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夏《神农本草经》完整版可直接打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872870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64 大小:15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倪海夏《神农本草经》完整版可直接打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4页
倪海夏《神农本草经》完整版可直接打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4页
倪海夏《神农本草经》完整版可直接打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4页
倪海夏《神农本草经》完整版可直接打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4页
倪海夏《神农本草经》完整版可直接打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倪海夏《神农本草经》完整版可直接打印.docx

《倪海夏《神农本草经》完整版可直接打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倪海夏《神农本草经》完整版可直接打印.docx(1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倪海夏《神农本草经》完整版可直接打印.docx

倪海夏《神农本草经》完整版可直接打印

倪海夏——人纪——简体横版《神农本草经》

 

第一章前言

前言:

我国医学始于神农、有谓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复命僦贷季(歧伯之师)理色脉,所以上古是先有药而后有医也,是故治病之道必先于用药,而用药之道必先于识药,此书共分上中下三种药物的说明。

其中上药一百二十味,中药一百二十味,下药一百二十五味,一共定三百六十五味药,合于天数一年之日数。

第二章药性总义参考本草备要(清·汪讱庵)

一、五味之义──凡药酸属木入肝,苦属火入心,甘属土入脾,辛属金入肺,咸属水入肾。

二、五色之义──青属木入肝,赤属火入心,黄属土入脾,白属金入肺,黑属水入肾。

三、五味之用──凡药酸者能涩能收,苦者能泻能燥能坚,甘者能补能和能缓,辛者能散能润能横行,咸者能下能软坚,淡者能利窍能渗泄。

四、阴阳之义──寒热温凉是气也,酸苦甘辛咸是味也,气为阳味为阴,其气厚者为阳中之阳,薄者阳中之阴也。

味厚者阴中之阴,薄者阴中之阳,气薄主发泄散表,厚则发热与温,味厚则泄降,薄则通窍,利渗湿,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轻清升浮为阳,重浊沉降为阴,阳气出上窍,阴味出下窍,清阳发肌理。

浊阴走五脏。

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五、药之相从──凡药清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降,味薄者升而生如春季,气薄者降而收象秋季。

气厚者浮而长象夏天,味厚者沉而藏象冬天,味平者化而成象长夏,气厚味薄者浮而升,味厚气薄者沉而降,气味俱厚者能浮能沉,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此升降浮沉之义也,凡药根在土中者,半身以上则上升,半身以下则下降,药为枝者达四肢,为皮者达皮肤。

为心为干者内行脏腑,质轻者上入心肺,重者下入肝肾,中空者发表,内实者攻里,枯燥者入气分,润泽者入血分,此上下内外之相从也。

六、药色之入经脉──

凡药色青,味酸,气臊,性属木,皆入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

色赤味苦,气焦,性属火者,皆入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经。

色黄味甘,气香性属土者,皆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

色白味辛,气腥,性属金者,皆入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经。

色黑味咸,气腐性属水者,皆入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中唯手厥阴心包,手少阳三焦经无所主,其经通于足厥阴少阳,而厥阴主血,诸药入肝经血分者,并入心包,少阳主气。

诸药入胆经气分者并入三焦,命门相火,散行于胆三焦心包,故入命门者并入三焦,此诸药入诸经之分布也。

药有相需者,同类而不可离者。

相使者,我之佐使也。

相恶者,夺我之能也。

相畏者,受彼之制也,相反者。

两不相合也。

相杀者,制彼之毒也,此异同之义也。

七、五脏补泻之义──

肝苦急,急食甘而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酸泻之。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以咸补之,以甘泻之。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以甘补之,以苦泻之。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补之,以辛泻之。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以苦补之,以咸泻之,此是其义也。

八、六淫主治──

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辛散之。

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火淫于内,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

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

此六淫主治,各有所宜,故药性须明,而施用贵审也。

九、五行相生──人之五藏应五行,子母相生,经曰: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又曰:

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如肾为肝母,心为肝子,故入肝者并入肾与心。

肝为心母,脾为心子,故入心者并入肝与脾。

心为脾母,肺为脾子,故入脾者并入心与肺。

脾为肺母,肾为肺子,故入肺者并入脾与肾。

肺为肾母,肝为肾子,故入肾者并入肺与肝。

此五行相生子母相应之义也。

十、五行相克──酸伤筋,辛胜酸;苦伤气,咸胜苦;甘伤肉,酸胜甘;辛伤皮毛,苦胜辛;咸伤血,甘胜咸。

因为酸主收敛,敛则筋缩,苦能泻气,辛能疏散肌理,咸能渗泄。

十一、五病所禁──

酸走筋,故筋病勿多食酸,筋得酸则拘急,收引益盛。

苦走骨,故骨病勿多食苦,骨得苦则阴益盛,令人重而难举。

甘走肉,肉痛勿多食甘,肉病得甘则壅气,臃肿益甚。

辛走气,气病勿多食辛,气得辛则散,而益虚。

咸走血,血病勿多食咸,血得咸则凝涩,而口渴也。

十二、五味所伤──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

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

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

多食酸,则肉消皮厚而唇开。

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药之为物,各有其形性气质,其入诸经,有因形相类者,有因性相从者,有因气相求者,有因质相同者,自然之理,可以以意得也。

药有以形名者,人参狗脊之类是也,有以色名者,黄连黑参之类是也,有以气名者,稀签香薷之类是也,有以味名者,甘草苦参之类是也,有以质名者,石膏石脂归身归尾之类是也,有以时名者,夏枯款冬之类是也,有以能名者,何首乌骨碎补之类是也。

凡药火制四,煨炙炒煅也。

水制三,浸泡洗也,水火共制二,蒸煮也,酒制升提,姜制温散。

入盐走肾而软坚。

用醋注肝而收敛。

童便制,除劣性而降下,米泔制,去燥性而和中,乳制润枯生血,蜜制甘缓益元。

陈壁土制,藉土气以补中州。

面裹曲制,抑酷性勿伤上膈。

黑豆甘草汤渍,并解毒致平和,羊酥猪脂涂烧,咸渗骨容易脆断,去穰者免胀,去心者除烦,此制治各有所宜也。

一药之为用,或地道不真,则美恶迥别,或市肆饰伪,则气味全乖,或收采非时,则良楛异质,或头尾误用,则呼应不灵,或制治不精,则功力大减,用者不察,顾归咎于药之罔功,譬之兵不精炼,思以荡寇克敌,适以覆众舆ㄕ也,治疗之家,其可忽诸。

千金云:

凡药须治择熬泡毕,然后秤用,不得生秤,湿润药先皆增分两,燥乃秤之。

 

壹、上经

上药共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皆无毒多服久服而不伤人,想要轻身益气不老延年寿者皆须本于上经。

一、丹砂

【本经原文】性味甘,微寒无毒,主治身体五脏百病,可以养精神安魂魄。

益气明目,杀精魅邪恶鬼,久服通神明,不老能化为汞,畏磁石恶盐水,其色真珠光色如云母,可折者良。

又名朱砂。

【产地】在我国四川湖南等山中。

以辰州为最佳,故又号辰砂,属石类。

【主治】丹砂为安神要药。

【别录】通血脉,止烦满,消渴,益精神,悦泽人面。

除中恶腹痛,毒气疥廔诸疮。

【甄权】镇心,主抽风传ㄕ痨痵等。

【大明】润心肺,治疮痂息肉,可外涂之。

【灵贻】入心镇怯,定魂除邪。

【用量】一般水飞用以拌合他药,单服时可用二,三分。

以至钱许。

【禁忌】丹砂只可生研水飞用。

火炼则为水银而有毒。

不可用,多服丹砂因其性质重坠,使人神定目呆。

坊间名为朱砂,一般使用方式是用来拌合他药或做丸衣用,因为其功用在安神镇静,所以多被加入一些安神药中,海藏曰“如同龙骨牡蛎合用,可以养心气,同当归丹参合用,可以养心血。

