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课后练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874869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课后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统计学课后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统计学课后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统计学课后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统计学课后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计学课后练习题.docx

《统计学课后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课后练习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计学课后练习题.docx

统计学课后练习题

1.

A直接观察法B采访法C报告法D通讯法E实验设计调查法

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A.大量观察法B.综合指标法C.统计推断法D.统计比较法E.统计应用法

E.不同研究目的下,总体和总体单位可以相互转化

6.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

A.基本建设投资额B.岛屿个数C.国民生产总值D.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E.就业人口数

8.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A.所有制B.生产能力C.职工人数D.增加值E.企业名称

10.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有()A.1999年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B.某台机床使用年限

C.某市年供水量D.某地区原煤生产量E.某学员平均成绩

11.要研究某市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与福利情况,下列各项属于统计指标的数据有()

12.

12.据对某市工业生产进行调查得到的资料,其中的统计指标是()A.某企业为亏损企业B.全市工业产值1.2亿元

13.

13.质量指标的是A.国内生产总值B钢材年产量C生产能力利用率D.单位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量E.资产收益率

14.下列属于质量指标的是()A.人均产值B.平均工资C.工资总额D.社会总产值E.产品合格率

1.我国统计调查的方法有()。

A.统计报表B.普查C.抽样调查D.重点调查E.典型调查

2.

4.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2010年11月1日零点,以下应计算在人口总数内的有()

A.2010年11月1日12点出生的婴儿B.2010年10月31日8点出生的婴儿C.2000年10月31日22点死亡的人

D.2010年11月1日2点死亡的人E.2010年10月31日23点出生,24小时后死亡的婴儿

5.我国进行的五次人口普查属于()A.全面调查B.不定期调查C.定期调查D.经常性调查E.一次性调查

C.能反映总体基本情况的单位D.在国民经济中地位显赫的单位E.其标志总量在总体标志总量中所占比重大的单位

7.专门调查是为了了解和研究某种情况或问题而专门组织的统计调查。

下列属于专门调查的有()

A.普查B.抽样调查C.统计报表D.重点调查E.典型调查

9.C.它具有经济性、时效性、准确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10.

11.下列哪些分组是按数量标志分组()

12

13

14.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的主要内容有()

15

1.

C.要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选择

2.下列分组中是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有()

3.下列分组是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有()

E.在开口组中,可以参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

C.频数越小,则该组的标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D.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率成反比

1.

 

D.资金利润率E上缴税利额

5.指出下列指标中的质量指标()A.劳动生产率B.单位产品工时消耗量C.利税额D.设备利用率E.新产品品种数

6.

可以

9.下列指标中属于平均指标的有()

10.相对指标中,作为对比的分子,分母属于同一时间的有()

11.下列超额完成计划的有()A.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B.利润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C.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D.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98.3%E.利润计划完成百分数98.3%

12.在各种集中趋势类指标中,要受到极端值影响的指标是

13

14.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的条件有()

15.

15.把某市15个大企业的产值进行平均,这是对()A.15个变量值求平均B.15个变量求平均

16.下列平均数要用几何平均法计算的有()A.生产同种产品的三个车间的平均合格率B.前后工序的三个车间的平均合格率

17.如果两个数列的标准差相同,那么()A.两个数列的离散程度也就相同B.均值大的离散程度也就大C.均值大的离散程度也就小D.均值小的离散程度就小E.均值小的离散程度就大

18.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离散程度的指标()

A.只能是相对数B.只能是绝对数C.可以是相对数D.可以是绝对数E.只能是平均数12

19、比较相对指标可用于()

A.不同国家、地区、单位之间的比较B.不同时期的比较C.实际水平与计划水平的比较

D.落后水平与先进水平的比较E实际水平与标准水平或平均水平的比较

20、在统计中加权算术平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计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已知资料的情况而定()

A.如果掌握基本公式的分子资料用加权调和平均数计算B.如果掌握基本公式的分母资料用加权调和平均数计算

C.如果掌握基本公式的分母资料用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D.如果掌握基本公式的分子资料用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

