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册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史料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906902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02.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上册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史料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一上册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史料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一上册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史料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一上册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史料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一上册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史料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上册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史料解析.docx

《高一上册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史料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上册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史料解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上册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史料解析.docx

高一上册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史料解析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史料解析】

1.《权利法案》材料

材料一1.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

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

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非法。

…………

8.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9.议会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之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

13.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权利法案》

材料二康熙皇帝说:

“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

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

所以无论巨细,联必躬自断制。

”乾隆皇帝也说:

“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落,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能有荣辱人、能生死人者。

——(清)《东华录》

【解读】

(1)《权利法案》的基本精神是以明确的条款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行为。

意义在于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

(2)在同一历史时期,中英两国的政治体制不同之处:

英国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政治体制是君主立宪制;中国皇帝是独断专权,政治体制是封建专制。

(3)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

这种政治体制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它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2.君主立宪制度材料

材料一政治制度是根本性的制度。

“一个民族最重要的创造是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国民性都由之决定。

”著名学者钱乘旦先生说。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

其根本的因素是:

“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所以,英国领先世界的最大优势不是海外贸易,不是科学,也不是地理位置,而是宪政。

材料二当今的英国是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作为国家之首,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

她品行端庄,深受人民爱戴。

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的君主相比,她在英国政治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拥有的权力有很大的不同。

【解读】

(1)材料一中说“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即是君主立宪制度,其作用在于它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对世界近代政治制度产生了巨大影响。

(2)资产阶级革命前后英国君主的地位和权力的变化:

革命前君主掌握国家实际权力,革命后君主的权力受到法律的限制,成为名义上的国家之首,国家权力的核心机构是议会。

3.材料一17世纪初,英国处在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之下,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标榜“君权神授”,并宣称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

材料二1640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及其妻玛丽继承英国王位,赶走了斯图亚特二世。

这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史称“光荣革命”。

【解读】

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国王权力的来源已不再是神授而是议会,国王从此变成服从议会的立宪君主;国家权力从开始英王向议会转移。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604年英国众议院对国王的抗辩书称:

“无论就尊严或威权而论,国内并没有最高的常设法院足以和本国会的法院分庭抗礼。

本国会的法院得到陛下的圣裁,给其他法院颁布法律,但不接受来自其他法院的法律或法令。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材料二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兵,皆属违法……8.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1689年《权利法案》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议会对待王权的态度有何明显不同?

(2)材料二的主要精神和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同材料一相比有何进步性或局限性?

【解读】本题主要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议会与王权的关系变化。

关键是答好第

(1)问,从材料一中的“本国会的法院得到陛下的圣裁”,可知革命前王权是无上的,不受议会限制;材料二中的8个规定中都是强调议会的权力,限制国王的权力。

在明确这一重大变化后,后两问结合教材知识,很容易得出答案。

(1)材料一强调议会的法院已得到国王圣裁,同国王抗辩;材料二则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大权。

(2)主要精神是限制国王的权力。

目的是为限制王权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

(3)材料一强调国会的法院颁布法律是经国王授权并同意,任何人必须遵守,而材料二更进步,强调法律由立法机构制定,国王无权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的实施。

5.史书记载:

1746年,乔治二世听取了别人的意见,否决了内阁的建议。

于是,第二天,内阁全体阁员和其他非阁员大臣集体辞职,政府瘫痪。

乔治二世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万般无奈之下,只好亲自出面恭请内阁复职。

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在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内阁全体成员和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内阁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6.阅读下列材料:

大贵族的所有利益已经在下院得到很好的代理……工业和商业的利益却几乎全无代表!

他们是国家最重要的利益所在,是国家财富和力量的源泉。

相比之下他们代表不足,而和国家的累赘(指贵族)有千丝万缕的每一项利益,却被代表得足而又足。

——《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探源》

请回答:

(1)这段话的中心主张是什么?

(2)它反映了英国哪一次改革的要求?

【解读】从材料中的“工业和商业的利益却几乎全无代表!

他们是国家最重要的利益所在,是国家财富和力量的源泉”,分析可知是工商业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对议会进行改革,获取更多的参政权。

(1)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选举权和参政权。

(2)1832年议会改革。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王权像是一株根枝蔓延的大树,如果只砍去树梢,而任其他的分枝和树根不动,它不是再生而是恢复新的力量……当这种王权由一个名叫查理者掌握时,各界人民同声怨其压迫……于是你们这些缙绅,在你们集议于国会时,号召穷苦老百姓来援助你们。

暴政的树梢砍掉了,寄生在这个人身上的王权推倒了。

但是天啊!

