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监控量测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869541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监控量测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基坑监控量测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基坑监控量测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基坑监控量测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基坑监控量测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坑监控量测方案.docx

《基坑监控量测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监控量测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坑监控量测方案.docx

基坑监控量测方案

1编制依据

1.1编制依据

1、贵阳市*******升级改造工程设计图纸;

2、贵阳市*******升级改造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贵阳市*******高效沉淀池、紫外线消毒渠及巴氏计量槽基坑边坡支护工程施工图设计

4、贵阳市*******基坑支护与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5、图集、标准、规范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DB11/T446-2007;

6、本企业的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要求等。

1.2编制原则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地理位置,经过对设计资料的仔细阅读和分析,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现场施工条件充分考虑施工方案的安全合理性及可行性,以实现对基坑施工质量、安全等进行全方位有效控制为原则进行编制。

2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贵阳市*******位于南明区后巢乡五里冲村,背靠青龙山,总占地面积约6.70万㎡,尾水就近排入市西河,服务范围面积约23.13km2。

本次升级改造工程建设规模为8万m3/d,主要利用现状厂内初沉池与鼓风机房之间预留地布置,占地面积约4.43亩。

项目主要新建构(建)筑物主要有:

高效沉淀池、紫外线消毒渠及巴氏计量槽。

本次基坑监控测量主要内容为高效沉淀池和紫外线消毒渠基坑,基坑平面位置图详见附图1:

施工平面布置图。

基坑开挖深度最深处为11.3m,最浅处为5.3m,监控量测一级边坡执行。

2.2工程地质及水文

根据钻探结果表明:

场地内岩土自上而下依次为耕植土、素填土、红粘土及下伏基岩组成,钻探揭露地层特征自上而下依次叙述如下:

表2.2-1工程地质表

名称

组成

厚度

层顶标高

备注

耕植土(Qpd)

粘土及腐殖质组成,结构较松散,均匀性较差

0.3m~0.5m

1099.13~1101.72m

素填土(Qml)

主要为碎石、块石及粘土等建筑垃圾组成,硬质含量约占65%,其它占约35%。

结构较松散,均匀性较差

2.7m~7.2m,

1093.00~1097.65m

可塑红粘土

伏于素填土之下,褐黄色,致密状,微裂隙发育

厚0.6~2.80m,平均厚度1.49m

1091.17~1095.65m

开挖时全部挖除,故勘察未进行样品采集

伏基岩

岩性为灰白色,中厚层白云岩,偶见方解石脉上发育晶洞,层间有铁质,结合一般

中风化白云岩厚2.50~4.4m。

抗压强度区间为33.01~97.32MPa,平均值为50.553MPa

表2.2-3基坑各断面岩土层厚度统计表

序号

断面

土层(m)

岩层(m)

合计深度(m)

备注

素填土

可塑红粘土

中风化白云岩

1

1-1

5.1

/

6.2

11.3

2

2-2

5.5

1.9

3

10.4

3

3-3

5

1.2

2.8

9

4

4-4

5.4

/

/

5.4

5

5-5

5.3

/

/

5.3

6

6-6

5.8

/

/

5.8

2.2.2水文、气象条件

根据勘察报告,场地地下水水位埋深13.0~15.0m,标高1085.20~1085.30m,低于拟建建筑物基础开挖施工标高≥3m,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简单。

贵阳市(属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兼有高原性和季风性气候特点)降雨主要分布在夏季(6月~8月),降雨量在530~600mm之间,本工程工期(2013年11月~2014年3月)主要集中在冬季与春季,总的来说,降雨频率较高,但降雨量较小(约为105~161mm)。

2.3施工条件

高效沉淀池与紫外线消毒渠均建于厂区预留场地范围内,周围管线复杂,具体见附图2:

既有管线平面布置图及附图3既有管线剖面图。

3监测目的与技术要求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不仅涉及到结构问题和岩土工程问题,而且因为地下工程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必须结合工程地质水文资料、环境条件,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故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信息化施工,加强施工过程的监测和对周围环境的检测,及早发现问题,及时采用相应对策,消除事故隐患。

3.1监测目的

1、将监测数据与预测值相比较,判断前一步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是否符合预期要求,以确定和调整下一步施工,确保施工安全。

2、将现场测量的数据、信息及时反馈,以修改和完善设计,使设计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

3、将现场测量的数据与理论预测值比较,用反分析法进行分析计算,使施工更符合实际,便于以指导今后的工程建设。

4、根据监测结果,对即将出现的不良问题作出预报,提前处理,预防工程事故发生。

5、积累资料和经验,为今后的同类工程的施工提供类比依据。

3.2技术要求

1、相关设计图纸;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4、《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5、国家相关规范规程。

