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高中届高三复习生物选择题36分练1620.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883282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许昌高中届高三复习生物选择题36分练162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许昌高中届高三复习生物选择题36分练162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许昌高中届高三复习生物选择题36分练162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许昌高中届高三复习生物选择题36分练162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许昌高中届高三复习生物选择题36分练162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许昌高中届高三复习生物选择题36分练1620.docx

《许昌高中届高三复习生物选择题36分练162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许昌高中届高三复习生物选择题36分练1620.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许昌高中届高三复习生物选择题36分练1620.docx

许昌高中届高三复习生物选择题36分练1620

选择题36分练(16)

1.中科院发现一种诱导细胞凋亡的新机制。

在H2O2和TNFα(一种淋巴因子)等因素的诱导下,鼠肝细胞内的溶酶体释放微量的胰凝乳蛋白酶,并将细胞质内的Bid蛋白分解成

更小的cBi

d,后者与线粒体、溶酶体的膜结合,诱导内容物释放,最终导致细胞凋亡(如图所示)。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胰凝乳蛋白酶的释放增加了cBid的数量,cBid进一步引起溶酶体内容物的释放是负反馈调节

B.cBid可能会引起细胞能量供应能力下降,加速细胞的凋亡

C.溶酶体中胰凝乳蛋白酶的释放具有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而其他内容物释放无此功能

D.线粒体释放出的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等物质,如果不被水解,可以继续完成有氧呼吸,生成ATP

2.下列有关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几项

①人体对花粉或某些药物产生的过敏反应,是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②血清中的抗体与破伤风杆菌结合并抑制其繁殖属于细胞免疫

③体液免疫中,浆细胞与被感染的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

④切除胸腺后,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都会受到影响

⑤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需要吞噬细胞和B细胞的参与

⑥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⑦人在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不会发生过敏反应

⑧吞噬细胞仅在特异性免疫的抗原摄取和处理过程中起作用

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

3.对下列图示的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图①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a转换成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

B.若图②是显微镜下洋葱根尖某视野的图像,则向右移装片能观察清楚c细胞的特点

C.若图③是新鲜菠菜色素滤液的纸层析结果,则d和e分别是嫩黄叶组和绿叶组的滤纸条

D.若图④是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一个样方,则该样方内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为9株/m2

4.在三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分别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新鲜猪肝研磨液、唾液,一段时间后测得底物含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曲

线B表示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曲线A与曲线B对照反映了无机催化剂具有专一性

B.曲线C表示猪肝中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曲线A与曲线C对照反映了酶具有专一性

C.曲线C与曲线B对照可以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D.曲线A不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唾液淀粉酶与该底物不能形成酶—底物复合物

5.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伴X显性遗传

B.Ⅱ-4的基因型一定是aaXBY,Ⅱ-2、Ⅱ-5一定是杂合子

C.Ⅲ-2的旁系血亲有4人,其中包含Ⅲ-5

D.若Ⅱ1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Ⅲ1与Ⅲ4结婚生了一个男孩,该男孩只患乙病的概率为1/12

6.种群的自然增

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要研究种群增长情况就必须认真研究出生率

和死亡率。

如图是

某地区山羊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该生物在a时最易生存

B.从b时开始开发利用,可获得最高经济效益

C.c时种内斗争激烈程度比b时弱

D.单日捕获量在d时达到最大

 

选择题36分练(16)答案(解析)

1.B【解析】胰凝乳蛋白酶释放使cBid增多进一步引起溶酶体内容物的释放是正反馈调节;溶酶体中含大量的水解酶,大量释放会引起细胞大分子物质的降解,也能促进细胞凋亡;细胞的有氧呼吸需线粒体保持结构的完整性。

2.B【解析】①过敏反应是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而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患者的免疫能力低下;②抗体与破伤风杆菌结合并抑制其繁殖属于体液免疫;③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与被感染的细胞(即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④胸腺是T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细胞免疫中T细胞起主要作用,T细胞也参与体液免疫,因此,切除胸腺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会受影响;⑤B细胞不参与细胞免疫过程;⑥效应T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但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⑦过敏反应是已经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的过敏原时所引起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人在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不会发生过敏反应;⑧吞噬细胞既参与特异性免疫,也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3.D【解析】图中a、b都是物镜,物镜的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高,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A错误;显微镜呈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c细胞位于视野的左侧,要想将c细胞移到视野中心应将装片向左侧移动,B错误;e与d比较可知d组的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e组,所以d与e分别是绿叶组和嫩黄叶组的滤纸条,C错误;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计数的方法是样方内部的全部计数,边上的个体计数左、上两个边,顶角的个体只计数左上一个角,所以该样方内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为9株/m2,D正确。