压迫的大树依然存在,自由的阳光仍然照不到穷苦的老百姓身上。

材料二……自今而后,非经国会法案共表同意,不宜强迫任何人征收或缴付任何贡金、贷款、强迫献金、租税或类此负担;亦不宜因此等负担,或因拒绝此等负担,而对任何人命令其答辩,或作答辩之宣誓,或传唤出庭,或加以禁闭,或另加其他折磨或困扰;亦不宜使任何自由人因上述种种致遭监禁或扣押;陛下宜调离上述海陆军队,俾民人等今后不再受累;又上述执行戒严法之钦差亦宜撤废;又今后不宜再委何人任此类特职。

或令其以上述方式执行其职权,恐其有所凭借,竞违背国法民权,使陛下臣民皆有遭受陷害或被处死之虞。

    ——蒋相泽主编: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查理”、“缙绅”各指什么?

“暴政的树梢砍掉了”指什么事件?

(2)材料二反映了英国议会和国王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哪里?

【解读】分析两则材料的有效信息,可知材料一是指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处死了查理一世。

材料二是国王和议会在征税问题上的矛盾。

(1)查理一世、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指处死查理一世。

(2)指英国议会在税务问题上与国王产生矛盾,国王不经议会同意不得征税。

8.《独立宣言》材料:

材料一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国《独立宣言》(1776)

材料二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1870)

【解读】

(1)材料一确认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这一原则在当时起到的作用是发动人民反抗殖民统治。

(2)材料二的规定是在两党制的形成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9.1787年宪法局限材料

1787年宪法颁布后,遭到各州民主派的猛烈抨击,认为它忽略了人民的基本权利。

联邦党人为使宪法得到各州批准,许诺一旦宪法通过,就将《权利法案》以“联邦宪法修正案”的形式补充到联邦宪法中去。

1790年,国会通过了前10条修正案,即《权利法案》。

它规定美国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言论、集会、请愿、保留和携带武器等自由。

【解读】主要考查学生对1787年宪法的全面认识。

通读材料,可知设题是从其缺陷(局限性)入手来考查考生的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答题时一要注意结合史实,二要注意运用相关的正确评价方法。

即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也就要结合史实辩证的、全面的、客观的、一分为二的去评价。

(1)上述材料反映①问题:

美国1787年宪法有明显的缺陷。

②体现:

宪法制定的初衷并非给予民主力量更大的权利。

比如,反映人民群众权益的《权利法案》是在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坚决斗争中,几年后作为修正案补充进宪法的。

此外,它承认了黑人奴隶制和黑人贸易,留下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烙印,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的选举权被剥夺。

(2)1787年宪法怎样评价?

评价事物应辩证地全面看待。

尽管1787年宪法有明显的局限性,但从总体来看,其三权分立原则的实施,无论是对美国还是对世界历史的进步都起了推动作用,1787年宪法的进步性是主要的。

10.据盖洛普2000年3月至7月对1万名18岁以上的美国人所作的民意测验表明:

民主党得到大多数妇女、少数民族、低收入阶层以及老年人的支持,而共和党则更多的得到了男人、白人、高收入阶层及年轻人的支持。

请思考:

如何认识两党这一差别?

【解读】本题是材料型问答题,先通读材料,了解大意;再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两党的阶级本质来进行分析。

材料中的差别仅仅只是一种表面现象。

自19世纪末以来,两党都演变为垄断资产阶级的代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与资产阶级利益这一根本问题上是完全一致的。

因此,材料中所述是两党制政治下两党为争取公民选票而采取的具体策略的产物,它不能掩盖两党阶级本质相同这一实质。

11.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政制度的建设则是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和保障。

材料一 1787年宪法签署时的场景

注:

右上方站立在书桌旁的即为担任主席的华盛顿,中部持杖者是本杰明·富兰克林,其右边与他讲话的人为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坐在富兰克林左边桌旁的是被誉为“美国宪法之父”的詹姆斯·麦迪逊。

材料二 每当人们谈到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时,都会记起他:

华盛顿。

他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创立了一个共和国;他主持了制宪会议,为美利坚合众国宪政体制奠定了基本结构和框架。

材料三 在1787年的费城制宪会议上,富兰克林一直在琢磨刻在华盛顿座椅上的太阳是日出还是日落。

当他含着激动的眼泪在宪法文本上签字后,他说:

“现在,我很高兴地知道,那是日出,而不是日落。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场景发生地点在哪里?

