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统计的涵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872824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6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节统计的涵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第一节统计的涵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第一节统计的涵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第一节统计的涵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第一节统计的涵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节统计的涵义.docx

《第一节统计的涵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统计的涵义.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节统计的涵义.docx

第一节统计的涵义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统计的涵义

为加深对几个基本概念的理解,将它们之间的联系用图1-1表示如下。

(了解)

图标

图1-1几个基本概念之间的联系

需要说明的是:

二、统计的过程

(二)统计的认识过程

统计是通过对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研究来认识其质的认识过程。

它是研究

量的,但却不是从定量开始的,而是从定性开始,即在搜集原始统计资料(统计调

查)之前,在统计设计阶段,要求对研究对象有初步的了解认识,要根据所要研究

对象的性质和研究任务、目的,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规定分析这个对象的统计指

标、指标体系和分组方法,这种定性工作是下一步定量工作的必要准备。

在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阶段,就是根据统计设计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搜

集各种资料,包括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并对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组与汇总,对

已汇总的次级资料进行再加工、整理,进而计算各种分析指标、各种再分组资料,

为统计分析准备系统的、条理化的综合资料。

最后,在统计分析阶段,利用各种统计方法对所掌握的统计资料加以分析和评

价,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并据以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科学的预测。

可见,统计的认识过程是:

从定性认识(统计设计)到定量认识(统计调查

和统计整理),再到定量认识与定性认识相结合(统计分析)。

这种质一量一质的

认识过程是统计的完整过程,虽然每个阶段有各自的独立性,但它们又是相互连接

的统一过程。

缺少哪个环节都会出现偏差。

第二章统计调查

第一节统计调查的概念与种类

三、统计调查的种类

(一)按调查对象的范围不同,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二)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

(三)按调查组织方式的不同,分为统计报表调查和专门调查

第二节统计调查方案

二、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

明确了调查目的之后,就要确定调查对象,这就是为了确定调查范围和解决向谁调查、由谁来具体提供资料的问题。

调查对象是根据调查目的、任务确定的调查的范围,即所要调查的总体。

它是

由某些性质上相同的许多调查单位所组成的。

调查单位是所要调查的现象总体中的个体。

即调查对象中的一个一个具体单

位。

它是调查中要调查登记的各个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例如,为了研究某市百货商场的经营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需要对该市的百货商

场进行统计调查,那么,该市所有的百货商场就是调查对象,每一个百货商场就是

调查单位。

报告单位是负责向统计调查机关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

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则不一致,这要根据实际调查的目的

和情况来确定。

例如,在对全市百货商场进行调查中,每个百货商场是调查单位也

是报告单位。

又如,在全市小学生健康状况调查中,全市所有的小学生是调查对

象,全市的每一个小学生都是一个调查单位,而每一所小学学校是报告单位。

第三节统计调查的方式

三、重点调查

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在所要调查的总体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

行的调查。

所选择的重点单位虽然只是全部单位中的一小部分,但就调查的标志值

来说在总体中占绝大比重,调查这一部分单位的情况,能够大致反映被调查对象的

基本情况。

重点调查的适用范围很广,当调查口的只要求了解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不要求

掌握全面数据,而调查少数重点单位就能满足需要时,采用重点调查就比较适宜。

例如,为了及时了解全国城市零售物价的变动趋势,就可以对全国的35个大

中型城市的零售物价的变化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就是重点调查。

又如,要及时了解全国工业企业的增加值和资产总额情况,只需对全国大中型

工业企业进行重点调查即可。

因为虽然大中型工业企业数占全国工业企业数不到

5%,但这些大中型企业的增加值和资产总额却占全国工业的60%以上。

重点调查能以较少的投入、较快的速度取得某些现象主要标志的基本情况或变

动趋势。

我国有一些重点调查已列入定期报表制度,以便及时取得必要的资料。

如国家统计局新建立的全国5000家工业企业联网直报制度。

五、典型调查

典型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

在对被调查对象进

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的

调查。

典型调查主要作用有:

第一,弥补全面调查的不足;