同枸杞地黄合用可以养神,同厚朴川椒等合用可以养脾,同南星川乌同用可以却风。

可以明目安胎,也可以解毒,可以发汗,端视医师如何使用而见其功”。

因其色红,内合真汞之水,属火中有水之药性,故其象心之性,而其性属微寒,得治心病所必须之寒性,服之使人心神内敛神守,故能安眠。

为补心之要药。

即朱砂,由天地自然熔铸而成,阳中含阴,外露火色,内含水阴,具硫磺水银之相合之性,因属火体中含有水气,故丹砂能入心,益阴以安神,养血安神为之最。

有阳中之阴药称,与人参南北称王。

一般言北方属水,故多气分之药,南方属火,故多血分之药。

【炮制】取朱砂打碎,选去夹石,用磁石吸尽铁削。

研成粉未。

置砵内,加入适量清水研磨成糊状,然后再加入清水搅拌,使之沉淀。

倒出悬浮液。

只取下沉粉末,如此反复多次。

至手捻之细腻则止,倒出水后,将粉末晒干即得。

瓦罐装,置干燥处。

二、云母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身皮死肌,中风寒热,古时在车船上可以除邪气,安五脏,益子精,明目,久服轻身延年,又名云华,云英,云液,云沙,磷石。

按:

抱朴子迁药篇云──云母有五种,其多五色并具,如见青色多者名云英,宜春服之,见赤色多者名云珠,宜夏服之,多白色者名云液,宜秋服之,多黑色者宜冬服之,如见只有青黄二色者名云沙,宜长夏服之,如见晶莹剔透纯白者,可以四时常服之。

【产地】产四川及各省山中,种类甚多,有黑云母及白云母等,白者良,属玉类。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云母主补肺下气,补中坚肌,除邪气,安精神。

【别录】下气坚肌,续绝补中,疗五痨七伤,虚损少气,止痢,久服悦泽不老,耐寒暑。

【甄权】主下痢肠澼,补肾冷。

【括要】生产不下,用云母细末,调酒涂于阴门。

【灵胎】清肺明目。

【用量】一般内服数分起。

【禁忌】古称云母治百病,服食无忌,但制炼须慎,不可过量服食。

【炮制】取净生云母,置铁锅内,煅至火红透,取出,冷却研粉即得。

三、玉泉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五脏百病,柔筋强骨,安魂魄,长肌肉益气,久服耐寒暑,不饥渴,不老神仙,人临死服五斤,三年色不变,一名玉桃。

畏款冬恶青竹,白玉桃如白头公。

玉为阳精之纯者,食之以御水气。

古传食玉之法来自抱朴子仙药篇云:

玉可以乌米酒及地榆酒化之为水,亦可以葱浆消之为液。

亦可饵之为丸,亦可以烧以为粉,服之一年以上,入水不沾,入火不灼,刃之不伤百毒不犯也。

不可用已经做成玉器之物必伤人也,璞玉乃可用也。

【产地】玉乃石之美者,产山中,我国西南深山中多有之,以钟山蓝田产者最良,于阗国之白玉最好。

【性味】甘平,无毒。

【主治】清热解渴,安神养肌。

【别录】除胃中热,喘息,烦满,止渴,明耳目。

【大明】润心肺,助喉声,滋毛发。

【括要】面身瘢痕,真玉日日磨之则自灭。

【炮制】取净生玉,置砂罐内,煅至火红透,取出,冷却研粉即得。

四、石钟乳

【本经原文】味甘,主咳逆上气,明目益精,安五脏,通百节利九窍,下乳汁,又名虚中。

神农辛,黄帝甘,扁鹊甘无毒,如乳汁黄白色,空中相通,计然云出武都黄白者善。

【产地】中国日本俱有出产,生于山中石洞穴中,我国以广西陕西等省多此洞。

【性味】味甘,性温,无毒。

【主治】石钟乳为补阳益精要药,主治肺气虚损,咳逆上气,明目利窍,补髓疗弱,消渴引饮。

【别录】益气补虚损,疗脚弱疼冷,下焦伤竭,强阴。

【甄权】主泄经,寒嗽,壮元气,益阳事,通声。

【括要】补五劳七伤。

补骨髓,治消渴引饮。

【灵胎】入肺降逆,利窍下乳。

【用量】普通水飞用,五分至一钱。

【禁忌】石药性悍,不宜久服。

其下垂象天,石又属金,故主镇降肺气。

【炮制】拣去杂质。

洗净晒干,置铁锅内煅透,取出放凉,研粉即得。

五、涅石

【本经原文】味酸寒,主寒热,泄利白沃,阴蚀恶创,目痛,坚筋骨齿,炼饵服之轻身不老,增年寿。

吴普曰矾石,一名羽泽,神农歧伯酸,扁鹊咸,雷公酸无毒。

歧伯曰久服伤人骨。

【产地】产我国四川陕甘,我国南省诸山亦多有之,色白净者为明矾。

【性味】味酸性寒无毒。

【主治】矾石为收湿解毒止血要药,功能除湿化痰,追延坠浊,主明目坚齿,除风杀虫,蚀恶肉,生好肉,治蛇虫咬伤。

【别录】除固热在骨髓,去鼻中息肉。

【大明】除风去热,消痰止渴,暖水脏。

治中风失音,和桃仁葱汤浴可出汗。

【甄权】生含咽津治急喉痹。

疗鼻漏鼻血,瘰疬疥癣。

【宗奭】又名枯矾。

贴嵌甲牙缝中治血出如衄。

【灵胎】敛气固精,杀虫止利。

【用量】普通内服数分至一钱,外用无定量。

【禁忌】虽可常用无所忌,但不可多服。

【吴克潜】编药性字典曰矾石用之甚广。

今南方人多用置水缸中以解毒,其水澈底澄清。

陈师古曰矾石之用有四,吐利风热痰延,取其酸苦涌泄也。

治诸血痛,脱肛阴挺疮疡,取其酸涩而收也。

治痰饮泄痢,崩带风眼,取其收而燥湿也。

治喉痹中蛊蛇虫伤蛰,取其解毒也,矾石经火炙后为枯矾,研细用做敷扑良,渗小儿脐眼,防腐收湿,矾石治一切疮痈恶毒,或为蛇虫所伤,配黄蜡二倍,溶化研细,外用亦可内服。

其它配合方剂很多,举凡矾石色暗者不入药,以白而明最佳,故色白者曰白矾:

色光明者曰明矾。

【倪注】枯矾可与麝香合用,因为麝香无孔不入,配合之则可去脑鼻之间的风寒与瘀伤。

【炮制】取净生白矾,研粉即得。

枯矾:

【炮制】取净生白矾,置炽锅内,煅至全部泡松呈白色蜂巢状,取出放凉研粉即得。

二矾极酸,变为涩味,酸则收而引津,涩则止而不流。

胆矾:

生铜中,有酸木之味,正得铜中金收之性,金性缓,能平木气。

六、消石

【本经原文】味苦寒,主五脏积热,胃张闭,涤去蓄结饮食,推陈致新除邪气,炼之如膏,久服轻身。

吴普曰消石,农曰苦,扁鹊曰甘,名医曰一名芒消。

今之硝石。

【产地】产于东印度埃及等热带地方及我国西北。

投入火中则爆鸣,立即燃烧而发鲜明之焰。

【性味】味苦性寒,无毒,

【主治】硝石主清积热利小便,治五淋。

【别录】疗五脏十二经脉中百二十疾,暴伤寒,腹中大热,止烦满消渴利小便,及瘘蚀疮,能化七十二种石。

【甄权】破积散坚,治腹胀,破血下瘰疬。

泻得根出。

【大明】含咽治喉痹。

黑疸,周身皮肤眼目俱现黑色,为疸症之最重者。

【灵胎】消积解癖。

【用量】普通五分至一钱。

【禁忌】忌火。

【炮制】拣去杂质即可。

七、朴消

【本经原文】味苦寒,主百病,除寒热邪气,逐六府积聚,结固留癖,能化七十二种石,炼饵服之轻身神仙。

吴普曰朴硝,神农歧伯曰无毒。

【产地】生于盐卤之地,凡煎炼水硝,结出细芒者为芒硝,结出马牙状者为马牙硝,其凝于底成块者,通为朴硝。

【性味】味咸辛苦,性寒无毒。

【主治】朴消主软坚化积,逐六腑积聚结固留癖。

清热泻下,外用消食化积。

【甄权】治腹胀,大小便不通,女子月经不通。

【大明】通泄五脏百病,及症结,天行热疾,头痛消肿毒,排脓润毛发。

【容川】咸味虽重,尚未至于极,故犹有寒水石之性,能大下其火。

凡盐味之咸。

内皆有火热之性,而水中之火即是命门之火也。

微咸之味者,皆能引火下行。

大咸者能助火升发也。

芒硝得水中阴凝之性,味咸能软坚,下气分之热,以其得水之阴味,未得水中之阳气,故降而不升,能降气分之热,是治热要药,与大黄入血分治火要药不同。

【药征】主软坚,治心下痞坚,心下石鞭,小腹急结,结胸燥屎,大便鞭,旁治宿食腹满,小腹肿痞,诸般难解之毒。

【用量】普通三五分。

【禁忌】辛香走窜,不宜多用。

【炮制】拣去杂质即可。

八、滑石

【本经原文】味甘寒,主身热泄澼,女子乳难癃闭,利小便,荡胃中积聚寒热,益精气,久服轻身耐饥长生。

【产地】产我国山东及西南诸省山中。

色青白或黄白及银灰色。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主治】滑石为去湿热利小便要药,主通六府九窍津液。

上开肌理下通膀胱,治淋疾,水肿,黄疸。

【丹溪】燥湿,分水道,实大肠,化食毒,行积滞,逐凝血,解燥渴,补脾胃,降心火,偏主石淋为要药。

【容川】为去暑之要药,去暑只宜清气利湿,不可用燥药,如黄连亦然,甘草也可。

【药征】主治小便不利,旁治渴也。

【灵胎】荡肠胃热,利大小便。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四钱。

【禁忌】凡阴精不足内热,以致小便短少赤涩,或不利,及烦渴身热,由于阴虚火热水涸者,均忌,脾胃俱虚者虽不做泄亦忌,因其性滑也。

【炮制】拣去杂质,洗净,研细粉,即可。

九、石胆(又名胆矾)

【本经原文】味酸寒,主明目目痛金创,诸痫痉,女子阴蚀痛,石淋寒热,崩中下血,诸邪毒气,令人有子,炼饵服之不老,久服增寿神仙。

能化铁为铜成金银。

神农酸小寒,扁鹊苦无毒,周礼疡医凡疗疡以五毒攻之,石胆丹砂雄黄矾石慈石其中烧之三日三夜,其烟上着以鸡羽扫取之,以注创恶肉破骨则尽出。

【产地】产山中,为蓝色结晶。

【性味】味酸辛,性寒,有小毒。

【主治】胆矾为腐蚀催吐要药,功能蚀恶疮散症积,涌吐风痰,治咽喉口鼻疮毒及目患。

【大明】治虫牙,鼻内息肉。

【苏颂】入吐风痰药最快。

【用量】入煎剂一钱至二钱,研末服一分许。

【禁忌】胃弱人不宜多服。

【吴克潜】胆矾有腐蚀性与收敛性,故能治恶疮,吐顽痰,喉痹欲死,研末醋调灌之,大吐胶痰而愈,治狐臭,胆矾枯矾各一钱,轻粉百药煎各五分,为细末敷之效,著名方剂有铁桶膏(铜绿胆矾五倍子白芷轻粉郁金麝香)治发背将溃时,根脚走散不收者,用以涂疮四周根上效。

