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宣城中学郎溪中学广德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871944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7.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宣城市宣城中学郎溪中学广德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徽省宣城市宣城中学郎溪中学广德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徽省宣城市宣城中学郎溪中学广德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安徽省宣城市宣城中学郎溪中学广德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安徽省宣城市宣城中学郎溪中学广德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宣城市宣城中学郎溪中学广德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

《安徽省宣城市宣城中学郎溪中学广德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宣城市宣城中学郎溪中学广德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宣城市宣城中学郎溪中学广德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

安徽省宣城市宣城中学郎溪中学广德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2015-2016学年宣、郎、广三校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联考

语文试卷

分值:

150分时间:

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无神论思想。

从心性之学与天人之学考察中华传统文化,合理汲取其中的无神论思想,有助于我们今天培育和弘扬科学精神。

中华文明具有不同于西方文明的价值选择和判断。

如果说古希腊文明起源于对自然界的“惊奇感”,希伯来文明起源于对上帝的“敬畏感”,那么,中华文明则起源于对人之为人心性丧失的“忧患感”。

也就是说,中国古代先贤最关注的不是外在的自然,不是高高在上的天国,也不是纯粹的思辨领

域,而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心性、人性、生命、社会、人生。

古人云:

“思以其道易天下”。

就是说,中国古人思考的是用他们的思想、观念,也就是“道”来改变天下、和谐社会、净化人心、安顿生命、培育人格。

这一境界和状态,儒家谓之“至善”,道家谓之“上善”,佛家谓之“般若”。

所以,“明心性”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儒道佛三家共同的价值取向。

儒家强调“存心养性”“止于至善”,道家强调“心斋坐忘”“性命双修”,佛家强调“即心即佛”“明心见性”。

“心性之学”关乎“成圣”“成道”“成佛”,一句话,关乎“成人”的问题。

诚如孟子所说: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中华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是天人合一。

中国天人之学中的“天”,涵义是多样的,主要有“神灵之天”“命运之天”“自然之天”等诸说,它们的共同主张是天人合德。

神灵之天及其天(神)人合一论为周人所立。

天(神)人合一的思维方式表明天(神)人是相关的。

也正是这一“相关性”“合德性”体现出周人的天(神)人之学的最终指向是人而不是神。

周人的“天命论”的重心与其说是神,毋宁说是人。

“天视之我民视,天听之我民听”是对这一思想的最好诠释。

周人的这种天(神)人观具有原始的无神论倾向。

在儒家看来,“命运”代表一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并对人有一定制约作用的力量。

对于这一存在,儒家提醒人们要给予充分尊重,乃至敬畏。

我们可以将儒家这一“天命”思想看作对人可能出现的盲目自大行为的告诫。

而在处理“天命”与“人事”的关系上主张“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表明儒家从没放弃重人事的基本立场。

道家老庄的“天”“自然”等概念,表征着万物本来存在的状态。

这一“天”(自然)是无为的存在,是没有意识和目的性的存在。

这些观念都集中表现在“道法自然”这一命题中。

可见,道家独特的天人之学有着浓郁的无神论意味。

道家的“自然为本”与儒家的“人事为本”一起成为中国无神论发展历史的两条主线。

以荀子为代表建立的以现实的自然之天为基础的天人之学,更是直接而明快地承认“自然之天”的物质性、客观性以及自然性。

从心性之学与天人之学考察中华传统文化之后,我们还应对无神论彰显的究竟是一种什么精神加以挖掘。

主张“无神”,其实是对“人”这一主体而言的。

“无神”的主张所要肯定的首先是“人”。

因此,无神论的精神首先就表现在伸张“人”的精神和价值或者说人的主体价值。

而人的主体性又是通过一些具体方面展现的,主要是有为精神、创造精神与自由精神。

这些精神,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应得到肯定和颂扬。

(摘自《人民日报》2015年7月8日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先贤最关注的不是自然、天国以及纯粹的思辨领域,而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心性、人性、生命、社会、人生

