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校内考试的主要问题及影响.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869617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校内考试的主要问题及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校内考试的主要问题及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校内考试的主要问题及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校内考试的主要问题及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校内考试的主要问题及影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校内考试的主要问题及影响.docx

《高中地理校内考试的主要问题及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校内考试的主要问题及影响.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校内考试的主要问题及影响.docx

高中地理校内考试的主要问题及影响

高中地理校内考试的主要问题及影响

  本人从事高中地理教学,深切体会到中学教学现实中教师和学生的考试负担,周考、月考、单元考、阶段考、适应性考、模拟考、统考、会考、选拔考等等不一而足。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中生的学习负担主要在于应付各种考试上,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应对各种考试。

素质教育政策失真的主要原因在于各级地方和学校只是在搞素质教育运动,而没有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表现为“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

如何克服考试诸环节中的问题,以避免考而无效,达不到考试的目的,而走入“以赛带练”的死胡同,值得深入研究。

学业考试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如何进行素质教育指导下的校内考试改革,弱化考试的划分等第和筛选功能,强化考试的及时分析判断和及时反馈的功能,使考试成为因材施教的调节手段。

这些问题同样也值得深思和研究。

目前高中地理校内考试的主要问题是:

一、测验类型施用混乱

学生测验依据不同分类标准其类型各异。

1.1按测验的标准化程度或水平可以分为标准化测验、准标准化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

教师自编测验是教师根据教学经验编制的未经标准化的成就测验。

这种测验一方面缺乏可靠的质量保证,因此,在施测中常常出现测验偏难或测量过易的情况;另一方面也没有常模可以用来解释分数,使得分数的相对意义无法表现出来。

不过该类测验与教学实际结合得非常紧密,用得较多。

准标准化测验是一种具有一定程度标准化(如编制命题双向细目表,制定评分细则与记分标准等)的测验,其标准化程度低于标准化测验,却高于传统的教师自编测验。

它是现代教学评价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测验,也是广大教师最熟悉的一种测验形式,由于它是过渡类型,教师在采用此类测验时出现的问题最多。

1.2按照测验结果的解释不同分为常模参照性测验和标准(或目标)参照性测验。

前者是以考生在“常模团体中的相对等第”来解释结果的测验,即以常模为参照点的测验。

它能鉴别学生的个别差异,却不能确定学生达到了何种目标,而且要控制测量结果的常态分布。

后者是指考生在测验上的成绩不与他人比较,以考察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技能掌握得如何,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即以目标(或标准)为参照点的测验。

目前教师中存在的问题是只偏重标准参照性测验,而在对分数的解释上又把学生置于团体之中,排出学生的相对等第。

实际上是混用了两类测验的结果。

1.3按照测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划分,分为形成性测验、诊断性测验、终结性测验。

形成性测验是在教学过程中用于测量学生对新学内容掌握程度的测验,其目的在于诊断教学,改进教学,即它的编制必须依据教学目标进行,凡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都要测量,测量后对大多数学生都未通过的题目查找原因并进行必要的再教学。

期中、平时单元测验属此类。

诊断性测验也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但主要用于了解学生具有哪些严重学习困难,原因何在,如何补救。

这种测验是针对某一特定问题编制大量的测题,测题之间差距较小,以鉴别具体学习困难的原因,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进行的大量考试偏重于此,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

终结性测验是在一门课程或一个教学单元结束后进行的测验,又称总结性测验,其目的是考察学生对这门课程或某一教学单元掌握的程度并以测验结果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

期末考试、毕业会考属于此类测验。

而评价即建立在相关的测验基础上(如下表)。

三种测验类型特点比较

种类

诊断性测验

形成性测验

终结性测验

主要目的

合理安置学生,考虑区别对待,采取补救措施

改进学习过程,调整学习方案

证明学生已达到的水平,预言在后继教学中成功的可能性

作用

查明学习准备和不利因素

确定学习效果

评定学业成绩

评价重点

素质、过程

过程

结果

手段

前期相关成绩记录、特殊编制的测验观察、调查

形成性测验、作业、日常观察

考试

测试内容

必要的预备性知识、与学生学习相关的生理、心理、环境等特征的样本

课题和单元目标样本

课程和教程目标的广泛样本

试题难度

较低

依教学任务而定

中等

实施时间

课程或学期学年开始时,教学过程中需要时

课题或单元教学结束后,经常进行

课程或一段教程结束后,一般每学期1~2次

主要特点

“回顾式”

“前瞻式”

(资料来源:

李秉德主编:

《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

实际考试中,有的教师没有掌握好考试类型,导致其考试目标产生偏差。

1.4按测验方式分为理论性测验与操作性测验。

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考试内容上的狭窄,即考试的内容只限于知识维度的测验,而忽略或舍弃了技能维度的考试,即便有一些,其效度也很低。

