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06828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96 大小:18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五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五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五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五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数学教案.docx

《五年级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教案.docx(9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数学教案.docx

五年级数学教案

 

数学

五年级上册

教师:

 

教学进度表

年月日

周次

课题(内容)

课时

备注

2016.9.1

1

精打细算

1

2016.9.4-9.8

2

打扫卫生谁打电话的时间长练习一

5

2016.9.11-9.15

3

人民币兑换除得尽吗调查生活垃圾

5

2016.9.18-9.22

4

练习二轴对称再认识

(一)

(二)

5

2016.9.25-9.30

5

平移欣赏与设计练习三

6

10.1-10.8国庆中秋放假

2016.10.2-10.6

6

2016.10.9-10.13

7

倍数与因数2.3.5的倍数的特征

5

2016.10.16-10.20

8

找因数找质数

5

2016.10.23-10.27

9

练习四整理与复习

5

2016.10.30-11.3

10

比较图形的面积认识底和高

5

2016.11.6-11.10

11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

5

2016.11.13-11.17

12

梯形的面积练习五分数的再认识

(一)

5

2016.11.19-11.24

13

分数的再认识

(二)分饼分数与除法

5

2016.11.27-12.1

14

分数基本性质练习六找最大公约数

5

2016.12.4-12.8

15

约分找最小公倍数分数的大小

5

2016.12.11-12.15

16

练习七组合图形的面积探索活动:

成长的脚印

5

2016.12.18-12.22

17

公顷、平方千米数学好玩

5

2016.12.25-2016.12.29

18

谁先走摸球游戏

5

2017.1.1-1.5

19

总复习

5

1.1元旦放假

科任教师(签名):

科研组长(签名)

年月日

教案

年月日总课时数:

班别

日期

月日节

月日节

月日节

月日节

月日节

课题

精打细算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2、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

3、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重点

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

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1:

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

活动2:

学生尝试解决,探索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1、先独立尝试,再汇报交流,提出疑问。

交流方法:

1、估算:

11.5<5×2

2、积的小数位数()×5=11.5一位小数

3、元转为角化整数乘法。

4、商不变的规律。

2、讨论:

问题1、小数点的位置怎么办?

问题2、除不尽怎么办?

3、总结:

只要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行了。

活动3:

巩固练习。

P66,试一试。

活动4:

小结:

说一说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

甲商店:

5包共11.5元;乙商店6包共12.90元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案

年月日总课时数:

班别

日期

月日节

月日节

月日节

月日节

月日节

课题

打扫卫生

教学目标

1、通过“打扫卫生”的情境:

,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利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索整数除法整数,商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在具体情境中发展估算意识。

4、正确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利用小数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问题题

重点

探索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

探索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1

通过“打扫卫生”的情境:

,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对此展开研究。

活动2:

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在组织学生探索时,由于学生已学会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因此,可以放手让学生试算,再组织交流。

在试算前,可以估计一下得数的大致范围,最后与得数进行对照,既检验了结果的正确性,又培养了学生的估算习惯。

在交流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如教材中用红色表示补0的地方,要引起学生的注意。

活动3:

巩固与应用

学生尝试做书P4练一练,集体校对。

并让学生提出在计算时问题。

完成第P5第4题。

活动4:

总结:

1、说一说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个位不够商1的要怎么办?

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除法

26÷4=6.5(元)12÷16=0.75(元)

教案

年月日总课时数:

班别

日期

月日节

月日节

月日节

月日节

月日节

课题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教学目标

1、通过“打电话”的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需要用除数是小数除法去解决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

2、利用已有知识,经历探索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3、正确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运用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重点

教学重、难点: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难点

教学重、难点: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1:

创设情境

创设“打电话”的情境,提问:

有哪个同学有打长途电话?