B.天人合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虽然其中“天”的涵义是多样的,但天人合德是其共同的主张。

C.周人的天(神)人观具有原始的无神论倾向,因此周人的天(神)人之学的最终指向是人而不是神。

D.以荀子为代表建立的以现实的自然之天为基础的天人之学,承认“自然之天”的物质性、客观性以及自然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儒家的“存心养性”、道家的“性命双修”、佛家的“明心见性”虽然强调各不相同,但它们有共同的价值取向。

B.“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儒家在处理“天命”与“人事”关系上的主张,它说明儒家没放弃重视人事的基本立场。

C.道家老庄的“天”(自然)等概念是无为的存在,是没有意识和目的性的存在,有着浓郁的无神论意味。

D.“无神”的主张是对“人”这一主体而言的,它首先肯定的是“人”。

因此,伸张“人”的主体价值是无神论的精神首要表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心性之学与天人之学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无神论文化,合理汲取有助于我们今天培育和弘扬科学精神。

B.中华文明的起源可视为对人之为人心性丧失的“忧患感”,中华文明具有不同于西方文明的价值选择和判断。

C.儒家的“至善”、道家的“上善”、佛家的“般若”是它们各自“思以其道易天下”所追求的境界和状态。

D.儒家的“天命”思想可以看作是对人可能出现的盲目自大行为的告诫,对于“天命”儒家认为要给予充分尊重。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钟离意传

钟离意字子阿,会稽山阴人也。

少为郡督邮。

时部县亭长有受人酒礼者,府下记案考之。

意封还记,入言于太守曰:

“《春秋》先内后外,《诗》云‘刑①于寡妻,以御于家邦’,明政化之本,由近及远。

今宜先清府内,且阔略②远县细微之愆。

”太守甚贤之,遂任以县事。

建武十四年,会稽大疫,死者万数,意独身自隐亲③,经给医药,所部多蒙全济。

 

  举孝廉,再迁,辟大司徒侯霸府。

诏部送徒④诣河内,时冬寒,徒病不能行。

路过弘农,意辄移属县使作徒衣,县不得已与之,而上书言状,意亦具以闻。

光武得奏,以视霸,曰:

“君所使掾何乃仁于用心?

诚良吏也!

”意遂于道解徒桎梏,恣所欲过,与克期俱至,无或违者。

还,以病免。

  后除暇丘令。

吏有檀建者,盗窃县内,意屏人问状,建叩头服罪,不忍加刑,遣令长休。

建父闻之,为建设酒,谓曰:

“吾闻无道之君以刃残人,有道之君以义行诛,子罪,命也。

”遂令建进药而死。

二十五年,迁堂邑令。

县民防广为父报仇系狱其母病死广哭泣不食意怜伤之乃听广归家使得殡敛。

丞掾皆争,意曰:

“罪自我归,义不累下。

”遂遣之。

广敛母讫,果还入狱。

意密以状闻,广竟得以减死论。

 

  显宗即位,征为尚书。

时交阯太守张恢,坐臧⑤千金,征还伏法,以资物簿入大司农,诏班赐群臣。

意得珠玑,悉以委地而不拜赐。

帝怪而问其故。

对曰:

“臣闻孔子忍渴于盗泉之水,曾参回车于胜母之闾,恶其名也。

此臧秽之宝,诚不敢拜。

”帝嗟叹曰:

“清乎尚书之言!

