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择题1有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881922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92.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选择题1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化学选择题1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化学选择题1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化学选择题1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化学选择题1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选择题1有答案.docx

《化学选择题1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选择题1有答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选择题1有答案.docx

化学选择题1有答案

2012年

化学选择题1

深圳市菁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选择题(共24小题)

1.有一小包质量为ag的NaHCO3和Ca(HCO3)2的固体混合物,小明将该包固体充分加热(仅发生反应:

①Ca(HCO3)2

CaCO3+CO2↑+H2O②2NaHCO3

Na2CO3+CO2↑+H2O),将生成的CO2全部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产生bgCaCO3沉淀;芳芳在小明加热、冷却后的试管中又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再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的石灰水,结果产生cgCaCO3沉淀.那么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a=cB.a<b+cC.b<cD.a<b

2.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只用观察和组内物质的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是(  )

A.NaCl、BaCl2、CuSO4、NaOH、KNO3B.Ba(NO3)2、NaCl、Na2SO4、H2SO4、HClC.NaOH、FeCl3、MgSO4、BaCl2、KClD.AgNO3、HCl、Na2CO3、KCl、CaCl2

3.“绿色化学”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副作用.下列化学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概念的是(  )

A.消除硫酸厂尾气排放的SO2:

SO2+2NH3+H2O═(NH4)2SO3B.消除制硝酸工业尾气氮的氧化物污染:

NO2+NO+2NaOH═2NaNO2+H2OC.制取硫酸铜: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D.制取硝酸铜: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4.将下列各组中的物质混合,若每组中最后一种物质过量,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纸上仅留下一种不溶物(纯净物)的是(  )

①NaOH溶液,MgCl2溶液,硝酸②BaCl2溶液,NaNO3溶液,稀硫酸

③CuCl2溶液,FeCl2溶液,锌粒④NaCl溶液,AgNO3溶液,盐酸

⑤Fe2(SO4)3溶液,NaNO3溶液,Ba(OH)2溶液

A.①④B.②③C.③⑤D.②④

5.印刷铜制电路板的“腐蚀液”为FeCl3溶液.已知铜铁均能与FeCl3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Cu+2FeCl3=2FeCl2+CuCl2,Fe+2FeCl3=3FeCl2.现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关于烧杯中物质的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一定含有FeCl3,固体一定是铁和铜B.溶液中一定含有FeCl2,固体一定含有铜C.溶液中一定含有FeCl2、CuCl2,固体一定含铜D.溶液中一定含有FeCl2,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6.氧化铜与氢气反应后得到的Cu中常常混合有少量Cu2O.Cu2O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O+H2SO4=Cu+CuSO4+H2O.现将10gCu和Cu2O的混合物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过滤得到9.5g固本,则原混合物中含Cu2O的质量为(  )

A.0.9gB.4.5gC.0.5gD.0.45g

7.我们知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臭氧(O3)、甲烷、氟氯代烷等.以下四个说法正确的是(  )

A.CO2和CO的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不可能达到45%B.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所含的氧原子数一定相等C.甲烷的爆炸极限的范围(5%~15%)比氢气的爆炸极限的范围(4%~74.2%)小,所以点燃甲烷前不一定要检验纯度D.氟氯代烷中只含有氟和氯两种元素

8.在天平两端的烧杯中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溶液,天平平衡.向一只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另一只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铝,充分反应后,天平仍然平衡.则加入Mg和Al的质量比可能是(  )

A.11:

12B.32:

33C.33:

32D.1:

1

9.将在空气中燃着的木条伸入下列各瓶混合气体中(V表示气体体积),无明显变化的是(  )

A.V(O2):

V(N2)═1:

5B.V(O2):

V(N2)═1:

4C.V(N2):

V(O2)═1:

5D.V(N2):

V(O2)═1:

4

10.下列对一些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的解释不一致的选项是(  )

A.给篮球充气,原因是分子间有间隙B.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100ml,原因是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C.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原因是分子在不断运动D.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原因是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11.科学家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据此推断,当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化后,结果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它一定是放射了(  )

A.电子B.中子C.质子D.该原子的原子核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的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C.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元素组成的D.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13.下列各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  )