活动2:

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图的意思,并讨论如何解决“谁打电话的时间长”的问题。

2、组织学生探索如何计算8.54÷0.7和45÷7.2的得数。

3、在探索之前,先引导学生比较这两个算式和前面学习的小数除法有什么不同,然后自主尝试计算。

4、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新的知识转化为已有的知识,再在小组中交流。

5、展示学生计算的方法,并进行简要讲评。

活动3、巩固与应用

1试一试:

其中37.1÷0.53和8.4÷0.56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后,被除数末尾需要补0,2.7÷7.5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后,被除数比除数小,商的整数部分需要补0,在练习后反馈时要引起学生的注意。

2练一练/1,2,3

补充练习:

.把下面各题变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4.68÷1.2=□÷122.38÷0.34=□÷□

5.2÷0.325=□÷325161÷0.46=□÷□

2.笔算。

6.84÷0.91225.84÷1.7

99.6÷41.5220.5÷147

3.判断。

1.44÷1.8=811.7÷2.6=454.48÷3.2=1.4.

180

18

1.8

÷

25

2.5

0.25

 

 

 

13.5÷

30

0.3

0.03

 

 

 

活动4、总结。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除数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先把被除数和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照小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案

年月日总课时数:

班别

日期

月日节

月日节

月日节

月日节

月日节

课题

人民币兑换

教学目标

1,通过人民币和外币的兑换,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重点

学会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难点

学会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1、创设情境:

呈现中国银行2005年9月公布的关于外币和人民币之间的比率。

活动2、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首先引导学生进行解答。

由于货币的最小单位一般是“分”,以“元”为单位时第三位小数没有意义,所以一般需要保留两位小数,因此学生将体会到求积,商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3、巩固与应用

1、试一试,可以让学生用计算器算出得数,然后根据得数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值。

2、练一练:

P73/1,2,3,4

第1题:

这是人民币和港币的兑换,12.5÷1.04=12.02,超过了11元港币;也可以用11×1.04=11.44,因此11元港币不够。

第2题:

可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第3题:

这是欧元换人民币,5000×10.07=50350(元)不需要

近似值,由学生独立完成。

第4题:

这是求近似值在其他问题中的应用。

(1)、由学生自己独立解答。

(2)、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

活动4、总结:

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小结

教案

年月日总课时数:

班别

日期

月日节

月日节

月日节

月日节

月日节

课题

除得尽吗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蜘蛛和蜗牛每分爬行多少米,发现余数和商的特点,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

2、会表示循环小数。

重点

循环小数的意义;会表示循环小数。

难点

循环小数的意义;会表示循环小数。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1、创设情境:

黑板报中有关小动物的一些资料的情境,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资料独立提出数学问题。

活动2、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1、放手让学生计算73÷3和9.4÷11的商,学生算一算时间后,可能就不往下除了,教师可以问学生:

”为什么不往下除了?

发现了什么?

”’学生发现余数和商重复出现,总也除草不尽;商有时一个数字重复出现,像这样的小数就是循环小数.

2、介绍循环小数的写法时,如果一个数字重复出现,就在这个数字上面点一个点,如果几个数字重复出现,就在首尾两个数字上面各点一个点。

活动3、巩固与应用:

书P75

1题,辨认哪些是循环小数。

其中4.2525,小数部分虽然有两个数字重复出现,但是它没有删节号,说明是除尽的,就不是循环小数。

此类习题师不必过多补充,

第3题,这道题的得数是循环小数,题中要求保留三位小数,即1.667千米。

活动4、总结:

什么叫循环小数?

怎样写循环小数?

 

教案

年月日总课时数:

班别

日期

月日节

月日节

月日节

月日节

月日节

课题

调查“生活垃圾”

教学目标

1、体会小数混合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利用学过的小数四则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重点

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难点

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1:

创设情境

创设生活垃圾调查的情境。

活动2:

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让学生看懂问题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自己解答。

1、学生的解答方法可能不完全相同,有的学生可能会分步计算,也是可以的。

以学生所列综合算式为例,研究连除、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和脱式步骤,说明小数混合运算和整数四则混合的运算顺序是一致的。

2、要引导学生说出14表示什么?