”乃更以库钱三十万赐意。

转为尚书仆射。

 (节选自《后汉书·钟离意传》)

[注]①刑:

通“型”,典范、榜样。

②阔略:

宽恕;宽容③隐亲:

亲自抚恤。

④徒:

囚徒

⑤坐臧:

因贪赃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县民防广为父报仇//系狱其母//病死广哭//泣不食//意怜伤之//乃听广归家//使得殡敛//

B.县民防广//为父报仇//系狱//其母病死//广哭泣不食//意怜伤之//乃听广归家使得殡敛//

C.县民防广为父报仇//系狱//其母病死//广哭泣不食//意怜伤之//乃听广归家//使得殡敛//

D.县民防广//为父报仇//系狱其母//病死广哭//泣不食//意怜伤之//乃听广归家使得殡敛//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且阔略远县细微之愆愆:

延误

B.诏部送徒诣河内诣:

前往

C.后除暇丘令除:

任命

D.此臧秽之宝,诚不敢拜诚:

的确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建武十四年(公元39年)会稽发生大瘟疫,死了的人用万来计算,钟离意独自一人,亲身分发医药,所属地区的百姓绝大多数受到了他的救济。

B.钟离意押送囚徒到河内,在路上解除囚徒的枷锁,听任他们随便走动。

到了规定的日期,囚徒大多数按期到达目的地,光武帝说他的确是个好官吏。

C.钟离意为堂邑县令时,让被捕入狱的防广回家为母办理丧事。

此举引起县丞异议,钟离意排除众议,依然放回防广。

防广安葬母亲后,果然回来坐牢。

D.显宗将交阯太守张恢的赃物赐给群臣,钟离意却将其放到地上而不拜赐。

他说这些肮脏的宝物,自己不敢拜受,显宗于是改用库钱30万赐给钟离意。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时部县亭长有受人酒礼者,府下记案考之。

(5分)

(2)吾闻无道之君以刃残人,有道之君以义行诛,子罪,命也。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江津送刘光禄不及

阴铿

依然临江渚,长望倚河津。

鼓声随听绝,帆势与云邻。

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

林寒正下叶,钓晚欲收纶。

如何相背远,江汉与城闉①。

【注】①江汉:

指朋友前去之地。

城闉(yīn):

城门,指诗人回去的地方。

8.本诗诗眼是“不及”,试分析该诗是怎样表现这一诗眼的?

(6分)

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李密在《陈情表》中述说自己幼年寂寞,孤苦无依,外内都没有至亲之人的两句是“,。

(2)杜甫《登高》诗中发出:

“,。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李白的《行路难》诗中通过“,。

”两句的动作细节刻画,形象地揭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领导能答对的问题

孙勇

  元旦将至,A局又要举办职工趣味知识竞赛,A局每年元旦都会举办这种竞赛,但今年与以往不同的是,局里的领导也参加了竞赛。

  宣传科小王把本次知识竞赛的题目递交给了科长,科长看后语重心长地说道:

“小王啊,你要知道今年的竞赛不同于往年,局里的领导可都参赛了,你这些题目是怎么出的?

欧洲最大的半岛在哪?

宋朝的代表性刑罚是什么?

这些题目你是怎么搞出来的?

  小王:

“科长

,这些题目是我从中央电视台的《开心辞典》节目里选出来的。

  科长看着小王认真地说道:

“小王啊,领导平时都很忙,根本没时间看电视,你说这些题目领导们能答出来吗?

怎么说这也是领导第一:

次参加竞赛,不取得好成绩怎么行?

  小王领会了科长的意思,于是说道:

“科长,那我就重新搞一份竞赛的题目。

  科长点了点头:

“嗯,记住,一定要出那些领导能够答对的问题。

  领导能够答对的问题,什么问题领导能答对呢?

小王突然想到最近领导一直在开会学习“两会”精神,对了,就在“两会”上做文章,于是小王重新拟定了一份竞赛题目递交给了科长。

  科长边看边皱眉头:

“小王,你的这些题目也太冷门了,今年的‘两会’与以往不同的是什么?

百姓最关心的热点话题是什么?

这些题目领导怎么能答对?

  小王一愣,悄声说道:

“领导最近不正在学习‘两会’精神嘛。

  科长看了看小王说道:

“小王啊,你要知道,领导平时要学习的东西很多,难免会忘记一些,万一这些问题领导忘记了呢?

这岂不是说明领导没有认真学习‘两会’精神?