【炮制】拣去杂质即可。

十、空青

【本经原文】味甘寒,主青盲,耳聋明目利九窍,通血脉,养精神益肝,久服轻身延年不老,能化铜铁铅锡作金。

吴普曰空青神农甘一经酸,久服有神仙玉女来侍,使人志高。

【产地】产河南山西陕西山中,色青质轻,近罕见。

今名丹青。

【性味】味甘酸,性寒,无毒。

【主治】空青为一切眼目要药,主治目赤目痛,青盲耳聋,利九窍通血脉,养神益肝。

【别录】疗目赤痛,去肤翳止泪出,利水道,下乳汁,通关节,破坚积。

【甄权】治头风镇肝,瞳仁破者,得再见物。

【大明】钻孔取浆,点多年青盲,内障翳膜,养精气,其壳摩翳。

【用量】内服外用,分许至一、二钱,外用点目可以与贝母同用。

【禁忌】勿过量使用。

一日点二次即止。

【炮制】拣去杂质即可。

十一、曾青

【本经原文】味酸小寒,主目痛止泪出,风痹利关节,通九窍,破症瘕积聚,久服轻身不老,能化金铜。

【别录】养肝胆,除寒热,杀白虫,疗头风,脑中寒,止烦渴,补不足,盛阴气。

味酸性小寒无毒,目痛止泪出,风痹,利关节,通九窍,破症瘕积聚。

【本经】养肝胆,除寒热,杀白虫,疗头风,脑中寒,止烦渴,补不足,盛阴气。

【炮制】拣去杂质即可。

十二、禹余粮

【本经原文】味甘寒,主咳逆寒热烦满,痢赤白,血闭,症瘕大热,炼饵服之不饥轻身延年。

【产地】产于山岛或是池泽,乃石中黄粉。

【性味】味甘寒,无毒。

【主治】禹余粮为固补下焦要药,主治滑泄下血,血闭血虚,四肢虚而不仁,崩露赤白。

【别录】疗小腹痛结烦疼。

【甄权】主崩中。

【大明】治邪气及骨节疼,四肢不仁,痔露等疾,久服耐寒暑。

【灵胎】除热燥湿,止利消瘀。

【用量】入煎剂钱半至三钱,水飞用五分至一钱。

【禁忌】重可去怯,故为镇纳固补之剂,下焦有实热者忌,虚者良。

【倪注】此药多使用于下脓血利不止,常与赤石脂同用。

【炮制】拣去杂质,刷去灰尘,捣碎,置铁锅内,煅透,趁热倒入醋渍淬,取出,晒干,研粉即得。

【容川】是石谷中之土质,又具涩性,故以填涩胃肠,甘而微咸,甘能补正以止利,咸能入肾以涩精。

十三、太一余粮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治咳逆上气,症瘕血闭,漏下除邪气,久服耐寒暑不饥,轻身飞行千里神仙。

生泰山上,石如甲,甲中有白,白中有黄如鸡子黄色,又名太乙余粮,与禹余粮同,唯质较佳者。

【抱朴子·金丹篇】灵丹经用丹砂雄黄雌黄石硫磺曾青矾石戎盐太一余粮,亦用六一泥及神室祭蘸合之三十六日成。

十四、白石英

【本经原文】味甘微温,主消渴,阴萎不足咳逆,膈间久寒益气除风湿痹,久服轻身延年。

形如紫石英,选白泽长者二三寸。

【产地】产深山中。

【性味】味甘微温无毒。

【主治】肺大肠枯燥,疗肺痿肺痈消渴。

【甄权】治肺痈吐脓,咳逆上气,黄疸。

【好古】实大肠。

【用量】普通煎用二至三钱,火炙过用。

【禁忌】不可久服,寇氏曰紫白二石英攻疾可暂煮汁,未闻久服之益,仲景只为咀嚼不为细末,岂无意焉。

【炮制】拣去杂质,刷去灰尘,捣碎,置铁锅内,煅透,趁热倒入醋渍淬,取出,晒干,研粉即得。

十五、紫石英

【本经原文】味甘温,主心腹咳逆邪气,补不足,女子风寒在子宫绝孕,十年无子,久服轻身延年。

【产地】产深山中。

【性味】味甘辛,性温无毒。

【主治】主镇怯润枯,养心益肝,治女子风寒在子宫不孕。

【别录】疗上气心腹痛,寒热邪气结心,补心气不足,定惊悸安魂魄,填下焦,止消渴,除胃中久寒,散痈肿,令人悦泽。

【甄权】养肺气,治惊痫,蚀脓。

【灵胎】补血降气。

【用量】普通煎用二至三钱,火炙过后用量宜少。

【禁忌】凡绝孕由阴虚火旺,不能摄受精气者忌用。

【炮制】拣去杂质,刷去灰尘,捣碎,置铁锅内,煅透,趁热倒入醋渍淬,取出,晒干,研粉即得。

十六、青石赤石黄石白石黑石脂等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黄疸泄利肠癖脓血,阴蚀下血,赤白邪气痈肿疽痔,恶疮头疡疥掻,久服补骨髓益气肥健不饥,轻身延年,五石脂各随五色补五脏。

