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训诂与训诂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879768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96.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训诂与训诂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第一章训诂与训诂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第一章训诂与训诂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第一章训诂与训诂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第一章训诂与训诂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训诂与训诂学.docx

《第一章训诂与训诂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训诂与训诂学.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训诂与训诂学.docx

第一章训诂与训诂学

第一章训诂与训诂学

第一节诂的由来及含义

训诂学是我国传统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历代的训诂理论和实践为研究对象。

所以,我们要想懂得训诂学的含义,首先要懂得什么是训诂。

训诂一词,也写作“训故”,初出于西汉。

《汉书·艺文志》载述:

“汉兴,鲁申公为诗训故。

”而扬雄《答刘歆书》则言“训诂”,其书云:

“蜀人有严君平,临邛林闾翁孺者,深好训诂。

”又《魏书·江式传》云:

“博士臣揖言,夫尔雅之为书也,文约而义固,……若其包蜀天地,纲纪人事,权揆制度,发百家之训诂,未能悉备也。

”以上引文中的“训故”、“训诂”,都是指词义解释而言。

千余年前,唐代训诂大师孔颖达曾精练地表述过训诂的含义,他说:

“训诂传者,注解之别名也。

”清人马瑞辰说;“诂训本为故言,由今通古皆曰诂训,亦曰训诂。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诂”字注曰:

“《尔雅》析故、训、言为三,三而实一也。

汉人传注多称故者,故即诂也。

毛诗云“故训传者,故训犹诂言也,谓取故言为传也。

取故言为传,是亦诂也。

近代语言学者黄季刚先生说:

“诂者故也,即本来之谓;训者顺也,即引申之谓。

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

目前已经出版的十几种训诂专著,引证了丰富的材料,论述“训诂”、“训故”的含义,虽则各有微言大义,但是,都不否认“训诂”即是词义解释。

第二节训诂学及其性质

训诂作为学科名称是从“故训”开始的。

最早在训诂著作中用这个词的是毛亨,他给诗作的注是《毛诗故训传》。

训诂学与训诂的概念,是不相同的。

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却是紧密的,可以说没有训诂,就没有训诂学。

训诂学是传统语言文字学的一个门类,它是研究训诂的产生、发展和训诂方法的学科,也可以说它是一门土生土长的解释学。

孔颖达在《毛诗·周南·关睢诂训传疏》中说:

“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

”“通古今之异辞”,就是研究词义之间的关系;“辨物之形貌”,即通过训诂,区别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准确地认识事物,这是训沽的目的。

黄季刚先生明确指出:

“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

”这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训诂学的含义,科学地概括了几千年的训诂实践,第一个明确地把训诂与训诂学区别开来,认为“真正之训诂学”其主要宗旨应当是研究训诂方法、条理及语言文字的系统和根源。

因而,概况地说,如果训诂指的是古代书面词义解释的实践,那么,训诂学就是以词义解释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问。

它通过训诂实践的总结和现存训诂资料的分析归纳,研究训诂的理论和常用的体式、方法、条例,揭示语义系统,推求词语根源,探索语意发展的内部规律,用以指导训诂的实践。

第三节训诂学的用途

一、指导语文教学

阅读或讲授古代的文言文,最大的障碍在于词汇。

王力先生曾说:

“学习古代汉语最重要的是词汇的问题。

”而训诂学研究的对象是古代的字义和词义,因而,训诂学与阅读和讲授古代书面语的关系便可想而知了。

试从以下几点说明训诂在这方面的作用。

1.指导人们判断古代词语的正确含义

语言和其它事物一样,也是发展变化的,因而作为语言三大要素之一的词汇和词义也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训诂学的任务就是帮助人们去发现这种变化,对古代书面语中词汇的意义作出正确的解释,避免望文生训,以今为古。

如: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

,’有的注本认为“存”即“存在”、“生活”,这种解释很生硬。

准确的意义当是“养、养活”。

存字古有养义。

《淮南子·时则篇》:

“季夏,存视长老,行稃鬻;仲秋,养长老,行稃饮食。

“存”与“养”为对文,说明存有养义。

白居易《琵琶行》: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有的注本为:

“声声思,一声声都含有哀怨的情思。

”这是以情思释思字,未为确当。

思字古有忧、悲、哀、愁之义,声声思即是声声悲、声声哀。

《淮南子·缪称篇》:

“春女思,秋士悲。

”思、悲对文,则思亦即悲,《诗大序》:

‘‘亡国之音哀以思”,“思”‘哀’’同义。

2.补救课本或选本在注释方面的不足

阅读注释读物,常常遇到当注而未注的现象,可运用训诂知识,求得确当答案。

《隆中对》: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其中“保其岩阻”一句,初中语文课本只注了“岩阻”,未注“保”字,大约以为就是现代汉语的保守,无需注解。

其实这里的保字是依恃、凭仗之义,如《离骚》:

“保厥美以骄傲兮”,保即“恃”。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保君父之命”,杜注即训为恃。

又《吕氏春秋·诚廉篇》:

“阻兵而保威。

”高诱注:

“保,恃也。

”又《庄子·列御寇》:

“人将保女矣。

’’司马彪注:

“保,附也。

,’附,犹依也。

《汉书·高帝纪上》:

欲诛萧曹,萧曹恐,逾城保高祖。

,’王念孙谓:

“保者依

也”。

可见,“保”有“依仗”义。

弥补了课本的不足。

3.可使人知道某些词语之所以这样解释的原因

@读古代书面语,只知字、词、句如何解释,不知道为什么这样解释,应当说是令人遗憾的,训诂学可以帮助人们深入了解一个词语这样解释的原因。

《孔雀东南飞》: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高中课本注,“劳劳’’为怅惘若失的状态,意思是对的,但何以有此义?

《诗·陈风·月出》:

“劳心悄兮”,又《北风·柏舟》:

“忧心悄悄”,两文对照可知“劳’’即“忧’’也。

《汉书·谷永传》:

“损燕私之闲以劳天下”。

师古曰:

“劳,忧也。

”《淮南子·泛论》:

“以劳天下之民。

”高诱注:

“劳,犹忧也。

《冯婉贞》:

“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人。

”其中,“无虑”一词,初中课本第三册注:

“大概、大略”,为何会有此义?

《广雅·释训》:

“无虑,都凡也。

”《广雅·释诂》:

“都,大也。

”则都凡即为大凡,大凡乃大概、大略之意。

《周髀算经》:

“无虑后天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赵爽注:

”无虑者,粗计也。

”粗计即约略、大概之义。

可见学点训诂学的知识和训诂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深知字、词的含义。

二、指导古籍整理

古籍整理就是指对古籍进行校勘、标点、注释、翻译,这些工作,都与训诂知识密切相关。

有人认为,不懂训诂知识,就无法整理古籍。

下面从不同的方面谈谈训诂知识在古籍整理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1.训诂与校勘

古学常有错简、讹字、脱文、衍文、倒文,只有校正了这些错误,才能顺释文义。

因而要运用训诂学知识论断是非。

《战国策·赵策·触龙说赵太后》中的“触龙”,王念孙据《汉书·古今人表》、《苟子·议兵》、《太平御览》人事部、《荀子·臣道》、《史记·高祖功臣侯者表》等材料确证“触龙”是“触龙”之误。

近年长沙马王堆二号汉墓出土的帛书《战国策》,正作“触龙”,证实了王念孙的训诂校勘是正确的。

2.训诂与标点

训诂与标点的关系,不言自明。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

“郓州阚司仓者,家在荆州,其女乳母钮氏,有一子,妻爱之,与其子均焉,衣物欲食悉等。

忽一日,妻偶得林禽,戏与己子,乳母怒曰:

‘小娘子成长,忘我矣!

常有物与我子,停今何容偏?

”’此句不可理解,,其实,“停”字当属上句,即“常有物与我子停,今何容偏?

”“停”即均匀、均等,方言词,陕西关中方言、宁夏银南的某些地方方言中仍保有此意。

《武王伐纣平话》卷中:

“女子见道,化金光去了。

万民尽看,言道好希差,臣见异,特来奏我王。

”古典文学出版社的校点者将此句误断作:

“万民尽看,言道好希,差臣见奇异,特来奏我王。

”错。

“希差”是“希奇’,“怪异’’之意。

《敦煌变文字义通释》考之甚详。

足证没有正确的诂解,便不会有正确的断句标点。

3,训诂与注释

《红楼梦》第二回:

“古人有云: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如今虽说不及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象不同。

,’文化部《红楼梦》校订出版小组注:

“百足之虫,指马陆、蜈松一类节肢动物。

这类动物被截成几段后仍会活动,故称死而不僵。

”这是把“僵”解释成僵死、僵硬之义,细玩文意,此处僵字,当为跌倒、倒下之义。

《说文》人部:

“僵,断也?