E.如果无基本公式的分子、分母资料,则无法计算平均数

21、下列采用调和平均数计算的有()A.已知各级工人的月工资水平和工资总额,求平均工资B.已知某工厂各车间废品率和废品量,求平均废品率C.已知各工厂产量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实际产量,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D.假定企业按工人劳动生产率分组,并已知道各组产量,求平均劳动生产率E.已知某工厂产品产量及单位成本,求平均单位成本

22.下列是某地区经济发展数据指标,其中属于相对指标的是()A.人口男女性别比例为1.03:

1 B.人口出生率为14.3%C.粮食平均亩产量为500斤D.工业产值计划完成程度113%F.某地区平均每人生活费245元

23.中位数是()A.由标志值在数列中所处位置决定的 B.根据标志值出现的次数决定的C.总体单位水平的平均值

D.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值 E.不受总体中极端数值的影响

23.标志变异指标可以( )。

A.反映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均衡性 B.说明变量的离中趋势C.测定集中趋势指标的代表性D.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E.表明生产过程的节奏性

24.下列与变量计量单位相同的标志变异指标有( )A.标准差 B.标准差系数C.平均差D.平均差系数E.全距

25.在各种平均指标中,不受极端影响的平均指标是()。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中位数D几何平均数E.众数

1.动态数列的种类有()

4.时期数列的特点有

 

8.平均发展水平一般也称为()A.平均增减量B.动态平均数C.平均增减速度

A.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数列B.百元产值利润率动态数列C.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程度动态数列D.某单位人员构成动态数列E.各种商品销售额所占比重动态数列

13.某企业某种产品原材料月末库存资料如下: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月末原材料库存量(吨)

8

10

13

11

9

则下列针对该动态数列的说法中正确时()

A.各项指标数值是连续统计的结果B.各项指标数值是不连续统计的结果C.各项指标数值反映的是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的总量D.各项指标数值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时点上的总量E.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得到5个月原材料库存总量

14.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可采用的公式有()

A.

B.

C.

D.

E.

C.累计增减量÷逐期增减量个数

D.累计增减量÷(时间数列项数-1)E.各期累计增减量之和÷逐期增减量个数

16.某动态数列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20%.10%.15%.20%;数列最初水平为300,最末水平为546,总速度为1.82倍。

计算平均增长速度的方法有(A.

B.

C.

D.

E.

17.某工业企业1989年产值为2000万元,1997年产值为1989年的150%,则年平均增长速度及年平均增长量为()。

A.年平均增长速度=6.25%B.年平均增长速度=5.2%C.年平均增长速度=4.6%

D.年平均增长量=125万元

18.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有()A.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B.环比发展速度=环比增长速度-1C.定基发展速度=定基增长速度+1D.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1E.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C.定基发展速度减1(100%)

E.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减去100%

21.计算和应用平均速度指标应注意()A.用分段平均速度补充总平均速度B.联系每增长1%的绝对值进行分析

22.影响动态数列发展水平变化的因素主要有()A.长期趋势B.循环变动C.季节变动D.季节比率E.不规则变动

23.下列属于季节变动的是

24.对时间序列长期趋势分析常用A.按月(季)平均法

2.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

A.商品零售量指数B.商品零售额指数C商品零售价格指数D职工劳动生产率指数E销售商品计划完成程度指数

4.下列指数中,属于狭义指数的有()

6.下列指数中属于总指数的是()A.我国发电量1990年为1989年的107.2%B.某机床厂生产的某种自动车床的单位成本报告期与基期比较是98.8%C.某工厂生产每平方米的丝织和麻织品的成本,2005年和2004年比较时103%D.某集市2006年3月10日的每千克马铃薯的价格是2005年3月10日的110.5%E.2005年某地区零售物价水平与上年比较为102.9%

7.平均数指数是()A.两个不同时期的平均数相比的相对数B.总指数

C.个体指数的加权平均数D.综合法指数的变形E.某些场合下是具有独特意义的总指数

9.下面的指标(破折号后)可以作为相应指数的同度量因素的有()A.产品产量指数—出场价格.单位成本B.商品销售量指数—销售收入C.劳动生产率指数—职工人数D.工人的平均工资指数—工人数E.单位成本指数—产量

11.下列属于综合指数形式的有()A.