地理学科有很多操作性内容,但往往因其考试实施难度而避而远之。

二、考试目标维度单一、僵化

学生学业成绩考试(考试)的依据是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对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品质的具体要求,是评价学生学业成就的客观的质量标准。

根据现代教学论的研究成果,教学目标一般包括认知、情感态度和动作技能三个方面。

认知方面主要是指学生应掌握的各门学科的基础,原理及基本技能,包括学生的领会、转换、表述、分析、综合、概括、评价和判断等方面的能力。

情感态度主要包括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如兴趣、情感、志向、价值观、性格等品质。

动作技能主要指对模仿动作的理解、组合、协调等方面。

目前高中地理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是考试教学目标的低级化、单一化。

比如,在知识维度的考试中,目标的实现往往停留在识别或记忆这些低水平的要求上,而少有较高水平的理解、分析等目标达成的考试;在技能维度的考试中,对属于教学实践内容的技能培养和训练较少涉及,至于创造性思维能力测验更是薄弱环节,一般都没有明确的考试要求,尤其是平时自编测验。

高中地理教育由于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校内考试常把重点放在对学生地理知识识记水平的考查上,死板、机械的题目形式和内容,不仅直接滋长了死记硬背学习地理的不良习惯,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而且造成了学生乃至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对地理学科价值和学科地位的认识误区,在他们看来“地理=地名+物产”。

地理知识与地理能力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地理能力并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物,它反映的是对地理知识掌握和运用的熟练程度,要测试学生的地理能力是离不开地理知识的。

地理知识是地理能力的载体。

学生地理能力的发展、地理素质的提高,有赖于地理基本事实材料的积累和地理基本概念、原理的学习。

目前考试存在忽视实际问题的解决、思维训练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问题。

三、测题编制随意,缺乏严密科学性

3.1缺乏确切的测验目的

确定测验要达到的目的,是决定测验性质的前提条件。

由于缺乏确切的测验目的,因此在选择测验类型、试题的覆盖面、难度分布及对测验分数的解释上出现偏差。

例如:

下述关于地壳和地质构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1987年全国地理高考题)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硅和铝

B.地幔物质以铁镁的硅酸盐类为主

C.地表形态的凹凸是识别向斜和背斜的主要依据之一

D.两条断层之间相对上升的岩块叫地堑

正确答案是B。

其实B只是本身的叙述没有错,但题目要求的是关于地壳和地质构造的测验目的。

因此,本题的测验目的是不明确的。

在高中地理学业考试中这种情况时有发生。

3.2测题的信度不高

信度是指同一组被试用同一测验实施两次后所得分数的一致性,或者同一组被试经过一次测验,而后用一个等同形式的测验再测一次,两次得分的一致性。

测验的信度体现了测验的可靠性,不可靠的测验是没有多大用处的,由于高中教学的实际情况,既不可能二次测验又不可能复测。

所以在信度的把握上只能凭经验、凭感觉。

影响信度的因素:

主要来源于试卷内部、考试过程、学生本人具体。

①试题难度。

过难或过易,都会使分数分布范围缩小,从而降低考试的信度。

②题目数量。

试卷题目数量越多,信度越高,因为题目数量增多,尤其是同质题目增多。

在每道题目上的随机误差将会互相抵消。

虽然考试受到内容和时间的限制,题数不能太多,但可尽量把大题化小,增加题数,以提高信度。

③干扰因素。

题目用语不标准,考场纪律松弛,“大队人马”巡视,考生过分紧张,疲劳、答错题等。

应设法排除这些因素的干扰。

3.3测验的效度不高

对一个测验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它的效度(即正确性)。

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确定测量到它的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考试效度是对既定目标实现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的质量指标。

它反映考试结果与预定要达到的目标相符合的程度。

高中地理测验在选择测验材料上偏重于基本知识,而忽略基本技能如地理分析、判断、推理、读图、析图能力;测题少而导致取样的代表性差;测量难度起伏较大,难度的分布比较窄、集中,导致测题的鉴别力低。

比如某中学为了预测高考成绩,举行过多次高考模拟考试,各次考试成绩分布相似,取得前后一致的结果,成绩比较稳定,可以说信度是高的。

但是,高考成绩公布后发现,模考与高考的成绩分布很不一致,在模考中成绩高的得了低分,成绩低的却得了高分。

从预测高考成绩的目的看,这个模考的效度却是不高的。

如果考试的效度高,则说明考试所要考查的内容恰恰是需要考查的内容;如果考试的效度低,则说明考试所要考查的内容没有完全考查到。

高中地理学业成就考试中主要关注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内容效度反映的是试卷是否按教学大纲的目标要求,使各部分内容特别是教学重点内容有合理的分配,如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高中地理和初中地理各部分内容的比例是否恰当。

