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思中学教学经验 课堂教学新方法每节只.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877958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101.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洋思中学教学经验 课堂教学新方法每节只.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洋思中学教学经验 课堂教学新方法每节只.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洋思中学教学经验 课堂教学新方法每节只.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洋思中学教学经验 课堂教学新方法每节只.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洋思中学教学经验 课堂教学新方法每节只.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洋思中学教学经验 课堂教学新方法每节只.docx

《洋思中学教学经验 课堂教学新方法每节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洋思中学教学经验 课堂教学新方法每节只.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洋思中学教学经验 课堂教学新方法每节只.docx

洋思中学教学经验课堂教学新方法每节只

洋思中学教学经验:

   ※课堂教学新方法:

每节只讲4分钟

   ※洋思中学成功之道

(1)

   ※洋思中学成功之道

(2)

   ※洋思中学采访散记

   ※塑造一代新人

   ※学洋思后改革1:

优化课课堂结构

   ※在教学中实现先学后教

   ※错误与成功

   ※实现先学后教,超前断后的教学方法

   ※洋思的课堂教学改革

   ※莱城区1999年3月到洋思的考察报告

   ※学生为本,创新教法

   ※让每一个同学都得到发展

   ※宜兴邮堂中学学习洋思的措施

   ※ 新闻:

洋思发财有道,门票卖了200万

   ※ 多学科知识整合渗透培养学生能力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1.课堂教学新方法:

每节只讲4分钟

钟课堂教学新方法:

每节只讲4分钟

——洋思中学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王敏勤

  被江苏省政府、省教委授予“江苏省先进集体”的农村学校——洋思中学,自1983年开始进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改实验。

1990年以来,学校连续10年的学生毕业率、合格率均为100%,居全市之首,全校学生的每门功课考试成绩都在90分以上。

他们的做法是——每堂课教师只讲4分钟 

    当前,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存在着三大难题:

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太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二是学生的课外作业太多,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三是每个学校都有大量后进生,许多任课教师和班主任都束手无策。

而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却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每堂课教师讲授不超过4分钟,其余的时间全部让学生自学;每堂课的作业当堂布置当堂完成,没有课外作业;学校基本不存在后进生问题,全校学生的每一门课考试成绩都在90分以上,好多外地外校教不好的“差生”送到洋思来都变好了。

自1990年以来,学校连续10年学生的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合格率均为100%,居全市之首。

学校先后被江苏省人民政府、省教委授予“江苏省先进集体”和“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称号。

校长蔡林森被评为“全国教育先进工作者”、江苏省首批名校长,1996年出席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的接见。

许多外地区、外省市的家长都慕名把孩子送到这所农村学校就读。

 

    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每门课都是教师先提出学习内容和要求,限定时间让学生自学教材,再做课本上的练习题。

教师当堂布置作业,当堂检查,课后不留作业。

先学后教的“教”字,不是老师教,而是老师对学生做的练习题做出评判,个别不会做的由教师指导。

语文课是学生自读课文,自己分析课文;数学课由学生自学例题,自己做练习题;理化课变成了游戏课,学生一边看书,一边做实验,也不需要教师讲解和演示。

每堂课教师的讲授时间不超过4分钟。

洋思中学是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全校每个学科的每一个教师都是这样教学,这对我们有以下几点启示:

 

    启示1:

教学改革首先是思想观念的改革 

    有许多老师在学习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的时候,首先不是研究它的原理和指导思想,而是简单地模仿,往往效果不佳,半途而废。

殊不知,任何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或课堂教学模式,都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单是机械地模仿几个步骤和技巧,不在思想观念上改革是不行的。

洋思中学的蔡校长讲:

许多学校学习洋思的经验,把经念歪了。

有的学校人为地规定在课堂上教师讲几分钟,学生学几分钟,把活生生的课堂教学变成了教条。

蔡校长说,“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实质是:

从上课到下课,学习的全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学,教师由讲授者变为组织者。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不是一种方法,而是一个原则,要真正把学生解放出来。

有些老师放不开是因为不相信学生,所以一定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好。

思想不解放的人课堂教学改革是搞不好的。

这几年笔者在中小学听课的过程中也发现,许多教师仍然是讲满堂,惟恐讲不细学生不明白,考试不及格。

有些学校领导在听课时看到教师讲得少,就认为教师不负责,希望老师多讲。

这些不是方法问题,是思想观念问题,说到底就是对学生信不过。

思想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永远不会迈大步。

 

    启示2:

学生自学更能提高教学效率 

    过去我们认为教师讲得越细,学生学得就越容易,课堂教学效率会更高,就像钻山洞一样,老师领着学生钻比学生自己摸索可能更快一些。

但是我们没有想到,这样做会养成许多学生不动脑筋的习惯,只是被动地听课,不愿主动地学习。

其实书本上大部分知识学生通过自学都能够解决,老师的讲反而更耽误时间。

洋思中学的经验证明,平时老师需要讲十几分钟的内容,学生自学三、四分钟就可以了。

学生自学几分钟就开始做题,不会的再回头看例题或相互讨论,基本就能做练习题了。

这个过程是个不断反馈的过程,不是看一遍就全部会了。

这样,学生自学积极性更大,效率更高。

因为老师规定学生自学几分钟就要做练习题,学生有一种紧迫感,不认真看就不会做练习题,落在别人后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所以学生自学比被动地听老师讲课积极得多,这样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突出了出来。

 

    启示3:

学生自学有利于解决后进生问题 

    后进生问题在全国是个老大难问题,虽然目前国内有许多转化后进生的经验,但做到大面积丰收还不容易。

洋思中学基本不存在后进生问题,全校学生的每一门功课考试成绩都在90分以上。

为什么学生自学反而缩小了差距,转化了后进生?

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少了,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个别辅导后进生。

二是在学生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实际是好学生教后进学生的过程。

好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明白了,而后进生还有一些问题没搞清楚,通过好学生的讲解,自然也就明白了,在这里实际上运用了陶行知的小先生制。

后进生光靠老师一个人忙不过来,发动好学生都来帮后进生力量就大了。

三是后进生在自学的过程中也有一种紧迫感,别人在有限的时间看完了例题能做练习题,自己不会做也丢人,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

四是这种做法培养了后进生的自学能力,一旦自学能力形成了,他们进步的幅度就会加快,就会在较短的时间赶上班内的中游学生。

 

    启示4: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 

    洋思中学的许多课都是自习课,上公开课也经常是“哑巴课”。

有人说:

“从上课到下课,都让学生自学,还要老师干什么?

”实际上学生在课堂上的自学与课下的自学不同,课上的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教师的主导仍在起作用。

蔡校长打了一个比喻说:

“学生在课堂上的自学好比是在高速公路上跑的汽车,而老师好比是引桥,引导学生走上高速路,不要走岔路。

另外对后进生要督促、鼓励、辅导,对好学生要不断表扬。

教师在巡回辅导的过程中把学生中的疑难问题写到黑板上,并考虑如何解决。

”可见,在这里教师的主导作用还是非常重要的。

与传统的教师主导作用不同的是:

过去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靠系统讲授来实现的,现在是“从知识的传授者转为学习的激发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启示5:

学生自学能减轻他们的课下负担 

    多年来我们就提出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种负担主要是课外作业。

洋思中学1983年开始搞教学改革,首先是从当堂布置作业开始的,要求老师当堂布置当堂批改,课后不留作业。

并且规定每堂课的作业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

这样就逼着教师少讲。

一开始学生自学中遇到问题是由老师解决,到后来则由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来解决。

每堂课都是自习课,教师只讲4分钟。

另外,每堂课的作业练习就是考试,这样有利于学生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也培养了学生的考试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紧张地学习,课后轻松,没有作业,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培养各方面的素质。