3、计算时用“万元”作单位,最后要转化成“元。

活动3、巩固与应用

试一试:

第1题:

其中第2小题是带有中括号的算式题,指导学生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它的运算顺序。

第2题:

先让学生读题,审题,回忆一下四月份有多少天,再独立解答。

练一练:

第1题:

要求学生脱式计算,计算中竖式保留。

第2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从这张收费表中能获得哪些信息,再让学生独立解答。

第3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能获得哪些问题,解决哪些问题,再独立解答。

活动4、总结:

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小结,重点讲解。

教案

年月日总课时数:

班别

日期

月日节

月日节

月日节

月日节

月日节

课题

练习一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地掌握除法计算。

重点

通过练习,熟练地掌握除法计算的方法

难点

1、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1、练习:

第1题:

要求学生口算。

在小数四则计算中,要继续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让全班学生都能参与,但在速度上不做硬性要求。

第2题:

要求学生计算并验算,小数四则运算的验算方法和整数四则运算是一样的。

第3题:

先让学生估计各题的得数是否正确,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指导学生练习时,要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估计的,然后再算一算。

第4题:

先让学生找一找规律,并说一说是怎样找到规律的,再按照规律填数。

其规律可以是前一个数除以2.5等于后一个数,两个方格中填1.6和0.64

第5题:

先弄清题意,理解“单价”的含义,再解答。

第6题:

要求学生列竖式独立计算。

第8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你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然后解答。

第9题:

脱式解答,有的题目学生能用简便方法,应以予以鼓励。

第10题:

由学生独立看懂图意并进行解答。

活动2、小结:

通过练习,你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吗?

板书设计:

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板书。

教案

年月日总课时数:

班别

日期

月日节

月日节

月日节

月日节

月日节

课题

轴对称再认识

(一)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

2.积累图形运动的思维经念,发展空间观念。

3.能根据对称轴的特点,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重点

能根据对称轴的特点,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难点

能根据对称轴的特点,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1、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根据下图中一半的图形,你能猜出图中画的是什么?

(1)你们觉得这些图形美不美,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2)这些图形从哪儿可以分为左边和右边?

请再图中指出。

(3)你是怎么知道这些图形左边和右边完全相同的?

(板书:

对折   电脑演示对折过程)

2.实验。

(1)如下图,先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在折好的一侧沿折痕画图,用剪刀把图形剪下,再打开。

(2)学生动手操作。

(3)把你们剪的图形在沿折痕对折,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

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活动2、动手操作,理解新知

1.揭示概念。

(1)象刚才剪下来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板书课题:

轴对称图形)

谁来说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板书:

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2)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板书: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画出你所剪的图形的对称轴。

(3)这些图形叫做什么图形?

为什么?

2.巩固概念。

A、把下面的图形剪下来折一折,看看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哪些不是轴对称图形?

(1)同桌合作完成并交流。

(2)全班交流。

B、把上面的轴对称图形在折一折,画出它们的对称轴,数一数各有几条对称轴。

(1)同桌合作完成并交流。

(2)全班交流。

强调圆为什么有无数条对称轴。

3.小结。

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有几条对称轴是由什么决定的?

活动3、巩固练习,运用新知

1.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2.智力抢答。

(1)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对折(  )。

 A.能完全重合 B.不能完全重合

(2)平行四边形(   )是轴对称图形。

 A.一定 B.不一定 C.一定不

(3)数字0.3、8都( )轴对称图形。

 A.是 B.不是

(4)圆有(  )条对称轴。

 A.2条 B.4条 C.无数条

(5)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

 A.1条 B.2条 C.4条

(6)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

 A.1条 B.2条 C.4条

(7)等腰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

 A.1条 B.2条 C.3条

(8)等边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

 A.1条 B.2条 C.3条

(9)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

 A.1条 B.2条 C.不一定,根据三角形类别定

(10)等腰梯形有(  )条对称轴。

 A.1条 B.2条 C.4条

活动4.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教案

年月日总课时数:

班别

日期

月日节

月日节

月日节

月日节

月日节

课题

轴对称再认识

(二)

教学目标

1.借助方格纸,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或画出某个图形轴称图形。

2.在画图活动中,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积累图形运动的思维经念,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

能借助方格纸,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或画出某个图形轴称图形。

难点

能借助方格纸,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或画出某个图形轴称图形。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1:

导入新课

师:

还记得照镜子的游戏吗?

