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方案V8详解.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87864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方案V8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方案V8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方案V8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方案V8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方案V8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方案V8详解.docx

《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方案V8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方案V8详解.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方案V8详解.docx

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方案V8详解

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科技创业中心

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方案

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科技创业中心由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全额投资并主管,注册资本6500万元人民币,是上海为数不多的依托国家高新区的科技创新创业服务机构。

1989年从“农舍孵化器”起步,20余年来,创业中心历经数次升级换代,目前已成为集科技创业苗圃、大学生创业园、留学生创业园、国际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加速器等于一体,培育和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实现开发区产业集聚、规模扩展和能级提升的创新创业服务机构,是临港集团和漕河泾开发区致力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发展原创经济的重要载体。

2010年被亚洲企业孵化器协会(AABI)授予“亚洲最佳企业孵化器”荣誉。

2013年被中国技术创业协会授予“科技创业服务机构模式创新奖”荣誉。

一、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的现状

《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

“十二五”期间,孵化器要实现从注重“科技创业孵化”向注重“科技创新创业的全链条孵化”转变。

为顺应新时期孵化器发展的要求,创业中心于2009年起积极开展“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一体化的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提供差异化服务,逐步形成了由“技术转移、项目培育、企业孵化、企业加速、产业推进、产业转移”六个阶段组成的“接力式”创新创业服务体系,跨越了从科技项目、孵化器企业、加速器企业到规模性企业等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实现了企业生命周期的全覆盖。

通过延伸服务的深度与广度,中心在行业内率先打造了创业苗圃,成为第一批企业加速器试点单位,多次开创先河。

创业中心现拥有各类创业基地近10万平方米,其中苗圃基地2500平方米,孵化基地35000平方米,加速基地43000平方米,同时依托开发区总公司的大力支持,另拥有器外加速基地10000余平方米,加速器面积总计5.3万平方米。

在苗圃阶段,创业中心对准备成立企业的创业团队进行项目甄选与预孵化。

中心从2009年开始开展苗圃孵化工作,累计培育苗圃项目276个,有16个项目获得上海市创业苗圃基金。

目前,创业苗圃的项目数量达到60个,近三年内累计引入天使投资的比例为15%,近三年内累计转化为公司的成功率为61%。

基础公共设施方面,创业中心除了为每个创业苗圃项目免费提供办公场地和办公设施外,还依托园区资源,提供完善的商务配套体系。

创业中心坚持把孵化服务链向前端延伸,为创业者和团队有效转化科研成果、降低创业风险和成本提供预孵化服务,为创业者搭建出实现梦想的平台。

企业进入孵化器后,创业中心为其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差异性孵化服务。

创业中心始终致力于提升企业服务能力,推进创新型经济发展。

二十多年来,创业中心累计培育科技企业800余家,存活率超过91%,技术领域涉及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等产业,为开发区培育原创经济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创业中心是上海为数不多的依托国家高新区的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创业中心和漕河泾开发区总公司科技部合署办公,建立了一种全新的管理体制,形成从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到产业化的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对于具有高成长性的企业,创业中心将其引入进入加速器获得更快成长。

创业中心是上海市首批两家加速器试点单位之一,依托开发区优势,开发区的各类资源也都可以为加速器所用,以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

创业中心加速器不仅服务于孵化器毕业企业,还服务于整个开发区的高成长性科技企业。

“背靠园区好加速”,无疑是创业中心加速器的优势所在。

与苗圃、孵化器侧重“育苗,树木”不同,加速器体现“造林”功能。

创业中心加速器积极发挥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源头的作用,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支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现代服务等产业内的企业,加速推动这些产业向特色化、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转型升级。

目前,创业中心加速器的29家企业均以实现资本运作为目标,其中7家企业已经上市,15家企业正在进行上市筹备。

二、科技创业孵化链条的建设思路与主要目标

1.建设思路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创新大会精神,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指南》提出:

“要大力推进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全面提高孵化器服务质量和水平,提升孵化器对各种创业服务的集成能力,真正实现从团队孵化到企业孵化再到产业孵化的全链条一体化服务,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发挥孵化器在科技与经济结合中的关键作用,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因此,为顺应新时期孵化器提升发展的趋势,孵化链条建设必定是孵化器重要的战略选择,也是孵化器建立自己核心优势的关键。

漕河泾创业中心意识到科技创业孵化链条的建设最终要以新兴产业集聚为目标,孵化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培育高层次创业人才,建立和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基于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创业中心将充分利用漕河泾原有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及品牌影响力,打造一个以TMT产业集聚为核心、兼具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等行业类型的综合性创新型孵化器,尝试以服务入股为手段提升孵化竞争力,通过不断摸索和创新,形成服务科技创业的业态,为企业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

在孵化链条建设的过程中,创业中心需力争实现专业集聚发展、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搭建专业技术平台、引入专业化服务机构、创新服务运营模式。

当然,孵化链条建设是长期性的,也是持续性的,良好的孵化链条建设将有利于完善孵化器功能,向创新型孵化器加速转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未来孵化链条的建设和发展也需要采取更加市场化的方式。

在孵化载体建设和创新创业服务提升的过程中,创业中心将融合和集成各种创新创业要素,形成适合科技创业生长的生态系统,进一步在孵化链条建设的体制机制上改革创新。

2.主要目标

《“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指南》对孵化链条建设设定了明确的目标和标准,并强调了重点任务,根据这些标准和任务,创业中心结合园区特色,力争在五年内实现“十、百、千、万、亿”的工作目标,即培养数十名高层次创业人才,培育数百家原创型企业/项目,转化上千项科技成果,累计提供近万个就业岗位,提供数十亿元投融资对接,以确保满足《建设指南》提出的要求,形成“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的示范效应。

