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后训练地球表面形态语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86631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80.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后训练地球表面形态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后训练地球表面形态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后训练地球表面形态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后训练地球表面形态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后训练地球表面形态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后训练地球表面形态语文.docx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后训练地球表面形态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后训练地球表面形态语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后训练地球表面形态语文.docx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后训练地球表面形态语文

地球表面形态1、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题。

在图示岩层中最不可能发现生物化石的是(  )

A.a、bB.b、cC.c、dD.f、g

2、下图为板块边界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地的宏观地形是()

A.海岭B.海沟C.地堑D.裂谷

2.下列板块边界,最符合图意的是()

A.欧亚和美洲板块B.欧亚和太平洋板块

C.非洲和印度洋板块D.南极洲和美洲板块

3、下图是我国部分区域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工程线路的起点位于()

A、塔里木盆地B、些达木盆地C、三峡水利枢纽D、黄河上游电站

2、影响P地地表环境特征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风化作用B、风力沉积C、流水侵蚀D、地壳运动

3、为促进P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大力发展()

A、种植业B、林果业C、牧业D、渔业

4、在河流入海口处,常见的地貌形态是(  )

A.三角洲B.冲积扇C.峡湾D.沙丘5、下图为某山地局部的等高线示意图,此图的等高距为30米。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瀑布具有溯源侵蚀的作用。

若图中有一瀑布,则几千年前该瀑布可能位于()

A.甲B.乙C.丙D.丁

2.上图中瀑布的落差最大可能是()

A.88米B.92米C.31米D.63米

6、下图为“我国江南地区某河谷剖面图”。

读图,冋答下面小题。

1.图示构造地貌为()

A.背斜山B.向斜谷C.背斜谷D.向斜山

2.甲、乙两地对应的位置正确的是()

A.

B.

C.

D.

7、河口海岸线的变化受河流、潮沙的共同作用,下图为近百年来尼罗河河口海岸线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尼罗河河口海岸线各地段()

A.1900-1971年全都向陆地方向推进B.1971-1982年全都向陆地方向推进

C.1982-1987年全都向陆地方向推进D.1987-1991年全都向陆地方向推进

2.尼罗河河口海岸线变化特征说明()

A.尼罗河上游侵蚀作用增强B.尼罗河上游堆积作用减啊

C.尼罗河河口海浪侵蚀加剧D.尼罗河入河的总水量增加

3.下列关于尼罗河河口海岸线的变化产生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A.有利于轮船航行B.导致海水倒灌

C.有利于鱼群集聚D.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8、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

完成1-2题。

1.甲地所在地形区的地质构造是()

A.地垒

B.地堑

C.背斜

D.向斜

2.按成因分类,乙处岩石属于()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9、读下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回答1~2题。

[来源:

ZXXK]

1.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①—a,②—b,③—cB.①—b,②—a,③—c

C.①—c,②—b,③—aD.①—c,②—a,③—b

2.与河流位置a、b、c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

A.侵蚀、搬运、沉积B.侵蚀、沉积、搬运

C.沉积、搬运、侵蚀D.搬运、沉积、侵蚀10、伯利兹蓝洞位于中美洲洪都拉斯首都东面60里海面上,直径为305米。

洞内水深137.9米。

据科考推测伯利兹蓝洞是冰河时代末期形成的一个石灰石坑洞。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伯利兹蓝洞说法正确的是()

A.伯利兹蓝洞内没有任何生物B.伯利兹蓝洞内有钟乳石或石笋

C.伯利兹蓝洞内岩石是变质岩D.巴西暖流从伯利兹蓝洞上面经过

2.关于伯利兹蓝洞形成说法正确的是()

A.伯利兹蓝洞形成与渭河平原形成相似

B.伯利兹蓝洞形成先是冰川侵蚀,后是海面上升形成的

C.伯利兹蓝洞形成先是流水溶蚀,后是海面上升形成的

D.伯利兹蓝洞形成过程伴随气候的变化是先暖后冷

11、下图示意长江口部分沙岛群演变过程。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880~1945年,①、②、③、④四处侵蚀速率大于堆积速率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据河口沙岛群的空间演变趋势,推测长江河口地区一百多年来()

