描述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

3、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能力

目标

1、初步具有搜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2、尝试通过分析图文资料提高学生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情感

目标

增强爱护生物的情感,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8

第一课时

第四节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知识

目标

1、描述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点

张丽

调查报告展示评比

2、调查了解当地的生态系统,具体认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变化

3、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能力

目标

1、通过观察池塘生态系统的成分和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2、学习开展科学调查活动的方法和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现象和资料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情感

目标

1、体验科学调查过程,感受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密切相联的关系和各生态系统在生物圈中不可缺少的作用,树立生物与环境不可分割的观念,激发学生保护生态系统的热情

2、培养学生爱护生物,保护环境的习惯

张丽

第二课时

第五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知识

目标

1、认同各种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

2、能通过资料分析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3、了解人类活动与生物圈的关系

能力

目标

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说明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2、能选取多方面事例来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情感

目标

1、通过对生物圈是一个整体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地球的情感

2、通过对个人、本地区、整个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破坏的讨论,增强爱护生物、爱护环境和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9

期中复习考试

 

10

 

 

11

2课时完成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第二节

观察植物

细胞

知识

目标

1、认识破片标本的种类

李法莲

实验:

练习使用显微镜

2、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3、认识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能力

目标

1、能够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

2、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情感

目标

养成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

2课时完成

第三节

观察动物

细胞

知识

目标

1、进一步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赵慧

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

模拟制作

2、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

3、掌握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能力

目标

1、进一步提高制作及观察临时装片的技能

2、继续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

3、初步学会绘制动物细胞结构简图

情感

目标

1、进一步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在“模拟制作”活动中,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12

2课时完成

第二章

第一节细胞的生活

知识

目标

1、能说出细胞中含有的物质

李会

资料收集:

小羊多利的身世

2、认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3、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4、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5、尝试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并能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6、阐明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

能力

目标

1、通过对细胞膜的功能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通过对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对细胞的生命活动具有物质基础的理论认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4、通过资料分析,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

目标

1、通过对细胞中物质的认识和对细胞内能量转化的理解,认同细胞生命活动具有物质基础,逐步树立“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单位”这一生物学基本观点

2、认同细胞是物质、能量、信息的统一整体,从而进一步形成生物体是统一整体的观点。

13

第一课时

第二节

单细胞

生物

知识

目标

1、通过对草履虫的观察,进一步强化显微镜的操作技能

张丽

实验:

观察草履虫

2、通过对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发散思维能力

能力

目标

通过对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

13

第二课时单元测试

14

第一课时

第一节

细胞的分裂

知识

目标

1、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李法莲

实验:

观察人体的几种常见组织

2、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

3、说出细胞分裂与生长的关系

4、说出细胞分化的概念及结果

1、通过对细胞生长和分裂的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认识自然现象的能力

2、通过对细胞分化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能力

目标

3、通过对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4、通过对细胞分化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关注细胞的研究在防治癌症等方面价值

1、识别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情感

目标

2、理解器官、系统的概念

第二课时

第二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知识

目标

3、描述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人体)

进一步熟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切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初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能力

目标

1、描述构成植物体的各种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

情感

目标

2、识别植物体的几种组织

15

第一、二课时

第三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知识

目标

3、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赵慧

实验:

观察叶片的主要组织

1、在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时,培养学生的窨想象能力

2、通过对植物体六大器官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面容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能力

目标

3、通过对动植物体组织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通过对植物体层次的学习,进一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情感

目标

概述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16--

18

期末复习

全体教师

三.课程实施

生物教学首先要让学生爱学,这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究的基础。

教学还应当给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和探究提供较充分的空间。

1.探究实验的指导力求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在“探究”的开始部分,先呈现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在作出假设这一环节,指出作假设的依据,或者描述有关情境,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作出假设。

在制定计划这一环节,有的探究项目是在引导学生分析所提出的问题和假设的基础上,提供供学生参考的探究计划;有的探究项目是提出如何制定计划的思考题,让学生通过思考这些问题,理清思路,抓住制定合理的探究计划的关键所在。

在收集证据、得出结论等环节,则提示学生如何收集证据,观察、记录和整理探究结果,通过分析结果与假设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

对相当一部分探究活动的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不做严格的规定。

探究项目一般还安排有“表达和交流”、“讨论”等环节,以培养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对探究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

2.教学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避免从理论到理论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究,符合现代教学设计原理。

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或者先讲概念后举例的方式,都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材的功能也应当有所转变。

教材不仅具有释疑解惑的功能,而且具有启疑生惑的功能。

应当更多地关注如何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各种疑问是可喜的事情,没有疑问反倒是问题。

教材中有不少知识内容并没有给出结论,而是只提出问题,建议学生自己寻找答案。

有些活动内容的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并未作过死的规定,而是给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留有较充分的空间。