除去材料中介绍到的人物外,主要是哪些人参加了这一次隆重的签署仪式?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宪政体制及其突出特点。

(3)试从1787年宪法确立的宪政体制的角度谈谈你对“日出”一词的理解。

【解读】本题图文并茂,选材新颖活泼,体现了当今高考考试的方向。

难度不大,先分析三则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再结合教材相关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1)①地点:

费城。

②主要参加者:

五十多位来自各州的制宪会议代表。

(2)总统制共和制。

特点:

三权分立。

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之间相互制衡。

(3)对“日出”的理解:

①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②宪法赋予联邦政府强有力的权力,有利于国家的稳固;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权力之间相互制衡,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有利于证据的长治久安。

③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被各国仿效。

(说明:

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皆可。

12.阅读下列有关《独立宣言》材料:

材料一在自然法则下面,一切人生来都是自由的,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对自己的身体有支配的权利。

——杰斐逊

材料二所有正确的或合理的事情都为分离作辩护。

被杀死人的鲜血和造化的啜泣声在喊着:

现在是分手的时候了……在这个时候,人们即使竭尽智慧,要不谈独立而保证这个大陆苟安一年,也是办不到的。

和解是个荒谬的梦想……

——潘恩:

《常识》

材料三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

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改变或废除它……

——《独立宣言》

材料四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各州选举人应具该州众议员之选举人所需之资格……(众议院议员人数及直接税额应按合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非公民,并包括须服役数年之人。

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美人民要求独立的原因。

(2)依据材料三、材料四,分析美国1787年宪法同《独立宣言》相比,有何进步性或保守性。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787年美国宪法作出客观评价。

【解读】

(1)英国的殖民压迫;北美人民民族、民主意识的增长;民族矛盾的加剧。

(2)进步:

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以“三权分立”的原则建立国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个人专权的出现,有利于国家的民主建设。

保守:

在一定程度上否认了“人的基本权力”。

(3)一方面,此宪法的颁布有利于美国的民主政治的建设,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它是有产者的平等、自由,它存在着严重的种族歧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漫画所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的何种政体形式,该形式首先是通过哪一个重要文献加以确立的?

材料二人们把他弥留之际交给华盛顿夫人的遗嘱打开之后发现,那份遗嘱是他在七月份亲自仔细拟好的。

在头几条中有一条,要在他的妻子去世以后解放他家中的奴隶。

——《华盛顿传》

(2)结合美国的政体说明,作为总统,华盛顿为什么不能解放全国的奴隶?

材料三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的结束了。

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

《远东》

(3)为什么说“1912年我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

对于“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你是怎么理解的?

【解读】

(1)君主立宪制:

《权利法案》。

(2)因为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三权分立的联邦制,立法权属于国会。

(3)辛亥革命后模拟美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政府。

这种政体在美国获得成功,在中国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而失败了,可见失败的不是政体本身,而是资产阶级,他们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真正可以救中国的道路。

14.材料一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

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力,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力……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独立宣言》

材料二各州选举人应具该州众议员选举人所需之资格……(众议院议员人数直接税额应按合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公民。

并包括服役数年之人,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解读】

(1)《独立宣言》的发布宣告了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结成松散的洲际联盟,美利坚合众国产生。

它体现了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天赋人权的思想。

(2)《独立宣言》宣称一切人生来平等,被造物主赋予各种权力。

但1787年宪法却规定选举人应具有该州众议员之选举人所需之资格,不承认广大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同白人相等的权利,打下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历史上,共和制只是存在于城邦国家(如希腊的雅典共和国)。

一旦地域扩展,中央集权的政府就会发展成帝制。

材料二1776年《独立宣言》宣布美利坚合众国诞生时,13个州结成的是松散联盟。

中央政府权力很小,不设置国家元首,它只是13个独立主权国家之间的一个协调机构,它没有全国性的法律和军队,无权向各州课税和规定商业活动。

各州享有独立与主权,它们自行征税、征兵,发行货币,自行制定对外贸易政策。

华盛顿将它比喻为:

“沙粒扭成的绳子”。

材料三美国历史学家J.卢姆说:

“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胜利……独立战争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

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

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10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互相对立的公民,而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美国的历程》

(1)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所说的“实验时期”的起止时间大概是指哪一时段。

(2)依据材料二,你认为美国建立之初存在哪些弊端?

(3)为什么人们普通认为“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是不可能的”?

(4)依据以上材料,你认为美国建立之初面临最大的难题是什么?

(5)1787—1789年美国是怎样解决这一最大难题的?