4监测项目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确定的量测项目详见表

序号

监测项目

监测内容

备注

1

坡顶水平位移

基坑四周监测点水平位移

2

坡顶竖向位移

基坑四周监测点竖向位移

3

土体深层水平位移

基坑四周土体深层水平位移

4

周围地下管线变形

1、基坑西侧DN1000工艺管

2、基坑西侧DN250污泥管

5

基坑周边巡视检查

1、基坑周边土体及支护结构有无裂缝

2、地下管线有无破损、泄露情况

6

建筑物沉降观测

鼓风机房的竖向位移观测

7

建筑物特殊变形观测

鼓风机房的裂缝观测(包括位置、走向、长度、宽度及变化程度,必要时包括深度)。

无裂缝时不监测;有裂缝时,15~30d/次

5测点布置

5.1测点布置要求

1、基坑监测点应当在基坑开挖之前进行布设。

2、基坑监测点的布置应最大程度的反应基坑的实际状态及变化趋势,并满足监控要求。

3、基坑监测点的布设不得妨碍基坑的正常施工。

4、监测标志应稳固、明显、结构合理,监测点应避开障碍物,便于观察。

5、在基坑较深、坡度较陡及鼓风机房处应适当加密监测点。

6、加强监测点的保护,必要时应设置监测点的保护装置和保护设施。

5.2测点布置方法

为保证所有监测工作的统一,提高监测数据的精度,使监测工作有效的指导整个工程施工,监测工作采用整体布设,分级布网的原则。

即首先布设统一的监测控制网,再在此基础上布设监测点(孔)。

1、建立边坡检测预报系统,制定监测报告。

①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应在坡顶按每间隔不大于20m且每边不应少于3个监测点数布设,用于观测边坡水平位移和竖向直位移;②在管道外漏段中部布设点位,进行管线变形观测;在基坑东侧、南侧、西侧边坡顶中部布置土体深层水平位移观测;③对在影响范围内既有建筑物,布设建筑物竖向位移观测点;④观测频率不少于1次/3d,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处理,并通知相关单位,以确保基坑安全。

2、基坑开挖5m深以上时,在基坑壁每隔10m设一测点。

3、环境检测点,基坑开挖深度1.5倍范围内设测点。

地下管线将观测点布置在管线本身上;建筑物测点布置在墙角等外形突出部位。

4、其它可采用直接观测法或者其它可达到观测目的的途径。

5.3测点平面布置

监测基准点采用贵阳市测绘院所提供的控制桩EQ01、EQ02、EQ03,同时为方便测量,在基坑影响范围之外加密控制点EQ04点,建立监控量测控制网。

基坑监测点延基坑四周布设,用于监测基坑的水平和竖向位移。

基坑每边不少于三处,每处设置两个点,其中一组12个点布设在距基坑坡顶1m以内,编号为JK01~JK12;另一组12个点布置在距基坑坡顶3m以内,编号为:

JK01~

5.4监测点埋设方法

基坑周围的监测点用长度1m,直径20mm的钢筋制作,在定位处挖30cm*30cm*40cm的坑,将钢筋砸进坑底,钢筋上顶高程坑面10cm,用不低于C30的混凝土包裹钢筋,混凝土高出坑面5cm,用直径10cm长20cm的pvc管将钢筋套住,高出坑面8cm,以起到保护监测点的作用。

振捣密实pvc管内外的混凝土,完成埋设。

待第二天混凝土上强度之后在钢筋头上用钢锯锯上十字丝。

鼓风机房的沉降观测点用直径12mm的钢筋制作(做一个弯钩),在鼓风机房墙角打孔后,将做好的钢筋砸进孔内,注意必须砸紧固。

1、开挖前,对施工场地地下是否有管线作进一步探测查实,避免开挖工作伤及地下设施。

2、现场基坑监测点布设、保护、测量完成。

3、根据方案确定的开挖路线、顺序、坡率、基底标高,放出开槽边坡线。

4、施工现场完成“三通一平一亮”。

5、临时供水、供电、排水安装完成。

6、基本生产、生活设施施工完成。

6监测方法及精度

6.1监测方法要求

采用满足精度要求的测量仪器进行观测,仪器必须经过标定和校准,并在有效期内。

每次观测采用同样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使用同一测量仪器,固定一个观测人员,在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观测。