”足部:

“踣,僵也。

,’都是倒义。

《搜神记》卷六“僵树自立”条:

“哀帝建平三年,零陵有树僵地,围一丈六尺,长十丈七尺。

民断其本,长九尺余,皆枯。

三月,树卒自立故处。

,’前云“僵”,后言“立”,显然僵乃栽倒、跌倒、倒下之义。

4.训诂与翻译

近代学者严复论翻译,有信、达、雅之说,翻译古书也是这个道理,信即忠实原文,达即文理通达,雅指流畅生动。

三者之中,信是基础,是前提。

没有正确、准确的前提,通达典雅是不存在的。

而要正确的翻译古文,必须通达训诂。

《老子》第十八章: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有人将这几句话译为:

“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习惯”。

准确意思当为:

“以其食为甘,以其服为美,以其居为安,以其俗为乐。

”目为老子主张“小国寡民”,回到“复结绳而用之’’的原始社会中,过一种“返朴归真”的缺乏物质文明的生活,但在精神上,却又以这种原始的生活状态为高尚美好。

他的本意是说:

以自己所吃的为香甜,以自己所穿的为漂亮,实际上并不一定味美香甜。

综上所述,均说明训诂学与古籍整理的密切关系。

第二章训诂的内容

传统训诂学的内容十分丰富,几乎包括了古代文献中的所有问题。

但是,就其主要内容而言,仍不外释词和解句。

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其中则·往往对一些特殊语法现象、修辞方式和行文惯例等给以说明。

因而,训诂学的内容大要可分为六端:

一、释词;二、解句;三、解释语法现象;四、说明修辞手法;五、辨析古书异例;六、注音、句读、校勘及其他。

第一节释词

释词,就是解释古书中词的含义。

它是训诂的中心工作。

因为词是能灵活运用的构成句子的最小语义单位,明白一个个词的含义,也就明白了整个句子的意思,从而才可以搞清楚篇章的含义;而在语言的诸要素中,词汇是变化最大,反映社会生活最灵敏的语言要素。

要通古今之异言,必然以释词为主要内容。

前代训诂学家十分重视释词工作。

清代训诂大师戴震在{与是仲明论学书》中说:

“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也;可以成词者,字也;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

”黄侃先生也指出:

“训诂之事在解明字义和词义。

’’((文字声韵训诂笔记》)足见释词在训诂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一、不同体式的词义训释

训诂中大量的词义训释是出现在传注体和专著体训诂中的。

通释字词的专书,是与随文注疏相对而言的。

随文注疏,即使是单独成书的随文注疏,均要随着被释原文的次序,对某字或某一词在该书和该句中所表现的读音和意义进行训释,而通释字词的专书是将某一字或某一词进行较全面的研究和训释。

它不局限字词在某一书或某一句中的特定的读音和意义,而是要对字词进行全面考察,给以注音和释义。

随文释义和通释语义的专书所释的义和释义的方法有些不同。

前者所释的义,常被局限在某种语言环境中,是某一·词语在某—·句中的意义,它和这个词语在别的书或别的句中所含的意义不一定相同。

就释义的方法来说,注疏的释义是随文而释,不必考虑这个词语在别的句中所含的种种不同的意义。

通释语义和专著刚好相反,它所释的义并不局限于某一句中的含义,而是某一词语常用的、基本的或全部的含义。

它的释义方法要全面研究各个词语的含义,给以准确简明的解释。

二者释词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

1.相同的一面是,都训释本义、引申义、假借义等;

2.不同的是,传注体释义灵活具体,而专著体释义概括抽象确定。

二、词义解释的内容

(一)解释实词

如《春秋·宣公十六年》:

“夏,成周宣榭火。

”《左传》解释说:

“人火之也。

凡火,人火日火,天火曰灾。

”这说明“灾”与“火”二字的意义在当时是有区别的。

晋代杜预又进一步解释说:

“成周,洛阳。

宣榭,讲武屋别在洛阳者。

《尔雅》曰:

‘无室曰谢’。

谓屋歇前。

”唐代孔颖达又疏证说:

“《尔雅释宫》云:

‘无室曰榭’:

李巡曰:

‘台积土为之,所以观望,台上有屋谓之榭。

’则榭是台上之屋,居台而临观讲武,故无室而歇前。

歇前者,无壁也,也今厅是也。

”杜预和孔颖达对《春秋》所载“成周宣榭火”一句逐词作出注解,后人才理解《春秋》所载是说在鲁宣公十四年(公元前593年)夏天,周东都洛阳发生一次人为的火灾。

《左传》、杜预、孔颖达在这里重点都是在解释实词。

《史记·周本纪》:

“及(弃)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

《正义》:

“种曰稼,敛曰穑。

”《说文》:

“谷可收曰穑。

’’此为释本义。

又如:

《左传·襄公十一年》:

“围郑,观兵于南门。

”杜预注:

“观,示也。

,’《说文》:

“观,谛视也。

”句中注作“示”,;乃显示”之义。

此为说明引申义。

{二)解释虚词

释实词而外也有释虚词的,见于书面语言中的这类词约有四百多个。

从解释虚词的数量上看传注体多一些。

但从释虚词的深入、概括性上讲,专著体做得更充分的一些。

《诗经·周南·关睢》孔疏云:

“字之所用,或全取以制义。

关关睢鸠之类也;或假辞以为助,‘者”乎”而”只”且’之类也。

对于虚词的注疏,古人或称为“辞”或称为“语助”,或称为“发声”。

唐宋以后多称为“语辞”。

此外,还有其他名称。

《楚辞·离骚》: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

王逸注:

“羌,楚人语中也。

”洪兴祖补注:

“楚人发语端也。

”《九章·哀郢》:

“羌灵魂之欲归兮”洪兴祖补注:

“羌,发声也。

(三)诠释成语典故

1.解释诗文中某些词语的出处

古人的文章中也常引用成语和典故。

正确地解释成语典故,也是训诂之事。

成语即现成的话语。

古籍中引用的成语,常是前代的名篇或名人的语句,也有不知来源的古语,也有流行的谚语、俗语和格言等。

训诂家们训释这些成语,或释其来源,或释其意义,或释其引者的用意等等。

如《左传·文公十七年》曰:

“鹿死不择音”。

晋代杜预注:

“音,所休荫之处。

古字声同,皆相假借。

”孔颖达疏:

“杜意言本当作荫,古字声同,皆相假借,故《传》作音。

言鹿死不择庇荫处,喻己不选所从之国,欲从楚也。

,’杜注和孔疏既解释了《左传》所记这条古语的字面意义,又说明了用者引这条古语的比喻意义和作用。

《论语·学而》:

“子贡曰: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

‘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

‘《诗》云: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也!

’子曰:

‘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告诸往而知来者。

”魏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解释子贡引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能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能自切磋琢磨。

”宋代邢呙疏:

“此《卫风·淇奥》之篇,美武功之德也。

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道其学而成也,听其规谏以自修,如玉石之见琢磨。

”孔安国的注和邢呙的疏,既解释了子贡引这两句诗的意义和出处,也解释了子贡引这两句诗的用意。

以上例子,说明古人在行文中常引用一些古语、谚语、诗句和成语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表明自己的主张。

对这些被引用的成语不加注释,一般是不容易理解的。

所以训诂中注释这些成语,不但要解释成语本身的意义,而且要说明引者的用意。

对于古人行文中运用的“典故”注释,也是如此。

2.解释某些诗文中隐含的故事典故,本是指典制和掌故。

典故也指诗文中引用古代故事和有背景故事的词语。

我们说的主要指后者。

运用这种典故,亦称为“用事”。

如:

“宋代严若?

《沧浪诗话·诗法》说:

“押韵不必有出处,用事不必拘来历。

”这就是指文章中用典故。

由于典故含有历史故事和背景材料,所以训诂中遇有典故亦需训释。

如《楚辞·离骚》:

“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娥之佚女。

”汉王逸注:

“有娥,国名。

佚,美也。

谓帝喾之妃,契母,简狄也。

配圣帝,生贤子,以喻贞贤也。

《诗》曰:

‘有娥方将,帝立子生商。

’《吕氏春秋》曰:

‘有娥氏有美女,为之高台而饮食之’言已望见瑶台高峻,睹有娥氏美女。

恶得与其事君也。

第二节训释句意说明章旨

文意训释是在词义解释的基础上,具体讲解句段章的思想内容的。

一、训释句意

前人在训诂实践中认识到,仅仅解释词义,还不足以使人明白全句的意思。

所以训诂学家又进一步阐明句意。

训释句义,一般是针对一个句子。

但也可针对一群句子,大致有翻译、串讲、推因、点明含义、评析几种情况。

1.翻译又分为二类:

直译和意译

2.串讲就是把句意连起来,作概括的讲述。

如:

《小雅·巧言》:

“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郑笺:

“颜之厚者,出言虚伪而不知惭于人。

”如《诗经·卫风·伯兮》: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毛亨仅仅解释了“甘,厌也。

”郑玄则进一步解释句意:

“愿,念也。

我念思伯,心不能已,如人心嗜欲所贪口味不能绝也。

我忧思以生首疾。

”这样,人们对两句诗的意思才能全面理解。

3。

点明含义:

是不解释句子的字面意思,只是指明句子内容的实质,即所谓言外之意。

如《离骚》: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王逸注:

“言我外有芬芳之德,内有玉泽之质。

二美杂会,兼在于己,而不得施用,故独保明其身,无有亏歇已。

所谓道行,用则兼善天下,不用则独善其身。

4.推因:

不直接解句意,而是解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邶风·谷风》:

“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笺云:

“匍匐,言尽力也。

凡于民有凶祸之事,邻里尚尽力往救之,况我于君子家之事,难易乎固当勉。

以疏喻亲也。

5。

评析:

这是对句子的思想内容或写作方法给以评论分析,它能使读者对文意理解得更深更细。

《邶风·谷风》: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传:

“荼,苦菜也。

”笺云:

“荼诚苦矣,而君子于己之苦毒又甚于荼,比方之,荼则甘如荠。

二、说明章旨

有时,训诂学家对篇题或者章旨也予以说明。

1.章旨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段落大意。

传注训诂中,此为一大内容,尤其在以意句为名的训诂书中更为重要。

说明章旨,有利于说明义理。

“章句不辨,义理莫明。

离析章句,所以求明义理也。

”(胡朴安)

《诗小雅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郑笺:

“上三章言戍役,次二章言将率之行,故此章重序,其往反之时,极言其苦以说之。

”本诗共六章,这里引用是最后一章,郑在此就此诗各章的旨意作了说明,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2.传注训诂中还有解释篇题一项,其中有的是说明取名的理由,有的是概括文章的思想内容或故事情节。

如《孟子·离娄上》赵岐《孟子章句》:

“离娄者,古之明目者,盖以为皇帝时人也。

黄帝亡其玄珠,使离朱索之,离朱即离娄也。

能视其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然必须规矩乃成方圆。

犹《论语》‘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故以名篇。

”《十三经·孟子疏》,进一步解释说:

“前章道论滕公问以古道,故以滕文公为篇题。

次于公孙从问政,谓其为政莫大于反古也。

然则此篇孟子道言离娄之明,故以目为篇题,次于滕文公问以古道,是亦反古道者莫大乎明也。

3.还有的是解释整部书的名字,或是介绍作者的生平事迹。

解释整部书的名字一般在本书的序言和跋语中。

《汉书·艺文志》后,目录学兴起,则又多收在目录学的专著中。

训诂中解释作者生平的这种训诂现象产生也很早,《汉书艺文志》作者自注中就有,但最突出的是李善的《文选注》。

第三节解说语法说明修辞标注语音分析句读

一、解说语法

为了解释清楚整个句子的含义,有时,还必须对句子进行语法分析。

说明其特殊的语法现象。

在传注训诂中,通过说明语法现象来阐明句意的体例很多。

1.辨明使动和意动用法的如:

《论语·季氏》:

“故远人不来,则修文德以来之。

”疏:

“故远方之人有不服者,则当修文德,使远人慕其德化而来。

《孟子·离娄下》:

“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

颜渊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

一疏云:

“孟子言大禹与后稷皆当平治之世,急于为民,三过家门而不入其室,孔子皆以为贤,故尊贤之。

颜渊当危乱之世,不得其用,居处于隘陋之巷,但以一箪盛其食,一瓢盛其饮而饮之,时人皆不堪忍此之忧,颜渊独乐于道而不改此忧。

孔子亦以为贤。

”邢疏中的“孔子皆以为贤”,“孔子亦以为贤”,正是注明了“孔子贤之”的“贤”的意动用法。

2.解释宾语位置

解释介词和宾语的位置:

《诗·小雅·角号》:

“如蛮如髦,我是用忧。

”郑笺:

“我用是为忧也。

解释否定句宾语的位置:

如《诗·周南·汝坟》:

“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孔疏:

“不我遐弃,犹云不远弃我。

古之人语多倒,诗之此类众矣。

”这一注释,不仅说明了“不我遐弃”一句的词序,而且为人们发凡起例,提示出这一普遍意义的语法现象。

用“之”和“是”复指的宾语前置:

《左传·僖公四年》:

“齐侯曰:

‘岂不谷是为?