2.洋思中学成功之道

(一)

洋思中学成功之道

(一)

 江苏省有个泰兴市,泰兴市有个天星镇,天星镇有个洋思村,洋思村有个闻名遐迩的洋思中学。

洋思中学是一个奇迹,但实实在在是一个实绩。

这所中学连续十年来一直保持着百分之百的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毕业率,全校几乎每一位学生、每一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优秀率名列全市之首的好成绩。

这所曾经是被称作“三流的硬件”、“三流的师资”、“三流的学生”的农村联办初中,如今已是:

省德育先进、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省模范学校、省先进集体、省文明单位,全国初中教育的一面旗帜(“全国十所薄弱学校变为名校”之一),……。

于是,远近各地各阶层望子成材的家长,纷纷都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里来受教育,现在2500名在校生中,有2100多名是交费的外地学生。

于是,各地教育界的同仁纷纷踏来,每天都有几百人前来参观学习。

前来考查的领导与来宾已超过25万人次。

于是商家也打起了“洋思”的主意,竖起了“洋思中学招待所”之类的招牌,一所学校居然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

一时间,刮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洋思旋风”,有人称“洋思热”,有人称、“洋思现象”,洋思中学成了一个迷。

人们在用各种目光打量洋思,不少人也带有各种疑惑,有人赞叹,有人惊讶,有人说:

“中国的学校不要说都办成这样,要有一半这样,哪怕只有十分之一这样,中国也就会成为教育强国了。

一、洋思中学创造了什么样的奇迹

l、神奇的质量。

这所三年制的农村初级中学,入学的学生成绩是其它中学选拔之后录取的,有1/2的学生语文、数学两科成绩不足120分,而入学之后,期中、期未经市里统一检测的成绩又远远高于其它学校。

2001年秋季开学检测编班时,初一新生有一半不及格,但是当期中考试时学生成绩却十分喜人,班班英语成绩平均都在96分以上。

与一些学校“笑脸迎领导,冷眼看家长”不同,蔡林森校长经常对教师说,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是对我们的信任,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评判一个学校办得好不好,“主裁判”是家长,是广大人民群众。

学校就是要“教好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位家长满意”。

每学期,学校都定期召开家长会,会上年级组向家长作出承诺,汇报承诺情况和今后打算,请家长监督。

学校设了六个校长信箱,欢迎家长随时提出批评改进意见。

每个月,学校都要发一份问卷调查给每位家长,征求家长对教师、对教学、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填好的问卷不交给班主任,学生回校时交到门卫处,而大量的统计工作都由学校领导亲自完成。

对家长好的建议,学校尽量吸收;对家长指出的问题,提出的批评意见,学校毫不怠慢地进行查处、纠正。

到洋思上初一的学生都稚气未脱,大多第一次远离亲人,他们在洋思学习,生活得怎么样,是家长时刻牵挂的。

洋思中学坚持“从学生进校第一天抓起”,不仅抓学生的学习,而且抓行为习惯的养成,从细微处关怀学生,千方百计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鼓舞学生的士气,帮助学生摆脱远离亲人的孤寂感、陌生感,让学生迅速融入洋思大家庭。

今年进校的一位外地学生初到洋思,因为担心被蚊子咬,在厕所里大便拉不出,班主任马老师便一连几次陪他上厕所,为他扇蚊子,直到他习惯为止,家长得知后万分感动。

一(4)班一位学生告诉我们,他有一次晚上12点钟起来上厕所,看到班主任刁老师还没有休息,在—一检查他们的被子盖好了没有。

2000年秋季开学后,一位家长打电话给学校,反映孩子没热水洗澡,学校感到很惊讶,立即进行调查,原来该生洗澡之前不知道要先将冷水放掉,一开见是冷水就不敢洗了。

对这样一件小事,学校并没有轻易放过,而是从那时起,要求生活指导老师每次先将冷水放掉,再安排学生进去洗澡,家长对此非常满意。

为了让学生冬天吃上热饭菜,学校定做了几百只泡沫蛋糕盒盖,将每个餐桌上的饭菜罩住;为了安全和减少噪音,将教室里的吊扇全部改装成小型的摇头壁扇。

这些,虽都是些小事,但体现了洋思人“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赢得了家长的称赞和信任。