影响多不好,况且我们这是趣味知识竞赛,题目要出得有趣味才好,不要把工作上的问题扯进来才好。

  无奈,小王只好重新拟定题目,可是什么样的问题既有趣味领导又能答对呢?

想来想去,小王也没想出结果,只好去求助领导的司机大刘,大刘平时总跟着领导,他一定知道什么样的问题领导能答对。

  大刘拍着小王的肩膀说道:

“老弟,你出题得从领导的爱好人

手啊,比如局长喜欢看足球,你就出一些关于足球的问题,副局长喜欢钓鱼,你就出些关于垂钓的问题。

这样领导不就能答对了?

  对啊,小王一拍脑门,立刻回去赶出一份新题目信心十足地交给了科长,科长看后说道:

“看来你这次真的用心了,不过这些题目难保局里的职工不会啊,尤其是新来的那几个大学生,平时也喜欢看看球钓钓鱼什么的,他们又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年轻人,手又快,万一他们抢先答对了怎么办?

让领导输给那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可不行,我看你还得重新搞份题目,既要让领导能答对,又得让别人答不出才行。

  既要让领导能答对,又得让别人答不出!

这题怎么出?

小王愁得吃不下睡不好,实在是想不出好题目,无奈只好又去求助大刘,大刘听后沉思了片刻说道:

“老弟,这事就交给我吧,我给你出一份题目,保管既能让领导答对,别人又答不出来。

  小王看着大刘半信半疑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大刘把一份竞赛题目给了小王,小王一看大吃一惊,这样的题目也太离谱了,没有一道题自己知道答案,这样的题目领导能答对吗?

  大刘见小王一脸疑惑,便拍着胸脯说道:

“老弟,你放心好了,我拿脑袋担保,这些题目领导绝对能答对。

  小王忐忑不安地把这份题目递交给了科长,科长看后露出笑容:

“好,就用这份题目了。

”听到领导拍板,小王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A局职工趣味知识竞赛开始了,主持人甜甜地念出大刘出的题目:

“请问下列哪种食物不是佛跳墙里的原料?

A火腿,B冬笋,C鲍鱼,D山药。

  问题一出,领导立刻按响抢答器:

“山药。

  主持人微笑道:

“回答正确!

请听下一题,希腊著名雕塑断臂的维纳斯在各地都有复

制品,请问我市哪里有断臂维纳斯这一雕塑的复制品?

A帝王洗浴中心,B皇家商务会馆,C梦巴黎洗脚城,D丽都大酒店。

  就在众人思考时,领导又一次按响了抢答器:

“帝王洗浴中心。

  “回答正确!

”主持人带头鼓起掌来,“请听下一题,法国名酒路易十三的酒瓶材料是什么?

A玛瑙,B玻璃,C水晶,D陶瓷。

  “水晶,是水晶的。

”领导又一次答对了,大刘可真有两下子,他出的这些题目还真是领导能够轻易答对的。

半个小时的竞赛结束,领导们顺利地夺得了冠军,据说当天晚上领导们去丽都大酒店聚餐庆祝了一下,吃的就是没有山药的佛跳墙,喝的就是水晶瓶装的路易十三,据说吃完饭后还去了帝王洗浴中心看了看那尊断臂的维纳斯。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头的“元旦,A局”,既点明了故事发生时间,也为人物的活动设置了场景,同时为局里的领导将参加竞赛埋下伏笔。

B.小说用大刘的身份告诉了读者他有机会了解领导,也通过大刘所出的竞赛题目透露了局里的领导平时工作和生活的一个侧面。

C.小王对科长不满意的竞赛题目一改再改,直至两次去请教领导的司机大刘,这表明了小王的左右逢源和逐渐深谙了官场之道。

D.小说最后一段写领导们去丽都大酒店庆祝,既回答了上文大刘为何出那样离谱的竞赛题目,也交待了领导们夺得冠军的原因。

E.小说描写了在元旦来临之际围绕趣味知识竞赛A局里的众生相,既写出了他们平日的生活,也写出了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

