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简答题最新整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91066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4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经济学简答题最新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微观经济学简答题最新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微观经济学简答题最新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微观经济学简答题最新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微观经济学简答题最新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观经济学简答题最新整理.docx

《微观经济学简答题最新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简答题最新整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观经济学简答题最新整理.docx

微观经济学简答题最新整理

1、影响商品需求的主要因素有:

商品本身的价格,消费者对商品的偏好,消费者的收入,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未来预期等。

2、影响商品供给的主要因素有:

商品本身的价格,厂商的生产技术水平,投入要素价格,其他商品价格,厂商对价格的未来预期,市场上厂商的数目,税收和补贴等。

3、运用供求理论分析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什么要限制石油产量?

答: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曾连续多次采取限制石油生产的措施。

由于石油为各国的重要资源,其需求缺乏弹性,所以,当OPEC组织决定降低产量时,石油价格上涨幅度大于需求量下降的幅度。

这从短期来看会增加该组织成员国的收益,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世界石油市场的稳定。

若该组织不限制石油的生产,则各成员国将因价格下跌而减少其收益。

4、如果政府:

(1)某种产品的所有生产者给予单位现金补贴,这对该商品的供给曲线有何影响?

(2)对该商品的所有生产者征收单位消费税,这又对该商品的供给曲线有何影响?

(3)对一种产品的所有生产者来说,实行最低限价或最高限价与给予单位补贴或征收单位消费税有何不同?

答:

(1)会使得该商品的供给曲线向右下方平移,平移的上下垂直(图中EF)距离为现金补贴额

(2)结果与

(1)的情况相反。

会使得该商品的供给曲线向左上方平移,平移的上下垂直距离(图中EG)为销售税

(3)其结果可能使市场难以达到均衡。

如果政府对该产品的生产者

给予单位现金补贴或征收单位消费税,均衡点虽会改变,但仍然

由产品的市场供给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交点来决定。

这时就说政府在通

过市场起作用,而不是干预市场的运行。

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政府通过

市场

机制起作用要比直接干预市场的运行更有效。

5、粮食价格的提高对猪肉的供给曲线有何影响?

猪肉价格的提高对猪肉的销售量和猪肉供给曲线是否会发生影响?

答:

粮食价格的提高将使猪肉的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因为粮价提高将使猪的饲养成本上升,进而在任一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猪肉量随之减少。

猪肉价格提高将增加猪肉的销售量。

因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猪肉价格提高意味着增加猪肉这种商品的供应量将变得更加有利可图,因此生产和销售者提供更多的猪肉上市,这表现为猪肉供给曲线上点的位置的移动。

但猪肉价格提高本身并不会对供给曲线的变动产生影响。

 

6、试述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有何异同?

答:

(1)区别:

  ①假设不同。

基数效用论假设消费者消费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是可以度量的,可以用基数表示。

每个消费者都可以准确地说出自己所获得的效用值。

边际效用具有递减规律。

序数效用论则认为消费所获得的效用只可以进行排序,只可以用序数来表示。

效用的大小及特征表现在无差异曲线中。

  ②使用的分析方法不同。

基数效用论使用MU即在预算约束下求效用值的最大化作为工具。

而序数效用论则使用无差异曲线、预算线作为分析工具。

  ③均衡条件的表达不同。

基数效用论使用表达式为

,序数效用论则表达为

  ④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故效用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

而序数效用论表示效用作为一种主观的感受是无法用基数来衡量其大小的,故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满足程度的高低和顺序。

  

(2)相同之处:

  ①都是从市场的需求一方着手,通过推导需求曲线,说明需求曲线上的任一点都表示消费者获得了效用最大化。

  ②都是一种消费者行为理论,都把消费者的行为看做是在既定的收入限制条件下追求最大化效用的过程。

  ③都以边际效用理论为基础,认为商品的价值或价格是由商品带给消费者的边际效用的大小来决定的。

④他们推导的曲线具有相同的趋势,都符合需求规律。

7、什么是边际替代率?

它为什么呈递减趋势?