第二,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验证全面调查数据的真实性。

例如,在一次重大普查之后,可以选择若干个典型单位,检查统计数据的准确

程度。

典型调查与其他调查方法比较,具有灵活机动、通过少数典型即可取得深入详

实的统计资料的优点。

典型调查不是统计活动所特有的方法,但从统计活动的全过

程来说,它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方法。

在统计活动中,运用典型调查的方法,一般说

来主要不在于取得现象的总体数值,而在于了解与统计数字有关的生动的具体情

况,即与现象数量有关的社会条件及其相互联系,以便进行深入的统计分析,作到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似是,这种调查由于受“有意识地选出若干有代表性单位”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们主观认识的影响。

如果调查者对情况相当熟悉,研究问题的态度比较客

观,深入调查研究的作风比较好,便可以使典型调查运用得当,取得好的效果;反之

可能会产牛较大偏差。

因此,必须同其他调查结合起来使用,才能避免出现片面性。

第四节统计资料搜集的方法

三、企业事业单位统计资料的搜集

企业事业单位的统计资料是基层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同时又是上报国家统计

数据的源头。

做好企、事业单位统计资料的搜集,关键是抓好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

两项基础工作。

《统计法》第二十二条已将这两项工作列为企、事业单化统计的重

要职责。

(一)原始记录

原始记录是按照统计、会计和业务三种核算的要求。

通过一定的表格形式,对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况所作的最初的、直接的数字或文字记载。

这里强调原始记录必须具有最初性、直接性。

一些根据第一次记录转录的资料

不是原始记录。

例如,根据原始凭证所作的会计分录不属于原始记录。

一些间接推

算、估测出来的资料不是原始记录。

例如,根据投料量和产出量推算出来的储料罐

存料量不属于原始记录。

原始记录的最初性和直接性意味着,它是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真实记载或证

明。

因此,它不仅是统计核算的基础,也是会计核算和业务核算的重要依据。

原始记录的分类:

通常把原始记录分为综合性原始记录和单项事件原始记录两

类。

前者是指对某项生产经营活动过程所作的记录;后者是指对生产经营活动过程

中的某类单项事件所作的记录。

原始记录的内容应满足国家统计报表制度,会计核算制度和本单位管理的需

要,并尽量简明扼要。

其形式应当格式化,便于现场记录、计量,便于登记台账或

其他账册。

(二)统计台帐

1.统计台账的特点和分类

统计台账是根据编制统计报表、满足经营管理需要而设置。

按照时间的顺序进

行登记、汇总或积累资料的账册。

其特点表现在:

(1)按照时间的顺序对统计资料进行的登记。

(2)随着时间的进程不断循序地汇总或积累资料。

统计台账一般分为进度台账和历史台账。

进度台账的项目设置应当和相关的原

始记录相衔接,和相关定期报表的指标设置相适应,从原始记录到统计指标之间的

关系应简单明了。

进度台账一般在年度内使用,其作用是:

(1)将原始记录及时登录、加工,反映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进度情况,及时发

现问题,满足经营管理活动的需要。

(2)及时汇总相关指标,保证期末编制定期报表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历史台账的作用是按年度顺序系统地积累历史资料,为统计分析和预测提供

依据。

2.统计台账的设置

在企业中,厂部(公司)、车间、班组都担负有分级管理的责任,因此,在这

三级应该分别设置与所管范围相适应的统计台账。

另外,厂级各职能部门应当设置

本部门职能管理范围内的专业统计台账。

第三章统计整理

第二节统计分组

一、统计分组的概念

由于社会经济现象比较复杂,现象之间常常既有某种共同的性质,又在质与量

方面存在着种种差异。

为了揭示现象各部分之间的差异,认识它们之间的不同特

征,表明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就需要进行统计分组。

统计分组是根据研究的任务和对象的特点,按照某种分组标志将统计总体分为

若干组成部分。

理解统计分组的概念要注意三点:

(1)统计分组的对象是总体;

(2)统计分组应有分组标志;

