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88720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72 大小:6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甘肃省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甘肃省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甘肃省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甘肃省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实施方案.doc

《甘肃省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实施方案.doc(7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肃省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实施方案.doc

国土资源厅电子政务系统设计方案

甘肃省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实施方案

甘肃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

二〇〇六年七月十八日

68

目录

1引言 1

1.1系统建设的意义和目的 1

1.2系统建设的目标描述 1

1.3总体设计的技术依据 2

1.3.1系统功能设计的技术依据 2

1.3.2数据库建设方面的技术依据 2

1.3.3软件工程管理中的技术依据 3

2系统设计的原则 3

2.1先进性、实用性原则 3

2.2一致性、完整性原则 4

2.3标准化和规范化原则 4

2.4高性能和稳定性原则 5

2.5开放性和可扩充性原则 5

2.6安全性、可靠性原则 5

2.7协作性和独立性原则 6

2.8经济、时效性原则 6

3系统设计中应用的关键技术 6

3.1通用GIS—基础平台 6

3.2应用的关键技术 7

3.2.1多源国土资源信息的分布式存储技术 7

3.2.2海量图库管理技术 8

3.2.3国土资源信息管理的多级服务器组建技术 9

3.2.4国土资源信息WEB发布技术 11

3.2.5多用户并发访问与长事务处理技术 12

3.2.6工作流驱动技术 13

3.2.7时域GIS(历史)管理技术 14

4系统结构设计 15

4.1系统结构模式概述 15

4.2系统结构设计 16

5系统功能设计综述 18

5.1系统功能设计概述 18

5.1.1系统结构框图 18

5.1.2专题数据库的设计原则 18

5.2通用GIS平台功能 19

5.2.1通用GIS平台总体结构 19

5.2.2通用GIS主要功能 19

5.3WEBGIS功能——通用GIS-IMS 22

5.3.1基于ASP/COM和ISAPI/ActiveX模式两种解决方案 22

5.3.2系统体系结构 23

5.4电子政务系统功能设计 23

5.4.1综合事务子系统 23

5.4.2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子系统 26

5.4.3土地利用管理子系统 27

5.4.4地籍管理子系统 27

5.4.5建设用地管理子系统 30

5.4.6耕地保护管理子系统 31

5.4.7地产管理子系统 34

5.4.8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子系统 35

5.4.9矿产资源规划管理子系统 35

5.4.10采矿权管理子系统 36

5.4.11地质勘查管理子系统 37

5.4.12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子系统 38

5.4.13矿产资源开发子系统 38

5.4.14地质环境管理子系统 39

5.4.15地质资料管理子系统 40

5.4.16基础测绘项目管理子系统 40

5.4.17测绘成果管理和基础地理信息分发管理子系统 41

5.4.18测绘资质管理子系统 42

5.4.19综合统计分析子系统 42

5.4.20辅助决策子系统 43

5.5国土资源信息网站及网上交易系统设计 43

5.5.1国土资源信息网站 43

5.5.2国土资源网上交易系统 46

6系统数据库组织 48

6.1基础地形数据库设计 48

6.1.1基础地形数据库结构 48

6.1.2基础地形图要素分层表 49

6.2系统数据库的组织示意图 51

6.3专题数据库的内容 52

6.4元数据库设计 55

6.4.1概述 55

6.4.2元数据库设计 55

6.5数据库建设方案设计 56

6.6数据库管理与更新机制的设计 58

7系统运行环境设计 59

7.1网络建设及硬件配置 59

7.1.1网络建设方案 59

7.1.2硬件配置方案 61

7.2软件配置 62

8系统安全设计 63

8.1硬件(主机)安全性设计 63

8.1.1可用性设计 63

8.1.2物理存储的安全性 64

8.1.3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65

8.1.4攻击防范系统设计 65

8.2软件系统安全性设计 65

8.2.1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性设计 65

8.2.2GIS管理系统安全性 66

8.2.3防病毒系统设计 67

8.2.4应用系统的安全策略设计 67

1引言

1.1系统建设的意义和目的

信息化已成为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信息化水平也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竞争力、现代化程度、综合国力和经济成长能力的重要标志。

国土资源是国脉所系、民生所依,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如何利用先进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不断提高国土资源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建设带动国土资源信息技术跨越式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国土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合理利用,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政府部门急待解决的问题。

为加快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国土资源部制定了《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全国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召开了全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会议,确立了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任务。