A.N2B.N2OC.NH4ClD.AgNO3

14.05年12月7日下午,河北省唐山市刘官屯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严重人员伤亡.瓦斯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瓦斯在这些事故中体现的危害不可能是下面的(  )

A.瓦斯爆炸会产生高温、高压,促使爆源附近的气体以极大的速度向外冲击,造成人员伤亡对人体物理性伤害B.瓦斯不完全燃烧会产生有毒气体CO,造成人员中毒身亡C.瓦斯燃烧消耗大量氧气,使人窒息而死D.瓦斯的主要成分甲烷本身具有强刺激性气味,有剧毒,使人中毒

15.2004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八部委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到2005年底黑龙江、江苏等九省的部分地区基本实现乙醇汽油代替其他汽油.下列关于乙醇汽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B.使用乙醇汽油可节省石油资源C.推广使用乙醇汽油有助于减轻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D.乙醇是可以用玉米、薯类等发酵制得的一种可再生能源

16.O2和CO的混合气体50g,充分燃烧后,将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测得剩余气体的质量为6g,此混合气体中CO和O2的质量比可能是(  )

A.7:

4B.8:

17C.7:

8D.14:

11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了二氧化碳外,还有甲烷、臭氧等B.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是人类的眼泪C.煤气作为生活燃气,它的主要成分为氢气、甲烷、一氧化碳等D.白磷的着火点是40℃,所以放在20℃空气中的白磷不能燃烧

18.完全电解ag水,生成bL氢气,同时生成氧气的质量和体积是(  )

A.

g、2bB.

g、

LC.

g、

LD.

g、bL

19.下列现象中,不是直接利用化学反应所产生的能量的是(  )

A.人用食物维持体温和日常活动B.家庭用煤气做饭C.办公室用空调取暖D.工人用炸药拆除危旧建筑

20.小明要完成一份“关于家庭用水的问卷调查”,其中需要通过化学实验才能回答的问题是(  )

A.您家里使用的是自来水厂的自来水吗B.您家使用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C.您家用水是否有二次使用的情况,如:

用洗完菜后的水冲厕所D.你家每月用多少度自来水

21.当今化学家在环境问题上的最新构想是:

“变废为宝,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例如:

此构想一旦实现,既能解决能源问题的危机,又能起到消除大气污染的目的.此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  )

A.均为物理变化B.①为物理变化,②为化学变化C.均为化学变化D.①为化学变化,②为物理变化

22.今年有数家煤矿发生重大爆炸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事故原因多是因为矿井中或煤矿附近的煤尘和“瓦斯”含量过高引起.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爆炸一定不是由煤尘引起,因为煤尘的着火点较高,不易燃烧B.爆炸一定是由“瓦斯”引起的,而跟煤尘无关,因为“瓦斯”是可燃性气体C.“瓦斯”的主要成分是CH4气体,矿工进矿时应用明火检查其含量D.煤尘和“瓦斯”都属可燃物,跟空气混合遇明火很可能会引起爆炸

23.煮沸过的水不宜养鱼,是因为煮沸过的水中几乎不含有(  )

A.氧元素B.氧原子C.氧分子D.氢元素

24.公寓突然发生火灾,由五楼厨房起火燃烧,六楼冒出浓烟.下列哪种为四楼住户最佳的逃生方式?

(  )

A.采低姿势往顶楼的方向逃生B.以湿布掩住口鼻,在原地等待救援C.由楼梯迅速往下一楼的方向逃生D.用工具打破窗户,直接跳楼逃生

二.填空题(共3小题)

25.下列有关的物质及相互转化,都与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其中A、B、M、E均为常见单质,F为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

①一定量的A在B中点燃可生成C和D的混合物,且C、D均为无色气体,C是常见的还原剂,可与B进一步反应生成D.

②M+B→G(此反应是人类获取能量的最佳反应)

③D+L→F+G

④C+K→D+E

(1)写出D和F的化学式:

D _________ ,F _________ .

(2)转化④在金属冶炼中常用来炼 _________ .