(3)统计分组对总体而言是“分”,对总体单位而言是“合”。

三、统计分组方法

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分组标志与划分各组界限。

选择分组标志,是确定将统

计总体区分为各个性质不同的组的标准或依据。

划分各组界限,是根据分组标志,

划定各相邻组间的性质界限和数量界限。

(一)选择分组标志的原则

1.应根据研究目的与任务选择分组标志。

同一研究总体,研究的目的不同,

可选用的分组标志也不同。

如,以某企业的工人为总体,如果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工

人的文化业务素质,就应选用工人的文化程度或技术水平等级为标志;如果要分析

工人的劳动力素质,则应以工人的年龄作为分组标志。

2.要选用能反映事物本质或主要特征的标志。

一般情况下,社会经济现象有

多种特征,在选择分组标志时,可以使用这种标志,也可以选择另一种标志,这就

需要根据被研究对象的特征,选择主要的、能抓住事物本质的标志进行分组。

如,研究工业企业规模的大小可以用许多标志反映,如职工人数、产值、生产能力

等,但实际统计工作中,一般使用生产能力和固定资产作为分组标志,因为它们能

确切地反映企业规模的大小。

3.要根据现象所处的历史条件及经济条件来选择标志。

由于社会是不断发展

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与经济条件下,选择的分组标志也不一样,要根据情况的变

化而变化。

(二)分组方法

确定分组标志以后,进行具体分组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按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分组

按品质标志分组就是用反映事物的属性、性质的标志分组,它可以将总体单位

划分为若干类型。

如职工按性别分组,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等。

有时按品质标志分

组非常复杂,主要原因是划分界限不太明确,不易确定总体单位应划归哪一类,这

种情况下就必须对错综复杂的经济现象进行具体、深入的了解,制订出具体的分类

标准,按照标准进行分类。

按数量标志分组是用事物数量的多少作为标志进行分组。

数量标志可以是绝对

数,如工资总额;也可以是相对数,如发展速度。

分组的形式可以是单项式,即一

组只包含一个变量值;也可以是组距式,即把所有变量值从小到大依次划分为若干

区间,每个区间(组)包含多个变量值。

按数量标志分组的关键是使用什么样的数

量作为分组的组距。

关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具体方法,将在下一节“次数分布”中

详细介绍。

2.按主要标志与辅助标志分组

社会经济现象十分复杂,使得总体内部各部分的性质差异具有多重性,在这种

情况下,使用一个标志分组。

往往不足以区分事物的不同性质和特点,不能全面认

识事物的变化规律。

因此,实际进行分组时,除了使用一个主要标志外,还要用一

个或几个辅助标志作为分组补充标志。

在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时,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要素:

1.组距与组数

组距是指每个组变量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一般把最大值叫该组的上限。

最小值叫该组的下限。

组距等于上限与下限之差,即:

组距=上限一下限。

如上表

第二组的组距为550—500:

50。

组数是指将某一变量数列划分为多少组。

组数与组距是相互联系的,同一变量

数列中,组数越多,则组距越小;反之,组数越小,则组距越大,两者成反比

关系。

在编制组距数列时,确定组数和组距一般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一是要能区分总

体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的性质差别;二是要能准确清晰地反映总体单位的分布特征。

2.等距数列与异距数列

在组距数列中,各组组距都相等的数列。

叫等距数列;各组组距不相等的数

列,叫异距数列(或不等距数列)。

等距数列与不等距数列的概念和等距分组与不等距分组的概念是相互联系的。

对于标志值的变动幅度在各组之间相等的分组,即为等距分组,否则为不等距分

组。

因此,对于总体单位标志值变动比较均匀的情况,可采取等距分组;当总体单

位标志值变动很不均匀、出现急剧增长或下降、波动较大时,应采取不等距分组。

在不等距分组中,如果标志值是按一定比例发展变化的,可以按等比例的组距

间隔来分组。

但更多情况下采用不等距分组,要根据社会经济现象的特点、研究的

目的和事物性质变化的数量界限来确定组距。

如,研究人口总体在人生各发展阶段

的分布,就需要按照人在一生中自然的和社会的发展规律采用不等距分组,因此我

国在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采用了如下的异距分组:

不满周岁,1—3岁,4—

6岁,7一12岁,13一15岁,16—17岁,…,45—49岁,…,60一64岁,…,80一

90岁,100岁及以上。

3.组限与组中值

组限是指每个组的两端标志值,每个组的起点值为下限(或最小值),终点值

为上限(或最大值)。

每个组上限与下限的中点值叫组中值,即组中值=(上限+下限)÷2,或下

限+(上限一下限)÷2,或上限一(上限一下限)÷2。

如表3_7中,第二组的组中值为

(500+550)÷2=525(件)