监测点的初始值应为施工前至少连续观测三次的稳定值的平均值。

6.2水平位移监测

水平位移采用全站仪进行极坐标观测,每次固定选用EQ03和EQ01作为测站点和后视点,选用EQ02作为检查点。

对中误差小于0.5mm,监测点坐标中误差小于1.5mm。

6.3竖向位移监测

竖向位移采用水准仪进行观测,选用EQ03作为测量基准点,采用闭合回路观测,每次观测闭合到EQ03点,定期用基准点EQ01和EQ02检查EQ03的高程。

检查点测站高差中误差小于0.3mm。

6.4管线变形监测

基坑监控点JK01、JK02及JK12在布设在既有管线上,管线变形观测水平位移监测精度宜不低于1.5mm,竖向位移监测精度宜不低于1mm。

6.5建筑物变形监测

建筑物竖向位移观测同上述基坑竖向位移监测同步进行,频率相同;建筑物裂缝监测在出现裂缝后开始实施监测,裂缝监测包括裂缝的位置、走向、长度、宽度、深度及变化程度,观测周期根据其裂缝变化速度而定,开始为半月测一次,以后一月测一次。

观测精度宽度不宜低于0.1mm,长度和深度不宜低于1mm。

7监测人员及主要仪器设备

7.1人员配置

项目部工程设置测量主管一名,专门负责进行基坑监控量测工作。

表7.1-1测量人员分工表

序号

姓名

现任职务

主要负责项目

1

杨益荣

测量主管

负责组织监控测量,监控方案编制,监控测量主测

2

王文军

测量员

负责辅助监控测量,监控资料填写整理,测量仪器保管

3

汪亚雄

测量员

负责辅助监控测量,监控资料填写整理,测量仪器保管

4

王莉

资料员

协助测量员完成测量资料整理、上报及归档

7.2主要仪器设备

表7.2-1测量仪器台账

序号

器具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全站仪

Nikon(DM352)

1

2

水准仪

AL332-1

1

3

钢尺

50m

2

4

盒尺

5m

4

测量仪器保管制度

(1)按规定程序文件要求建立测量仪器台帐。

测量所使用的仪器精度要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2)测量仪器由专人负责保管,保证仪器的完好性,始终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并定期进行保养。

(3)测量仪器应经过有关部门鉴定,具有检验合格证,鉴定周期满后,要及时送检校验。

(4)施测人员在施测中应坚守岗位,雨天或强烈阳光下应打伞。

仪器架好设,须有专人看护,不得只顾其他事情,把仪器丢在一边不管。

(5)测量人员持证上岗,严格遵守仪器测量操作规程作业。

8监测频率

基坑工程监测频率应以能系统反应监测对象所测项目的重要变化过程,而又不遗留其变化时刻为原则。

应贯穿于基坑工程和地下工程施工全过程。

监测工作从基坑工程工程施工前开始,直至地下工程完成为止。

对有特殊要求的周边环境的监测应根据需要延续至变形趋于稳定后才结束。

监测平率取决于基坑工程等级、周边环境、自燃条件,当检测值相对稳定时,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

由于本基坑开挖深度超过10米,因此采用一级基坑规定的监测频率进行控制。

基坑类别

施工进程

基坑设计开挖深度

≤5m

5~10m

10~15m

>15m

一级

开挖深度(m)

≤5

1次/1d

1次/2d

1次/2d

1次/2d

5~10

1次/1d

1次/1d

1次/1d

>10

2次/1d

2次/1d

底板浇筑后时间(d)

≤7

1次/1d

1次/1d

2次/1d

2次/1d

7~14

1次/3d

1次/2d

1次/1d

1次/1d

14~28

1次/5d

1次/3d

1次/2d

1次/1d

≥28

1次/7d

1次/5d

1次/3d

1次/3d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加强监测,提高监测频率,并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监测结果:

1、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

2、监测数据变化量较大或者速率加快;

3、存在勘察中未发现的不良地质条件;

4、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漏;

5、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限值;

6、支护结构出现开裂;

7、周边地面出现突然较大沉降或严重开裂;

8、临近的建(构)筑物出现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开裂;

9、基坑底部、坡体或支护结构出现管涌、渗漏或流砂等现象;

10、基坑工程发生事故后重新组织施工;

11、出现其他影响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的异常情况。

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应实时跟踪监测。

9监测报警值

1、基坑监测报警值规定

基坑监测报警值应以监测项目的累计变化量和变化速率两个值控制。

因基坑开挖引起基坑内外地层位移按下列条件控制:

(1)不得导致基坑失稳;

(2)不得影响地下结构的尺寸、形状和地下结构物的正常施工;

(3)对周边建(构)筑物的变形不得超过相关技术规定的要求;

(4)不得影响周边道路、地下管线等正常使用。

2、基坑监测报警值参考表

监测项目

支护结构类型

基坑类别(一级)

累计值

变化速率(mm/d)