A.河口不断拓宽,河道不断变深B.海水侵蚀作用大于河流堆积作用

C.北航道航行条件始终好于南航道D.海平面上升速率小于泥沙沉积速率

3.近年来长江口水下沙洲淤积速度变慢,其原因可能是流域内()

A.河流输沙量增大B.湖泊面积减小C.植被覆盖率提高D.降水强度变大

12、渭河平原是中国农业发达地区之一,下图为其形成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形成渭河平原的地质构造是()A.褶皱B.向斜

C.断层D.背斜

2.渭河平原土壤肥沃,其形成原因是()A.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

C.风力侵蚀D.风力堆积

13、桌状山是顶平似桌面、四周被陡崖围限的方形山体。

大瓦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地处横断山东侧,海拔3222m,为世界第二桌状山。

大瓦山是地形倒置形成的向斜山,山体分两层,下部是构成山体基底的石灰岩,上部是层层堆叠的玄武岩。

读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大瓦山桌状地貌的形成过程可能是()

A.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地壳抬升→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

B.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地壳抬升→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

C.地壳抬升→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

D.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

2.大瓦山形成过程中,假若玄武岩层和石灰岩层的上下位置颠倒一下,则地表呈现的地貌最可能是()

A.平顶的桌状山B.起伏和缓的丘陵

C.沉积层深厚的盆地D.林立的峰林、峰丛

14、读我国某地地表形态和地质构造图,读图回答1~2题。

1.Ⅳ单元地貌是(  )

A.背斜山B.向斜山C.断块山D.死火山

2.Ⅱ单元地貌经历的地质作用过程主要是(  )

A.流水侵蚀—断裂陷落—流水堆积B.岩浆活动—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C.岩浆活动—流水侵蚀—断裂陷落D.流水侵蚀—褶皱弯曲—风力堆积15、下图为同一区域不同发育阶段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按照先后顺序,图示发育阶段排列正确的是(  )

A.I—Ⅱ—ⅢB.Ⅱ—I—ⅢC.Ⅲ—I—ⅡD.I—Ⅲ—Ⅱ

2.该岩石形成的地貌类型为(  )

A.风蚀洼地B.喀斯特地貌C.流水地貌D.沉积地貌16、读图回答1~2题。

1.有关河曲地貌、弯道水速、外力作用的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A.甲—a—侵蚀B.乙—a—沉积C.甲—c—沉积D.乙—c—侵蚀

2.如果一艘小船从下游到河流的上游,请问所走的航线是(  )

A.a线或c线B.b线C.c线D.a线17、读“某地区地质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经历过的主要地质过程依次是()

A.固结成岩—岩浆侵入—褶皱运动—侵蚀搬运

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褶皱运动

C.固结成岩—褶皱运动—岩浆侵入—侵蚀搬运

D.褶皱运动—岩浆侵入—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2.图中显示抗风化侵蚀能力最强的地层是()

A.①B.②C.③D.④

18、在南非奥兰治河的入海口发现了大量的金刚石砂,这些金刚石砂源自于奥兰治河上游山区的一些死火山通道中的金刚石原生矿。

完成下面小题。

1.金刚石原生矿石属于()

A.沉积岩B.变质岩C.岩浆岩D.石英岩

2.导致金刚石原生矿石转变为金刚石砂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流水作用B.海浪作用C.风力作用D.冰川作用

19、科考人员在河西走廊发现了一种类似于蜂巢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距今已有上亿年,周围有4亿~5亿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下图是该地区地质剖面图。

读图回答1~2题。

1.形成“蜂巢”的地质作用是(  )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D.流水沉积

2.此处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

A.沉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喷出

C.岩浆喷出—沉积—外力侵蚀—地壳抬升

D.岩浆侵入—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20、被誉为“中国十大最美峡谷”之一的库车大峡谷,位于天山山脉南麓。

这里地壳发生过剧烈的变动,岩层呈波状弯曲,山体呈红褐色,当地人称为“克孜利亚”,意思为“红色山崖”。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构成库车大峡谷的岩石类型最可能的是(  )

A.侵入岩B.变质岩C.沉积岩D.喷出岩

2.对该景观形成过程的推断,合理的是()