答:

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商品的消费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1)边际替代率递减,意味着为增加一个单位的X的消费量,而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Y的消费量是递减的。

(3分) 

(2)这是因为,随着X的消费的增加和Y的消费的减少,X的边际效用(MUX)递减,Y的边际效用(MUY)递增,为使总效用不变,减少的MUX须等于增加的MUY。

既然MUX递减,那末,MUY的增加也应递减,总效用才不会变化。

又因为Y的减少导致MUY递增,所以,Y的减少应放缓,即需放弃的Y的数量递减。

8、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之间的关系解释低档商品与吉芬商品之间的区别?

答:

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因其价格变动而发生的变动,称为价格效应。

价格效应包括了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是指收入不变时,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引起两种商品相对价格变化而导致的对该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化;收入效应是指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对该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一种商品为低档商品时,其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使得消费者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收入效应却使得消费者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但是,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大小不确定。

如果一种低档商品的收入效应超过了其替代效应,从而导致该低档商品价格下降时,其需求量相应减少,那么,这种低档商品就是吉芬商品。

因而,吉芬商品一定是低档商品,但低档商品不一定是吉芬商品。

比较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

答:

(1)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都假设行为人是理性的,即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

(2)消费者行为理论目的是解释消费者行为,并把分析结果总结在需求曲线中,为供给论的使用奠定基础。

而生产者行为理论的目的则是解释生产者行为,并把分析结果总结在供给曲线中,也作为供求论研究价格决定的基础。

(3)消费者行为理论中序数效用论使用的分析工具为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二者的切点即为消费者均衡点。

生产者行为理论使用的分析工具有些也类似,如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二者的切点即为生产者均衡点。

(4)二者都是供求论的基石。

9、生产的三个阶段是如何划分的,为什么厂商只会在第二阶段生产?

答:

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三个阶段,是根据总产量曲线TP、平均产量曲线AP和边际产量曲线MP的形状及相关关系划分的。

第一阶段:

平均产量递增阶段,即平均产量从零增长到平均产量的最高点。

这一阶段是从原点到曲线AP和曲线MP的交点。

第二阶段:

平均产量递减,但边际产量仍大于零,所以总产量仍是递增,直到总产量到最高点。

这一阶段是从曲线AP和曲线MP的交点到曲线MP与横轴的交点。

第三阶段:

边际产量为负值,总产量也递减。

这一阶段是曲线MP和横轴的交点以后的阶段。

厂商不会在第一阶段生产,因为在这个阶段,平均产量处于递增状态,边际产量总是大于平均产量,这意味着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引起的总产量的增加,也会使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有所提高;厂商也不会在第三阶段生产,因为在这个阶段可变要素的增加反而使得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为负。

既然厂商不会在生产的第一、三阶段生产,所以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第二阶段,这时劳动及资本的边际产量都是正的(尽管是递减的),只有在此阶段才存在着使利润达到极大值的要素的最优组合。

10、什么是生产者均衡?

条件是什么?

答:

当某生产者在给定的成本约束下,产出量达到最大时,该生产者就处于均衡状态。

另一种说法是,给定总成本,当达到最高的等产量曲线时,生产者就处于均衡状态,此时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线相切。

在切点,等产量线的斜率等于等成本线的斜率,即(公式:

)。

11、一个企业主在考虑再雇佣一名工人时,在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中他更关心哪一个?

为什么?

答:

一个企业主在考虑再雇佣一名工人时,在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中他将更关心劳动的边际产量。

我们知道,厂商的理性决策在劳动的第二阶段。

在这个区域中,劳动的平均产量及边际产量都是递减的,但其中却可能存在着使利润极大化的点,劳动的第二阶段的右界点是使劳动的边际产量为零的点。

因此,只要增雇的这名工人的边际产量大于零,即能够增加总产量,企业主就可能雇佣他。

12、显成本和隐成本有何区别?

答:

显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比如购买机器设备,雇佣工人等等。

隐成本是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最具代表性的的是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

13、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是“U”形曲线?

其原因相同吗?