或500+(550—500)÷2=525(件),

550一(550—500)÷2=525(件)。

组中值是代表各组标志值平均水平的数值,当各组内标志值均匀分布时,可用

组中值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但当各组标志值不是均匀分布时,组中值只能

近似代替各组实际平均值。

划分组限时。

相邻组的上下限可以不重叠。

也可以重叠。

在后一种情况,与上

限相等的标志值应该计入下一组,即“上限不在组内”。

实际进行分组时,往往会出现开口组,如表3—7中的第一组(500以下)和

第六组(700以上)。

一般情况下,按相邻组的组距来计算开口组的组限,即:

首组开口的下限=首组上限一邻组组距。

末组开口的上限=末组下限+邻组组距。

如表3—7的第一组,其下限为500一(550—500)=450,

第六组,其上限为700+(700一650):

750。

由此可以推出开口组的组中值。

可用如下方法计算:

首组开口组的组中值:

首组上限一未显

末组开口组的组中值:

末组下限+未显

4.频数、频率

所谓频数。

是指分配数列中各组的单位数,也称次数。

频数愈大,该组的标志

值对总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越大;反之,就小。

因此,频数实际上是各组标志值

的加权,用以权衡各组作用的大小。

如表3.7中,完成件数在500—550件之间的

人数为42人,即该组的频数(次数)为42,完成件数在700件以上的有4人,是

各组中最小的频数。

频率是将各组的单位数(频数)与总体单位数相比。

求得的用百分比表示的相

对数。

也称比率或比重。

如表3—7中,第一组的频率为(10÷100)×100%:

10%,第二组的频率为42%,等等。

频率可反映出各组标志值对总体相对作用的强

度和各组标志值出现概率的大小。

显然,各组的频率均大于O,各组的频率总和等于1(或100%)。

第四章统计指标

第一节统计指标与统计指标体系

一、统计指标的涵义

统计指标是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基本概念及其具体数值的总称。

在具体应

用时,统计指标有两种理解和用法。

二、统计指标的特点与作用

(一)统计指标的特点

统计指标主要有两个特点:

1.同质事物的可量性。

没有质的规定性不能成为统计指标,有了质的规定性

不能用数量表示,也不能成为统计指标。

有些抽象度较高的社会经济概念难以量

化,是不能直接用来作为指标名称的,必须将其分解为可以量化的概念才能成为统

计指标。

例如,“生活质量”可以分解为平均预期寿命、平均受教育程度、婴儿死

亡率、每人每日摄取热量等可以量化的概念,然后用一定的方法加以综合计算,这

样“生活质量”便成为一个统计指标了。

2.量的综合性。

统计指标反映的是总体的量,它是许多个体现象的数量综合

的结果。

一个职工的工资不能成为统计指标,如果研究的统计总体是一个企业的全

部职工时,该企业职工人数、工资总额及平均工资才可成为统计指标。

(二)统计指标的作用

概括地讲,统计指标具有两方面的作用:

1.从认识的角度讲,它是记录社会经济现象变化发展情况的工具,同时,又

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数量规律的手段。

2.从社会管理和科学研究的角度讲,它提供以数量表现的事实,是进行社会

管理和科学研究的基本依据。

第二节总量指标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

(一)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总体单位总量指标是总体单位数的总和,它说明总体本身规模的大小。

如2005年

北京市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单位数,是通过对总体单位的计数得到的,

为总体单位总量指标。

总体标志总量指标反映的是总体内各个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

的总和。

如前述2005年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1705.4亿元,其中轻工业

345.4亿元,重工业1360.0亿元。

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是相对的,随着总体的变化,单位总量可以变为标志总

量,或标志总量变为单位总量。

以下例说明:

分析研究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内资企业发展情况,三省内资企业数量为总

体单位总量指标,企业固定资产、职工人数、增加值、工资总额等为总体标志总

量。

如要分析研究东三省企业职工状况,职工人数就成为总体单位总量。

(二)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是反映总体在某一段时期内累计规模的总量指标。

如:

2005年北京市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902.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827.2亿元,这些都是时

期指标。

时点指标是反映总体在某一时刻状态上规模的总量指标。

例如:

期末物资库存

量、2005年底我国国有企业单位职工人数2569.6万人、年末企业固定资产数等。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区别在于:

1.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包含的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一般情况下,包含时

期越长,指标数值越大,包含时期越短,指标数值越小。

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

点间的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

2.时期指标的各期数值可以相加,表示现象在更长时期内发生的总量;时点

指标的数值不能相加,因为相加的数值没有实际意义。

三、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总量指标的数值不是抽象的数量,而是一定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表现,因而,