A.沉积作用、地壳运动、侵蚀作用B.岩浆活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

C.沉积作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D.变质作用、地壳上升、风化作用

21、下图示意长江口部分沙岛群演变过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880-1945年,①、②、③、④四处侵蚀速率大于堆积速率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据河口沙岛群的空间演变趋势,推测长江河口地区一百多年来()

A.河口不断拓宽,河道不断变深B.海水侵蚀作用大于河流堆积作用

C.北航道航行条件始终好于南航道D.海平面上升速率小于泥沙沉积速率

22、喀斯特地区最富有特色的地貌是地下喀斯特,其中主要有溶洞和地下河道。

溶洞里最常见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等。

石钟乳是悬垂于洞顶的碳酸钙堆积,呈倒锥状。

读石钟乳的形成过程,回答第问题。

石钟乳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B.流水溶蚀

C.风力堆积D.流水堆积23、2019年2月,多名地质学家撰文宣称在澳大利亚东部发现了世界第八大洲Zealandia,该大洲的94%面积都浸没在海水中,只有新西兰等少部分地区露出海面。

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Zealandia跨越了()

①板块生长边界②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③板块消亡边界④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根据所学知识和图示信息推断,新西兰()

A.以山地丘陵为主,多火山温泉B.终年盛行西南风,降水季节长

C.河流短小落差大,结冰时间长D.草类茂密面积广,草地多红壤

24、河流形态万千,下图景观为绕旋在内蒙古草原上的河流弯曲景象,右图中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自然状态下河流两个不同时期的河岸线,读图完成1~2题。

1.造成上右图所示河岸变迁的动力是流水的()

A.侵蚀与搬运作用B.搬运与沉积作用C.侵蚀与沉积作用D.侵蚀与风化作用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线所示河岸形成时间晚于虚线所示河岸

B.河岸线的变迁主要与地转偏向力有关

C.甲、乙、丙、丁四地中,乙地侵蚀作用可能最强

D.甲、乙、丙、丁四地中,丁地堆积作用可能最强25、三角洲是河流在汇入海洋、湖泊或其它河流时,因流速降低,所携带泥沙大量沉积,逐渐发展而成的,其顶部指向河流上游,底边为其外缘,所以叫三角洲。

尼日尔河在中上游甲处湖沼地带形成了较明显的内陆三角洲,今年该三角洲有扩展的趋势。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尼日尔河内陆三角洲的扩展方向()

A.向北B.向南C.向西D.向东

2.尼日尔河从巴马科到通布图()

A.流量逐渐加大,携带更多泥沙在湖沼沉积

B.流速逐渐加大,所携带的泥沙在湖沼沉积

C.植被覆盖率下降,入河泥沙不断减少

D.地形渐趋平坦,流速减缓,泥沙堆积

26、比拉大沙丘长3000米,宽500米,高114米,是欧洲最大的海岸沙丘。

该沙丘是在距海岸线约1千米的沙洲影响下形成的。

落潮时,海风将沙洲沙子吹上海岸,沙子逐渐堆积,每年大致以5米的速度向内陆移动。

下图示意比拉大沙丘的地理位置。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比拉大沙丘所在海湾及其周边地区()

A.火山地震频发B.气候温和湿润

C.有季节性海冰D.常绿硬叶林广布

2.图示沙洲的形成原因是()

A.流水的搬运与堆积B.岩浆的固结与风化

C.风力的搬运与堆积D.海浪与风力的侵蚀

3.比拉大沙丘移动速度最快的季节可能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7、读世界某岛屿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岛屿()

A.植被四季常绿B.全年降水异常丰富

C.地热资源丰富D.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2.推测一下该岛屿的形成原因有()

①海洋沉积②火山喷发③板块挤压④地壳断裂上升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8、读“某地岩层与河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画的甲一丁四条河流中,正确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该河()

A.发育于断层处,岩层破碎,侵蚀成河B.发育于地堑处,地势低,汇水成河

C.发育于向斜处,地势低,汇水成河D.发育于背斜处,岩层破碎,易侵蚀成河

29、岱崗地貌是指以临沂市岱崮为代表的山峰顶部平展开阔如平原,峰巅周围峭壁如刀削,峭壁以下是逐渐平缓山坡的地貌景观,在地貌学上属于地貌形态中的桌形山,也称方形山,因而也被称为“方山地貌”。