2、神奇的发展。

1980年,原泰兴市天星镇党委经过研究,决定合并洋思“五·七”学校和曹园“五·七”学校初中班,在洋思焦岱的荒地上组建洋思初级中学。

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依靠区区2.4万元,在1981年5月,建立了占地78亩,有26间简易教室,一间厨房、2间厕所的学校,再加上10名老师和5本图书资料。

这就是当时洋思中学的全部家当。

而眼前的洋思中学早已今非昔比了。

它现在占地104亩,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有一流的教学楼、综合楼、400米的塑胶跑道、餐厅、浴室、师生公寓。

“我们也不是变戏法的,这一切都是在我们蔡校长的领导下,在我们全体老师的努力下取得的。

”谈到这一经历,周桂海副校长感慨万千。

3、神奇的效益。

据泰培元副校长说,现在洋思中学有“三多”:

一是要求送子女来洋思读书的家长多。

洋思中学现有学生2500余名,其中外地学生就占了80%。

仅2001年暑期,就有全国各地的2000多名家长送子女前来洋思报名,尽管学校将计划招生数由14个班增加到20个班,但还是满足不了家长的需要,无奈,学校只好用“捐助费”作为“当箭牌”,但还是挡不住汹涌而来的求学潮。

学校一再做工作,家长们就是不改初衷:

只要孩子能在洋思读书,花多少钱我们都心甘情愿。

二是前来考察学习的教师多。

1994年,“洋思之路”声名远播,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教师涌入洋思。

学校无偿接待,压力大、负担重。

为此,从1996年起,他们开始收取每人15元的“考察参观费”,截至2001年7月,洋思“卖经验”收入已多达200万元。

尽管如此,每年来访者仍递增20%左右。

三是应邀外出讲学、讲课和获得省级以上表彰的教师人数多。

据统计,从1994年起,洋思中学有12名教师近百次外出讲学,有12名教师外出上示范课300余节,有7人获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省劳动模范、省特级教师、省名校长和全国优秀教师、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校长蔡林森还两次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

与此同时,学校获得的荣誉也与日俱增:

省德育先进学校、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省模范学校、省先进集体、省文明单位,……。

二、洋思中学是怎样创造奇迹的

1、有一个坚定不移的教育信念。

(1)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教好。

洋思人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这就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坚定有力的八个大字写在洋思中学的教学楼上,也烙在洋思人的心坎上。

从校长,到教师,到学生,都坚信这八个大字,而且洋思人说起这句话时,总是充满了自信心和责任感。

十几年如一日,他们努力实践这样的教育理念,终于成就了洋思中学这番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

洋思中学的这个信念是由蔡林森校长树立起来的,这是他从自己三个孩子的教育经历中悟出来的道理,并且在洋思中学的办学过程中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了,才取得了如今这样的效果。

蔡林森有两子一女,三个孩子小时候都在老家的小学里上学,成绩均不理想。

大儿子上一年级时,不识数,跟不上班;二儿子上四年级时,曾经把成绩报告单上的算术“68”分改成“88”分;小女儿小学毕业时,成绩全初中班倒数第一,是全镇26名未考取的学生之一。

小学老师对蔡林森摇头汉息:

“你的孩子怎么一个不如一个?

”三个孩子先后离开老家,进了洋思中学读初中。

蔡林森义不容辞地成了三个孩子的“辅导老师”。

每天中午,他叫孩子口述上午学过的例题,口答习题,如果哪一道错了,就在那道题的旁边打一个“?

”,但不告诉她答案,让孩子自己看书、思考、更正。

孩子拼命地动脑筋,满头是汗,不停地自问:

“怎么错了?