(2)小说具体描写了三次竞赛的题目,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请简要分析。

(6分)

 

(3)请简要概括小说中科长这个人物形象特征。

(6分)

 

(4)有人说,小王是一个没有主见的小人物,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现在,随着缅甸扩大其贸易和外交关系,越来越多的商务旅客令仰光的酒店,在推高物价的同时也令在一个相对未开发的市场中寻求新机遇的投资者感到兴奋。

②向山上远远望去,一片片银白,当你寻着这片片银白近前来,一树树的杏花花令人眼花缭乱,,犹如走进了花的海洋,呼吸着沁人心脾的芳香。

③于是,在三十俄里的行军之后,士兵们,彻夜缝补衣裳,洗濯污秽,副官和连长命令士兵报数,清除一部分人。

A.目不暇接应接不暇目不交睫B.应接不暇目不交睫目不暇接

C.目不交睫应接不暇目不暇接D.应接不暇目不暇接目不交睫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对我们大家来说,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赶紧找到工作,而不是每天纠缠在繁杂的人际关系中。

B.学校和社会在“合力”中该为家长提供什么样的支撑,这恐怕是让家长“听得进”的关键所在。

C.推动我国的改革发展事业,关键在党,关键在广大党员干部是否具有优良扎实的工作作风。

D.调查结果显示,在今年申请英国高等学校的学生中,大约26%左右都得到甲等及以上成绩。

1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1)人是一个城市文化的灵魂,,是研究和了解一个城市的重要参考,口述历史为保留城市记忆提供了非常好的方法。

(2)我有恐高症,从电梯里俯视渐渐远去的地面,觉得头有些眩晕,,也还是吓出了一身的冷汗。

①城市文化最为宝贵的财富无疑是个人记忆②个人记忆无疑是城市文化最为宝贵的财富

③即

使扭过脸去不看风景④所以扭过脸去不看风景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15.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和绘画塑造形象相比,诗歌有时也塑造景物形象,在诗中形成画面。

但①,是随着诗人或读者的想象而变化的。

而②,是事物某一种特定时刻的形象。

从塑造形象的媒介看,③,而诗歌塑造形象的媒介是语言。

16.请用简洁的文字介绍下面这幅漫画的内容,然后用一句话写出它的寓意。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一个深谷里出产一种十分精美的石头,有两个人相约去寻找。

甲背了满满的一筐,而乙的筐里只有他最心仪的一块。

甲笑:

“为什么只挑一块啊?

”乙说:

“美石虽然多,但我选一块最美的就够了。

”上山的路上,甲感到负担越来越重,不得已不断地从筐中挑一块最差的扔下。

到家后,他的筐里也只剩下一块了。

要求:

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5-2016学年宣、郎、广三校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联考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C.解析:

强加因果。

原文是“相关性”“合德性”体现出周人的天(神)人之学的最终指向是人而不是神。

2.C.解析:

偷换主语。

原文“道家独特的天人之学有着浓郁的无神论意味”而不是“道家老庄的“天”“自然”等概念”。

3.A.解析:

以偏概全。

从原文“从心性之学与天人之学考察中华传统文化,合理汲取其中的无神论思想”可知心性之学与天人之学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无神论文化,而非全部都是。

4.C解析:

根据虚词和实词在句中的位置进行断句。

5.A.愆:

过失

6.B解析:

“囚徒大多数按期到达目的地”错,原文为“无或违者”。

7.