4.A【解析】分析题图可知,曲线A、B、C分别表示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二氧化锰、新鲜猪肝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

曲线A与曲线B对照不能反映无机催化剂的专一性特点,A项错误。

曲线A与曲线C对照,可以说明酶具有专一性,B项正确;曲线C与曲线B对照可以说明酶具有高效性,C项正确;曲线A不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唾液淀粉酶与该底物不能形成酶—底物复合物,无法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D项正确。

5.D【解析】Ⅱ-5、Ⅱ-6患病,Ⅲ-3正常,则甲病为常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正常双亲II-1与II-2生育了患病的III-2,可知乙病为隐性遗传(常或X),A、B项错误;Ⅱ-4的基因型一定是aaXBY,Ⅱ-2号的基因型为AaXBXb,Ⅱ-5基因型为AaXBY,Ⅱ1为AaXBY,Ⅲ-2的旁系血亲II-3、II-4、II-5、Ⅲ-3、Ⅲ-4、Ⅲ-5,共有6人,C项错误;若Ⅱ-1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则乙病是一定是伴X隐性遗传,Ⅲ1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概率为1/2),Ⅲ-4的基因型为AAXBY或AaBY(概率为2/3),所以该男孩只患乙病的概率2/3x1/2x1/2x1/2=1/12,D项正确。

6.D【解析】b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生物最易生存。

b时之后种内斗争加剧,到d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种内斗争强度最高。

由于d时种群数量最大,所以日捕获量最大。

为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该在bd之间择机开发利用,但捕获后种群剩余

部分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应保持在b时。

选择题36分练(17)

1.(2016·信阳三门峡联考)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实现了中国自然科学诺奖零的突破,其率领的科研团队提取出的青蒿素可以有效地治疗疟疾,在青蒿素被提取之前,奎宁广泛被用来治疗疟疾,治疗机理是奎宁可以和疟原虫DNA结合,形成复合物。

下列相关选项不正确的是(  )

A.奎宁作用机理可能是直接抑制疟原虫DNA复制和转录

B.疟原虫DNA复制和转录主要场所是细胞核

C.若疟原虫摄食的主要方式是胞吞,则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选择透过性

D.青蒿素为植物细胞的一种代谢产物,可能贮存于液泡中

2.(2016·河南洛阳统考)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

C.效应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

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

3.用32P标记果蝇一个精原细胞中所有的DNA分子,然后置于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开始培养后一个细胞核中DNA数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D段与GH段的细胞中Y染色体数目一定不同

B.IJ段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都是1:

2

C.GH段细胞中含32P的核DNA分子占总数的1/2

D.KL段每个细胞核中含32P的染色体条数都相等

4.在普通的棉花中导入能控制合成毒素蛋白的B、D基因。

已知棉花短纤维由基因A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AaBD的短纤维抗虫棉植株(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也不考虑致死现象)自交子代出现短纤维抗虫∶短纤维不抗虫∶长纤维抗虫=2∶1∶1,则导入的B、D基因位于(  )

A.均在1号染色体上B.均在2号染色体上

C.均在3号染色体上D.B在2号染色体上,D在1号染色体上

5.如图表示生物基因的表达过程,下列叙述与该图相符的是(  )

A.图1可发生在绿藻细胞中,图2可发生在蓝藻细胞中

B.DNA—RNA杂交区域中A应与T配对

C.图1翻译的结果得到了多条多肽链,图2翻译的结果只得到了一条多肽链

D.图2中③的合成需要的酶与图1中的RNA聚合酶完全一样

6.下列有关环境污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汽车尾气中的化合物、燃料燃烧释放的大量粉尘、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废物等都成了大气颗粒物大家庭的新成员

B.焚烧塑料垃圾所产生的二恶英(一种具有严重毒性的脂溶性物质)会诱发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C.调整工业结构、能源结构,减少工业废气是控制大气污染的有效途径

D.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性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选择题36分练(17)答案(解析)

1.C【解析】DNA复制和转录都以DNA为模板,奎宁与DNA结合后,抑制了DNA复制和转录过程,A正确;疟原虫是真核生物,DNA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B正确;疟原虫胞吞过程体现了细胞膜流动性,C错误;青蒿素属于青蒿类植物的细胞代谢产物,储存在液泡中,D正确。