怎么错了?

”蔡林森只是默默地看着孩子,耐心地等待。

等呀,等呀,孩子终于惊喜地叫起来。

蔡林森笑着说:

“对呀!

”以后,蔡林森利用散步、洗脚和躺在床上临睡前的时间再问一些类似的题目,看孩子是否真正理解掌握了。

每天晚上,他还让孩子默写英语单词,错了的,自己更正,并记下来,再反复默写、检查。

星期六回家,蔡林森骑着自行车,带着孩子,一边赶路,一边把本周学习中做错的题目再查一遍,如果错了,就再更正。

这样,20几里的乡间小路,成了孩子总结一周学习的“课堂”。

三个孩子慢慢学会了自学,读完初一,都一跃成为优秀生,并且越来越爱学,越学越好。

后来,大儿子考取上海交大,小女儿考取华东师大,并先后赴美留学,大儿子已获得博士学位;二儿子大学毕业后入了党,提了干,现任中国石化二公司财务科长。

活生生的事实引起蔡林森的深思:

如果像对待自己孩子那样,去教每个学生,还有哪个教不好呢?

由这个朴素的思想出发,蔡林森带领洋思的老师们开始了一项平凡却是伟大的教育实验,并取得了“从上帝般地令人敬爱,到上帝般的令人敬畏”的教育教学质量。

(2)信念产生胆识与气魄。

每年暑期,许多学校(包括一些名校、重点校),早早地就拉开了架势,全力以赴大打“生源”战,种种形式的广告宣传铺天盖地,而洋思中学却没有只言片语,只有七月上旬眼见人满为患时,才在媒体上登出“招生已满,概不接受”的字样,以免远道涌来的家长们白跑一趟。

多年来,凡到洋思来求学的,不管多调皮,不管成绩多差,学校都收下。

不选择、不挑剔学生,在同行们看来是那样不可思议,但是,洋恩人真的这样做了。

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

蔡林森是这样说的,好学生是“宝”,“差生”也是“宝”。

在蔡林森看来,“差生”就像一块璞玉,和好学生一样,存在着成“器”的可能,对于教育者来说,不是看“差生”目前的状态(璞),而是要着力研究如何去“打磨”。

让学生由“璞”成“玉”,最有说服力。

事实上,到洋思来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璞’,经过洋思人创造性的“打磨”,最终使他们成为一块块熠熠闪光的美“玉”。

不选择、不挑剔学生,对于教育者来说,意味着更多的付出,同时,还承担着风险。

洋思人为什么敢于这样做?

这是因为他师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蔡林森说:

“如果有的学生没教好,那也是暂时的,是因为方法不对。

”几年前,有些人曾经这样议论:

好学生留在城里,差学生送到洋思去。

洋思好像是“工读学校”似的。

洋思的老师听了不舒服,蔡林森听了很是高兴,他对老师们说:

“大家不要‘生气’,应当感到自豪才对。

这就像给人看病一样,小毛病卫生室就能处理,大一点的要送医院,疑难杂症就要看专家门诊。

家长之所以把通常认为‘教不好’的学生送到洋思,就是因为相信我们能把他们的孩子教好。

”自信,并非“空穴来风”,洋思人有十几年成功的实践经验,有蔚然成为风的爱生传统,有无私奉献的团队精神。

2001年秋学期,尽管洋思一再扩班,但还是有200多名“特差生”难以进门。

这些学生家长很激动:

“我们就相信洋思,来了就不想回去!

”只要收下,给多少钱都愿意!

“你们既然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就要收下我们的孩子!