这样就使教材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一个向教师和学生开放的体系,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4.课后练习加强引导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发散思维

课后题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练习和巩固所学知识的功能,又有培养能力的功能,还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本教材作业系统的设计有以下几点改进:

一是加强引导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发散性思维,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品质;二是体现学习策略的指导,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精加工处理,使之条理化、结构化;三是广泛联系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四是体现科学与人文的沟通和融合,有利于学生精神领域的全面发展。

5.利用好课外阅读栏目

设置课外阅读栏目以拓展视野,帮助学生认识生物学的价值,渗透人文精神。

这些栏目包括“科学·技术·社会”、“科学家的故事”、“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生物学与文学”。

四.课程评价

初一生物上册,我们把教育评价作为一个重点课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以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主线,努力构建初中生物学科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检测和评价新体系,全面推进发展性评价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宗旨: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学生认知的学习情景,使学生获得生物学知识的同时,学会生物学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步具有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精神等。

不以试卷定终身,不惟成绩划分学习好与坏,多方面多方位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

附 生物学科分类评价标准

1.课堂学习与作业

A.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认真完成作业;

B.学习态度较认真,能完成作业;

C.学习态度欠佳。

2.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A.能掌握本学期所学的生物学知识;

B.能基本掌握本学期所学的生物学知识;

C.能大概知道本学期所学的生物学知识。

3.生物实验的参与和成效

A.能和同伴合作完成课程规定的全部实验,并获得成功;

B.能和同伴合作完成一些生物实验,效果较好;

C.能和同伴一起动手做一些生物实验。

4.对生物与环境的关注

A.重视生物与环境问题,有较强的环保意识;

B.知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C.只知道生物课本知识的学习。

5.参与生物活动

A.能主动收集与整理生物资料并自己设计、组织生物活动;

B.在老师的指导下能收集与整理生物资料并参与生物活动;

C.活动能力欠佳。

6.生物知识与生活

A.能在日常生活中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B.能关注生物与生活的联系;

C.不关注生物与生活的联系。

原则:

1、不能增加学生负担(主要在时间上)2、从培养兴趣入手3、利用课堂主阵地,课外相结合让全体学生主动、全程、高效参与4、注重科学素质提高。

要求:

1、在新型评价方式中要做到重建课堂教学结构,变革教学组织形式,除了学生讲课,还有小组制作专题报纸、完成小论文、自制教具等,还有小实验、调查访问以及其他实践活动。

2、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要面向全体学生,分组定人,分工定人,避免能力强的孩子包办代替,有能力引导全体学生去探索,去自主学习,教师要下功夫了解每个学生,要尽可能为所有学生创造一个表现能力、获得成功的机会”。

具体做法:

1、自由选择4-5人的小组,选择讲课的课题

2、制作本课题相关内容的《生物报》、教具、课件,写出备课,提前两周与老师探讨

3、每班有评委两名做点评,并及时做出量化评价

4、以上各项分值不同,但计入单元测试总分,也可代替单元测试

生物成绩评价一览表

类别

姓名

生物报

小论文

小实验

自制

教具

讲课

教学

材料

资料

竞争

其它

总计

说明:

1、生物报、小论文、小实验、自制教具、讲课基本分5分优10分良8分中6分

2、教学资料:

每一种加2分(累加)全组用加4分全班用加5分

3、资料:

每一篇加2分,录用加4分

4、竞争:

据情况加分

5、总计:

计入单元测试成绩,单元测试笔试成绩以50分计。

也可申请笔试,以100分计。

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后续研究设想:

新教材的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内容的叙述或呈现程序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等。

而新教材的运用也有变化,如果只是完成知识目标,确实有些课的内容就显得比较少;但是如果考虑到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考虑学习方式的改变,那么就可能出现课时不够的情况,而在各种生物活动中考虑到安全因素、活动经费、时间安排等具体困难无法协调解决,最大的困难是面临会考的压力,试卷成绩仍是评价老师的重要依据,因此这项改革不能扩展到每一个老师。

我的设想是在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也就是初一初二两个年级实行,在学生凭兴趣学习的阶段占有很大的优势,同时设立的小课题可以代替成绩的考核,当然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更能提高会考成绩。

改革考试评价方式。

如果教师不改变人才观,不改革评价策略,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无法实现的。

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教师评价学生及应该注重学科、专业知识等智力因素的评价,也应该注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文化素养及个性、情感、意志、思维等非智力因素的评价。

在评价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定性测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日常表现评价与特别表现评价相结合

所需条件:

1.足够课时。

2.实验室硬件软件建设应配套完备。

3.多媒体、投影仪等。

4.有关生物学教学、教育的图书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