(6)结合史实说明美国建立共和政体能够成功的原因及其对欧洲和世界产生的影响。

【解读】

(1)从《独立宣言》的发表到美国联邦政府的成立。

(2)中央政府权力太小、各州政府权力太大,无法形成强有力的国家政权来稳定社会秩序。

维护国家的利益与主权。

(3)历史上,共和制只存在于城邦国家,一旦地域扩展,中央集权就会发展成帝制。

要在美国这样一个大国里确保共和制,这在常人看来是不可能的。

(4)既要用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把13个州紧密地统一起来,又要在这样一个大国里确保共和制度。

(5)1787年美国制定了一部宪法。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宪法规定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大权,加强和巩固了国家政权。

为了防止独裁专制的出现,实行三权分立。

宪法确立了美国的共和政体,规定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确保了民主共和制度。

1789年,依据宪法进行大选,组成了第一届联邦政府。

(6)成功原因:

美国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而且是一个移民性国家,很少受封建主义因素的影响。

英国在北美殖民地实行的是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统治,民主政治因素有一定的基础。

独立战争的领导阶层大多深受欧洲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理论的影响,尤其推崇孟德斯鸠的分权制衡理论。

产生影响:

在美国之后,法国等欧洲国家通过一系列革命建立了共和政体;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后诞生的各国也多数采用共和政体;1912年,中国通过辛亥革命也建立了共和政体;法国的《人权宣言》,中国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美国民主共和政治的影响。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是近代宪法的起源地,英国宪法常被人称誉为“近代宪法之母”……荚国宪法不是把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原则系统地集中地规定在一个书面文件中,而是分别由许多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和判例加以规定……因此,英国宪法被称之为“不成文法”。

──《外国法制史》

材料二美国宪法是人类法制史上的里程碑,它的制定是将欧洲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来有关人类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使这些伟大的思想在政治实践中获得发扬光大。

──《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近代法国产生过12部宪法……如此频繁更换宪法实属罕见……但,它们大都接受大革命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反映和巩固法国革命的成果。

很多宪法还将《宣言》作为序言,或确认《宣言》的基本内容。

──《外国法制史》

材料四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选举权被选举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材料一指出,宪法性法律是不成文的英国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举出你最熟悉一部英国宪法性法律,并作出简要评价。

(2)依据材料二,指出你如何评价1787年美国宪法。

(3)材料三所说的《宣言》是指哪部历史文献?

为什么许多部法国宪法将《宣言》作为序言,或确认《宣言》的基本内容?

(4)请结合材料四中的内容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做出简要评价。

【解读】

(1)《权利法案》。

《权利法案》为英国不成文法,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结束英王的实际统治权,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政权等。

标志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2)评价1787年美国宪法应作具体的、历史的分析,肯定其历史地位,揭露其掩盖的阶级实质。

它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

①它比封建专制制度进步;②它建立的联邦制,加强了集中统一,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它确立的“三权分立、互相制约”的原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进步的;④它的颁布,在美国实行法治,比在封建专制制度下君主凌驾于法律之上要进步得多;⑤它规定给科学技术发明以专利权,鼓励科学技术发明,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它的主要局限性表现在:

它抛弃了《独立宣言》提出过的一些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它保留了南部种植园奴隶制;它未给美国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以公民权;妇女没有选举权;它还有一些关于镇压劳动人民反抗的条文。

(3)《人权宣言》。

它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献,将启蒙运动中的政治主张以法律形式肯定下来。

(4)它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宪法,对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具有进步意义。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经众议院和参议院通过的法案,在正式成为法律之前,须呈送合众国总统;总统如批准,便须签署,如不批准,即应连同他的异议把它退还给原来提出该案的议院,该议院应……进行复议。

倘若……该议院议员的三分之二仍然同意通过该法案,该院即应将该法案连同异议书送交另一院,由其同样予以复议,如若此另一院亦以三分之二的多数通过,该法案即成法律……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

总统任期四年……总统有权缔订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并须出席的参议员三分之二的人赞成;他有权提名,并于取得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后,任命大使、公使及领事、最高法院的法官,以及一切其他……合众国官员……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

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果尽忠职守,应继续任职……

──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二宪法规定众议院由各州人民每隔2年所选出之议员组成,总统由人民间接选举产生,不过,1787年宪法所指的“人民”并非无差别地指社会上所有人,不包括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也不包括21岁以下的男性公民。

宪法以“生命、自由和财产”代替了《独立宣言》中提出的“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明确反映了对财产的保护。

──[美]特伦斯·M.汉弗莱:

《美洲史》

材料三……任何人、凡在合众国出生或归化合众国并受其管辖者,均为合众国及所居住之州的公民。

任何州不得制定或执行任何剥夺合众国公民特权或豁免权的法律。

任何州,如未经适当法律程序,均不得剥夺任何的生命、自由或财产;亦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