”面对家长殷切期待的目光,洋思领导班子紧急磋商后决定:

全部收下。

2、有一套科学具体的操作办法。

(1)从坚定信心抓起—一让人人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并把信念变成信心和行动。

学年开学初,洋思中学要举办三次全校演讲会,一次是教师演讲会,一次是学生演讲会,一次是新同学演讲会,主题都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师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明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以此来坚定师生的信心,鼓舞师生的士气。

平时,又通过班会,校内传媒与相关活动,树立和宣传典型事例。

(2)从上课抓起——建立一个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会学、都能学好的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我们可以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扩展为:

提出目标,指导自学,互学互教,当堂反馈。

这个教学模式的程序是:

出示这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这堂课的自学要求——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学、教师巡视发现学生自学中的问题——学生汇报自学结果(优先差生)——纠正、讨论、指导自学结果——学生完成当堂作业、教师当堂批改作业。

“先学”,不是让学生泛泛地、单纯地看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首先是提出学习目标,并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

自学的形式多种多样、灵活多变,可以是看例题、读课文、看注释、做实验、发现疑难做记号、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等等。

在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记下来,但不讲话,不干扰学生自学。

“后教”,不是教师漫天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洋思现在的“后教”环节是:

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巡视,准确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在学生自学结束之后,发动学生通过讨论、质疑、交流等方式自行解决自学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

让已会的学生来教不会的学生,促使学生相互合作、互相帮助,达到“兵”教“兵”的目的。

“当堂训练”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进行的,一般不少于15分钟,分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着重让学生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理解课堂上所学的重难点。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其中蕴含的却是先进的教学理念:

“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洋思人教学致胜的法宝。

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并没有固步自封或将其教条化,而是结合自己在实践中日渐逼近教学本质的理解,不断丰富和发展它。

现在,在洋思人的思想中,“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更体现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思想,正如洋思中学校歌中所唱的那样:

“先学后教,播下智慧和希望。

①从学生实际出发。

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谁更重要?

是让“学生走向教师”还是让“教师走向学生”?

洋思的做法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策略。

洋思人的做法是——每周初进行的集体备课活动中,同年级中执教相同科目的老师集中到一起,此时,老师们考虑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

“如何引导学生自学最有效”,这就要对教学进度与得失情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深入了解。

在教学的内容中,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哪些还比较模糊,已经会的就不教,要教的是学生不会的。

在此基础上,教师共同研究下周各课时的教学方案,确定学生的自学范围、自学内容、自学方式、自学时间以及自学要求等。

另外,学生自学时可能会遇到哪些疑难问题,设计怎样的当堂检测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可能存在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等等。

这些备课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根据学生的“学”来组织进行的。

②教师引导学生自学。

我们习惯上认为,教师“深挖洞”——讲得越多、越细、越深、越透,学生学得就越快、越好,教师带领学生“钻山洞”,总比学生自己摸索要来得更快一些。

事实上,这样做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惰性,学生成了被动的“哑巴”。

到洋思听过课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

课堂上都是学生在自学,思考、讲座交流,教师讲得很少,几乎成了“哑巴”。

洋思的课堂上,教师一般讲课都在10分钟左右,最少的甚至只有4、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通常达到35分钟以上。

理科如此,文科也是这样。

开始上课时,教师三言两语,或用投影显示,准确地提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之后,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如何检测等,并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

学生自学时,教师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特别是通过板演、练习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对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后教”做好准备。

“教”也是有讲究的:

教什么?

怎样教?

其中奥妙无穷。

“学生会的不教,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行解决,教师少讲精讲,只作点拨性的引导”,这是洋思人摸索总结出来的教学策略。

留心一下洋思的课堂,就会发现教师绝不就题讲题,或只找出答案,而是寻找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毛病。

教的方式,都是让已掌握的学生先讲(既使倾向性问题,也可能有人会),如果学生讲对了,教师肯定,不必重复;讲得不完整、达不到

深度的,教师补充;讲错了的,教师则更正。

这样,教师讲的时间就少了。

洋思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几乎都是让学生自学。

但是,其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点拨。

教师几乎成了“哑巴”,不是说教师“无为”,而是从“一线”退到“二线”,为学生自学、思考、讨论、答疑当好“参谋”,创造条件尽可能地让学生“有为”,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建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