图4为山东省临沂市岱崗地貌示意图。

据此回答1-2题。

1、推测该地岱崮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

A.冰川侵蚀B.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D.海水侵蚀

2、岱崮地貌分布区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A.地震B.火山

C.滑坡D.泥石流

30、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示意的板块数量为()

A.2B.3

C.4D.5

2.关于图示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A.A处位于生长边界

B.B位于亚欧板块

C.地中海面积不断扩大

D.C处海域面积不断扩大31、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将岩石折叠如被,下图为“某地地质景观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岩石中与景观的岩石所属类型相同的是()

A.花岗岩B.玄武岩C.石灰岩D.板岩

2.形成图中景观的地质作用先后顺序是()

①地壳抬升②固结成岩③沉积作用④外力侵蚀

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①③②④D.①②④③32、兰萨罗特岛(13.5°W,29°N)是西班牙西南部加那利群岛七大岛之一,距北非国家摩洛哥西海岸只有100多公里。

该小岛的葡萄种植有一种特殊的种植技术:

单株种植在单个坑里,坑宽3—4米,坑深1—1.5米,坑边用石块垒半圆形石墙。

下图示意从某角度拍摄的葡萄园里的鱼鳞坑。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鱼鳞坑的主要作用是()

A.削减风速,汇集雨水B.减少风蚀,堆积土壤

C.减少光照,增大温差D.汇集水汽,增大降水

2.图中半圆形石墙主要位于坑的()

A.西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北方向D.东南方向

33、图a是台湾—福建—湖南—四川—青海一线的地下水埋藏深度图,图b是图a中乙地的相关信息。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a中的曲线在甲地出现明显的较低值,反映出此处()

A.临海,受海洋影响大

B.是阶梯分界处,受地形抬升作用的影响,降水量增多

C.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D.土质疏松,下渗能力强

2.乙区域要对E、F、G、H四个区进行绿化,选择了4种植物进行种植,测得4种植物的根深见下表,假设根部不能达到地下水位,植物就会因为缺水而死亡。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在E区可以良好生长B.植物在各个区都能种植

C.植物在F区不能成活D.植物在H区会因为缺水而死亡

34、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由于流水的冲刷与侵蚀,河道愈来愈弯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裁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度弃,形成湖泊。

因为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所以称之为牛轭湖。

读图,完成1-2题。

1、河流地貌演变的时间顺序应为()

A.①④②③B.②①④③C.④①②③D.②③④①

2、牛轭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河流()

A.沉积作用B.搬运作用C.向下侵蚀D.侧向侵蚀

35、读等高线地形图和地质剖面图(单位:

m),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发生的构造运动先后顺序为()

A.褶皱一沉积一断层B.沉积一断层一褶皱

C.沉积一褶皱一断层D.断层一褶皱一沉积

2.图中地形的成因可能是()

A.岩层挤压,槽部紧实,难以侵蚀B.岩层挤压拱起形成

C.形成断块错动抬升成山D.岩浆喷发冷却成山

36、读我国某冻土层变化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可以判断()

A.气温最低时冻土层厚度最大B.3-7月份冻土层厚度变化不大

C.3月份该地地温开始回升D.冻土层的消融从近地面开始

2.图示变化直接导致该地岩层()

A.风化作用明显B.侵蚀作用明显C.搬运作用明显D.堆积作用明显

3.图中积雪()

A.起保温作用,促进冻土层融化B.反射太阳辐射,促进冻土层形成

C.冬半年积累,3月份最多D.厚度有季节变化,与冻土厚度正相关

37、下图是四条河流的纵剖面图。

若四河的落差相同,且仅从河流落差的角度考虑。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从源头到一半流程的河段内,水能最丰富的是()

A.①河B.②河C.③河D.④河

2.河口三角洲和冲积平原发育最广泛的是()

A.①河B.②河C.③河D.④河38、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质构造看,丁为________________;从地貌类型看,甲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处的地貌类型为____________,主要形成原因为_______________(地质作用类型),该地貌形成的物质组成分布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空3分)。

(3)如果要在甲、乙、丙、丁四处选址修一条南北向的隧道,宜选择________________处。

(4)乙地与丙地均有地下水(泉)出露,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泉的形成常与_________(地质构造类型)有关。

(5)如果该图的陆地地处亚欧板块、东部的海洋地处太平洋板块,则这两个板块交界处会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貌。

39、读图1、图2地形及地质构造剖面图,图1中数字表示大气受热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图1图2

(1)简述甲处地貌的形成原因。

(2)说出丙处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其对过程①会产生什么影响?

