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历史进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866007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历史进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历史进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历史进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历史进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历史进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历史进程.docx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历史进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历史进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历史进程.docx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历史进程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历史进程: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

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历史、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

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第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西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2马克思主义的基

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

第一,以毛泽东为主要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义的中国化。

第二,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第三,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第四,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梳理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任务,继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

2、如何正确对待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

第一,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第二,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第三,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5、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第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实事求是

7、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9、近代中国的国情:

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

1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第一,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圭寸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第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1、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也是新民

主主义的基本经济纲领之一。

2、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这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又一重要

内容。

3、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

第三,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

1、无产阶级领导的:

新民主主义文化由无产阶级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领导,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是共产主义思想。

2、民族的:

强调文化的民族形式,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奴化思想,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

吸收外来先进文化。

3、科学的强调文化的科学内容,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对于古代文化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尊重中国的历史,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地位,尊重历史的辨证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

4、大众的:

强调文化的大众方向。

这种文化应该为全民族90%以上的工农大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

5、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

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新民主主义

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1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成分:

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关于小商品经济

13、过渡时期总路线:

总的概括为一化三改”就是社会主义工业化,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4、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法、基本原则、方针: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农业和手工业,把个体经济改造成社会主义的集体经济,开辟了中国特色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15、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是什么: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16、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第一、它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第二、它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第三、它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17、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

1956年中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主要矛盾由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变为生产力相对落后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

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归根结底还是生产力的问题。

不同的是这种矛盾与其他私有制形态的社会不同,不表现为强烈的对抗性,不需要用暴力的方式解决。

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之与

先进的生产关系相适应,而不需要通过革命。

1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0、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第一,坚持了快速与持续、健康发

展相结合的原则,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过程。

第二,把提

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作为根本目的和归宿,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和为人民谋利益的根本宗旨。

第三,着眼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在同世界经济的比较中制定的,是与对外开放相联系的。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阶段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0年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1、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

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

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之一,是我国走向富强的

必经之路。

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影响。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2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原因、内涵及总要求:

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步骤。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涵盖了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使农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使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

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抓好三农”工作的总要求和总抓手。

生产发展、生

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我们党对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认识、新政策、新举措。

这20个字明确提出了五个

方面的问题,即:

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问题,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问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的问题,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问题。

五个方面的问题,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基本出发点、关键环节和基础保障,概括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任务,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总纲。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的重要任务。

没有农村经济的跨越发展,就没有全县经济的跨越发展;不统筹解决好三农”问题,就不会有全县的全面小康。

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特征:

一方面,它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另一方面,它有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结合在一起的、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它要具有市

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同时又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它又要具有社会主义的个性特征。

市场经济的共性特征第一,独立的市场主体第二,开放的市场体系第三,有效的宏观调控第四,完备的经济法规第五,健全的社会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个性特征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

第二,在分配关系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第三,在宏观调控

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有序运行。

第四,在生产目的上,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基本原则和最终目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体制的区别相同点:

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一般规则区别点:

所有制基础不同分配制度不同宏观调控的优势不同生产目的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3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4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5建立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2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5、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含义:

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

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人民民主专政是马克思列宁主

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同我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在

领导革命斗争中的一个创造。

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性质相同。

第二,作用、职能相同。

第三,历史使命相同。

人民民主专政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革命传统的一种形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第一,从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来看第二,从党派之间的关系看第三,从概念表述上看。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要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必须充分履行国家政权的专政职能。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根本不

同。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

实践证明:

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

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形式。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一种社会主义的新型政党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有根本的不同。

我国的政党制度

建立在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

第二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标,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

共同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

第三,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第四,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都受到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和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做出的制度安排,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发展要求。

第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

第二,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

第三,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

6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层民主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权利,包

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民主权利,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具有全体公民广泛和直接参与的特点。

基层民主它不仅是一种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而且作为国家制度民主的具体化,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27、为什么人民民主专政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

(1领导力量都是工人阶级;

(2阶级基础都是工农联盟;

(3主要任务都是对人民民主,对敌人专政;

(4历史使命都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28、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可用16个字来概括,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有法可依一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根本前提

有法必依——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

执法必严——社会主义法制权威的体现

违法必究——社会主义法制的强制力的体现

2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有哪些: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3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其相互关系:

基本内容:

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互关系:

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织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

3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及基本原则:

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基本原则是

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2、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4、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5、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6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32、如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一是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二是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三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四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五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六是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

(详细见284-290

33、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3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就是在祖国的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35、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意义:

第一,创造性的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第二,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第三,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可以避免武力统一会造成的不良后果。

第四,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第五,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36、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

(详见296页

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详见296页

37、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

38、新中国的三大外交政策: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39、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一)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

场;

(二)维护我国的独立的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这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四)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五)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40、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

它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

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1.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

2.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

量。

3.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4、新出现的社会阶层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5、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住石。

42、中国共产党

的性质和宗旨:

性质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使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

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