2.A【解析】从题中信息可知,患者体内正常的胰岛B细胞被当做外来物质进行攻击,因此该病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

由于胰岛B细胞死亡,胰岛素分泌受影响,故患者体内胰岛素含量较低,B错误。

胰岛B细胞被当做抗原,效应T细胞直接与胰岛B细胞接触发挥作用,C错误。

治疗该病需要减弱T细胞的增殖,D错误。

3.C【解析】CD段包括有丝分裂的分裂期的前期、中期、后期,前期和后期有1条染色体,在后期有2条Y染色体;GH段为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只有1条Y染色体,A项错误;IJ段指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在前期中期细胞中染色体与DNA之比为1:

2,后期与末期染色体与DNA之比为1:

1,B项错误;该精原细胞经过1次有丝分裂形成的2个精原细胞,每个精原细胞的每条染色体含的1个DNA(1条链含32P,1条链没有),这2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每个精原细胞进行DNA复制,每条染色体含2个单体(1条单体含的DNA含32P,1条单体的DNA不含32P),C项正确;KL段完成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由于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1条染色体的2条单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是随机的,故形成的子细胞含32P的染色体条数不一定都相等,D项错误。

4.B【解析】如果B、D基因均在1号染色体上,AaBD生成配子为:

1ABD∶1a,自交子代基因型为:

1AABBDD∶2AaBD∶1aa,表现型为长纤维不抗虫∶短纤维抗虫=1∶3,A错。

如果均在2号染色体上,AaBD生成配子为:

1aBD∶1A,自交子代基因型为:

1aaBBDD∶2AaBD∶1AA,表现型为短纤维抗虫∶短纤维不抗虫∶长纤维抗虫=2∶1∶1,B正确。

如果均在3号染色体上,AaBD生成配子为:

1ABD∶1A∶1a∶1aBD,自交子代有4种表现型,C错。

如果B在2号染色体上,D在1号染色体上,AaBD生成配子为:

1AD∶1aB,自交子代基因型为:

1AADD(短纤维不抗虫)∶2AaBD(短纤维抗虫)∶1aaBB(长纤维不抗虫),D错。

5.C【解析】图1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只能发生在原核生物中,图2是先转录再翻译,应发生在真核生物中,绿藻为真核生物,而蓝藻为原核生物;DNA—RNA杂交区域中A应该与U配对;酶具有专一性,不同种生物需要的聚合酶不同。

6.B【解析】雾霾天数逐年上升,这与大气中的颗粒物有关。

其中,汽车尾气中的化合物、燃料燃烧释放的大量粉尘、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废物、建材等行业制造的各种颗粒状物质,都成了大气颗粒物大家庭的新成员。

此外,环境中的各种化合物与大气颗粒互相作用,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生成了崭新的“颗粒二代”,组成更复杂、对人体毒性更强的物质。

细胞癌变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有关,因焚烧塑料垃圾所产生的二恶英会诱发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都发生突变,进而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合理的工业布局(如优先发展污染少、能耗低、产值高的绿色产业,逐渐淘汰能耗高、高污染、高排放等的劣势产业),减少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空气污染。

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如全球性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酸雨、海洋污染、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引起了全人类的关注,其危害具有全球性。

选择题36分练(18)

1.如图甲、乙、丙、丁代表细胞中的物质或结构。

下列分析中不合理的是

A.C、H、O、N、P属于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

B.甲物质

中含有氢键,丙物质中含有高能磷酸键

C.乙、丁中由C、H、O、N、P组成的化合物种类相同

D.甲、乙、丙三种物质或结构参与了丁结构中酶的合成

2.细胞自噬是将细胞内受损、变性、衰老的蛋白质或细胞器运输到溶酶体内并降解的过程。

下图中甲、乙、丙表示细胞自噬的三种方式,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通过丙过程减少有害蛋白在细胞内的积累,从而缩短细胞寿命

B.自吞小泡与溶酶体融合能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C.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

D.细胞自噬贯穿于正常细胞生长、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全过程

3.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1中A、B两点,酶的空间结构改变,活性明显降低直至失活

B.图2中A点时,植物叶肉细胞内不发生光合作用

C.图3中引起BC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是不一致的

D.图4中用秋水仙素处理分生组织,b阶段细胞比例会减少

4.下列关于遗传问题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红花与白花杂交,F1代全为红花,支持了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B.YyRr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一定是YR:

Yr:

yR:

yr=1:

1:

1:

1

C.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F2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占3/8