内容效度是评价学业成就测验最适合的方法,适用于学校中的各种学科测验。

结构效度反映的是试卷中的图文结构、题型结构是否合理。

我国学者认为,考试的效度值大于0.40为质量高,0.20~0.40尚可,0.20以下质量低劣。

要提高效度可以从这些方面来定性分析:

试题要求与教学大纲要求一致;考试内容要涉及课程教科书中的重点部分,排除了与考试无关的内容;考试内容要兼顾知识与能力两个方面。

“百分一致法”分析效度

①把考生按全部题目所得总分多少分成高分组、中分组、低分组。

每组人数各占1/3。

②分别计算高分组和低分组在每道题上的平均值。

③按各题顺次求出高分组和低分组平均得分的差值。

④用各题的差值分别除以相应题目的满分,所得的结果即为该题的效度值。

例如,一次参加地理考试的人数为63人,高分组21人、中分组21人、低分组21人。

假定第一题高分组得分平均值是46.7分,低分组得分平均值是35.7分,两组平均得分差值则是46.7-35.7=11。

该题满分为50分,其效度值是11÷50=0.22。

说明第一题质量一般。

3.4考试形式单一

考试形式主要包括笔试、口试及实践性考试。

高中地理学业考试在考试形式上基本只采用笔试一种,而且还是笔试中的闭卷形式。

口试不受文字的限制,能比较准确而深入地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度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水平,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口头表达能力。

实践性考试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但高中地理考试中往往由于主观、客观方面的原因而难以操作。

3.5缺乏题目质量分析

试题质量高低的主要指标是信度、效度、难度与区分度。

难度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

主要反映试题是否适合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实际水平。

计算公式:

P=R/N,P表示难度指数(通过率),R表示答对某题的人数,N表示测试的总人数。

试题过难或过易都不能准确地测出学生的真实成绩,试题难易应适中。

难度一般应控制在0.3~0.7之间。

大于0.7或小于0.3都是难度不当的试题。

同时整张试卷难度应基本呈正态分布。

区分度是指测验对于考生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

它是反映试题能否鉴别学生能力高低的指标。

计算公式:

D=Ph-Pl。

D是区分度,Ph是高分组通过某题的比例,Pl是低分组通过某题的比例。

区分度在0.4~0.6之间为宜。

在测验中要包含不同难度的试题,才能提高区分度。

教师在编制试题时不能将试题的难度进行合理的分配导致区分度的下降。

难度、区分度起伏大,学生不能适应,考试的目的也无法达到。

3.6重文字轻图表

历届高考题都十分重视地图知识。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一种特殊语言,也是重要的工具,各种图形、图表的理解和应用,在考试试题的设计中最能体现地理学科的风格。

地图是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课文紧密联系,构成图像系统。

它们不是教材表述的偶然、随意的配合,而是比文字表述更直观的表达方式。

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全书249页,插图329幅,包括地图、统计图、联系图、概念图、景观图、漫画等。

足见其重要性。

地图反映出的地理事物在空间的分布是形成地理空间结构的基础,而掌握地理课文的知识结构往往就是在这一基础之上的。

考试亦应有这种观念的体现。

高中地理学业考试中因编制条件限制而淡化了图表的运用。

3.7题目立意单一,缺乏综合性

测验题目的选取直接反映命题人的考试价值取向,题目立意应来自于课本知识而又不限于课本。

多年来读死书、死读书的风气的形成与我们命题的立意有关,有些知识是不需要考的。

因此必须以所学知识为背景创造出具有综合性的情景,真正检测学生是否理解所学知识,是否会运用于生产、生活实际。

尽管目前的高中地理考试现实中有所改善和体现,但力度不够。

3.8分数的价值不统一

分数是把学生学习质量数量化的一种方法。

数量化的目的在于进行比较,但分数的价值不统一,则难以进行比较。

例如,某学生在一次测验中得了80分,在第二次测验中得了70分,不能说第二次测验成绩不如第一次了。

也不能判定这个学生退步了。

而目前大多数地理教师基本上就是这样来解释分数价值的。

3.9重测轻评

考试(测验)是对照教育目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测量和甄别的过程。

对教学者和学习者而言,测验结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实的状况是学校、教师要的是结果,把测验(考试)看成对学生学业的评价。

然而,这种评价结果经常被抽象为简单的数字或文字符号,这样的高度抽象付出了信息流失的代价,所保存下来的本质含义也经常被曲解和简单化。

测验的结果成了分类排名的依据,是生际、班际、校际评比的主要参数。

一般情况下,校内考试是偏易的。

学生成绩集中在及格线以上的20~30分之内,学生彼此间相差几分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别,即不存在质的差异。

因此这种评价反而减弱了测验对教学的反馈作用。

长期循环,教学提高不大,学生负担加重,有的学生甚至厌学、弃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