B.

C.

D.

E.

12.某百货商店第二季度全部商品销售量为第一季度的110%,这个指数是()

A.平均指标指数B.计划完成程度指数

13.某厂2007年与2006年相比,五种产品的价格总指数为108%,这说明()

A.五种产品价格平均上涨了8%B.五种产品的总产值上涨了8%C.五种产品的生产总量上涨了8%

D.由于五种产品价格提高,使生产总量上涨8%E.由于五种产品价格提高,使总产值上涨8%

14.某企业今年三种不同产品的实际产量为计划产量的108.2%,这个指数是()

15.

15.已知某工业企业报告期生产费用(∑p1q1)为2850万元,比基期增长14%,又知报告期假定生产费用(∑p0q1)为3000万元,则()A.成本降低5%B.产量增加20%C.报告期生产费用比基期增加350万元

16.某企业基期产值为100万元,报告期产值比基期增加了14%,又知以基期价格计算的报告期假定产值为112万元,则经计算可知()A.产量增加了12%B.价格增加了12%C.由于价格变化使产值增加2万元

17.如果用p表示商品价格,用q表示商品零售量,则公式∑p1q1—∑p0q1的意义是

A.综合反映价格变动和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B.综合反映多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增减的销售额C.综合反映总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18.指数的作用是()A.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情况B.分析现象总体变动中受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C.反映现象总体各单位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D.反映现象总体的总规模水平E.利用指数数列分析现象的发展趋势

 

5.在相关关系各现象之间()

7.下列属于正相关的现象A家庭收入越多,其消费支出也越多B某产品产量随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C流通费用率随商品销售额的增加而减少D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工时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E总生产费用随产品产量的增加而增加

9.

A.相关系数既可测定直线相关,也可测定曲线相关B.相关系数只可测定直线相关不可测定曲线相关C.相关指数既可测定直线相关,也可测定曲线相关D.相关指数不可测定直线相关,只可测定曲线相关E.相关系数为零,说明两现象之间毫无关系

E.46%的较高的男子趋于较重

A.

=70-4

r=0.7128B.

=-40+6

r=0.7745C.

=70+5

r=0.6521D.

=-50-7

r=-0.8746E.

=-90+2

r

yc=a+bx中的b称为回归系数,回归系数的作用是()

A.可确定两变量之间因果的数量关系B.可确定两变量的相关方向C.可确定两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D.可确定因变量的实际值与估计值的变异程度E.可确定当自变量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的平均增加量

15.直线趋势方程

=

+

t中,b表示(A平均增长量B平均增长速度C平均发展速度D时间t每增加一个单位,现象y平均增加b个单位E现象y随着时间增长,每期以b的速度发展

16.C.根据回归系数可判定相关的方向 D.自变量是可控制量,因变量是随机的

17.设产品的单位成本(元)对产量(百件)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76—1.85x。

这表示()

A.产量每增加100件,单位成本平均下降1.85元;B.产量每减少100件,单位成本平均下降1.85元;C.产量与单位成本按相反方向变动;D.产量与单位成本按相同方向变动;E.当产量为200时,单位成本为72.3元;

18.某样本资料得产量(万件)与单位产品成本(百元)之间的回归方程为

=920-8

,这意味着()

C.产量为1万件时,单位成本平均为912百元

D.产量每增加1万件,单位成本平均增加8百元E.产量每增加1万件,单位成本平均减少8百元

1.常用的抽样组织形式有()

B.各次抽选相互影响C.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逐渐减少D.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始终不变

