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管理员模拟试题1及答案上午题.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87168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管理员模拟试题1及答案上午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网络管理员模拟试题1及答案上午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网络管理员模拟试题1及答案上午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网络管理员模拟试题1及答案上午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网络管理员模拟试题1及答案上午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网络管理员模拟试题1及答案上午题.doc

《网络管理员模拟试题1及答案上午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管理员模拟试题1及答案上午题.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网络管理员模拟试题1及答案上午题.doc

网络管理员模拟试题1及答案(上午题)

● 03415

阶码

尾数

如上所示,若为计算机中16位浮点数的表示格式。

某机器码为1110001010000000。

若阶码为移码且尾数为反码,其十进制真值为

(1);

若阶码为移码且尾数为原码,其十进制真值为

(2);

若阶码为补码且尾数为反码,其十进制真值为(3);

若阶码为补码且尾数为原码,其十进制真值为(4),将其规格化后的机器码为(5)。

(1)~(4)A.0.078125

B.20

C.1.25

D.20.969375

(5)A.1110001010000000

B.11110101000000

C.1101010100000000

D.11110001010000

【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数据的编码,涉及原码、补码、反码,移码以及浮点数规格化处理。

同一个数可以有不同的浮点表示形式,阶码的大小可以用来调节数值中小数点的位置。

将数值数据表示成N=M*RE,M被称为N的尾数,E是N的指数或称阶码,而R是该阶码的基数。

题中阶码用4位二进制整数1110表示,尾数用12位二进制小数001010000000表示,尾数中含有符号位,其最高位,即符号位为0。

下面具体分析题目中的各个问题。

如果阶码为移码,由于阶码是4位二进制整数,设真值为X,根据整数移码定义:

[X]移码=23+X(1110)2=(14)10,可求得阶码真值为6。

如果尾数为反码,从符号位可判断尾数是正数,根据小数反码定义,正小数的反码就是其自身,可求得尾数的真值为:

(0.01010000000)2=(2-2+2-4)=(0.3125)10,根据浮点数定义,该机器码真值为0.3125*26=20。

如果阶码为移码,同上,真值为6。

如果尾数是原码,从符号位可判断尾数是正数,根据小数原码定义,正小数的原码就是其本身,可求得尾数的真值为0.3125。

由此可知该机器码真值也是20。

如果阶码为补码,由于阶码是4位二进制整数,从符号位判断为负数,设真值为X,根据负整数定义[X]补码=24+X=(1110)2=(14)10,求得阶码的真值为-2。

如果尾数为反码,同问题A-样求出尾数的真值为0.3125。

这样,该机器码真值为0.3125*2-2=0.078125。

如果阶码是补码,尾数是原码,可分别参照问题C和问题B求出阶码和尾数的真值分别为-2和0.3125,这样该机器码的真值也是0.078125。

对浮点数进行规格化处理,规定浮点数的尾数部分用纯小数形式表示,当尾数的值不为0时,其绝对值应大于或等于0.5,用二进制表示为0.1xxx…xx(x为0或1)。

对于不符合这一规定的浮点数,可改变阶码的大小并同时用左右移尾数的方法来满足这一规定。

显然尾数0.01010000000不合要求,应左移1位,而阶码则应相应地减1,因此规格化处理后的阶码为1101,尾数为010100000000。

●计算机中,具有先进后出特点的(6)称为存储器堆栈。

(6)A.内存中一段连续存储单元

B.CPU中通用寄存器

C.帧存中一段连续存储单元

D.快速缓存中一段连续存储单元

【解析】堆栈在逻辑上是具有先进后出特性的线性结构,一般堆栈是在内存中划分出的一块连续的存储区,由堆栈指示器SP指出栈项地址。

●假脱机一个作业是指(7)。

(7)A.运用一个特定的假脱机驱动器,它把打印作业发送到网络假脱机软件

B.把作业存储在内存或硬盘中,直到打印机可以打印这个作业

C.通过网络传送一个打印作业,而在本地打印机上打印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解析】假脱机一个作业是指把作业存储在内存或硬盘中,直到打印机可以打印这个作业。

●用来选择被淘汰页面的算法称为页面淘汰算法。

在以下算法中,(8)最理想。

(8)A.最佳淘汰算法(OPT)

B.先进先出淘汰算法(FIFO)

C.最近最久未使用淘汰算法(LRU)

D.最近最少使用淘汰算法(LFU)