(3)A在B中燃烧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两个):

 _________ 、 _________ .

26.有A、B、C、D四种化合物,已知A、D属于盐类,A是硝酸盐,B是一种酸,C是一种碱,A、D、C均为无色或白色.用其溶液进行实验,现象如下:

A与B、A与D反应均生成同一种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酸;B与C反应,其中一种生成物为硫酸钠,C与D反应生成蓝色沉淀.试回答:

(1)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 _________ ,B _________ ;

(2)写出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27.二甲醚(CH3OCH3)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它清洁、高效,具备优良的环保性能.利用天然气可以生产二甲醚.

请填写下列空白:

(1)与二甲醚具有相同分子式的有机化合物是:

 _________ (填字母编号).

A、CH3COOHB、CH3OHC、CH4D、C2H5OH

(2)二四醚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 

(3)二甲醚可由合成气(CO与H2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制得.用合成气制二四醚时,还产生了一种可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机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_________ 

(4)制备二四醚的合成气可由甲烷与水蒸气或二氧化碳经高温催化反应制得.合成气除制二甲醚外,还可用于冶炼金属,用它冶炼铁的生产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

在上图炼铁的还原反应室中,合成气中的两种气体都能与Fe2O3反应生成铁单质,其中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

三.解答题(共3小题)

28.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完成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探究实验时,针对将少量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生成什么物质?

甲、乙两个同学为此争论,甲说:

“钠在金属活动顺序中排在铜的前面,反应会置换出铜”.乙说:

“不对!

反应会放出气体,产生蓝色沉淀”.乙的理由是 _________ .

为了验证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他们完成了该实验,在实验中果然产生气体和蓝色沉淀,但甲又说:

“那会不会蓝色沉淀掩盖了红色铜的现象呢”?

你如何用实验证明该蓝色沉淀中不含红色的铜:

 _________ .

写出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推断少量金属钠投入到氯化铁溶液中产生的现象:

 _________ .

29.某CuO粉末中混有少量Cu2O,现有一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其中Cu2O的含量,请根据图示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X是常见还原性气体CO、H2中的一种,请根据组合装置判断X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 ,A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___ .

(2)B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___ .若缺少它,将直接导致反应后 _________ 装置内的物质的质量有偏差.

(3)已知Cu2O在加热的条件下也能被X气体还原为Cu,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4)已知反应前CuO和Cu2O的总质量为m1g,完全反应后U型管内物质的质量增加了m2g(损失忽略不计),则原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为 _________ 克.

(5)E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___ .

(6)若进入C中的气体换成两种气体中的另外一种,同样要求用该装置完成Cu2O含量的测定实验,则D中的药品应改换为 _________ .

30.某草木灰是农村常用的一种肥料(其有效成分是碳酸钾).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草木灰中碳酸钾的含量,取现有的草木灰7.5g,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消耗稀盐酸45g,过滤除去杂质,得到溶液45.5g.(已知碳酸钾的化学性质与碳酸钠化学性质相似,假设草木灰中除碳酸钾外,其它物质均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试计算:

(1)该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

(2)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24小题)

1.有一小包质量为ag的NaHCO3和Ca(HCO3)2的固体混合物,小明将该包固体充分加热(仅发生反应:

①Ca(HCO3)2

CaCO3+CO2↑+H2O②2NaHCO3

Na2CO3+CO2↑+H2O),将生成的CO2全部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产生bgCaCO3沉淀;芳芳在小明加热、冷却后的试管中又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再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的石灰水,结果产生cgCaCO3沉淀.那么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a=cB.a<b+cC.b<cD.a<b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元素质量守恒;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混合物中碳元素通过两条途径分别转化到碳酸钙沉淀中,其中一条途径是通过加热分解出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而转移到碳酸钙中,另一途径则是把分解后碳酸钙与碳酸钠中的碳转变为二氧化碳后再与氢氧化钙反应而转移到碳酸钙中;根据题意,两条途径所转移碳元素的质量相等,因此两个途径所得到的碳酸钙也相等;而固体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碳酸钙中碳元素质量分数,因此也得到最终所得碳酸钙的总质量大于原固体混合物的质量.