4.下面属于分层抽样的是(A.为研究邮政信件传递速度,从普通信件和快递信件中各抽取一定信件组成样本B.为研究某工厂工人平均工龄,把工厂工人划分为100个生产班组,从中抽出一定数量的班组组成样本C.某产品的质量抽检从加工车床的性能(自动或半自动)分组中抽取一定数量的车床组成样本E.为调查某市育龄妇女生育人数,把全市按户籍派出所的管辖范围分成许多区域,对抽中的区域全面调查育龄妇女的生育人数

C.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

7.样本容量n受三个因素的影响()

10.计算抽样平均误差时,由于总体方差是未知的,通常有下列代替方法()。

A.大样本条件下,用样本方差代替B.小样本条件下,用样本方差代替C.用以前同类调查的总体方差代替D.有多个参考数值时,应取其平均数代替

、概率度和精确关系表现在(A.概率度增大,估计的可靠性也增大B.概率度增大,估计的精确度下降C.概率度缩小,估计的精确度也缩小D.概率度缩小,估计的置信度也缩小E.概率度增大,估计的可靠性缩小

12.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抽样推断的置信度1-α越大,则()。

14.显著性水平(1-α)与检验拒绝域的关系是

A.显著性水平提高,意味着拒绝域缩小B.显著性水平降低,意味着拒绝域扩大C.显著性水平提高,意味着接受域扩大D.显著性水平降低,意味着接受域扩大

0为真时而拒绝H0

C.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α,必然会增大βD.只能控制α不能控制βE.增加样本容量可以同时减少α和β

17.在假设检验中,当我们作出拒绝原假设而接受备择假设的结论时,表示A.有充足的理由否定原假设B.原假设必定是错误的C.犯错误的概率不大于

D.犯错误的概率不大于

E.在

为真的假设下发生了小概率事件

α,检验假设H0时,若我们接受H0,则是()

0必定为真B.不应该否定H00不真的概率不超过α0不真的概率等于α

19.当我们所要检验的是样本所取自总体的参数值是偏高或偏低某个特定值时,应选择()

A.双侧检验B.Z检验C.t检验

20.Z统计量可以为以下情况建立置信区间所用()

A.总体X~N(μ,σ2)且方差已知B.总体X~N(μ,σ2)但方差未知C.总体分布未知,方差已知,且样本容量足够大D.总体分布未知,且方差未知,但样本容量足够大E.总体X~N(μ,σ2)但方差未知,样本容量足够大

21.根据原假设的情况,假设检验中的临界值()

22.设总体为正态总体,总体方差未知,在小样本条件下,对总体均值进行如下的假设检验:

,α=0.1。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为原假设的拒绝区域B.

为原假设的拒绝区域C.

为原假设的拒绝区域D.

为原假设的拒绝区域E.若检验统计量的绝对值越大,则原假设越容易被拒绝

23.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A样本单位数B样本指标C全及指标D抽样误差范围E抽样估计的置信度

24.用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所谓优良估计的标准有()。

A.客观性B.无偏性C.一致性D.有效性E.优良性

25.要增大抽样估计的概率保证程度,可采用的方法有()

A.增加样本容量B.缩小抽样误差范围C.扩大抽样误差范围D.提高估计精度E.降低估计精度

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和显示习题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A)

A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B确定组距和组数

C确定组距和组中值D确定全距和组距

4.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组中值为(C)

每个组上限与下限的中点值称为组中值,对于开口组的组限是按相邻组的组距来计算的,所以末组开口组的组中值=末组下限+邻组组限/2=200+(200-170)=230

A260B215C230D185

5.下列分组中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B)

品质标志是说明事物的性质或属性特征的,它反映的是总体单位在性质上的差异,它不能用数值来表现。

A人口按年龄分组B产品按质量优劣分组

C企业按固定资产原值分组D乡镇按工业产值分组

6.对企业先按经济类型分组,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C)

A简单分组B平行分组C复合分组D再分组

7.用组中值代表各组内的一般水平的假定条件是(D)

A各组的次数均相等B各组的组距均相等

C各组的变量值均相等D各组次数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

9.对某地区的全部商业企业按实现的销售额多少进行分组,这种分组属于(A)

