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工程项目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调速系统仿真.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88735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48.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工程项目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调速系统仿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完整word版工程项目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调速系统仿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完整word版工程项目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调速系统仿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完整word版工程项目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调速系统仿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完整word版工程项目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调速系统仿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工程项目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调速系统仿真.docx

《完整word版工程项目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调速系统仿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工程项目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调速系统仿真.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word版工程项目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调速系统仿真.docx

完整word版工程项目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调速系统仿真

综合训练项目三

目: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调速

系统仿真

学期:

2014-2015学年第1学期

专业:

自动化

班级:

2011级1班

姓名:

官均涛

学号:

1105010105

指导教师:

侯利民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成绩评定表

评定指标

标准

评定

合格

不合格

矢量控制系统原理

分析充分性

仿真模型

搭建合理

仿真结果分析

分析充分性

设计报告答辩

内容充实

答辩效果

总成绩

日期

年月

题目: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调速系统仿真

目的:

通过搭建仿真模型,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枯燥、抽象、难于理解等弊端,消

化知识单元六中矢量控制的理论知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要求:

利用MATLAB/simulink中的电力系统工具箱搭建PMS矢量控制系统仿真模型,通过调节PI参数,得到良好的动静态性能,观察系统突加减变负载运行工况下的速度、电流及转矩变化情况。

任务:

1、学习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技术;

2、搭建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仿真模型;

3、调试PI调节器参数满足各种工况;

4、针对仿真模型进行演示答辩,考查其掌握程度。

成果形式:

现场演示+书面报告

1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矢量控制原理1

1.1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矢量控制原理1

1.2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运行时的基本电磁关系1

1.3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矢量控制策略2

2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id=0控制的simulink仿真4

2.1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的建模4

2.2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的simulink仿真5

2.2.1空载启动仿真5

2.2.2转速突变仿真6

2.2.3负载突变仿真8

3仿真结果分析11

1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矢量控制原理

1.1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矢量控制原理

近二十多年来电动机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等控制技术的问世和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使得电动机的控制理论和实际控制技术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目前,永磁同步电动机调速传动系统仍以采用矢量控制技术为主。

矢量控制实际上是对电动机定子电流矢量相位和幅值的控制。

本论文采用按转子磁链定向的方式。

由式(16)可以看出,当永磁体的励磁磁链和直、交轴电感确定后,电动机的转矩便取决于定子电流的空间矢量is,而is的大小和相位又取决于id和iq也就是说控制id和iq;便可以控制电动机的转矩。

一定的转速和转矩对应于一定的id和iq,通过这两个电流的控制,使实际id和iq;跟踪指令值id和iq,便实现了电动机转矩和转速的控制。

由于实际馈入电动机电枢绕组的电流是三相交流电流iA、iB和ic,因此,相电流的指令iA、ip和ic必须由下面的变换从id和iq得到:

id)一iq

J

式中,电动机转子位置信号由位于电动机非负载端轴伸上的速度、位置传感器提

供。

通过电流控制环,可以使电动机实际输入三相电流iA、iB和ic与给定的指令iA>iB和ic一致,从而实现了对电动机转矩的控制。

上述电流矢量控制对电动机稳态运行和瞬态运行都适用。

而且id和iq是各自独立的;因此,便于实现各种先进的控制策略

1.2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运行时的基本电磁关系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控制运行是与系统中的逆变器密切相关的,电动机的运行

性能受到逆变器的制约。

最为明显的是电动机的相电压有效值的极限值Ulim和相电流有效值的极限值IHm要受到逆变器直流侧电压和逆变器的最大输出电流的限制。

当逆变器直流侧电压最大值为Uc时,Y接的电动机可达到的最大基波相电压有效值:

(2)而在d-q轴系统中的电压极限值为ulifm=3uim:

(1)电压极限圆电动机稳态运行时,电压矢量的幅值:

-u2(3)

将式(24)代入式(29)得:

U-(-LqiqRid)2(Ldid〜fRliq)2

:

(4)

「(-XqiqRid)2•(XdideoRliq)2

由于电动机一般运行于较高转速,电阻远小于电抗,电阻上的压降可以忽略不计,上式可简化为

U「(亠Lqf(Jd」3牡(-Xq2q)(Xd0d2e)

(31)

以Ulim代替上式中的U,有

(Lqiqf+〜屮洛荷⑷/2)(5)

当Ld=Lq时,式(32)是一个椭圆方程,当Ld=Lq时(即电动机为表面凸

出式转子磁路结构时),式(32)是一个以(人f/g,0)为圆心的圆方程,下面

以Ld=Lq为例,将式(32)表示在idiq的平面上,即可得到电动机运行时的电压极限轨迹一一电压极限圆。

对某一给定转速,电动机稳态运行时,定子电流矢量不能超过该转速下的椭圆轨迹,最多只能落在椭圆上。

随着电动机转速的提高,电压极限椭圆的长轴和短轴与转速成反比地相应缩小,从而形成了一族椭圆曲线。

(2)电流极限圆电动机的电流极限方程为:

(6)

idiq2=ili2m

上式中km=\3|恤,IHm为电动机可以达到的最大相电流基波有效值,式

(33)表示的电流矢量轨迹为一以idiq平面上坐标原点为圆心的圆。

电动机运行时,定子电流空间矢量既不能超出电动机的电压极限圆,也不能

超出电流极限圆。

1.3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矢量控制策略

id=0时,从电动机端口看,相当于一台它励直流电动机,定子电流中只有交轴分量,且定子磁动势空间矢量与永磁体磁场空间矢量正交,卩等于90°,电

动机转矩中只有永磁转矩分量,其值为

Te二pfis

id=0控制时的相量图如图8所示:

0VthfiL\I

图8id=0矢量控制相量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反电动势相量E0与定子电流相量I0同相。

对表面凸出示转子磁路结构的永磁同步电动机来说,此时单位定子电流可获得最大的转矩。

或者说,在生产所需要转矩的情况下,只需最小的定子电流,从而使铜耗下降,效率有所提高。

这也是表面凸出示转子磁路结构的永磁同步电动机通常采用id=0

控制的原因。

从电动机的电压方程(忽略定子电阻)和转矩方程可以得到采用id=0控制时在逆变器极限电压下电动机的最高转速为式(35)。

从式(35)可以看出,采用id=0控制时,电动机的最高转速既取决于逆变器可提供的最高电压、也取决于电动机的输出转矩。

电动机可达的最高电压越大,输出转矩越小,则最高转速越高。

CUlim(8)

按转子磁链定向并使id=0的控制方式,对于隐极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系统,定子电流和转子磁通是互相独立的,控制系统简单,转矩恒定性好,可以获得很宽的调速范围,适合于需要高性能的数控机床、机器人等场合。

2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id=O控制的simulink仿真

2.1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的建模

图9为id=0控制系统原理图。

图中,「和二为检测出的电动机转速和角度空间位移,iA,iB和iC为检测出的实际定子三相电流值。

在图11中采用了三个串联的闭环分别实现电动机的位置、速度和转矩控制。

转子位置实际值与指令值的差值作为位置控制器的输入,其输出信号作为速度的指令值,并与实际速度比较后,作为速度控制器的输入。

速度控制器的输出即为转矩的指令值,转矩的实际值可根据给定的励磁磁链和经矢量变换后得到的id、iq由转矩公式求出。

实际转矩信号与转矩指令值的差值经转矩控制器和矢量变换e心后,即可得到电动机三相电流的指令值,再经电流控制器便可实现电动机的控制。

直流电源

图9id=0控制系统框图

根据图9利用Matlab7.6.0中的simulink工具建立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id=0控制的仿真模型,如图10所示:

图10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id=0控制的仿真图

2.2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的simulink仿真

矢量控制是当前高性能交流调速系统一种典型的控制方案。

本章分析了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的原理,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给出了系统的实现方案,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系统进行了仿真试验。

2.2.1空载启动仿真

指令转速1000转/分,空载,启动过程的仿真波形如以下各图所示:

图20转速波形图

图21转矩波形图

仿真中,电动机空载启动,t=0.025s前转速、转矩和电流均大幅震荡,在t=0.07s时转速达到稳定值1000转/分,稳态误差为-2%2.2.2转速突变仿真

指令转速由1000转/分突变为800转/分,负载转矩Tm=2N.m,启动过程的仿真波形如以下各图所示:

 

2

0.

00

5

00

5

-

TTT

O85

8

1—

0.

16

□.

114

□.

2

0.

00

□.

06

O

2

O

D.

图23转速波形图

图24转矩波形图

 

图25三相电流波形图

电动机负载启动,t=0.02s前为震荡过程,t=0.02s到0.04s,转矩Te开始攀升,并在t=0.04s开始稳定波动,由于此间电磁转矩小于负载转矩,所以该时间段转速下降。

t=0.08s时转速稳定在指令值1000转/分,直到t=0.1s,指令转速突变为800转/分,此时转矩突然下降到0下,紧接着t=0.1s到0.11s是转矩提升过程。

伴随转矩变化,转速做出了相应的下降变化,电流突然变小;t=0.11s后转矩稳定波动于2N.m,转速回升,于t=0.16s稳定在指令值800转/分。

2.2.3负载突变仿真

永磁同步电机的负载突变时,电机的电流、速度、推力等参数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负载突变特性可为系统的优化设计、控制策略实施、安全运行等提供理论基础。

这里的负载突变指在转速一定的情况下,负载转矩由一个数据突变到另一个数据。

指令转速1000转/分,负载转矩由2N.m突变为5N.m,启动过程的仿真波形如以下各图所示:

图26转速波形图

4D

图27转矩波形图

3

20

o62U

-2-O

8

11

□.一

_u

08os

D6

o.

14

□.

02

□.

 

90

60

40

20

-20

-40

-60

-80

图28三相电流波形图

t=O.1s前转速、转矩、电流变化与421同,当负载转矩在t=O.1s突升到5N.m时,电动机转速并不受影响,转矩也在t=O.1s时达到5N.m。

3仿真结果分析

对于电流id=O控制方式启动响应速度相对较缓慢,转速有一个比较大的脉动。

当空载时,转速,转矩,定子电流都有一个脉动,经过调节,转速能够快速跟踪给定值。

三相定子电流呈正玄波变化,从各中参数的变换可以看出系统能很快稳定在所设定的参考值下,证明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及调速性能很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