D.Aa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控制的性状与性别相关联

5.下图是与洋葱有关实验的部分步骤,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表示提取洋葱叶片光合色素时的研磨步骤,加入少量SiO2是为了防止研磨过程中叶绿素被破坏

B.②表示符合要求的滤纸条,未见色素带,原因可能是材料为黄化叶片

C.③表示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装片制作的压片步骤,该步骤的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散开来

D.④表示在高倍镜下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时的一个视野,其中前期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配对现象

6.某种植物上栖息着一定数量的甲、乙两种昆虫和蜘蛛。

甲、乙两种昆虫均以该植物为食,蜘蛛以乙昆虫为食。

甲昆虫在白天活动,乙昆虫在夜晚活动。

甲昆虫采食该种植物的叶片后,植物会释放出挥发性的物质X,X既可吸引甲昆虫的天敌,也能驱赶乙昆虫。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上述现象中,X分别在植物与甲昆虫的天敌、植物与乙昆虫之间进行传递

B.影响甲昆虫活动的信息既有来自无机环境的,也有来自生物的

C.蜘蛛在蜘蛛网上捕食乙昆虫所利用的信息种类是物理信息

D.若在上述植物上施用人工合成的物质X,短期内该植物上甲昆虫天敌和乙昆虫天敌数量都增加

 

选择题36分练(18)答案(解析)

1.C【解析】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有C、H、O、N、P、S、K、Ca、Mg等,A正确;甲、乙、丙、丁分别表示tRNA、核糖体、ATP和生物膜(叶绿体的类囊体膜或线粒体内膜),甲物质内部的短线代表的是氢键,丙中的“~”代表的是高能磷酸键,B正确;乙结构中由C、H、O、N、P组成的化合物是rRNA,丁结构中由C、H、O、N、P组成的化合物有ADP、ATP和磷脂分子,C错误;tRNA、核糖体、ATP均参与了蛋白质的翻译过程,D正确。

2.D【解析】丙过程可以将细胞内有害蛋白清除,应该是有利于细胞寿命的延长,A错误;自吞小泡和溶酶体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B错误;正常状态下机体也会对自身的衰老、死亡的细胞器进行清除,C错误;正常生物体在细胞的生长、分化、衰老和凋亡等过程中都会发生细胞自噬,D正确。

3.C【解析】图1中A点

是因为温度低抑制了酶的活性,酶的空间结构没有改变,A项错误。

图2中A点代表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光合作用速率,B项错误。

图3中BC段是因为光照强度强,导致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减少,光合作用速率下降,而DE段是因为光照强度弱导致光合作用强度下降,C项正确。

秋水仙素能抑制前期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进而导致细胞不能完成分裂,但不会使M期的细胞比例减少,D项错误。

4.D【解析】孟德尔遗传实验假设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遗传因子互不融合,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成对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分离,受精时成单的遗传因子恢复成对状态。

故F1应只表现出显性性状,F1自交后代应出现性状分离,因而是需要看F2代是否出现性状分离才能支持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如果Y、y与R、r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体,它们发生连锁遗传,产生的配子可能只有两种,比例为1:

1,如果发生了交叉互换,则产生四种配子但比例不是1:

1:

1:

1;当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显性纯合亲本(AABB)与隐性纯合亲本(aabb)杂交时,F2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才占3/8;而如果是AAbb与aaBB为亲本杂交,则F2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占5/8。

5.D【解析】加入SiO2是为了使研磨的充分,CaCO3可以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A错误;若材料为黄化叶片,不含叶绿素但含叶黄素和胡萝卜素,滤纸条上应有色素带,B错误;观察洋

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装片制作的压片步骤的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散开来,C正确;前期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配对现象的应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而洋葱根尖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D错误。

6.D【解析】从题目所给X的作用为突破口来解答该题。

X是由植物产生的,但能影响到甲昆虫的天敌和乙昆虫,说明X可以分别在植物与甲昆虫的天敌、植物与乙昆虫之间进行传递。

影响甲昆虫在白天活动的物理信息来自无机环境,影响甲昆虫取食的信息来自生物(植物)。

蜘蛛在蜘蛛网上捕食乙昆虫通过感知蜘蛛网的震动来实现,所利用的信息种类是物理信息。

X可吸引甲昆虫的天敌,所以在上述植物上施用人工合成的物质X,短期内该植物上甲昆虫天敌数量增加,又因X也能驱赶乙昆虫,则该植物上乙昆虫数量减少,进而造成乙昆虫天敌数量减少。