根据国土资源部的“全国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总体方案”规定,全国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服务系统应由国家、省(区、市)、市(地)和县(市)四级系统组成,基础数据的管理采用多级分布式管理方式。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将按照统一的标准,科学、规范地开展各项建设,以各自的数据中心和国土资源信息网为基本构架,通过国家、省(区、市)、市(地)和县(市)四级数据中心的管理与运行,以实现各级国土资源信息的管理、应用、交换和共享,为国土资源信息共享提供技术平台。

国土资源厅在《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国土资源信息化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并且相继启动、组织了一批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项目,大幅度增加对信息化的资金支持,使国土资源信息化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面对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如火如荼开展的形势,省国土资源厅适时地提出了建设《国土资源厅电子政务系统及网上发布和交易系统》(下简称省厅电子政务系统),通过该项目的开展,将完成省级数据中心的建设工作,搭建起省级国土资源交换平台,实现了省一级国土资源信息的管理、应用、交换和共享;项目的完成对于市(地)、县(市)级数据中心的建设将起到示范和指导作用;同时也会对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和产生深远的影响。

1.2系统建设的目标描述

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为宗旨,采用先进的GIS平台、以计算机网络为传输载体、使用可视化技术,结合国土资源管理的业务流程,建立结构完整、功能齐全、技术先进并与国土资源工作现代化要求相适应、以电子政务为主要目标的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国土资源管理各业务主流程的信息化;建成集窗口式办公、自动化管理为一体的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国土资源行政办公和业务办公的图文一体化、无纸化办公;完成省级数据中心建设,形成多级国土资源信息交换体系,构建起省级国土资源信息应用与服务的平台。

1.3总体设计的技术依据

1.3.1系统功能设计的技术依据

(1)《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土资源部

(2)《全国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总体方案》,国土资源部

(3)《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规范》,国土资源部

(4)《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指南》,国土资源部

(5)《全国国土资源信息网络系统建设规范(试行)》,国土资源部

(6)《全国国土资源信息网络系统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国土资源部

(7)《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规范(试行)》,国务院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办公室

(8)《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全国农业区化委员会

(9)《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国土资源部

(10)《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程》,国土资源部

(11)《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GB/T18507-2001

(12)《城镇土地估价规程》,GB/T18508-2001

(13)《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国发[2001]15号

(14)《关于整顿和规范土地市场秩序的通知》,国土资发[2001]174号

(15)《关于进一步推行招标拍卖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30号

(16)《关于切实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39号

(17)《关于印发试行<土地分类>的通知》,国土资发[2001]255号

(18)《关于建立建设用地信息发布制度的通知》,国土资发[1998]222号

(19)《国土资源行政复议规定》,国土资发[2001]8号

1.3.2数据库建设方面的技术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2260—2000

(2)《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17798—1999

(3)《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GB/T13923-1992

(4)《城市地理要素—城市道路、道路交叉口、街坊、市政工程管线,编码结构规则》,GB14395-93

(5)《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13989—1992

(6)《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GB/T5791—1993

(7)《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14804-1993

(8)《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

(9)《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GB/T17160-1997

(10)《地籍测绘规范》,国家测绘局CH5002-1994

(11)《地籍图式规范》,国家测绘局CH5002-1994

(12)《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成图规范》,GB14912-1994

(13)《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试行)》,国土资源部

(14)《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试行)》,国土资源部

(15)《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国土资源部

(16)《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库标准》,国土资源部

(17)《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工作指南》,国土资源部

(18)《矿产地质数据库建设工作指南》,国土资源部

(19)《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国土资源部

(20)《省级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指南(试行)》,国土资源部

(21)《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验收标准》,国土资源部

1.3.3软件工程管理中的技术依据

(1)《软件工程术语》,GB/T11457-1989

(2)《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T8566-1988

(3)《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T8567-1988

(4)《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GB/T9385-1988

(5)《信息技术软件生存期过程》,GB/T8566-1995

(6)《软件文档管理指南》,GB/T16680-1996

(7)《计算机质量保证计划规范》,GB/T12504-1990

(8)《计算机配置管理计划规范》,GB/T12505-1990

2系统设计的原则

2.1先进性、实用性原则

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展开,要想在国土资源信息化的工作中领先于其它单位,展示出自己的特色,就必须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博采众家之长,在深入的分析和广泛的调查基础之上,建立一个技术上先进的应用系统,系统要采用计算机领域、通信领域、网络领域、信息处理领域的最先进的技术,在此基础之上,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整合和重组,才能为省厅提供最先进的管理工具,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