解答:

解:

根据①Ca(HCO3)2

CaCO3+CO2↑+H2O,碳酸氢钙中碳元素平均转移到生成的碳酸钙和二氧化碳中;②2NaHCO3

Na2CO3+CO2↑+H2O碳酸氢钠中的碳元素也平均转移到碳酸钠和二氧化碳中;由此可判断受热分解后所得二氧化碳气体中碳元素质量与剩余固体中碳元素质量相等;所以加热分解所得气体二氧化碳的质量等于剩余固体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可判断b=c;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小明和芳芳所得碳酸钙的总和(b+c)g中碳元素全部来自于固体混合物中所有碳元素,即(b+c)g碳酸钙中所含的碳元素质量等于ag的NaHCO3和Ca(HCO3)2的固体混合物中所含的碳元素的质量;而碳酸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12%,碳酸氢钠中碳元素质量分数=

×100%≈14%,碳酸氢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15%,由此可知碳酸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NaHCO3和Ca(HCO3)2的固体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因此当两者碳元素质量相等时,两者的质量关系为:

a<b+c;

由于b=c,而NaHCO3和Ca(HCO3)2的固体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在14%~15%之间,而碳酸钙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12%,可得a>b=c,因此a=c、a<b的判断都不正确;

故选B.

点评: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元素质量不变,解答本题时需要关注转化过程中碳元素质量不变这一特殊情况,抓住变化中碳元素的质量关系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2.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只用观察和组内物质的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是(  )

A.NaCl、BaCl2、CuSO4、NaOH、KNO3B.Ba(NO3)2、NaCl、Na2SO4、H2SO4、HClC.NaOH、FeCl3、MgSO4、BaCl2、KClD.AgNO3、HCl、Na2CO3、KCl、CaCl2

考点:

酸、碱、盐的鉴别。

专题:

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

先分析选项中有没有带色的物质,有带色物质的借助带色物质鉴别,没有带色物质的,借助表格列举出反应现象进行鉴别.

解答:

解:

A、先根据溶液的颜色鉴别出蓝色的溶液是硫酸铜,将剩余的四种物质分别滴加硫酸铜,会生成蓝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但是剩余的三种物质不会鉴别,故A错误,

B、

Ba(NO3)2

NaCl

Na2SO4

H2SO4

HCl

Ba(NO3)2

﹣﹣﹣﹣

无现象

沉淀

沉淀

无现象

NaCl

无现象

﹣﹣﹣﹣﹣﹣

无现象

无现象

Na2SO4

沉淀

无现象

﹣﹣﹣﹣﹣﹣

无现象

无现象

H2SO4

沉淀

无现象

无现象

﹣﹣﹣﹣

无现象

HCl

无现象

无现象

无现象

无现象

﹣﹣﹣﹣﹣﹣

分别有两组现象是相同的,不能鉴别,故B错误,

C、先根据溶液的颜色鉴别出黄色的溶液是氯化铁,然后在剩余的四种溶液中滴加氯化铁,会生成红褐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再将氢氧化钠滴入剩余的三种溶液中会生成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镁,再将氯化镁滴入剩余的两种溶液中,会生成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钡,剩余的就是氯化钾,故C正确,

D、

AgNO3

HCl

Na2CO3

KCl

CaCl2

AgNO3

﹣﹣﹣﹣

沉淀

沉淀

沉淀

沉淀

HCl

沉淀

﹣﹣﹣﹣

气体

无现象

无现象

Na2CO3

沉淀

气体

﹣﹣﹣﹣

无现象

沉淀

KCl

沉淀

无现象

无现象

﹣﹣﹣﹣

无现象

CaCl2

沉淀

无现象

沉淀

无现象

﹣﹣﹣﹣

五组中的现象是不同的,可以鉴别,故D正确,

故选CD.

点评:

在做物质的鉴别题时,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选项中的有带色的离子,首先鉴别,然后再区别其他的物质,另一类是选项中的物质都是无色的,就需要借助表格进行鉴别,不管哪种,在鉴别时每组出现的现象不能完全相同.