试说明。

答: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之所以一般呈U形,即最初递减后转入递增,是因为产量达到一定数量前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可变要素所增加的产量超过先前每单位可变要素之平均产量,这表现为平均可变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减:

而当产量达到一定数量后,投入可变要素的增多,每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所增加的产量小于先前的可变要素之平均产量,即AVC曲线自此开始转入递增。

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之所以呈U型,是因为随着产量扩大,使用的厂房设备的增大,因而产品的生产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这表现为产品的单位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递减,长期平均成本一段递减阶段以后,最好的资本设备和专业化的利益已全被利用,这时可能进入报酬不变,即平均成本固定不变阶段,而由于企业的规模这个生产要素不能像其他要素那样增加,因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的困难和成本越来越增加,再增加产量长期平均成本将最终转入递增。

14、某企业打算扩大生产,其可供选择的筹资方法有两种,一是利用利率10%的银行贷款,二是利用企业利润。

该企业的经理认为应该选择后者,理由是不用付利息因而比较便宜,你认为他的话有道理吗?

答:

他的话没有道理。

在作经济决策时,必须重视隐性成本的计算。

所谓隐性成本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企业自己所拥有的资源的价值,这个价值必须按照它可能的最好的用途来计算。

本例中,如果企业利润不投入自己的企业而贷给其他人经营,它的可能得到年利率10%的利息收入的话,这两种筹资方法对该企业来说是等效的。

 

15、为什么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需求曲线和平均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是重叠的?

答:

市场上对某一个厂商的产品的需求状况,可以用该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来表示,该曲线也被简称为厂商的需求曲线。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厂商是既定市场价格的接受者,所以,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市场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

 假定厂商的销售量等于厂商所面临的需求量。

这样,完全竞争厂商的水平的需求曲线又可以表示:

在每一个销售量上,厂商的销售价格是固定不变的,于是,我们必然会有厂商的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且等于既定的市场价格的结论,即必有AR=MR=P。

 所以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是重叠的。

(由于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决定了单个厂商面对的是一条具有完全价格弹性的水平需求曲线。

平均收益与价格在任何市场条件下均相等,即AR=TR/Q=P·Q/Q=P。

边际收益MR=P=AR只有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才能成立,因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产品价格是常数,MR=dTR/dQ=dP·Q/dQ= P·dQ/dQ=P.所以,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是重叠。

16、用图说明完全竞争厂商均衡的形成及其条件?

答:

均衡条件:

MR=MC

均衡状态:

取决于P与AC的比较。

当P>AC时,有超额利润存在,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当P=AC时,厂商收支相抵,只得正常利润;当AC>P>AVC时,有亏损存在,厂商追求亏损最小。

如图所示:

 

17、为什么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SMC曲线上等于或高于AVC曲线最低点的部分?

答:

对完全竞争厂商来说,有P=MR,所以,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又可以写成P=MC(Q) 此式可以这样理解:

在每一个给定的价格水平P,完全竞争厂商应该选择最优的产量Q,使得P=MC(Q)成立,从而实现最大的利润。

 这意味着在P和厂商的最优产量Q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而厂商的SMC曲线恰好准确地表明了这种商品的价格和厂商的短期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但厂商只有在P≥AVC时,才会进行生产,而在P

所以,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应该用SMC曲线上大于和等于AVC曲线最低点的部分来表示。

18、为什么MR=MC是垄断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均衡条件?

答:

因为π=TR-TC,所以,MR=MC.

19、为什么企业在短期内亏本还会继续经营?

企业短期内在什么情况下应当关门?

企业能否长期亏本经营?

答:

在短期内,企业产品价格如果低于平均成本,便已亏本,但只要价格还高于平均可变成本,仍可继续经营。

因为当价格大于平均可变成本时,厂商如生产则在补偿全部可变成本外,尚可收回部分固定成本,使亏损减少一些。

只有当价格低于平均可变成本时,企业才应关门歇业。

当然,这是短期的情况,在长期,以利润为追求目标的企业决不能亏本经营。

在长期,不存在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区别,一切成本都是可变的,如果价格低于平均成本,企业就应当歇业。

20、解释为什么垄断企业总在需求曲线上弹性充足的进行生产?

答:

这里所谓弹性充足是指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的情况。

由公式知,当弹性系数等于1时,垄断厂商销售产品的边际收益为零;当弹性系数小于1时,即弹性不足时,边际收益为负。

如果厂商在需求曲线上弹性不足的地方进行生产,则生产越多,总收益就越小,只有在弹性充足地方进行生产,边际收益才是正的,追加产量总收益才会增加。

21、某垄断竞争厂商的实际需求曲线与主观需求曲线在10美元处相交。

这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是否在12美元的水平上达到均衡?