它有相应的计量单位。

正确地确定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才能准确反映社会经济现

象的规模或水平,保证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同类总量指标的统一性和可比性。

根据

总量指标所反映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性质不同,计量单位一般有实物单位、价值单

位、劳动时间单位三类。

(一)实物单位

实物单位是指根据事物的自然属性和特点而采用的自然单位、度量衡单位、复

合单位、标准实物单位。

自然单位是按照被研究事物的自然状况来度量其数量的计量单位。

如人口数以

“人”为单位,设备数以“台”为单位,轮船以“艘”为单位等。

度量衡单位是按

照统一的度量衡制度的规定来度量其数量的计算单位。

如煤炭以“吨”为单位,木

材以“立方米”为单位,布以“米”为单位。

复合单位是用两种实物单位结合在

一起度量某种事物在特定情况下的数量关系的一种尺度。

如以“吨公里”表示货物

运输的周转量,以“千瓦时”表示发电量等等。

标准实物单位是按照统一折算的标

准来度量被研究现象数量的计量单位。

如各种不同发热量的能源折合为7000大卡/

公斤的标准煤计算,各种不同型号的拖拉机折合为15马力/台的标准台计算等等。

按实物单位计量的指标的最大特点是可直接反映产品的使用价值或现象的具体

内容,因而能够具体地表明事物的规模和水平,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

用。

但实物单位指标也有局限性,即指标的综合性能比较差,不同的实物,性质不

同、计量单位不同,无法进行汇总,因此不能用来反映现象的总规模和总成果。

(二)价值单位

它是用货币来度量事物的数量的计量单位。

如2005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

7385.1亿元,2005年青海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165.1元,2005年广东固定资产投资

额6957.3亿元,2005年上海财政收入14173976万元等指标。

这些指标计量单位分

别用元、万元、亿元等来表示。

按价值单位计量的指标的最大特点是它具有最广泛的综合性和概括能力,可以

表示现象的总规模和总水平。

但它脱离了物质内容,比较抽象,有时甚至不能正确

反映实际情况。

因此,实际工作中常常需要把价值指标和实物指标结合起来应用。

价值指标按计算价格的不同分为两种:

一是按现行价格计算的价值指标,如工

业总产值的计算是用报告期内销售产品的实际出厂价格计算的,反映现象实际的水

平,是研究国民经济现实经济关系和一些重要比例的依据;二是按不变价格计算的

价值指标,它消除了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可以真实地反映事物发展的水平和

规模。

(三)劳动时间单位

它是用劳动时间来度量的事物的数量。

如工日、工时等。

四、总量指标的计算原则

(一)科学地确定总量指标的含义、计算范围,才能保证总量指标计算的准确

性。

如计算工业总产值,首先要确定工业的概念,然后是关于总产值包括范围的问

题,才能保证工业总产值计算的准确性。

(二)计算总量指标必须注意其计算口径、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的统一,才能

进行汇总计算。

第三节相对指标

三、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原则

由于研究的目的和对比基础的不同,形成许多不同的相对指标。

归纳起来有两

类:

一是同一总体内部之比,二是两个总体之间对比。

(一)同一总体内部之比的相对指标

属于同一总体内部之比的相对指标有: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计划执行进度

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等。

1.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是某一段时期内同一总体的实际数和计划数对比的相对

数,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实际完成数公式错误

计划数×100%

它是统计工作中最常用的相对数,用来检查和分析计划执行的进度和均衡程

度,反映计划执行的结果,并作为编制下期计划的参考。

在计算时,要求分子、分

母在指标的内容、范围、计算方法、计算单位及时间长度等方面完全一致。

现举例

说明如下:

例1:

某企业2005年计划工业总产值为560万元,实际完成616万元,其计划

完成程度为:

工业总产值计划完成程度=616

560×100%=110%

该企业2005年工业总产值超额10%完成计划。

例2:

某企业计划2005年劳动生产率比2004年提高10%,2005年实际比2004

年提高15%。

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程度=(100+15)%×100%=115%×100%:

104.5%

(100+10)%110%

该企业劳动生产率超额4.5%完成计划。

例3:

某厂甲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降低率为4%,实际成本降低率为6%,则:

甲种产品成本降低率=(100-6)%×100%=94%×100%=97.9%

计划完成程度(100—4)%96%

该厂甲种产品的单位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