A变量分组B属性分组C分组体系D复合分组

10.在频数分布中,频率是指(C)

A各组频数之比B各组频率之比C各组频数与总频数之比D各组频数与各组次数之比

11.频数分布用来表明(A)

A总体单位在各组的分布状况B各组变量值构成情况

C各组标志值分布情况D各组变量值的变动程度

12.在分组时,若有某单位的变量值正好等于相邻组的下限时,一般应将其归在(B)

A上限所在组B下限所在组

C任意一组均可D另设新组

13.在编制组距数列时,当全距不变的情况下,组距与组数的关系是(B)

A正例关系B反比例关系C乘积关系D毫无关系

14.统计表的宾词是用来说明总体特征的(C)

A标志B总体单位C统计指标D统计对象

15.统计表的主词是统计表所要说明的对象,一般排在统计表的(A)

A左方B上端中部C右方D下方

三、多项选择题

1.统计分组的作用在于(BCD)

A区分现象的类型B反映现象总体的内部结构变化

C比较现象间的一般水平D分析现象的变化关系E研究现象之间数量的依存关系

2.指出下表表示的分布数列所属的类型(ABC)

按劳动生产率分组(件/人)

职工人数(人)

50——60

60——70

70——80

80——100

10

20

26

17

总和

73

A品质数列B变量数列C分组数列D异距数列E等距数列

3.指出下列分组哪些是品质分组(ABCD)

A人口按性别分组B企业按产值多少分组

C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D在业人口按文化程度分组

E宾馆按星级分组

6.从形式上看,统计表由哪些部分构成(CDE)

A总标题B主词C纵栏标题D横行标题E宾词

7.按主词是否分组,统计表可分为(AC)

A单一表B简单表C分组表D复合表E综合表

9.统计数据整理的内容一般有(BCE)

A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B对统计数据进行分组

C对统计数据进行汇总D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E编制统计表、绘制统计图

11.某单位100名职工按工资额分为300以下、300-400、400-600、600-800、800以上等五个组。

这一分组(这个找不到)

A是等距分组B分组标志是连续型变量

C末组组中值为800D相邻的组限是重叠的

E某职工工资600元,应计在"600-800"元组内

12.变量数列中频率应满足的条件是(BC)

A各组频率大于1B各组频率大于0

C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D各组频率之和小于1

E各组频率之和大于0

五、简答题

1.什么是统计数据整理?

简述统计数据整理的原则和步骤。

统计整理即“统计资料整理”,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的要求,对统计调查所得到的各项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类和汇总,为统计分析提供准确、系统、条理清晰、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总体特征的综合资料的工作过程。

广义地说,统计整理也包括对次级资料进行的再加工。

  

统计整理结果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分配数列。

它说明总体单位数在各组分配的情况。

分配数列包括两个因素:

组的名称和各组的单位数。

分配在各组的总体单位数叫次数(频数),各组次数与总次数之比叫比率(频率)。

分配数列可以按品质标志分组,也可以按数量标志分组。

前者称品质数列,后者称变量数列。

  因此,在对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深刻的政治经济分析的基础上,抓住最基本的、最能说明问题本质特征的统计分组和统计指标对统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就成为进行统计整理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对统计资料进行整理的步骤如下:

1、设计和制订统计资料的汇总方案。

2、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和检查。

  3、用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方法,对原始资料进行分组、汇总和计算。

  4、对整理好的资料再一次进行审核,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汇总过程中的各种差错。

  5、将汇总的结果表示出来。

  6、系统地积累统计资料。

 

2.统计数据分组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方法:

1、品质分组2、数量分组3、等距分组与异距分组

原则:

1.必须坚持组内统计资料的同质性和组间资料的差别性,这是统计分组的一个基本原则:

2.必须符合完备性原则,即所谓“穷举”性。

3.必须遵守“互斥性”原则,即总体任一单位都只能归属于一组,而不能同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

4.简要说明单项数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