【解析】最佳淘汰算法(OPT),淘汰以后不再需要的或者在最长时间以后才会用到的页面,这一算法不可能实现,但它可以作为衡量其他页面淘汰算法优劣的一个标准。

先进先出淘汰算法(FIFO)是一种最简单的页面淘汰算法。

最近最久未使用淘汰算法(LRU)的实现开销很大需要硬件的支持。

最近最少使用淘汰算法(LFU),淘汰最近一段时间内,访问次数最少的页面。

●在异步应用的RS232C中,完成接收信号检测的电路是(9)。

(9)A.电路CC

B.电路CB

C.电路CF

D.电路DB

【解析】在异步应用的RS-232C中,完成接收信号检测的电路是电路CF。

●下列叙述中最确切的是(10)。

(10)A.CPU是计算机核心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完成算术和逻辑运算操作。

B.根据系统总线传送信息的类型不同,它可分为地址线和控制线。

C.显示器和显示卡是构成计算机显示系统的硬件部件。

D.打印机只能通过并行接口和计算机连接。

【解析】CPU是以单片大规模集成电路制成的具有运算和控制能力的处理器。

根据系统总线传送信息的类型不同,它可分为地址线、控制线和数据线。

打印机除了通过并行口和计算机连接,还可通过串口连接。

计算机显示系统主要由显示器和显卡等硬件构成。

●在存储管理中,采用覆盖与交换技术的目的是(11)。

(11)A.利用辅存解决主存容量不足的矛盾,提高主存利用率

B.利用辅存提高CPU的利用率

C.利用辅存节省主存空间

D.将一个以上的作业放入主存,使之处于运行状态

【解析】在存储管理中,采用覆盖与交换技术的目的是利用辅存解决主存容量不足的矛盾,提高主存利用率,合理分配资源。

●操作系统对不同的中断进行了分级,现有磁盘、键盘和时钟三种外部中断,按照中断级别的高低的排序为(12)。

(12)A.键盘、时钟、磁盘

B.时钟、磁盘、键盘

C.磁盘、键盘、时钟

D.键盘、磁盘、时钟

【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是操作系统中断知识。

磁盘和键盘属于I/O设备中断,时钟属于系统内实时性较强的时间,应优先响应;磁盘的处理速度又快于键盘,因而应优于键盘中断的响应。

所以时钟中断的级别最高,磁盘中断的级别其次,键盘中断的级别最低。

●目前常用的Windows文件系统中,一个完整的文件标识符由(13)组成,并支持长文件名。

(13)A.路径、文件名、文件属性和文件的扩展名

B.驱动器号、路径、文件名和文件的属性

C.驱动器号、路径、文件名和文件的扩展名

D.驱动器号、文件名、文件的属性和文件的扩展名

【解析】在Windows文件系统中,一个完整的文件标识符由驱动器号、路径、文件名和文件的扩展名组成。

●在进程状态转换时,下列哪一种状态转换是不可能发生的(14)。

(14)A.就绪态→运行态

B.运行态→就绪态

C.运行态→等待态

D.等待态→运行态

【解析】3种状态相互转换的过程,如图1所示。

图1进程状态转换图

由图可知,等待态→运行态和就绪态→等待态的状态转换是不可能发生的。

●数据库中对数据操作的授权等功能,通常是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15)支持下实现的。

(15)A.数据控制语言DCL

B.数据操纵语言DML

C.数据定义语言DDL

D.数据库维护管理程序

【解析】本题考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如下功能:

(1)定义和建立数据库。

(2)数据库的操纵:

包括查询、插入、修改、删除。

(3)数据库的控制:

保证数据库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包括对访问数据库的安全性等:

例如授权。

(4)数据库的维护:

包括日志、对数据库的重新组织等,例如排序。

(5)故障恢复。

数据库控制语言保证数据库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所以选择A。

●下面所列出的文件的物理结构中,不利于文件长度动态增长的文件物理结构是(16)。

(16)A.索引结构

B.Hash结构

C.顺序结构

D.链接结构

【解析】顺序结构不利于文件长度动态增长。

●DBMS中实现事务持久性的子系统是(17)。

(17)A.安全性管理子系统

B.完整性管理子系统

C.并发控制子系统

D.恢复管理子系统

【解析】恢复管理子系统主要解决在出现故障后,如何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持事务的原子性和持久性,确保数据不被破坏。

因此事务持久性是由恢复管理子系统实现的。

●有关曼彻斯特码编码的正确叙述是(18),(19)的传输延迟最小,在无噪声情况下,若线路带宽为3kbit/s,每个码元可能取得离散值的个数为16个,则最大数据传输串可达(20),将物理信道的总带宽分割成若干个与传输单个信号带宽相同的子信道,每个子信道传输一路信号,称这种复用技术为(21)。

(18)A.每个信号起始边界作为时钟信号有利于同步

B.这种编码机制会带来直流漂移

C.每位的中间跳变会表示信号的取值为零

D.将时钟与数据取值都包含在信号中

(19)A.电路交换

B.报文交换

C.分组交换

D.B和C

(20)A.24kbit/s

B.45kbit/s

C.12kbit/s

D.72kbit/s

(21)A.空分多路复用

B.同步时分多路复用

C.频分多路复用

D.异步时分多路复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数据编码、多路复用和数据交换技术知识的理解。

曼彻斯特码克服了不归零码所带来的直流漂移。

曼彻斯特码的编码规则是:

每一位的中间有一个跳变,这个跳变既作为同步时钟,又作为数据;从高到低的跳变表示"l",从低到高的跳变表示"0"。

电路交换的特点是在进行信号传送之前,在参与通信的两个站点间须建立连接。

一旦线路连通,网络对用户信息来说就是透明的,除了因信息在传输链路上传播需要时间外,用户信息在固定的数据率上无延迟的传输。

而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都是基于"存储转发"的原理,它们在每个节点上都需要缓存,排队等待线路转发。

在无热噪声的情况下,表示信道的最大数据速率与信道带宽的关系的奈奎斯特公式为:

C=2×H×log2N。

其中:

H为信道带宽,C为信道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故得解:

C=2×3×log216=24kbit/s。

频分多路复用的主要特点是,信号被划分成若干通道,每个通道互不重叠,独立进行数据传递。

●有一个网络为C类,某一计算机的IP地址为210.110.14.79,那么它的子网掩码为(22)。

(22)A.255.255.255.0

B.255.255.0.0

C.255.0.0.0

D.0.0.0.0

【解析】A类地址的缺省子网掩码为255.0.0.0,B类为255.255.0.0,C类为255.255.255.0。

●FTP工作时使用(23)个TCP连接。

(23)A.1

B.2

C.3

D.4

【解析】FTP工作时使用2个TCP连接。

●Ping测试程序使用的是(24)协议。

(24)A.TCP

B.ARP

C.UDP

D.ICMP

【解析】Ping测试程序使用的是ICMP协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