答:

不能。

因为垄断竞争厂商不管短期还是长期,其价格一定是等于实际需求曲线和主观需求曲线相交的交点所对应的价格,因为这一价格,才是厂商愿意接受的价格,又是市场竞争允许的价格。

因此,两条需求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价格为10美元,就不可能在12美元的水平上达到均衡。

22、为什么需求的价格弹性较高,导致垄断竞争厂商进行非价格竞争?

答:

垄断竞争厂商的产品之间有较大的替代性,因而其需求的价格弹性较高,需求曲线接近于水平线。

当垄断竞争厂商提高价格时,如其他厂商不跟着提价,他的销售市场会缩小,使利润反而减少。

当垄断竞争厂商降价时,其他厂商也跟着降价,他的销售量只会稍有增加。

垄断竞争厂商之间一般不愿意进行价格竞争,而宁肯进行非价格竞争(包括改进品质、包装、商标,做广告等)。

23、分别用图推导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成本不变行业、成本递增行业和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1)如果一个行业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量的增加,不对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产生影响,则称该行业为成本不变行业。

相应地,当一个行业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量的增加,导致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上升或下降时,则分别称该行业为成本递增行业或成本递减行业。

(2)需要强调的是,推导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必须要以行业长期均衡时的价格和供给量的相互关系为基础,它不仅要求市场上供求相等以实现均衡价格,而且,它还要求在该行业中每个厂商在该水平价格上的利润为零,即不再有厂商进入或退出该行业,进而使得由供求相等所决定的均衡价格是得以维持的长期均衡价格。

(3)在此,以图1-37、图1-35和图1-36来分别说明推导成本不变行业、成本递增行业和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的要点。

在这三幅图中,分析的起点都是分图(a)中的E1点和图(b)中的A。

E1点表示单个完全竞争厂商在LAC1曲线的最低点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长期均衡,且单个厂商的利润лi=0。

A点表示由市场的需求曲线D和短期供给曲线SS相交形成的短期的市场均衡价格为P1,但考虑到此时的每个厂商的利润为零,故行业中不会再有厂商加入或退出,所以,由D曲线和SS1曲线的交点A所决定的P1不仅仅是一个短期的市场均衡价格,而且同时还是一个长期的市场均衡价格。

由分别表示的厂商和市场的长期均衡的E1点和A点出发,当市场需求增加,即D1曲线右移,使得市场价格上升时,单个厂商便获得利润即лi>0,于是,新厂商就会加入到该行业的生产中来。

新厂商的加入,产生了两个影响。

一个影响是使得产品市场上的供给增加,在三副图的分图(b)中,都表现为时常的短期供给曲线SS1右移。

另一个影响是使得生产要素市场上的需求增加,而在不同类型的行业,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对生产要素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同的:

对成本不变行业来说,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不发生变化,所以,在图1-34中表现为单个厂商的LAC1曲线的位置不变;对成本递增行业来说,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会上升,所以,在图1-35中表现为单个厂商的LAC1曲线的位置上移;对成本递减行业来说,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会下降,在图1-36中,表现为单个厂商的LAC1曲线的位置下依。

在以上两种影响的共同作用下,即一方面SS1曲线向右移动,另一方面LAC1曲线的位置不变或上、下移动,最后,在这三副图中,都有:

SS2曲线和D2曲线相交形成的新的短期均衡价格P2刚好等于单个厂商的新的长期平均成本LAC2曲线的最低点的高度,且单个厂商的利润лi=0。

很清楚,行业中又一次在存在厂商加入或退出的情况,所以,三副分图(a)中的E2点都是厂商新的利润最大化的才后期均衡点;三副分图(b)中B点都是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点。

最后,由于三副分图(b)中的A、B两点都是供求相等的市场均衡点,且同时单个厂商的лi=0,即不存在一个厂商进出一个行业,所以,A、B两点都是市场的长期均衡点。

连接A、B两点的线,便是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而且,由图中可见,成本不变行业的LS曲线是一条水平线;成本递增行业的LS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成本递减行业的L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