选择题36分练(19)

1.如图是“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所得到的实验结果,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条色素带自中心向外依次是橙黄色、黄色、蓝绿色和黄绿色

B.若将纸片置于暗室中,并用红光照射,则色素带中呈暗色的有③④

C.由于四条色素带中①扩散得最快,故①在提取液中的溶解度最高

D.若用秋天凋落的银杏叶片作为实验材料,则会缺失图中的②和④两条色素带

2.下列有关科学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均可用藓类小叶作为实验材料

B.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应在患者家系中多调查几次,以减少实验误差

C.模拟性状分离比的实验中,两个桶中的小球数量不一定相同

D.洋葱内表皮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因而不能用于质壁分离的观察实验

3.科学理论的得出离不开科学方法和科学技术的支持。

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艾弗里及其同事所做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中,运用了物质分离、提取和鉴定技术

B.赫尔希和蔡斯所做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离心后的上清液中含有大量被感染的大肠杆菌

C.威尔金斯等提供的DNA衍射图谱数据,为沃森和克里克建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提供了支撑

D.1958年,Meselson和Stahl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首次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

4.如图是关于不同浓度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②③均说明低浓度生长素具有促进细胞伸长生长的特点

B.图①中a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用于除去麦田中的双子叶杂草

C.图②可表示植物幼苗水平放置时,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

D.由图③可知,生长素浓度越高,插条的生根数量越多

5.如图表示人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中物质变化曲线图形的一部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该图形表示细胞核内DNA数量变化,则BC段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1:

1

B.若该图形表示细胞内染色体数量变化,则D时刻后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C.若该图形表示染色单体数量变化,则CD时刻细胞核完成重建

D.若该图形表示细胞内中心粒数量变化,则CD时刻已完成着丝点分裂

6.如图是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情况,分析这些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A.1950~1980年间该种群始终没有发生进化

B.1990年该生物已经进化成了两个物种

C.1960年该种群Aa基因型的频率为48%

D.变异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

 

选择题36分练(19)答案(解析)

1.B【解析】该实验采用的层析原理与纸条层析相同,只不过色素是从中心向四周扩散开的,因此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越低的色素离中心越近,故自中心向外依次为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和胡萝卜素,颜色依次为黄绿色、蓝绿色、黄色和橙黄色,A错误。

由于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而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故若将纸片置于暗室中并照射红光,则③④色素带会因吸收红光而变暗,B正确。

色素分离的原理是四种色素在层析液(非提取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越高,扩散得越快,C错误。

叶绿素不稳定,易被分解,故用秋天凋落的银杏叶片作材料提取的色素中叶绿素含量应该极少,故缺失的色素带应该是③④,D错误。

2.B【解析】藓类小叶呈现绿色,含有叶绿体,可用于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的实验材料,但绿色会对健那绿染色后的线粒体所呈现的蓝绿色产生干扰,不适合作为观察线粒体的实验材料,A错误;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

B错误;模拟性状分离比的实验中,两个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

桶中的小球分别表示雌雄配子,因在自然条件下,雄配子的数量多于雌配子,所以两个桶中的小球数量不一定相同,C正确;洋葱内表皮细胞也有中央液泡,也能发生质壁分离,因而能用于质壁分离的观察实验,但因细胞液中没有色素,实验现象不易观察到,D错误。

3.B【解析】艾弗里及其同事是将S型菌的DNA、蛋白质、脂质和多糖等一一提取出来(运用了物质分离、提取技术),分别和R型活菌培养,观察菌落的特征(运用了鉴定技术),A正确;赫尔希和蔡斯所做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离心后密度小的上清液中,含有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B错误;沃森和克里克以威尔金斯及其同事富兰克林提供的DNA衍射图谱的有关数据为基础,推算出DNA分子呈螺旋结构,C正确;1958年,科学家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根据双链DNA在试管中的分布情况,证明了DNA分子是以半保的方式进行复制的,D正确。

4.B【解析】图①②能说明低浓度生长素有促进生长的作用,但并不能说明生长是由细胞分裂还是细胞伸长引起的;图③反映的是插条生根数量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故A错。

图①中浓度为a时,生长素对单子叶植物生长促进作用较高,而对双子叶植物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故B对。

植物幼苗水平放置时,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逐渐减小,所起的作用不是抑制作用,仍是促进作用,只是随生长素浓度减弱,促进作用也减弱,故C错。

仅在图示浓度范围内,生长素浓度越高,插条的生根数量越多,此外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故D错。

5.D【解析】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