1)培育数十名高层次创业人才

创业中心将以孵化链条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漕河泾开发区产业政策和人才政策的叠加效应,五年内累计培养50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2)培育数百家原创型企业/项目

五年内,通过科技企业孵化链条的全过程服务,努力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在行业内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原创型企业/项目累计超过100家;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累计超过100家;引入苗圃项目300个,苗圃内项目成功率达到60%,并且孵化器项目转化率达到90%以上;提高孵化器毕业率至15%,储备和培育加速器企业超过60家,其中50%来自孵化器毕业企业,且行业集中度不低于60%。

3)转化数千项科技成果

五年内,着力推动研发和转化国际领先的、具有巨大市场价值的科技成果超过1000项,累计申请专利数超过2000项,有效发挥知识产权在促进园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科技创新力度与提升区域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

4)提供近万个就业、见习岗位

五年内,在孵化基地内累计提供就业、见习岗位近10000个,形成集创业、就业、见习三位一体的孵化基地。

5)提供数十亿元投融资对接

以金融服务创新为依托建设科技企业孵化链条,不断完善投资功能,帮助20%以上的苗圃项目引入天使投资,实现超过50家孵化企业的持股孵化,为孵化器企业提供不低于5亿元的信用贷款,为加速器企业引入亿级规模的风险投资基金,力争培育数十家海内外上市或者挂牌企业。

多渠道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积极支持原创型企业发展。

三、科技创业孵化链条的运营及管理模式

以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创业者为出发点,创业中心不断实现服务的前延后伸:

前延至发现、遴选潜力项目,后伸至挖掘和甄选具有高成长性的加速企业。

中心依托孵化管理中心、科技服务中心、金融投资中心、知识产权和技术交易中心四大职能中心,搭建了科技政策平台、投融资服务平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技术转移服务平台以及中介服务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跨越了从技术转移、项目培育、企业孵化、企业加速等各个阶段,为企业提供了项目设计创意、产品实现到产业化各个阶段的“接力式”创新创业服务。

同时,中心根据《“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指南》等纲要文件,并结合多年来的项目实操经验,形成了项目“征集-筛选-面试-评定-培育-退出”的管理机制;项目评估的维度涵盖项目的阶段与规模、产品创意、创新程度、商业模式、技术能力以及团队构成等,根据评估结果将创业项目分为S-A-B-C四个不同级别,以适应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三阶段培育与跟踪模式的制度标准,并区别进行扶持与服务。

创业苗圃服务对象主要为有明确的创业计划、未成立公司的创业项目。

在科技创业项目预孵化阶段,创业中心建立了《创业苗圃管理办法》以及苗圃项目评审机制。

在项目入圃伊始,苗圃项目专员即组织投资机构、行业专家一起对拟入驻项目进行初期评估,并逐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选苗、育苗、移苗的监管和培育模式。

对于入孵苗圃项目除了提供全装修、全免费的办公场地外,还配备公共秘书、服务管家为创业者提供一系列的创业培训以及个性化的创业指导服务,同时邀请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天使投资者和成功创业者为苗圃项目提供专业领域的指导、评估和诊断。

对进驻的创业项目每三个月进行前期、中期和终期考评,根据考评结果进行诊断和服务。

因此漕河泾苗圃项目年转化率一直保持在60%以上,且苗圃终期考核通过后创业团队均要求留驻漕河泾孵化基地创办企业接受正式孵化。

孵化器服务对象为已经成立的公司或有明确的成立公司意向的创业团队或个人。

苗圃毕业的项目如需入驻孵化基地,同其他直接申请入园的企业一样必须通过更为严格的项目面试评审,对项目的价值和后续发展潜力进行综合评估。

拟入孵项目在提交商业计划书后,还需通过由投资专家、技术专家、咨询专家组成的评审团面对面的项目答辩。

评审结果只有达到B级以上的项目才能入驻孵化基地;对于达到A级以上的项目,创业中心进一步提供20%的租金优惠和增值服务包;对于达到S级的项目,创业中心将进行持股孵化,以免费办公与增值服务包形成服务套餐换取企业微股权/期权,以未来的股权/期权溢价回报反哺孵化器。

孵化器企业在3年孵化期内,每年均需经过创业中心的综合评估并达到约定指标,方可进入下一年度的孵化周期。

3年孵化期满后,企业从孵化器毕业,其中符合资质且增长潜力大的企业可进入加速器享受3年的加速器服务。

创业中心提倡孵化器标准化理念并成为全国第一家通过国际质量体系IS09000认证的孵化器。

2009年10月,创业中心编制了《上海漕河泾开发区创新创业服务品牌手册》。

2011年,创业中心出版了《高新区•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企业标准》,这是国内孵化器行业的第一个企业标准,具有开创性和示范性,对孵化器行业的规范发展意义重大,对产业集群的推进工作有深远意义。

加速器服务对象主要为年销售额在1000万以上,且近两年主要经营指标增长率大于20%的企业。

加速器的企业不仅来自于本创业中心孵化毕业企业或上海其他国家级创业中心毕业的优质企业,还来自于开发区内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的企业。

加速器更着重于加强对成长期企业的支持: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规范架构、做强做大企业团队、引进风险投资以及制定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等。

创业中心在构建科技创业全过程服务链条过程中,充分发挥在孵化领域的服务特色:

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由联络员、辅导员和创业导师构建的“三位一体”辅导队伍,积极引进各类创投机构和专业服务机构,提高创业服务的专业化水平,还充分利用开发区内科研院所以及大型企业专业技术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