(3)图1、图2中的岩层最有可能是属于哪类岩石。

(4)从内外力角度,分析图2中河谷形成的原因。

40、读图“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天气系统为锋。

(2)关于甲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升高,天气晴朗B.气压升高,天气晴朗

C.气温降低,阴雨天气D.气压降低,阴雨天气

(3)丙地的地质构造为;乙地的地质构造为。

乙地成谷的原因是;丙地成山的原因是。

(4)图中箭头①表示水循环中的环节。

(5)如果想打一眼水井,最有可能找到地下水的是(甲或乙)处。

41、下图是某地质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图二

(1)图一甲处的地质构造为,形成的地貌是,该地貌形成的原因是

(2)下列各组地形,在成因上与图一乙处相似的是()

A.汾河谷地、吐鲁番盆地B.华山、泰山

C.天山、昆仑山D.渭河谷地、四川盆地

(3)若要修建一条隧道,图一甲乙丙丁四点中,哪个最合适,并简述你的理由。

(4)图二中,已知③岩层为石灰岩,图中阴影区域可能为岩。

(5)图二中,拟建一个采石场,应选在A还是B,并简述理由。

4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图中等高线,分析地形对a、b两支流的重要影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河流主要补给类型是

(2)一般情况下河流的入海口常形成的堆积地貌是__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

(3)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

4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于环形的弯曲河流被称为河曲或者蛇曲。

我国内蒙古的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是蛇曲形河流最多的地方。

内蒙古蛇曲最多最美的河是克鲁伦河,它从蒙古国草原流入我国境内最后汇入呼伦湖,是呼伦湖水重要来源。

克鲁伦河在大草原上150多公里的直线距离,画了至少100多个圆圈。

(1)说明克鲁伦河蛇曲形成过程。

(2)自2019年以来克鲁伦河注入呼伦湖水量持续减小,分析这种现象对呼伦湖及其岸边地区的影响。

4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这是出自唐代诗人韩愈《送桂州严大夫》一诗中的名句。

漓江发源于南岭,在桂林至阳朔河段,蜿蜒南流,河床由砂、卵石组成,两岸多为石灰岩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是桂林山水的核心。

下图示意桂林在广西的位置和漓江的景观。

(1)推断漓江夏、冬两季河水含沙量大小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2)分析漓江河床多卵石的原因。

45、读图,回答:

(1)A图表示的是在_______________作用于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地貌。

(2)B图表示的是在_________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_______________地貌,其迎风坡是______________(缓坡或陡坡)。

(3)C图中①处是________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地貌,这种地形在_________________地区常见。

46、下图是某地质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处的地质构造为,形成的地貌是,该地貌形成的原因是。

(2)下列各组地形,在成因上与乙处相似的是()

A.汾河谷地、吐鲁番盆地B.华山、泰山

C.天山、昆仑山D.渭河谷地、四川盆地

(3)如果在丁处采煤,矿井中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是()

A.透水事故B.井喷事故C.塌方事故D.瓦斯气体爆炸事故

(4)若丙处有一条河流,该地区计划在此处修建一座水库,你认为合适吗?

简述你的理由。

4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所示为雅鲁藏布江某段(自西南流向东北)夏季分布状况,该地区河流所在河谷年雨量仅140毫米,集中在4—9月,10月至次年3月气候干旱,盛行偏北风。

河谷阶地和沙洲上植被稀少。

(1)说出PQ、QR两段河谷地形的差异,并指出产生差异的影响因素。

(2)说明QR河段沙洲形成过程。

(3)分析甲地沙丘形成过程。

48、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地质构造:

甲处为;a、b处为。

(2)甲构造顶部缺失的原因是。

(3)该地上覆岩层是作用(填地质作用表现形式)形成的。

(4)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甲地还是乙地?

并描述原因?

4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巴尔干半岛是欧洲南部三大半岛之一,占据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

什科茨扬溶洞群位于斯洛文尼亚,这里月降雨量均在110~160毫米。

夏季平均气温约为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