3.“绿色化学”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副作用.下列化学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概念的是(  )

A.消除硫酸厂尾气排放的SO2:

SO2+2NH3+H2O═(NH4)2SO3B.消除制硝酸工业尾气氮的氧化物污染:

NO2+NO+2NaOH═2NaNO2+H2OC.制取硫酸铜: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D.制取硝酸铜: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考点:

绿色化学。

专题:

新信息筛选题。

分析:

A、此选项消除SO2气体,方法合理科学,避免空气污染,符合绿色环保要求;

B、此选项消除消除制硝酸工业尾气氮的氧化物污染,避免酸雨的形成,符合绿色环保要求;

C、由此法制取硫酸铜,代价太大,且生成SO2气体,不符合倡导的绿色化学;

D、由此法制取硝酸铜,代价太大,且生成NO气体,会导致空气污染,不符合倡导的绿色化学;

解答:

解:

A、既消除消除硫酸厂尾气排放的SO2气体,还能得到(NH4)2SO3这种氮肥,不但方法合理科学,而且避免空气污染,符合绿色环保要求

B、用此法消除制硝酸工业尾气氮的氧化物污染,防止空气污染,避免酸雨的形成,符合绿色环保要求;

C、由此法制取硫酸铜,代价太大,且生成SO2气体,既不经济又得产生有毒气体污染空气,不符合倡导的绿色化学;

D、由此法制取硝酸铜,既不经济,又生成NO气体,会导致空气污染,不符合倡导的绿色化学;

故选C、D

点评:

此题考查了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人类的重视,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主人翁意识.

4.将下列各组中的物质混合,若每组中最后一种物质过量,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纸上仅留下一种不溶物(纯净物)的是(  )

①NaOH溶液,MgCl2溶液,硝酸②BaCl2溶液,NaNO3溶液,稀硫酸

③CuCl2溶液,FeCl2溶液,锌粒④NaCl溶液,AgNO3溶液,盐酸

⑤Fe2(SO4)3溶液,NaNO3溶液,Ba(OH)2溶液

A.①④B.②③C.③⑤D.②④

考点:

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

元素与化合物。

分析:

利用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判断每组有多少种物质发生反应,考虑最后一种过量,看最后是否留有一种物质解决.

解答:

解:

①NaOH溶液,MgCl2溶液,硝酸中NaOH溶液和MgCl2溶液反应会生成沉淀,但硝酸过量会溶解沉淀,故不会有沉淀生成,

则滤纸上不会留下不溶物;

②BaCl2溶液,NaNO3溶液,稀硫酸中NaNO3溶液不会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但BaCl2溶液和稀硫酸会生成硫酸钡的一种沉淀,则滤纸上仅留下一种不溶物.

③CuCl2溶液,FeCl2溶液,锌粒中锌的活动性比铁铜都强可置换出铁和铜,则反应后是两种沉淀,则滤纸上留下两种不溶物

④NaCl溶液,AgNO3溶液,盐酸三种物质反应后会生成氯化银一种沉淀,则滤纸上仅留下一种不溶物;

⑤Fe2(SO4)3溶液,NaNO3溶液,Ba(OH)2溶液反应后会生成硫酸钡与氢氧化铁的沉淀,则滤纸上留下两种不溶物.

故选D

点评:

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是复分解反应的发生,判断反应是否进行及沉淀的情况,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的一道不错的题目

5.印刷铜制电路板的“腐蚀液”为FeCl3溶液.已知铜铁均能与FeCl3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Cu+2FeCl3=2FeCl2+CuCl2,Fe+2FeCl3=3FeCl2.现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关于烧杯中物质的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一定含有FeCl3,固体一定是铁和铜B.溶液中一定含有FeCl2,固体一定含有铜C.溶液中一定含有FeCl2、CuCl2,固体一定含铜D.溶液中一定含有FeCl2,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铜,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答:

解:

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能发生的反应有①Cu+2FeCl3=2FeCl2+CuCl2,②Fe+2FeCl3=3FeCl2,③Fe+CuCl2═FeCl2+Cu,铜和铁都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故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亚铁,充分反应后仍有少量固体,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一定含有铜,由于铁的量不确定,故可能含有铁,有铜存在,则不可能含有氯化铁.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进行.

6.氧化铜与氢气反应后得到的Cu中常常混合有少量Cu2O.Cu2O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O+H2SO4=Cu+CuSO4+H2O.现将10gC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