绝对值/mm

相对基坑深度(h)控制值

墙坡顶水平位移

放坡、土钉、喷锚支护、水泥墙

30~35

0.3%~0.4%

5~10

墙坡顶竖向位移

放坡、土钉、喷锚支护、水泥墙

20~40

0.3%~0.4%

3~5

3、需要报警的情况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报警,若情况比较严重,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

(1)当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

(2)基坑支护结构或周边土体出现异常情况或基坑出现渗漏、流砂、管涌、隆起或陷落等;

(3)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或锚杆体系出现过大变形、压屈、断裂、松弛或拔出迹象;

(4)周边建(构)筑物的结构部分、周边地面出现可能发展的变形裂缝或较严重的突发裂缝;

(5)根据当地工程经验判断,出现其他必须报警的情况。

10监测数据的记录制度和处理方法

10.1一般规定

1、现场测试人员应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扶着,监测分析人员应对监测报告的可靠性负责。

2、监测记录、监测当日报表和监测报告提供的数据、图标应客观、真实、准确、及时。

3、外业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必须在现场直接记录与记录表中,任何原始记录不得涂改、伪造和转抄,并有测试、记录人员签字。

10.2监测资料要求

基坑监测应使用正式的监测记录表格,并有相应的工况描述。

监测数据应及时整理,对监测数据的变化和发展情况应及时分析和评述。

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时,应及时分析原因,必要时进行重测。

监测表格样式见附件

10.3监测信息反馈

进行监测数据分析是,应结合其他相关项目的监测数据和自然环境、施工工况等情况以及以往数据,考量其发展趋势,并作出预报。

监测成果应包括当日报表、阶段性报告、总结报告。

报表应按时报送。

报表中监测成果宜用表格和变化曲线或图形反应。

日报表应包括下列内容:

1、当日的天气情况和施工现场的工况;

2、仪器监测项目各监测点的本次测试值、单次变化值、变化速率一级累计值等,必要时绘制有关曲线图;

3、巡视检查记录;

4、对监测项目应有正常或异常的判断性结论;

5、对达到或超过监测报警值的监测点应有报警标示,并有原因分析及建议;

6、对巡视检查发现的异常情况应有详细描述,危险情况应有报警标示,并有原因分析及建议。

11附件

附表1:

深基坑位移沉降观测记录表;

附表2:

深基坑监测点坐标及标高;

附图1:

施工平面布置图;

附图2:

既有管线平面布置图;

附图3:

既有管线剖面图;

附图4:

监测点及控制点平面布置图;

附表1:

深基坑位移沉降观测记录表

项目名称:

贵阳市*******升级改造工程

监测部位:

高效沉淀池及紫外线消毒渠基坑边坡

监测控制桩:

EQ01X:

2941217.228,Y:

367839.366,H:

1105.065EQ03X:

2941196.224,Y:

367884.193,H:

1100.519

监测内容:

高效沉淀池及紫外线消毒渠基坑边坡的平面和竖直位移及旁边鼓风机房沉降观测

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点号

初始数据

上次观测值

本次观测值

日平面位移速率(mm/d)

累计平面位移量(mm)

日垂直位移速率(mm/d)

累计垂直位移量(mm)

X

Y

H

X

Y

H

X

Y

H

D

D

H

H

项目总工意见:

签字:

日期:

项目经理意见:

签字:

日期:

监测人:

复核人:

日期:

附表2:

深基坑监测点坐标及标高

点号

坐标

标高(m)

备注

X

Y

H

JK01

77.005

38.558

1099.056

JK02

60.407

19.849

1099.548

JK03

44.941

02.309

1100.125

JK04

34.402

11.560

1100.191

JK05

25.691

16.999

1100.537

JK06

24.963

41.032

1100.588

JK07

32.576

50.283

1100.322

JK08

46.815

66.353

1099.989

JK09

67.424

83.241

1099.886

JK10

81.558

81.520

1099.813

JK11

92.116

76.497

1099.785

JK12

89.353

50.399

1099.511

KZ01

79.372

36.290

1099.753

KZ02

62.863

17.663

1099.933

KZ03

44.014

01.342

1100.095

KZ04

33.530

10.534

1100.098

KZ05

24.131

15.201

1100.578

KZ06

23.277

42.883

1100.518

KZ07

31.200

51.419

1100.173

KZ08

45.514

67.569

1099.918

KZ09

67.934

89.733

1099.836

KZ10

83.851

85.727

1099.877

KZ11

93.519

78.167

1099.758

KZ12

92.130

48.277

1099.520

CJ01

-

-

1100.549

CJ02

-

-

1100.546

EQ01

17.228

39.366

1105.065

EQ03

96.224

84.193

1100.5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