先君之好是继。

”郑笺:

“言诸侯之附从,非为己,乃寻先君之好。

”孔疏:

“诸侯之交,必称先君以相接。

此时诸侯有鲁、宋、陈、卫、郑、许、曹、桓公以前皆尝与齐交接,故齐侯称继先君之好,谦以自广也。

”杜预注中的“非为已,乃寻先君之好”,孔颖达疏中的“继先君之好”,皆不涉及原句中的“是”字。

可知“是”应当是复指成分,因而不必译出。

3.解押韵倒语

对于为了押韵而临时倒置的语序,训诂家们在注释时也往往改为正常的语序。

上古汉语中,一些词组的顺序也与后世不同,从而成为后人的阅读障碍。

训诂家也往往加以说明。

如《诗·庸风·柏舟》:

“汛彼柏舟,在彼中河。

”毛传“中河,河中。

”《小雅·小宛》:

“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毛传:

“中原,原中也。

5.释省略

《诗经·由风·七月》: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人我床下。

”郑笺:

“自七月在野至十月入我床下,皆谓蟋蟀也。

6.上古汉语最初尚无主动和被动的形态标志,不易分辨,为此,训诂家也往往作出注释。

如《公羊传·庄公二十八年》:

“战不言伐。

此其言伐何?

至之日也。

春秋伐者为客,伐者为主。

”“伐者”既为“客”,又为“主”,有什么不同呢?

何休解释说:

“伐人者,为客。

读伐,长言之。

齐人语人也。

见伐者为主。

读伐,短言之。

齐人语人也。

”徐彦疏云:

“谓伐人者必理直而兵强,故引声唱。

伐,长言之,喻其无畏矣。

谓被伐主必理曲而恐得罪于邻国,故促声。

短言之,喻其恐惧也。

公羊子,齐人,因其俗可以见长短,故言此。

”何休用“见伐者为主”说明后一个“伐”是被动意义。

唐人徐彦则径言“见伐者为主”,用意仍是为了说明其被动用法。

7.前人于文法未能尽善,因而每将虚词误作实词。

清代训诂名家王引之既能明实词,又能审虚词,并且有讨论虚词的专著《经传释词》十卷,成为训诂学家究明语法现象的代表作之一。

由上可知,传统训诂学是包括语法在内的,语法仅是训诂的旁支。

如今,语法已独立为一门学科,但由于语义和语法是密切相关的,因而训诂学仍必须运用语法学的成果,必须以语法学作为工具。

二,说明修辞

词汇和语法是古书训释中的主要问题,除此而外,由于语义与修辞手段也有着紧密的关系。

所以,训诂学还应该对修辞现象加以研究和说明。

特别是古典诗词,它的修辞手法千变万化,句中的一些词语受到修辞手法的制约,其词义往往被修辞意义所替代,如果仅从词汇的表面意义去读,就不能真正读懂。

1.指明比、兴、赋

这是《诗经》中的三种基本表现手法,特别是“兴”这一手法,在“国风”和“小雅”中,使用得非常普遍。

所以,训诂家对这一现象往往加以注明。

国风共160篇,其中毛传注明“兴也”的有72篇;小雅共74篇,毛传注明“兴也”的有38篇。

如《诗经·郑风·扬之水》:

“扬之水,不流束薪。

”毛传:

“兴也。

”郑笺:

“激扬之水至湍速,而不有流移束薪。

兴者,喻平王政教烦急,而恩泽之令不行于下民。

”这是结合实例而加以阐发的。

故孔颖达疏云:

“赋者,直陈其事,无所避违,故得失俱言。

比者,比托于物,不敢正言,似有所畏惧,故云见今之失,取比类以言之。

兴者,兴起志意赞扬之辞,故云见今之美,以喻劝之……。

郑以赋之言铺也,铺陈善恶,则诗文直陈其事,不譬喻者,皆赋辞也。

”这是对此三种表达方式的解说,至今仍为人们所遵从。

2。

指明代称

代称是修辞的常用手法之一。

如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以“婵娟”代月。

而辛弃疾《太常引》: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姬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又以“金波”,“飞镜”,“姬娥”代月。

据统计,诗文中有关月亮的代称多达40多个。

如果不明代称之义,仅据字面解释诗词,则势必沦为皮相之论。

故而训诂家,对这种手法,也多加以说明。

又如《后汉书·冯衍传》:

“怀金垂紫”。

李注:

“金,谓印也。

”《汉书·陈胜传》:

“将军身披坚执锐”。

颜师古注:

“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