(1)译文:

当时他管辖的县有个收受别人礼酒的亭长,太守下公文查办他。

解析:

“部”(管辖)、“亭长有受人酒礼者”(定语后置)、“记案”(公告、文书)、“考”(查办)、句意通畅各1分。

(2)译文:

我听说无道之君用刀杀人,有道之君用义处罚。

你有罪,应该用命来抵。

解析:

“以”(用)、“残”(

杀)、“罪”(有罪)、“命”(用命)、句意通畅各1分。

8.全诗从不同角度集中描述了不及:

站在江边望着逐渐远去的船而兴叹的诗人,渐听渐远去而微弱的鼓声,行到水际天边与云为邻的帆船,原先舟船停泊处的空飞鸟,送别亭上的已散人,晚秋寒林的正下叶,垂钓者亦将暮归而欲收纶,诗人和友人相背渐远的距离。

这些描写都暗示了一个“晚”字,表明诗人送人而不及的情景。

(每点1分)

9.①送友人而不及的遗憾与怅惘之情。

诗人赶到江边码头送别朋友,却因迟到未及与友人相见,目送帆影远去内心充满了怅惘与遗憾。

(3分)②慨叹自己和友人你去我归的相背命运。

诗的最后一联,诗人慨叹友人前去江汉而自己只能归向城闉。

两人朝着相背的方向而行,距离越来越远,似乎永远没有见面的机会,于是诗人发出己和友人的命运为什么总是如此相背的慨叹。

(2分)

10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3)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每句1分,错字、漏字都不得分)

11.

(1)答案BD(A.同时为局里的领导将参加竞赛埋下伏笔,有些牵强。

C.这表明了小王的左右逢源和逐渐深谙了官场之道,错误。

E.写出了他们平日的生活,于文中没有根据。

(2)具体描写三次竞赛的题目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表现小说的主题,揭示工作漂浮、贪图享受、生活腐化的领导作风。

写第一次竞赛的题目是为了说明局里的领导平时不看书学习,不注重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修养;第二次是为了揭示局里的领导工作浮于表面,向上既不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方针政策,对下也不能去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想群众所想。

第三次是暗示领导们贪图享乐,生活腐化。

(每点2分)

(3)①深谙官场之道②善于揣摩、逢迎领导③圆滑老到

解析:

从科长引导小王拟定符合领导口味的竞赛题目的过程,以及他对小王的态度的描写,可以总结出上述特点。

(4)有主见。

理由:

①小王的每一次出题都是按照自己的主见来拟定的。

第一次出题表现了他认为领导就因该爱学习,知识丰富的主见;第二次出题表现了他认为领导应深刻学习领会上级方针政策,并能贯彻执行,关心人民群众,想群众所想的主见;第三次也是因为他依照自己的主见出题而被科长否决的。

②即使最后竞赛题目由大刘拟定,

但他见后首先大吃一惊,觉得题目离谱,心中充满了疑惑,然后是忐忑不安地交给科长的,这也表现出他有自己的主见。

没有主见。

理由:

①小王每次出题都被科长否决,他不能坚持己见而一味地迎合科长,对拟定的竞赛题目一改再改,而别无他法。

②最后的竞赛题目不是按照他的意见拟定而是由大刘一人独自拟定,对此他却没有任何的坚持。

这都能说明小王是一个没有主见的人。

(观点2分,理由每点3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12.答案:

D。

解析:

应接不暇:

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目不暇接:

形容美好的事物太多,眼睛来不及看。

目不交睫:

形容没有睡觉。

13.答案:

B.

解析:

A.“现在的当务之急”语意重复,去掉其一C.“是否具有优良扎实的工作作风”两面对一面,去掉是否D.“大约”“左右”重复,去掉其一。

14.答案:

D.

解析:

(1)从前后句和语意连贯的角度看应该②,

(2)从和后面“也”相关联来看,让步

关系比因果关系更适合,所以选D。

15.①这种画面是不确定的②绘画是静止的形象③绘画塑造形象的媒介是线条和色彩(每点2分)

16.内容:

这是一幅标题为“解决问题”的漫画。

画面左下角是一个内有“问题”二字的大大的没有盖子的黑色窨井;右边有一个人手拿小小的窨井盖,边跑边扭过头说:

“正在着手解决!

”(3分)

寓意:

讽刺(批判)了那些口头承诺解决问题而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或“不负责任”“敷衍塞责”等)的人或行为。

或:

讽刺了一些人对于出现的问题,不是切实想办法解决,而是应付上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