我们来玩玩照镜子的游戏吧!

生:

照自己、图形、数字……

回忆通过照镜子的游戏我们学会了什么数学知识?

引导学生回答出镜子里和镜子外面所形成的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两边对称、大小相等、距离相等……

师:

这节课我们就根据轴对称图形的这些特征继续学习轴对称的知识。

(板书课题:

轴对称再认识

(二))

活动2:

探究新知

出示教材主题图

1、图中画了什么?

完整吗?

2、借助我们学习的关于轴对称图形的知识,你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吗?

3、如果要你画,你在中一半里都要画什么?

4、出示教材主题图中淘气根据轴对称小房子的一半画出的整个房子,他画的对吗?

5、学生自主观察独立思考,组内交流。

6、引导学生发现他画的小房子不对称,不对称的原因是房子右下方的长方形与左下方的长方形距离对称轴的格数不一样多。

7、你能试着画出正确的小房子吗?

要注意什么?

8、学生画好后总结:

房顶左边的三角表距离对称轴三格,右边也要距离对称轴三格,左边墙体距离对称轴两格,右边墙体也距离对称轴两格,大门左右距离对称轴都是1格。

9、出示教材主题图2.你能试着沿对称轴,在方格纸上画出这个图形的另一半吗?

10、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讨论,初步总结出画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步骤和方法。

11、引导学生汇报总结。

画出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方法。

活动3、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23页下图。

2完成教材第24页练一练第2题。

3自己在方格纸上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

教案

年月日总课时数:

班别

日期

月日节

月日节

月日节

月日节

月日节

课题

平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

2.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沿水平和竖直方向连续平移两次。

重点

能按要求画出简单的平移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难点

会根据平移前后的图形判断平移方向和距离。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1:

1、看一看。

看图缆车沿笔直索道滑行。

让学生猜一猜:

这是平移现象,还是旋转现象?

(这是平移现象)

看小风筝转动。

让学生猜一猜:

这是不是平移现象?

结合刚才的两个现象突出本课的重点是认识平移现象

2、说一说。

(1)出示课本其他图形。

让学生判断哪些运动是平移?

(2)学生说一说。

问:

“你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运动?

平移运动有:

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等。

3、做一做。

(1)要求学生试着做一个表示平移的动作。

(2)教师指导学生,做平移运动。

取一物体摆放在桌面(如笔盒等);将问题向左、向右、向上、向下(包括斜向运动)移动。

明确这些运动都是平移运动。

活动2、指导看书

1、认真看书,进一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

2、完成课本第20页“试一试“中的填空。

3、有不理解的,提出问题,教师个别指导。

活动3、巩固练习

课本练一练”中的第1、2、3题。

(1)保证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的时间。

(2)在学生练习时,教师要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

教案

年月日总课时数:

班别

日期

月日节

月日节

月日节

月日节

月日节

课题

欣赏与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平移和轴对称在团设计中的应用。

2、感受图案给生活带来的美,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重点

平移和轴对称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

难点

绘制各种美丽的图案。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1、学习准备

   1、通过轴对称或平移,可以设计出美妙的图案。

     上面各幅图案是怎样得到的?

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2、请你在下面方格纸上继续画下去。

 

3、请你用轴对称或平移的方法,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

 

活动2、解读教材

   1、说一说下面的每幅图案是怎样得到的,并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①          

                                            

②                                                      

      

                                                

活动3、达标检测:

   1、从下面的方格里选6格并涂黑,使它们构成一幅轴对称图形。

      2、实践活动。

利用附页1中图2的方格纸,用轴对称或平移的方法设计一个图案,在班级里交流展示。

                                  

活动4、小结:

     在单一图案花边的绘制过程中,基本图形的大小、方向、形状不会发生变化,基本图形平移的格数也是不变的。

 

教案

年月日总课时数:

班别

日期

月日节

月日节

月日节

月日节

月日节

课题

倍数与因数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

2.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