计然曰赤石脂出河东赤色者善,列仙传曰赤须子好食石脂。

【产地】产山西山东河南,他省亦多。

【性味】性味酸辛,性大温无毒。

【主治】为固肠收敛要药,主治赤白久痢,赤白带下,厚肠胃,除水湿,收脱肛。

【甄权】补五脏虚气。

【括要】固肠胃,有收敛之能,下胞衣,无推荡之峻。

【灵胎】功能治温,分补五脏。

【用量】普通二钱至三四钱。

【禁忌】凡火热暴注者不宜用,滞下全是湿热,于法当利,自非的受寒邪,下利白积者不宜用,崩中法当补阴清热,带下本属湿热积滞,法当去湿除积,止涩非宜。

【容川】赤石脂粘涩又味甘,能填补止泻利,土之质也,能燥湿。

【倪注】此药常与禹余粮合用,因同属涩剂,多用于温中止血痢不止。

【药征】主治水毒下利,故兼治便脓血。

【炮制】拣去杂质,刷去灰尘,捣碎,置铁锅内,煅透,趁热倒入醋渍淬,取出,晒干,研粉即得。

醋淬可以增强收敛之功。

十七、白青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明目利九窍,耳聋心下邪气令人吐,杀诸毒三虫。

久服通神明,轻身延年不老。

十八、扁青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目痛明目,折跌痈肿,金创不疗,破积聚解毒气,利精神,久服轻身不老。

神农雷公小寒无毒,治丈夫内绝令人有子。

去寒热风痹,及丈夫茎中百病益精。

【别录】吐风痰,癫痫,平肝。

【灵胎】养肝明目。

十九、昌蒲

【本经原文】味辛温,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主耳聋痈疽,温肠胃,止小便利,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生池泽。

吕氏春秋云冬至后五旬七日昌始生,昌者百草之先,于是始耕,又名兰荪。

即今之菖蒲也。

【产地】我国四川,今处处有之,多生水滨,可供盆栽,西洋及日本亦俱产之,根入药,一寸九节者良。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主治】菖蒲为宣窍泄热,健胃行滞要药,主开心孔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治咳嗽上逆,霍乱转筋,健脾胃杀诸虫,疗噤口痢。

【别录】四肢湿痹不得曲伸,小儿温疟,身积热不解,可作浴汤。

【甄权】治耳鸣,头风泪下,鬼气,杀虫,恶疮疥掻。

【大明】除风下气,丈夫水脏女人血海冷败,多忘,除烦闷,止心腹痛,霍乱转筋及耳痛者,作末炒,趁热裹。

【好古】心积伏梁。

【时珍】解巴豆大戟毒。

【灵胎】下逆开窍。

【用量】普通生用二三钱,干用五分至一钱半。

【禁忌】忌饴糖羊肉铁器。

【吴克潜】菖蒲南人多常用置食水中,或加矾少许,解一切毒,周颠仙曰常食菖蒲饮水,永无腹痛之疾,沈金鳌曰治禁口痢,屡用屡效,道藏经曰能治一切风,手足顽痹瘫痪不遂。

正传曰九节菖蒲去毛捣末,入黑猪心一个,批开煮服,之癫痫风疾,著名方剂有菖蒲丸(石菖蒲人参丹参天冬麦冬赤石脂)。

治小儿心气不足,不能言语。

又醋糊丸棉裹置耳中,治耳内卒痛,聋闭不闻,有菖蒲益智丸(菖蒲远志人参桔梗牛膝附子茯苓桂心)。

治健忘恍惚,破积聚止痛,安心定神聪明耳目均效。

【倪注】常用于鼻塞不通,脑部受损。

内服外用皆宜。

【炮制】拣去杂质,刷去灰尘,洗净晒干,去灰尘即得。

二十、鞠华

【本经原文】味苦平,主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气血,轻身耐老延年,生川野及田野。

今之菊花。

【产地】处处有之,种类很多,黄白二种入药,味苦,家庭玩赏之菊不入药,今杭州出产多,号称杭菊。

【性味】味苦甘平无毒。

【主治】菊花为清风热明目解毒要药,主诸风头眩肿痛,目痛翳膜,利血脉,治疔疮。

【甄权】治头目风热,风眩倒地,脑骨疼痛,身上一切游风令消散,利血脉,调四肢。

【大明】作枕明目,叶亦明目,生熟都可食。

【元素】养目血,去翳膜。

【容川】菊叶为治疮之要药,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